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以邯郸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例
2023-06-09
来源:易榕旅网
2013年i月 河北学刊 Hebei Academic Journal Jan.,2013 Vo1.33 No.1 第33卷第1期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以邯郸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例 王 冉,郑 扬 (邯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河北邯郸056001) [摘要]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主要分布于广大农村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以其自身特性对农民的文化取向形成了一种凝聚力量。“传统”与“现代”共存于一个空间,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就 邯郸市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对其的传承与保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应用价值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以邯郸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201203095) ・ [作者简介]王郑冉(1980一),女,河南省林州市人,邯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舞蹈学研究。 扬(1978一),女,天津市人,邯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音乐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1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3)叭一0206—03 [收稿日期]2012—09—16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 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文化建设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 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重 要途径。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底蕴的各种非物 质文化遗产,以其与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 承的传统表现形式,其技艺、经验和精神在千百年的 早在八千多年前,邯郸就有古人类生息繁衍,邯 郸的建城史已有三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邯郸人民创造出了有着鲜明地域烙印、璨若明珠的 多种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歌舞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绝大多数是为了祈神 降福,希望来年五谷丰登、社会安宁,表达民众的美 好愿望,也有一部分是直接来源于并表现民众的日 常生活,反映的是农业社会生产力当时的状况,起到 传承、发展中具有活态流变的特点,成为中华民族的 历史文化奇葩。其中,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 广大民众为观众的艺术形式,在产生、传承、流变和 演艺、受众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及优势。本文以邯郸 了支撑人们精神与信念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 断发展,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盛行于广 大农村的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流变过程 中,在娱神的基础上增加了娱人的功能。正因注入 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探讨其与新农村文化 建设间的关系,以及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与发展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 一了新内容,故仍能经久不衰地广泛流传。在新农村 文化建设中应善于观察、总结这方面的变化,政府有 关部门组织民俗专家、专业工作者深入到农村、农民 、继承式建设——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 途径,在继承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新文化的创造 之中去,引导传承人及物化作品(如剪纸、泥塑)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千百年传承的过程中是以一 种“活”的形态进行流变。从时间上看,“新文化”是 文化遗产的一种延续与继承;从空间上看,文化遗产 制作人、文艺作品的表演者,一方面要汲取其精华, 继续传承与发扬其优秀的文化精神与艺术形式;另 一方面要剔除其糟粕,将愚昧的、落后的、不文明的 是“新文化”发展的支撑与建设的基础,“新文化”的 发展离不开对文化遗产的继承,文化遗产的传承离 不开“新文化”内涵的注入。所以,在新农村文化建 设的过程中,要把握住文化遗产民族性、地域性的本 内容进行否定与改造。这就需要在传承与发展之间 进行有效整合,在保留其传统形式的基础_L,对其内 容有选择性地予以传承,在传承中进行创新,逐渐形 成具有新内涵、新形式,有广泛大众基础和科学文化 支撑,并利于大力推广的“新文化”。比如,邯郸市 质特征和广大群众普遍认同的基础,在传承中建设 206 ◆河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调落子早在1955年就进 行赋予时代内容的尝试,编演的时装剧《红军回来 了》演出经久不衰。其后不断推陈出新,创作排演 的《范小丑参军》、《一捆柴》及大型魔幻舞台剧《黄 粱梦》、海上实景剧《海上生明月》等剧目,演出时场 场爆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调 情感和信仰,久而久之,形成了以人为核心的一种精 神寄托,这就从思想与情感上为农民群众发挥主动 性与创造性提供了源动力。 农民群众主动地发挥其创造性,潜移默化中提 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使其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思想 与观念,并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保障了主体的培养,而 这种积极主动参与的主体力量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化建设的骨干和动力。各级政府对此给予积极引 落子的成功尝试值得包括歌舞类在内的各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发展及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借 鉴。 二、特色化发展——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形式及内涵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邯郸市十六个县 (市)的民风习俗各有不同,反映在文化形态也各有 特色,生长于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各具浓郁的地 域烙印和民俗风格。其中,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萌生之初到流延至今,始终根植于农村的沃土之 中,存续于农民的繁衍之中,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 活密切相关,并表达着农民的情感,寄托了农民的祈 愿,以其特有的形式长久地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广泛 流传,能够自然地架构起农民群众之间、政府与农民 之间的亲切感。这从邯郸市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演艺人员大都来自本乡本土,每次演出全村群众 几近倾巢而出观看,外出务工人员也从千里之外赶 回家乡参与其中,即可见一斑。比如,每年的元宵 节,永年县的国家级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花桌”,采取传统的舞蹈技巧,在鼓乐伴奏下,艺 术氛围浓郁,演出气势壮观,使得围观者人山人海, 喝彩不断。这种兴始于唐代初期、不断丰富完善、传 承下来的民间舞蹈艺术,在永年县政府的关心与支 持下,更加彰显了地域特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化 品牌。 从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中进行 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可以看到,在新农村文化建 设中,各县(市)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 重要内容进行特色文化建设,既贴近农民的生活,符 合农民的文化习俗,还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 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农民群众自主地发挥创 造性。这是因为,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 可操作性。这些文化遗产从产生到流传,千百年来 生长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农民群众对身边这些 “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耳闻能详,极易掌握并从生 活中汲取营养赋予其时代新内容。其次,农民群众 对反映当地民风民俗、表演技能的歌舞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有着深厚情感。千百年来祖祖辈辈靠着口传 身教一代代地传承、光大,并不断地植入自身理解、 导和资金支持,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和弘扬创造良好条件,不仅有利于在农村中建设文 化艺术团体与培养农民文化人才,有利于活跃健康 向上的农村文化生活,还能突出各县(市)带有厚重 地域色彩的文化特色,无疑是宣传本地优势、提高本 地知名度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同时也是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三、传承形式的完善——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 产为契机。加强农民文化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依靠传承人开展授徒、传 艺、交流等活动得以保护、延续的特点。传承人是历 史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立之本,如果未 能在传承人的有生之年将文化遗产给予全面有效地 保护并传承下去,就会发生人亡艺绝的现象,并成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可弥补的损失。这就启发我 们,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将农村的主人——农 民放在首位,建设起一支来自于农民、服务于农民的 文化队伍,让他们在承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接 受新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树立起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生 活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与文化活动来丰 富自身生活。而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具有与农 民之间距离较近且易于为农民所掌握的特点,故将 其元素和组合纳入农民文化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中具 有较强的操作性。 首先,传承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建设 一支农民自己的文化队伍。我们现在对于农村基层 文化队伍建设主要采取的是“帮扶”政策,鼓励专业 演艺人员、创作人员走人农村,开展“文化下乡”活 动,通过举办文艺展演、组织培训等形式帮助建设与 培养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尽管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 成效,但直接受益的只是占农民少数的文化队伍,况 且“文化下乡”活动不能长期不问断地在农民身边, 内容也缺少地域性、民间性。而歌舞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生长在农村,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贴近农民生活 的强大优势,只需传承人教授、政府组织就可随时随 地进行学习、创新,这样就便于建立、发展一支农民 自己的留得住的文化队伍。 207 河北学刊2013・1 征的新内容,注入新活力。这种政府引导下的广大 其次,传承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筑和谐社会。每逢农村传统 庙会、集市节日或国家法定节假日,歌舞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就会出现在农村的固定地点进行表演,极大 吸引了本乡本土村民及三乡五里乡民前来观赏。农 民的这种高昂热情有利于将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推广,农 闲时期农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交流、创新和排 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创新,会从根本上使农村文 化建设、农民文化队伍和农民文化生活更加兴旺发 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与新农村文化 建设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非物 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以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 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主人——农民群众之间的 演,节庆时期则进行演出,并在传授、交流、演出的实 纽带,在其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来加强对农民群众的 践中形成了一种联系乡民情感的纽带,既是对歌舞 培养,使他们在思想、行动及观念上奋发向上,以达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到提高农民整体思想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文明建设与构筑和谐社会的目的。歌舞类非物质文 再者,传承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农民 化遗产具有与农民生活联系紧密、群众参与性广、受 群众发挥自我能动性。农民对于歌舞类非物质文化 众感染性强等特点,有着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主动参 遗产耳濡目染,如数家珍,在表演现场浓烈的氛围 与的优势,在保护与传承中有利于建设、培养一支农 中,往往能和着民间乐器的旋律、伴着表演队伍的舞 民自己的文化队伍,在政府帮扶政策和专业人士指 动而情不自禁地跟着哼起来、唱起来、舞起来。这种 导下,农民可以自主发挥创造性,形成与时俱进、积 认知和参与程度正是农民发挥自我能动性的前提和 极向上并具有新内涵与新形式的新文化。在新农村 基础。顺应这种大势,政府给予积极的帮扶政策,专 文化建设中,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避免r“旧” 业人士给予有力的艺术指导,充分展示农民的聪明 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冲突,无疑是对其予以保护 才智和艺术才华,其能动性将会得以极大发挥,并在 与传承的一种有效措施。 继承过程中自觉为古老的文化遗产输入具有时代特 On the Valu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ulture ——Handan’S Songs and Dances as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NG Ran,ZHENG Yang (School ofArts and Media,Handan College,Handan 056001,China) Abstract:At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the soul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rural areas works as a gathering strength in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farmers.“Traditional’’and‘‘modern”coexist in a space of mutual development and mutual promotion.As far as Handan g songs and dances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 concerned,its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new ur— ral areas.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cultural consturction in new rural areas;value [责任编辑、校对:把增强]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