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介绍了什么是被动句,重点介绍了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被动句式;并介绍了被动句式的构成及各种类型。学习重点应放在被动句的辨认以及各种被动句式的区别上。要求结合10篇精读文选的被动句的实例,加以理解和准确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一、什么是被动句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类型。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谓语动词“伐”的发出者。所以这句是主动句。 2、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主语“郤克”不是谓语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伤”的受事者,即被射伤。所以这一句是被动句。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一)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郑伯克段于鄢》“蔓草犹不可除”一句。“除”的意思是被除掉的意思。从上文的内容可以领会到这一点。主语“蔓草”是动词“除”的受事者。
又如《报任安书》“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句中的“拘”是被拘禁的意思,“放逐”是被放逐的意思。从上下文可以体会到这一点。两句的主语“文王”和“屈原”分别是动词“拘”和“放逐”的受事者。
这类句子没有表被动的形式标志,在形式上同主动句完全一样。它的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看主语是否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而不是施事。
(二)被动句式
这种句子在谓语的前面或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形式标志。
1、“于”字句
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郑袖”、“张仪”分别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由介词“于”引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以上几句都是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句子。前、后句的主语和动词都是一样的,但是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其形式标志就是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介词“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获乎庄公”即“获于庄公”(被庄公所擒获)。 “志乎古,必遗乎今。” “遗乎今”即“遗于今”(被今人所遗弃)。
由于介词“于”的用法较多。它除了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外,还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等。因此对于“于”的用法需要悉心辨认。有时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动的句子里,介词“于”也只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而不是引出主动者。
“吾围于陈蔡之间。” 这一句很显然是被动句。“围”是被围的意思。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陈蔡之间”只是表示被围的处所。所以,这一句应当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
“百里奚举于市。” 这一句显然也是被动句。“举”是被举荐的意思。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市”只是表示百里奚被举荐的场所。所以,这一句也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
2、“为”字句
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wãi)”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宋国笑”,即在动词“笑”前面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宋国”。 “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为赤帝子斩之”,即在动词“斩”的前面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赤帝子”。
介词“为”后的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后紧接着及物动词,仍然构成被动句式。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后面省略动作行为主动者“秦”。 “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为”后面省略动作行为主动者“成安君”。 3、“见”字句
在及物动词前加表被动助动词“见”,构成“见+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人皆以见侮为辱。”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这些句中的“见”,今译时大致可以译为“被”。 表被动的助动词“见”不同于“于”和“为”,不能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当句子需要明确表达出施事者的时候,“见”字句要同“于”字句搭配使用,构成“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的句式,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
表被动的助动词“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见仇”即仇恨我(或自己)。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见用”即录用我。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恕”即原谅我。
现代人们通常所说的“请勿见笑”(取笑我)或“请勿见怪”(责怪我)等,“见”都是同样的用法。
因此,对于动词前的“见”的用法要根据上下文加以辨别。 4、“为„„所„„”句
这是一种较后起的句式,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构成“为+名词(施事)+所”+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 “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同“为”字句相仿,“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事成分。从而构成“为所”连用的情况。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官军加讨,屡为所败。” 5、“被”字句
汉语里有一个介绍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构成“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被”作为介词介绍施事的“被”字句产生于东汉以后,并一直沿用到现代。例如„
《世说新语·方正》:“亮子被苏峻害。”现代汉语如:“杯子被他打破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先秦汉语里,“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意思是“覆盖、遭受”。例如„ “(灌夫)身被数十创,幸有万金良药,乃得不死。”“被数十创”即遭受几十处伤。 “光被四表。”意思是光芒覆盖到四海之外。 “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被其利”即蒙受到他的恩惠。
“被”从先秦的及物动词用法发展、虚化,逐渐变成了介词。这其中的虚化过程,本门课程就不要求掌握了。
第十四讲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本讲的内容包括: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重点介绍了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概念、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定的语法条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判别,以及前置类型的辨别。学习时应结合10篇精读文选的句例加以理解,并做到准确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
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
这里讨论的宾语前置,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语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包括: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 “谁欺”,为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
又如“曰:‘奚冠?’曰:‘冠素。’”
“奚冠”为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冠素”,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素”,所以不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后句疑问代词“孰”充当动词“令”的宾语而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
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疑问代词“曷”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 “何以战?”
疑问代词“何”充当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2、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在“莫之许”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许”的宾语而前置。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在“不我与”这句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和„„在一起)的宾语而前置。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在“无尔诈”、“无我虞”两句否定句中,代词“尔”、“我”分别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则未之闻也。”
在“未之闻”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闻”的宾语而前置。 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亡之不恤”,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是忧”,代词“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这句的意思是,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的安危。
在这类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前可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惟(唯、维)”,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强调。
“惟余马首是瞻。”
这句等于说“惟瞻余马首。”(只看我的马头的方向。) “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这句等于说,“唯知蜩翼。”(只注意蜩的羽翼。)
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还保留着这一格式。例如“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等。
4、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代词“是”都是前置宾语。
5、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一言”为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即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江汉”、“秋阳”都是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应当辨别“前置”和“倒装”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现象。 时常见到有人把宾语前置句称为“倒装句”,这种说法未必妥当。 所谓“倒装句”,指的是谓语位于主语之前的句式。比较多见的是两种情况: 一是表示疑问的句子,如:
“谁与,哭者?”通常的句式是“哭者谁与?”(哭的人是谁啊?) 二是表示感叹的句子。如:
“大哉,尧之为君!”通常的句式是“尧之为君大哉!”(尧作为一个君长真是伟大啊!) 这种句式也叫做主谓倒装句。由于古代汉语的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因此就把谓语处于主语之前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它是强调谓语的一种修辞手段,即出
于表达的需要,而把谓语临时提到主语之前来。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它是一种正常的语序,决不是什么“倒装”。因此必须把“前置”和“倒装”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现象区分开来。
二、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
上古汉语没有动量词,中古以后虽已产生动量词,但文言作品中一般不用动量词。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数词直接在动词前作状语,如:“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二是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三、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我们会发现古代汉语的有些句子成分经常不出现。在今人看来这是一种省略。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省略的情况主要有: 1、主语的省略
在复句里,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承上省略。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
“邴夏曰:‘射其御者,(御者)君子也。”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而送之。” 由于前后分句的主语常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文中有暗换主语的现象,应注意辨析。例如: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孔子)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老者)行矣。”
“(姜氏)请京,(庄公)使居之,(时人)谓之京城大叔。” 2、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所带宾语只要其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不再出现也能使人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就可以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也常省略。例如: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云梯之械)攻宋。”
对于古代汉语省略的句成分,在理解和今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上。
第十五讲 许行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许行》的内容及其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较长,实词量多,在语法方面尤其是句型上有其特点,值得注意。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杨伯峻《孟子译注》。
一、文字方面 1、“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偪——逼,古今字,威胁。 2、“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煖——暖,异体字,暖和。 3、“圣人有忧之,使契(xiâ)为司徒。” 有——又,通假字。 4、“劳之来之,匡之正之。” 来——徕,通假字,招徕。 5、“昔者,孔子没。” 没——殁,古今字,死。 6、“子贡反,筑室于场。” 反——返,古今字,返回。 7、“师死而遂倍之。”
倍——背,通假字,背叛。 8、“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暴(pù)——曝,古今字,晒。 9、“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 倍——背,通假字背叛。 10、“皜(hào)皜乎不可尚已!” 尚——上,通假字,超过。
已——矣,通假字,句末语气词。 11、“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贾——价,古今字,价格。 12、“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伯——佰,通假字,百倍。 二、词汇方面 1、词义 (1)“负耒耜(lěisì)而自宋之滕。” 之:至,到。 (2)“愿受一廛而为氓。” 廛(chán):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 氓:由外地或外国迁来之民。 (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褐(hâ):用粗毛或粗麻编织成的衣服,为当时贫苦人所穿。 (4)“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厉:危害,坑害。 (5)“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易:交换。下文“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中的“交易”为词组。“易”为动词,指交换,以物换物。“交”为副词作状语,指交相,相互。注意此处“交易”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复合词“交易”。
(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爨(cuàn):烧火做饭。 (7)“何许子之不惮烦?” 惮:害怕。 (8)“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路:疲劳,羸弱。 (9)“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举:选拔。
敷:施行,也即治理的意思。 (10)“益烈山泽而焚之。” 烈:动词,放大火烧。 焚:放火烧林进行围猎。 (11)“舜疏九河,瀹济漯(tà),而注诸海;決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瀹(yuâ):疏导。
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 決:排除水道壅塞。 (12)“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稼穑:并列复合词,指农业生产。单用则“稼”指种植,“穑”指收获。 树艺:并列复合词,指种植,“树”、“艺”都是种植的意思。 (13)“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叙:次序,等级。 信:诚信,诚实。 (14)“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易:治。此处指耕种。 (1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则:效法。 (16)“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亦:情态副词,只是,不过。 (17)“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yù)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17)“门人治任将归。”
任:担子,行李。 (18)“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非:动词,非难,否定。 (19)“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 幽:幽暗,幽静。 (20)“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情:本性。 蓰:五倍。 (21)“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比:平列。
2、词和非词的辨析 (1)“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虽然:表让步连词“虽”(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虽然”)与代词“然”搭配使用,意为“虽然这样”,其作用相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
(2)“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句中“陶冶”指从事陶冶的匠人。又“且许子何不为陶冶?”句中“陶冶”指陶冶这类工作。陶冶:词组。陶,烧制陶器。冶,冶炼铁器。可用作名词
,指烧制陶器、制作铁器的匠人或工作。 (3)“‘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然则:代词“然”与表顺承的连词“则”的搭配使用,“然”承接上文,“则”表示在此情况下据事理应推出的下文。“然则”连用,意为“这样的话,那么„„”。
(4)“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荡荡:叠音联绵词,广大辽阔的样子。 (5)“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巍巍:叠音联绵词,高大的样子。 (6)“皜皜乎不可尚已!”
皜皜:叠音联绵词,光明洁白的样子。 3、多义词的词义辨析 与
①动词,给予。“文公与之处。”“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②动词,参与。“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③介词,同,和。“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④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带有推测的意味。“自织之与?”“自为之与?”“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踵”,原指足踵,脚后跟,此句中活用作动词,带宾语“门”,意思是走到门前。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3)“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饔”“飧”本指早饭、晚饭,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做饭,用连词“而”连接,作动词“治”的状语。
(4)“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衣”“冠”皆活用为动词,意为穿衣戴帽,在句中作谓语,有的还带上宾语。 (5)“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劳”,使„„劳。 “匡”,使„„正。 “直”,使„„直。皆为使动用法。 “翼”,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庇护,带宾语“之”。 (6)“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德”,本指恩德,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施加恩惠。 (7)“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名”,用作动词,指用语言称赞形容,前面受状语“无能”修饰。 (8)“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北”,方位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学”,表示“向北方”。 2、宾语前置句式 (1)“奚冠?”
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的宾语而前置。 (2)“许子奚为不自织?”
疑问代词“奚”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奚为”即“为什么”。 (3)“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先”的宾语而前置。“或”为肯定性无定代词,意为“有
人”“有的”。这句意为: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4)“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江汉”、“秋阳”分别充当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此句应理解为: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
(5)“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戎狄”、“荆舒”分别是动词“膺”(膺:打击)、“惩”(惩:因受打击而知戒止)的宾语,用代词“是”复指而前置。
(6)“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是”为动词“学”的宾语,用代词“之”复指而前置。 (7)“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之”是代词,因为充当否定句中的动词宾语而前置。“或”为语气词,无义。 3、被动句式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人”的被动句式,应理解为:被人治理。
(2)“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治于人”“食于人”都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食于人”意为被人食(供养)。“食人”为主动句式,意为供养人。
(3)“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变于夷”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夷”的被动句式,意为被夷所改变(同化)。 4、主谓倒置句 (1)“大哉,尧之为君!”
“尧之为君”是用连词“之”置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后形成的名词性词组,在本句中为主语。谓语“大”由于被强调,而放到了主语的前面,形成倒装句。
(2)“君哉,舜也!” “舜”为主语,“君”为谓语。本句同样也是为了强调谓语而倒装。 5、习惯句式 (1)“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三句皆为“以„„为„„”的习惯句式。是介词“以”和动词“为”的搭配使用,意为“把„„作为„„”。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以为”即“以„„为”的习惯句式,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可理解为“把这个作为谋生的手段”。
第十六讲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了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本讲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结合精读文选的实际句例,加以解释,并做到准确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为动词,也只是一种临时的用法,这种用法并没有成为“绿”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也属于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只有一种,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
“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
别其活用。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这是《汉书·苏武传》的一句。句子的主语是单于。从上下文来看,“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又如:
“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饮”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但是这里的“饮余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马饮”,即“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饮马”的说法一直保留到今天。
由于古代汉语有句成分经常省略的特点,因此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这就需要阅读理解时加以辨认。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在“天不能病”句中,“病”不可能是陈述主语“天”的,因为“天”(大自然)无所谓病不病。所以这里的“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即“使„„病困”的意思。这从下句“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对比可以看出来。
《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烧而走”的“走”为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操”,即可以用火攻的办法迫使曹操的军队退兵。
又如前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也是省略宾语的使动句。理解时都应该补上宾语。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其特点是:形容词从原先的描写主语变成叙述主语,并往往带有宾语。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多”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金”,意思是拥有很多。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善”本为形容词,但在这里带上了宾语“张良”,意思是与„„友善(友好)。也已经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宣子说,乃轻币。”——“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币(礼品)轻”,意思是减轻礼品的进献。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庖厨远(离得远远的)”。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的意思。“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认为他们的食物香甜,认为他们的服饰漂亮,认为他们的住处安适,认为他们的习俗快乐。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四、名词的活用
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西”本为方位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意思是向西推进。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本为名词,指早饭、晚饭,这里活用为一般动词,意为做饭。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子”、“臣”均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疬。”——“腊(xī,小动物的整体干肉)之”的“腊”,在这里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成为腊”(把蛇制成肉干)。
以上两例都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肉骨”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后者表示使宾语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特点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孟尝君客我。”——“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以上两例都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特点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四)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是古代汉语里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所以放在这里加以介绍。
名词做状语,表现的意义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从„„”、“向„„”。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东行”和“东面”,“东”都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向东面”。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意思是“在朝廷上”。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根据„„”。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杖”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砂(在帛上写“陈胜王”三个字)。
“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法”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意思是依照法令都要斩首。
3、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一样”。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兄”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兄事之”意思是: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倡优畜之”的“倡优”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这句意思是像对待乐人、伶人那样畜养着他们。
4、表示比喻,“像„„一样”。 “嫂虵(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蛇行”的“蛇”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蛇一样匍匐爬行。
“射之,豕人立而啼。”——“人立”的“人”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人一样站立起来。
五、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主要依据语法功能进行辨识。
依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可以从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两个方面考虑: (1)句法功能: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成分。
例如: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如此,则叙述句中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因此,凡是形容词或名词后面出现宾语的,则该形容词或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了。
(2)搭配功能:根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只能(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如连词“而”只连接谓词性成分,因此名词用“而”连接,则往往活用为动词;代词“所”后面的实词必定是动词,因此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后面,则活用为动词;代词不受任何词修饰,因此代词前面如果出现其他词的话,那么该词很可能已活用为动词,等等。
以下是具体识别的几种情况: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动宾)、陈述关系(主谓)、或补充关系(动补)。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王”、“天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王天下”为动宾关系,意思是做天下的王(统治天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胜”、“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意思是陈胜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王”、“关中”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关中为表示地点的补语,构成动补关系,意思是在关中称王。
2、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则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动宾)。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众贤”为形容词“众”后面带上了名词“贤”,两者不是修饰关系,所以这里的形容词“众”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使贤人增多。
3、名词、形容词处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类词一般只修饰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本是名词,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游水。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农”本是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可知已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从事农业生产。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形容词“高”出现在代词“所”的后面,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高”(尊崇)。
4、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修饰)。
“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衣”本是名词,在句中出现在代词“我”的前面,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给我衣服穿。
“既来之,则安之。”——“安”本是形容词,在句中出现在代词“之”的前面,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这里是“使„„安”的意思。
5、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浴乎沂,风乎舞雩。”——“风”为名词,在句中带上了介词结构的补语,说明已经
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吹风、乘凉”。
6、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王”、“霸”本为名词,句中用连词“而”连接,说明已经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称霸”(做盟主)。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加以识别的。
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试对比以下例句;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之”为使动用法,使„„变小。这是客观的结果。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小鲁”,是认为鲁国小,“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并不是鲁国和天下真的变小了,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后居高
临下的观感而已。所以这是主观的看法。
因此,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辨别是使动还是意动。 (三)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
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此外,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有时会省略主语,但是可以补出),据此可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例如:“失期,法皆斩。”——句中的“法”,位于句首,在谓语动词之前,看起来像主语。但是从上下文来看,“法”不可能是谓语动词“斩”的陈述对象。因此,“法”在这里只能是名词充当状语,意思是“依照法令”。这句句子其实是省略了主语。
再如《严先生祠堂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果孤立地看,“山”、“水”都可以看成是主语。但是从全句来看,主语应该是“先生之风”。因此,“山”、“水”在句中都是名词充当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山那样高,像水那样长。
第十七讲 逍遥游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逍遥游》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在古今词义和语法现象上都有特点,在文意上是值得注意的。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一、文字方面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溟,古今字,海。 2、“此小大之辩也。”
辩——辨,通假字,分别,分辨。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辩——辨,通假字,分别,分辨。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辩——变,通假字,变化。 5、“小知不及大知。”
知——智,古今字,才智。
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知——智,古今字,才智。 7、“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又,通假字。 反—返,古今字,返回。 二、词汇方面 词义: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用力。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运:动,运行。 徙,迁移。 3、“《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4、“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摶(tuán):环旋着往上飞。 扶摇:联绵词,即飚,旋风。 5、“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6、“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生物:有生命的物质。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苍苍:迭音词,深蓝色。 极,尽头。 8、“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斯,则,就。 培,凭,乘着。 夭阏(yāoâ):双音联绵词,阻断,阻挡。 9、“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決(xuâ):迅速的样子。 抢(qiāng):触,碰。 控:投,掉下。 10、“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到„„去。
莽苍:叠韵联绵词,郊野的颜色,这里代郊野。 果然:充实饱满的样子。这里指腹饱。 宿:头天晚上。 11、“之二虫又何知?” 之:指示代词,这。
虫:在古代汉语中可作为动物的通称,这里指蜩与学鸠。 12、“小年不及大年。” 年:寿命。 13、“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匹:相比。
14、“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广:指宽度。 修:长。 15、“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绝:横穿过。
且:时间副词,将。 16、“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一人之高为一仞,约合七、八尺(古尺)。 17、“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效:授予。 比(bì):合。 征:信。 18、“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犹然:形容词“犹”加词尾“然”,神态轻松的样子。颠:跌倒。 19、“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举:范围副词,全。 劝:鼓励。
加,程度副词,更加。 沮,懊丧。 20、“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御:驾。
泠然:形容词“泠”加词尾“然”,轻妙的样子。 21、“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致:使„„来到,招致。
数数(shuî)然:形容词“数数”加词尾“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22、“此虽免乎行,犹有所侍者也。” 侍:凭藉,依靠。 多义字的词义分析 其
可以用作代词,可以用作语气词。 1)“其”作代词,充当定语,相当于“他(她、它)的”,或表复数。 本篇课文的例句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其”,它的。
有时“其”出现在谓语前,但这时“其”并不是主语,而仍然充当定语,它的作用相当于“主语+之”,由此构成一个类似主谓结构中间加“之”取消独立性的情况。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其负大舟”相当于“水之负大舟”,充当“无力”的主语。
“奚以知其然也?”——“其然”相当于“它们的这样的情况”。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其自视”相当于“鹏之自视”。 2)“其”作语气词,表揣测语气,可用于选择问句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带有“大概”的意味。 之
可作动词、代词、连词 1)“之”作动词,表“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之”作代词,多用作宾语,也可作定语。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之”在否定句中充当宾语而前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之”在双宾语结构中充当间接宾语。 充当定语的例子有:
“之二虫又何知?”——“之二虫”即“这两个小生物”。 3)“之”作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名词性词组。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连接主语“鹏”和谓语“徙于南冥”。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接主语“水”和谓语“积”。 三、语法方面 1、宾语前置句式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夭阏”的宾语而前置。 (2)“之二虫又何知?”
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知”的宾语而前置,“何知”即“知道什么”。 (3)“奚以知其然也?”
疑问代词“奚”充当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4)“彼且奚适也?”
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适”的宾语而前置。“奚适”即到哪里去。 (5)“彼且恶乎待哉?” 疑问代词“恶”(相当于“何”)充当介词“乎”(相当于“于”)的宾语而前置。这句的意思是,那种人还依靠什么呢?
2、习惯句式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或作“何以„„为”,是表反问的习惯句式,意为“哪里用得着„„呢?”“为”是句末表疑问语气词。
(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不亦„„乎”是表反问的习惯句式,意为“不是很„„吗”,“岂不„„吗”。
第十八讲 代词
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其中,前三种是古代和现代都在使用的代词,后两种则是古代汉语所特有的。要求通过学习,能够全面了解古代汉语代词的基本情况,能在具体文句中辨认代词,能够解释该代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做到准确地今译。学习时,还应注意代词在宾语前置句中的用法。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一、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 “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如以下例句: “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
“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 “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 “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 “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
“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胡为”即“为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安在”即“在哪里”。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恶在”即“在哪里”,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 二、指示代词 1、“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
“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一般可译为“那”。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但是此时的“其”仍然为定语。它的作用相当于:名词+“之”。再连同后面的动词,就构成:“其”(主语+“之”)+谓语。如“其负大舟”就相当于“水之负大舟”,“其入”就相当于“师之入”。都相当于用连词“之”连接主谓语后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的名词性词组。在单句中充当一个句成分(主语或宾语)。此时“其”仍然是定语。
有时“其”出现在句首,容易被误解成主语。这时对“其”的词性更要细心辨析。如: “其是之谓乎?”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这两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上句表推测语气,下句表反问语气。都不是代词,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语。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可以译为“这”。 “之二虫,又何知?”——“之”为定语。
“姜氏欲之,焉避害?”——“之”为宾语,意思是,姜氏想要这样。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但是“兹”在古书中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其他代词多。 2、“此”、“是”、“斯”——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此天子气也。”——“此”做主语。 “仁者固如此乎?”——“此”做宾语。 “是乃仁术也”——“是”做主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是”做宾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斯”做定语。 “此”、“是”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 “可为流涕者,此也。”——可以为了它掉眼泪的,是这个啊。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武王就是这样的。 3、“彼”、“夫”——远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 “彼”,指代性强,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彼”做主语。 “由此及彼。”——“彼”做宾语。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彼”做定语。 “夫”,指示性较弱,以做定语为多。
“夫晋何厌之有?”——那晋国哪里有什么满足的时候?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那颛臾国,从前周已故的天子把它任命为东蒙山的主祭。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讨厌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它却又一定为得到它而制造说辞的态度。
位于句首的“夫”后来虚化为句首语气词,主要起提起话题的作用,表示要发议论。要注意辨别“夫”的这两种用法的区别。
做句首语气词的“夫”的用例如:
①“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对比前面所举“夫”做代词的用例: ④“夫晋何厌之有?”
⑤“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区别的办法。大致如下:
首先,做代词的“夫”主要充当定语,因此它的后面一般应该是受定语修饰的名词性词语。④⑤⑥三句都是这样。而语气词“夫”后面未必是名词性词语。如①句“夫”后面就不是名词性词语。
其次,语气词“夫”一定位于句首,如①②③都是。而代词“夫”不一定要位于句首。如⑥的“夫”就位于句中。
根据以上两点,可以把相当一部分“夫”的用法区分开来。即,不在句首的“夫”肯定不是语气词,如⑥;后面是非名词性词语的“夫”一般是语气词,如①。
对于既位于句首,后面又是名词性词语的“夫”,则只能根据文意来加以辨别。辨别的依据是:代词“夫”具有特指的意味,它的后面一般是个别的、特定的对象;语气词“夫”由于是发议论,所以它所针对的往往是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如②③④⑤都是“夫”既在句首,后面又是名词性词语的情况。但是④⑤的“夫”后面的名词都指代特定的个别的对象,而②③则带有“凡是战争”、“凡是大国”的意味,即针对普遍的问题发议论。所以④⑤句的“夫”为代词,而②③句的“夫”为语气词。
4、“尔”、“若”、“然”——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尔”主要作宾语和定语,“若”只作定语,“然”多作谓语。
公与为尔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公参与做这样的事。公参与做这样的事怎么做?公参与议论这样的事。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孔子说:真是君子啊,这样的人!真是崇尚德行啊,这样的人!
“河东凶亦然。”——河东闹饥荒我也是这样做。 三、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另外,“朕”在先秦也可以用作一般人的自称。例如: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朕”指屈原自己。可见可以用作一般人的自称。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注意„
古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往往用于对对方不需要讲礼貌的情况(如上对下、尊对卑、长对幼等),以及说话的双方关系亲昵到了不拘泥礼节的场合。试看以下例子可以体会出这一点来。
《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这是孔子向他的弟子说的话。是长者对少者说话,因此用第二人称代词。
《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这是楚汉相争时,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抓来威胁要杀死他,刘邦对项羽说的话。由于是敌对双方,所以刘邦在这里用第二人称代词称呼对方。
《史记·陈涉世家》:“若为庸耕,何富贵也?”——说话的双方都是被雇佣来耕地的农民,彼此身份一样,不需要拘泥于礼节,所以用第二人称代词相称。
古代汉语里对人讲究礼节的时候一般以尊称相称。用第二人称代词称谓对方多少带有不礼貌的意味。这是在读古书时需要悉心体会的。
第三人称代词: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兼职。“彼”用于第三人称仍带有指示性,并有轻蔑的意味。“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其”在谓词性成分前仍是作定语。例如„
“彼可取而代也。”——“彼”做主语,指代秦始皇,带有轻蔑的意味,大致相当于“那家伙”的意思。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其”指代丈人,做定语。“其子”即“他的儿子”。
“其父信之。”——“之”指代儿子,做宾语。”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其往”相当于“曹商之往”,“其”虽然用在动词“往”的前面,但仍然是做定语。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我”指代刘邦以及他所率领的人,相当于“我们”。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盍各言尔志?’”——“尔”在这里明显指孔子的四个弟子,所以应当译为“你们”。
“燕军夜大惊。„„五千人因衔枚击之。”——“之”在这里指代燕军。相当于“他们”。 从上例可以看出,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遇到人称代词,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究竟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至于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这里不赘例。
四、无定代词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例如„ “或问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或”在此指人,相当于“有的人”。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或”在此指物,相当于“有的”。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事情、东西)”。例如„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指物,相当于“没有什么(行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莫”指代人,后句意思是,当时的人没有谁赞同他的说法。
“莫”在先秦古文中一般都是无定代词。汉以后“莫”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当于“不要”。现代还时有这样的用法。
五、辅助性代词 1、“所”,加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所”字结构可以分成三类:
(1)、“所”+动词——意义相当于动词的宾语。例如„ “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所欲”,即想要的东西。“所恶”,即厌恶的东西。 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的后面,则活用为动词,这时的意义也相当于动词。如: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所贵”、“所贱”、“所卑”、“所尊”,都是形容词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所”字结构指代动词的宾语。
(2)、“所”+介词+谓词性成分——意义相当于介词的宾语,表示工具、处所、原因等。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所从坠”,即坠落下去的地方。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所以持国”,指保卫国家的手段、方法。 “是乱之所由作也。”——“所由作”,指内乱发生的原因。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所与饮食者”,即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人,“所与”指代动作行为的相关者。
(3)、“所”+(介词)+谓词性成分——这类“所”字结构可视为介词省略。表达的语义相当于被省略的介词的宾语。例如„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所生”相当于“所(以)生”,指代生的地方。 “诺,恣君之所使之。”——“所使之”相当于“所(以)使之”,指使用他的方法。
2、“者”,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者”字结构可有两类:
(1)、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数词)+“者”——“者”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例如„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少者”都是形容词与“者”结合后构成的名词性结构,相当于年老的人、年少的人。
“赦之,以劝事君者。”——“事君者”为动宾词组同“者”字的结合,意思相当于事奉国君的人。
(2)、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者”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例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名词“陈涉”和“者”字连用。 “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所”字结构和“者”字连用。“者”都起复指前面的名词性成分(“所”字结构也是名词性的)的作用,使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
第十九讲 秋水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秋水》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在古代汉语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实词也有相当数量,值得注意。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一、文字方面 1、“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辨,通假字,辨别。 2、“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米之在大仓乎?” 大—太,古今字。 3、“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鼃——蛙,异体字。 4、“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比—庇,通假字,寄托。 5、“人卒九州。”
卒——萃,通假字,聚集。 6、“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豪——毫,通假字,毫毛。 二、词汇方面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河:黄河。 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涘(sì):水边。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叠韵联绵词。迷惘直视的样子。 4、“野语有之曰。” 野语:词组,俗语。 5、“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穷:尽,走到尽头。殆:危险。
6、“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语:谈论。
笃:固定,拘限。 7、“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丑:浅陋。 8、“尾闾(lǘ)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泄:排放。 已,停止。
虚:空,尽,这里指水流尽。 9、“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未尝:副词,从来没有过。 10、“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中国:复合词,指黄河流域一带,处于九州之中部。 11、“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连:连续,这里指继承帝业。 任:担负,承担,“任士”指担负职业的人。 12、“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向:先前,刚才。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按季节。 (2)“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方。 “面”,名词作动词,面向,面对着。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少”,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少,认为„„少。 “轻”,形容词用作意动,认为„„轻。 (4)“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多”,形容词用作意动,认为„„多,“自多”即自以为是,有自我满足,自我夸耀的意思。“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同上例。
2、宾语前置句式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莫己若”是否定句中代词“己”充当动词“若”的宾语而前置。“我之谓也”句,动词“谓”的宾语“我”用代词“之”复指而前置。
(2)“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疑问代词“奚”充当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3、被动句式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并和表被动助动词“见”构成“见„„于”的被动句式,被大方之家取笑。
(2)“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拘于虚”、“笃于时”、“束于教”,都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意
为“被时地所限制”,“被时节所拘限”,“被所受的教育所束缚”。
第二十讲 介词
本讲介绍了介词的基本特点,重点对古代汉语常用介词“于(於、乎)”、“以”、“因”、“为”、“与”的用法分别做了介绍。介词在古代汉语虚词中出现最为频繁,用法也较多,对于介词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对整个文句的准确理解,因此是本门课学习的难点与重点。学习时要求做到在理解介词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在文句中辨认常用介词,解释其用法,并对文句做准确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一、古代汉语介词结构的特点
1、语序上的特点——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
“吾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介词“以”的宾语“一”前置在介词前面。
“何以战?”——即“以何战”。疑问代词“何”充当介词“以”的宾语而置于介词之前。
2、省略问题——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介词“与”的宾语省略。
3、语法功能——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现代汉语一般都用状语来表述。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前一介词结构“以羽”(用羽毛)置于动词之前充当状语,后一介词结构“以发”(用毛发)置于动词之后充当补语。今译时,则都译成状语。就是一例。
二、于(乎) 用法主要有四种:
(一)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意思可随文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例如„
“王坐于堂上。”——“于”表示“在”。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于”表示“到”。 “虎兕出于柙。”——“于”表示“从”。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于”表示“在„„方面”。 “敏于事而慎于言。”——“于”表示“在„„方面”。
(二)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随文意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例如„
“问于桀溺。”——“于”表示“对”或“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表示“给”。
(三)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为“比„„更„„”。例如„
“季氏富于周公。”——“于”引进比较的对象,意思是“比周公更富有”。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引进比较的对象,意思是“老百姓
比邻国更多”。
(四)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参见第十一节“被动表示法”)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为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在“见„„于„„”句式里,“于”的作用仍然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五)介词结构“于是”的用法: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为“从此”、“在这里”、“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于是穿黑色丧服来安葬文公。晋国从这个时候起开始用黑色丧服。“于是”相当于“从这时”。
“于是鸱得腐鼠。”——这个时候鸱得到一只腐烂的死鼠。“于是”相当于“在这时”。 现代汉语“于是”为一个连词。与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于是”用法并不一样。这是需要加以辨析的。
“乎”与“于”上古音相近,用作介词,作用与“于”基本相同。例如„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乎”表示“在”。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乎”相当于“到”。 “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前“乎”相当于“在”,引进时间;后“乎”引进比较的对象。
“志乎古,必遗乎今。”——“乎”用于被动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三、以
(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例如„ “许子以斧甑爨,以铁耕乎?”——“以”相当于“用”、“拿”。 “以千金为鲁连寿。”——用千金来祝鲁连长寿。 (二)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例如„ “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率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 “平明,汉军乃知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以五千骑”即率领五千名骑兵。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论”等。例如„
“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以三寸舌”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以时”即按照季节时令。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以中郎将”即凭着中郎将的身份。 (四)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如„ “此天以臣授陛下。”——“以臣”即“把臣”,意思是,这是老天爷把我授予陛下您的。 “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以城”即“把城”,秦不把城邑给予赵国。 (五)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因为这个人的言谈好就推举他,也不因为这个人的品行不好就废弃他的好言论。
“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骑及之。”——“以故”即因为这个缘故。 (六)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可译为“在”。例如„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彊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以”表示时间。“以彊壮出”即在壮年时出使。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以”都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相当于“在”。 (七)“以”构成的凝固结构“有以”、“无以”、“以故”、“以此”、“以是”、“是以”等
用法。
“有以”、“无以”相当于“有东西(或办法)用来„„”或“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例如„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意思是,没有办法养家。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以”即“无以”,“亡以应”,即没有办法回答。 “吾必有以重报母。”——我一定有办法重重地报答您。 “以故”,相当于“由于这个原故”。 “以是”、“以此”,相当于“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个东西”等。 “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例如„ “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以故”,由于这个缘故。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以是”,根据这个情况。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凭借这个。 “是以欲上民,必以身下之。”——“是以”,因此。 四、因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之类的意思。例如„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因此时”,即趁着这个时机。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因我降”,即通过我投降。 “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因景监见”,即通过景监谒见(秦王)。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意思。例如„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因为先前出使绝国的功劳。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一因为他的家世。 五、为
(一)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划事情不够忠诚吗?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为他请求制地(作封邑)。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为了利益而前来;都为了利益而前往。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是文章和诗歌都是为了时事而著作的。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例如„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老天爷不因为人们讨厌寒冷而中止严冬,大地不因为人们嫌恶遥远而停止它的宽广。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因为不在这上面用力;因为不在这方面用眼力;因为不在他们身上用恩典。
(四)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 “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为余言”,即对我说。
(五)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例如„
“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为赤帝子斩”即“被为赤帝子斩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虏”,被俘虏。这是介词“为”后面省略宾语,但意思还是表示被动。
六、与
(一)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例如„ “汉王与义帝发丧。”——即为义帝发丧。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与人佣耕”即为人当雇工耕地。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例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与之乘”,即跟他一起乘车。
“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为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意思是,我跟谁同归呢。
(三)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例如„ “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人之与狗”即人和狗相比。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所受到的天时与治世(比)是相同的,但是遇到的灾祸跟治世(比)是不同的。
第二十一讲 连词
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常用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以及特殊的连词“之”的用法。作为最常见的关联词,连词和介词一样,都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学习时要在准确理解连词和介词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教材所举连词的用法,能在文句中辨认连词,解释其用法,并对文句做准确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这种关系表现为:
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与”表并列。 “生庄公及公叔段。”——“及”表并列。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况”表示递进,更何况。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表示转折,但是。
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表示让步关系,纵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表示假设,如果。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则”连接条件复句,相当于“那么”。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是故”,等于说“故”,表示因果。“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也是因果关系,可理解为“因此”。
一、与
(一)一般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有时也表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或者”。
“蜩与学鸠笑之。”——“与”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与”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与”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这句意思是,杀人用木棒或是用刀,其性质有什么办法区别吗?
(二)还可连接分句与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这种情况下通常需同其他虚词
配合,过程“与„„不如”、“与„„不若”、“与„„宁”、“与其„„不如”、“与其„„孰若”等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宁可(不如)”。
“与人刃我,宁自刃。”——与其让别人杀我,我宁可自杀。 “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与其杀死这个人,宁可得到这个国家。 应注意区别“与”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
“与”字既可以作介词,又可以作连词。这两种不同用法有时在形式上很相似。 ①吾与女弗如也。——“吾与女”为并列词组,在句中作主语。 ②汉王与义帝发丧。——“汉王”为主语,“与义帝”为介宾结构,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③吾与徐公孰美?——“吾”为主语,“与徐公”为介宾结构,介进比较的对象。 以上三句从形式上看,“与”的前后都是名词,但是很显然,介词“与”和连词“与”所构成的句子关系是不一样的。
对于“与”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主要应抓住其结构关系的不同来加以辨别。大体上说可以有以下几种办法
(1)换位法。即看“与”字前后的两个名词能否互相换位。连词“与”前后的两个名词是并列关系,所以可以换位而不影响句义。
①句的“吾与女”可以换成“女与吾”,句子的意思并没有发生变化。再如前例“蜩与学鸠”换成“学鸠与蜩”,句子的意思也没有发生变化。由此证明这个“与”为连词。
②句的“汉王与义帝”如果换位为“义帝与汉王”(发丧),则句子的主语变了,句子的意思也完全发生了变化。
③句的“吾与徐公”如果换成“徐公与吾”,句子的意思也发生变化。因为前者是把“徐公”作为美男子的标准,自己与之比较,后者则变成徐公跟我比,意思是大不相同的。所以②③两句“与”前后的名词不能互换,因此可以判断②③两句的“与”是介词。
(2)插入法。介词“与”由于只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结构,而与前面的名词不发生结构关系,因此“与”的前面可以插入副词加以修饰。连词“与”则由于连接两个名词构成并列词组后充当句成分,所以“与”的前面不能插入修饰成分。因此可以根据能否插入修饰成分来加以辨别。
④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与”前面插入副词“俱”。 ⑤王稽遂与范雎西入秦。——“与”前面插入副词“遂”。
上面两例“与”的前面都插入了修饰性成分,所以都是介词。而对比前例,“蜩与学鸠笑之”句中,“与”的前面不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因此“与”是连词。
⑥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主语“吴”和介词结构“与越”之间插入连词“之”,说明“与”是介词。
(3)看“与”前后的词是否属于同一词类,以及能否省略。连词“与”前后的体词必须属于同一词类,并且不能省略,否则就不能构成并列词组。介词“与”由于它只同后面的体词有结构上的关系,所以前后的词不必属于同一词类,并且介词“与”前面充当句子主语的词经常可以省略,介词“与”自己的宾语也可以省略。例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为名词,跟代词“之”不能构成并列关系。因此这里的“与”应当为介词。
②“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与”前面的主语“项梁”省略,可知这里的“与”当为介词。
③“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父母不与言”句中,介词“与”后面省略宾语。据此可知句中的“与”为介词。
二、以
(一)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为“又”。 “治国之音安以乐;乱国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以”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以”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 “以”连接的两个动词,经常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以”可译为“而”或不译。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以”连接两项具有连续性的动作行为“破之”和“归秦”。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折以御”,“以”也是连接两个具有连续性的动作行为。
(二)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前一项动作行为是后一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以”连接两项动作行为,“假道”的目的是“伐虞”。可译为“以便”。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以”连接复句的两个分句,后项“抑强秦”是前项动作行为的目的。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以”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即快乐得以致于忘记了忧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两个“以”,前一个连接的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即因为贪生怕死以致损害了仁德,后一个连接的是动作行为的目的,即牺牲自身来达到成就仁德的目的。
上例说明,对于“以”连接两项动作行为所表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加以判别。 (三)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以”的这种用法相当于“而”,可不译。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潜师”意思是使军队潜伏着暗暗地前来。“以”连接的是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以”所连接的“明”是“教我”的方式。即明明白白地指教我。
注意区别“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 “以”既可充当介词,亦可充当连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需要辨别。尤其是介词“以”经常可以省略宾语,这样“以”就直接出现在动词前面,看起来就同连词“以”更为相象。
对于“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的辨析,主要应从它们的语法功能考虑。介词“以”的功能是介进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即使宾语省略,理论上也是可以补上宾语的。
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羹)遗之。”——“以”后面省略宾语“羹”,在理解时要补上(请允许我把羹送给她吃)。如果不补上的话,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会感到句子成分的残缺。
连词“以”则不然。有时看起来,好象在“以”的后面也可以补上宾语,但是这个补上的内容其实在“以”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所谓的宾语,反而会觉得累赘。
例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以撞”似乎可以补成“以之撞”,即用盾来撞。但是补上的内容“盾”在“以”的前面刚刚出现,因此这里的“以”其实是连词,也不需要补什么“宾语”。
三、而
(一)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
不译。
“敏于事而慎于言。”——“而”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意思是,在做事方面很敏捷,在言辞方面很谨慎。
“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而”连接两个形容词(后者活用为动词),相当于“又”,这句意思是,因为你的地位尊贵又拥有很多钱财。
“侣鱼虾而友麋鹿。”——“而”连接两个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表示并列关系,这句意思是,我把鱼虾当作伴侣,又把麋鹿当作朋友。
(二)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层进、原因等关系,可随文译为“又”、“而且”、“因而”、“就”等。详细情况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而”连接的两项动作有层递关系,可译为“而且”。这句意思是,生活给养齐备并且活动符合时令,那么大自然就不能使人困窘。
“觉而起,起而归。”——“而”所连接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承接。意思是,睡醒了就起身,起身后就回去。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而”所连接的两项前后有因果关系。意思是,射箭的靶子张设好了,因此弓箭就会射向它;树林的树木茂盛了,因此砍伐的斧子就会来到这里。
(三)连接谓词性成分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折的关系。“而”可译为“却”、“可是”。
“辞多类是而非,多类非而是。”——“而”连接的两项有转折关系,意思是,言辞常常好象正确,但却是错误的;也常常好象错误,但却是正确的。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三个“而”都是表示转折关系,后一个“而”连接的是分句与分句。
(四)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而”需要分别译为“如果”或“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诚信的话,那么不知道他可以怎样。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意思是,子产如果死去的话,谁将能够继承他呢?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根据主语,不应该出现谓语的情况,这里其实还是一种转折的意味。这句意思是,作为一个君子却不仁爱(君子应该仁爱,这里却出现了相反的事实)的情况,是有的了。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根据主语,不应该出现谓语的情况,这里其实还是一种转折的意味。这句意思是,十个人却服从一个人(十个人不应该听从一个人的命令,这里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难道是力量胜不过他,还是智力不如他呢?
(五)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一般不译出。 “嫂侧目而视,倾耳而听。”——“而”连接的前后两例都是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形容动词“视”和“听”,侧过眼睛看,把耳朵伸过去听。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终日而思”,“而”连接的也是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意思是整天地思索。
四、则
(一)连接动词性词组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表示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的联系,可译为“那么就”。
“于是至则围王离。”——“则”连接动词“至”和“围”,意思是,到达那里就包围了
王离。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则”也是连接动词“得”和“生”、“死”,意思是,得到了(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就会死去。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则”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在前一条件下将会出现后面的结果。意思是,远方的人如果不归服,那么就修治自己的文德教化使他们来归服。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则”连接的是两个分句,表示在前一条件下将会出现后面的结果。意思是,圣人死去以后,那么大的盗贼就不会兴起。
(二)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表示在对比相关的情况下结果的不同。可译为“就”或不必译出。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则”用在两个相对比的句子中,表示“入”、“出”两种情况下的列举和对比。意思是,进入朝廷在心里否定当政者,出了朝廷在里巷议论当政者。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则”也是用在两个相列举的分句中,意思是,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年高而忧惧。
(三)连接的前后两项不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而是有发现意外情况的意味,即后一件事情的出现,不是前一件事情的施事者所能意料到的。这种情况下的“则”不能译为“就”,而是可译为“原来已经”。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则”连接两个动词“至”和“行”,表示后者的出现不是前者所能意料到的。意思是,子路到达那里,却发现丈人原来已经外出了。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则”连接两件事,表示后者的出现不是前者所能意料到的。意思是,他的儿子快步前去看秧苗,却发现秧苗原来已经枯槁了。
(四)“则”用在前项中表示姑且承认某种情况,后项则从另一角度予以否认或说出与此相反的情况,构成让步关系的复句。“则”可译作“固然”、“虽然”、“倒是”等。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那个居室倒是很近,但是那个人却离我很远。 “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好虽然是好,但是还不能用这个来同吴国作战。
(五)“则”有时可以用在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中,含有假设的意思,可译为“假如”、“如果”。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则汉欲挑战”,即如果汉军想要挑战的话。“则”在此为表假设的连词。
“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那秦国假如肆无忌惮地称帝的话,那么我鲁仲连只有跳进东海去死了。“则”也是表示假设。
五、虽然、然、然而、然则
(一)虽:表让步或假设,可译为“虽然”或“即使”、“纵然”。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虽”表示“虽然”。 “虽九死其犹未悔。”——“虽”表示假设,即使死九次(九次形容多),还是没有后悔。 (二)虽然:连词“虽”与指示代词“然”结合而成的凝固结构,通常自成一个分句,表示承接上文,承认所言事实,以引起下文的转折,意为“虽然如此”、“即使如此”。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然”指代的是“滕君,则诚贤君”的情况,以引起下文的转折。这句意思是,说到滕国的国君,那么确实是个贤明的国君啊。虽然如此,但是他还是没有听到过圣人的大道。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然”指代的是“善哉”,表示一种认可,以引起下文的转折。这句意思是,话说得真好啊。可是虽然话说得好,但是公输盘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一定能够把宋国攻取下来。
(三)然:原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样”,虚化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表示转折,意思是“可是”。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然”表示转折,意思是“但是”。
(四)然而:指示代词“然”与转折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总结和承认上文的内容,“而”字引起下文的转折,意为“这样却”,“虽然如此,可是”。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总结和承认上文“七十者衣帛食,黎民不饥不寒”的情况,“而”引出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能做到“七十者衣帛食,黎民不饥不寒”这样的局面,但是却还不能王天下,是还没有的事情。
“夫环而攻之者,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然”总结和承认上文“夫环而攻之者,必有得天时者矣”的情况,“而”引出下文的转折,意思是,如此(得天时)的情况下但是却还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啊。
(五)然则: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为“既然如此,那就”。
“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然则”的“然”也是总结和承认上文“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则”则根据事理推出下文,意思是既然你不敢怨恨谁,这么说来你要感谢我的恩德了吧。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然”总结和承认上文“进亦忧,退亦忧”的情况,“则”推出下文,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六、之
(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性或修饰性的关系,在意义上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的”。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的”。意思是,没有专默精诚的心志,就不会有豁然贯通的智慧。
(二)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偏正性的名词词组,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之”不必译出。
“汤之问棘也是已。”——“汤之问棘”为主谓结构用“之”连接后变成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是“是”(这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之后凋”为主谓结构用“之”连接后变成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在句中充当动词“知”的宾语。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为主谓结构用“之”连接后变成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在判断句中充当谓语,这句主语是“此”。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为主谓结构用“之”连接后变成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在句中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这句意思是,至高无上的“道”得以实行的时候,天下成为公共的。
(三)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之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之”亦不必译出。 这种复句多为假设关系和条件关系的复句。如: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我之死”为主谓结构用“之”连接,在假设复句里作为分句。意思是,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活在这世上。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之爱子”为主谓结构用连词“之”连接,
在条件复句中充当分句。意思是,做父母的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考虑得更长远些。
注意:代词“其”如果用在动词性成分的前面,那么它的作用也常常相当于主谓结构用“之”连接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但是此时的“其”仍然为定语。它的作用相当于:名词+“之”。再连同后面的动词,就构成:“其”(主语+“之”)+谓语。如“其负大舟”就相当于“水之负大舟”,“其入”就相当于“师之入”。都相当于用连词“之”连接主谓语后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的名词性词组。在单句中充当一个句成分(主语或宾语)。此时“其”仍然是定语。
有时“其”出现在句首,容易被误解成主语。这时对“其”的词性更要细心辨析。如: “其是之谓乎?”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这两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上句表推测语气,下句表反问语气。都不是代词,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语。
第二十二讲 五蠹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五蠹》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语言风格严谨峻刻,逻辑性强,实词的掌握有一定难度。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陈其猷《韩非子译注》。
一、文字方面 1、古今字
⑴“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说——悦感到喜悦。
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采——棌栎木。
⑶“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庸——傭雇工
⑷“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士——仕做官 2、异体字
⑴“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蜯——蚌
⑵“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 饟——饷供给食物 3、通假字
⑴“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 脩——修学习
⑵“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翦——剪修剪
⑶“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窦——渎水沟
⑷“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橐——託投靠,依附
⑸“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上——尚崇尚 二、词汇方面 1、“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胜:承受得起,经得起。 2、“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 作:起来,兴起。搆:架起,搭起。 3、“民食果蓏蜯蛤。”
果蓏:木本植物结的果叫果,草本植物结的果叫蓏。 4、“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臭:气味。恶臭:难闻的气味。 5、“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化:改变,消除。 6、“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决:疏通水道。 7、“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
期:期望,要求。法;效法。常可:指永久不变的办法。可:相宜,适用。 8、“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论:考虑,研究。事;情事,情况。备:措施。 9、“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株:树桩。走:跑。 10、“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释:放下。冀:希望。 11、“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事力:使用劳力。养:给养,生活资料。 12、“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 厚:重。行:施行。 13、“而民自治。”
治:治理得好,政治上安定,与“乱”相对。 14、“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大父:祖父。 15、“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茅茨:盖房子的茅草、芦苇。采椽:栎木做的椽子。斲:砍削,这里指加工整理。 16、“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监门:看门的人。服:穿的。养:给养,这里指吃的东西。亏:减损,少。 17、“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身:亲自。先:动词,带头,做出表率。 18、“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去:离开。脱离。臣虏:同义词连用,都指奴隶。 19、“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饑岁:荒年。 20、“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易:轻视。 21、“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鄙:贪鄙。 22、“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诛:惩罚。戾:暴虐。称俗:适应习俗。 23、“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厚:多,充分。行武:使用武力。 24、“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修教:整治德教。干:盾。戚:斧。 25、“子言非不辩也。” 辩:言辞动听。 26、“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 去:距离,离开。门:指鲁国都门。 27、“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持:保有,保卫。 28、“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
息:止,废弃。循:依照,凭借。敌:抵御。万乘:拥有万辆兵车,用来代替武装力量强大的国家。
29、“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得:能够。行:施行。 30、“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句中的“政治”为两个词的临时连用,“政”是名词,指先王的政治措施,“治”为动词,治理。
31、“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丈夫”,复合词,成年男子的通称。 32、“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 “地方”,为两个词连用,“地”,土地,名词,做主语;“方”是“„„见方”的意思。 33、“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组成的结构,在这里表示行为的方法、依据。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1)“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王”,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做王,统治。 (2)“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大水”为名词性词语活用为一般动词,发大水。
(3)“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美”,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美。 (4)“禽兽之皮足衣也。” “衣”,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穿。
(5)“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6)“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多”,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多,即称赞的意思。 (7)“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重”,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重,看重。 (8)“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遗以水。” “山”、“谷”名词做状语,表示处所。 (9)“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泽”,名词做状语,表示处所。 (10)“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食”,动词的使动用法,给„„吃。 (11)“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前“重”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 (12)“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附。“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作王。 2、宾语前置句式
(1)“是以仁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是以”,代词“是”做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2)“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是以”,代词“是”做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第二十三讲 七月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作为韵文,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件的提示,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七月》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古今词义的演变和语法现象都是值得注意的。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陈子展《诗经直解》。
一、文字方面
(1)七月亨葵及菽。
亨——烹,古今字,烹煮。 (2)猗彼女桑。
猗(jǐ)——掎,通假字,拉住。 (3)八月剥枣。
剥(pū)——攴,通假字,打。 (4)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介(gài)——丐,通假字,祈求 (5)八月断壶。
壶——瓠,通假字,葫芦。 (6)黍稷重穋(lù)。
重(tïng)——穜,通假字,早种晚熟的谷。 穋——稑,异体字晚种早熟的谷。 (7)上入执宫功。
上——尚,通假字,还要。 (8)三之日纳于凌阴。
阴(yìn)——窨,通假字,地窖。 (9)四之日其蚤。
蚤——早,通假字,早朝,祭祀司寒神的一种仪式。 二、词汇方面 1、“人民不胜禽兽虫蛇。”(1)“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觱发(bìbō):双声联绵词,大风触物声。 栗烈:双声联绵词,犹如“凛冽”、“溧冽”。 2、“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2)“无衣无褐(hâ),何以卒岁?” 卒:终于,过完。 3、“民食果蓏蜯蛤。”(3)“四之日举趾。” 趾:脚。 4、“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4)“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同:偕同。 饁(yâ):送饭。 至:程度副词,极。 5、“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5)“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载:开始。 阳:暖和。
仓庚:叠韵联绵词,鸟名,即黄莺。 6、“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6)“女执懿筐,遵彼微行(háng),爰求柔桑。”
懿:深。
遵:循着,沿着„„走。 行:道路。
爰:相当于“于是”(在这儿)。 求:寻找。 7、“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7)“春日迟迟,采繁祁祁。” 迟迟:叠音词,缓慢的样子。 祁祁:叠音词,众多的样子。 8、“论世之事,因为之备。”(8)“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殆:恐怕。 9、“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9)“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载:副词,又。这句意思是:又是玄色的,又是黄色的。 孔:副词,很。 阳:鲜明。 10、“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10)“四月秀葽。” 秀:植物开花。 11、“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11)“八月其获。” 获:收获庄稼。 12、“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12)“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狐狸:词组,“狐”(狐狸)和“狸”(野猫)。 13、“而民自治。”(13)“载缵武功。” 缵:继续。 14、“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14)“塞向墐户。” 向:朝北的窗。 墐(jìn):用泥涂抹缝隙。 15、“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15)“九月叔苴。” 叔:拾取。 16、“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16)“亟其乘屋。”
亟(jí):副词,连忙。 乘:登上。 17、“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17)“三之日纳于凌阴。” 凌:冰。 18、“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18)“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肃霜:即肃爽,双声联绵词,指秋高气爽。 涤场:即涤荡,双声联绵词,指天地肃清。 19、“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19)“朋酒斯饗。” 朋:本义为两串贝,引申为“双”。朋酒,即两樽酒。 饗:聚集宴饗。 20、“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20)“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跻:登。 称:举起。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1)“七月流火,八月萑苇(huánwěi)。” “萑苇”,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指收取萑苇。 (2)“蚕月条桑,取彼斧斨(qiāng),以伐远扬。” “条”本指枝条,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指采摘枝条。 (3)“言私其豵(zōng),献豜(jiān)于公。”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指私人占有。 (4)“采荼新樗(chū),食我农夫。” “食”,用作使动,给„„吃,即养活。 2、宾语前置句式 (1)“朋酒斯飨。” “朋酒”(两樽酒)为“飨”的宾语,用代词“斯”复指而前置。 3、词头“于”的用法
本诗中名词用作动词的标志之一是在该名词前加词头“于”,例如下面的句子: “三之日于耜”——“耜”本为名词,加“于”后活用为动词,指修理耜类工具。 “一之日于貉。”——“貉”加“于”后活用为动词,指捕兽。 “昼尔于茅。”——“茅”,茅草,加“于”后活用为动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