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消 防 工 作 概 述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及危害
一、火灾的定义:凡是失去控制并造成了人身和(或)财产损害的燃烧现象,均可称为火灾。
二、火灾的危害:1.损坏财物 2.残害人类生命 3.破坏生态平衡 4.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三、火灾的特征:1.发生频率高 2.突发性强 3.破坏性大 4.灾害复杂 5.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 6.灾后事故处理艰难
四、火灾的分类
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一)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 1.A类火灾
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纸张等。
2.B类火灾
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
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
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5.E类火灾
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 .F类火灾
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
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火灾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一下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较大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一般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第二节 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一、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
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二、消防工作的特点
(一)社会性 (二)行政性 (三)经常性 (四)技术性
第三节 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
(一)预防为主 (二)防消结合
二、消防工作的原则
(一)政府统一领导 (二)部门依法监管 (三)单位全面负责 (四)公民积极参与
三、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消防法》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来说,首先是政府对消防工作富有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负责;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首先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并在单位内部实行和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每位分管领导应当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以及每个岗位的人员应当对自己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责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保证消防法律法规的贯彻实行,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