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理避税研究
2023-10-25
来源:易榕旅网
财栅究 MODEgR N E 企业合理避税研究 文,周蓉晖 每个企业从注册成立开始,就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每个企业都有其经营之道。其中合 合理避税的可行性分析 一、合理避税是在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产生的。当前中 理避税也是经营之道的一种。随着社会各项制度的健全完善, 当今企业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经营之道必需在合法的范围内进 行,这也是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相一致。 企业合理避税的基本含义 合理避税。也称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 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 取其能够使税收负担最轻的一种,从而享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合理避税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序的开展的,与偷税、漏 税、抗税有着本质的不同。 企业合理避税的突出特点 企业合理避税的根本目的是合理的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 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其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合法性特点。企业作为纳税义务人要依法缴税。合 理避税是在不违反税法及国家的相关法律基础上进行的,也就 是说在税法规定的多种可选方案中,依法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 一项方案实施。这也是税务机关允许的。首先最基本的一点要 求是作帐必须有依据,不可作假账。作假账的后果是比较严重 的,非但要补税,还会面临罚款,也给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 来了诸多的不便。 二、专业性特点。合理避税需要预测、决策、规划等环节 周密的规划及广博专业的知识。合理避税通常是由企业的精通 税法的财务专业人员进行,或是由税务代理、咨询等专业机构 代理完成。随着税法的日益完善,税制也越来越复杂,纳税筹 划、合理避税呈现出了专业化特点。 三、筹划性特点。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结合企业的 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合理的规划,选 择税负最轻,比较适合企业的方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并且 要对企业的业务、财务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四、目的性特点。合理避税应有明确的目的。通过合理 避税实现减轻税负、延缓纳税、无偿使用财政资金以获取资 金价值等目标。要保证目标的实现,企业财务工作需做的扎 实,账目要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税及时足额等。并且合 理避税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销售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税收 合理筹划。 国的市场处在全面开放的状态,市场竞争加剧,很多企业不得 不实施低成本的企业战略。在此背景下,在税收方面降低成本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外的企业在纳税筹划方面已相当成 熟。中国的企业也应重视合理避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合理避税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一种方法。企业利润 的获得除依靠外部开源外,内部加强管理,有效节能降本增效 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企业往往单纯的从薪酬等方面动 脑筋。一些企业方法不当反而会伤害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产品 质量。如果从控制财务成本出发。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降本效 果。 三、合理避税可减轻企业税负。合理避税可使企业获得较 好的发展机会。中国有着世界上较高的税负,合理避税也是企 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合理避税的意义 一、合理避税有助于企业家选择合适的产业及确定投资 方向。国家在制定税收政策时根据产业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优 惠政策。如国家鼓励性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其税率就较为优 惠。企业可根据税法中税基、税率的差别,根据税收的各项优 惠政策进行制度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 二、合理避税可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纳税筹划的意 义在于在熟知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纳税行为的筹 划,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减少纳税人的经营成本和费用。 三、合理避税可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纳税筹划是 纳税人在熟知税法法律的基础上,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统筹安 排,制定纳税筹划方案,以此达到税费节约的目的。纳税筹划 不仅仅是对企业有关涉税事宜的筹划,更是对企业生产、销售 等各个环节的统筹安排,是由纳税筹划方案统一体现的。纳税 筹划方案的制定和运作,都是贯穿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的。 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之间顺畅无阻的配合才能实现。财务部门要 规范自身的管理,实现财务核算方法的优化;存货等管理部门 必须严格存货管理的各项要求,存货管理要符合各项法规要求 等等。这些都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合理避税有利于企业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 长远和整体来看,合理避税有利于企业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 策,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企业进行合理避税,虽 M,_EC』2011.09 83 E NT ER PRISE L_[丁_]财税研究 财税研究CULTURE L__J 然税负降低,但是随着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程度的提高。可促进 生产进一步发展.从整体和发展上来看。国家的税收收入也将 同步增长.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紧密有机的结合。 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合理避税的 主要在筹资、投资及生产经营环节。主要的方法有: 一、筹资环节。从合理避税的角度看,在息税前投资收 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其 节税的效果越明显。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负债比例获得更多的收 益,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从而使企业资产价值增加.实 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体说来筹资环节的纳税因素不仅会影响 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且还会影响到筹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 不同的预期收益。在资本结构的构成中。利用留存收益和发 行新股筹资,由于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统一。存在着双重征税问 题,所以税负最重。通过举债筹资,作为成本的利息可以在税 前冲减企业利润从而减少所得税.但是这类方式风险较大。按 照税法规定,通过发行股票、留用利润自我累积方式筹集的资 金,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股息支付不能作为企业费用列 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 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负债。负债产生的利 息支出,可以在税前利润中扣除。企业筹资方式不同,会影响 到作为税基的净利润,进而影响税负水平。 二、投资环节中的合理避税。在选择投资企业组织形式 时,要研究国家的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实行的不同的征税办 法,综合考虑企业的情况的来选择适合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 在投资行业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国家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 税收政策。对某些行业存在相关的税收倾斜。这些税收倾斜政 策构成了行业优惠。使得企业对投资行业的税收筹划具有重要 的实际意义。 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合理避税。在会计核算方面,生产 经营活动中的合理避税主要是充分利用税前扣除项目,合理进 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通过合理增加有效成本费用减少利润 来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取企业一定要注意 合理性,注意同行的工资水平。否则,税务机关对不合理支出 可进行纳税调整。企业合理避税一定要注意交易事项必须具有 合理商业目的,并能提供证据证明。 四、利润分配中的合理避税。利润分配形式一般有现金股 利和股票股利两种。一般情况下,股东往往为了避税而要求企 业不发或少发现金股利。为此,企业需要从发展前景和实际情 况来进行筹划,尽量少支付现金股利,多支付股票股利。 合理避税的具体操作方法 综合目前在合理避税方面的实践经验,合理避税的主要方 法有: 84 MEC 1 2011 09 一、合理利用税收政策。税收优惠是指为了对某些征税对 象和纳税人给予照顾或鼓励而采取的减轻或免除税负的措施。 它是国家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区、行业、企业或业务的发展. 或者为了减轻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的税负.而在税法中 进行的某些特殊规定。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指对某些特定纳税人 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各种规定。 二、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由于所采用 的会计政策不同,对企业税负影响就不同。企业管理者可以合 理、合法地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使企业的税负降到最低。 目前,企业中常用合理的节税方法主要有:一是费用分配节税 法。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不同的费用分配方法,进 行合理的筹划.以达到合理节税目的;二是利润分配次序节税 法。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已经获得了利润。该如何分配问题,不 仅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涉及一系列的税收问题。正 视利润分配过程中征纳税行为的存在.并尽可能采取一定的措 施和手段,减少或降低利润分配过程中的税收成本。这也是企 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环节。 三、选择合理投资方式。企业的投资方式不同。享受到 的税收待遇也就不一样。在投资方式中。选择设备和无形资 产投资要优于货币资金投资方式。因为设备投资折旧费可在税 前扣除,无形资产摊销费可列支管理费在税前扣除。从而缩小 税基。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还可以考虑是分期投资或是一次 性投资的税收筹划。采用分期投资方式可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 值.而且未到位的资金可通过金融机构或其他途径来融通解 决,其利息支出可以部分地准许在税前扣除.从而达到节税的 目的。 四、充分利用行业政策。充分利用行业的优惠政策,按照 税法的相关规定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争取到行业优惠的税收政 策。 五、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我国税收政策中对一高新技术企 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可以 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战略上的转型,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即能 企业产业上的战略调整,又能合理规避某些税务支出,减少现 金流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六、变更企业经营地址。大多的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 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 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都可享受较 大程度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可以有目的 地选择以上特定区域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从而享有更多的税 收优惠。 总之,在新税法下企业税收筹划的方法不断更新。企业要 在熟知新税法规定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规定和优惠政策。并加 以合理利用,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实现降低成本,企业经 营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函 (作者单位: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