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笔记
本节是学习有关动物知识的入门课,是在前两章“学会观察”、“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实验室里观察常见动物的形态特点和局部结构特征,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少。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观察动物形态结构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难点是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口器,从而使学生树立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分析交流和了解仿生学知识等环节,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动物学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多次尝试观察,初步了解了科学的观察方法。本节课所涉及的常见动物的形态、结构、食物、习性、生活环境及仿生学知识等内容,大部分学生或有生活经验或有课外知识,但学生普遍停留在表面感性认识上,兴趣虽然浓厚,但是深入观察比较(如昆虫口器)的能力可能较差,理性思索(如总结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估计有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观察动物形态结构的一般方法。 2.描述常见动物的形态结构。
3.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性目标:
1.尝试观察动物形态结构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口器。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关注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常见脊椎动物、常见鸟类和常见昆虫的实物或标本,有关动物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录像片段和一些动物图片。学生则课前查询书籍、网站等,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观察鸡、鸭等动物(或标本),思考:都属于家禽,为什么喙和足出示动物的实物、标本或图片,启发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有很大差别呢? 关注“身边事” 发现如下问题:为什么一些同类动物的体型或某些器官(2)观察家兔、蝙蝠、鲸等动物却有很大差别呢?从而导入新课。 图片,思考:都属于哺乳动物,为什么体型和四肢的区别很大呢? 学生自学“技能卡”内容,同桌之间互相说出观察动物形态结构的一般方法。 补充并总结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顺序观察和对比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要伤害动物或损坏标本。 了解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 观察常见动物的外部形态 (1)分组观察,描述动物的形态特点,互相补充。 (2)观看常见动物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录像片段,思考问题。 (3)分组讨论总结:动物的外部形态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然后由代表向全班同学陈述各组的观点。 (1)分组观察,结合课本插图,比较不同鸟类的喙和足有什么区别,互相说出,互相补充。 (2)观看常见鸟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录像片段,思考问题。 (3)分组讨论总结:鸟类的喙和足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然后由代表向全班同学表达各组的见解。 (1) 练习使用放大镜。 (2)使用放大镜分组观察,说出不同昆虫的口器特点。对照课本插图,讨论总结,辨认分别属于哪一种口器类型。 学生活动 (3)观看常见昆虫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录像片段,思考问题。 (4)分组讨论总结:昆虫与其食物相适应的口器特点。然后由代表向全班同学阐述各组的答案。 (1)出示观察材料,组织和指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进行描述。 (2)播放录像,启发学生发现并思考问题:动物的形态特点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举例说出。 (3)参与各组的讨论,对学生的观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必要的补充,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动物的形态特点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论。 观察常见鸟类的喙和足 (1)出示观察材料,组织学生重点对比观察喙和足的特点。巡回指导,参与观察,适当补充,答疑解惑。 (2)播放录像,启发学生发现并思考问题:鸟类的喙和足特点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举例说出。 (3)参与各组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及时评价,肯定为主,适当补充,引导学生自己得出鸟类的喙和足特点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结论。 观察常见昆虫的口器 (1)讲解并演示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2)出示观察材料,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错误之处给予及时纠正。对学生的答案给予必要的补充,最后做出小结。 教师活动 学习内容 (3)播放录像,启发学生发现并思考问题:昆虫的口器特点与其食物有什么关系?举例说出。 (4)参与各组的讨论,对学生的发言积极评价,适当补充,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昆虫口器特点与其食物相适应的结论。 探究活动的总结分析 分组讨论: (1)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技能要求和注意事项。 (2)重点思考和讨论课本“大家谈”所提问题,综合分析上述三个观察活动的结果,取得共识,并由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说明。 组织并参与各组讨论,提醒学生一定要结合实践谈体会,做总结。启发学生对上述三个观察活动做全面、概括、实事求是地分析总结,倡导深入思考,鼓励大胆发言。在对学生的发言做积极评价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实践应用 (1)自学“实际用”内容。 (2)举办“仿生学知识研讨会”,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开阔思路,多举课外例子,丰富课把自己知道的更多的仿生学知识本内容。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加讨论,加强师生交流。 和例子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 (1)学生提问,全班讨论,互相帮助,学生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2)学生回答。 (1)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回答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能当堂解决的问题,可布置课下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2)教师提问,即课本“想一想”所提问题。注意要启发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思考问题。 教学反馈 教学反思:
第二节 田野动物调查
教学笔记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调查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如通过调查,发现了多种动物会感到惊奇,喜爱的动物乐意观察、更乐于描述。同时由于本节课的活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强,如果事先没有一个周密的调查方案,学生的调查活动很可能会走过场,限于表面的红花热闹。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合理地分工合作。
新课程标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本课正是以此理念为指导,通过田野动物的调查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实践能力等。
本节内容是继“在实验室里观察动物”之后,对常见动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走出实验室,到大自然进一步观察动物的实践活动课。探究竟中明确给出了教学组织形式,技能卡要求学生对不同的动物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分类进行观察 。通过让学生参与制定调查方案,亲自进行田野动物调查,得出结论,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知识链中关于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此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懂得如何科学地调查野生动物存在的状况,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意义。
本节课是学习有关动物知识的入门课,主要根据书中的知识链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观察与调查活动,使学生掌握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方法,在观察和调查中熟悉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与环境、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并尝试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描述身边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技能性目标:
尝试观察、调查、资料分析等研究各种动物的基本技能。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关注周围动物的生存状况,加强保护动物,合理利用动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尝试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难点:
(1)试描述身边动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2)引起学生关注周围动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动物资源。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
(1)选择好让学生调查的场所,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路线。 (2)收集有关动物的影视录像或图片。 (3)饲养一些常见的小动物。
(4)了解要调查的动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学生:
准备调查表格,确定调查路线、铅笔(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如何 进行 调查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经验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动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动物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开始调查、记录(或拍照)。 方案1:田野动物调查。 方案2:校园动物调查。 方案3:公园(或动物园)动物调查。 有问题分别向农民、老师、公园(或动物园)管理人员请教。 教师活动 以校园植物调查为例,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调查,再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对比、总结出调查动物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好调查地点进行调查。 建议: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种群密度、生态环境等进行分工调查,或按照地面、土壤、水域等生活环境来进行分工调查。对于动物种类少的地区,可配备有关动物的影视录像或图片及饲养的小动物来辅助进行调查。 注意引导学生安全为首;爱护生物资源,不分喜好;客观调查,认真记录。 实地调查 整理统计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尝试描述身边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对动物进的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并将所知道的动行分类描述,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要求学物进行归类,再依据所得到的资料分析生写出一份家乡动物资源的调查报告。 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找出原因。最后,写出调查报告。 各组同学易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却易忽视别人的优点。教师要注意并及时引导、帮助同学获得经验,共同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成果方案1:调查报告交流会。 展示、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叙述各自交流的情况及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调查报告 流。 方案2:调查报告展示会。 各组将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共同展示,同学互相观摩,从中吸取经验。 方案3:调查图片展。 各组整理照片,展示、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常见动物 一、 水产动物
教学笔记
本节课内容涉及到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对虾、梭子蟹等)、软体动物(扇贝、乌贼等)。其中鱼类部分的知识在新课标中很重要。因此本节内容在《常见动物》一节中居重要地位。教材主要通过探究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呼吸等生命现象,让学生观察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对鱼鳃的介绍内容为重点内容。其次通过对虾、蟹、扇贝、乌贼等动物的实物或标本的观察,使学生认识水产动物的多样性和我国丰富的水产资源,最后通过和鱼类的比较,得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教材的难点是探究鱼鳍的作用,尝试用观察、实验来研究动物。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本课的核心环节。在“实际用”栏目中,重点说明水质污染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水产资源的保护。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善于表现自己,思维活跃,好动而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直观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实物或标本观察并进行讨论、思考、发言。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鱼比较多,如鲫鱼、鲤鱼和鲢鱼等,学生对鱼的外形和结构名称比较了解,所以在外形和结构名称上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把重点放在内部结构(如鳃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以下几方面可能出现问题:学生不能按一定顺序回答鲫鱼外形的结构名称、对鲫鱼身体三部分的划分界限描述不准确、不能说出侧线的作用、在探究鱼鳍作用中对探究结果描述不准确。所以在这些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重过程,重视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愉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双自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层次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先从认识多样的水产动物入手,然后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再探究鱼鳍的作用,最后观察鲫鱼呼吸现象、鳃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的原理。在进行完鲫鱼结构和生理的教学后,再深层次了解多样的水产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描述鱼类的形态特点。 2.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出水产动物的概念。
4.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技能性目标:探究鲫鱼的呼吸过程,尝试用观察、实验来研究动物。 情感性目标: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关注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
课时安排 1或2课时 教学准备 上课前,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或有关的投影片以及常见水产动物的实物或标本,其中图片包括鲫鱼外形图、
鱼鳃结构图、淡水鱼和海洋鱼图、常见水产动物图、鱼骨骼图以及混合放养图解等。学生4-6人为一组,以组为单位准备好三个玻璃缸和活鱼(有条件的学校用大玻璃鱼缸和200克大的鲫鱼、无条件的学校用小玻璃鱼缸和一两左右的小鱼)、木板条、线绳、纱布条等用品供学生探究活动选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举手回答:虾、蟹、鱼、河蚌等。 水产动物是指生活在水中的,对人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或养殖的动物。 学生观察、回答出各动物的名称。它们生活在水中,可食用。 学生观察、回答:口、鼻孔、眼、头、鳃盖、鳍(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侧线、尾等。 鲫鱼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讨论后回答鳃盖后缘以前是头部,臀鳍前面往后是尾部,头部和尾部之间是躯干部。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外形:梭形,减少对水的阻力。有鳍,游泳。体色: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不容易被水上和水下的敌害发现,是一种保护色。体表:有鳞片,起保护作用。可分泌黏液,减少对水的阻力。 学生可能说不出侧线的作用。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并写出实验方案。学生可能作出的假设:胸鳍和腹鳍可划水、控制运动方向或保持身体平衡等,尾和尾鳍可控制运动方向、推动前进或保持身体平衡等。 教师活动 导入1:在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田野动物,在水产品市场上我们还能看见许多水产动物,谁来举几个水产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产动物(板书) 打开书让学生朗读什么叫水产动物? 导入2:出示龟、鳖、贝类、虾和蟹等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是什么动物。问学生这些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途,然后教师归纳:这些生活在水中的,对人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或养殖的动物叫水产动物,今天我们以鱼为代表动物来学习水产动物的结构、生理特点。导入新课。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照图3-7来观察鱼缸中鲫鱼,能看到哪些结构?让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如从前向后、由整体到局部)。然后让学生观察鲫鱼的身体分哪几部分?讨论各部分的界限是如何划分的?教师注意引导。 我们都知道鱼生活在水中,仔细观察鲫鱼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适于水中生活,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可相互讨论。 教师提示侧线的作用:测定方位,感知水流水温。 鲫鱼长有鳍,可用来游泳,鲫鱼在水中游泳时,这些鳍具体起到什么作用呢?请每组同学根据现有条件,参照技能卡,在不伤害鱼的情况下,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些鳍的作用,并将设计的实验方案填入教材57页空格中。(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给学生5-10分钟时间)在假设中教师提示:胸鳍、腹鳍起到什么作用?尾和尾鳍起到什么作用?教师提示学生设计实验时参考技能卡。 请每组推荐一位代表说出本组的假设和实验设计。教师对其科学性和操作性进行指导。 让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教师到各组中指导,之后以组为单位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对各组结果进行简评。 以上我们探究了鲫鱼鳍的作用,我们在探究时都看到了鲫鱼的嘴在不停地一张一合,鲫鱼是在干什么呢?鲫鱼怎么呼吸呢?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鲫鱼在呼吸过程中,口和鳃盖的变化情导入 说出水产动物的概念。 描述鱼类的形态特点。 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探究鱼鳍的作用。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通过探究鲫鱼的呼吸过程,尝试用观察、实验来研究动物。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情感。 关注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 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关注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 学生说出本组的假设和实验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部分修改。 学生实验并进行交流。 鲫鱼的嘴在不停地一张一合,鲫鱼是在呼吸。 学生实验、观察、回答:张开口吞水——闭口——鳃盖活动,鳃孔张开——水流出。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利用鳃来进行呼吸。当水流经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氧不断地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里;同时血液里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排到水里。 学生静听。 鲤鱼,“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鲳鱼、大麻哈鱼、鳕鱼、比目鱼等。 学生观察、回答。 鱼有脊柱,有许多块椎骨构成,叫脊椎动物。其它的虾、蟹、贝类等没有脊柱叫无脊椎动物。 学生回答鱼类的主要特征(略)。 鱼类、龟、鳖等是脊椎动物。海蛰等是无脊椎动物。 水质受到污染、酷渔滥捕。第一,建立况。当鲫鱼在水中相对缓缓游动的时候,用吸管在它的口前方滴一滴红墨水,观察鲫鱼吞入的水从哪里流出来?并结合小辞典的内容,推测鲫鱼吞水的生理意义? 教师出示鲫鱼鳃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一步讲解。 鲫鱼生活在淡水中,属于淡水鱼类,我们常见的淡水鱼还有哪些?出示淡水鱼类图让学生观察。此外我国还有许多海洋鱼类,谁来说几种?教师出示海洋鱼类图让学生观察。进行简要的讲解。 水产动物除了鱼类外,还有许多,让学生看书59页,教师或让学生简要说明其经济价值。也可出示水产动物图让学生观察。 以上水产动物虽然和鱼一样生活在水中,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知道是什么吗?出示鲫鱼的骨骼标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水产动物中的鱼类有什么主要的特征呢?让学生相互讨论,回答。 教师出示几种水产动物图,让学生判断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我们介绍了这么多水产动物,是不是我国的水产动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不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才能恢复和保护我国的水产资源呢?让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想一想: 1.池塘里养的鱼,有时成群地浮到水面,不断地向外探头张口。虾池里养的对虾和鱼缸里养的金鱼,有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你能说出原因吗?该如何处理? 2.水产动物和水生动物是不是一回事? 开眼界: 让学生观察教材61页插图,教师讲解或让学生阅读“开眼界”:混合放养。教师可出示混合放养示意图让学生观察。 教师总结:在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鱼类的形态特点、鱼类的主要特征、水产动物的概念,同时我们会发现,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常见动物中除了水产动物外,健全环境保护的法规,治理污染源,防还有很多,下节课我们会学习其它类动物。 止水体污染,为水生生物提供一个良好 的生活环境。第二,杜绝掠夺式的捕捞野生水产资源,如毒鱼、炸鱼。第三,有计划的发展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水中缺氧。及时换水或用加氧机输氧。 主要区别在经济价值。 学生静听或阅读。 学生静听。 教学反思:
二、家 禽
教学笔记
本节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家禽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观察家鸽的外部形态特征、骨骼标本及几种动物骨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沉浮实验,探究家鸽在外部形态上和内部结构上适应飞翔生活的特点,进而总结出鸟类的基本特征。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使学生形成了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实际用”栏目,使学生了解养殖家禽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开眼界”栏目的设立,有效的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同鸟是我们的朋友,确立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鸟类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物,也是学生日常接触比较多的一种动物,因此,对鸟类的探究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它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比较了解。但对家鸽的肌肉分布特点和骨骼特点认识不足,对家鸽为什么能够飞翔缺少探究,特别是对家禽的养殖没有感性认识和实践,难以了解养殖家禽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缺乏保护鸟类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教学活动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提倡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参与教学,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是“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识别常见的家禽,说出常见家禽的名称。
(2)举例说出家鸽的形态结构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概述鸟类的基本特征。
(4)说出家禽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技能性目标:(1)尝试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究家鸽的形态结构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家鸽的骨骼及其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性目标:(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认同鸟是我们的朋友。确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回顾相关知识,搜集与鸟类有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搜集家禽养殖和家鸽飞翔的影片片段。
家鸽标本、家鸽整体骨骼标本和家兔整体骨骼标本。
鸡(家鸽)、猪(兔)、鱼的肋骨、脊椎骨各一块。 打印“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表格。
教学过程 目标内容 设置情景 识别常见的家禽 探究家鸽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适应飞翔生活的特点 (1)观察 学 生 活 动 1.观看家禽养殖和家鸽飞翔的影片片段或观察标本、图片。 2.识别其中的动物。 (鸡、鸭、鹅、家鸽) 3.小组讨论,这些动物属于哪一类群? (鸟类、家禽) 4.阅读并回答家禽的定义。 5.讨论回答 (生蛋、有羽毛等) (家鸽善于飞翔,鸡不善于飞翔) 这时可能有同学提出为什么家鸽善于飞翔,鸡不善于飞翔? 6.提出问题。 (为什么家鸽善于飞翔?) 7.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讨论、交流,填写表格。 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 外部体呈纺锤形,分头、颈、形 态 躯干、尾、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翼。 羽 毛 体表被羽,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其它部位生有绒羽。 教 师 活 动 1.播放展示有关家禽养殖和家鸽飞翔的影视标本图片。 2.请同学们说出其中的动物名称?它们属于哪一类群? 3.小结并肯定同学们的回答。 4.请同学们从知识链中找出家禽的定义并板书。 5.请同学们讨论说出家禽的特点。 6.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为什么家鸽善于飞翔?) 7.出示家鸽标本,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出家鸽外部形态特征。 请同学们查阅小辞典,说出家鸽的羽毛特征。 出示家鸽整体骨骼标本和家兔整体骨骼标本,请同学们说出家鸽的骨骼结构有什么特点?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请同学们讨论说出家鸽的肌肉哪里最发达? 8.实验 将鸡、猪的肋骨、脊椎骨各一块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 (2)实验 (3)讨论、交流 (4)得出结论 (5)分析结论 概述鸟类的基本特征 说出家禽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认同鸟是我们的朋友。确立环保意识。 肌 肉 胸部肌肉非常发达 骨 骼 骨薄,部分愈合,胸骨发达,上面生有高耸的龙骨突。 (以上填写仅供参考) 8.观察实验现象,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并尝试解释这一现象。 (鸡骨比较轻,猪骨重) 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 9.思考、讨论 (家鸽(鸡)不排尿) 10.阅读 11.分析并得出结论 12.思考回答 (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是相适应的) 13.阅读并回答 14.概述鸟类的基本特征 15.讨论、交流、回答 (鸵鸟、鹌鹑等) 16.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回答 17.认同鸟是我们的朋友。确立环保意识。 烧杯中。 (鸡骨浮起,猪骨下沉) 再将鱼肋骨放入 (鱼肋骨下沉) 小结并肯定学生的回答。给出正确结论。 (鸡的骨浮在水面,是因为它的密度小。) 9.请同学们想一想,家鸽还有哪些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 提示:家鸽(鸡)与狗在排泄途径上是否相同? 10.让同学们阅读“想一想” 11.让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观察和实验,分析并得出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 12.根据家鸽形态结构的特点和适于飞翔的生活习性,我们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3.请同学们阅读“知识链”并分析说明为什么家鸽善于飞翔,而鸡不善于飞翔? 14.根据我们对鸟类的认识和本课的学习,请同学们概述鸟类的基本特征。 15.除了鸡、鸭、鹅、家鸽外,同学们还能举例说出其它的家禽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16.除了家禽,你们还知道哪些鸟的名称?它们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17.小结,明确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鸟,保护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三 家畜
教学笔记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水产动物”和“家禽”两节内容探究学习以后,进一步以“家兔”为代表来探究学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类群———哺乳动物。教材首先从常见的哺乳动物家兔入手,通过观擦、实验、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及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尝试饲养家兔等小动物。并且逐渐让学生形成动物体
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七年级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强烈的求知欲及好奇心。适于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于家兔,学生有许多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知识经验,再通过一些直观手段,使学生在鼓励、点拨、启发和建议下通过自己的亲自观察、探究掌握知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动手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在课前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课外活动小组,培养他们的一些基本技能。 设计理念
(1)突出探究活动。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触摸、思考、讨论”,使他们亲历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能力。
(2)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地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
生敢想、敢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发展。 教学性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家兔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征。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技能性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尝试实验、观察、分析等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
2.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家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及对家兔体温的测量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探究家兔的体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 组织课外活动小组 实物家兔 浸制标本 温度计 多媒体教室、光盘
学生:课外活动组成员 记录本(或表格) 教材 笔记本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方案1:用语言导入:你们见过哪些家畜?请同学方案1: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回答。 们说一说。再想一想这些家畜的生活习性如何?它 明确本节课的探究问题。 题们有那些共同特征?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方案2:在电教室上课,首先播放一段录像,指导 引学生观看,同时提出:这些动物属于哪一类呢?它方案2:学生观看录像并听老师提示,明确本节课探 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个问究的问题,学生积极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入 题。 观察探 究(1) 方案1:仔细观察。描述家兔的外部形态特征。(1)方案1:展示实物家兔一只,并出示观察目标。分小组讨论:家兔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家兔的也可以让一些学生上前模一摸家兔的毛及乳头。 生活习性、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方案2:学生观看,总结出家兔的外部形态特征。从 方案2:电教室上课,播放一段“家兔生活状态” 画面里观察出家兔的生活习性。 的录像片,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部形态特 讨论:家兔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家兔的生活习性、生活征与家兔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2) 方案1:参照课本67页3-20图,认真 (2)方案1:展示家兔“内脏浸制标本”指导学生 观察家兔的“内脏浸制标本”,默默认识并记住每一要按照课本插图一一对应所观察到的结构,使学生 个器官的名称和特点。说出“膈”这一器官的位置、牢记各器官结构名称,理解其形态特点。培养他们 形状。 的读图能力。教师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看清楚家兔膈 的结构、位置、形状。 看书理解“膈”的作用,并回答出来。 提问:膈有什么作用? 想一想:前面所学的“水产动物”和“家禽”这些动教师指出: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物有没有“膈”? 方案2:电教室上课,仔细观看屏幕上家兔的内脏器方案2:电教室上课,通过多媒体投影大屏幕显示 官,通过视听效果认识并记住各器官的名称。特别注家兔的内脏器关。指导学生观看和听讲解。提示学 意观察“膈”的收缩和舒张与胸腔的扩大与缩小。进生注意膈的活动与胸腔大小的关系。结束播放后, 一步理解膈的作用。 让同学们思考问题。 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理解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提问: 膈有什么作用? 构。 方案1:教师课前组织课外活动小组,指导他们学习测量家兔的体温,并以表格形式记录结果。上课时让活动小组的学生讲述测量家兔体温的经历并出示结果,教师对活动小组的工作加以评价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测量结果进行说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学生在活动中也体会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方案2:教师准备一只实物家兔,指导学生先自学课本“技能卡”,同时强调说明关键处,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问:谁来测量一下家兔现在的体温?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教师适时地加以指导,并教给他们认识温度计。 教师布置任务:课后以小组形式活动,测量家兔在不同温度下的体温情况,列表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分析 观(3) 方案1:活动小组同学介绍活动全过程。 学生们认真的听。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欲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察 方案2:认真学习“技能卡”注意老师强调的问题。 探积极踊跃地参与。 几个学生协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测出家兔当时的肛温、腋下温度。 学生学会测量家兔体温的方法。 究课后准备实施。 回忆前面所学的“家禽”知识,并与家兔进行对比,教师指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家禽”中家鸽的形从而理解家兔的结构更复杂。 态、结构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 以小组形式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派代表回答。 提问:家兔与家鸽在形体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 么?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教师对所回答的问题进行评判, 形成统一结论,也可举例说明: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启发提示学生得出结论: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归纳 总结 开拓 理机能与它的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相适应。 能与它的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相适应。 整理归纳所学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哺乳动物 主要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线索:家兔外部形态 特征(毛、乳头等)-生理结构(膈、肺等)-生 理特点(体温、生殖发育),师生共同归纳出哺乳纷纷举例说明,进一步理解哺乳动物主要特征。 动物的主要特征。 自学“实际用”,汲取更多的知识。 提问:谁能说说你常见的哪些动物具有这些特 征? 学生阅读“开眼界”,了解形形色色的哺乳动物, 教师补充关于家畜经济意义、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等知识,扩展知识拓宽视野。 教学反思:
四、农业益虫
教学笔记
本节“农业益虫”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选择了节肢动物中的社群动物蜜蜂为代表动物,“探究竟”中按照动物体从总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依次观察蜜蜂的身体分部,胸、腹、触角及足分节的形态学特征。特别突出了要结合小辞典的有关内容观察探究蜜蜂适于采集花蜜的口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知识链”又介绍了蜜蜂的群体组成,节肢动物的概念,蜜蜂对人类的益处。最后概括了其它农业益虫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本节教学重点是节肢动物的特征。蜜蜂适于采集花粉和花蜜的特殊结构是本节的学习难点。
蜜蜂能采集花蜜和花粉,人人皆知,但不是所有蜜蜂都有此行为,这与蜜蜂的群体角色不同有关,还与蜜蜂适于采集花蜜的口器特点相适应,这两点学生不很清楚。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七年级的初中生,蜜蜂的感性经验接触过很多,但亲自科学地观察其形态特点的时候很少,因此,本节课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与学生共同探究性学习的引导者。
设计理念
(1)突出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察、触摸、思考、比较、归纳”等,使其经历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他们逐渐建构新知识,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牢固地掌握知识,不易遗忘。
(2)提倡动手实践,参与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描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蜜蜂适于采集花粉和花蜜的身体结构特点。
技能性目标:1.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对各种节肢动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性目标:1.树立科学地利用动物资源和保护动物资源的意识。
2.初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种蜜蜂、工蜂后足的图片、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的视频资料; 蜜蜂的标本、蜻蜓、螳螂的标本、刚死的蜜蜂; 大屏幕、电脑、实物投影仪、放大镜。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情 景 引 入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观看空中飞舞、花中采蜜的蝴蝶、蜜蜂影视画多媒体、录像、幻灯或彩图展示蜜蜂的生活习性及形面或图片,听老师的问题,从而明确本节课的态,同时用语言导入:你知道蜜蜂是怎样采集花粉和探究主题,立刻融入到本课的学习氛围之中。 花蜜的吗?是否所有的蜜蜂都具备这个功能呢?蜜蜂属于哪一类动物?让我们来一一探究这些问题。 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 ① ①方案1:观察蜜蜂的标本,对照教材P72图3-28及教师给出的各种蜜蜂的图形资料,辨别标本中的三种蜂,说出判断的依据。 方案2:观看大屏幕上的三种蜜蜂的标本图像,与教材中的图形进行比较,辨认三种不同的蜜蜂,并说出判断依据。 观 ②观察工蜂的口器,对照图3-29及小辞典的察 知识,认识工蜂的嚼吸式口器。 ③用放大镜观察工蜂的第三对足,对照教材及探 给出的工蜂后足影视图片,找到花粉刷和花粉 筐。观察蜜蜂的体表,把上述观察结果记录在 笔记本中。 究 ④观察蜜蜂标本,指出身体分那几个部分?胸部和腹部各由几个体节组成?胸部上长有什麽。记录这些观察结果。 ⑤观察蜜蜂头部的触角,记录。 ⑥由两名同学上讲台触摸一只刚死不久的蜜蜂身体,说出感觉。 分 析 归 纳 总 结 ①学生认真观看大屏幕中的画面。小组讨论教材“大家谈”中的第一个问题。 ②派代表说出本组的答案,其它组的同学要认真听,若认为不全面可以进行补充。 ①方案1:让课代表按小组分发蜜蜂的标本,用各种手段显示三种蜂的图片,指导学生从外部形态上区分三种蜜蜂。 方案2:若标本数目少,可以将其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实物投影图像与学生共同观察,并与教材中的图形进行比较判断。 教师指出:三种蜂中只有工蜂才能采集花粉和花蜜,它们是怎样采集的呢?这与它的口器有关,回忆学过的昆虫口器特点,观察蜜蜂的口器组成。 ②帮助学生认识工蜂的口器。这种口器既能嚼碎食物,又能吸吮汁液。 ③出示工蜂的第三对足的影视图片,指导学生对照图形找到工蜂标本的花粉刷和花粉筐。再让学生观察蜜蜂的体表。 ④指导学生观察蜜蜂的身体。对于腹部的第1、2节,教师可提示学生:它并入后胸与第2节紧缩为细腰,帮助学生数清腹部的体节数。 ⑤ 提出问题:它的触角形状像个什么?有无分节? ⑥拿出一只刚死不久的蜜蜂,建议由两名学生来摸一摸,让他们说出感觉。 ①播放有关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的影视画面,并让学生思考P73“大家谈”中的第一个问题。 ②组织各小组的回答情况,对于回答较好的组给予表扬鼓励。 ③观察大屏幕上的蜻蜓、螳螂的标本图形,并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归纳分析与蜜蜂进行比较,归纳出节肢动物的特征。 总结 ③把蜻蜓、螳螂的标本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指导学生把它们的身体、触角、足、体表等方面与蜜蜂相比较,进而归纳出节肢动物的特征。 开 拓 应 用 ①理解农业益虫的概念。 ①师总结农业益虫的概念,②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 “实际用”、“开眼界”等有关资料,总结它们的作用。 ③让学生回答除教材介绍之外的其它农业益虫。 ②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实际用”、“开眼界”,总结农业益虫对人类的作用,并说给大家听。 ③举出我们当地的一些农业益虫及作用。 教学反思:
五、农业害虫
教学笔记
第三节《常见的动物》分六个部分,以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为线索,重点介绍几种不同动物类群的基础知识。《农业害虫》是继“农业益虫”之后又一类节肢动物的学习内容。教材要求通过对蝗虫形态、结构的观察,得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的主要特征,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蝗虫的口器(在实验室里观察动物一节中已有所了解)、观察蝗虫的生活史标本、探究蝗虫的呼吸门户,以及介绍蝗虫的发育过程,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蝗虫为什么对人类有这么大的危害,以及防治蝗灾的最佳时机和方法。教材中通过“实际用”栏目,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去防治害虫,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本节课是以学生最熟悉、最常见的蝗虫为例介绍农业害虫,对于蝗虫农村的学生都很熟悉,尤其是蝗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发育状况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城市学生了解很少,所以农村学生学习本节课,要相对容易一些,但在探究蝗虫的呼吸门户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本节教学是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昆虫的形态特征。
2.说出昆虫发育经历的几个过程。 3.说出常见害虫的一些防治方法。 4.识别常见的农业害虫。 技能性目标:
1.尝试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 2.尝试探究蝗虫的呼吸门户。 情感性目标:
1.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养成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蝗虫模型、蝗虫发育过程标本、解剖盘、镊子、解剖针、放大镜、教学课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三只蝗虫,收集有关蝗灾和治蝗的资料。
教学过程 目 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 生 活 动 观看多媒体课件,小组代表宣读课前收集的有关蝗灾的资料。 认真听题,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 教 师 活 动 播放蝗灾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回答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设疑。 提问:小小的蝗虫为什么这么厉害,田野里还有哪些害虫呢?引入新课 观察活体蝗虫,参照图3-32,找出蝗虫身体各部分的分界线,认识蝗虫身体各部分的结构,以实验组为单位填写下列表格。 身体分部 头 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精神 器官 触角( )对 复眼( )对 单眼( )对 解剖咀嚼式口器实物标本并加注名称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观察蝗虫标本,并到各个小组中进行个性化指导,给予鼓励性评价。 前胸 前足( )对 中足( )对 中胸 前翅( )对,革质 胸气门( )对 部 后足( )对 后胸 后翅( )对,膜质 气门( )对 腹部 气门( )(1-8体节) 听觉器官( )对(第一体节两侧) 产卵器(雌性),交接器(雄性) 指定小组宣读观察结果,每个组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探究的精神。 先仔细观察蝗虫口器的外形,然后用镊子取下口器播放蝗虫咀嚼禾本科植物的各个部分,参照图3-33摆放在解剖盘内进行观察,的课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用手摸一摸蝗虫的上颚,有什么感觉?结合小辞典,想到各个小组进行指导。并给予一想,蝗虫口器的特点,对蝗虫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鼓励性评价。 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找到气门的位置,数一数,共有几对?并回答。 各小组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按照探究的步骤,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讨论完善后,各小组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和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实际操作。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得出结论:蝗虫的呼吸门户是气门。 小组代表发言,进行交流。 设疑并提问:蝗虫的呼吸门户在哪里? 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利用窒息法设计实验,帮助学生完善探究方案。巡视并对探究过程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 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蝗虫的生活史标本,或观看蝗虫发育过程多媒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课件,参照图3-34,了解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分析要防治蝗虫,应该在蝗虫发育的哪个阶段采取措施效果最好? 小结 练习巩固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治蝗的有效措施。 积极发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想,自行完成练习,及时表扬。鼓励学生保持也可小组讨论 学习积极性,最后小结有关内容。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六 寄生虫
教学笔记
本节内容选择了常见的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蛔虫和对人体危害比较严重的猪肉绦虫为代表动物,从寄生虫的角度渗透了动物多样性的生物学观点。探究学习两种寄生虫在形态结构和适应寄生生活的一系列特点,进而得出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及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的相关知识,难点是解读人体感染蛔虫的流程示意图。
另外通过讲解人体感染蛔虫过程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过程及蛔虫的生活史。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和如何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下基础。在教材编排上从情景导入入手,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蛔虫病或见过蛔虫的同学并不多。关于蛔虫的致病机理学生并不清楚,如果能很好的导入,会引起学生很浓的学习兴趣。再者,学生对人体的解剖结构不是很清楚,学生在学习蛔虫侵染人体过程上有难度。
采取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教学。按“感知—理解—内化”的过程进行学习。
寄生虫寄生在人体中,并对人体造成危害。关于寄生虫对人体的侵染过程只凭借学生想象很难理解,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积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利用小品、挂图、标本及多媒体课件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创造情景、营造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并使学生对寄生虫的认识由感知到理解,最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借助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设计中注意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①识记: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 ②了解: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
③知道: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④举例:说出常见寄生虫的生活特点及防治方法。 (2)能力方面
①通过观察和比较蛔虫和绦虫的形态结构挂图或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及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②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有关寄生虫的名称、形态特点、寄生部位、引起疾病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整合信息、运用信息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懂得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及对寄生虫的防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合作学习等科学素质的养成教育。 在寄生虫种类学习中,渗透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观点。
③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挂图、活动挂图、寄生虫浸制标本、装片。 (2)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1)小品;
(2)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有关寄生虫的种类、形态结构、生活史等知识信息、并准备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组织学生表演小品并对学生表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学生的讲解。诱导产生问题。 教师播放病人看病的真实录像。(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多,应注意合理引导和处理。)同上。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并设置问题。 教师出示观察提纲。 (为突出观察重点,教师事先要拟好观察提纲。) 最后归纳总结出蛔虫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特征。 教师边讲解边将参照教材中图3-38制成的剪贴图和文字卡按蛔虫的发育顺序依次将蛔虫在人体内的侵染过程展示出来,最后形成蛔虫图解。 教师演示并讲解挂图。 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学生游戏并点评。 教师演示、讲解课件。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并出示学习提纲。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出示注意事项和观察内容提纲。 1.身边事 方案一:学生参照课本表演小品“看病”,(情景导入) 观看后提出问题。 方案二:学生讲其邻居、家人或自己患寄生虫病的症状,治病过程等实际生活中的事情,学生提出问题。 方案三:学生观看录像资料后提出问题。 2.探究竟 (1)蛔虫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 (2)蛔虫是怎样侵入人体的? 方案一:学生通过读教材80页图3-36和3-37或教师提供的挂图获得有关蛔虫外形和内部结构的知识。 方案二: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蛔虫浸制标本和挂图,作到边观察边思考,从中获得知识。 方案一:学生边读教材80页图3-38,边听教师讲解学习蛔虫侵染人体的过程。 方案二:学生观看蛔虫侵染人体活动挂图。 方案三:学生分组读图并进行分组游戏,表演蛔虫在人体的侵染过程。 方案四:观看蛔虫侵染人体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认识蛔虫的侵染过程。 方案一:阅读教材81页图3-39或挂图,自(3)猪肉绦虫的结构 主学习,认识猪肉绦虫的结构。 方案二:显微镜下观察猪肉绦虫的玻片标本和浸制标本,认识猪肉绦虫。 方案一:学生根据课下调查的蛔虫病和猪肉绦虫病资料进行交流。 方案二:学生观看当地或别的地区有关蛔虫病或猪肉绦虫病的发病情况及预防措施的多媒体课件。 方案一:学生静听。 方案二: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有关概念。 方案一: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并结合自己的调查结得出结论。 方案二: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寄生虫的种类、寄生部位及对人体的危害。 方案三:学生网上查找有关寄生虫的资料,认识寄生虫的种类、寄生部位及对人体的危害。 方案:通过学生讨论并交流的方式来完成。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总结这两种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拓宽学生的视野。 3.大家谈 4.知识链 (1)概念:寄生、寄生虫、宿主 (2)其他寄生虫及其寄生方式。 (3)寄生虫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5.实际运用 教师根据上述教学内容、明确给出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 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教材,并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得出相关结论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教师帮助学生提供有关网址。 出示讨论提纲,并在学生交流达成共论后进行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