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永不衰落的梆声——大众文化语境下豫剧的衰落与复兴

2024-01-16 来源:易榕旅网
2012年6月 第26卷第3期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eiM Sciences Edition) Jun.2012 Voi.26 No.3 ●艺术学研究 永不衰落的梆声 大众文化语境下豫剧的衰落与复兴 李 静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的复兴值得广泛关注。回顾豫剧乃至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 现豫剧繁荣与衰败的规律。探讨现代大众文化对豫剧的冲击,可以认清豫剧发展的现状。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倾 向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有必要用体现中原“小传统”的豫剧来纠正这些不良影响。豫剧的振兴需要借鉴大众文化 所催生的新艺术形式来增强生命力。 关键词:豫剧;大众文化;兴衰;复兴 中图分类号:J8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34(2012)03—0125—03 收稿日期:2012—03—17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1B560) 作者简介:李静,女,河南林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教师。 2006年,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不仅仅是指音乐,而且指能“使人快乐,使人感官可 以得到享受的东西”,“其内容包含很广。音乐、诗 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本不用说”… 。中国戏曲 作为音乐、诗歌、舞蹈的混合体,肇始于古时的祭祀 活动,经由秦、汉时的歌舞戏,南北朝时俳优戏和参 军戏,隋、唐时期的傀儡戏和唐末五代被看做“准剧 本”的讲唱,在宋、元时期初具规模。从宋、元南戏 到元杂剧,从元杂剧到明清传奇,再到四大声腔系统 和花部主腔的形成,其发展演变过程是漫长复杂 的 l1 。豫剧出现在清朝中期,可以说是中国戏曲 漫长发展过程的精华。 豫剧不同于古希腊戏曲,它从来都不属于精英 文化,从来都不是高文雅事,只不过是“戏”。“在中 遗产名录。这个消息一方面令人欢欣鼓舞,另一方 面令人担忧。值得高兴的是,豫剧作为一种优秀戏 曲艺术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值得思考的是,豫剧 怎样才能常看常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是仅 仅成为一种“遗产”。中国戏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 规律,决定其兴衰的正是乡野村夫和市井小民的关 注程度。豫剧也不例外。但是在“大众文化”和“文 化工业”风行的今天,这种高关注度越来越难以实 现,因为此时的“大众文化”已不是“古时”质朴简单 的民间文化了。在新世纪复兴豫剧有何必要,怎样 复兴豫剧,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豫剧的勃兴 豫剧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剧种之一,与中国 文化一脉相承。中国自古就重视“礼乐”。“礼”规 定着人们人际交往的秩序,即仁、义、礼、智、信等;也 国语言中,凡是与‘戏’相连缀的词语,都包含一种 虚饰、嘲弄、调笑、逗趣、放纵感情趋向的意思,如 ‘戏言’、‘戏谑’、‘调戏”’。 。。豫剧多刻画婚丧 嫁娶、生老病死、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等。人们看戏, 大多数也是为了放松心情。当然遵循“礼乐”的传 统,豫剧也宣扬正统的价值观,其形式也是“寓教于 125 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即“三纲、五常”等。“乐”作 为传播“礼”的工具,自古就受到重视。此处的“乐” 乐”。比如,《穆桂英挂帅》宣扬了“忠”,《清风亭》 警示了“孝”,《程婴救孤》体现了“义”。目不识丁 的中原先民或许读不懂四书五经,但是在豫剧特有 的唱腔、旋律和程式中,他们耳濡目染了正统的儒家 价值观。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农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大 传统与小传统”这一对概念 J3。所谓“大传统”指 的是以都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内省的上层士绅、知 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比如儒家经典诗书所宣传的 思想,这是一般市井小民无法理解的。“小传统”则 指散布在村落中多数非内省的农民所代表的生活文 化,豫剧乃至其他中国戏曲都属于“小传统”。纵观 中国戏曲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戏曲只有以“小传 统”的形式出现,才可能茁壮成长。春秋时期的郑 卫之音屡禁不止,是因为它们抓住了民间文化的精 髓。离开了“小传统”的戏曲就像是无本之木、无源 之水。昆腔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明朝中 期至清代中期,昆腔是中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 剧种。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经过文人、士 大夫的精雕细琢后逐渐上升为“雅”文化,也逐渐失 去了群众基础,在清朝中期尽管受到官府的保护与 支持,但却陷入地方戏的包围之中。乾隆十年(公 元1746年)《杞县志》有载:“愚夫愚妇,多好鬼尚 巫,烧香拜佛,又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弦等类,尤 鄙恶败俗。近奉宪禁,风稍衰止,然其余俗,犹未尽 革。” 儿 可见当时地方戏曲势不可挡,受到广大民 众的欢迎。豫剧大约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关于豫剧的起源有4种说法:起源于河南民间, 起源于秦腔、山陕梆子,起源于“弦索”,起源于“梆 锣卷” J1。。虽然各种说法大相径庭,但是毋庸置 疑,豫剧来源于民间,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曾是河 南人的第一娱乐方式,它记载着世世代代中原人民 的喜怒哀乐、人情世故,曾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豫剧一方面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 历练,这与宋代文化对中原大地的影响不无关系;另 一方面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是因为中原地区 是中国村落文化的发祥地。当然,最初的豫剧也有 “好鬼尚巫,烧香拜佛”的弊端。新文化运动时期, 以樊粹庭为首的文人对豫剧进行了改良,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剧目。豫剧在20世 纪中期达到了百花争艳的繁荣阶段,出现了“四大 流派”、“五大名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改” (改人、改制、改戏),豫剧艺术得到了全面起 飞 ]】 ,出现了《朝阳沟》等优秀新作,无论现代剧 还是古装剧都生龙活虎地活跃在民间。像其他艺术 】26 形式一样,豫剧在“文革”期间受到严重的破坏,但 是依赖于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很快就复苏了,而且在 2O世纪80年代出现了《倒霉大叔的婚事》这样人人 喜闻乐见的作品。 二、豫剧的衰落 好景不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豫剧开始陷 人危机。王骥德在《曲律》中说:“世之声腔,凡三十 年一变。” 戏曲的兴衰本是正常的事情,然而此次 衰落不再是此剧衰彼剧兴的问题,而是整个戏曲行 业的衰落。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传媒革命, 传媒革命彻底撼动了戏曲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电 视以其清晰的画面、生动的声音以及足不出户的方 便性赢得了观众,人们再也不用去户外翘首等待豫 剧演出了。电视不仅带来了与之配套的文化传播形 式,如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曲,也带来异域文化和价 值观。民间文化随之发生质的变化。20世纪80年 代拍摄的电视剧《西游记》、《红楼梦》等,成为那个 年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一曲《冬天里的一把火》 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梦想与活力。此后互联网的普 及进一步促进了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信息大爆炸使 人们随时随地知晓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事情,艺 术及其传播形式可谓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民间文 化也逐渐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崭新现象,它是 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微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业 规律去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并融人其 日常生活方式中的日常文化形态” 。包括“叫座的 电影和电视,畅销的通俗小说与流行杂志,不断更新的 流行音乐与时尚服饰,充满诱惑的精致广告与街头小 报,让人废寝忘食的网络游戏……” Jl 大众文化的普 及给豫剧带来了多重挑战。 首先是戏台与电视机、因特网等现代传播媒介 之间的抗衡。答案可想而知。戏台表演受到天气、 地点、人员三重限制,且表演内容单一。而在电视 机、因特网等媒介中,人们可以方便享受多种多样的 文化盛宴。于是,从前遍布各个乡镇的戏台或剧院 逐渐成为摆设。其次是豫剧与现代电视节目之间的 反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时 间就是金钱”。人们更加注重节目的实用性和时效 性,电视中不同类型的节目满足了人们各方面的需 求。人们通过新闻节目知晓时事,通过资讯节目获 取信息,通过访谈节目开阔视野,通过娱乐节目放松 心情。而豫剧悠扬的唱腔,非口语化的歌词,抽象的 程式和缓慢的演出节奏就显得过时了。流行歌曲、 电影、电视剧等因其通俗性、直观性博取了更多观众 的青睐。受这些流行娱乐形式的熏陶,人们开始用 新的娱乐方式抒发情感,如流行歌曲、街舞等,于是 歌星、舞星、影星层出不穷,为这些娱乐形式注入新 鲜血液。与之相反,河南人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 “靠山吼”了 J,豫剧逐渐失去了民间市场,也失去 了豫剧创作力量,逐渐被看作一种怀旧曲调,被中老 年人聆听、哼唱。 现在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剧团无法自给自足,纷 纷解体,只剩下一些政府扶植的国有剧团和极少数 成功的私人剧团。私人剧团主要活跃在婚丧嫁娶等 活动中,多演出一些传统剧目,其创作能力有限。国 有剧团虽然无论是演员、装备还是创作都拥有较高 的实力,但是因为政府扶植,编剧创作不自觉地成为 政府的喉舌,致使新剧多“教”而少“乐”。此外,由 于大众没有参与到豫剧创作中,新的豫剧缺少了 “俗”的东西,逐渐脱离“小传统”而上升为“大传 统”。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了“小传统”的剧目,才能 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朝阳沟》虽然意在宣传新中 国成立初期“上山下乡”的政治主题,却由于其具有 浓郁的乡土气息常看常新 ∞。20世纪9O年代的 《红果・红了》、《能人百不成》、《香魂女》等正是由 于抓住了“小传统”而成为大作。但是像这样的豫 剧剧目毕竟占少数,且至今尚无作品能超越《朝阳 沟》的水平。除了编剧,豫剧的音乐和舞台美术也 受到挑战。也许Hiphop比“河南讴”更能发泄内心 情感,也许蓝调(布鲁斯)比崔派哭腔更能表达心中 的忧伤,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热衷于流行歌曲,很少能 够静下心来欣赏豫剧唱腔的婉转嘹亮。在舞台美术 方面,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后现代蒙太奇式的 拼贴剪辑和亦真亦幻的画面,豫剧舞台的一桌、两椅 很难满足他们的新奇感。 由此可见,豫剧的失势主要是由外因造成的。 新的媒介带来太多新鲜刺激的艺术形式,使人目不 暇接,陪伴祖祖辈辈中国人的古老戏剧也渐渐被忘 怀。当然,媒介只是一种工具,它也可以为豫剧所 用,于是豫剧离开了市井乡野的戏台进入了电视及 网络中,以新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1994年河南 电视台创办的“梨园春”栏目,以特色的戏迷擂台赛 形式为戏迷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引起了全社会的轰 动,繁荣了当时低迷的豫剧市场。河南人民广播电 台开设了专门的戏曲广播,搜集整理退出舞台多年 的许多豫剧老艺术家的艺术成果,展示给广大听众。 河南电子影像出版社顺应时代的要求,制作传统的 戏曲书籍和影像制品,还成立了专业的戏曲出版网, 介绍豫剧知识、名家名段。此外,有些豫剧还被拍成 了电影,如《香魂女》等。为了吸引年轻观众,一些 媒体工作者用动漫的形式展示豫剧,深受人们喜爱, 如《朝阳沟》中的“亲家母”选段。 新的媒介传播形式促进了豫剧的推广,却改变 了豫剧原有的形式。豫剧这种规范、程式化极高的 舞台艺术逐渐非戏曲化了。豫剧的呈现形式越来越 荧屏化、快餐化,豫剧的唱、念、做、打功夫只剩下了 唱,人们听到的更多的是选段。行当不全了,场面恢 弘的武打戏、袍带戏演不了了,只能演“三小戏”(小 生、小旦、小丑戏)。小生、小旦、小丑戏缺少的恰恰 是豫剧高昂、激越、大气的特点。现在,各地剧团不 得不丢下豫剧与生俱来的优势,逐渐向江南的越剧、 黄梅戏靠拢,表演现代戏。现代戏表现的大多是生 活中的情感戏,而豫剧恰恰没有像江南戏一样表现 生活与情感的柔美和妩媚。 可见,经过大众文化冲击,豫剧已经被其他的艺 术形式打得支离破碎。虽然少数剧团能够自负盈 亏,但是荧屏中的豫剧选段越来越非戏曲化,豫剧传 统的行当也不齐全了。虽说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方 式来听豫剧、看豫剧、学豫剧,但是豫剧却在边缘化。 农村鲜有人山人海看豫剧的场面,在城市的公园只 有老人们在吹拉弹唱。当然也有少数儿童或青年人 在“梨园春”等节目中崭露头角,但这毕竟是少数。 豫剧的将来堪忧。 三、豫剧的复兴之道 现在豫剧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豫剧是 不是要进人博物馆?答案是否定的。象其他地方剧 种一样,豫剧是在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基础上经过了 漫长孕育形成的,它承载着世世代代中原儿女的思 想情感和审美需求(而以新媒体为基础的现代大众 文化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我们依然需要豫剧悠 扬的旋律来平静骚动的心灵。 大众文化催生出“文化工业”,文化工业凭借现 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文化 商品,制作和传播非创造性的、标准化的大众文化商 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其送达给消费者,从中达到 获取高额利润、发财致富的目的[9117。大众文化背 景下产生的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商业性。它们是文化工业大批量生产出来的消费 品,也倡导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人们从这些新娱 乐形式中获得满足,也受控于它们。许多人每天都 要花很多时间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被各种各样 的信息搞得眼花缭乱,对现实漠不关心。消费主义 和媒体广告赋予商品新的符号意义,人们逐渐受控 于这些符号,引起了人性异化、欲望膨胀和信仰真 空¨儿 。文化及行为空间的扩大,引起了多种价值 1 27 观的碰撞,在人心中表现为不确定的骚动。现代社 会人们道德下滑的现象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重视。 “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人心的冷漠,而惧怕扶起街边 摔倒的老人更具讽刺意味。虽然政府、媒体还有学 校都在不停地灌输中国优秀道德思想,也树立起雷 锋等道德模范,但是类似事件依然层出不穷。可见 主流思想只有作为“大传统”只能起到宏观导向作 用,而只有作为“小传统”的通俗文化才能真正影响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我们应该反思现代“大众文化”的利弊,同时反 思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讲,豫剧 的衰败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不仅仅是因为 豫剧讲述的故事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更主要的 是因为它独特的旋律和表演形式能唤起人们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无论是用古装戏演绎中原 地区的历史还是用现代戏演绎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百 态,豫剧都是河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载体。虽然 电视剧、电影等艺术也可以演绎历史、解说现在,但 它们与豫剧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豫剧以它特有 的韵律和表演形式唤醒人们对河南地区特有的地理 风貌和风土人情的记忆,更加贴近生活,更能深入心 灵。正因如此,迁徙到新疆和台湾的河南人从未舍 弃豫剧,使之在新的土壤中发展壮大。 但是我们不能把豫剧的传承与发展当做主流行 为。反观中国戏曲的发展规律,可以发现中国戏曲 是以民间性、通俗性取胜的。所以豫剧的传承与发 展必须坚守“小传统”,走通俗路线。这就需要豫剧 工作者多借鉴“大众文化”催生的艺术形式,以类似 流行歌曲的形式推广豫剧选段,拍摄豫剧电影、电视 剧,同时多触及人们最关注的话题。《蜗居》一类电 视剧能够走红就是因为它们抓住了普通人最关心的 话题。对于豫剧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 辩证地对待。如上所述,为了适应多媒体传播方式, 豫剧越来越荧屏化、选段化;为了贴近观众生活,演 出越来越多的现代戏导致豫剧传统行当不齐全。这 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它们就是豫剧与其他文化传 播形式进行竞争必须付出的代价。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传承与发展并重。一方面 要注意整理、保存、展示原汁、原味的豫剧,如行当、 程式齐全的古装剧,让人们看到活生生的中原文化 基因。这也是豫剧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的意旨所在。这种情况就需要政府扶植一些 实力较强的剧团,给予它们足够的经费,使之专门负 责传承传统戏。另一方面,要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考 虑,在维持豫剧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多编、 l28 多演贴近人们生活的剧本,让人们在思考现代社会 的人和事的同时耳濡目染豫剧特有的旋律与格调, 唤醒中原人特有的文化体验。还要用电视台、广播 电台、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宣传豫剧,不忌讳豫剧的选 段化等问题,扩大豫剧的流行度。只有抓住了观众 的兴趣,他们才愿意进一步了解豫剧。这就需要政 府进行文艺体制改革,鼓励并资助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的民营剧团;引导这些剧团从市场出发,形成灵活 多变的经营机制;协助它们探索简便灵活、易行有效 的管理方法;同时培养民众的文化消费观念,逐渐形 成购票看豫剧的风气。当然,“大众文化”催生的新 艺术形式,如流行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也应该借鉴 一些戏曲元素,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还有思想内容上 的。此类尝试已经有过成功的先例,流行歌曲如周 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等,电影如张国荣主演 的《霸王别姬》和黎明主演的《梅兰芳》等。 四、小结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单一化影响事物的发展, 多样化才是艺术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我们不应该 惧怕大众文化对豫剧产生的冲击,而应该在保持豫 剧本质的前提下兼收并蓄多种艺术成分,创造一种 复合型的豫剧文化,进一步纠正大众文化的消费主 义倾向。豫剧这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表演形式必将 继续记录中原华夏民族的心路历程,世代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潘雁飞.多维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学[M].长沙:湖南大 学出版社,2007. [2]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0. [3]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5. [4]Robert Redfield.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5]韩德英.中国豫剧[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 [6]叶长海.王骥德《曲律》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 社,1983. [7]马紫晨.中国豫剧大词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 社,1998. [8]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 版社,2007. [9]朱晓慧.新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批判理论[M].上海:学 林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杨新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