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岱庙道教壁画的制作年代和艺术发展源流
2022-04-05
来源:易榕旅网
n堡型至些堂堕堂墼竺苎箜型堡至垡塑兰查茎壁塑堕_一HUNDREDSGttOOLS-・-———___-—_______l____-_-・l_-_—・_-——_____—‘o‘’——————‘oo’—————’———————————————————————————————————————一I126INARTS文章编号:1003—9104(2012)05—0126—13泰山岱庙道教壁画的制作年代和艺术发展源流‘张朋川(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摘要:中国的宗教绘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门类众多,其中尤以佛教和道教的绘画最丰富。基亍佛教绘画的著述较多,相对而言,对道教绘画的研究较薄弱,从遗存的道教绘画来说,以道教壁画的艺术成就最大,除去著名的元代永乐宫壁画外,从画面规模和艺术水平而论,泰山岱庙大殿道教壁画是足以称道的。泰山岱庙大殿巨幅道教壁画,以场面壮观、人物众多、仪仗庞大、景物繁杂而著称,是道教壁画的代表作之一。泰山岱庙大殿巨型壁画是著名的道教壁画,分布于殿内东、西、北三壁,以长卷画的形式,连贯地展现圣帝启跸和回銮的场面,画中人物众多,至少有630人。全画中人物始终活动于山水、树石、建筑的景物之中,这在中国古代壁画中是罕见的。但长期以来对岱庙道教壁画的制作年代和题材内容看法不一,莫衰一是。壁画中的主人公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的巡行图,但有的学者认为是宋真宗启跸回銮图。这些不同的看法影响了对岱庙壁画艺术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本文试图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岱庙道教壁画的人物仪仗与山水景物相结合的绘画模式、人物仪仗的舆服样式、不同时期多重绘画的叠现等问题进行纵横比较研究,以期初步厘清壁画的制作年代、题材内容和艺术的发展源流。,关键词:艺术史;中国宗教绘画;泰山岱庙;道教壁画;制作年代;艺术发展;源流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中国的宗教绘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门类众多,其中尤以佛教和道教的绘画最丰富。关于佛教绘画的著述较多,相对而言,对道教绘画的研究较薄弱,从遗存的道教绘画来说,以道教壁画的艺术成就最大,除去著名的元代永乐宫壁i_田igl-,从画面规模和艺术水平而论,泰山岱庙大殿道教壁画是足以称道的。泰山岱庙大殿巨幅道教壁画,以场面壮观、人物众多、仪仗庞大、景物繁杂而著称,是道教壁画的代表作之一。泰山岱庙大殿巨型壁画是著名的道教壁画,分布于殿内东、西、北三壁,以长卷画的形式,连贯地展现圣帝启跸和回銮的场面,图高3.30米、全长62米,画中人物众多,至少有630人。全画巾人物始终活动于山水、树石、建筑的景物之中,这在中国古代壁画中是罕见的(图1一彳).图1岱庙大殿壁画全图之一零、_’镧渊’黼潮。滴图!岱庙大殿壁画全图之二+作者简介:张朋川(1942一).男,汉,江苏常州人,甘肃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苏州大学设计艺术研究所所长,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局西北地区馆藏一级文物鉴定组专家。研究方向:美术考古,艺术史。万方数据127I露一!茎茎全型兰!!窒耋!!!竺!兰!!查婆塑型苎查亘室!!!!兰蔓!塑璺笙!垄塑nHUNDREDSCHOOLSINARTS一没骨青绿山水,而右前方的山峦虽在外廓上欲接近远处山峦,但设色浓重,山石欲坠,明显地为两种不同的山水画风,清楚地表明设色清淡的用没骨法绘成的青绿山水,是壁画保存下来的原先的山水画,对画中的人物仪仗队只起陪衬的作用。而用浓重墨彩绘成的图3岱庙大殿壁画全图之三的山水树石,是为了遮掩壁画中的大面积的破损画面而后画添补的,却给人以欲盖弥彰的感觉。5、西壁壁画中的回銮画面起首部分的站立的官吏队伍,背后的山石颜色,或绿、或青、或红,布局和设色都显得凌乱,图.I岱庙大殿壁画全图之四因此西壁壁画起首部分的中部和上部可能是重画的。但长期以来对岱庙道教壁画的制作年代和题材6、西壁壁画前导仪仗队中的狮子和大象背驮宝瓶中内容看法不一,莫衷一是。壁画中的主人公大多数学的宝物放出的宝光突然被上部的山石、树木所遮盖,者认为是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的巡行图,但有的学者认为是宋真宗启跸回銮图。这些不同的看法影响了对岱庙壁画艺术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本文试图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岱庙道教壁画的人物仪仗与山水景物相结合的绘画模式、人物仪仗的舆服样式、不同时期多重绘画的叠觋等问题进行纵横比较研究,以期初步厘清壁画的制作年代、题材内容和艺术的发展源流。一、从壁画图像分析壁画的制作年代关于岱庙大殿壁画的制作年代,有唐画说、宋画说、清画说。但多人指出岱庙壁画经后人修补,为不同时期的画师所绘∞,其中俞剑华先生的意见较具图5山石盖压住宝瓶放出的毫光(北壁东段)体,认为“(壁画)上层补景至多不过清初,在西洋画透视方面输入而且盛行以后。可能上层先毁,补修时重画,形成上下画法不一致的现象”罾。但大多数著作对岱庙壁画的年代的看法是根据文献资料而推定的,这些文献资料还不足以确定岱庙壁画前后绘制的年代,因此还需结合图像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佐证。首先我们要确定岱庙大殿壁画是否为同一时期的画师所绘,经过比较分析,确如俞剑华先生所说岱庙大殿壁画存在着上下层画法不一致的现象,比较明显的有如下几处:1、北壁东段壁画起首处,位于前面的宫殿和殿后的房屋不是有机的整体,前面宫殿沿用传统的不分近大远小的透视法,而殿后的房屋采用焦点透视法。两座房屋的交接处很不合理,栏杆、柱子等建筑部件的样式不一致,后面房屋的色泽较新。2、北壁东段壁画中圣帝的启跸部分,下部骑士队伍的下方已漫漶不清,补绘一排长方形的山石来作为遮掩,这部分上方的山石也采用同样的画法,说明上方和下方的山石是同时添加的。3、北壁东段壁画启跸队伍的前导仪仗中,有驮着宝瓶的大象,宝瓶中放出五采毫光,但升上的毫光被自上而下的山石突兀地压住,而又有一骑独自从山石中钻出,这些画面的处理从情理上讲是十分不妥的,显而易见上方的山石图像是后来添补的(图5)。4、东壁壁画的起首处,上方的山峦着色清淡,画绿山红叶树,画风颇似晚明时期蓝瑛的图6石和树压住宝瓶的毫光(西壁)万方数据n鲞塑!!!至些堂堕壅壑竺苎箜型堡生垡塑堇查垄垦塑鎏‘。。‘HUNDREDSCHOOLSINARTS表明上部的山石树木为后绘(图6)。7、北壁西侧壁画是《回銮图》的终结部分,前面为大殿,后面连着大宅院式的房屋,但大殿与大宅院建筑的透视画法不同,两者窗格的样式虽大体相同,但细节处理上却有不同,大宅院建筑应是后期所绘(图7)。综上分析研究,壁画中的启銮、回跸的众多人物组成的浩大的仪仗队伍,是原画中保留下的主要部分,背景上少量的山石树木是原画上的,而占绝大多数的山水树石是后期修补添绘的,其中是否还有时期不同的补绘景物,还可作进一步的探讨,图7大殿和大宅院(北壁西仞●图8壁画中的文官服饰【局部)在确认了岱庙大殿壁画为先后不同时期绘成以后,需要对壁画中早期部分和晚期部分的制作年代有具体的认识,弄清楚壁画制作的上限和下限。我们已经确认了壁画中“启跸”、“回銮”仪仗队的绝大部分为早先所绘,因此仪仗队中人物的服饰、车舆和旗幡的样式可作为判断年代的依据。首先对壁画中的人物服饰进行考察审订,壁画中许多文吏头戴软巾长垂带,身穿圆领长袖衫,腰系玉带(图8),这是晚明小说插图中文吏常穿的服装,如万历二十年版《西厢评林万方数据I128大全》(图9)插图中有与壁画中文吏相同的服装样式④。壁画中高级文吏头戴两端翘起的展脚蹼头(图10),这种展脚蹼头在宋代已出现,但在明代高级文吏的图像中也画有两端翘起的展脚蹼头,如明代洪武十六年文华殿大学士全思诚像锄、明代万历三十九年版《一雁横秋》和万历年间版《八能奏锦》中的官吏戴着两端翘起的展脚蹼头(图11)⑨,但宋代的蹼头展脚粗细匀称,翘起的两端较小。明代的展脚蹼头翘起的两端长而大,壁画中高级文吏戴的两端翘起的展脚蹼头为明代晚期的样式。图9万历二十年版《西厢评林大全》插图图10戴展脚蹼头的文吏129l!茎垫全型兰!!茎室!!!竺!兰!!查翌塑!!苎查亘窒垫!!生苎!塑璺苎!!!塑nHUNDREDSCHOOLS1NARTS‘。。图l3王锡爵墓出土的忠靖冠图11万历年版《八能奏锦》插图岱庙壁画位于仪仗队前列的坐于步辇上的穿红袍的男子头戴忠靖冠(图12),这种冠帽为明代的式样,苏州虎丘明代万历年间大学士王锡爵墓中,出土了一顶忠靖冠(图13)@,样式与壁画中人物戴的忠靖冠相同。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刻版,《南(北)宋志传》,插图中王爷的衣帽服饰也与步辇上穿红袍男子的服式相同,可视为明代晚期王一级人物的衣冠的式样f网14)’图14万历二十一年版《南(北)宋志传》插图岱庙壁画中武士的服饰也显示出晚明的特点,周锡保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书中,将岱庙壁画中的武士服饰作为明代戎装的典型服饰,作了如下的阐述:“明,山东泰安岱庙壁画中的仪卫人物。盔甲戎装,原为金色铁盔或皮盔,盔后垂一护项,亦作金色和蓝色缘,盔顶红缨,金色甲,蓝袍或衫,红白二色缠腰,图l2步辇上戴忠靖冠的王爷黑短勒靴,手执棍。《会典》、《明书》有:红顶缨殊红漆盔,戗金甲。又有上下颤腰将军之名,所谓缠腰应万方数据n鲞塑型至些堡堕耋鍪竺苎箜型堡兰垡塑苎查垄垦婆鎏—HUNDREDSCHOOLSINARTS即像中之式。此是用之于朝贺时者”⑦。万历年间刻版《新刻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插图中的武士服饰(图15)与岱庙壁画中武士服饰相同(图16)@,这种武士服饰在明代晚期仍在流行。图15万历年版《新刻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插图图…壁画中的武士服饰(局部)壁画上仪仗队的前导中,有一胡人手牵青狮,狮子背驮盛有珊瑚树的宝罐(图17)。《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绘的仪仗队中,也绘有胡人牵青狮,狮右侧有一童子手托盛有珊瑚树的大盘(图18)⑨,两图中的青狮形象十分相似,腿和胸前都绘有红色鳞甲,这种胡人引青狮载珊瑚树是明代帝君仪仗队中所崇尚的异方珍宝异兽。万方数据I130图17胡人牵青狮图18《明宪宗元霄行乐图卷》中的胡人牵青狮在车舆方面也显示出明代的特点,壁画中神君乘坐四轮六马黄盖车,车盖的四角有昂起的龙头,龙头衔着一串玉璧、金镶玉花形饰(图19),车轮的幅条呈綮形,这些特征与青海省乐都瞿昙寺明初大殿壁画上的带盖车十分相似(图20)。131I!窒茎叁型兰!!塞室!!!兰!兰!!墨塑塑型堇查堕室垫!!生笙!塑璺簦!垄塑n图19神君乘坐黄盖车图2()乐都瞿昙寺壁画中神君带盖车图21侍卫持云托日月纹的长扇万方数据HUNDREDSCHOOLSINARTS一神君乘坐的车驾后面是庞大的随从仪仗队,队列前有四人手执长扇,扇上绘一对云托日月纹(图。21)。元代末年的张士诚母亲墓中,女性墓主人双手各握刻有云托“日”纹和云托“月”纹的金牌,是较早的云托日、月纹的图像(图22、23)。万历三十九年刻版《新刊徽板合像滚调乐府官腔摘锦奇音》书中插图绘的吏员手执的长扇上的图纹相同(图24)凹,也与甘肃兰图22张士诚母墓中州金天观中明代初期道教出土的云托日形金牌壁画中道君乘坐的车舆形制和侍者手执长扇上图纹基本相同仰,这种绘有云托日月纹的长扇是明代特别盛行的。・大殿东壁壁画起首的下方绘有石台基的殿宇,大殿红柱上有蟠绕的浮雕青龙,五只龙爪如风车形等距张开(图25),这种龙爪形式在明代正德年间才出现,至嘉靖、万历二朝,风车形亡,这种龙爪纹逐渐衰退蜕圣是嘉曼隶萎霎蒜蓑嚣图2s云托月形金牌“~~””9一”变。此大殿的石台基上刻着云龙纹,龙身细长,云纹满而细密,龙尾分成若干细条,这与定陵出土的嘉靖皇帝的孝靖皇后罗地彩绣夹衣上的龙纹相似,龙尾都作帚状的细分叉。..以上龙纹都属于明代晚期龙纹的样式。:岱庙大殿壁画在启跸和回銮仪仗队中都有两个扛着交椅的侍从(图26),交椅的样式具有鲜明的明代特征,壁I田i上的交椅与明代山东邹县荒王朱檀墓出土的交椅模型的样式相同。综上所述,壁画中仪仗队伍的各类人的服饰、车舆式样、建筑图案、仪仗器物等方面,都呈现出明代晚期的特点,因此岱庙大殿壁画的上限可定为明代晚期,在明代晚期嘉靖二十六年(1547)岱庙正殿被焚,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修复,万历三十五年(1607)按旧制重修,因此壁画中的仪仗队等人物活动的画面的上限不会超过嘉靖末期。清代康熙七年(1668)泰安地震,大殿虽存,但墙垣坍塌,又经一次大的重修,如对壁画进行修补或重绘的话,也是根据明代晚期壁画的基础上绘制的,或者根据明代晚期的粉本绘成的。n堂塑型奎些鱼堕遵鍪壁苎箜型堡堡垡!!茎查垄垦塑鎏‘。。。HUNDREDSCHOOLS1NARTS岱庙大殿壁画的上部曾严重受损过,有明显的后来加以修补和重绘的痕迹,值得注意的是画于壁画上方的建筑是用焦点透视法画成的(图27),焦点透视法是由在清官的西洋传教士传播开的,受到西洋画图24万历三十九年版《摘锦奇音》插图图25宫殿蟠龙红柱(东壁万方数据I132图!(、扛着交椅的侍从影响的焦秉贞等宫廷画家开始在绘画中使用焦点透视法,焦秉贞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所作的《耕织图》是中国较早使用焦点透视法的绘画作品,但远近透视的感觉并不明显。雍正七年(1729年),年希尧在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的帮助下,编写了介绍西洋透视画法的著作《视学清蕴》,透视画法开始由宫廷向下层普及。苏州套色木版画《苏州金阊图》,画上的建筑群呈现明显的远小近大的透视关系,此画作于雍正十二年,是民间绘画中有纪年的运用西洋透视画法较早的作品。岱庙大殿壁画上部绘的建筑物使用的透视画法已较成熟,其制作年代的上限不会超过雍正年间。西壁北端建筑上有中间可安长方形玻璃的花格窗,这类花格窗要到清中期以后才出现,如常熟燕园为清中期所建,至今园内石舫还保留了这类花格窗,因此我们进一步认为大殿壁画上部修补重绘的画面的上限不可能超过嘉庆年间。我们还发现壁画上部的一些建筑物的屋顶上饰有竖立的长叉形装饰(图28),这与天津杨柳青清代晚期年画《唐山真迹全图》中的屋顶装饰是一样的,而且房屋大门也多呈圆拱形(图29),因此上部的壁画的下限可能晚到清代晚期。图17用焦点透视法绘成的建筑(东壁133l!窒茎全型兰!!窒室!!!竺!兰!!墨塑塑型兰查亘室!!!!兰笙!塑璺兰!垄塑nHUNDREDSCHOOLSINARTS一拜太阳和大山的岛夷部族的徽纹(图30)。这种用徽纹表现山岳的作法,后来被继续延用,在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之“遐览”、“登涉”中,有“五岳真形图”之称。明代万历二年、万历三十二年相继在登封中岳庙立“五岳真形之图”碑,碑上以五个神秘徽纹分别表现五岳(图31),其象征手法与大汶口文化陶尊徽纹是一脉相承的。图28屋顶上有长叉形装饰二、岱庙道教壁画主人公身分的考订人之初,狩猎采集于山林之间。古人视山岳为衣食之本,是精气聚集之地、诸神出人之所。《春秋说题辞》:“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神也”。至新石器时代,农人由山林迁到山前河滨地带,犹图3l中岳庙《五岳真形之图》碑以先前居住的大山为商王朝在中原地区建立以后,产生了以商王朝为发祥之地,以华山为中中心的四方观念。传说古时有分管四方四岳的诸侯,心的庙底沟文化、嵩山称为四岳,是将四岳与掌管四方之臣结合起来,尧经为中心的大河村文化。常咨询四岳的意见叼。舜即位后,首巡东岳岱宗,继在河北有以恒山为中而巡守南岳、西岳和北岳∞。心的大司空村文化、安秦皇汉武信神仙之说,认为名山是人神交接之徽潜山有以天柱山为处,亲往泰山封禅。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亲巡东行,上中心的薛家岗文化、以泰山封禅,立石、祠祀,泰山在四岳中已突显重要的地山东泰山为中心的大位。汉武帝笃信神仙居于名山,崇尚巡幸名山,进行汶口文化。对山岳的封禅。《史记・孝武本纪》记载:“于是济北王以为天自然崇拜也反映到作子且封禅,乃上书献泰山及其旁邑。天子受之,更以祭器用的陶器的徽纹他县偿之。……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郡。”汉武帝召中,大汶口文化先后出问齐人公孙卿时,公孙卿引齐人申功受黄帝鼎书,日:土了刻有阳鸟和山形符号复合成的徽纹的图30大汶口文化阳鸟纹“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尖底陶尊,可认为是崇陶尊得上泰山封。”于是汉武帝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在万方数据ll431n茎塑生耋些垡堕望鍪竺苎箜型堡至垡i!苎查垄垦塑鎏■●■‘__--__■■■■■o___-o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ooo。’。。。‘o‘‘’。_。。。‘。____-。。。_。●oo。’。。。-。。。。・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IN一HUNDREDSCHOOkSAR’IS口元封元年封禅于泰山,以后四次行幸修封泰山。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开宗明义地说:“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掸?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汉武帝时按五行观念修定了五岳的分布地位,《史记・封禅书》中明确提出东岳泰山称作岱宗,还有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高,祭祀皆如岱宗泰山,泰山奠定了五岳之尊的地位。唐朝不乏尊崇道教的君王,其中以玄宗李隆基弘道于全盛,将祭祀道教神与五岳神合而为一,在开元十九年(731年),诏令“五岳各置老君庙”锄,并诏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崇修庙祠,使泰山神成为道教祭祀的神祗。宋真宗赴泰山封禅事与岱庙大殿壁画的《神君起跸回銮图》有一定的关系,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屡得“天书”,五月在泰山降“天书”,诏令十月在泰山封禅,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王,十月四日,宋真宗封禅的銮驾从京师出发,奉侍史护持天齐仁圣帝。东岳者,主世界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因此明代晚期泰山神的名分仍是宋真宗所封的天齐仁圣帝。因此壁画中的泰山神享用的是帝王的服饰。据洪武十六年制定的冕服制,皇帝服用元衣黄裳。朋人绘制的《明宪宗元霄行乐图卷》,端坐于黄帐屋下的宪宗皇帝,身上穿着黄袍(图32)。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龙袍以黄缎制成,表明黄色是明朝皇帝在重要场合使用的服色。岱庙壁画中的泰山神的服色没有用五行中表示东方的青色,而是用当时尊贵的黄色,是标示拥有帝君的身分。因此岱庙壁画的主人公应是东岳圣帝,壁画中在东岳圣帝銮驾前有两个步辇,步辇中分别坐老者、青年。一些学者认为青年是炳灵王,老者是延禧真人。我认为炳灵王和延禧真人在岱庙大殿之外各有配祀的殿堂,二步辇的乘坐者是中岳庙万历年所立《五岳真形之图》碑文中的东岳圣帝的两位副岳神,年青的为长白,年老的为梁父。当时人称之为东岳圣帝和副岳神,无须我们加以揣度而另外立名。书先行。・十yf:--中三日,宋真宗戴通天冠,着红纱袍,乘坐金车,来到泰山山门。二十五日祭泰山。十一月初二,宋真宗銮驾返回,二十日回到京师。宋真宗泰山封禅从起跸到回銮结束历时将近一月。宋真宗还将五岳神升为圣帝。宋真宗泰山封禅的起跸和回銮活动构成了后来岱庙大殿壁画的基本内容。现存岱庙大殿壁画的君主是否就是宋真宗呢?阮璞先生认为岱庙壁画是《宋真宗封禅泰山图》∞。但经我们研究分析后,认为壁画的主人公是泰山神,而不是宋真宗。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二十七》记载了宋真宗祥符元年十月起跸至泰山时的服饰:“庚戌,昼漏未上五刻,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乘金辂,备法驾,至(泰山)山门。”绛色为深红色,因此宋真宗起跸时穿的是红袍,与壁画中的君主穿黄袍不符。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壁画中的主人公是人君,还是神君呢?如果是宋真宗泰山封禅,据《续资?台通鉴・宋纪二十七》记载,宋真宗出巡仪仗队以奉持使护持天书先行,并有神光从吴天玉册上升起,但这些重要特点在壁画中无所反映,因此壁画中的主人公不可能是宋真宗。而在壁画上的仪仗队中,绘有驮载着闪发光芒的宝物的白象、狮子,还有骑着麒麟的神将,并非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壁画中描绘的应是泰山神君的仪仗队。图1二明宪宗元霄行乐图卷’三、岱庙壁画艺术的发展源流岱庙大殿壁画以东岳圣帝起跸、回銮为题材.人物众多的仪仗队与连延不断的山水景物相结合的长卷式画面为特色。这种表现形式是非常独特的,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又不断融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的艺术模式。简而言之,是中国古代富有特色的出巡上文已考证壁画中众多人物组成的仪仗队的服仪仗人物画与全景铺陈式山水画的各自发展又相互结合的结果。中国绘画中的出巡仪仗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出巡仪仗人物画是从汉代兴起的,华夏人向来重视丧葬与祭祀,孔子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礼记・中庸》),这种观念在提倡孝道的汉代更加流行,在墓葬中通过美术的形式把墓主人生前的权势形象地表现出来,以车舆服饰为标志的仪仗队伍表示饰是属于明代晚期,是依据明代晚期的粉本而绘制的。那么在明代晚期的泰山神君享有什么名分呢?我们从河南登封中岳庙的明代万历二年和i十二年相继立的《五岳真形之图》的碑文中可以得到答案。碑文对东岳泰山的名分作如下叙述:“东岳泰山乃天帝之孙、群灵之府也,在兖州奉符县,是成兴公真人得道之处,长白、梁父二山为副岳神,姓岁讳崇,封号天万方数据135I!茎茎叁型兰!!茎室!!!竺!兰!!圭翌塑型苎查亘室竺!!生兰!塑璺笙!!!塑n-HUNDREDSCH013lLSINARTS一着主人的身分和地位,出巡仪仗也成为汉代人物画的主要内容。西汉初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了一件绘有墓主人出巡的帛画,分组画着由数百人和车明本》),又说:“是以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人名山,骑组成的车马仪仗。至东汉时期,以出巡仪仗为题材的人物画屡见不鲜,重要的作品有山东长清孝堂山郭巨祠画像石上的车马出行图、河北安平逯家庄墓室壁画中的近200人和车舆82乘组成的仪仗队、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室壁画中表现墓主人历任官职的车马仪仗队。魏晋南北朝的人物画以出巡仪仗图的规模最大,如北齐时期的山西太原武安王徐显秀壁画墓,在墓室的东、西两壁分别绘着鞍马和车舆为主的出行仪仗。更值得重视的是太原北齐东安王娄睿的墓室壁画,在墓道的左壁和右壁分别绘制了场面浩大的出行和回归的仪仗队伍(图33),可视作描绘权贵出巡和回归仪仗的人物画的嚆矢。帝后出行的仪仗也出现在北朝的作品中,在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和巩县石窟都有北魏帝后礼佛仪仗的浮雕石刻。,'一、一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也”(《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东晋时,受神仙道教理论的影响,山水诗应运而生。仙山图也在神仙道教理论的影响下产生。如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就是仙山图的文字设计稿。山水林石也成为人物画中的背景,洛阳北魏石棺刻线画孝子王琳故事,绘着出行队列向山石纵深中行进(图34),可视作人物置身于山石林木环境中的独幅画。东晋时,以纸代替简帛,成为书画的主要载体,并由简册形式发展为手卷书画,产生了以人物画为主的长卷画。隋唐时期,长卷画成为卷轴画最主要的形式,以人物仪仗队为主题的绘画常以山水树石为背景,如盛唐时期的章怀太子和懿德太子墓室壁画中的仪仗队都置于山石林木中。在卷轴画中也出现了这种表现形式,传为李昭道绘的《明皇幸蜀图》横幅卷轴,画唐明皇的仪仗队在崇山峻岭中行进,此为传世绘画中描写帝王銮驾出行场面最早的一幅(图35)。在卷轴画中有以五岳的道神为绘画题材,何长寿绘的《五岳真官像》,流传至宋,被御府收藏∞。唐代末期,昭宗命赵德齐画西平王仪仗,“车辂旌旃,森卫严整,形容备尽”‘,昭宗喜之,迁翰林待诏,可见画出行仪仗成为皇室所好衄。图33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出行》和《回归》图35明皇幸蜀图北宋时期,道教屡兴,太宗、太祖倡导于先,真宗宏扬中兴。景德末年(1007年),宋真宗置百金以求名手。在中岳天封观绘制中岳中天崇圣帝《出队人队图》壁画,东壁为武宗’元画的《圣帝出队》,西壁为王图34洛阳北魏石棺《孝子王琳图》兼济画的《圣帝人队》凹,这与岱庙大殿壁画的东壁绘汉代绘画中的人物多作散点式排列,很少置于自然界的山林树石的背景中。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神帝出跸,西壁绘神帝回銮的布局相同,其图像模式应源于中岳天封观壁画的宋真宗出队、人队图。宋人董迪《广JIl画跋》中有《封禅图》跋文:“秘阁藏《封禅图》旧矣。崇宁三年曝书石渠,发奁得之,盖大中祥符元年章圣皇帝有事于泰山也。龙旌千节,豹尾万纛,天清地夷.13开月辟,诸福毕应,形势呈露。羽卫艺术兴起,在拜城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石窟的北朝时期的佛教壁画中,出现了将人物置于山林和建筑间的故事画。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的道教兴起,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认为山林是道者避隐合药之处,强调说:“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抱朴子内篇・卷十・威仪,稽自典礼,此帝王之盛。惟恨不出此时,得与诸儒参定大典。犹幸按图识之,可以想望、追念,企慕于万方数据n鲞塑型奎生堡堕耋鍪竺苎竺型堡堡垡塑茎查垄垦望鎏一HUNDREDSCHOOLSINARTS一时也。”章圣皇帝是宋真宗的谥号,董迪见到的《封禅图》可能是宋真宗时涌现出的一批封禅图中的一幅,虽然宋真宗时的中岳天封观壁画和《封禅图》已.经不存,但我们从上海博物馆藏的南宋绢本《人物故,事图》卷中的銮驾起跸和迎銮的场面,了解到这类表、现帝君出行和回銮的绘画面貌和艺术模式(图36)。I.136徐邦达先生认为宋画《人物故事画》应命名为《迎銮图》,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从这幅长卷画来看分为两大部分,左侧为銮车的起跸,右侧为百官的迎銮,如果将这两部分内容分别画在坐北朝南的大殿的两边图37明代院本《出警图》墙壁上,那么在西壁上绘的是《起跸图》,东壁上绘的是《迎銮图》,这与岱庙大殿壁画的格局基本相同。这幅宋画《迎銮图》上的仪仗队行进在山石树木之间,画面中有顶天立地的大树,还有平远的水面,这些特点也表现于岱庙壁画中,这说明了宋真宗在中岳庙中绘制的《圣帝出队》和《圣帝入队》壁画,不仅和《封禅图》、《迎銮图》出于同一模式,也为以后的岱庙大殿壁画《泰山垄帝弛跸回銮图》提供了基本的模式。图38岱庙壁画《东岳圣帝出跸》(局部)图39《出警图》中擎仪仗的校尉图.{n南宋《人物故事图p现存的岱庙大殿壁画《东岳圣帝出跸回銮图》显示出明代道释壁画特有的风貌,明代道释壁画中的仪仗队的人物较小,常置于连延的山林树石之中。明代初期的青海乐都瞿昙寺和甘肃兰州金天观的壁画中已呈现出这种特点,只是岱庙大殿壁画的场面宏伟、人物众多、艺术模式更成熟。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代院本《出警图》、《人跸图》,是两幅宏伟的长卷,分别描绘了明朝皇帝出京和还宫的宏大的仪仗和百官送迎的场面。历来认为在“出警”、“出跸”两画中的皇帝是明世宗,也就是信奉道教的嘉靖帝。明代院本《出警图》和《入跸图》,与岱庙《东岳圣帝出跸回銮图》在艺术面貌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第一,两者起跸的仪式大致相同,仪仗队出自城阙或崇殿,有文职百官列队相送,又有武装骑马甲士浩荡随行(图37、38)。仪仗中部为帝君的大辂,大辂前仍以武装骑马甲士列队前导,最前有两行校尉手擎各种仪仗开道。两图校尉的服式和着装颜色相同,行进姿态也相同,--T-中执杖大同小异(图39、40)。第二,两图的文官的衣服色彩皆以朱色(一品至图4()岱庙壁画中擎仪仗的校尉四品服用)、青色(五品至七品服用)、绿色(八品至九品图4I《出警图》中的文官队列万方数据137【一!塞垫全型兰!!茎室!!!!!!!!!鲞塑塑型苎查亘窒垫!!至苎!塑璺笙!!!塑nARTS一・HUNDREDSCH00LSIN第三,两图的人物面相和体形相同。人物的脸部皆为长方形,双眉短而间距较大。鼻短而鼻头宽平。嘴小而与鼻子的距离较近。颈短粗,头显得大而前倾。人物的体形较粗短。根据两图以上的比较,可以认为在主要方面是相似的,院画《出警图》、《人跸图》与岱庙壁画《东岳圣帝出跸回銮图》都作于明代晚期,是明代晚期分别以卷轴画和壁画形式绘制帝君出跸回銮的宏篇巨制,同是晚明人物画的重要代表作品。四、结语图42岱庙壁画中的文官队列本文对上述岱庙大殿壁画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后,有如下初步认识:首先要指出古代人们对泰山的尊崇理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愈到后期融人的文化因素愈复杂。在先秦时期,泰山是人们尊崇的主体,人们对泰山的崇拜是自然崇拜,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仙灵崇拜。当时人们尽管只能掌握有限的表砚手段,但是却能用“鸟山”或“日月山”这类言简意骇的符号来表现山岳崇图43《出警图》中的骑马甲士拜。秦汉时期,秦始皇、汉武帝都东往泰山,进行大规模的封禅活动,其中固然植根于神仙思想信仰,但也有籍祭泰山而宣威东方之意,泰山成为统治者弘扬天人合一理念的载体,因此对泰山的尊崇是通过树碑刻石的方式来表现的。东晋时期,山东和江苏成为道教最兴盛的地区之一,句容人葛洪是道教理论的奠基者,他倡立的《五岳真形图》,把五岳神变为了道教神。南北朝之后,统治者和道教徒对五岳崇拜的侧重点不同,统治者重视天授人权的名分,这是汉唐倡导人物画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封禅的庞大的仪仗队来喧赫造势。道教徒则道法自然,由仙岳图渐渐演绎图44岱庙壁画中的骑马甲士出山水画。这两个不同体系的五岳崇拜有分有合,其侧重点也冈帝王对道教的态度和帝京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北宋是山水画成熟、人物画发展的时代,宋真宗和宋徽宗又是历史上著名的笃信道教的皇帝,这为圣帝起跸回銮图的艺术模式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明代初期,朱元璋虽然对道教的发展作了限制,将五岳帝降为五岳神。但经永乐等帝对道教的扶掖,至嘉靖皇帝,道教几乎成了国教,道观的地位空前提高。据学者研究,在嘉靖二十六年时,岱庙正殿被焚,经过朝议,在嘉靖四十一年进行重修,留存至今的岱庙大殿的圣帝起跸回銮壁画,仪仗队的服饰呈现明代晚期的特点,壁画中出巡仪仗人物画和全景式山水画结合在一起,又融人了儒释文化,形成了泰山岱庙道教壁画鲜明的艺术特色。(责任编辑:徐智本)(D详见周郢《神殿丹青——漫话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征求意见稿.未发表)图45《康熙南巡图》【局部)及杂职官员服用)组成(图4l、42)。武士头盔顶上有硕大的红缨,肩上多有披巾(图43、44)。由于随行的高官众多,朱服也较多。两图的车厢和厢柱施以朱色,这与明朝服色尚赤相关,因此两图仪仗队的总体色彩偏暖。清朝的服式有一定的变化,从《康熙南巡图》的出行仪仗来看,除了官员的冠帽明显不同,官员服色以青色为主.仪仗队的总体色彩偏冷(图45)。万方数据n坚塑型奎些堡堕望鍪譬苎箜型堡堡垡!!苎查垄垦翌鎏一HUNDRED②SCHOOLSINARTSt138俞剑华《中国壁画》,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第160页。金天观道教壁画照片,虽经岁月磨蚀,壁画中车舆与长扇的图形尚依稀可辨。⑩《尚书正义・尧典第一》:“帝日:‘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翼朕位。’岳日:‘否德忝帝位7。”《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页。⑩《尚书正义・舜典第二》:“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③④周芜、周路、周亮编著《日本藏中国古版画珍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引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399页。同(⑨,第109、105页。⑤⑥苏州市博物馆《苏州虎丘王锡爵墓清理记略》,《文物》,1975年第3期,第55页。同④,第446页。同③,第89页。⑦⑧⑨中国历史博物馆编《华夏之路》(英文版)第四册,朝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同⑩,第15页。⑩《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7、925—926页。⑩既璞《泰安天贶殿壁画相传为(东岳大帝出巡图)质疑》,《新美术》,2000年第2期。⑩岳仁译注《宣和画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⑩同⑩,第51页。⑩刘道醇《宋朝名画评・人物门第一-武宗元、王兼济》,云告译注《宋人画评》,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3页。同③,第280页。⑩⑩兰州金天观道教壁画为明代永乐年间肃王府遗存,惜毁于“文化革命”,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张宝玺先生尚保存四十多年前的CreatingTime.OriginandEvolvementofTaoismFrescoinDaiTempleinMountTaiZHANGPeng—chuan(SchoolofArts,SoochowUniversity,Soochow,Jiangsu215006)miscellaneouslandscape,largeTaoismfrescos.How—importantfigureisreturnAbstract:With—pieceitsmagnifieentspectacle,numerousfigures,enQrrnousinsignia,andoneTaoismfrescoinaudiencehallofDaiTempleinMountTaiisoftherepresentativeever,scholarshavedifferentideasofitscreatingtime,themeandcontent.ManythinkthattheaMountTaigod,anditisMountTaiGodProcession,Butsomethinkthatitisofthetisticpicturedepictingtheprocessionar—SongemperorZhenzont¥.Suchdifferentopinionshaveexertedimpactupontherecognitionandreviewofitsvalue.Inthispaper,iconologyisusedtoasstudyitsmodel,patternsofcostumeandpalanquin,andcomparedif-toferentlayersofpaintingindifferentages,SOandcontent.preliminarilyclarifyitscreatingtime,originandevolvement,themeKeyWords:ArtHistory;DaiTempleinMountainTai;CreatingTime;ArtDevelopment;Origin(上接第74页)f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0]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1]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ImageryThinkingandSeveralProblemsofMarxismEpistemology:RelationamongThinkingandAbstract,Image,ImaginationandIntuitionZENGYong—chen91.AILian2Literature(1.Schoolof2.InstituteandNewsTransmission,ChengduUniversity,Chengdu610106;ofPhilosophyandCulture,SichuanProvincialorAcademy∥SocialwithSciences,Chengdu61007the1)Abstract:EitherproponentsTherefore,itisnecessaryofhumangfourmodesingtotOopponentsmoreorlesshavebeenconfusedproblemofimagery.thinking.arestoretheoriginalmeaningofMarxismepistemology,Asmatteroffact,MarxgtheorycomprehendtheworldandHegel§relevantdiscourseconfirmedthattherewasimagerythink—anditwaspriortotheoreticalthinking.Abstractisnecessaryforallkindsofthinking.Thus,imagerythinkingin—artcludingimagerythinkingofcouldnotdowithoutabstract,Onlyfromtheperspectiveofcomplexityofworldandhu—tomanbraincouldweexactlyrecognizeitsrelationryimagination,thinkingandintuition,andthesignificanceofimage—thinkingininspiringandfosteringinnovativethinking.KeyWords:Abstract;Concrete;TheoreticalThinking;ArtisticComprehension;EcologicalComplexity:InnovativeThinking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