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超新星记录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以当时的甲骨文刻划,该甲骨文记录的意思是有新的大星出现于大蝎座旁。我国古人习惯于把这类突然极明亮地在天空出现一段时间然后又慢慢消失的星体形象地称为“客星”。
超新星爆发是银河系里最壮观的天象,是恒星演化到晚期所发生的最后一次爆发。近二十多年来,在多次的国际会议中,各国学者相当频繁地提到了著名的中国超新星AD1054以及它的遗迹——蟹状星云,AD1054就是我国史籍中所记载出现于宋代的“天关客星”: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1054年7月4日),(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宋史•天文志》
嘉佑元年三月辛未(1056年4月11日),司天监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至是没”。《宋史•仁宗本纪》
天关客星可见期共达22个月。1731年,英国贝维斯在金牛座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为其外形象蟹。1921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状星云的位置与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之后,邓肯和哈勃等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认蟹状星云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1968年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论证,因为利用该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变化率的测定值,根据快速自转中子星的磁偶极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蟹状星云和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能量来源,同时算出该脉冲星的年龄与天关客星爆发至今的时间间隔相近,有力地说明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因此,1054年我国天关客星的发现,为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和宝贵资料。
第1页,共29页(摘编自汪珍如《中国的古客星记录与现代天文学》
材料二:
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这一方法有其必要性,是由现代天文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现代天文学是一门对天体进行观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其二,现代天文学的观测与研究对象大都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要更精确地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或者提出一种理论往往要在长时段的观测积累的基础上,而理论之正确与否也有赖于观测资料来加以验证。人类的观测能力是有限的,而对古代天象记录进行现代天文学意义下的研究,则尽可能地化解这一矛盾。
古代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天象记录,这构成了应用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由于天象的重要星占价值,历代官修史书均有专门的部分(“天文志”“五行志”“灾异志”等)来记载象征着天命转移的天象,尤其是特殊天象更是受到历代史官的重视。客星记录也不例外。
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的缺失,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古代记录具有唯一性。对此,英国天文学家克拉克与斯梯芬森曾专门讨论过。正像中国古代拥有大量丰富的天象记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文化的原因,其他文明天象记录的缺失之原因也大抵如是。上述必要性、可行性与唯一性使得古代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天象记录在现代天文学视野下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也使得古代天象记录作为观测数据而成为现代天文学的一部分。
(摘编自吴燕《中国的古客星记录的现代研究》)
材料三:
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部分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现代的”。我国汉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创造了一种有别于古希腊逻辑演绎体系的算法,这种算法比较机械,却正符合计算机的程序化。吴文俊先生利用增乘开方法与正负开方法在HP25型袖珍计算器上编制程序,竟可以解高达5次的方程,而且可以达到任意预定的精度。
第2页,共29页他说:“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色,建立机械化的数学,是本世纪以至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趋于完善的事。”
科学史研究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1955年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看到我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超新星纪录和射电源关系的论证之后,兴奋地说:“建立在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天体物理学的‘超时代’的最新科学——无线电天文学——的成就,和伟大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纪录联系起来了。”王元等3位院士指出:“通过我国古天文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现代所得的一些天文现象的研究得以大幅度‘向后’延伸。这种‘古为今用’的方法应受到广泛重视。”近几十年来,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纪录来研究超新星遗迹、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等问题,已成为各国的热门课题。
除以思想方法和资料运用与现代科学相交叉外,科学史还以本身的研究工作为现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有很具体的应用科学史是20世纪才建立起来的一门现代学科,与数理化地生相比,只是一个后生小辈,但它发展很快,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充,研究方法在不断地现代化,如计算机手段、量化分析等。只要我们思想清楚,方向正确,不懈努力,相信我国的科学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
(摘编自席泽宗《科学史与现代科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现代天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B.尽管中国古人对“天关客星”的观测目的与现代天文学家并不相同,但古今观测的结果大体相同。
C.古代天象记录是现代天文学学科建立的基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验证相关理论。
D.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之所以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因素影响。
第3页,共29页)
A.宋史中关于“天关客星”的记载,因罕见而引起中外学者关注,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年日期,体现了作者严谨细致的写作态度。
)
A.材料一引述“天关客星”的史料时,在古代纪年日期后标注公元纪B.材料一附上关于客星记录的甲骨文图片,既佐证了文本相关内容,又让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C.在阐述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应用价值时,材料一具有从古到今的纵向视野,材料二则进行了中西方的横向比较。
D.我国古代天文、算术等诸多领域有丰富成果,但在现代仍未得到充分发掘利用,说明我国科学史研究大有可为。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艺复兴以前没有能与中国星图传统相提并论的东西。
B.中国保留了世界上最悠久完整的地震记录,既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材料,也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C.中国古代丰富的太阳黑子记录,填补了世界相关领域的空白,成为现代天文学太阳黑子活动11年周期规律的有力佐证。
D.《左传》中对月食有系统的记载始于公元前720年,这一时间与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首次记录月食的时间相一致。
4.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假说和验证的过程。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学校开展“学史增信”系列活动,若以“我看中国古代科学史料”为题发言,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
豫让行刺叶敬之
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
第4页,共29页)
A.李约瑟认为,不能轻视中国从汉到元、明制作星图的传统,欧洲文
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平边。
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往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
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
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下桥。
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进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满。
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义士!且吃我一剑!”
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噪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
第5页,共29页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去。
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
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
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拉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
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
说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
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
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基。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河水不枯,墓桥永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
文本二:
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思,“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
第6页,共29页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
(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芹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伤。
B.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宽慰。
C.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豫让不甘失败、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
D.小说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桥水恒”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豫让的可贵精神千百年以来世代流传,永不磨灭。7.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B.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C.青荓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豫让的交代来完成,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D.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8.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的理解。
9.“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ˈ使人间之,果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寥寥数语,却在文本一中浓墨重彩,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者,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战,大败,保栖于会稽山上,乃使大夫种求行成于吴。吴许之。越王去会稽,入官于吴。三年,吴王归之。大夫种
第7页,共29页始谋曰:“昔者吴夫差不顾义而媿吾王。种观夫吴甚富而财有余,其刑繁法逆;其大臣好相伤,莫能信也;其德衰而民好负善。且夫吴王又喜安佚而不听谏,细诬而寡智,信谗谀而远士,数伤人而亟亡之,少明而不信人,希须臾之名而不顾后患。君王盍少求卜焉?”越王曰:“善。卜之道何若?”.大夫种对曰:“君王卑身重礼,以素忠为信,以请籴于吴,天若弃之,吴必许诺。”
于是乃卑身重礼,以素忠为信,以请于吴。将与,申胥进谏曰:“不可。夫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邦。输之粟与财,是养寇而贫邦家也。与之.
不为德,不若止。请籴也,将以此试我,安君王之志。我君王不知省也而救之,是越之福也。”吴王曰:“勾践既服为臣,诸侯莫不闻知。今以越之饥,而寡人与之,其德章而未靡,勾践其敢反我乎?”太宰嚭曰:“臣闻春日将至,百草从时。君王动大事,群臣竭力以佐谋。”吴王乃听太宰嚭之言,果与粟。申胥叹曰:“於乎嗟!越人之入,我王亲为禽哉!”
吴王欲伐齐。召申胥,对曰:“胥闻越王勾践衣弊而不衣新,行庆赏,.不刑戮,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在我,犹心腹有积聚,不发则无伤动作者有死亡欲释齐以越为忧。”吴王不听,果兴师伐齐,大克。还,以.申胥为不忠,赐剑杀申胥。
居三年,越兴师伐吴,至馀杭山,禽夫差,杀太宰嚭。越王亲谓吴王曰:“昔者上苍以越赐吴,吴不受也。夫申胥无罪,杀之。进谗谀容身之徒,杀忠信之士。大过者三,以至灭亡,子知之乎?”吴王曰:“知之。”越王与之剑,使自图之。吴王乃旬日而自杀也。
(节选自《越绝书·卷五》,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A发B则C无D伤E动F作G者H有I死J亡K欲L释M齐N以O越P为Q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8页,共29页)
A.“君王盍少求卜焉”与“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盍”字含义相同。
B.“输之粟与财”与“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阿房宫赋》)两..句中的“输”字含义相同。
C.“行庆赏,不刑戮”与“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中的“行”字含义不同。
D.“果兴师伐齐,大克”与“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克”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开始,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交战,大败,于是派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吴王答应了,于是勾践从会稽前往吴国称臣。三年后,勾践回国。
B.文种认为,吴国虽然富有,然而在刑法、臣、民、君等方面都有不足,可以买进粮食来试探验证。若上天已抛弃吴国,吴国会答应请求的。
C.申胥认为吴越是仇敌,给越国粮财就是养育贼寇而削弱自身,这是越国故意进行试探,可吴王听信了太宰嚭的话,最终答应了越国的请求。
D.吴王想攻打齐国,而申胥觉得越国才是真正的祸患,攻齐定会失败,不如转而对付越国。吴王不听,攻齐胜利归来,认为申胥不忠而杀了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谗谀而远士,数伤人而亟亡之,少明而不信人。
(2)今以越之饥,而寡人与之,其德章而未靡,勾践其敢反我乎?14.越王勾践认为吴王有“大过者三”,请简要概括。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
雨
第9页,共29页李白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古岫藏云毳①,空庭织碎烟。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对杜
雨②甫
莽莽天涯雨,江边独立时。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③。西戎甥舅礼④,未敢背恩私。
【注】①云毳(cui):云朵清淡、稀薄、朦胧的样子。②杜诗作于广德元年,诗人其时身在梓州,将往阆州。③雪岭、绳桥:地名,位于吐蕃与唐朝交界处,当时吐蕃侵犯此处。④西戎:吐蕃。甥舅礼:自唐中宗以女金城公主嫁与赞普后,吐蕃自称为甥,大唐为舅。⑤未敢:此处反用其意,即“竟敢”。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悠闲。
B.李诗中间两联描写雨中之景,景中含情,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忧愁。C.杜诗首联中,“莽莽”言雨大且阔远,“江边独立”而生愁思,引起下文。
D.杜诗颔联借景抒情:不愁身经梓阆,巴路崎岖,但恐征人逢雨,旗湿难行。
16.同样是“对雨”,两首诗的尾联蕴含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A.李诗首联中的“聊”字,有“百无聊赖”之意,凸显了诗人生活的
第10页,共29页(1)《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后世常被文人引用抒怀。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内容,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渴慕贤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拍打着船舷应声高歌,“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泛舟月下的美景。
(3)孤城,往往地处边塞,在高山的环抱下默立,其间戍边将士生活的孤苦和内心的孤寂不言而喻。“孤城”频繁在古代诗歌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23年春晚的舞台上,《满庭芳·国色》节目以舞为语、以曲为韵,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捕捉灵感,追寻着中国传统色彩,一展如诗如画的满庭芳华,令人赏心悦目。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桃红就像生机盎然的青春,在唢呐声的气势里灵动地招摇。舞者的水袖时而外展,时而内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温柔而有力地舞出了国色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古筝悠然响起,着一身素袍的书生舞入画面,
①地摇着折扇吟诗赏乐,起伏的扇面与腾挪的身姿交相舞动,辉映成趣。节奏慢下来,吹起了笛子,一个撑着油纸伞的舞蹈演员笑着走上舞台,她转身回头,舞蹈的动作像是在表现一个踏青的人正在寻找着什么。节奏急转,这呈现着江南灵秀的婉约之色突然被蓝色的墨汁覆盖,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舞者双手各持花翎,旋转腾挪,动若脱兔,紧接着,携剑的舞者跃入画面,剑器与舞姿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战斗气氛,飞扬灵动而又不失沉稳恢弘。
舞蹈分别以“桃红”“湘叶”“群青”“凝脂”“沉香”作为各篇章的主题,单是这些名字就透露着一种饱经岁月沉淀的历史感,其中呈现出
②,第11页,共29页的每种色彩都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以及在文化征途中记录下的风雅流韵,展现着这片土地的
③、古韵悠悠。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本文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形容演员的舞蹈技艺,人们也常用这句话来赞美王羲之《兰序集序》的书法,由此看来,这两种艺术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20.请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进行修改,使之与全文语言风格保持一致,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60个字。语言文字运用
拧开一瓶可乐,听着那一声“咝——”响,仰头一通痛快地“吨吨吨”之后,无论什么烦恼都忘掉——这大概就是一些人最快乐的体验。
可乐汽水带来的快乐确实是无可比拟的。①。糖分摄入可以使人体的多巴胺、血清素等快乐激素的浓度迅速提升,会让大脑觉得爽,可谓真正的快乐源泉。但糖分摄入同时会快速拉升胰岛素,导致血糖下降,血清素等激素的浓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快乐水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②,人们就会更想继续喝下去,这也正是快乐水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其次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产生的酸味可以被舌头感觉到,二氧化碳本身也可以刺激舌头上的化学感受器,另外,小气泡的爆裂又是一种物理刺激。这些刺激混合在一起,就是让舌头酸麻刺激的“杀口劲”。对于可乐爱好者来说,二氧化碳带来的爽快感是可乐的灵魂,否则可乐就是平淡无奇的糖水。
可乐是否快乐,③。塑料瓶可乐快乐值不足,主要是因为塑料瓶里的二氧化碳会溜掉。玻璃瓶由于有一个瓶盖,还是有漏气的可能。金属罐由于是一体的,漏气会减少很多,而且金属会有更好的冰凉体验,因此很多人都觉得金属罐可乐才是快乐水的“本水”。
第12页,共29页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以上说明文语段语言生动形象,请从用词角度在文段中选择两个例子进行分析。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礼记》有这样的表述:“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朱熹的《治家格言》中也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二)近年来,网络流行一个热词“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说出来。“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是厌战者的“嘴替”;“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是贫贱者的“嘴替”。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13页,共29页答案和解析
1~5.【答案】D、B、C、【参考答案】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假说和验证的过程。材料一的科学结论是“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这一结论首先经过了假说阶段,先是发现了“蟹状星云”,瑞典天文学家从位置上推测“蟹状星云”与1054年天关客星可能有联系;然后经过了验证阶段,先测出膨胀速度,再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进行确认,又经过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论证,最后才得出科学结论。、【参考答案】(1)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成为现代理论的一部分;(2)科学史研究能够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3)科学史研究为现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解析】1.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考查内容为“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度,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情感倾向”。【试题分析】A选项,“因罕见而引起中外学者关注”错,材料一“1054年我国天关客星的发现,为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和宝贵资料”是说天关客星的发现意义重大,而不是罕见。B选项,“中国古人对‘天关客星’的观测目的与现代天文学家并不相同”于文无据,原文并没有古人观测目的的相关说法,“古今观测的结果大体相同”错,“天关客星”的观测是公元1054年,记载在宋代,而现代观测到的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
C选项,“古代天象记录是现代天文学学科建立的基础”错,材料二是说“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考查内容为“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度”“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第14页,共29页【试题分析】B选项,“更加通俗易懂”错,附上甲骨文图片不会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3.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思维发展与提升”,考查内容为“能在各部分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把握主要信息,分析、说明复杂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多种关系”。
【试题分析】材料二观点是: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有其必要性、可行性与唯一性。
C选项“中国古代丰富的太阳黑子记录”体现其唯一性,“填补了世界相关领域的空白,成为现代天文学太阳黑子活动11年周期规律的有力佐证”体现其可行性。A选项体现唯一性;B选项体现可行性;D选项体现唯一性。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思维发展与提升”,考查内容为“利用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解决具体问题”。
【试题分析】材料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这一结论首先经过了假说阶段,“1731年,英国贝维斯在金牛座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为其外形象蟹”先是发现了“蟹状星云”,“1921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状星云的位置与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瑞典天文学家从位置上估计“蟹状星云”与1054年天关客星可能有联系;然后经过了验证阶段,“邓肯和哈勃等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先测出膨胀速度,“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确认蟹状星云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再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进行确认,“1968年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论证”又经过进一步加强论证,最后才得出科学结论。可见,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假说和验证的过程。
第15页,共29页5.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思维发展与提升”,考查内容为“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试题分析】首先“学史增信”就是要重视历史研究,“我看中国古代科学史料”,发言稿的核心就是重视古代科学史的研究,从古代科学史料中发现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科学研究。本题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三。结合材料三“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部分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现代的””可知,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成为现代理论的一部分;
结合材料三“科学史研究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可知,科学史研究能够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
结合材料三“除以思想方法和资料运用与现代科学相交叉外,科学史还以本身的研究工作为现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可知,科学史研究为现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
6~9.【答案】C、D、【参考答案】①秉持为人之道,豫让一诺千金,践行诺言,坦然赴死;②坚守君臣之义,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③报答知遇之恩,面对智伯的礼遇、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④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便以命相报。、【参考答案】①丰富了内容,渲染了气氛,有利于刻画豫让、赵襄子等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使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增强了小说可读性;③为后文豫让自杀铺垫蓄势,使结局更为合理;④强化矛盾冲突,有利于凸显小说主旨。【解析】1.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考查内容为“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度,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
第16页,共29页情感倾向”“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
【试题分析】C选项,“不甘失败、生命顽强”错。这一超现实的手法,是对豫让忠义精神的赞美。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内容为“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度,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情感倾向”“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展开联想”“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试题分析】D选项,“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错。青荓是赵襄子的参乘,为赵襄子探查情况,遇到豫让而自杀,只出现在文章前面,没有贯穿全文,所以不是线索人物。3.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内容为“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试题分析】结合“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说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可知,豫让秉持为人之道,践行刺杀赵襄子的诺言,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
结合“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说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可知,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坚守君臣之义,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结合文本一“我已报答主公!”“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文本二“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可知,赵襄子对他赏识,有救命之恩,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为了报答知遇之恩,面对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结合“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头颅落地”可知,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最后自杀,以命相报。
第17页,共29页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内容为“能比较两个以上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试题分析】从塑造人物看,结合“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可知,小说描写赵襄子一行人过桥时,写马的变化、赵襄子的心理变化以及随从察看未归等内容,丰富了文章内容,渲染了气氛,从侧面衬托豫让的出场,有利于刻画豫让、赵襄子等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从情节和效果看,结合“马却‘咯噔’一下停往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可知,小说在豫让出场前,先是写过桥时马的变化,又描写赵襄子的心理,再写派随从去桥下察看,使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增强了小说可读性;
从结构看,此处浓墨重彩的描写豫让出场前的情势,为豫让出场蓄势,也为后文豫让自杀做铺垫,使结局更为合理;
从主题看,结合“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可知,疑虑重重的赵襄子看到豫让后拔剑刺杀豫让,强化了矛盾冲突,制造紧张气氛,这种剑拔弩张的形势有利于凸显小说主旨。
10~14.【答案】【参考答案】EKN、C、D、【参考答案】(1)听信谗谀之人而远离贤士,屡次伤害他人而又屡屡遗忘,少有明断而不相信他人。(2)如今在越国饥荒时,如果我帮助他们,那么这个恩德显著而且不会消失,勾践怎敢反叛我呢?、【参考答案】
第18页,共29页①以前吴国曾有灭掉越国的机会却没有把握住。②申胥无罪却被杀。③重用谗毁阿谀之徒,杀害忠良。【解析】1.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考查内容为“能凭借语感推断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的意思”。
【试题分析】句意:不发作就没有伤害,一旦发作就会有死亡。希望停止攻打齐国的计划,把越国作为忧心之事。
“不发则无伤”“动作者有死亡”句子相对,“不发”对“动作”,“无伤”对“死亡”,两句是对前文“犹心腹有积聚”的解释,应在“伤”和“亡”后断开。“欲释齐”中,“齐”做“释”的宾语,结构完整,应在“齐”后断开。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考查内容为“能不断扩展自己的语言积累自觉整理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能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
【试题分析】A选项,盍,副词,何不。句意:您何不稍微验证一下/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B选项,输,动词,输送。句意:输送给他粟米与钱财/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
C选项,“含义不同”错误。两句中的“行”都是“施行”的意思,两者含义相同。句意:施行奖赏,不施刑杀戮/用同情怜悯他人的心,实施同情怜悯他人的政策。
D选项,克,动词,攻克/副词,能够。句意:最终兴军攻齐,大胜/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内容为“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
【试题分析】D选项,“而申胥觉得……攻齐定会失败”错误,属于无中
第19页,共29页生有。原文“越在我,犹心腹有积聚,不发则无伤,动作者有死亡。欲释齐,以越忧”,意思是越国对于我国来说,犹如腹内有积聚的隐患,不发作就没有伤害,一旦发作就会有死亡。希望停止攻打齐国的计划,把越国作为忧心之事。据此看出,申胥只是强调越王励精图治,对于吴国是祸端,而并未预言攻打齐国胜败与否。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考查内容为“在扩展和整理自己语文积累的过程中,能发现联系,探索规律”。【试题分析】(1)“信”,听信;“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数”,屡次;“亡”,通“忘”,忘记。
(2)“与”,帮助;“章”,显著;“靡”,消失;“其”,语气词,怎么。5.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思维发展与提升”,考查内容为“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析】原文为“昔者上苍以越赐吴,吴不受也”,意思是“以前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接受”。据此分析出,以前吴国曾有灭掉越国的机会却没有把握住。
原文为“夫申胥无罪,杀之”,意思是“伍子胥没有罪而吴王杀了他”。据此分析出,申胥无罪却被杀。
原文为“进谗谀容身之徒,杀忠信之士”,意思是“进用爱好谗毁、阿谀的人,而杀害忠诚信义之人”。据此分析出,重用谗毁阿谀之徒,杀害忠良。参考译文:
以前,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交战,大败,在会稽山上保身栖息,于是派遣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吴王答应了他。越王离开会稽,去往吴国做官。三年后,吴王让越王回去。大夫文种开始谋划说:“以前吴王夫差不顾道义而羞辱我王。我看那吴国十分富有,钱财有余,他的刑罚繁杂而法令乖于常理;他的大臣好互相争斗,没有人能信服对方;他的德行衰微而民众好
第20页,共29页背弃善道。并且吴王又喜好安乐舒适而不听劝谏。为人琐碎而不讲实话,又缺少智谋,听信谗谀之人而远离贤士,屡次伤害他人而又屡屡遗忘,少有明断而不相信他人,希图一时的名声而不顾后患。您何不稍微验证一下?”越王说:“好。用什么来作验证?”大夫文种回答说:“您行为谦恭,带上厚重的礼物,以向来的忠诚作为凭借,来请求向吴国买进粮食,上天如果抛弃了吴国,吴国一定会答应的。”
于是勾践谦恭地带上重礼,以向来的忠诚作为凭借,来向吴国请求。吴国将要给他粮食,伍子胥进谏说:“不可以。吴与越,是仇敌作战的邦国。输送给他粟米与钱财,这是养育贼寇而让自己邦国贫困。给他不是恩德,不如停止。他请求买进粮食,将用这个来试探我们,使君王内心安定,君王您不知省悟反而去救援他,这就是越国的福祉了。”吴王说:“勾践已经臣服成为大臣,诸侯没有谁不听说知晓的。如今在越国饥荒时,如果我帮助他们,那么这个恩德显著而且不会消失,勾践怎敢反叛我呢?”太宰嚭说:“臣听说春天将至,百草遵从时节。君王谋动大事,群臣当竭力来辅佐谋划。”吴王于是听信太宰嚭的话,果然给予了粟米。伍子骨感叹说:“哎!越人入攻,我王肯定会被擒!”
吴王想攻打齐国。召来伍子骨,伍子胥回答说:“我听说越王勾践衣服破旧也不穿新衣,施行奖赏,不施刑杀戮,这人不死的话,必定会成就他的名声。越国对于我国来说,犹如腹内有积聚的隐患,不发作就没有伤害,一旦发作就会有死亡,希望停止攻打齐国,把越国作为忧心之事。”吴王不听,最终兴军攻齐,大胜。回来后,认为伍子胥不忠诚可信,赐剑杀了他。
过了三年,越国出师伐吴,到馀杭山,擒住夫差,杀了太宰嚭,越王亲自对吴王说:“以前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接受,伍子胥没有罪,你杀了他,进用爱好谗毁、阿谀的人,而杀害忠诚信义之人。大错的地方有这三处,以至于到了灭亡的地步,你知道吗?”吴王说:“知道。”越王给他剑,让他自己想该怎么做。于是吴王十天后自杀。
第21页,共29页15~16.【答案】A、【参考答案】①李诗尾联写出农人劳作的艰辛与不易,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农人的同情。②杜诗尾联表达了对西戎不顾礼节入侵的愤怒,对战事和国事的担忧。
【解析】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的内容为“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度,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情感倾向”“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试题分析】A选项,“‘聊’字,有‘百无聊赖’之意”错,此句中的“聊”是姑且、暂且之意,有“无意之中”的意思,并非百无聊赖。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内容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
【试题分析】李诗尾联“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描写终日忙碌的老农忙于耕种,在这样阴沉潮湿的天气也不休息一刻,趁着烟雨天耕种江边上肥沃的田地,江边上一片繁忙。农夫事忙,欲避雨而心有不舍,写出农人劳作的艰辛与不易,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农人的同情。尾联写诗人心牵黎庶,扩展了诗歌的意境,升华了诗人的情感。
杜诗尾联“西戎甥舅礼,未敢背恩私”,意思是西戎本来与大唐有甥舅之礼,现在竟然敢背弃恩义和私情,悍然入侵。根据注释可知,自唐中宗以女金城公主嫁与赞普后,吐蕃自称为甥,大唐为舅。然而七月,吐蕃尽取河陇,边备正严,故云“雪岭防秋急”。此诗表达了对西戎不顾礼节入侵的愤怒,对战事和国事的担忧。
17.【答案】【参考答案】(1)青青子衿(2)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第22页,共29页悠悠我心
(3)示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示例二:千嶂里落日孤城闭。示例二: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长烟
【解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考查内容为“能不断扩展自己的语言积累自觉整理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有主动积累、梳理、探究富有文化意蕴的语言材料的习惯”。
【试题分析】易错字:衿、棹、桨、溯、仞。18~20.【答案】【参考答案】①温文尔雅②相辅相成③钟灵毓秀
、【参考答案】轻盈如雁,富于变化,优美灵动,稳健多姿。、【参考答案】节奏渐缓,在悠扬的笛声中,撑着油纸伞的舞者带着一抹笑容缓缓回首,仿佛是一位踏青的佳人正在独自寻觅着什么。【解析】1.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考查的内容为“能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感,结合具体语境分辨词语语义和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试题分析】第一空:依据“着一身素袍的书生”“折扇吟诗赏乐”传统诗书文化,推断应是温和、斯文的成语,故可填写“温文尔雅”。“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斯文。
第二空:依据“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战斗气氛,飞扬灵动而又不失沉稳恢弘”推断女舞者和携剑的舞者相互配合,故可填写“相辅相成”。“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第三空:依据“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以及在文化征途中记录下的风雅流韵”和“古韵悠悠”推断前文的成语与“古韵悠悠”意思相近,以及“风雅流韵”可知应为山川秀美,人才辈出,故可填写“钟灵毓秀”。“钟灵毓秀”: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第23页,共29页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考查的内容为“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运用规律”。【试题分析】由原文“在唢呐声的气势里灵动地招摇。舞者的水袖时而外展,时而内收”和《兰序集序》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典雅、洒脱、优美、多姿多彩、平和朴素的“韵”,自然而平和。总结以上可知演员的舞蹈技艺和《兰序集序》的书法共同点有:轻盈如雁,富于变化,优美灵动,稳健多姿。3.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的内容为“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的目的、要求,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从字顺、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试题分析】由原文“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捕捉灵感,追寻着中国传统色彩,一展如诗如画的满庭芳华,令人赏心悦目”“舞者的水袖时而外展,时而内收”“古筝悠然响起,着一身素袍的书生舞入画面”“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舞者双手各持花翎,旋转腾挪,动若脱兔,紧接着,携剑的舞者跃入画面”可知,全文语言古典雅致,形象生动,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语言灵动优美,句式多是短句子,读起来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富有音乐美感,读来朗朗上口。
由原文“节奏慢下来,吹起了笛子,一个撑着油纸伞的舞蹈演员笑着走上舞台,她转身回头,舞蹈的动作像是在表现一个踏青的人正在寻找着什么”分析,“慢下来”可转变为“渐缓”语言文雅;“吹起了笛子”转变为“在悠扬的笛声中”,营造出笛声回响的氛围;以“撑着油纸伞的舞者带着一抹笑容缓缓回首”替换原文,传递出舞者回首一笑百媚生的情态;“踏青的人”变为“踏青的佳人”把普通的路人,想象成佳人,为文章平添一份柔美;“正在寻找着什么”可以改为“独自寻觅”,即为佳人,独自寻觅暗中表达了心有哀怨的婉约之美,符合舞者所要传递的情感和塑造舞台形象的追求。
句子修改后为:节奏渐缓,在悠扬的笛声中,撑着油纸伞的舞者带着一抹笑容缓缓回首,仿佛是一位踏青的佳人正在独自寻觅着什么。
第24页,共29页21~22.【答案】【参考答案】①带来快乐的原因首先是糖分摄入②为了延续这份快乐③取决于其中的二氧化碳气足不足/取决于不同材质瓶中二氧化碳含量、【参考答案】示例:①如“咝——”“吨吨吨”等拟声词,既准确模拟开瓶、喝水的声音,又带给人非常强烈的体验感。②如“本水”,运用当下流行语,既准确表明金属罐可乐才是最本色的快乐水,又使语言生动活泼。【解析】1.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运用”,考查的内容为“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的目的、要求,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从字顺、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试题分析】①前面说可乐汽水带来快乐,后面解说带来快乐的原因,“其次是二氧化碳”说明前面应该用“首先”,“糖分摄入……可谓真正的快乐源泉”从“糖分摄入”的角度进行解说,此处应填:带来快乐的原因首先是糖分摄入。
②前面说“快乐水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后面“更想继续喝下去”说明是为了让快乐延续,应填:为了延续这份快乐。
③“可乐是否快乐”,后面说明“取决于什么”,而“主要是因为塑料瓶里的二氧化碳会溜掉”指出取决于二氧化碳气足不足,或者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应填:取决于其中的二氧化碳气足不足/取决于不同材质瓶中二氧化碳含量。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考查的内容为“理解语言材料的语言特征、情感特点和隐含意思”。【试题分析】使用拟声词。“听着那一声‘咝——’响”,“咝——”是拟声词,准确地模拟了开瓶的声音;“仰头一通痛快地‘吨吨吨’之后”,“吨吨吨”是拟声词,形象地模拟了喝汽水的声音。拟声词的使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喝汽水的快乐,体验感强烈。
第25页,共29页使用当下流行语。“很多人都觉得金属罐可乐才是快乐水的‘本水ˈ”,“本水”,顾名思义,指的是最本色的水。此处说金属罐可乐才是快乐水的“本水”,表明了金属罐有更好的冰凉体验,金属罐可乐水更能带给人快乐。
23.【答案】【参考例文】
为己须得三缄口
为公执言敢为先
人贵语迟,言多必失,其话语意义指向的是中国传统诗教中一以贯之的温柔敦厚、中正平和;大潮奔涌,众声喧哗,当社会议题中出现利益与观念的激荡交锋,“沉默是金”也无法弥合矛盾与裂痕。言之一道,我辈青年应如何自处?故曰:为己须得三缄口,为公执言敢为先。
为己须得三缄口,不意味着懦弱、退让与妥协,而是心智圆熟、人格圆满的自然结果。余秋雨曾言:“成熟是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心照而不宣的背后是充斥八极的玲珑智慧;老子出关,倒骑青牛,湛湛青天下悠然无声的身影折射出无上哲学的玄妙。三缄其口,护的是内心的一方净土,抑的是人性中的蠢蠢欲动。人格圆满,方能拥有“不患人不知己”的大气;自成宇宙,方能远离一时高下的意气之辩。
为公执言敢为先,不是争扬执牛耳之威赫的浮躁,而是一种心胸光明、以义为先的不朽风姿。为公执言,为义执言,为人民执言,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勇气的奋斗。五千年清浊善恶,太史公能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风雨如磐的革命暗夜中,鲁迅先生以笔为剑,铸民族之魂,占据意识形态的舆论阵地,是英勇的奋斗者、无畏的坚守者。当社会达尔文主义甚嚣尘上、弱者的话语权被无形剥夺之时,坚守捍卫公序良俗的发言制高点,使舆论场域重归风清气正,其重要性不亚于赢得一场正义之战。执言当先,躬身入局,自成直言之辩、浩然之气。
第26页,共29页覃思今日,社会舆论场域的高度娱乐化促生了公共言语场所的无序,“键盘侠”“打字机”大行其道,无意义的喧嚣争论不绝于耳;公共议题中的性别对立、阶层冲突在以营利为目的劣质自媒体中被层层放大……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物质大潮,国人的精神文明发展却未曾追赶上经济的脚步。是的,在喧嚣中坚守一份以沉默为外壳的淡静与从容,在喧哗中敢于遵循公序良俗而发出有理有据的掷地之声,是我国所迫切需要的公民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青年人生发展过程的应有之义。
李叔同有言:“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摒却车尘马足的功利之辩,弃了辗转沉浮的名利之争,方能心如水月,作如是观。另一方面,为正义发声,为道德张本,响应时代的价值选择,赓续浩然之气的精神血脉,亦是我辈青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钙质。为己须得三缄口,为公执言敢为先,刚柔并济,方是为言之道。
【解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考查的内容为“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的目的、要求,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从字顺、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喜欢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
【试题分析】材料一主要由名言构成。“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意指“慢言”,有智慧、有阅历的人说话总是经过反复考虑,不轻易论断。这里指出“言”关联为人处世的智慧(道德)。而“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意指“少言”“不言”,因多言易错,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这里指出“言”关联为人处世的考量(代价)。由此可见,材料一的两句名言,一是强调人“言”不仅是几个词语或句子而已,“言”承载的还有发声者为人处世的考量和权衡。二是从表述的倾向看,将人们导向要“慢言”“少言”。从中华传统为人处世方面普世价值的承袭来看,事实上确实有不少人将此奉为金律。我们应当思考:对人们一直认同、奉行的“沉
第27页,共29页默是金”的传统观念在当下仍否是普遍适用的人生智慧?如果“慢言”“少言”甚至“不言”成为社会群体普遍的选择,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材料二的核心关键词是“嘴替”,由名词诠释和举例印证两部分组成。根据“‘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说出来”这一诠释,把“嘴替”理解为“代他人、社会、时代言”的“要说”“敢说”“能说”的责任和担当,是准确的。而材料二中所举杜甫、白居易皆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们关心民生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触怒当权者,为厌战者和天下贫苦者发声,是替别人说,是为民请命,他们的“敢说”“能说”,是为他人,为社会谋利益,是为时代发声,他们的“替言”彰显了责任和担当。由此可知“嘴替”应为正面之意,需要肯定和提倡。两则材料借助“语句”和“词语”的不同“言语”形式,表象是探讨“言语”中“慢言”“少言”“慎言”“替言”的问题,实则是要引导考生思考“言语”背后个体关于为人处世中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担当权衡的问题,希望考生拥有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普世情怀,敢于站上“群众先锋”的位置,敢于承担“为民代言”的风险,这是此则作文整体立意的出发点。
关联两则材料,可得出写作的整体立意:材料一“慢言”“少言”不是不说,是在藏而思之后的发声,虽有不盲目,不跟风,不妄言的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坚守,但也不乏明哲保身的利己因素,更多的是强调个体自我层面,缺乏的也许就是社会的担当、责任。材料二“嘴替”是敢说,为别人说,为社会说,为时代说,是个体(或者某一群体)在明辨是非,深思熟虑后的情况下的大声疾呼,为民请命,是在明晰“言”的利弊后主动承担的“公众责任”,体现了为人处世的担当精神和贵任意识,强调的是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
写作时,应当首先理解并指出“言”的本质指向为人的责任和担当,对此,在比较中表现出认可并阐述“嘴替”或“敢言”的正向价值(核心要素)。在此过程中,还可适当分析造成“慢言”“少言”与“敢言”“勇言”背后的原因是利益的考量和责任担当的权衡(关键要素1),以及阐述社会层面“慢言”“少言”可能产生的不当后果(关键要素2)。总的来说,
第28页,共29页考生应在作文中阐述“要言”“敢言”“勇言”“能言”,体现作为当代青年为他人、社会、时代发声的责任担当。立意:
1.少言以自律,发言为当下。2.言多虽必失,必要应多言。3.为生民言,为社会不公言。
第29页,共2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