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高年级学习指导文献综述
摘要:学习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懂学习、爱学习、会学习,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的学习素质。对高年级小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和教育教学规律及教育目的的要求,更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与中学的科学过渡与衔接。目前各国教育家都已把教会学生学习当作了关注的中心课题之一,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信息时代,学会学习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素质之一。本文结合小学生高年级学习指导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做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指导 一、选题意义
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有着承前启后的关系,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是基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师与生、教与学”中是双向的、相互的。产生这种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心理年龄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在他们的眼里,中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增加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导致一部分同学落伍,走了弯路,出现滑坡。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加以解决。解决这个矛盾的钥匙就是:搞好中小学“衔接”教育.通过“衔接”让“师与生、教与学”双双提前进行全方泣、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在“渐变”
中顺利完成小学升初中的衔接过渡。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也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学段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系统论。系统是指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九年义务教育是由小学阶段教育和初中阶段教育两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如果对系统及其子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从整体优化角度注意协调处理小学阶段教育和初中阶段教育两个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发挥最佳的功能,将会使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能够很好地衔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依存的整体。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同时也强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能力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为此我们主张汲取该理论学说的精华,支持课题实验研究的开展。
(五)、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
和心理发展就是形成一个在意义上、态度上、动机上和技能上相互联系着的越来越复杂和抽象的认知结构体系。新的学习一定要适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因为以前的学习已经发展成为认知结构,学习就是把输入的信息与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并对她进
行加工。他认为,学习的理想条件是适当地调和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与输入信息所提出的需要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差距,使新经验能够纳入现有的认知结构,并依次建立另外的认知结构,作为高一级学习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加涅主张指导学习;在教学上,他认为教师要根据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
三、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开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高年级学习指导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而且有助于解决小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初中学习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现象日趋严重的问题,从而有助于保证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有助于加快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区域推进。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进行有关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小学衔接的研究重点一般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中小学两个学段教育目标的衔接,要先确定小学和中学各自的目标定位,进而使两者在内容和层次上具有连续性和发展性;二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连续性和协同性;三是中小学两个学段教育评价标准的衔接,这对于两个学段教育实践的连续性,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虽然关于中小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已经获取了相当有价值的结论和经验,但是对于小学生学习指导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这样的情况,提出教育必须以教会学生学习作为重要目标,而教师是一切教育改革与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让教师学会如何科学地进行学习指导。学习指导的问题既与具体方法、策略有关,同时也与教师的观念、意识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首先必须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必须重视学生
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动建构与创造;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方法,通过学习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五、参考文献
[1] 牛玉发; 王丽;构建中小学学习指导体系的思考.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科所;
[2] 沈丽.浅谈学习指导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S3期
[3] 杨骞; 马超山;学习指导的意义探微——兼谈学习指导的理论依据.教育科学1996年01期
[4] 易马; 千里; 王晓斓;学习指导的目标和内容浅析.教育科学1996年03期
[5] 夏凤琴. 小学生学习指导的实验研究[J]. 吉林教育科学, 1998, (08)
[6] 杨平. 学习指导工作的程序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 邢晓春. 远程自主学习指导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02,(06) . [8] 钱敏. 深圳市小学3—5年级学生学习自主性评价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2
[9] 李沁芳. 指导方式对化学计算类样例学习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 孙雪梅. 基于元学习理论的技校学生数学学习指导的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07
[11] 史耀芳. 略论我国中小学学习指导的内容及操作框架[J]. 中国教育学刊, 1996, (02)
[12]林明榕. 关于改进学习指导教学的思考[J]. 湖南教育, 1998, (06) .
[13] 晓星. 学习指导的意义与方式[J]. 广西教育, 2000, (12) [14]石瑒.学习指导概论[D].北京教育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