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管理
摘要:目前,世界遗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世界遗产
在“悲痛的哭泣”。于是,做一个文明的游客对遗产地重新焕发笑颜至关重要。加强游客的管理也势在必行。对游客应“硬”“软”兼施。既要在法律制度,奖罚政策和合同等上对其进行约束,又要在价格,制度,环境,解说系统等方面给予游客以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促进人与遗产地的和谐,也更有利于世界遗产的保护。下面,我就谈一点我在这方面的浅陋的见解。
正文: 世界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厚重历史文
化与传统习俗的积淀,是大自然对这个国家的赏识与恩赐,是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迹。因此,作为文明人类的后代,我们应将这份无价的宝藏保护起来,传承下去。让人类的文明圣火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为了顺应这一号召,世界上建立了世界遗产组织,指定了《世界遗产公约》,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将那些世界罕见的,融入人类无穷智慧的文化与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的是将这些属于全世界共同拥有的财产保护起来,传给子孙后代。为全球人类留下一个精神的家园和永远的财富。其宗旨是调动全球一切力量,保护世界的每一处珍贵的世界遗产。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遗产的保护不容乐观。而我的情况显得尤为严重。在我国,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官商相互勾结,完全不顾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财产,公然将其纳入自己的经济计划之内,把他作为盈利的工具,违背归路的客观性,肆意的开发,将遗产上市,经济运作,更有甚者,不顾遗产地的环境承载量,让游客大量的涌入,极大的破坏了遗产地。因此,加强对遗产地的旅游主体——游客的管理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对游客的管理,既包括对他们的制约,也包括对他们的关怀,只有松紧适度,软硬兼施,才能让遗产地永葆青春,笑容永驻!下面我就就遗产地的游客管理,来阐述一下我浅陋不成熟的看法。 (一)对游客要“硬”,加快对其管理,监督,法律等制约体系的建设。 今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把单纯追求物质上的温饱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人们把注意力逐步转向了教育和娱乐领域。世界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既有旅游资源的特性又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遗产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作为世界的文化遗产,又具有教育价值。于是乎,遗产地旅游便成为大家娱乐身心,增长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固然,遗产地的开发会极大的加快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但随之带来的隐患也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游客在遗产地的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破坏文物古迹,花草树木等不文明的行为,给遗产地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而且,我国游客的这种行为,是外国遗产地的管理者极大反感的。甚至有的国家遗产地打出“中国人不得入内”的牌子和亮出专门用汉语写的“黄牌警告”。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耻辱,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我国的游客的管理对我们国家来说显得更为的重要!
1:加快我国专门《世界遗产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以规范游客的行为。
进入21世纪,我国提倡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国家,坚持以德制国和依法制国相结合。但刚开始我们走的就是以德来保护世界遗产的路子,但是我们的这次实践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道德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的时候,借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则是必经之路拉。我国近几年来,虽然在法律制定上取得了可惜的成绩,但在世界遗产方面,就显得相对薄弱。我国现在还没有保护遗产的专门法律,只有《文物法》中才提级了遗产的保护。并且地方性的保护世界遗产的法律法规也相对较少,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我国目前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长城保护条例 》 《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云南省丽江占城保护条例 》《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 》《山西省平遥占城保护条例 》《四川省间中占城保护条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 》《上海市历史文化凤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但是国家性的有强制力的法律还是太少拉。 2: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
光有了法律条文还不行,必须得将这个法律法规实施下去,才能算是制定了一部“有用的法律”。否则,就只是一只“纸老虎”,根本就没有发挥其威力。因此我们应建立一整套实施法律的专门机制,设立准们的机构负责法律的实施。同时全国应该开展好这些法律的宣讲工作,让游客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从而规范有卡的行为。
3:制定游者行为规范,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各种类型的旅游者行为规范的制定、宣传和实施,对他们进行旅游前的培训。
各个遗产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同时,加强游客进
入之前的宣讲工作。例如,通过多媒体用生动的画面来展示一些不文明行为,同时亮出本遗产地的行为规范。或者,在遗产地的门口设立行为规范牌子放在醒目的位置。外国在这方面就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例如英国发布的《在英旅游告诫20条》,除了告诫游客不要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触摸展品外,还针对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外国游客的提醒,使游客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意识到自己对旅游景区环境应负的责任,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选自:国外游客管理经验及启示作者:李娜]同时,景区要加强对游客宣传的力度: 进入生态旅游地或遗产地之前短片,入口处,免费发放《入园须知》或旅游指南等。同时对异地特别是去国外旅游的客人,进行里产地的文化习俗,传统习惯的宣讲,使游客了解与特定旅游目的地人民交往时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不做损于中国人形象的事情。
4:建立游客信息与道德素质的网络数据库。遗产地应对每个游客建立个人信息及道德素质的网上档案。对每一个游客的行为一一记录在案。并且将游客的行为与他们的工资奖金与贷款等行为挂钩。因此,这就需要遗产地与用人单位及银行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国家的相关的部门给予大力的支
持。就像一个笑话讲的那样,一个人闯红灯的行为回影响到他的信誉与前途,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可能会让他遗臭万年啊!我真的希望能看到中国也有这样一个全国评价的网络,如果那样的话,“要面子”字中国人就不会再破坏世界遗产拉。那将是多么美好和和谐的时候啊!
5:建立严明的赏罚和监督机制,利用高科技的手段监督游客的行为。规范游客,调动起积极性。
所谓的“赏”就是遗产地可设立“文明游客”评选机制。对那些文明参观遗产地的游客实行免费参观或打折参观。或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对他们的优秀行为进行赞扬。通过建立全国性的“文明游客”网络数据库,让他们吧的美名跨越时间,空间,流传千古。这样的机制,极易激发游客的荣辱感,调动他们文明参观的积极性。我认为这一条是非常可行的。
所谓的“罚”就是遗产地对那些不文明的游客要制定严厉的“罚款”“制裁”制度。例如,对那些不文明的行为进行“高额的罚款”(如果罚的很低,就不会引起人们对遗产保护的重视)。罚款的同时,要对其做出“制裁”。例如不允许游客在一年之内参观全国的世界遗产地。当然,这种设想要想实现,必须建立全国性的遗产地制裁体系,使所有遗产地在这方面达成共识,全部都参与进来。虽然这种“罚”有点像“高压政策”,但对遗产地的保护作用却是十分巨大的,同时这也体现了文明游客与不文明游客之间的公平原则。 所谓的“监督机制”,就是建立监督体系调动大个的参与或者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对遗产地进行跟踪的监督。首先遗产地应建立起适当的监督方式。例如设立监督热线,同时也可以安排巡查人员在管理区内值班,直接实施监督。调动大众参与,这里的大众可以包括社会的各种团体与个人,还有学生和退休老人等更可以包括这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当然遗产地可以给予他们合理的奖励与表扬。
21世纪是一个科技告诉发展的时期。遗产地的管理也应该与时具进,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监督。例如利用摄相头或3S技术,对遗产地内的游客进行及时的跟踪监督,派值班人员每时每刻进行观察和分析。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追求快,准,好的办事效率。
6:遗产地与游客订立“道德承诺合同”或保证书。
与那些进入遗产地的游客签订“道德承诺合同”或“文明旅游”保证书。违约者将手到相关的违约处罚。对那些不签订合同或保证书的游客则不给予进入遗产地旅游的权利。
7:实行门票预约制度,限制游客的数量,保证旅游的质量。相关遗产专家根据遗产地的环境承载量,为每个遗产地指定合理的旅游人数和售票的数量。对游客实行预约票制度。并且网上公开每天允许的游客数量。让游客心中有数。同时,也必须加大对这一环节的监管力度,防止以权谋私,侵害游客的利益和杜绝以公肥私的金钱买卖。
8: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建议进行“遗产地文化基本测试”和“入乡随俗”的“服饰旅游”。因为每一个遗产地都有自己一段丰富的历史经历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欣赏文化遗产地,只有事先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才能做到充分的身心愉悦,达到人景统一的境界。因此,进行“遗产地基本文化测试”是十分必要和
优有益的,这样既可以让旅游者增长知识受到教育,达到最佳的旅游境界,又能限制游客的数量,保证旅游的质量。
而对于有特定朝代的建筑和少数民族的遗产地。我建议还原当地当时的情景和人物。即穿上那个民族或那个朝代的服饰,以一个当局者的身份去领略其中的文化气息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从而提高游览的水平。并且这种服饰旅游与当地当时的建筑与环境相映衬达到最佳的旅游境界。“服饰旅游”可采取租或买的形式,原则上是当地人生产的。这样既可以把当地的文化内涵融入服饰之中,有能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严格规范服饰的价格,防止哄抬物价的不正当的竞争。
(二)对游客要“柔”为游客打造一个身心愉悦的最佳场所。
遗产地要想得到充分的保护,必须以强大的经济作为保护的后盾。而游客则是这个经济后盾的强有力的支持者。因此,我门必须制定一些“柔”的政策,来保护好旅游者的利益,为其打造一个完美的旅游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关注和游览遗产地。
1: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让游客能进得去。
只有以金钱做后盾,人们才会去旅游。但是人们也会选择既便宜合适的地方去旅游。当门票的价格太高时,人们就会放弃旅游的欲望,即使是遗产地想去领略一下,也进不去门啊!因此,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显得很重要。
首先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遗产地门票的性质:它是一种管理手段和措施。门票不是“经营”问题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或高额利润,而是为了保护文物,永续发挥它的思想文化等功能和作用。[摘自:自然文化遗产管理——中外理论与实践之门票管理,作者;李晓东。第103页]但我国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从中外比较来看。我国的票价是比较高的。有的国家甚至实行免费开放。比利时认为收费知识为了便于管理以门票赢利的想法是愚蠢的。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票价为1.5美元,比八达岭的门票要便宜(摘自《公益性文化场所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001年9月7日《中国文物报》)。埃及金字塔的门票0.05美元,比八达岭门票便宜[出处:同上]。如此这般,增加了游客的负担。为了游客的利益,我们应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措施如:1:实行门票调空政策和门票价格听政制度。让群众参与进来,以实现遗产这个“公共品对所有人的公平性。2:从法律上确定文化遗产是保护性文化资源,不得作为资源进行开发。不得把门票划给企业”经营“并上市。3:依法整顿文物的管理体制,是其由相关的文物管理部门进行管理。4:实行多种-票价制度。例如免费票,半价票,优惠票或年票,月票等。以照顾学生,老人,周围的居民或对该遗产地感兴趣的游客。 2:规范遗产地的商贩买卖秩序,保障游客的利益。
在我国景区管理混乱,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加之景区内的商品价格高出市场价格,形成遗产地内的经济垄断,有的游客们只能任由商贩宰割。这极大的侵犯了游客的利益。随意圈地占点收取拍照费,随意拉客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之小贩的叫卖声及与游客的讨价还价声,造成竟区内异常的吵闹。完全失去了原真的面貌,倒像成了闹市。造成了遗产地的听觉与视觉污染。因此,规范遗产地的买卖秩序迫在眉睫。1:禁止将遗产地的经营权转交给私人经营,防止遗产地经营的完全经济化。2:规范景区内的买卖秩序,禁止小商小贩在内部经营。3:在景区内设立较少数量但精简有序的便利
店,但要严格规范他们的行为,防止游客上当受骗,侵害游客的利益。西班牙在这方面的管理有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西班牙所有的旅游景点都不准开饭馆和咖啡馆,也不准零售任何食品、水和纪念品,更不准乱停车。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在景点是绝对禁止的,违者严惩不贷。西班牙旅游景点内不准吃东西,游客吃饭、喝水必须到城里的饭馆、咖啡馆,买纪念品必须到附近出售纪念品的商店。 3:加大遗产地的科技与资金投入,保护发展遗产地,还游客一个完美的旅游环境。
现在遗产地内的文物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原因,破坏的十分严重。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对遗产地的科技与资金投入。美国在这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努力增加给予科学的资源管理和研究工作人员与预算;建立大学之间的合作网络。即CESU;为研究者提供实验室及是科学家在园区开展研究工作的准入程序。;设立奖学金计划和周期性研究,鼓励大学教授和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我国在科技与资金方面都要加大投入。如1:实行“科学为园区服务园区为科学服务的政策。2:使园区成为科学家方便进入的场所。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和保护接班人。增加大学中遗产课程的数量和增加对其的重视。3:国家建立世界遗产地的专项资金库,定期向遗产地拨款保护。4:鼓励社会人员积极投资,最大限度的接纳社会资金。2:实行游客投资制度,即门票中包括游客的一部分投资,定期给游客分红。
4:对遗产地进行管制体制的改革,维护游客的利益。
在我国,遗产地的经营权大都下放给了地方,造成经营权与管理权的集中。大部分地方将其经济化,大大提高门票的价格,巧立名目。极大的侵害了游客的利益。游客有苦无处诉。因此,我们应实行管制改革。1:管理权向中央集中,将经济管制与质量管制权分离。将遗产地的保护权交给了中央。2:降低经济管制的激励强度,防止经营者将遗产地的性质扭曲化,而过多利用景区 资源。保护游客的权益。3:建立一个最高的管理遗产地的中央机构,并平行于其他的中央机构,增加遗产方面的专家并发挥其在其中的主导作用。设立专家建议体制,定期召开专家会议,听取专家的建议。只有这样的体制,才能让游客“安心舒适“旅游。
5:完善遗产地的解说系统,还游客一个真实生动的遗产风貌。
从我国的解说系统来看,导游的素质普遍的不高。他们对遗产地的 文化内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有的导游员对遗产地的文化进行颠倒是非的解释,宣扬迷信,致使游客无所适从。最终造成对遗产地文化的 歪曲理解或者根本的不了解。因此,我们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旅行社需要对导游词严格把关,严禁无中生有的编造,加强导游词的知识含量和科学性,发挥导游“文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的作用;同时对解说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包括基本的导游技巧,服务质量和遗产地知识的测试,实行严明的奖惩制度。使游客能真实的体会到一个全真的遗产风貌。
6:保障游客安全,培养游客的防骗和自救等知识。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当时许多游客都在四川旅游。幸亏我过政府措施得力,才使许多游客幸免于难。因此,发展旅游的同时,要保障好游客的人身安全。遗产地应该设立配套的安全设施,在危险地,应在醒目的位
置设立警示牌以做提醒。并与周围的医院建立密切的联系。以备及时救援。此外,还要增强游客的防骗能力几自救能力。如发放相关的小册子或设立牌子等。做到充分保护游客的利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