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探讨
2022-05-01
来源:易榕旅网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探讨 李凯 李双双 张莹z (1.辽宁大学人El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6;2.辽宁大学环境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建筑垃圾传统处理方式及其危害,估算了我国近10 a的建筑垃圾年产量,提出建筑垃圾资源化 的路径。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armfulness of handling urban construction waste in traditional ways in China,the yeady capac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aste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was estimated,and then a mode to recycle the construction waste WaS proposed. Key words:consturction waste;recycling;cyclic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X7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21(2011)05—0031-03 1 引言 市容与环境卫生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二是传统建 根据建设部令第1 39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 筑垃圾填埋的处理方式无疑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建 定》第二条:“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 筑垃圾填埋的地方越来越少,并且会使填埋区长久 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 不能复耕。三是建筑垃圾的弃置同时也是资源的巨 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 大浪费。 其他废弃物。”[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 2_2我国建筑垃圾产量估算 速,建筑业迅速发展,随之而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必然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筑垃圾产量的权威统计数 日益增多。 据,学术界的统计方法也众说纷纭,由于建筑垃圾的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建筑垃圾相关问题的研 产量是解决建筑垃圾难题以及管理部门设立相关法 究主要集中在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的必要性 律政策的基础性依据,所以对我国建筑垃圾产量进 上,而在实践中如何进行操作的研究还很不充分。面 行估算是非常必要的。 对我国建筑垃圾问题日益突出的实际情况,对于在 影响建筑垃圾产量的因素主要包括3种:建筑 实践中如何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问题的探讨具有十分 施工面积、建筑装潢面积、更新改造面积。一般认为 重要的意义。 10 000 m 的建筑施工面积平均产生550 t的建筑垃 圾。此外,根据现有的研究显示建筑施工面积对城市 2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及产量状况 建筑垃圾产量的贡献率达到47.990%[z-,在此选取 2.1 建筑垃圾传统处理方式及其危害 48%的贡献率进行估算。所以,根据我国的建筑施工 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七条:“处置建 面积情况可以估算出我国的建筑垃圾年产量。估算 筑垃圾的单位,应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 公式如下: 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 建筑施工垃圾年产量=年建筑施工面积(万m2)× 可处置”。然而,经过核准后对垃圾的处置仍然是以 550(t) 填埋或者露天堆放为主。这种传统的处理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年总产量=建筑施工垃圾年产量/48% 的方式主要有三大危害:一是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 根据以上估算公式以及《中国统计年鉴》Is]对我 污染,包括会污染到空气、水体、土壤,同时对城市的 国建筑施工面积数据的调查得出估算结果,见表1。 收稿日期:2011-01—27;修订日期:2011-05—06。 作者简介:李凯,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根据以上估算结果,2008年我国建筑垃圾产量 已高达6亿t,增长速度很快。 3穿越城市“建筑垃圾高山”路径探索 3.1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内部核心构建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 解决我国建筑垃圾难题,首先必须由各地区政府支持 引导建立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企业。企业建立以后需 考虑的是企业的原材料(建筑垃圾)来源问题或者谁会 接受用建筑垃圾生产的产品问题。所以,在建立了循环 利用企业的基础上,为了能够保证企业平稳运转,必须 再以企业为核心建立起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产业链。 这里所谓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就是在建筑垃圾产生 之后,不是将其直接填埋或进行非资源化处理,而是运 往专业的建筑垃圾资源4g- ̄_,lk,由企业里的专业工人 采用科学方式和先进设备来处理建筑垃圾[4 3,然后将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再出售给建筑公司的一个循环 过程。所以,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主要涉及两个方 面:(1)生产建筑垃圾和消费生态建材的建筑公司; (2)消费建筑垃圾和生产生态建材的资源化公司 。 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产业链就是在建筑公司与资源 化公司之上构建起来的,见图1。 建 资 筑 源 垃 化 圾 产 品 图l资源化产业的内部核心构建 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产业包括“两个循环”,将 其概括为“小循环”与“大循环”。“小循环”是相对于 离资源化公司较远、垃圾不便运输的工地,资源化公 司应派遣技术人员和设备去工地现场对建筑垃圾进 行资源化处理,然后将资源化产品出售给该工地的 建筑公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到工地现场加工的 “小循环”模式的运行需依赖国际上先进的移动式破 碎筛分机组,该设备移动方便,可以在工地现场进行 加工,将建筑垃圾制成各类建筑骨料。故应学习并引 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及设备[6]。“大循环”是相对于 建筑垃圾方便运到资源化公司的工地,由专门运输 队把建筑垃圾运输到资源化公司,进行资源化处理 后将资源化产品再出售给该建筑公司。对于“大循 环”模式,我国河北省邯郸市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 是个典型的成功案例。该公司是以建筑垃圾制砖为主 的资源化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成功,其成 功的实践已被总结为“邯砖”经验在全国宣传推广 。 3.2产业运作的外部推动作用 循环产业链构建起来以后其运行必然需要外部 的推动作用,其中主要是政府的推动作用,政府的大 力扶持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运行的关键,如果没 有政府的相关政策引导,资源化产业难以运作。 (1)要对建筑公司实施严格的政策限制,例如 严格监管建筑公司对于其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处理情 况,鼓励建筑公司无偿把建筑垃圾提供给资源化企 业进行处理;限制其使用自然资源生产的建材或对 自然资源类建材收取使用费[81;要求或鼓励建筑公 司使用资源化产品。 (2)大力扶持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例如组织 专业的运输车队帮助企业运输建筑垃圾,尽量减少 资源化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出对资源化企业进行减 税的措施或其他政策上的方便措施。 (3)要对社会大众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 资源化产业以及资源化产品的认可度。 (4)增加相关科研机构的经费,加大相关科研 机构的科研力度,强化资源化产业的生产工艺及设 备。 3.3适合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管理模式构建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大多可以概括 为“一线式”的处理模式,所谓“一线式”的处理模式 就是在建筑垃圾产生以后,不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 而是直接填埋或者露天堆放。在这种“一线式”处理 模式之上必然也有一套相对应的管理模式,将其概 括为“一线式”的管理模式,见图2。 (建筑垃圾的、 ~巫 源头管理)—— 、(清运弃置管理 —— ———/ 、、————I ————/、、————I ————/ f l建筑原料 l建筑物}_ 建筑垃圾卜0I填埋或露天堆放 图2建筑垃圾“一线式”管理模式 目前的这种“一线式”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注重 了建筑垃圾的源头管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在原料选择管理方面,尽量做到了督促建筑公司使 用环境污染小、寿命长,并且回收再利用率高的建筑 材料[ ;第二,在施工拆迁管理方面,要求建筑公司 施工之前对建筑物进行评测,对将会产生多少建筑 垃圾事先做出估算,以便处理,并且要求拆除过程中 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这两个方面都是对建筑垃圾 产量进行源头控制No],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目 前虽然注重了建筑垃圾的源头管理,尽量使建筑垃 圾的产量达到最小的程度,但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 的情况下,我国的未来必将更快的发展,所以对于建 筑垃圾的源头控制策略只能适当地而不能完全地依 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筑 垃圾的循环再利用上,而这也正是目前我国对于建 筑垃圾管理缺少的部分,应当对目前的线性管理模 式加以改进,构建一种适合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 循环管理模式,见图3。 图3适合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管理模式 所谓的循环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建筑垃圾的循环 处理模式之上产生的。首先,在建筑垃圾的源头管理 方面应该继承并加强传统管理模式中的施工拆迁管 理,另外对于原料选择管理方面有所改变,鼓励建筑 公司使用资源化产品,而非自然资源类建材,即管理 部门大力推广资源化产品,加强资源化产品的销售 管理,同时限制自然资源类建材的使用。具体措施包 括:由政府引导支持,对建筑资源化产品举办一些宣 传活动;对采用资源化产品的工程项目在其建设过 程中给予优惠或政策上的倾斜;同时限制使用自然 资源类建材,可以直接进行政策上的干预或者提高自 然资源类建材的有偿使用费等。其次,对于传统的清运 弃置管理转变为清运回收管理,即继承并加强传统的 建筑垃圾清运管理,另外转变弃置为回收利用;同时要 注重资源化产品质量管理,对资源化企业进行定期审 查。具体措施如严格实施建筑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最好 在工地现场安排好各类建筑垃圾的放置地点,以供运 输或当场加工;对于资源化产品的质量方面,大力加 强相关的科研投入,逐步强化资源化产品的质量。 4结语 建筑垃圾问题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必然要面对 的问题,要想成功的解决建筑垃圾问题也必然需要 相关的实际操作,而实际操作需要有指导操作的正 确方法、技术和路径。本文以上提供的处理建筑垃圾 的方法、技术和路径可供参考。另外,我国的建筑垃 圾资源化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方面还不够 成熟,这就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进而为我国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s]. 2005(5). [2]陆宁,陆路.中国城市建筑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J].长 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79—82. [3]中国国家统计局[EB/OL].http://www.stats.gov.en. [4]唐沛,杨平.中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分析[J].江苏建筑, 2007(3):57—60. [5]闫文周,牛佳,侯渡舟.基于物元分析的生态建筑开发风险 评价方法[c].2006西安国际建筑大会,西安:2006. [6]王莲伟,魏志清.西安市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再利用措施 [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3):91—94. [7]徐向辉.“邯砖”经验:政企联手解困建筑垃圾[J].建设科技, 2007(5):78—79. [8]李颖,郑胤,陈家珑.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研究 [J].建筑科学,2008(10):4-8. [9]庞永师,黄斌,江素莹.建筑垃圾管理问题的探讨[J].广州 建筑,2008(5):41—44. [1O]陈利,陈卫,孙玉梅.香港特区对建筑垃圾的管理[J].昆 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4):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