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模糊,当学生回答完毕时,“掌声鼓励” “太棒了”“真了不起”这样的语言弥漫着整个课堂,实际上学生的回答具体好在哪里?是问题分析透彻?还是思维角度独树一帜?其他学生可以学到什么?类似与这样的具体解释少之甚少。其次,过度赏识,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有所欠缺、不尽人意时,教师为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音乐课程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自信心,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见,每位教师都要正确把握评价尺度,杜绝过度赏识,杜绝评价权威,评价误导,追求有价值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在指导学生熟悉了《小小牵牛花》的歌词及听录音范唱之后说:“很多小朋友都很想唱一唱,那就亮出动听的歌喉吧!” 师弹奏生轻轻地唱了一遍。
老师已经听出其中有一句唱错了,但并未马上指出错误,而是说:“老师很想唱一唱,但有一句跟你们唱的节奏不一样,哪一只灵敏的耳朵能听出来,就把小手举起来。”[我发现学生在演唱中有不对之处时并没有急着以“不对”“不好”评价学生,而是换一种方式来解决,把学生引向自我评价,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评,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师声情并茂的唱,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了教师范唱之后,都举起小手找出自己唱错的那一句,并听唱了一遍就纠正过来。
实际上《课标》中所提倡的激励的评价功能并不是有错不改,而是以实事求是科学的原则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追求艺术的评价方式,客观、准确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你觉得他们演唱得怎么样?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音乐小屋》,现在我请一些小朋友上台表演,等一下你们评一评,他们唱得怎么样?(很多学生举手,老师从每一组中抽了一位学生上台演唱。) 生1:x x x同学唱得不好听。 生2:x x x同学节奏没唱对。
生3:x x x同学“叮咚”门铃声唱得不好听。
生4:x x x同学没有表现出音乐小屋主人很热情的表情。
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台上学生被“批判”地红着脸低着头,一副无地自容的样子。 从表面上看,教师已经改变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作为教师如何去耐心地指导,把学生的“批评性评价“引到“赞赏性评价”,逐步培养学生评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