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统觉测验(图)
实施主题统觉测验时,向受测者呈现20幅意义不明的关于人物和场景的图画。要求受测者针对每一幅图画编制一个300字的故事。一个21岁男青年对图8.1中的画面讲述了下述故事:
主题统觉测验(TAT)示例
她正在收拾屋子以迎接某人的到来,她打开门,最后一遍扫视房间。也许她正在盼望儿子回家。她试图把所有的东西恢复到儿子出门时的原样。她似乎性格上有些暴虐,统治着儿子的生活,一旦他回来立即控制他。这仅仅是她控制的开端。她的儿子一定被她的暴虐所吓倒,将顺从她的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他将按照母亲规定的生活道路走下去。所有这一切意味着她完全统治着他的生活直至她死去。
受测者编制的这个“母亲支配儿子”的故事,后来被证实它确实反映了受测者个人的问题。
期待心理与应用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 \"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2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