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 河南郑州某五层办公楼采暖设计 学 院: 城市建设学院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年 级: 指导教师: 姓 名: 学 号: 设计时间:
摘要
本工程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栋五层办公楼,设计任务是做采暖系统,主要的内容有:热负荷的计算、散热器型式选择、散热器面积和片数的计算、系统形式的选择、绘图、水力计算。本工程选用的是4柱813型散热器,系统为单管上供下回同程式系统。供水立管从管道井内通向顶层,因本建筑没有地下室,所以底层回水管需设专门的地沟。
关键词:热负荷;散热器;上供下回
共30页 第1页
目录
摘要................................................................................................................................................... 1 第1章 工程概况 ........................................................................................................................... 3
1.1 工程概况 .......................................................................................................................... 3 1.2 设计范围 .......................................................................................................................... 3 1.3 建筑设计条件 .................................................................................................................. 3 第2章 采暖热负荷计算 ................................................................................................................. 4
2.1热负荷计算概述 ................................................................................................................. 4 2.2热负荷计算表 ..................................................................................................................... 7 第3章 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 ................................................................................................... 12
3.1系统型式的选择 ............................................................................................................... 12 第4章 散热器的选型 ................................................................................................................... 15
4.1 散热器的计算 .................................................................................................................. 15 4.2 各房间散热器计算表 ................................................................................................... 18 4.3 散热器的布置 ............................................................................................................... 22 第5章 管道的水力计算 ............................................................................................................... 24
5.1 绘制系统图 ...................................................................................................................... 24 5.2 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 .............................................................................................. 24 5.3 水泵选型 .......................................................................................................................... 29 参考资料 ......................................................................................................................................... 30 心得体会 ......................................................................................................................................... 31
共30页 第2页
第1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课程设计任务的工程是位于郑州的一栋五层办公楼,总建筑面积
4276.8 m2,一至四层为办公室,第五层为居住宿舍和部分办公室。
1.2 设计范围
本次暖通空调设计的内容:采暖系统
1.3 建筑设计条件
1.3.1 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该地区室外气象参数摘录如下: 北纬:35° 东经:113.65°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
1.3.2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冬季采暖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办公室、宿舍、会议厅、休息厅:18℃ 走廊、厕所、大厅、电梯厅:14℃ 休息厅:16℃
1.3.3 热源条件
本建筑物北面有完善的热水采暖外网,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共30页 第3页
第2章 采暖热负荷计算
2.1热负荷计算概述
本工程主要采用一维稳态传热法计算各个房间的热负荷,其中包括建筑的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和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最后将各个房汇总。
2.1.1热负荷计算参数
1、墙壁:本建筑外墙为300mm的加气混凝土墙,其传热系数:K=0.73W/(m·K)。
2、玻璃窗:双层透明中空玻璃,金属框,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为:K=3.00 W/(m2·K)。
3、屋面:屋面从上到下依次为:①防水层加小豆石10mm;②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③保温层,加气混凝土200mm;④隔气层;⑤承重层120空心板Φ60孔;⑥内粉刷。属Ⅱ型类,传热系数K=1.06W/(m2·K)。 4、地面:不保温地面。K值按地带划分计算,从外墙每2m划分一个带,地带划分如图2-1所示
第Ⅰ地带:K=0.46 W/(m2·K) 第Ⅱ地带:K=0.23 W/(m2·K)
第Ⅲ地带:K=0.12 W/(m2·K) 第Ⅳ地带:K=0.07 W/(m2·K)
2共30页 第4页
2.1.2热负荷计算方法
对外墙、外窗、屋面、天窗、一层地面引起的热负荷进行计算,最后将
各个房间耗热量汇总。 1. 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Qj=AK(tR-t0.w)a
Q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A ——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
K ——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tR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0.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a——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规范中规定: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楼板等的耗热量。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5℃,且通过隔墙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放假热负荷的10%时,尚应计算其传热量。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各项附加百分率应按下给定的数值选用:
1)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 0~10% 东、西 -5% 东南、西南 -10%~-15% 南 -15%~-30%
注:⑴ 应根据当地冬季日照率、辐射照度、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等情况选用修正率。 ⑵ 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东、西向可不修正。
2)风力附加率: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5%~10%。 3)门外附加率:
当建筑物的楼层数为n时:
共30页 第5页
一道门 65%×n
两道门(有门斗) 80%×n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 60%×n 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主要出入口 500%
注:⑴ 外门附加率,只适用于短时间开启的、捂热空气幕的外门。 ⑵ 阳台门不应计入外门附加。
4)高度附加率: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4m时,没高出1m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应大于15%。
注:高度附加率,应附加于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上。
2. 用换气次数法对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耗热量进行计算: Qi=0.278cVfnkρw(tR-tw)
Q----冷风渗透耗热量,W;
i
C----空气定压比热,c=1kJ/(kg·℃); Vf----房间容积,m3; nk----房间换气次数,次/h; ρw----空气密度,kg/m3; 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本建筑换气次数采用表 表 2-1
房间 办公室、宿舍 走廊、楼梯间、电梯厅,休息厅 门厅 换气次数(次/h) 0.5 1.0 2.0
共30页 第6页
2.2热负荷计算表
二层某办公室热负荷计算表 表2-2
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
温差 室内 室外 室内外 修基本耗 计算 计算 计算温 正 热量 温度 温度 度差 系数 to.m ta ta-to.m (℃) (℃) (℃) Q (W) 围护结构 房 间 编 号 房 间 名 称 名称 及方向 面积计算 面积 2(m) 传热系数 耗热量修正 房间热 负荷 Q1(W) K W/(m·℃) 2a 朝向 风力 修正 修正 修正后 附加 率 值 的热量 (%) (%) 0 0 -0.5 0 0 0 1 1 0.95 959.3 563.87 391.9 高度 附加 0 0 0 1915.07 北外墙 办5 公北外窗 室 东外墙 14.65×3.9 6×1.8 6.3×3.9 57.135 10.8 24.57 0.73 2.27 0.73 18 -5 23 1 1 1 959.3 563.87 412.53 注:北外墙的长应为3600×4+250=14650mm,东墙同样处理。
外窗,在计算北外墙面积时未扣除窗的面积,即窗已按墙的K值计算了传热量,故此处计算窗墙传热系数差值的传热量3.0-0.73=2.27 Q2=0.278×(6.05×14.3×3.9)×1×0.5×1.2×(18+5)=1294.43W Q=Q1+Q2=1915.07+1294.43=3209.5W
共30页 第7页
三层某办公室热负荷计算表 表2-3
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
室内外 计算温 度差 温差 修正 系数 房 间 编 号 房 间 名 称 名称 及方向 南外墙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室内 室外 计算 计算 温度 温度 基本耗 热量 耗热量修正 房间热 负荷 Q1(W) 面积计算 面积 2(m) 13.86 5.85 21.6 K W/(m·℃) 2to.m ta ta-to.m (℃) (℃) (℃) a Q (W) 232.71 305.43 362.66 朝向 风力 修正 修正 修正后 附加 率 值 的热量 (%) (%) -0.2 -0.2 -5 0 0 0 0.8 0.8 186.17 244.34 高度 附加 0 0 0 775.041 3.85×3.6 3×1.95 6×3.6 0.73 2.27 0.73 18 -5 23 1 1 1 办 1 公 南外窗 室 西外墙 0.95 344.53 注:南外墙的长应为3600+250=3850mm,西墙同样处理。 外窗,在计算南外墙面积时未扣除窗的面积,即窗已按墙的K值计算了传热量,故此处计算窗墙传热系数差值的传热量3.0-0.73=2.27 Q2=0.278×(5.8×3.5×3.6)×1×0.5×1.2×(18+5)=280.36W Q=Q1+Q2=775.04+280.36=1055.4W
共30页 第8页
四层某办公室热负荷计算表 表2-4
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
温差 室内 室外 室内外 修基本耗 计算 计算 计算温 正 热量 温度 温度 度差 系数 to.m ta (℃) (℃) ta-to.m (℃) Q (W) 450.3 281.9 380.8 朝向 修正 率 (%) 0 0 -5 围护结构 房 间 编 号 房 间 名 称 名称 及方向 北外墙 办10 公室 北外窗 西外墙 面积计算 面积 2(m) 26.82 5.4 22.68 传热系数 耗热量修正 房间热 负荷 Q1(W) K W/(m·℃) 2a 风力 修修正后 附加 正 的热量 (%) 值 0 0 0 1 1 1 450.31 281.93 361.76 高度 附加 0 0 0 1094 7.45×3.6 3×1.8 6.3×3.6 0.73 2.27 0.73 18 -5 23 1 1 1 注:北外墙的长应为3600×2+250=7450mm,西墙同样处理。
外窗,在计算北外墙面积时未扣除窗的面积,即窗已按墙的K值计算了传热量,故此处计算窗墙传热系数差值的传热量3.0-0.73=2.27 Q2=0.278×(6.05×7.1×3.6)×1×0.5×1.2×(18+5)=593.25W Q=Q1+Q2=1094+593.25=1687.25W
共30页 第9页
汇总表 表2-5
楼层 房间 办公室 1 办公室 2 办公室 4 办公室 5 办公室 6 办公室 7 底 层 走廊 8 公厕 9 楼梯间 10 电梯厅 11 会议室 12 休息厅 13 走廊 14 门厅 14 通道 15 办公室 1 办公室 2 办公室 3 办公室 4 办公室 5 办公室 6 二 层 办公室 8 办公室 8 办公室 9 电梯厅 走廊 走廊 厕所 楼梯间 三 层 办公室 1 办公室 2 办公室 3 办公室 4 围护结构 耗热量 1892 1427 713.7 1892 1077 529 339.4 437 320.5 672.8 2138 1615 339.4 2559 693.3 856.86 470.52 2220.71 1411.56 1915.07 864.22 376.7 376.7 1161.67 500.12 211.83 211.83 311.19 311.2 775.04 418.42 1004.98 965.88 门窗冷风 渗透量 556.86 556.86 278.43 556.86 348.04 348.04 1265 287.51 0 298.05 1044.1 1588.9 1265 6210.2 575.02 303.73 295.05 1209.45 919.86 1294.43 796.57 307.77 307.77 642.69 732.32 1394.94 1394.94 508.49 492.87 280.36 272.35 602.82 591.37 总热负荷 2448.86 1983.86 992.13 2448.86 1425.04 877.04 1604.4 724.51 320.5 970.85 3182.1 3203.9 1604.4 8769.2 1268.32 1160.59 765.57 3430.16 2331.42 3209.5 1660.79 684.47 684.47 1804.36 1232.44 1606.77 1606.77 819.68 804.07 1055.4 690.77 1607.8 1557.25 共30页 第10页
三 层 办公室 5 办公室 6 办公室 7 办公室 9 办公室 10 电梯厅 走廊 走廊 厕所 楼梯间 办公室 1 办公室 2 办公室 3 办公室 4 办公室 5 四 层 办公室 6 办公室 7 办公室 9 办公室 10 电梯厅 走廊 走廊 厕所 楼梯间 宿舍 1 宿舍 2 办公室 3 楼梯间 4 宿舍 5 顶 层 宿舍 6 宿舍 7 宿舍 8 厕所 9 宿舍 10 走廊 11 走廊 11 电梯厅 0 1255.27 1811.13 800.88 358.57 1094 479.57 202.35 202.35 296.21 296.2 775.04 418.42 1004.98 965.88 1255.27 1811.13 800.88 358.57 1094 479.57 202.35 202.35 296.21 296.2 1316 965.8 2659 731.2 3669 1316 1254 885.2 731.2 1235 1509 1509 1077 849.1 1194.86 735.3 284.09 593.25 676 1287.63 1287.63 469.37 492.87 280.36 272.35 602.82 591.37 849.1 1194.86 735.3 284.09 593.25 676 1287.63 1287.63 469.37 492.87 298.32 298.32 745.8 492.87 979.59 298.32 298.32 298.32 246.44 298.32 1490.9 1490.9 676.33 2104.37 3005.99 1536.18 642.66 1687.25 1155.57 1489.98 1489.98 765.58 789.07 1055.4 690.77 1607.8 1557.25 2104.37 3005.99 1536.18 642.66 1687.25 1155.57 1489.98 1489.98 765.58 789.07 1614.32 1264.12 3404.8 1224.07 4648.59 1614.32 1552.32 1183.52 977.64 1533.32 2999.9 2999.9 1753.33 共30页 第11页
第3章 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
3.1系统型式的选择
可供选择的系统型式,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⑴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系统称重力循环系统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常用几种型式 表3-1
序号 1 型式名称 单管上供下回式 适用范围 作用半径不超过50m的多层建筑 特点 ·升温慢、作用压力小、管径大、系统简单、不消耗电能 ·水力稳定性好 ·可缩小锅炉中心与散热器中心的距离 ·升温慢、作用压力小、管径大、系统简单、不消耗电能 ·易产生垂直失调 ·室温可调节 ·一般锅炉与散热器在同一平面,故散热器安装至少提高到300到400mm高度 ·尽量缩小配管长度减少阻力 2 双管上供下回式 作用半径不超过50m的三层以下建筑 3 单户式 单户单层建筑 ⑵考机械力进行循环的系统称机械循环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常用几种型式 表3-2
序号 型式名称 适用范围 特点 ·最常用的双管系统做法 ·排气方便 ·室温可调节 ·易产生垂直失调 1 双管上供下回式 室温有调节要求的4层以下建筑 2 双管下供下回式 ·缓和了上供下回式系统的垂直失调现象 室温有调节要求且顶层不能·安装供、回水干管需设置地沟 敷设干管时的4层以下建筑 ·室内无供水干管,顶层房间美观 ·排气不变 共30页 第12页
序号 型式名称 适用范围 特点 ·可解决一般供水干管当窗问题 ·解决垂直失调比上供下回有利 ·对楼层扩建有利 ·排气不利 3 双管中供式 顶层干管无法敷设或边施工边使用的建筑 4 双管下供上回式 热媒为高温水、室温有调节要求的4层以下建筑 ·对解决垂直失调有利 ·排气方便 ·能适应高温水热媒,可降低散热器表面温度 ·降低散热器传热系数,浪费散热器 ·常用的一般单管系统做法 ·水力稳定性好 ·排气方便 ·安装构造简单 ·当热媒为高温水时,可降低散热器表面温度 ·排气阀的安装必须正确 ·可降低散热器的表面温度 ·降低散热器传热量,浪费散热器 ·节约地沟造价 ·系统泄水不方便 ·影响室内底层房屋美观 ·排气不便 ·检修方便 ·可解决建筑层数过多垂直失调问题 ·避免垂直失调现象产生 ·可解决散热器立管管径过大的问题 ·克服单管系统不能调节的问题 ·解决高温水热媒直接系统的最佳方法之一 ·常用的水平串联系统,经济、美观、安装简便,散热器接口处易漏水,排气不便 ·每个环路串联散热器数量不受限制 ·每组散热器可调节 ·排气不便 ·入口设换热装置造价高 ·管理较复杂 ·采用开式水箱,空气进入系统,易腐蚀管道 5 垂直单管顺利式 垂直单管双线式 垂直单管下供上回式 垂直单管上供中回式 垂直单管三通阀跨越式 单双管式 混合式 水平单管串联式 水平单管跨越式 分层式 双水箱分层式 一般多层建筑 6 7 顶层无法敷设供水干管的多次建筑 热媒为高温水多层建筑 8 不宜设置地沟的多层建筑 9 10 11 12 13 14 15 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 8层以上建筑 热媒为高温水的多层建筑 单层建筑或不能敷设立管的多层建筑 单层建筑串联散热器组数过多时 高温水热源 低温水热源 注: ⑴ 无论系统大小,有条件时,尽量采用同程式,以便压力平衡。
⑵ 水平供水干管敷设坡度不应小于0.003。坡度应与水流方向相反,以便排气。
共30页 第13页
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规模和施工的方便性,本设计采用上供下回式机械循环,同程式。散热片安装形式为同侧的上进下出,设计供回水温度为95~70℃。 根据建筑结构形式,布置干管和立管,为每个房间分配散热器组(如图3-1所示)回水干管的坡度不应小于0.003,坡度应与水流方向相同。
图3-1 采暖系统图
共30页 第14页
第4章 散热器的选型
考虑到散热器耐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选用铸铁柱型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选择4柱813型散热器。散热器的主要参数如下:
散热面积0.28m2/片 水容量 1.4L/片 重量 8kg/片 工作压力 0.5MPa
散热器安装在窗下,距窗底80mm,表面喷银粉。
4.1 散热器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4柱813型散热器。
4.1.1 散热面积的计算
采暖房间的散热器向房间供应热量以补偿房间的热损失,根据热平衡原理,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等于房间的采暖热负荷。 1、 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公式为:
F=
Qβ1β2β3β4
K(tp-tn) 式中:Q——散热器的散热量,W;
tp——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tn——室内供暖设计温度,℃;
β1——散热器与采暖系统连接方式的修正系数; β2——散热器安装形式的修正系数; β3——散热器组装片数的修正系数; β4——散热器进水流量的修正系数;
共30页 第15页
本设计采用的修正系数如下表。
修正系数表
修正系数代号 修正系数值 β1 1.0 β2 1.0 β3 根据片数 β4 1.0 2、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p的计算如下:
tp=
t1t2 2式中:t1——散热器进水温度,℃; t2——散热器出水温度,℃。 当供暖系统为单管时:
t1=t3-式中:t3——立管进水温度,℃; t4——立管出水温度,℃;
Q1(t3-t4) Q2 Q1——进入该层散热器前面各层散热器的散热量总和,W; Q2——该立管所有散热器的散热量,W 。 从散热器排出的水温t2按下式计算:
t2=t1-
Q W*Cp式中:Q——该组散热器散热量,kW; W——通过该组散热器的水量,kg/s; Cp——水的比热容,kJ/(kg·℃)。
共30页 第16页
4.1.2 散热器片数计算
F可计算散热器片数,其中a为一片散热器散热面积,a根据散热面积通过n=
m2/片。其修正系数见表4-1。
柱型散热器片数修正系数β3 表4-1
散热器片数 6片以下 6到10片 11到20片 20片以上 β3 0.95 1.0 1.05 1.1 共30页 第17页
4.2 各房间散热器计算表
二层各房间散热器面积和片数计算表 表4-2
房间 1 2 热负1160.6 765.57 3430.16 2331.4 3209.5 1642.79 荷 tp tn Δt K β1 β2 β4 Z F′ N n β3 (80+75)÷2=77.5 18 77.5-18=59.5 2.047Δt0.35二层各房间散热器面积和片数计算 3 4 5 6 8 684.4 9 1804.36 =8.55 1 1 1 K×Δt=8.55×59.5=508.725 2.2814 1.5049 6.74266 4.5828 6.30891 3.22923 1.34532 3.54683 8.1478 5.3746 24.0809 16.367 22.5318 11.533 4.80473 12.6672 9 6 27 18 25 13 5 14 1 1 1.1 1.05 1.1 1.05 0.95 1.05 6.9398 3.39069 1.27806 3.72417 7 3.64 1.4 3.92 F 2.2814 1.5049 7.41693 4.812 校核F 2.52 1.68 7.56 5.04 注:计算过程是,首先假定β3是1,算出所需散热器面积F′,再由F′/0.28得出片数,圆整后查表4-1得出相应的β3,再通过F= F′×β3算出散热器所需实际面积,再用圆整后的片数n乘以0.28得数稍大于散热器所需实际面积F时,即可满足实际要求。
二层其他地方的散热器面积和片数计算表 表4-3
二层 热负荷 tp tn Δt K β1 β2 β4 Z F′ N n β3 F 校核F 电梯厅 1232.44 走廊 1606.78 厕所 819.67 楼梯间 804.1 2.218115 7.921838 8 1 2.218115 2.24 77.5 14 63.5 8.75 1 1 1 555.625 2.891843 1.475222 10.32801 5.268649 11 6 1.05 1 3.036435 1.475222 3.08 1.68 共30页 第18页
1.447199 5.168568 6 1 1.447199 1.68
三层各房间散热器面积和片数计算表 表4-4 三层各房间散热器面积和片数计算 3 4 5 6 房间 1 2 7 9 10 热负荷 1055.4 690.8 1607.8 1557.3 2104.4 2376 1536.2 642.7 1687.3 tp tn Δt K β1 β2 β4 Z F′ N n β3 (80+85)÷2=82.5 18 82.5-18=64.5 2.047Δt0.35=8.8 1 1 1 K×Δt=8.8×64.5=567.6 1.8594 1.217 2.8326 2.7436 3.7075 4.19 2.7064 1.132 2.9726 6.6407 4.346 10.117 9.7985 13.241 15 9.6659 4.044 10.616 7 1 5 0.95 11 1.05 11 1.05 14 1.05 16 1.05 10 1 4 0.95 12 1.05 F 1.8594 1.156 2.9743 2.8807 3.8928 4.4 2.7064 1.076 3.1212 校核F 1.96 1.4 3.08 3.08 3.92 4.48 2.8 1.12 3.36 三层其他地方的散热器面积和片数计算表 表4-5
三层 热负荷 tp tn Δt K β1 β2 β4 Z F′ N n β3 F 校核F 1.876489 6.701746 7 1 1.876489 1.96 2.609193 9.318545 10 1 2.609193 2.8 共30页 第19页
电梯厅 1155.57 走廊 1606.78 82.5 14 68.5 8.99 1 1 1 615.815 厕所 765.58 楼梯间 789.1 1.243198 4.439993 5 0.95 1.181038 1.4 1.281391 4.576398 5 0.95 1.217322 1.4
四层各房间散热器面积和片数计算表 表4-6
四层各房间散热器面积和片数计算 房间 1 2 3 4 5 6 7 9 10 热负荷 1055.4 690.8 1607.8 1557.3 2104.4 2376 1536.2 642.7 1687.3 tp tn Δt K β1 β2 β4 Z F′ N n (90+85)÷2=87.5 18 82.5-18=69.5 2.047Δt0.35=9.03 1 1 1 K×Δt=9.03×69.5=627.77 1.6812 1.1 2.5611 2.4806 3.3521 3.78 2.447 1.024 2.6877 6.0042 3.93 9.1469 8.8593 11.972 13.5 8.7394 3.656 9.5989 7 4 10 9 13 15 9 4 10 β3 1 0.95 1 1 1.05 1.05 1 0.95 1 F 1.6812 1.045 2.5611 2.4806 3.5197 3.97 2.447 0.973 2.6877 校核F 1.96 1.12 2.8 2.52 3.64 4.2 2.52 1.12 2.8 四层其他地方的散热器面积和片数计算表 表4-7
四层 热负荷 tp tn Δt K β1 β2 β4 Z F′ N n β3 电梯厅 1155.57 走廊 1606.78 87.5 14 73.5 9.2 1 1 1 677 厕所 765.58 楼梯间 789.1 1.706898 6.096065 7 1 2.373383 8.476366 9 1 共30页 第20页
1.130842 4.038721 5 0.95 1.165583 4.162798 5 0.95
F 校核F 1.706898 1.96 2.373383 2.52 1.0743 1.4 1.107304 1.4 共30页 第21页
4.3 散热器的布置
布置散热器应注意以下规定。 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这样能迅速加热室外渗入的冷空气,阻挡沿外墙下降的冷气流,改善外窗对人体冷辐射的影响,使室温均匀。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如设在窗台下时,医院、托幼、学校、老弱病残者住宅中,散热器的长度不应小于窗宽度的75%;商店橱窗下的散热器应按窗的全长布置,内部装修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可暗装。
2、
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在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合,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
3、
散热器在布置时,不能与室内卫生设备、工艺设备、电气设备冲突。暖气闭合应比散热器的实际宽度多350到400mm,台下的高度应能满足散热器的安装要求,非置地式散热器顶部离窗台板下面,高度应大于等于50mm,底部距地面不小于60mm,通常为150mm,背部与墙面净距不小于25mm。
4、
在垂直单管或双管供暖系统中,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以串联连接;储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可同邻室串联连接。
5、
公共建筑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不各层,住宅楼梯间一般可不设置散热器。把散热器布置在楼梯间的底层,可以利用热压作用,使加热了的空气自行上到楼梯间上部。
6、
在楼梯间布置散热器时,考虑楼梯间热流上升的特点,应尽量布置在底层。
共30页 第22页
本建筑散热器布置如下图所示。
散热器的布置
共30页 第23页
第5章 管道的水力计算
5.1 绘制系统图
根据散热器组装片数的最大值将其分为几组后,确定总的立管数,绘制系统图,表明各段干管的负荷数以及每组散热器的片数和负荷数并对各管段进行标注(如图5-1所示)。
图5-1 管段编号
5.2 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
在满足热负荷所要求的热媒流量条件下,确定系统的管段管径,以及系统的压力损失。水力计算应具备的条件是,必须首先确定供暖系统的设备及管道布置,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热负荷及管段的长度。
1)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2)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流量和各管段的管径,确定系统所必须的循环作用压力;
3)按已知系统各管段的管径和该管段的允许压降,确定通过该管段的水流量。
共30页 第24页
室内热水采暖管路系统是由许多串联或并联管段组成的管路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从系统的最不利环路开始,也及从允许的比摩阻最小的一段环路开始计算。由n个串联管段组成的最不利环路,它的总压力损失为n个串联管段压力损失的总和。
热水供暖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机械循环提供的作用压力,水在散热器内冷却所产生的作用压力和水在循环环路中管路散热产生的附加作用压力。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平衡个并联环路的压力损失,往往需要提高近循环环路分支管段的比摩阻和流速。但流速过大会使管道产生噪声。目前,《暖通规范》中规定最大允许的水流速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民用建筑 1.2m/s
生产厂房的辅助建筑物 2m/s
5.2.1 确定最不利环路水力计算
由于本设计是同程式系统,其通过个立管环路的管长基本相同,最不利环路为开始计算时的环路及最远立管的环路。
设计步骤如下:
1)首先在系统图上对各管段进行编号并注明管段长度和热负荷(如图5-1)中1~32。
2)计算通过最远立管环路的总阻力,根据所选值△Pm和每个管段的流量,查阅《暖通设计手册》中初选个管段的d、△Pm、v的值,算出通过最远立管的环路总阻力,流量G的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G=0.86Q
t式中:G——流量,kg/h; Q——热负荷,W;
△t——供回水温差,℃。(当热媒为95~70℃时,△t=25℃) 3)计算通过最近立管环路的总阻力,计算方法同1)、2)两步。 4)求并联环路之间的计算压力损失不平衡率,不应大于正负5%,已确定通
共30页 第25页
过环路各管段的管径。
5)根据水力计算的结果,求出系统的总压力损失及个立管的供、回水节点间的资用压力。
6)根据立管资用压力和立管的计算压力损失,求中间各并联立管的压力损失不平衡率,不平衡率在正负10%内,从而确定出各立管的管径
5.2.2 水力计算表
水力计算表 表5-1 管段 编号 热负管长 管径 流速 压降 荷 L d v △Pm Q (m) (mm) (m/s) (Pa/m) (W) 168193 112566 6758 18082 23744 26188 30114 38216 22 70 0.45 41.15 当量长度 Ld (m) 压力L+Ld 损失 (m) △P (Pa) 1 闸阀1.2; 90°煨弯1.2; 2094.50.9 旁流三通3.5; 5 除污器23 旁流三通2.6 直流三通0.5 5.6 4.5 406 2 3 4 30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 8.4 3.6 6.6 4 6 50 20 25 25 32 32 32 40 40 40 50 50 50 50 0.51 0.2 0.32 0.4 0.25 0.31 0.39 0.36 0.43 0.47 0.33 0.36 0.38 0.44 72.5 39.5 47235 10.6 56426 62536 71608 80480 87076 96523 6 6.2 6 6.2 3.6 9 177.75 68.89 直流三通0.7 9.1 626.9 476.8110.89 直流三通0.7 4.3 3 228.131.25 直流三通0.7 7.3 3 229.145.83 直流三通1.0 5 5 509.772.82 直流三通1.0 7 4 90°煨弯0.6; 652.652.21 12.5 直流三通1.3 3 90°煨弯0.6; 564.271.42 7.9 直流三通1.3 2 85.88 直流三通1.3 7.5 644.1 246.131.56 直流三通1.8 7.8 7 291.136.39 直流三通1.8 8 2 224.441.56 直流三通1.8 5.4 2 523.952.92 直流三通1.8 9.9 1 共30页 第26页
105970 112566 105808 100146 94484 86378 82452 74350 354.46 812 380.71 602.92 285.77 349.1 241.05 246.17 1270.8 564.22 437.1 582.33 329.98 134.38 517.79 148.59 2413.5 1515.9 1515.9 1755.9 3063.9 1755.9 1992.5 4562.9 1740.7 15 16 17 31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立管L1 立管L2 立管L3 立管L4 立管L5 立管L6 立管L7 立管L8 立管L9 3.6 5 4 8.4 3.6 6.6 4 6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40 40 40 32 32 32 25 20 20 20 20 20 15 20 20 20 20 0.46 0.51 0.49 0.46 0.44 0.38 0.38 0.33 0.51 0.43 0.39 0.42 0.31 0.25 0.28 0.18 0.2 0.16 0.16 0.23 0.2 0.23 0.25 0.28 0.17 65.64 72.5 65.64 59.11 52.92 41.56 41.56 31.56 101.66 71.42 58.28 83.19 45.83 31.25 53.38 33.77 39.5 24.81 24.81 52.26 57.27 52.26 59.3 74.68 28.49 直流三通1.8 乙字弯0.9; 合流三通5.3 直流三通1.8 直流三通1.8 直流三通1.8 直流三通1.8 直流三通1.8 直流三通1.8 5.4 11.2 5.8 10.2 5.4 8.4 5.8 7.8 65331 10.6 56140 50030 40958 32086 25490 16043 6596 6758 5662 5662 8106 3926 8102 9019 9191 6110 6 6.2 6 6.2 3.6 9 3.6 — — — — — — — — — 直流三通1.3; 12.5 90°煨弯0.6 直流三通1.3; 7.9 90°煨弯0.6 直流三通1.3 7.5 直流三通1.0 直流三通1.0 直流三通0.7 直流三通0.7 旁流三通0.8 61.1 61.1 61.1 33.6 53.5 33.6 33.6 61.1 61.1 7 7.2 4.3 9.7 4.4 61.1 61.1 61.1 33.6 53.5 33.6 33.6 61.1 61.1 共30页 第27页
立管L10 立管L11 立管L12 立管L13 立管L14 立管L15 32 2243.5 1992.5 1877.6 2610.7 2610.7 1877.6 806.54 9072 8872 6596 9447 9447 6596 168193 — — — — — — 16 20 20 20 20 20 20 70 0.26 0.25 0.18 0.26 0.26 0.18 0.45 66.77 59.3 33.77 66.77 66.77 33.77 41.15 33.6 33.6 55.6 39.1 39.1 55.6 33.6 33.6 55.6 39.1 39.1 55.6 两个闸阀2.4; 19.6 已字弯1.2 其他各管段水力计算表 表5-2
管段编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L16 L17 L18 L19 L20 L21 L22 热负荷 55627 5195 12462 22480 31671 37781 46820 55627 50432 43615 33147 23956 17846 8807 8807 9039 6110 9191 10018 7267 5195 管径 40 20 25 32 32 32 40 40 40 40 32 32 25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流速 0.43 0.15 0.21 0.22 0.31 0.37 0.36 0.43 0.39 0.32 0.34 0.23 0.32 0.25 0.15 0.2 0.28 0.28 0.17 0.26 0.25 压降 71.42 22.5 32.35 23.83 45.83 63.14 52.21 71.42 58.28 41.06 54.14 26.19 68.89 59.3 22.5 39.5 74.68 74.68 28.49 66.77 59.3 共30页 第28页
5.3 水泵选型
采暖热水按供回水温差25℃计算,热水流量约为1.012t/h,取1.1安全系数,热水泵流量选择1.11t/h。扬程按下式计算:
Hp=hf+hd+hs
式中:hf、hd——水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Pa; hs——设备阻力损失,Pa。
由水力计算表得出Hp=17856Pa,取1.1安全系数后,水水泵扬程选19642Pa及1.98m水柱。
共30页 第29页
参考资料
【1】 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4.
【2】 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 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邵宗义主编.建筑供热采暖工程设计图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9.
【5】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主编.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付祥钊,肖益民主编.流体输配管网(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10.
【7】 黄素逸,林秀诚,叶志瑾主编.采暖空调制冷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1996.
【8】 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编写.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
共30页 第30页
心得体会
在本次暖通空调课程设计中,感谢陈刚老师、李惠敏老师、张杰老师在设计中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使我们得以顺利完成这次的设计任务。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首先熟读所有的原始资料(图纸资料和文字资料),认真将书本的知识及老师在课堂上授予的各种经验方法加以消化和巩固,严格按照《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设计规范》的要求,按照各方法及步骤完成设计方案的拟定。
首先进行热负荷的计算,我们组就两个成员,所以可能要做的比较多些,但我觉得这样可以多学点东西,我个人认为是很不错的锻炼机会。热负荷计算结束后,接下来的是散热器型式选择,在此我们选了比较传统的散热器,反正我们做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学会如何做工程设计,所以细节就没要求太苛刻,能够掌握设计方法才是主要的。然后是散热器面积和片数的计算以及校核,最后是各个管段的压力损失的计算以及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做的过程中类似部分(如负荷、面积等计算)大都分工,然后在一块汇总,期间有什么问题就相互探讨,有的实在不能够解决就请教老师或和其他同学交流。
课程设计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在设计思考和动手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们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发展都很有帮助,所以我们都很认真的对待。
虽然我们的设计完成了,但由于是初次做工程设计,所以我们做的工程可能不够优秀或者说根本就很一般。有很多参数资料,数据都来源于参考书籍,有些知识还是现学现用的,再加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疏漏错误百出,还请各位老师指出并原谅,学生感激不尽!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
共30页 第3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