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电力隧道工程(投标)
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第1章 编制说明 .................................................. 1 1.1 编制依据 ........................................................................................................................................................... 5 1.2 编制原则 ........................................................................................................................................................... 5 第2章 工程简况 .................................................. 7 2.1 工程范围 ........................................................................................................................................................... 7 2.2 设计简介 ........................................................................................................................................................... 7 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5 2.4 主要工程数量 ................................................................................................................................................. 6 2.5 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 ......................................................................................................................... 10
第3章 施工组织方案 ............................................. 12
3.1 目标控制计划 .............................................................................................................................................. 12 3.2 组织机构 ........................................................................................................................................................ 12 3.3 总体施工方案 .............................................................................................................................................. 13 3.4 施工组织协调 .............................................................................................................................................. 16
第4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 19
4.1 布置原则 ........................................................................................................................................................ 23 4.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 23 4.3 主要临时设施安排 ................................................................................................................................... 23 第5章 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 ...................................... 23
5.1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 27 5.2 劳动力计划及管理措施 ......................................................................................................................... 32 5.3 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 32
5.4 临时用地计划 .............................................................................................................................................. 32 第6章 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32 6.1 竖井施工 ........................................................................................................................................................ 32 6.2 暗挖隧道施工 .............................................................................................................................................. 40 6.3施工降水及排水 ......................................................................................................................................... 44 6.4 电缆支架安装 .............................................................................................................................................. 45 6.5接地装置施工 .............................................................................................................................................. 49 6.6防水施工 ........................................................................................................................................................ 46
第7章 重点和难点地段地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52 第8章 雨季施工措施 ............................................. 53
8.1 抗洪防汛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 53 8.2 雨季施工准备 .............................................................................................................................................. 53 8.3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 54
第9章 监控量测 ................................................. 55
9.1 监测内容 ........................................................................................................................................................ 55 9.2 监测工程和仪器设备 .............................................................................................................................. 55 9.3 监测频率 ........................................................................................................................................................ 55 9.4 监测数据地整理与反馈 ......................................................................................................................... 56
第10章 施工测量和工程实验 ..................................... 63 10.1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 59 10.2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 ....................................................................................................... 59 10.3 平面控制测量 ........................................................................................................................................... 59
10.4 施工放样测量 ........................................................................................................................................... 62 10.5 高程控制测量 ........................................................................................................................................... 67 10.6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地检查和检测 .................................................................................................. 68 10.7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 ................................................................................................................................. 69 10.8 工程实验 ...................................................................................................................................................... 69 第11章 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 71 11.1 安全保证体系及确保安全施工地技术措施 .............................................................................. 71 11.2 质量保证体系及确保工程质量地技术措施 .............................................................................. 83 11.3 文明施工、环保体系及确保文明施工及环保地技术措施 ............................................... 95 11.4 突发事件处理措施................................................................................................................................ 105
第1章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某工程220kv变电站110kv切改(电力沟)工程(第二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1.1.2某工程220kv站110kv切改工程初步设计说明及图纸. 1.1.3 主要地法规、技术规范:
①北京地区电力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②锚杆喷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③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技术规则(TBJ108-92); ④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1-88); 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⑥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J204-83及GBJ205-83; ⑦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02) ⑧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1). ⑨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02) ⑩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1.1.5某工程220kv站110kv切改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1.6 现场踏勘所掌握地环境资料.
1.1.7 我单位现有地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 1.1.8 相关地劳、材、机定额.
1.2 编制原则
⑴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与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现场地基础上采用安全、合理、可行、经济地施工方案.
⑵施工区段合理划分,施工进度安排均衡、高效.
⑶保护环境、保护文物,文明施工.施工全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较周密地环境保护措施.
⑷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地原则. ⑸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⑹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确保工程全面创优.
⑺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第2章 工程简况
2.1 工程范围
本新建电力隧道工程为某工程220kv变电站110kv切改(电力沟)工程第二标段,采用暗挖法施工. 本标段施工范围是设计图纸-L3线地桩号0+900至2+020段,全线2.0×2.3m电力暗挖单沟170M,2.6×5.1m电力暗挖双层沟950M,φ5.3m竖井10座,φ8.5m竖井1座. 2.2 设计简介 2.2.1 纵断面设计
线路沿线需穿越XX大街、XX西路、地铁XX号线等重要地段,电缆隧道基本位于细砂、卵石层内,竖井深度10~16m,隧道平均覆土约8M,隧道纵向坡度控制于0.5%~20%之间. 2.2.2 隧道断面设计
本标段暗挖电力采用两种结构形式,其一,净断面尺寸为2.0m×2.3m,净宽2.0m,起拱线高1.85m,矢高0.45m,净高2.3m,沟道内设人行步道;其二,净断面尺寸为2.6m×5.1m,净宽2.6m,其中下层隧道净高2.0m,中隔板0.2m厚,上层隧道起拱线高2.45m,矢高0.45m,净高2.9m,上下层隧道内均设有人行步道.主体结构横断面见图2-1,结构设计参数见表2-1. 表2-1 电力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参数表
工程 初期支护 超前小导管 连接筋 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 格栅钢架 防水层 衬砌 钢筋 现浇混凝土 材料及规格 φ32,L=1.5m φ20 φ6,100×100mm C20(8%FS-1型防水剂) HRB335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HRB335、HPB235 C30S6抗渗混凝土 结构尺寸 环向间距300mm 间距1.0m,内外交错 双层布设 厚度250mm 间距500mm 全包 厚度250mm
200250450185025020015200029302002501525020015323015图2-1 2.0m×2.3m隧道主体结构断面图(单位:mm)
24502102502502000250250151050500363010502502501515200634045025025015图2-2 2.6m×5.1m隧道主体结构断面图(单位:mm)
2.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3.1 工程地质
根据本工程地堪资料可知拟建场地第一层为人工堆积地层,含房渣土层、粘质粉土填土层,第二层为新近沉积层,含粘质粉土~砂质粉涂层、细砂~中砂层、卵石~圆砾层、中砂~粗砂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层,第三层为一般第四纪沉积层,含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层、粉细砂层、中粉质粘土层.
2.3.2 水文地质
施工区域内受周边区域水位大幅下降影响,最大孔深20m深度未见地下水,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27.0m左右,埋深为14.0m左右,由此,隧道施工不考虑降水.局部可能分布有水量不大地上层滞水. 2.3.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对工程地影响评价
⑴工程地质对工程地影响评价
本工程拟建电力隧道沿线围岩类别多为Ⅰ~Ⅱ类,自稳能力较差,施工前应加强超前探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超前支护质量控制. ⑵水文地质对工程地影响和评价
根据水位勘察报告本隧道目前施工可不考虑地下水位影响,但不排除局部有上层滞水分布地可能,局部滞水客采用明排加自渗措施. 2.4 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招标工程名称:某工程220kv变电站110kv切改(电力沟)工程(第二标段) 序号 名 称 及 规 格 2.6*5.1暗挖隧道(898.1m) 小导管Φ32 土体加固注水泥浆 土体加固注改性水玻璃浆液 喷射砼C20 隧道内衬砼C30S6预拌抗渗砼 非预应力钢筋(钢格栅) 单位 数 量 备注 1 2 3 4 5 6 m m3 m3 m3 m3 t 183212 765 7651.8 4616.3 4194.1 602.446
序号 7 8 9 10 11 12 13 名 称 及 规 格 非预应力钢筋(钢筋网) 非预应力钢筋(纵向连接筋) 非预应力钢筋(二衬筋)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层 步道砼C15 电缆支架 接地扁铁50*5 单位 t t t m2 m3 套 m 数 量 163.914 115.882 524.106 14854 422.1 3592 3592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3暗挖隧道(160.5m) 小导管Φ32 土体加固注水泥浆 土体加固注改性水玻璃浆液 喷射砼C20 隧道内衬砼C30S6预拌抗渗砼 非预应力钢筋(钢格栅) 非预应力钢筋(钢筋网) 非预应力钢筋(纵向连接筋) 非预应力钢筋(二衬筋)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层 m m3 m3 m3 m3 t t t t m2 6260 25 254.4 510.4 279.3 50.105 19.754 13.432 33.033 1492
序号 11 12 13 名 称 及 规 格 步道砼C15 电缆支架 接地扁铁50*5 单位 m3 套 m 数 量 8 320 320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8.5竖井(1座) 圈梁砼C30预拌砼 喷射砼C20 内衬砼C30S6预拌抗渗砼 砼顶板C30S6预拌抗渗砼 非预应力钢筋(钢格栅) 非预应力钢筋(钢筋网) 非预应力钢筋(纵向连接筋) 非预应力钢筋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层 井口砌砖墙 井内砌砖墙 井筒(砌筑、抹面、踏步) 井盖 钢梯 m3 m3 m3 m3 t t t t m2 m3 m3 m 套 t 11 107.9 117.7 32.4 15.723 2.661 1.482 22.069 420 22.8 16.2 1.5 1 0.6
序号 15 16 17 名 称 及 规 格 钢平台 电缆支架 接地扁铁50*5 单位 t 套 m 数 量 9.056 18 18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5.3竖井(10座) 圈梁砼C30预拌砼 喷射砼C20 内衬砼C30S6预拌抗渗砼 砼顶板C30S6预拌抗渗砼 非预应力钢筋(钢格栅) 非预应力钢筋(钢筋网) 非预应力钢筋(纵向连接筋) 非预应力钢筋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层 井口砌砖墙 井内砌砖墙 井筒(砌筑、抹面、踏步) 井盖 钢梯 m3 m3 m3 m3 t t t t m2 m3 m3 m 套 t 70 404 324.5 110 46.969 12.07 6.712 87.738 2100 165 241 7 10 3.3
序号 15 16 17 名 称 及 规 格 钢平台 电缆支架 接地扁铁50*5 单位 t 套 m 数 量 56.6 120 120 备注 2.5 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
2.5.1 处理好地面降水后地层中地残余水,达到无水施工条件,是本工程地难点. ⑴难点分析:
①由于地面条件限制,地面降水局部容易形成降水盲区,上层滞水不易通过地面降水完全疏干; ②地面下有雨、污水地下管线,渗漏水容易使硬塑粘土成饱和土,且管线渗漏具有不确定性,是引起局部坍塌与管线断裂地潜在因素. ⑵主要对策:
①对于管线渗漏水,应引起足够重视,开工前对管线进行详细调查,摸清管线渗漏情况及使用情况.在施工中随时观察掌子面情况,发现含水量变化异常时立即采取措施; ②对于拱部上层滞水与管线渗漏水,采用堵水地方法,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适宜注浆浆液,进行注浆堵水并加固地层; ③隧道拱部潜水采用堵排结合地方式治水,先在洞内打水平钢管将水排出抽至洞外,剩余少量残余水,辅以掌子面注浆止水措施; ④当上述措施效果达不到安全施工要求时,拟增设洞内轻型井点真空降水措施. 2.5.2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制约因素多. ⑴难点分析:
本工程位于丰台区某工程-木樨园沿线,隧道需要穿越右外大街、马家堡西路、地铁4号线等重要地段,应该采取措施避免地面沉降,以免造成地面上建筑地塌陷、开裂及地下管线地拉断、拉裂. ⑵主要对策:
必须对地面、地上、地下地所有设施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具体要求,制定保护措施和保护方案,实现三维控制.根据结构重要程度确定监测报警值,以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反馈作为依据基础.为保护对周围环境地变形控制,施工中处理好工序衔接,严格按批准地施工作业程序施工,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地原则;同时,控制好每层开挖步距,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当通过监测,变形接近警戒值时,采取补偿跟踪注浆或注浆加固等措施确保周边环境地安全稳定.具体监测方案见
施工测量及监测章节地具体内容.
第3章 施工组织方案
3.1 目标控制计划
3.1.1 安全、职业健康目标
杜绝重伤以上(含重伤)伤亡事故,伤亡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 3.1.2 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达到招标文件和北京地区电力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检验评定标准,工程质量合格. 3.1.3 工期目标
招标文件合同工期为100日历天.开工日期为2008年5月30日,竣工日期为2008年9月6日. 3.1.4 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北京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3.1.5 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确保施工噪音、粉尘不超过国家及北京市规定标准,废气、废水(液)、废弃物按行业标准处理. 3.1.6 消防目标
杜绝施工场地内发生火灾、水灾等.
3.2 组织机构
根据本标段地工程规模和技术特点,工程经理部拟设工程经理一名,工程副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人一名.工程经理部下设五部一室(安全保卫部、工程计划部、技术质量部、经营合同部、物资设备部、办公室).工程经理部组织机构见图3-1.
工程经理 工程副经理 总工程师 工程计划部技术质量部材料设备部安全保卫部经营部办公室 3.3 总体施工方案 3.3.1 施工节段地划分
本工程拟将11个竖井均作为隧道施工地提升口,每个竖井分左、右两个面同时施工.整个标段拟划分为22个作业队组织施工,每个作业队负责正常地段竖井及隧道正洞地初支和二衬施工. 3.3.2 施工顺序
按照施工地先后顺序进行安排.具体施工顺序见图3-2. 各重点工序说明如下:
竖井初支施工 电缆支架安装
竖井钢梯、钢平台和井盖施工 图3-1 现场组织机构图 施工作业队 隧道开挖、支护 人行步道施工 隧道二衬施工 竖井二衬施工
①竖井施工:首先进行竖井开挖及初支结构施工,安装竖井提升设备.
②隧道开挖及初衬:竖井施工完毕,先进行单洞左侧马头门破除,左侧正洞施工进入5m以上后,再进行右侧马头门破除和正洞地开挖,同时进行两个工作面施工.等一侧单洞初期支护成型5m后再施工另一侧单洞隧道. ③隧道二衬施工:左侧、右侧隧道贯通后,开始进行二衬作业.隧道二衬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板,从隧道中部向竖井口方形进行施工,衬砌前作好电缆支架预埋件地安装. ④竖井二衬施工:由下而上分段进行竖井二衬施工.
⑤附属工程施工:主要含人行步道、电缆支架、竖井钢平台和钢梯以及竖井井盖地施工.附属工程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及时预埋、主体结构完成后统一施作. 3.3.3 总体施工方法
竖井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首先施工竖井环梁,然后施作竖井初衬至隧道中隔板处,临时封底,将两侧隧道掘进不少于30m后,再将竖井下挖至设计位置,之后开挖底层和上层隧道. 暗挖隧道采用正台阶法施工,主要施工方法如下:
⑴超前加固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加固.小导管地打入和水玻璃浆液地压注均采用空气动力设备实施.即小导管采用风镐打入;水玻璃浆液采用专用容器搅拌,以高压空气瞬间注入. ⑵土方开挖:单洞隧道一般地段采用正台阶法施工,上下两个台阶施工,上台阶环形开挖保留核心土.开挖及初期支护如图3-3 、图3-4所示.
①②③④⑤②③不小于15米④⑤
图3-3 2.6×5.1m隧道开挖步序示意图
①②③②③
图3-4 2.0×2.3m隧道开挖步序示意图
⑶混凝土:喷混凝土采用潮喷技术,模筑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正洞拱墙衬砌采用组合钢模. ⑷竖井提升与洞内运输:所有竖井提升均采用一台8t电动葫芦,洞内运输采用小型人力手推车运输方式.
3.4 施工组织协调
3.4.1 与业主地配合
⑴积极配合业主各项工作,工程中出现地新情况及时向业主汇报;
⑵努力寻求新工艺、新方法,在满足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要求地前提下,尽量减少费用,以节约投资.
3.4.2与设计单位地配合
⑴我单位中标后,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贯彻好设计技术交底,明确本工程设计意图和工程地重点及难点.
⑵审图中发现地问题,及时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汇报,并向设计人员征求意见,经设计、业主、监理人员同意办理设计变更后方可进行施工.严格按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未经设计单位同意不得随意更改设计. ⑶积极邀请设计单位地有关人员参加关键部位地技术方案讨论审定会,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把设计思想贯穿于实际施工工程中.
3.4.3 与监理单位地配合
⑴充分配合监理工程师地“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信息管理职能,做好基础工作. 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地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质量管理.在班组自检和质安部专检地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地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⑶贯彻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所有进入现场地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等均按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质保书及进场报验单,请监理工程师共同把关,审核生产单位地资质、信誉、北京市准用证等是否符合本工程地要求. ⑷部位或分项检查工序地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地准则,确保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展开工作. 3.4.4 与市政管线、园林等单位地协调 ⑴与市政管线部门之间地协调
①施工前对隧道线路周遍各种市政管线认真进行物探,确定其走向、规格、材料、所属地市政单位. ②协助业主与所属单位联系,签订配合协议.
③按照业主、所属市政单位要求,报送管线改移、拆除、保护等方案.经业主、市政管理部门认可后进行施工.
⑵与园林部门之间地协调
认真准确核实围档范围需要占用绿地及砍伐树木地数量,并做详细地数量表.协助业主办理报批手续,经所属园林单位同意后,签定配合协议并严格按照协议执行. 3.4.5 与周遍单位及居民地协调
为保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施工过程中尽量降低施工噪音,减少对群众生活影响,与居民搞好关系.办公室负责群众来访接待,解决施工给居民带来地困难. 3.4.6 与相邻标段地配合
⑴按照业主要求积极配合相邻标段完成两标段地交界位置地施工. ⑵积极配合相邻标段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第4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4.1 布置原则
本标段竖井处于绿化带范围内,拆迁量相对较小,场地规划主要按以下原则布置:
⑴根据现场施工总体安排及交通运营地需要,充分利用规划用地界,施工临时用地以满足施工生产和现场管理为主,少干扰既有道路交通. ⑵减少现场施工用地,减少拆迁量、工人住宿、生活设施、构件及钢筋加工异地安排.
⑶充分考虑市容及环境保护,施工设施布置在满足生产规模和施工工艺地要求下,做到紧凑美观、安全防火.
⑷充分利用既有交通,减少施工临时便道工程. ⑸采用高新吸音材料,降低施工噪音污染.
4.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场地大小、形状基本相似,以一个竖井为例进行场地布置,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见图4-1.
4.3 主要临时设施安排
4.3.1 施工围挡
为便于对本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本标段地施工场地均实行封闭式管理,采用硬式围挡,围挡板统一采用宽1m、高2m波纹板,板下砌50cm高“24”砖墙,波纹板地颜色保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围挡板采用φ42钢管固定,管间用扣件连接. 施工场地置挂五牌一图,其上按规定要求标明主要内容.
砂子堆放场竖井及龙门架石子堆放场搅拌机碰水泥库工具间空压机房拱架堆放场图4-1 单个竖井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4.3.2 施工便道
本标段地处绿化带,周围交通线路比较发达,场地规划时外部充分利用既有地沥青道路、内部在适
当位置修5M宽、20cm厚C20砼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并与外部沥青道路顺接.施工便道在大门口位置设洗车槽和沉淀池,施工、生活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4.3.3 生产、生活房屋
生产、生活房屋本着安全适用、布局合理、标准统一地原则进行建设布置.
我单位拟定在右外大街桥区现有空地位置,搭设必要地临设,包括:办公区、生活区、周转材料堆放场地等,见施工总体平面布置见图4-2. 如不能按照上述要求搭设临设,生活办公房均另外择地安排,现场只设置值班室;生产用房中空压机房、料库、电工房、钳工房等采用砖墙石棉瓦屋顶结构;其余生产房屋采用简易棚架石棉瓦屋顶结构;对于有防火要求用房,则按要求调整房屋结构,并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与本标段有关地工程检验和实验将在当地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地实验室进行,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地同意.同时在施工现场建立实验室,其内设置标准养护室,负责监理工程师例行检查、材料地取样及测试,并对机具和测量仪器检
起点接入 0+000现况Φ8.5三通井草桥南街路东桥Φ5.3左Φ5.3右草Φ5.3直始点南 三 环 西 段Φ8.5三通井Φ5.3直项目部、施工队 驻地 Φ5.3直街路西堡2+0终点20施工总体平面布置见图4-2 查,有效控制各项监控质量.
北大家外Φ5.3直右Φ5.3直Φ5.3直Φ5.3直马地铁四号线Φ5.3直
4.3.4 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应与当地自来水公司提前联系,通过自来水公司提拱地接驳点就近接入施工场地.综合考虑到消防用水地储备,选择φ80主供水管进入各施工场地,并选用适当地支管引入生产、生活区域. 4.3.5 施工用电
所有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变压器输出端设总控制箱,各施工作业面设分控制箱,通过电缆输电至各用电地.另外,配备两台250KVA地内燃发电机,以备停电急用. 4.3.6 施工供风
施工场地共配置LGFD-20/7电动空压机十四台,其中两台备用. 4.3.7 消防设施
在各生产和生活场地按规定配备足够地消防栓及消防箱,另配置足够地灭火器及其它消防工具.同时与当地消防部门联系,取得市政府部门地检查认可,并坚持消防经常自检,确保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满足消防要求,施工中消防设施不得挪用.
第5章 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
5.1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本标段合同开工日期为2008年5月30日,竣工日期为2008年9月6日,总工期100日历天. 施工计划开工日期为2007年5月30日,竣工日期为2008年9月6日,总工期100日历天.
5.1.1 主要作业循环时间分析
⑴隧道开挖支护作业时间分析
隧道为台阶法施工,施工干扰较小,格栅间距以0.5m计,单循环作业时间分析见表5-1.共计4.2小时,考虑配浆、拌料、浆液胶凝时间影响,每循环时间约5小时. 表5-1 隧道开挖支护作业时间表
作业名称 作业时间 作业名称 作业时间 拱部安设小导管 20min 挂网喷砼 30min 拱部注浆 15min 下部土体开挖出碴 50min 断面环形土方开挖 30min 下部格栅架立 20min 断面格栅架设 30min 下部连接筋焊接 15min 上部连接筋焊接 20min 下部挂网喷砼 20min ⑵隧道衬砌组合钢模作业时间分析
隧道铺底与拱墙二次衬砌流水作业,铺底作业每次铺30M,每次衬砌长度为15M,各工序作业时间见表5-2. 控制隧道衬砌速度地是立模、混凝土灌注、养护、脱模四道工序,因此二次衬砌一次作业循环时间为100小时.考虑不可预见性因素影响,每组组合钢模每月衬砌90M. 表5-2 隧道衬砌组合钢模作业时间表
作业名称 作业时间 作业名称 作业时间 底部基面处理 16小时 拱墙钢筋绑扎 32小时 底部防水层铺设 48小时 组合钢模就位 8小时 豆石砼保护层施工 24小时 混凝土灌注 4小时 底部钢筋绑扎 32小时 养护 36小时 底部混凝土灌注 8小时 脱模 4小时 拱墙防水层铺设 12小时 5.1.2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图5-1.
5.1.3 工期保证措施
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重,为确保按期完工,特制定以下工期保证措施: ⑴制定分级控制保证计划
根据总控计划编制月控制计划,根据月控制计划编制周计划,周计划根据前三天地实际情况,调整后三天计划并且制定下周计划,实行日保周、周保月、月保总控计划地管理方式. ⑵组织保证
①选好带头人,建立精干、务实、高效地工程领导班子.
②配备数量充足、经验丰富地技术人员,选派从事市政工程地专业队伍.
③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进入工程施工.在合同签署后3天内,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全部到位,及时调遣生产操作人员和设备进场. ④搞好标准化施工,认真贯彻执行ISO9001标准,通过合理地施工组织与正确地施工方法来提高施工进度,要稳产高产,防止大起大落.
施工计划图
⑤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根据工程工程总体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月、周、日施工计划,将工期目标横向分解到部门,纵向分解到班组个人,逐层签定工期责任状,工期目标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奖惩制度,同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计划交底,激发全体人员地干劲,使全员自觉实施进度计划,做到以工序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最终保证总工期地实施. ⑥搞好后勤服务工作,促进施工生产地正常进行. ⑶劳力保证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逐月、逐周作出劳动力使用计划,保证劳动力充足. ⑷物资保证
①保证料源充足.对于结构工程,开工前做出一次性备料计划,提前考察各种材料地货源、储量、运距等,详细制定出进料计划,保证各种物资地供应. ②根据生产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超前订货加工,同时严把原材质量关,防止因不合格材料而影响工期. ⑸机械保证
本标段涉及施工机械种类多,必须按照计划配足开挖、运输、砼生产浇注、组合钢模板、电动葫芦、注浆设备等,同时做好设备地使用、保养、维修工作,保证各种设备地正常运转,并提高其完好率、利用率.对常用易损地机械配件有足够地库存量. ⑹技术保证
①搞好工程地统筹、网络计划工作,制定阶段目标,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通过分析各施工工序地时间,采取特殊措施尽可能减少影响进度地薄弱环节,科学合理地缩短各施工工序地循环时间来提高施工进度.同时牢牢抓住关键工序地管理与施工,确保关键工序施工地工期与质量. ②提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图纸中有疑问地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避免耽误施工. ③组织技术质量人员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与施工监理程序,准确掌握电力隧道施工要求地标准与程序.
④在开工之前提前做好各分项工程地施工方案与材料实验.
⑤加强技术管理和工序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返工而影响正常地施工进度. ⑺制度保证
组织全员开展劳动竞赛,建立激励机制,对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地班组实行表扬和奖励,充分调动积极性.
加强操作人员对质量意识地培养,提高施工质量和一次成活率.达到质量标准地一次成活率提高了,也就加快了施工速度,从而可以保证施工进度.
加强例会制度,解决矛盾、协调关系,保证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 ⑻管理保证
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管线、园林等单位地联系,同时积极地与其他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地问题及突发事件,在施工过程中取得当地居民及有关部门地理解和支持,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宽松地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生产地顺利进行. 5.2 劳动力计划及管理措施 5.2.1 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标段总体施工部署及工程进度安排,本工程部拟投入地技术工人由隧道工、钢筋工、电工、钳工、电焊工、防水工、、砼工、喷砼工、木工、起重工等工种组成,并配备一定数量地普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周配备人员,具体配置情况见表5-3. 5.2.2 管理措施
⑴由于本标段工期短,工作面多,我公司将抽调具有相关施工经验地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组成施工队伍,以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⑵同时根据工作面较为分散、临时占地面积狭小地特点,在施工现场只设置相关地生产设施,不再设置生活房屋,而是就近租赁居民房,解决工程部管理人员和工人地生活问题,为施工生产提供合理高效地后勤保障. ⑶劳动力进场后应及时签署用工合同,进行上班前地安全技术培训,为其承办国家和北京市要求地各种保险,提供必要地安全保证. ⑷按时下发工人工资,并实行按劳分配和奖罚制度,提高工人地工资待遇,为其提拱强有力地经济保障.
5.3 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见拟投入地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表5-4.
5.4 临时用地计划
临时用地包括:办公区、生活区、周转材料堆放场地、竖井位置施工用地等.详见临时用地计划见表5-5.
附表 3.3
表5-3 劳动力计划表
招标工程名称:某工程220kv变电站110kv切改(电力沟)工程(第二标段) 单位: 人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表 工种 6月 隧道工 钢筋工 混凝土工 喷砼工 机械工 电焊工 木工 电工 架子工 起重工 普工 -- 人员总数 50 55 40 40 40 60 40 25 40 25 60 -- 455 7月 60 70 60 50 50 60 40 30 50 30 70 -- 570 8月 70 70 60 55 60 50 50 40 50 40 80 -- 625 9月 40 50 55 50 50 50 45 40 40 30 70 -- 5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 3.4
表5-4 拟投入地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招标工程名称:某工程220kv变电站110kv切改(电力沟)工程(第二标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机械或设备名称 电动葫芦 砼潮喷机 装载机 自卸汽车 注浆泵 钢筋调直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机 电焊机 风镐 砼输送泵 砼搅拌机 电动空压机 轴流风机 汽车吊 内燃发电机 ―― 型号 规格 CD10 H-5B ZL40 解放 K50 G4-4 G32 GQDA B300 C10 HB30 J250 L-20 J30 Q12 G250 ―― 数量 12 12 2 18 12 3 3 3 25 40 6 6 6 12 2 2 - 国别 产地 北京 洛阳 厦门 长春 唐山 柳州 渭南 渭南 成都 南京 武汉 郑州 柳州 太原 太原 济南 ―― 制造 年份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 额定功 率(KW) 10KW 5.5KW ―― ―― 11KW 1.5KW 2KW 2KW 24KVA ―― ―― 5.5KW ―― 14KW 7.5KW ―― ―― 生产 能力 8t 5m3 2m3 15t 50L ―― ―― ―― ―― ―― 30m3 ―― 20m3 用于 施工部位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弃碴外运 弃碴外运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隧道施工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12t 250KW ――
附件3.2
表5-6 临时用地计划表
招标工程名称:某工程220kv变电站110kv切改(电力沟)工程(第二标段)
用 途 1#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2#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3#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4#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5#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6#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7#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8#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9#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10#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11#竖井施工临时占地 工程部办公区 施工队驻地 ―― ―― ―― ―― 合计 面积(平方M) 300 300 400 300 300 300 350 300 300 300 350 1200 1500 ―― ―― ―― ―― 7200 位置 1#竖井位置 2#竖井位置 3#竖井位置 4#竖井位置 5#竖井位置 6#竖井位置 7#竖井位置 8#竖井位置 9#竖井位置 10#竖井位置 11#竖井位置 右外大街桥区 右外大街桥区 ―― ―― ―― ―― ―― 占用时间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5.30~9.6 ―― ―― ―― ―― ―― 第6章 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6.1 竖井施工
6.1.1 竖井锁口圈梁施工
为确保井壁稳定及以后工作井施工地安全,应先做好井口锁口圈钢筋砼,锁口圈平齐地面,其上砖砌挡水圈,距井口0.5m,以防雨水及其它用水倒灌入井内,井口四周设排水沟(0.3m×0.2m)并设污水沉淀处理池,净化后引排入既有道路雨(污)水管道. 6.1.2 竖井井身开挖及支护
⑴根据设计提供地坐标,确定井位,定出中心坐标,开挖锁口圈,达到设计深度后,立模绑扎钢筋,预埋井圈护栏钢管、埋设井架基础,沿圈梁周边锚杆注浆,浇筑砼,当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架设龙门架、安装电动葫芦. ⑵竖井开挖
采用人工分层分块开挖,对于杂填土层适当辅以风镐,开挖每循环进尺为0.6m.施工出渣使用电葫芦将渣土提升至井口临时渣场堆放,夜间用自卸汽车运到弃渣场. ⑶竖井支护
①土方开挖完毕,及时安装环形格栅,加挂钢筋网.格栅钢架竖向间距0.5m.钢筋网采用φ6@100×100双层网格,井身四周满铺.上下榀格栅采用φ20钢筋拉杆竖向连接,环向间距1m,内外交错布置,必要时竖井应加设临时横撑.临时横撑与井身环形格栅之间用卡槽连接,确保井口稳定.环形格栅架设尺寸、连接质量达到要求后,及时打设砂浆锚杆保证格栅钢架安装牢固并及时喷射C20防水混凝土(内掺8%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竖井喷混厚度为0.3m)支护井壁.井壁上如有大量渗水时,预埋PVC排水管,把水引入竖井开挖面底部临时积水坑,抽排出井外污水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排入污水管道. ②竖井封底用采用钢格栅+C20喷射砼,钢格栅横向间距为500mm. ③网喷支护竖井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表6-1.
表6-1 竖井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 检查工程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井深对角线长 不小于设计井径20 用经纬仪及钢尺检查3m一处 2 井深 不得超过设计井深±0.2% 用水准仪检查 3 喷层厚度 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每3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布7个检查点,间距2m 6.1.3 竖井马头门施工
马头门即竖井与隧道交叉处,此处是明暗施工接合点,受力结构复杂,施工方法更应保证安全、稳妥.
马头门施工时要破除竖井洞口位置井壁砼,割除该处钢格栅支护,由于破坏了整个竖井中地受力结构使洞口处出现应力重新分布,最容易使该处土体失稳,施工前应在洞门位置处进行换撑措施处理.在割除前先在竖井内架设临时支撑,确保洞门处土体稳定,临时支撑用I20a地型钢施作,并与井壁上环形钢格栅焊接牢固,临时支撑在进洞后拆除. ⑴打设超前小导管及注浆
洞口采取换撑措施,应尽快准确地在井壁上放出隧道开挖外轮廓线地位置,并准确地标出超前小导管地位置,施作小导管并进行预注浆以加固洞口地层,洞门处第一排小导管要进行加长处理,且尽量与隧道中线保持平行.必要时洞门第一排采用双层小导管加固. ⑵分部破除洞门外井壁砼,割除型钢支撑.
小导管注浆完毕后,即可破除洞门处上部竖井井壁砼,割除该部位工字型钢支撑,架设上部第一榀格栅钢架,并将其主筋与周围地竖井井壁钢格栅焊接牢固,并及时喷射混凝土. ⑶马头门处地第1榀格栅一定要严格定位,防止侵限.
6.1.4 竖井井身二衬施工
竖井二次衬砌采用标号C30S6地钢筋混凝土. ⑴防水层施作
防水施作方法及技术措施见 “防水施工”部分. ⑵钢筋加工及绑扎
①所使用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取样作复试实验,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②技术人员按设计图纸计算出钢筋配料清单,并进行详细地技术交底后,钢筋加工厂方可加工. ③钢筋加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地铁锈、油渍、油漆,首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进行试拼,当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30mm,平面翘曲应小于20mm. ④主筋接头采用单面焊接,要求各接头钢筋焊接长度≥10d;在同一截面内,接头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地百分率:受拉区≤25%,受压区≤50%. ⑤设立足够地架立钢筋,确保成型地钢筋稳定可靠,保证在砼浇筑过程中不变形、不移位. ⑥安装前应进行虚碴及杂物清除,超挖部分用混凝土填充.钢架安装允许偏差:横向及高程均为±2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 ⑶混凝土灌注
①采用泵送C30S6商砼灌注.
②混凝土灌筑时应两侧对称连续灌筑,两侧混凝土面高差不大于0.5m.
③混凝土捣固采用振动棒捣固,振捣要均匀、到位,遵循快进慢出地原则,彻底确保砼密实. ④竖井锁口环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允许偏差参见表6-2.
表6-2 锁口圈施工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 工程 允许偏差(mm) 长 1 圈梁 尺寸 宽 高 +20 -10 ±10 ±5 每个圈梁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2 3 3 用钢尺量,两端各计1点 用钢尺量,均匀取3点
2 3 圈梁顶面高程 平整度 ±5 5 3 2 用水准仪,均匀取3点 用2M直尺 ⑷脱模养护
①砼强度达到25Kg/cm2后,方可脱模. ②脱模后,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小于14天.
6.1.5 竖井钢平台及钢爬梯制安
为方便以后电力线路地维修,竖井内部需设置钢平台和钢梯,设置标准为:
最上层钢平台距盖板底2m;中间段每4m设置一道;最下层平台距井室内底3.5m.在竖井二次衬砌施工时,应在预定位置准确埋设钢平台和钢梯预埋件,待二次衬砌施工完成后,再统一完成钢平台和钢梯地安装. 6.2 暗挖隧道施工
本标段暗挖隧道断面尺寸为2.6m×5.1m 单洞暗挖隧道和2.6m×5.1m双洞暗挖隧道,初支结构形式为圆拱、直墙、(平底)圆底、中间加设临时支撑,超前支护为Φ32小导管,初期支护为钢筋格栅钢架+喷射防水混凝土结构,二次衬砌为C30S6模筑混凝土钢筋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 6.2.1 超前支护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技术,是通过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外纵向向前倾斜钻孔安设注浆管,并注入浆液,达到超前加固围岩和止水地目地,同时小导管还可起到超前管棚预支护作用. ⑴小导管施工 ①小导管布置
小导管采用Φ32普通钢管,长度为1.5m.注浆管一端做成尖形,另一端焊上铁箍.在距离铁箍0.3m处开始钻孔,钻孔沿管壁间隔200mm,呈梅花型布设,孔位互成90°,孔径6~8mm,见图6-1. 超前小导管须从首榀钢格栅腹部穿过打入土体,环向间距0.3m,仰角5°~8°,二榀打设一次超前小导管,导管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0.5m. ②超前小导管注浆 1)注浆压力
铁箍200200出浆孔1400100
图6-1 小导管构造示意图
注浆压力应根据地层致密程度决定,一般为0.2~0.6MPa. 2)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
注浆材料根据设计选用改性水玻璃液浆. 3)注浆数量
小导管注浆量可按照下式计算: Q=π·R2·L·n·K·a
式中:R—浆液扩散半径,可按0.3m考虑 L—小导管长度 n—地层孔隙率 K—充填系数,一般为0.8. a—浆液浪费系数:取1.1~1.2. 4)注浆施工流程 注浆工艺见图6-2.
(a)打孔布管:小导管在打管前,按照设计要求放出小导管地位置.风钻作动力,用专用顶头将小导管顶入土体.小导管尾部置于钢架腹部,增加共同支护能力.小导管安装后用塑胶泥封堵导管外边地孔口. (b)封面:注浆前,喷5~10cm厚混凝土封闭工作面,以防止漏浆.
(c)注浆:用KBY-50/70注浆机进行注浆,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原则进行注浆时间地控制.
小导管加工 打入小导管 注浆参数实验 注浆参数选择 注浆材料配制
注浆机调试 封面 注 浆 注浆检查 图6-2 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图
6.2.2 土方开挖
隧道超前支护完成后,进行土体开挖.开挖方式采用人工开挖,人力手推车出渣,通过电葫芦提升出井,自卸车外运弃碴. 隧道采用正台阶法开挖,上部开挖时采用马口式开挖,留核心土,最后挖除核心土初支封闭成环,隧道地上层与下层施工方法基本相同. 隧道开挖轮廓尺寸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表6-3地规定.
6.2.3 初期支护
⑴初喷
初喷主要用于封闭工作面,防止土体失稳,一般初喷层厚度为3~5cm,在开挖完成之后立即进行.
表6-3 隧道开挖轮廓尺寸及检查方法
序号 工程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拱顶标高 +50 -0 量测隧道周边轮廓尺寸,绘制断面图校对. 2 宽度 +50 -0 每50-10m检查一次,在安装网构钢架和喷射混凝土前进行. 注:“+”为超挖,“-”为欠挖. ⑵挂设钢筋网
在掌子面开挖完毕后,在靠近围岩侧满铺φ6@100×100钢筋网.采用钢筋锚杆固定在土体上,钢筋网采用隧道外加工,隧道内安装.在格栅钢架安装完毕后,在格栅钢架内缘再次铺设Ф6@100×100钢筋网,采用点焊地形式与格栅进行连接固定.钢筋网铺设应平整,固定要牢固,网片之间须进行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两个网格. ⑶架设格栅钢架
在初层网片铺设完毕后及时人工架立格栅钢架,其纵向间距0.5m.格栅钢架节与节之间采用角钢+螺栓连接.
为保证钢架整体受力,施工时,用Ф20钢筋作为纵向连接筋,把本榀与上榀格栅钢架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环向间距1m,内外层交错布置,将每榀格栅连成一体,并及时在格栅脚部打入锁脚锚杆与格栅钢架连接一起,将格栅钢架进行固定.钢架与土体之间尽量接近,留3~5cm间隙作钢筋保护层. ⑷喷射初支混凝土
钢架内缘钢筋网挂设完成后立即喷射C20防水混凝土(内掺8%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喷砼厚度250mm.砼喷射分片依次自下而上进行,先喷格栅与拱(墙)壁间混凝土,后喷两拱之间混凝土.初喷层厚度为拱顶5~6cm,边墙7~10cm.第二次复喷达到设计喷锚厚度使钢格栅全部覆盖,且表面平顺无明显凹凸,并符合设计轮廓线. ⑸初衬背后注浆
在初衬结构喷射混凝土前,沿隧道方向每1.5m埋设初衬背后注浆管,隧道两侧交错布置.初衬喷混完毕后,由于混凝土地自重下沉,拱部初衬混凝土与围岩之间会出现自然缝隙,为控制拱部土体地沉降,立即对其初衬背后进行注浆,填充初衬背后空隙.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2~0.6Mpa.在注浆前需封闭掌子面,防止漏浆.封闭掌子面采用喷射C20混凝土,厚度为50~100mm. ⑹喷射混凝土材料要求
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MPa,性能符合现行水泥标准. 砂子:采用坚硬耐久地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含水率控制在5-7%. 石子:采用坚硬耐久地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大于15mm.
速凝剂:使用之前应与水泥以及防水剂地相容性试拴、水泥净浆凝结效果实验,初凝不应大于5分钟,终凝不应大于10分钟. 喷射混凝土用地骨料级配宜控制见表6-4.
6.2.4 土方开挖及初支技术措施
在城市浅埋、松散地层中暗挖法施工隧道要确保地表少变形、不塌陷.施工地关键是洞内防塌、防陷、防下沉.必须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地原理,并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 表6-4 喷射混凝土骨料级配控制表
骨 料 粒 径(mm) 工程 0.15
0.30 0.60 1.20 2.50 5.00 10.00 15.00
优 良 5-7 4-8 10-15 5-22 17-22 13-31 23-31 18-41 35-43 26-54 50-60 40-70 73-82 62-90 100 100 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⑴“管超前、严注浆”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开挖前沿拱顶环向施作φ32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300mm,仰角5~8度,每1.5m打设一环,并及时跟进注浆. ⑵“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
严格按设计间距控制每榀进尺长度,初期支护采用250mm(拱部)厚地C20喷射混凝土.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上下台阶法或预留核心土及全断面施工,每一部开挖完成后,均立即施工初支形成封闭环.封闭后及时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控制拱顶及地表沉降. ⑶“勤量测”
严格执行制定地量测工程及量测频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信息反馈及时纠正. ⑷初衬背后回填注浆
初衬成环后,及时注浆填充初衬背后空隙,有效地控制拱顶及地表沉降. ⑸利用“时空效应”原理
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原理控制沉降,在限制每环设计进尺地基础上,制定开挖完成时间,初支完成时间,要求在限定地时间内完成指定地工作内容. 6.2.5 二次衬砌
本标段电力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即网喷,作为初期支护衬砌,然后再用模注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在两层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卷材.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在竖井和隧道初支施工结束后先,先拆除中间隔层,之后施工防水层,再进行二次衬砌.二次衬砌采用标号C30防水等级S6地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质量控制见图6-3.
防水层施作 钢筋制安 砼灌注 图6-3 二次衬砌质量控制图
模板安装
砼脱模养护 砼拌合、运输 本工程二衬混凝土采用三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基础部分;第二次浇筑至中隔板部分;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⑴防水层施作
防水层施作方法及技术措施见 “防水施工”部分. ⑵钢筋加工及绑扎
①所使用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取样作复试实验,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②技术人员按设计图纸计算出钢筋配料清单,并进行详细地技术交底后,钢筋加工厂方可加工. ③钢筋加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地铁锈、油渍、油漆,首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进行试拼,当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30mm,平面翘曲应小于20mm. ④钢筋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在钢筋加工场地配料、加工成形后运到现场安装.
⑤主筋接头采用单面焊接,要求各接头钢筋焊接长度≥10d;在同一截面内,接头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地百分率:受拉区≤25%,受压区≤50%. ⑥焊接完成后地钢筋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地大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地规定.安装前应进行虚碴及杂物清除,超挖部分用混凝土填充.钢架安装允许偏差:横向及高程均为±2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 ⑦设立足够地架立钢筋,确保成型地钢筋稳定可靠,保证在砼浇筑过程中不变形、不移位. ⑶模板工程
①为了保证质量及外观美观,顶部采用定型加工模板,其他模板采用6015组合钢模,拱部支撑体系用I140型钢组装件,接头用螺栓连接. ②模板及支架必须保证
1)结构物地形状、尺寸与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规定. 2)具有足够地稳定性、刚度和强度.
3)模板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砼表面地质量. ③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施工.
2)支架必须支承于坚实地地基或在混凝土上,并应有足够地支承面积. 3)安装前于模板表面涂刷隔离剂.
4)安装完成地模板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钢模板组装质量标准详见表6-5.
表6-5 钢模板组装质量标准表
项 目允许偏差(mm)≤1.0项 目允许偏差(mm)±2.0 两块模板之间地拼接缝隙相邻模板面地高低差组装模板板面平整度 ④混凝土灌注
组装模板板面地长宽尺寸 ≤2.0 ≤2.5 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靠尺检查≤3.0 ±1.0 1)砼采用商品混凝土,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 2)采用砼输送泵进行泵送灌注.
3)泵送前应润滑管道,润滑采用按设计配合拌制地水泥砂浆,输送管道宜顺直,转弯宜缓,接头应紧固.
4)混凝土灌筑时应两侧对称连续灌筑,两侧混凝土面高差不大于0.5m.
5)混凝土捣固采用人工配合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振捣要均匀、到位,彻底确保砼密实. 6)拱部混凝土灌筑作业最后地灌筑窗口必须在模板顶部,确保隧洞拱顶不留空隙. ⑤脱模养护
1)砼强度达到25Kg/cm2后,方可脱模. 2)脱模后,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小于14天. ⑥二次衬砌隧道轮廓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表6-6.
6.3 施工降水及排水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上显示,本标段隧道底部埋设在地下水位之下,所以本标工程施工需降水.所以本工程采取降水、排水措施. 表6-6 二次衬砌隧道轮廓尺寸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 1 2 3 检查工程 隧道拱顶标高 隧道宽度 混凝土厚度 允许偏差(mm) +10 -0 +10 -0 全部检查点95%不小于设计厚度;最薄处不小于设计厚度85% 检查方法 用水准仪检查,20m一个点. 用钢尺检查,20m一处. 立模后进行检查,每10-20m检查一个断面 6.4 电缆支架安装
隧道内双侧安装电缆支架,每1m一套,并设置通常接地扁铁.电缆支架材料地选用为:奥氏体不锈
钢支架及M16螺栓. ⑴预制件安装:在隧道衬砌施工时,把加工好地预埋件按设计要求安好.
⑵螺栓(M16×60)焊接:按设计图给定地预埋螺栓位置弹线画点,逐个焊接,螺栓高度间地误差不大于±5mm,要求螺栓垂直钢垫板.螺栓焊接好后用塑料布包好外露部分,以免抹耗浆时损坏螺栓. ⑶按业主质量要求委托专业工厂加工制作电缆支架,现场安排专业钳工安装,以保证质量. ⑷隧道内铁件一律进行热涮锌防腐处理.
6.5 接地装置施工
接地装置随电缆支架地施工进度及时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如电阻值<0.5Ω,即达到合格标准,如果电阻值>0.5Ω,可采取加长接地装置线地办法重新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6.6 防水施工 6.6.1 结构防水施工
本标段隧道防水设计及施工材料:
⑴隧道初支采用250厚地C20喷射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8%(重量比)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
⑵柔性防水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 ⑶二衬模注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6. ⑷沉降缝及施工缝防水设计
沉降缝:隧道每30m设置一处沉降缝,沉降缝止水带采用双面止水地环型橡胶止水带. 施工缝:施工缝处混凝土除混凝土自防水外,施工缝上下各10cm地部位抹20mm厚防水砂浆. ⑸竖井防水设计
初衬混凝土中掺加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掺加量为水泥重量地8%. 初衬与二衬之间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柔性防水卷材. 二衬混凝土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S6.
6.6.1.1 工艺流程:验收喷射砼面→抹防水砂浆→清扫找平层→制备粘结胶(随用随配制)→处理复杂部位→铺贴复合卷材→验收复合卷材施工质量→保护层施工→验收 6.6.1.2防水施工准备
⑴铺设防水层前必须对初期支护找平,须满足喷射混凝土地平整度要求:边墙:D/L≤1/6,拱顶:D/L=1/8(L:喷射砼相邻两凸面间地距离;D:喷射砼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地深度).均采用防水砂浆顺平,保证铺设防水层基面平顺.
⑵基面上不得有钢筋,铁丝和钢管等尖锐突出物,否则应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抹成圆曲面,以防防水板被扎破. ⑶隧道断面变化或转弯时地阴阳角应抹成R>50mm地圆弧. ⑷底板基面要求平整,无大地明显地凹凸起伏. ⑸喷射砼地强度要求达到设计强度.
⑹防水层施工时基面不得有明水,如有明水采取注浆堵水或引排. 6.6.1.3 防水施工操作要求
⑴铺贴防水卷材地基层面(找平层)必须打扫干净,并洒水保证基层温润.
⑵用含水泥重10%-15%地聚乙烯醇胶液制备水泥素浆粘接剂,搅拌必须均匀,无沉淀,无凝块,无离析现象即可使用. ⑶密封材料采用JYM-110型聚醚型聚氨酯.如选用其它密封材料,应不含矿物油、凡士林等影响聚乙烯性能地化学物质地产品. ⑷转角处均应加铺附加层;阴阳角等处均做成R>50mm圆弧形.
⑸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宜采用满铺,卷材随基底胶涂抹同步进行铺贴,铺好地卷材用刮板由卷材中间向两侧刮压,排出卷材与基层间地空气,并使卷材与基层粘贴压实.卷材之间搭接长度长短边均为 100mm ,搭接部位用专用搭接封口胶,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允许有气泡和皱折现象.胶粘剂涂刷在基层面上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胶粘剂涂刷后应随机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影响粘接质量. ⑹铺贴防水卷才不得起皱折,不得用力拉伸卷材,边铺贴边排除卷材下面地空气和多余地胶粘剂,保证卷材与基层面以及各层卷材之间粘结密实. ⑺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三分之一幅宽. 6.6.1.4 保护层施工
⑴保护层施工前必须在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并将防水层表面清扫干净;保护好施工材料运输通道地卷材;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操作. ⑵仰拱处采用50mm厚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垂直面防水卷材铺贴在迎水面时,采用1:2.5水泥砂浆抹20mm厚做保护层. ⑶保护层抹制前应在卷材上刷一层水泥胶.
6.6.2 特殊部位防水施工
6.6.2.1变形缝
变形缝是由于考虑结构不均匀受力和混凝土结构胀缩而设置地允许变形地结构缝隙,它是防水处理地难点,也是结构自防水中地关键环节.采用双组份聚硫橡胶及在隧道内用焦油聚氨脂涤纶布就地粘在隧
道壁面而形成变形装置.防水材料选用橡胶止水带,双组份聚硫橡胶密封膏,聚氨酸,聚合物水泥砂浆.隧道每30m设置一处沉降缝,沉降缝止水带采用双面止水地环型橡胶止水带.构造示意图详见图6-4. 6.6.2.2 施工缝
在施工过程中,水平施工缝与环向施工缝是结构自防水地薄弱环节,处理地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结构地防水质量,因此须认真做好缝地防水处理.根据设计要求,施工缝上下各10cm地部位抹20mm厚防水砂浆.止水带施工步骤:
2030聚苯板厚30
3厚焦油聚氨脂涤纶布10030防水砂浆
双组分聚硫橡胶100
图6-4 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示意图
⑴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止水带地准确位置及尺寸规格.
⑵橡胶止水带安装必须用模板固定.先安装一端,浇筑混凝土,同时另一端应用厢型木板保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拆除模板和另一端止水带地厢型保护. ⑶在止水带中央圆孔地上下方混凝土基面上涂刷粘结剂并固定填缝用地聚缝膏. ⑷把另一端地止水带端头固定在钢筋上,支模浇筑混凝土.
⑸施工中必须保证止水带地准确位置和混凝土地浇捣质量,保证混凝土与止水带地紧密贴合. 施工注意事项如下:
①环型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结构变形缝处,沿结构厚度地中心线将止水带地两翼分别埋入结构
15
中,圆环中心对准变形缝中央. ②安装止水带以细铁丝悬吊于钢筋上固定位置,在顶底板水平安装时使止水带形成盆式,以避免止水带下地气体在混凝土浇捣时无法逸出,形成孔隙. ③止水带设置时不可翻转、扭曲,如发现破损立即更换.
④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避免止水带被污物和水泥砂浆污损,表面有杂质须清理干净,以免混凝土与其咬合不紧密造成渗水通道. ⑤接触止水带地混凝土不应出现粗集料集中和漏振现象.
⑥止水带应就位准确、安装牢固,模板地端板应做成厢形,在浇注一侧混凝土时保护橡胶止水带地另一侧翼不受到破坏.止水带地端头离周围钢筋地距离不小于20mm,纵向固定间距不大于250mm. ⑦止水带地接头部位采用现场硫化地方法,接头处选在结构应力较小地部位.
6.6.3 防水层质量检查及要求
⑴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和保护层砂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
⑵水泥砂浆各层之间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表面无裂纹、起砂、阴阳角处呈围弧形或钝角,施工缝处留槎位置正确,搭接紧密. ⑶水泥砂浆检查数量为:每100m2抽查一处,但不应少于3处.
⑷柔性防水层洗刷方法,工艺符合设计要求,涂料防水层形成地薄膜薄厚均匀、连续,不得有气泡、气孔、漏涂等缺陷.检查数量为:每10延M隧道检查一次,每10m2不得有3处以上所述缺陷. ⑸变形缝处双组份聚硫橡胶嵌缝应填密实,粘结牢固,无开裂;焦油聚氨酸涤纶布与喷射混凝土基面粘结牢固,尺寸及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嵌缝与粘贴地变形装置无渗漏,无开裂等现象.变形缝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6-7.
表6-7 变形缝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项 目 允许偏差(mm) 5 -2 +5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每 条 缝 点数 各1 1 用2m小线任意选点,量缝内两边,取最大值. 用尺量,任意选点,量缝宽. 序号 1 2 直顺度 缝宽度
第7章 重点和难点地段地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防水质量地好坏与结构质量和耐久性紧密关系,同时对电力地正常运营有着重大影响,确保电力隧道结构地防水质量,做到不渗不漏是工程地重点. 主要技术措施:
①保证结构初衬施工质量.初衬喷混凝土是结构防水地第一道防线,加强对其质量控制,保证喷层厚度及密实度,提高初衬地防水效果. ②保证防水层地施工质量.严格处理竖井侧墙背后和隧道初衬基面,做到平顺无尖锐物,没有渗漏水点.加强防水层施工地质量控制和保护工作,在钢筋运输和连接地过程中,钢筋端头套塑料帽,防止刺穿防水板;钢筋连接优选机械连接方式,在必须使用焊接时,钢筋与防水板间采取隔离保护措施,防止烧坏防水板;合模前彻底检查防水层,对损坏地部位进行有效修补. ③结构混凝土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商品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合格;优化施工配合比,采用“双掺”技术,严格控制水泥用量、限制水胶比、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从而减少裂缝地产生. ④加强对混凝土运输、入模、捣固、养生地过程控制,确保混凝土地内实外光,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增强衬砌结构地刚性自防水. ⑤做好注浆工作.施工加强初衬背后、衬砌背后和施工缝地注浆工作,有利于提高结构地防水效果和耐久性.
⑥加强施工缝、变形缝及结构变化处等特殊部位地控制,确保这些防水薄弱环节地质量.
第8章 雨季施工措施
工程地处北京地区雨期为6-9月份.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工期安排,工程正好处于雨季施工,为确保雨季施工地工程质量,特采取以下施工措施. 8.1 抗洪防汛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组 长:工程经理 副组长:工程副经理
组 员:总工程师、工区主任、工程部部长、专职安检工程师、专职质检工程师
8.2 雨季施工准备
⑴成立现场抗洪防汛领导小组,负责安排、落实管理、检查雨施工作.
⑵加强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地抗洪防汛意识和警觉性. ⑶组成应急突击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坚持值班制度,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并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 ⑷在雨季、汛期到来之前,开展抗洪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抗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施是否齐备等. ⑸加强与相邻标段地联系,互相配合,确保安全度汛.
⑹工地预备足够地防洪物资及设备,如草袋、蓬布、大功率抽水机械等,并严禁挪用防洪物资和设备.
⑺配备一定地自发电能力,以确保讯期突然停电情况下地防排水需要. ⑻在竖井四周设置排水沟,并定期检查排水管网及抽水设备地可靠性.
⑼作好遮盖防水工作,使任何应避水地材料、产品、半成品免于浸泡淋湿,材料场地作好排水.
8.3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8.3.1 土方开挖
⑴土方开挖要按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杜绝超挖,适当加大预留人工开挖土层地厚度.
⑵对竖井施工,应在竖井底设积水坑将雨水集中,并及时抽排;派专人及时进行降水井抽水,降低地下水位.
⑶雨量较大时必须停止开挖,用塑料薄膜对放坡地土覆盖保护. 8.3.2 钢筋施工
⑴雨天禁止焊接钢筋,若需要焊接,则必须在专门地保护棚内进行、确保钢筋焊接质量. ⑵焊接前清理干净钢筋接头处;焊接后未冷却地钢筋接头应避免碰到雨水.
⑶提前编写雨季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组织焊工学习,避免盲目施工. 8.3.3 混凝土施工
⑴混凝土浇筑前应掌握天气情况,尽量避免下雨时浇筑混凝土. ⑵已入模振捣成型后地混凝土要及时覆盖,防止突然遇雨,受雨水冲淋.
⑶合模后如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要在模板地适当部位预留排水孔,防止突然下雨模内积水. ⑷采取表面覆盖彩条布,防止雨水直接冲刷模板导致脱模剂脱落、流失,影响拆模及混凝土表面质量.
第9章 监控量测
9.1 监测内容
根据本工程地具体情况,拟分别对电缆隧道以及地面进行施工安全监测.监测工程以变形位移监测为主,同时选择在邻近建筑布设地面测试断面,在重点地段布置三个综合测试断面,辅以应力、应变监测工程. 9.2 监测工程和仪器设备
根据浅埋暗挖法设计、施工要求和地质情况, 结合工程特点,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拟定以下施工监测工程: ⑴洞内收敛:本工程旨在测定两点净空距离变化,隧道周边变位值和位移速度,作为指标进行稳定性判断,以确定支护效果及安全度.洞内收敛量测每10m布置一组测点.用收敛计进行量测. ⑵拱顶下沉:本工程旨在测定毛洞开挖后,拱顶位移值及变化率,为施工提供安全信息,并反馈配合收敛量测计算周边变化.拱顶下沉量测每10m布置一组测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量测. ⑶地面沉降:本工程旨在测定施工过程地地面沉陷值,施工对地表地影响范围及其随时间地变化规律,在隧道上方路面及竖井周边共布置8个测点.用精密水准仪量测. 9.3 监测频率
以上工程地监测频率原则上为1~10天,每天1~2次;10~20天,每2天一次;20天后每周1~2次.具体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数据地变化情况而定:地表下沉及拱顶下沉依监测数据地变化而定,当土体变化速率在8mm/d以上视为不安全状态,必须对支护进行加固;当变化速率在1-8mm/d之间视为不稳定状态,应加强量测;当变化速率小于1mm/d视为稳定状态.收敛量测当变化速率在1mm~5mm/d之间时视为不稳定状态,应加强量测;当变化速率小于1mm/d时视为稳定状态.具体地监测工程及频率见表9-1. 表9-1 监控量测汇总表
监测工程 检测仪器设备 测点布置原则 监测目地 监测频率 早期:1-2次/天 后期:1-2次/周 洞内收敛 GY-85收敛仪 拱顶下沉 随分布开挖在边墙上作为指标进行稳定性判布设一对测线,每1 断,以确定支护效果及安组/5m 全度 分布开挖时在各部拱为施工提供安全信息,并NA2精密水顶布一测线,每1个 反馈配合收敛量测计算周准仪 /5m 边变位 早期:1-2次/天 后期:1-2次/周
地面沉降 沿隧道中心线和选定确保路面及周边建筑物地NA2精密水横断面每隔3-5m布一 安全性与正常使用,直接准仪 测线 反映施工地安全稳定性 早期:1-2次/天 后期:1-2次/周 9.4 监测数据地整理与反馈
⑴施工期间,每次监测后应及时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等随时间及工作面地距离地时态曲线,以便发现了解其变化趋势,并根据开挖面地状况,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下沉量地大小和变化速率,综合判断土体和初期支护结构地稳定性,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作出相应反应.监测资料反馈程序见图9-1. ⑵监测技术人员对绘制地时态曲线,应根据其变化规律,选择适合较好地函数进行回归,预测可能出现地最大变形值(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及地表下沉等),回归系数可在下列函数中选择. U=a lg(1+t) U=ae-b/t U=a + b/lg(1+t) 原施工设计
现场施工 监控量测 监测设计 资料调研 量测结果地微机信息处理系统 A项量测地回归分析 B项量测地应力、应变 动态分析 量测结果地综合处理及 反馈分析 监测结果地综合评价 报送设计单位 量测结果地形象化、具体化 理论分析 结构安全性 甲方、规范要求 “围岩—结构”体系动态及现状分析说明、提交修正设计意见、建议
U=a(1-e-bt) U=t /(a+bt)式中:U —位移值(mm); a、b—回归系数; t —初读数后地时间(d)
图9-1 监测资料反馈程序图[1-(1/(1+bt))2]
U=a
第10章 施工测量和工程实验
10.1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⑴施工测量按照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城市测量规范〉〉CJJ8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地相关规定执行. ⑵对甲方提供地控制点进行检测,符合精度后在进行工程地施工测量.
⑶对整个工程场区按施工需要布设精密导线平面控制网(如采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要先复核检查,符合精度要求后方能取用). ⑷场区内按施工需要布设高程控制网,并应采用城市二等水准测量地技术要求施测,其路线高程闭合差应在±4L0.5 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之内. ⑸工程隧道开挖地贯通误差限差为L/10000(L为贯通距离,以km计) 10.2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
⑴根据本标段工程地实际情况,配备以下测量仪器及工具
Lecia702全站仪1套(三个三脚架、一个单棱镜和一个三棱镜)、电子经纬仪1台、国产水准仪1台,对讲机3部、钢卷尺2把、塔尺2把,锤球5个,激光指向仪6台,尺垫2个. ⑵现场设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技术人员1人,测量工3人,以满足现场施工测量及施工地需要. 10.3 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本标段地工程特点,利用业主提供地测量控制点,在场区按精密网布设.精密导线点应在本标段所经过地实际地形选定,以GPS控制网为基础布设成符合导线、闭和导线或结点网,为了保证本标段与相邻标段地贯通,导线测量用地测量控制点至少要贯通联测到相邻标段地控制点两个以上,利用贯通平查后地控制点对电力隧道进行测设. 精密导线技术精度要求:导线全长3~5km,平均边长350m,测角中误差≤±2.5″,最弱点地点位≤±15mm,相邻点地相对点位中误查≤±8mm,方位角闭和差≤±5n(n为导线地角度个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和差≤1/35000,导线点位可充分利用城市已埋设地永久标志,或按城市导线标志埋设导线点必须选在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可靠,而且应能与附近地GPS或控制点点通视. 10.3.1 竖井联系测量 拟采用竖井联系三角形测量详见图10-1,即通过竖井地两根钢丝,由钢丝地距离和角度,从而测得钢丝地坐标以及它们地方位角,然后在井下认为钢丝 地面导线方向1CB近井点支撑架2 A
图10-1 联系三角形定向测量示意图 地坐标和方位角已知,通过测量和计算便可得出地下导线地坐标和方位角,这样就把地上和地下联系起来了. 10.3.2 隧道导线定向测量 拟采用导线定向测量,由近井点传递坐标点(不少于两个),是从竖井边向隧道采用导线测量地方法进行定向详见图10-2,定向测量拟利用有双轴补偿地全站仪,且全站仪配有弯管目镜,要求其垂直角小于30,导线定向地距离必须进行对向观测,定向边中误差应在±8之 . 地面导线方向C近井点隧道掘进方向洞内点 图10-2 隧道导线定向测量示意图 图10-2 隧道导线定向测量示意图10.3.3 地下导线平面测量
地下导线测量按1级导线精度要求施测.测角中误差≤±5″,导线全长闭和差≤1/15000.开挖至全长地1/3和2/3处、贯通前50~100M,分别对地下导线进行复测,确认成果正确或采用新成果,保障贯通精度. 在隧道未贯通前地下导线为一条支导线,建立时要形成检核条件,保证导线地精度,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是隧道掘进地依据,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前,应对已有 地施工控制导线地前三个导线点进行检测.地下导线点布设成导线锁地形式,形成较多地检核条件,以提高导线点精度,导线点如有变动,应选择另外稳定地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导线延伸测量.施工控制导线在隧道贯通前测量三次,其测量时间与竖井定向地测量同步进行.重复测量地坐标值与原坐标值较差小于±10mm时,应采取逐次地加权平均值作为施工测量延伸测量地起算值曲线隧道施工控制导线点宜埋设在曲线五大桩(或三大桩)点上,一般边长不应小于60mm,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施测,左、右角各测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小于6″,边长返测两个测回,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小于7 mm. 除上述控制测量外,本工程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应通过设在地面上地测量孔(拟设在贯通区间全长地1/3和2/3处,贯通前50~100M)投点复核,测量孔采用钻机成空.当隧道开挖至测量孔位置时,既利用通过测量投测下来地控制点复核洞内导线点,精确控制隧道中线.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地面多设测量孔复核. 10.4 施工放样测量
施工中地测量控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地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地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地坐标,放样理论坐标与检测后地实测坐标X、Y值相差均在±3mm以内,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隧道施工.也可用放线两个点,用尺子量两点地距离进行复核,距离相差在±2mm以内,可用这些点指导隧道施工. 暗挖隧道施工放样主要是控制隧道中线、里程、高程和同步线.隧道开挖时,在隧道中线上安置激光指向仪,调节后地激光代表隧道中线及线路纵断面地坡度.隧道地上部开挖可用激光指向仪控制标高,下部开挖采用放起拱线标高来控制.施工期间要经常检测激光指向仪地中线和坡度,采用往返或变动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水准测量.在隧道初支过程中,架设钢格栅时要严格地控制中线、垂直度和同步线,其中格栅中线和同步线地测量允许误差为±20mm,格栅垂直度允许误差为3°. 10.5 高程控制测量
地面高程控制网应是在城市二等水准点下布设地精密水准网.精密水准测量地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1地规定. 表10-1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地主要要求
水准仪地型号
DS1 每公里高差全中误差(mm) 4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 60 1.0 3.0 0.5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地型号 标尺类型 DS1 塔尺 往返各一次 观测次数 0.5 0.7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往返各一次 8L5 注: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地水准路线长度(km). 隧道高程测量控制,通过竖井采用长钢卷尺导入法把高程传递至井下,向地下传递高程地次数,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先进趋近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1地规定),再作竖井高程传递详见图10-3. 经竖井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钢尺(经检定后),井上和井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每次错动钢尺3~5cm,施测三次,高差较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使用. 标尺
水准仪井架钢卷尺竖井通道掘进方向标尺重锤水准仪图10-3 竖井高程传递示意图
地下施工控制水准测量,可与地下导线点合理设于一点,亦可另设水准点.水准点密度与导线点数基本相同,在曲线段可适当增加一些.地下控制水准测量地方法和精度要求同地面精密水准测量. 地下施工水准测量可采用S3水准仪和5m塔尺进行往返观测,其闭合差应在±20L0.5mm(L以km计)之内.开挖至隧道全长地1/3和2/3处、贯通前50~100m,分别对地下水准按精密水准测量复核,确认成果正确或采用新成果,保障高程贯通精度. 10.6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地检查和检测
检测均应按规定地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及时提出成果报告,一般检测互差应小于2倍中误差,可用原测成果,若大于该值或或现粗差,应由监理会同监理部采取专项检测来处理. 检测地上、地下导线地坐标互差≤±12mm,≤±20mm,检测地上、地下高程互差≤±3mm,≤±5mm,检测地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地互差≤±16″,检测相邻高程点互差≤±3mm,检测导线边地边长互差≤±8mm,检测隧道中线点地坐标互差≤±16mm,检测经竖井悬吊钢尺传递高程地互差≤±3mm,对影响隧道横向贯通地检测误差应严格控制. 10.7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
平面贯通测量,在隧道贯通面处采用坐标法从两端测定贯通点地坐标差,并分别投影到线路和线路地法线方向上,求得横向误差和纵向误差进行评定.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应小于100mm. 高程贯通测量:用水准仪从贯通面两端测定贯通点高程,其误差即为纵向贯通误差.隧道高程贯通误差应小于50mm. 10.8 工程实验 10.8.1 检验和实验
⑴开工前编制详细地《过程检验和实验计划》,配齐工程和实验所需要地各种设备,提前做好检验、实验地各种准备工作,保证检验和实验地真实性、可靠性、可追溯性.保证工程质量随时处于可控状态. ⑵实验室对进货检验和实验工作负责,负责样品和试件地抽样和实验. ⑶安质室对过程检验和实验负责,确保进入工序地产品均为合格.
⑷工程完工后,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最终检验核实验,并由工程技术部填写工程竣工报告. 10.8.2 检验和实验设备地控制
⑴开工前编制详细地《过程检验和实验计划》,说明应该检验(检查)和实验工程地频次,依据工作评定(检验)验收标准和实验规范规程等. ⑵配齐工程所需实验检验设备,以及满足施工检验核实验地要求,认真做好原材料、模筑混棱凝土和喷射混凝土地质量检查和实验工作,使其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⑶现场设置符合标准地养生池,安排专人负责试件地送检及质量记录地整理工作. 10.8.3 检验和实验状态
工程技术部实验室分别负责按规定要求采购检验和实验设备并对所有检验和实验设备按规定周期进行校检,建立仪器台帐,确保不合格地仪器及设备不投入使用. 10.8.4 不合格产品地控制
严格控制不合格产品地出现,严格控制施工地操作过程中地不当和失误,一旦出现不合格品,视其损失及严重程度,工程技术部组织评审和处理,从而确保产品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11章 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11.1 安全保证体系及确保安全施工地技术措施 11.1.1 安全、职业健康目标
杜绝重伤以上(含重伤)伤亡事故,伤亡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 11.1.2 安全保证体系 ⑴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地依据
标准依据:GB/T19001-2001标准;参照依据: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⑵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见图11-1. 1)组织保证
成立由工程经理、工程副经理、工程总工、安保部长组成地安全健康领导小组,其中工程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施工副经理为安全生产地直接责任人,工程总工为技术负责人.专职安检工程师负责日常地安全健康工作地落实,督促工人按有关安全规定进行生产.各工区设专职安检员,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图11-2. 职业安全健康领导小组,对工程经理部及各工区负责人进行分工,从工程经理至施工班组层层明确职业安全健康岗位职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有章可循. 2)制度保证
建立文件化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确保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制度化、
职 业安 全健 康保 证体系 组 织 保 证 领导小组成员: 工程经理 工程副经理 工程总工 安保部长 项 目 部 各 业 务 部 各 工 区主任 各 工 区 安 质 员 室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 各 作业队 兼 职 安 全 员 制度 保 证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活动
图11-1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图
项 目 经 理 工程部安全委员会 工程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安质环保部长 施工工区 主 任 工程部安全检查 工程师 办公室 主 任(兼) 班组安全员 (兼) 班组安全员 (兼)
图11-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程序化,从而实现全面地系统控制.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分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各自发挥其独特地作用和功能,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有效保护劳动者地安全和健康. 3)实施保证 ①培训和教育
(a)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学习管理体系文件、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地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地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地思想. (b)电工、焊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除进行一般地安全教育外,还须经过本工种地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能独立操作,对从事有尘毒危害作业地人员,要进行尘毒危害防治知识地教育. (c)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操作和新岗位地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操作. (d)工作班每周一下午例行安全学习,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总结施工生产中地安全隐患,制订相应地防范措施. ②安全保证措施
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以下安全保证措施:
(a)隧道开挖初支安全措施;(b)装卸碴与运输安全措施;(c)提升设备使用安全措施;(d)衬砌作业安全措施. ③健康保证措施
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以下健康保证措施:
(a)施工尘埃控制;(b)施工噪音控制;(c)体检制度;(d)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e)施工场地、生活区卫生环境保持. ④监督检查
(a)工程部对生产中地安全工作,要组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 (b)加强安全生产地组织领导,每次定期地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干部必须亲自挂帅,并由有关人员组成检查领导小组,针对安全生产中存在地实际问题制定具体计划,提出明确地目标和要求,充分做好宣传动员,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c)安全生产检查时作到自查与互查结合,上下结合地方法,横向到边、竖向到底,不留死角,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
(d)针对施工专业性地特点还应进行专业性安全检查和整改. ⑤奖罚制度
加强安全检查,开展安全生产竞赛,实行安全生产奖惩.将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挂钩,对安全生产好地个人和班组给予重奖,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忽视安全地行为给予重罚,对造成安全事故者视其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⑥事故分析
安全事故按“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地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处理、上报,并提出今后预防措施. 11.1.3 工程安全薄弱环节分析
针对本工程实际施工地特点,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存在地安全薄弱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主现体现在:施工场地布置、消防、施工用电、易燃易爆材料、施工人员自身安全等安全;每道工序薄弱环节:①竖井位置地既有管线防破环、竖井开挖地土体稳定、马头门施工地防坍塌;②暗挖隧道开挖防坍塌;③装卸碴与运输机械伤害;④电动葫芦使用;⑤衬砌作业地支护、捣固、拆摸防砸伤;⑥施工排水及电缆支架安装时施工作业人员防护;⑦穿既有铁路地段既有结构地稳定;⑧施工机械安全使用等. 11.1.4 确保安全施工地技术措施
针对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分析出地安全隐患,制定以下针对性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根据施组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地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并制定切实可行地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抓好“安全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地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2)每一工序开工前,做出详细地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报监理审批后,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工作地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执行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制度. 3)施工现场地布置应符合防火、防台风、防雷、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及安全施工要求,施工现场地生产、生活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修理间、停车场等应按业主批准地总平面布置图进行统一布置. 4)现场道路平整、坚实、畅通,危险地点应悬挂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地标牌,夜间有人经过地坑、洞应设红灯示警,现场道路应符合《工厂企业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78-84”地规定,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5)现场地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地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
动,并组成一个15~20人地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均要求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地性能及使用方法. 6)各类房屋、库房、料场等地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地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现场地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地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7)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地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炔瓶要隔离存放.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地有关规定执行.
9)临时用电线路地安装、维修、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地专业电工完成,非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10)电缆线路应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场内架设地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和线间距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并架在专用电杆上. 11)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变压器设围栏,设门加锁,专人管理,并悬挂“高压危险,切勿靠近”地安全警示牌. 12)室内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各类电器开关和设备地金属外壳,均应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13)防火、防雨配电箱,箱内不得存入杂物,并且要设门加锁,专人管理.
14)移动地电气设备地供电线路使用橡胶电缆,穿过场内行车道时,穿管埋地敷设,破损电缆不得使用.
15)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上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地警示牌并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要经有关部门批准. 16)现场架设地电力线路,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地电线路,必须安设绝缘支撑物,不准悬挂于钢筋模板和脚手架上. 17)施工现场使用地手持照明灯使用36V地安全电压,在潮湿地洞室掘进用地照明灯则采用12V电压.
18)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19)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如地下电缆、光缆、给排水管道等地埋设深度及走向,并采取相应地措施进行保护.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到地下构筑物、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施工. 20)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特殊工种按规定带好防护用品. (2)主要施工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竖井开挖初支安全措施
(a)竖井施工前,需在竖井施工地施工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经上级检查认可方能进行施工.
(b)竖井施工前,主管工程师需向干部、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设计文件、施组,说明地质、施工方法、使用机具、开挖与衬砌断面尺寸、施工误差掌握、工序、工艺、循环进尺、安全措施、质量标准以及中线水平控制办法等. (c)竖井施工前,先采用挖探测小导坑探测竖井位置是否有既有管线穿过.
(d)为确保井壁稳定及以后工作井施工地安全,应先做好井口锁口圈钢筋砼,锁口圈平齐地面,其上砖砌挡水圈,以防雨水及其它用水倒灌入井内. (e)待锁口圈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再进行竖井施工.
(f)竖井施工采用人工分层分块开挖,保证每循环开挖尺寸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尺,且分块时保证土体稳定地自然坡度. (g)土方开挖完毕,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初支,必要时竖井应加设临时横撑.临时横撑与井身环形格栅之间用卡槽连接,确保井口稳定.若井壁上如有大量渗水时,预埋PVC排水管,把水引入竖井开挖面底部临时积水坑,抽排出井外污水沉淀池,经沉淀过滤后排入污水管道. (h)马头门即竖井与隧道交叉处,此处是明暗施工接合点,受力结构复杂,施工方法更应保证安全、稳妥.施工前应在洞门位置处进行换撑措施处理.在割除前先在竖井内架设临时支撑,确保洞门处土体稳定,临时支撑用I20a地型钢施作,并与井壁上环形工字钢焊接牢固,临时支撑在进洞后拆除;马头门处施作超前小导管并进行预注浆以加固洞口地层,洞门处第一排小导管要进行加长处理,且尽量与隧道中线保持平行.必要时洞门第一排采用双层小导管加固. 2)暗挖隧道开挖防坍塌安全措施
(a)开挖前,需在进洞前地施工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经上级检查认可方能进行施工.
(b)施工前,主管工程师需向干部、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设计文件、施组,说明地质、施工方法、使用机具、开挖与衬砌断面尺寸、预留下沉量和施工误差掌握、工序、工艺、循环进尺、安全措施、质量标准以及中线水平控制办法等. (c)坚持以地质为先导地原则,时刻掌握隧道地地质情况,异常地质要有特殊地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措施.
(d)开挖方式采用人工台阶法开挖,预留核心土,上下台阶长度控制在3~5m范围内,台阶坡度必须满足土体地自稳要求. (e)坚持先护顶后开挖地原则施工,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措施,在特殊地段采用空心管或大管棚施工.通过实验确定注浆地压力、配合比、浓度、固结范围,作到心中有数,保证注浆能够达到预期地目地. (f)施工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后,工班长应首先组织大家分头检查工作面,机具设施是否处于安全状
态,详细检查支护是否牢固,掌子面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和裂纹,应及时加固处理. (g)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开挖成形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确保工序衔接,尽早施做仰拱封闭成环,以改善受力条件,对特殊地段缩小钢格栅地间距,加强初期支护. (h)加强监测:开挖初期支护后,量测拱顶下沉及边墙收敛、地面下沉与隆起、格栅钢架内力,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i)为克服隧道施工伤害事故地发生,每班都必须设专职安全员,对开挖面,支护过地地段,要经常检查,发现异常应随时处理,如发现可能有险情时,应立即撤离工作人员并报告上级处理. (j)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两端开挖工作面相距接近八倍循环进尺或接近15m时,应停止一端工作,撤出人、机,在安全距离外设立警戒标志,防止人员误入险区. (k)应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不应欠挖,同时也要严格控制超挖. 3)装卸碴与运输安全措施
①隧道地弃碴场地,必须避免因弃碴造成排水不畅与过大土压引起对建筑物地危害;若靠近交通道,应防止弃碴危害车辆与人身安全.有害环境保护地弃碴方案,应征得当地环保部门地同意. ②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严禁非司机、非调车员搭乘非运人地车辆与行走机械.否则调车员与司机有权拒绝发车. ③洞内出碴车辆地车速严格控制在5Km/h内.
④在拐弯、横通道以及竖井口地段应设专人指挥车辆地行驶. 4)竖井电动葫芦使用安全措施 电动葫芦使用安全措施
①正式使用前,先试空车,测试工程包括:
(a)按钮逗车:通断灵敏可靠,按钮标示与葫芦动作一致. (b)限位动作:可靠、一致.
(c)运转:升降减速器声音正常,电机制动可靠,运行小车灵活. (d)钢丝绳:缠绕正常,无断丝现象. (e)吊钩:摆动灵活.
②加强井底与提升司机地信号联系,除常用地声响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对讲机或电话).井底应能给提升司机发送紧急停车信号. ③使用过程中不允许超额定负荷起吊、不允许吊钩下站人、不允许斜吊平拉、不允许骤然反车、不允许限位器作开关使用、不允许起吊重物过久空悬. ④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修.
5)衬砌作业安全措施
①衬砌使用地脚手架、工作平台、组合钢模、跳板、梯子等,应安设牢固,其承重不得超过设计能力,并应在现场标明. ②竖井二次衬砌时自下而上施工,采用脚手架竖井满堂支护. ③组合钢模及上不得堆放料具,无关人员不得随意上下.
④灌筑混凝土前,应先检查挡头板是否稳定和严密,灌筑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不使组合钢模受到偏压;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时,必须停止混凝土泵地运转. ⑤铺底衬砌,应尽量安排超前,以利拱墙衬砌加快和保证运输安全,作到文明施工.
⑥吊装和拆除模板宜用小型机具,按照相应地撤除技术交底按部撤除,并设专人指挥、监护,以防事故发生.
6)施工排水及电缆支架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①采用专人管理施工排水,施工排水采用抽、排结合地方法,将洞内积水导流至集水坑内,利用泥浆泵把水排至竖井内集水坑,再利用泥浆泵把水排至竖井外污水沉淀池进行沉淀过滤,净化后引排入既有道路雨(污)水管道. ②电缆支架安装时,搭设牢固地简易安装台架,台架上设安全护栏,台架安设牢固后方可进行作业. ③电缆支架安装作业时,台架周围不允许进行其它工作,不得站立其他人员. 7)施工机械地安全保证措施
①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使用地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按规定地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验收,确认机械状况良好,能安全运行地,才准投入使用. ②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严格执行工作前地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地检查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地完好率和使用率. ③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地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械操作证地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④所有机械均应分别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挂牌上墙.
⑤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⑥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地停放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严禁对运转中地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⑦用手柄启动地机械应注意防止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⑧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地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地原则进行调查
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地发生. ⑨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眺望地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⑩使用钢丝绳地机械,在运行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 11.2 质量保证体系及确保工程质量地技术措施 11.2.1 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达到招标文件和北京地区电力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检验评定标准,工程质量合格. 11.2.2 质量保证体系 ⑴质量管理方针
工程质量是施工经营管理地核心.对全体施工人员经常进行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地观念,体现企业以质量、信誉取胜地道德风尚. ⑵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地质量管理体系是执行国家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地有力保证,对建筑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地质量管理机构,按由上到下顺序进行工程质量管理,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内部地审核和管理者地评审,找出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地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制定改进地措施和跟踪检查落实等措施,使得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⑶质量保证体系
具体体现在组织保证、制度保证、施工保证.关键是领导重视,责任落实.质量保证体系见图11-3. ⑷质量组织机构 质量体系组织机构见图11-4.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工程经理部及各工区负责人进行分工,从工程经理至施工班组层层明确质量管理岗位职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11.2.3 质量薄弱环节分析
针对本工程实际施工地特点,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存在地质量薄弱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主现体现在:质量保障体系地不健全;施工过程中存在暗挖隧道施工防坍;暗挖结构初支格栅钢架地加工、安装,喷射混凝土地厚度;钢筋混凝土地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实验原材料地检送等. 11.2.4 质量保证措施 ⑴组织保证措施
①建立健全地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②设置现场工程质量控制机构,配备足够地有经验地技术人员、质检人员、
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③设置工作独立地、拥有足够权力地质量保证部门,部门中配备足够数量且经过培训、有资格地质量保证人员,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及业主提交质量管理工作报告,提交与质量活动相关地各类管理人员资历清单. 质量组
进行日常质量管理,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综合各部门各级质量活动并进行质量跟踪验证.
组织技术交底和落实,确保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计划,组织隐检、预检和验
收. 搞好工程控制测量和复测,保证施工测量精度.
做好材料及半成品进场地验收和检验,负责现场实验工作.
提供合格材料及半成品并提供质量证明,搞好材料地发放管理,并作好标实行以管好、用好、维修好机械设备为中心地质量责任制,做好设备检查鉴定,填好运行记录.
依据质量状况,进行资金发放,有权不发放不合格工程地有关资金. 以“质量为本”为中心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QC小组管理活动 质安部定期开展有针对性地质量教育活
动并组织考核 每月底组织工程质量检查评比 不定期进行质量评定分析会
施工组
组织保证
质 量 保 证 体
质量领导小组成员: 工程经理 总工程师 质安部长 质 检 工程师 试 验 工程师 测量组 实验组
材料组
设备组
核算组 宣教组
系
制度保证
施工保证
工序质检
材料构件设备核验 工序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
工程 质量 检验
工程 质量 评定 达 到 目 标
图11-3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安保部
测量室实验室调度室工程部 副经理
工程经理
技术负责人
物设部 技质部 经营部
工区 ④对特殊工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有经国家授权地有关机构颁发地特殊工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 ⑵制度保证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坚决贯彻执行以下地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①贯彻执行“每道工序必检”原则;
②贯彻执行“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地原则;
③贯彻执行“工程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施工操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地原则.
2)建立质量管理程序,设立以工程经理为代表地行政管理系统,抓好施工全过程中地质量控制、检查和监督.
3)建立质量评定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树立样板工程,及时反馈工程质量信息,把评定结果作为制定工程施工计划地依据之一. 4)制定工程创优规划,明确工程创优目标,层层落实创优措施,责任到人. 5)建立质量奖惩制度,明确奖惩标准,做到奖惩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⑶技术保证措施
1)开工前,按照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地规定,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划分,经业主
图11-4 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图
和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现场质量检查、质量验收资料按划分地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归纳收集,内容要客观、具体、完整、真实、有效,字迹清晰,具有可追溯性,各方签字齐全.由施工技术、质检、测试人员或施工负责人按时收集记录并保存,确保本工程全过程记录齐全. 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地技术责任制,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深入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吃透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施工人员严格掌握施工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并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期间,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分项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示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和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4)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实行工区自检、工程经理部复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隐蔽. 5)按规定随时将材料及工程质量地检验与实验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采用质量动态管理办法,随时将检测结果、取样地址、实验工程、实验方法、实验员姓名、实验结果,及合格与否地评定意见输入计算机,建立工程质量数据库,并将各项实验结果逐日绘制工程质量指标管理图,同时随施工地进展分阶段绘制施工质量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6)经理部、各工区设专职质检工程师、班组设兼职质检员,保证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地严格监督下进行.质检工程师有质量否决权,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规范及技术交底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有权制止,必要时下停工令,限期整改并有权进行处罚,杜绝半成品或不合格成品. 7)制定实施性施工计划地同时,编制详细地质量保证措施,没有质量保证措施不许开工.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不完善或没有落实地应停工整顿,达到要求后再继续施工. 8)严格施工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地施工,否则出现质量问题由下道工序地班组负责.对工艺流程地每一步工作认真进行检查,使施工规范化. 9)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地重要桩点要设好护桩,施工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认真进行交接班,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 10)施工所用地各种计量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标定,确保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地精度和准确度,严格计量施工. 11)进入施工现场地建筑材料,构配件及建筑设备等,除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外,尚须对其规格、数量、型号、标准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凡涉及安全、功能地产品,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地范围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使用.
(4)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程序
施工现场建立从材料采购、验收、储存、施工过程质量自检、互检、专检,隐蔽工程验收,涉及安全和功能地抽查检验等各项质量检验制度,通过各种质量检验,及对施工质量水平进行测评,寻找质量缺陷和薄弱环节,及时制订措施,加以改进,使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如图11-5. 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控制地基础.对工序质量控制着重抓好“三个点”地控制,首先是设立控制点,使其在操作中能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其次是设立检查点,以验证所采取地技术措施是否有效,有否失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技术措施;第三是设立停止点,在施工操作完成一定数量或某一施工段时,在作业组自行检查地基础上,由专职质量员作一次全面地检查,确认某一作业层面操作质量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控制指标地要求,对存在地薄弱环节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为分项工程检验批地质量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地关键是做好隐蔽工程地质量验收.隐蔽工程是对难以再现部位和节点质量所设地一个停止点,应重点检查,凡需隐蔽地工序完成后即将进入下道工序前,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工程经理部设质量管理工程师和专职质检人员,跟班检查验收.每道需隐蔽地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地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对即将覆盖地或掩盖地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基础进行检查,监理工程师认为已覆盖地工程有必要返工检查时,质检工程师和施工员应积极配合并作好记录.隐蔽工程验收程序示于图11-6. 11.2.5主要施工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⑴暗挖隧道施工防坍措施
遵循浅埋暗挖法“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地施工原则,结合实际制订出施工方案,确保安全生产.具体措施如下: 申 请 开 工
业务培训,持证上岗 材料,半成品到场、验收合格,机械设备运转正常 技术交底,明确质量要求及施工操作规程 No 是否关键、特殊工序 Yes 制定施工作业指导书,并组织施工 按质量要求组织施工 对施工过程连续监
图11-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1)施工前应对设计提供地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地了解、分析并进行必要地现场调查核实.
工班施作 作业队自检
质检员复检 填写验收表 返工或返修 质检工程师 组织验收、签证 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 施作下道工序 图11-6 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图
2)超前预注浆,根据工作面地质情况,拟定注浆地方案,精心布管,严格注浆工作,控制好注浆压
力,密切关注注浆量,确保达到理想地加固效果. 3)严格控制开挖循环进尺,对不良地质地段,适当缩短开挖进尺,并选用具有足够刚度和早强地支护设计,如适当加厚喷层,早强喷射砼,及早完成锚喷网联合支护.必要时采用双层钢筋网或增设临时钢支撑措施,以控制围岩变形. 4)及时施作仰拱形成封闭结构,在不良地质段,仰拱距开挖工作面地距离不大于8M,为保证仰拱及早受力,仰拱设计可选用早强砼. 5)初期支护封闭后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
6)加强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选择合理地监测工程,及时反馈信息,以掌握施工中围岩和支护地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以确定施工工序,保证施工安全. ⑵暗挖结构初支质量控制措施 1)格栅钢架工程
①开挖初期支护地格栅钢架其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②格栅钢架在加工厂加工,需有出厂质量证明,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③格栅钢架用于工程前先进行试拼,架立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螺栓必须拧紧,数量符合设计,节点板密贴对正,格栅钢架连接圆顺. 2)喷射混凝土
①所用材料地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地规定,其中水泥需先进行复试,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使用. ②喷射混凝土地配合比、计量、搅拌、喷射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③喷射混凝土地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④喷射混凝土结构,不得出现脱落和漏筋现象.
⑤仰拱基槽内不得有积水、淤泥、虚土和杂物,喷射混凝土结构不得夹泥夹渣,严禁出现夹层. ⑥格栅钢架间喷射混凝土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圆顺,无大地起伏凹凸. ⑶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措施 1)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原材料质量控制
(a)钢筋进场按规定要求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单,每批钢筋均要求有标牌.进场时按炉(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 (b)钢筋地各种规格、型号、机械性能、化学成份、可焊性和其它专项指标必须符合标准规范地要求. (c)钢材进场后,进行复试,并将复试报告报监理审查,经审查合格再使用.
(d)钢筋堆放地点和防雨措施报请监理检查同意.严禁带有颗粒状或鳞片状老化锈蚀地钢筋进场. (e)进场钢筋除复试外,按批量随机抽取5%地样品进行检查,一般抽样送市质检站作,如监理认为有必要时,按批量再抽样5%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决不用于工程,并及时清理出场,记录存档. ②钢筋加工制作质量控制
(a)及时向监理提交加工方案、加工材料表.加工时钢筋保持平直,无局部曲折.如遇有死弯时,将其切除.
(b)保证所使用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和锈蚀.钢筋级别、钢号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c)在常温下进行钢筋弯曲成型,不进行热弯曲,不用锤击或尖角弯折. ③钢筋机械连接质量控制
(a)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
(b)接头地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每一验收批都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实验,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部施工. (c)钢筋机械连接施作满足相应技术规程地要求. ④钢筋焊接质量控制
(a)焊工持证上岗,所使用地焊机、焊条符合加工地质量要求.开工前将焊工地证书复印件报监理备案. (b)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报经监理检查、实验合格后,正式成批焊接. (c)钢筋焊接施作严格按照相应施工规范地要求进行. ⑤绑扎钢筋质量控制
(a)钢筋地交叉点用铁丝全部绑扎牢固,至少不少于90%.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及误差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办理. (b)钢筋绑扎施作严格按照相应施工规范地要求进行. 2)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
本标段除初期支护地喷射混凝土外,其余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此对混凝土质量地控制主要是对混凝土供应商地选定和施工现场对混凝土地验收上. (a)认真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商品信誉好、供货及时地混凝土供应商.
(b)向混凝土供应商索取详细地技术资料,包括各种原材料地复检报告单,水泥、外加剂、外掺料地出厂合格证及混凝土地配合比报告单,并不定期地去供应商处检查混凝土地原材料、拌制等情况,确保对混凝土质量地控制. (c)认真作好施工现场混凝土地验收工作,混凝土运至现场,查看是否有分层、离析现象,坍落度是
否符合规定要求,如不满足,不予采用.严禁擅自往拌合物中加水. (d)洞内倒运过程中,严禁漏浆,防止离析. ②技术措施地落实
(a)成立专门负责混凝土浇筑地作业班,并对作业人员地职责分工明确. (b)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安全注意事项.
(c)实行强制性“砼浇灌令”,各工区作好砼施工准备及隐蔽工程检查后,填报“砼浇灌申请单”,总工程师派员检查复核后签发“砼浇灌令”,无总工程师签发浇灌令,任何人不得进行砼施工. ③加强工艺过程控制 (a)混凝土浇筑前地准备工作
a)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撑体系、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 b)做好电力、动力、照明、养生等地准备工作. (b)混凝土地浇筑振捣
a)砼地浇筑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故必须间歇时,其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实验确定. b)浇筑过程中要随浇随振捣,振点要均匀,不能漏振. (c)混凝土地养护
a)编制混凝土养护作业指导书,并报监理批准后严格执行.
b)养护用水地质量与拌制混凝土相同.每天浇水地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宜. ④施工缝施作地质量保证措施 (a)所有施工缝均按设计图要求进行设置.
(b)施工缝表面必须凿毛,清洗干净,确保清扫干净混凝土面浮渣、尘土积水,确保施工缝粘贴止水条处混凝土面光滑、平整、不被凿毛破坏,浇筑前洒水润湿,并用与混凝土同标号地水泥砂浆进行接缝处理. (c)若在浇筑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而无法连续浇灌时,间隔超过2小时按规范要求留置施工缝. (d)施工缝垂直设置,不留斜缝,并确保止水条形成全封闭地防水圈.
(e)施工缝中使用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地止水条,并经进场检验和复检合格后再使用.
(f)用于施工缝地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直接粘贴在施工缝界面,使之与混凝土紧密接触,同时保证混凝土浇注前,止水条没有膨胀失效. (g)施工缝处理完后,质检人员自行检查,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报请监理检验、签证. ⑷防渗漏保证措施 1)防渗漏地原则和要求
根据招标文件,防水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地原则,采用以提高结构本身自防水性能为主,附加防水层为辅,多道防线,层层设防,整体防水地方案. 2)对防水渗漏地基本认识
我们充分认识到防水抗渗效果好坏,涉及管理和技术地各个环节,涵盖了设计、施工地全过程,必须自始至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除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地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操作外,还必须充分吸取类似工程地成功经验和教训,对防渗漏地主要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3)技术保证措施
①招标文件对结构接缝(变形缝、施工缝)、附加防水层地选材,构造要求、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作了详尽地规定,防水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地防水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工程地施工方案,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保证防水砼、防水卷材及结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等细部构造地施工质量,确保其防裂抗裂,防腐抗渗达到预期效果. ②暗挖段开挖前注浆截水,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密实喷砼防水,并在二衬背后回填注浆填充可能存在地砼结构中地进水通道及砼裂缝,以达到防水、治水地效果.注浆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控制好注浆压力. ③建立各道工序地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地“三检”制度,并有完整地检查记录,未经监理对上道工序地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地施工. ④加强对防水工程成品地保护. ⑸成品保护保证措施 1)防水工程
①在铺设卷材防水层前,应用砂浆对基面找平,对外露地钢筋、钢管头切除,并用水泥砂浆封堵抹平,施工遗留地钉子、木棒等杂物及时清除. ②防水板采取无钉铺设,铺设过程中防水板不能绷提过紧,以免灌注时涨破.
③洞内钢筋搬运、安装时,采取给钢筋端头套塑料帽地方式对防水板进行保护.衬砌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杂散电流对钢筋进行焊接作业时采用移动保护板对防水板进行保护. ④妥善保护施工缝处预留地防水层接头,以免被钢筋戳穿. ⑤铺设好地防水层应围蔽,并采取妥善地保护措施.
⑥施作止水带时,要制订可靠措施保证混凝土灌注时止水带不会移位.
⑦在防水混凝土结构和结构外表附加防水层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程周围地地表水、雨水或地下水流入. 2)钢筋混凝土工程
①钢筋绑扎时应搭设临时架子,不准踩踏钢筋.为保证板上层钢筋位置,撑角采用“长马凳”,用φ12钢筋焊制. ②浇注混凝土之前,对绑扎好地钢筋应妥善保护,保持其整体性,防止行人踩踏使钢筋变折和间距发生变化.
③浇注砼时,设专人看护,发现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要及时调整. ④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接线盒及其他预埋件.
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对上一段预留地钢筋加以保护,不得随意弯折,截断.
⑥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拆下地钢模板,如发现不平或边肋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并加强模板管理,涂刷防锈剂,分规格堆放. ⑹检验实验保证措施
1)建立工地实验室,配备足够地符合精度要求地实验仪器并定期送检,妥善维护. 2)岗前培训实验和计量人员,持证上岗,确保人力资源满足工程需要.
3)对进场地钢筋、水泥、防水材料、大堆料等按实验规程要求做好材料复试,确保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地材料不投入使用. 4)每天测定砂、石料地含水率,依据含水率地变化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5)钢筋连接、试件混凝土抗压、抗渗试件地制作数量、尺寸符合规范要求,任意选取并应具有代表性.混凝土试件地养护必须在标准养护室中进行. 6)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定期测量其坍落度,出料温度,入模温度及室外温度,作为制定混凝土养护措施地依据.
7)根据混凝土试块地强度统计值规律考核商品砼厂家地质量水平,作为评价分供方地基础. 8)定期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开展QC活动,应用统计技术不断提高检验和实验水平. 11.3 文明施工、环保体系及确保文明施工及环保地技术措施 11.3.1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确保文明施工地技术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市政府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管理办法和标准及地铁公司对工地文明施工地要求,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地提高,增强施工人员地现代化文明意识,维护城市地环境卫生,特编制本工程地文明施工设计. ⑴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北京电力施工文明工地. ⑵建立工程经理责任制
为了全面落实市建委和市政府关于创建文明工地地要求,强化“谁承包,谁负责”地原则,本工程实行
文明施工责任制.工程经理是施工现场地直接管理者,对管理地施工现场地文明施工负直接责任.工程副经理、作业队长对各自管辖地范围负管理责任. ⑶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建立以工程经理为组长地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建立、健全以分管领导和文明施工员具体指导、工程经理现场负责,各施工队、班、组具体落实地管理体系,增强管理力量.施工管理体系图见图11-7. ⑷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严格遵守国家、北京市有关文明施工地规定.认真贯彻业主有关文明施工地各项要求,制定出以“方便居民生活,利于生产发展,维护环境卫生”为宗旨地文明施工措施.全力配合北京筹建奥运会地准备工作,达到北京市文明工地地标准.
生 产
安 全
质 量 工程副经理
工程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文明施工督察
队 消 防 材 料 后 勤 宣 传 劳 务
图11-7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图
2)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使全体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地反映,是安全生产地保证,提高员工文明施工地自觉性. 3)本工程建设将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切实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 两通: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口畅通.
三无:施工无管线事故;施工无重大伤亡事故;施工现场周围道路平整,无坑塘和积水. 五必须: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离;施工现场必须挂牌施工和工作人员配卡上岗;工地现场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合理;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地思想政治工作.
4)在正式开工之前邀请工程周围所涉及地地单位、街道、里弄以及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征询对文明施工地意见和建议,取得他们地谅解、理解和支持. 5)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文明工程经理对文明施工现场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纠不足. 6)实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设施、施工便道、加工场、堆放场和生活设施均按经过业主审定地施工组织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图实施,施工场地围挡整齐美观.如因现场情况变化,必须调整平面布置,应画出总平面布置调整图报上级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总平面布置或搭建其他设施. 7)现场工程简况牌、施工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律牌、安全宣传牌、防火须知牌、事故记录牌和施工布置图要设置齐全,规格统一,内容完善,位置醒目,特别要注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期、工程主要负责人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8)进场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构件等分门别类,堆放整齐,机械设备指定专人保养,保持运行正常,机容整洁. 9)施工中合理安排分段施工,严格按审定地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实施各道工序,减少开挖面积和存留时间,严格围挡,防止泥土流失到附近道路.保持场地上无淤泥积水,施工道路平整畅通.临时道路地路面要硬化,并经常维修,做到道路平坦、通畅,周边设排水沟,路边设置相应地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10)负责保护施工区域内地现有道路、步行道、踏步和在其地下地服务设施,负责维修由施工方引起地损害.
11)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和警示灯,专人疏导交通,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设置洗车槽,防止将泥土带出工地,污染路面. 12)合理安排施工,尽可能使用低噪音设备,严格控制噪音,对于特殊设备采取降噪消音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地影响. 13)施工现场给排水要统一规划,做到给水不漏,排水顺畅.施工污水经明沟引流、集水池沉淀滤清后,间接排入下水道.同时落实“防台”、“防汛”和“雨季防涝”措施,配备“三防器材”和值班人员作好“三防”工作. 14)施工用电有用电规划设计,明确电源、配电箱及线路位置,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器防火措施,不准随意架设线路. 15)现场实行安全、保卫制度,进入施工现场地人员一律要戴安全帽.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分颜色区别,建立来访制度,经常对工人进行法律和文明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打架斗殴及进行非法活动.
16)现场设置职工生活服务设施,工地食堂、更衣室、浴室、厕所等生活设施,需保持整洁卫生,符合北京市卫生标准.搞好文体活动,作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职工身心健康.对生活区和办公区场地进行植树、种草绿化. 17)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地“环境保洁岗”,负责检查施工场地内外地卫生设施和卫生情况,,并督促有关部门和个人及时进行清洁,确保现场及周边干净和整洁. 18)施工现场坚持工完料清,垃圾杂物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弃碴不得随意弃置,必须运至规定地弃碴场,运土汽车上覆盖毡布,不得落石掉碴,污染道路,外运和内运土方时不准超高,施工场地外撒落地土派人及时清扫干净,以避免尘土飞扬. 19)加强施工现场地检查与监督,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使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真正抓出成效.同时经常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对文明施工地批评意见,接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地监督检查,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切实搞好文明施工. 20)现场水泥库,砂,碎石,石灰等产生现场污染地建材必须加盖库房,严密遮盖,防止扬尘.严禁凌空抛洒垃圾渣土. 21)工程竣工后,一周内拆除工地地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设施,清理现场恢复原有植被. 11.3.2 环境管理体系及措施 ⑴环境管理体系 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地依据
标准依据:ISO14001标准; 参照依据: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环境保护目标
实施环保施工,严格控制环境因素,确保施工噪音、粉尘不超过国家及北京市规定标准,废气、废水(液)、废弃物按行业标准处理. 3)环境保证体系
建立环境保护保证体系,严格按照保证体系运行,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地顺利开展.见“图11-8环境保护体系运行图”. ⑵可能引起地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针对本工程实际施工地特点,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存在地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主现体现在:环境保护体系地不健全;施工中出现噪音控制;扬尘和大气污染控制;工地排水和污水处理;泥浆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等.
环保领导小组成员: 工程经理 工程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项 目 部 各 业 务
图11-8 环保体系运行图
⑶环境保护工作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①成立以工程经理为组长地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中地职责分工.
②明确本工程各施工阶段应遵循地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③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环境管理有章可循.
④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施工期环境管理地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地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地专门培训,新员工进场和员工转岗都要进行相关地环保培训和教育.
⑤对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环境影响地活动进行初步评价,识别、确定出本工程地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并制作重要环境因素台帐. ⑥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周围实际环境状况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地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重要环境因素台账,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地过程和活动,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制定噪声控制方案;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和环保要求,制定工地排水和污水处理方案,泥浆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城市生态控制措施,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具体地文物保护措施等.工作方案通过审核后实施. ⑦安排环境保护地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培训、监测、检查等,计算环境保护工作地工程量和工作量,并作出经费预算,用于采购日常检测器械物质、委外单位定期检测及宣传教育等费用. ⑧按要求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地环境保护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地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
⑨结合本工程特点,提交潜在事故或紧急状态工程,编制环境破坏应急预案,报送业主批准后组织实施. 2)施工阶段
①工程部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细则,并上墙广泛宣传,认真落实.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和施工活动地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施工环保工作方案中地各项工作. ②将环境保护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在日常施工中随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③根据不同地施工阶段和季节特征,及时调整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
④每周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内容包括:施工简况;污染情况(污染种类、强度、环境影响等);污染防治措施地符合性、实施性和有效性分析;存在问题和拟采取地纠正措施;下步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其他需说明地问题,如措施变更、污染事故地纠正处理等. ⑤在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立即启动环境破坏应急预案,并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对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编写事故或紧急状态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及事故或紧急状态后内、外部条件地变化,对有关地应急方案进行评审、修订. ⑥接受监理、业主随时及定期进行地环保检查、监督,对检查提出地问题,限期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书面报告监理和业主. ⑷对影响环境保护地几个主要因素地控制措施 1)噪音控制措施
①施工场地噪音控制标准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要求执行,确保离开施工作
业区边界30m处噪音小于70 dB,撞击噪音最大不超过90dB. ②施工机械或其它施工活动造成地噪声若超标造成环境污染,除抢险施工外,其它施 工作业时间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
③优先选用先进地环保机械,采取空压机房外墙加铺吸音材料,邻近空压机房处围档设立隔音墙,电动葫芦设置隔音罩等消音措施,控制施工噪音,同时尽可能避免夜间施工. ④禁止施工人员在居民区附近和夜间施工时高声喧哗,避免人为噪声扰民. 2)扬尘和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①施工场地及道路进行硬化,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②土、石、砂、水泥等材料运输和堆放进行遮盖,减少污染.
③场地出口设洗车槽,并设专人对所有出场地地车辆进行冲洗,严禁遗洒,运碴车辆地碴土应低于槽帮10cm并用苫布等覆盖,严防落土掉碴污染道路,影响环境. ④优先选用电动机械,尽量减少内燃机械对空气地污染. 3)工地排水和污水处理方案
①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悬浮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地三级标准400mg/L. ②根据施工地区排水网地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地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③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地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地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堵塞、水质达标. 4)泥浆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
①在工作场地内设置沉淀池,对施工中产生地废泥浆进行沉淀过滤后排入市政管网.
②制定泥浆和废渣地处理、处置方案,废泥浆和淤泥使用专门地车辆运输,防止遗洒、污染路面. ③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地出料口、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
④剩余料具、包装及时回收、清退.对可再利用地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
⑤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砼和砂浆,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用.砼、砂浆倒运时应采取防撒落措施.
⑥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地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地整洁. ⑦严禁垃圾乱倒、乱卸,施工现场设垃圾站,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按规定分开集中收集,生活垃圾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5)城市生态控制措施
①对城市绿化,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照法规执行.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生产、办公设施布置在征地红线以内,尽量不破坏原有地植被,保护自然环境.
②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地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
③对施工中可能遇到地各种公共设施,制定可靠地防止损坏和移位地实施措施,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
④施工场地采用硬式围挡,施工区地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出碴及出料口等场地均设置围挡封闭.施工现场以外地公用场地禁止堆放材料、工具、建筑垃圾等. ⑤施工场地位于繁华地市区,施工中尽量不破坏原有设施和影响行车.
⑥工程竣工后搞好地面恢复,恢复原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城市原有环境风貌地完整和美观. 6)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①对施工中遇到地各种管线,先探明后施工.
②施工期间加强监控量测,根据现场量测信息反馈,确定采取保护措施. ③做好地下管线抢修预案.妥善保护各类地下管线,确保城市公共设施地安全. 7)文物保护措施
加强全员文物保护意识教育,做到不损坏文物,对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及时上报文物主管部门,配合文物管理部门做好文物保护. 11.4 突发事件处理措施
为了加强施工工地对施工过程中潜在地重大事故/事件/环境破坏应急能力,特建立一套完备地管理体系,工程部成立由工程经理、工程副经理、总工程师、工区主任等组成地重大事故/事件/环境破坏应急领导小组.
11.4.1 组织机构 应急领导机构: 组 长:工程经理 副组长:工程副经理
组 员:总工程师、工区主任、工程部部长、专职安检工程师、专职质检工程师 11.4.2 设备物资配置
因开挖工作有可能发生地表沉降,造成建筑物开裂等灾害,因此准备了砂袋、方木、石子充足地救助物资. 11.4.3 资金配置
重大事故预防作为工程部一重大地安全内容,不仅在施工前要购置大量专业地救助物资,对员工进
行专业培训.因此,工程部为此专门成立了重大事故扑救应急领导小组,拨付一定地资金作为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11.4.4 事前培训
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地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学习国务院、市、公司、颁布地关于安全生产地《规定》、《条例》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要求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施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地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地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地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地思想,自觉自愿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令和规章制度,提高全体职工地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建立经常性地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制度,加强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工后讲解,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 11.4.5 与应急部门地联系
施工前期,应与工地现场附近地急救中心、消防、交通、市政管线等部门提前取得联系,并预留联系方式,以便突发事件发生后地及时联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