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顺义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有答案

2021-11-30 来源:易榕旅网
北京顺义区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有

答案)

北京顺义区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有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⑴—⑶小题

在古代,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此月是阴阳两气相互争夺的时期,即万物进入生死分界的关键时段,故五月又称“恶月”。古时农历五月初一为端一,依次下数到端五。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端五之日为九毒日之首。昔日五月端五那天人们“结五色丝为索,索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这一古风起源于汉代,其用意是“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辟”通“避”),即所谓“五彩辟兵”。五彩为青、赤、白、黑、黄,以代表五方。女子们在制作彩丝中暗自比才斗技,将充满压抑的避邪躲灾,通过指尖和彩线幻化出充满生活机趣的智慧和对生命憧憬的qǐ()丽遐思,让有点沉闷和①的五月在女性纯cuì()的笑声、明净的眸子、②的双手中,点染出一层初春嫩柳般的生命亮色。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qǐ()丽纯cuì()

⑵下列各词语中的“端”与“端一”“端五”的“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变化多端B.中国人物画的发端早于汉代,盛于隋唐。 C.无端生事D.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⑶分别在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多彩②勤劳B.①明媚②细腻C.①燥热②温柔D.①不安②灵巧

2.下列成语中的典故内容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项是(2分)

A.破釜沉舟B.如鱼得水C.味如鸡肋D.三顾茅庐 3.下列是词牌且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敕勒歌B.鱼家傲C.天净沙D.水调歌头

4.下列诗句中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A.①④B.②④C.②⑤D.③⑥

5.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标点。(2分,每空0.5分)

①是天气比往年热呢(a)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的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自己的身体,是的,自己的身体不行了(b)他害了怕,可是没办法。(选自《骆驼祥子》)

②“你是共产党不是?”孩子又问了(c)“你看我(成岗)是不是呢?”“我晓得你(d)可是我不说!”小萝卜头似乎很有把握。(选自《红岩》) 6.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每空1分)

在很多经典诗歌中,熔铸了诗人内心对家、国深沉的爱。如陆游临终前在《示儿》中的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①。”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感时花溅泪,②。”马致远在一首小令中写道:“夕阳西下,③。”文天祥诗中表白:“人生自古谁无死,④。”辛弃疾赋壮词表示:“⑤,赢得生前身后名。”范仲淹如是说,“⑥,后天下之乐而乐。”

7.在空格处用简洁的语言填写相应的小说情节。(4分,每空1分)

“三”这个单数,在中国古代也被赋予了吉祥、完美的象征,故宫有“三大殿”,新婚拜堂讲究“三拜”,敬酒讲究“三巡”。中国古代小说多有从形式上看来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以此加强小说艺术的魅力。例如:《水浒传》中有“宋公明三打祝家庄”、(①),《三

国演义》中有(②),《西游记》中有(③),《骆驼祥子》中有(④)。

8.下面是古今小说中几位女性人物的描写,根据以下内容分析各人物性格特征。(4分,每小题1分)) ①孙二娘——“这个鸟大汉却也会戏弄老娘,这等肥胖,好做黄牛肉卖。那两个瘦蛮子,只好做水牛肉卖。扛进去先开剥这厮。”()

②虎妞——“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你喝!要不我揪耳灌你!”()

③江姐——“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④双枪老太婆——“你亲口判过我的死刑,难道就忘记了吗?三年前我越狱出走。你还带着人马连夜冒雨追过我五十里路!”“你们不是又要通缉我吗?今天我是特地来投案请赏的,看你怎么处置!”()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9—11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①为汝杀彘②。”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③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④。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⑤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⑥而民信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①反:通“返”。②彘(zhì):猪。③烹(pēng):煮。④戍:防守。⑤过:过失。⑥号:标志。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其子随之而泣②辍耕之垄上B.①特与婴儿戏耳②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C.①子而不信其母②欲信大义于天下D.①使人止之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顾反为汝杀彘②吾醉而与左右戏

11.上文两则故事在思想内容方面有哪些共同点?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第12—14题。(12分) 儿子的孝顺 紫林

“爸,您喝茶!”

憋了一肚子怨气的沈洋刚下班回家,便遇上了一件怪事,一向不大懂事的儿子居然也学会了孝顺。望着眼前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沈洋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瞧,儿子才十岁,就会孝顺父母了。一瞬间,满肚子的怨气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颤抖着接过茶,迷濛的热气里,一股清香沁人肺腑,再轻轻抿上一口,哇!真是从嘴里一直香到脚心。

他感动得一把抱住儿子:“儿子,说,想要什么,老爸买给你!”

儿子也显得有些兴奋:“爸,我正想跟您说,明天我们班去春游,我想多买点东西。”

“没问题!”沈洋大力拍拍儿子的肩,“说吧,要多少钱?”

儿子小心地伸出了五根手指,“50块!”

沈洋随手从自己的皮夹里掏出一张“老人头”:“儿子,多买点好吃的,可别给你老爸丢脸!”

“谢谢爸!”儿子拿过钱,一溜烟便跑得无影无踪。可沈洋却着实兴奋了几天。 冬去春来,儿子上高中了。

这天,儿子兴冲冲地跑回家,“爸,快,快换件衣服,我请您去看电影。”

沈洋挺纳闷的,儿子怎么突然想起请他看电影了?他不是一向不爱看电影吗?

儿子看出了他的心思,特地解释道:“爸,这部电影可是国际大片,不看的话,可是终身遗憾的。” 看到儿子一本正经的模样,沈洋明白了。得,原来儿子是孝顺他,那他又怎能不去呢?

父子俩兴高采烈地看完了电影,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突然揽住沈洋的肩:“爸,找您商量个事!” “什么事?你说吧!”

“爸,我想买一部便携式录音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

“好啊!反正你学习也能用上嘛!” “可是……”儿子的表情有些为难。 “缺钱,对不对?说吧,要多少?” “500块!”

几天后,儿子多了部便携式录音机,沈洋却吃了一个月的白饭。

转眼,儿子成了一名大学生。

大二刚开学,有一天,儿子神神秘秘地把沈洋拉出了家门,七弯八拐之后,父子俩坐在了某海鲜酒楼的包厢。一桌子菜很快便上齐了。

儿子给他倒上一杯酒:“爸,我敬您!这些年,您辛苦

了!”

沈洋一听这话,眼圈随即便红了。自从老婆死后,这些年,他既当爹又当妈,真是挺辛苦的。

“爸,您放心,等我大学毕业,我会好好孝顺您的!”儿子又倒上一杯酒。

“好!好!”沈洋接过酒一饮而尽,满脸欣慰的笑容。 “不过,爸……”

儿子的欲言又止让沈洋突如其来打了个寒颤,他小心翼翼地问:“儿子,有事吗?” “爸,我想买台电脑……”

下面的话,沈洋一句也没听进去,心里有些凉飕飕的。 这顿饭吃掉了沈洋5000块。 终于,儿子工作了。

沈洋也正式退居二线,每天在家种种花,养养鸟,日子过得倒也悠闲。

有一天,已经半年没回来的儿子突然回家了。沈洋高兴得手忙脚乱,一下子打翻茶叶,一下子弄破茶杯,儿子却一把拉住他的手,递给他一张机票,“爸,我是特地回来请您去旅游的,您瞧,我连机票都买好了!” 听了这话,沈洋的手停了一下。

“只是……”儿子继续往下说,却听见“扑嗵”一声,沈洋已直直地躺倒在地上。

(选自《文艺生活》2004年第9期)

12.文中写了几个场景的父子对话,表现出儿子的用心与父亲的心情。阅读全文,填写表格。(4分) 时间次序儿子的孝顺父亲的心情 上小学家中请喝茶惊喜 上高中影院请看电影③ 上大学①寒凉 工作后②④

13.这篇小说多处运用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4分)

14.下面是汉字“孝”的演变过程及造字意义。比较这篇小说中儿子理解的“孝”字意义与汉字“孝”的本义,你认为二者是否一致?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4分) “孝”字: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隶书

意义:甲骨文(是“老”的省略,长发长者)(子,后代),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造字本义: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7题。(10分) ①成语,就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中国的成语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活化石,历经千年仍

然被广泛地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语境当中,堪称奇迹。

②成语有两大特点,一是字有“出身”,字字皆有本。成语所用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根据的,都是有它独特的用意的,所以它不需要使用成语的人随便改动它。例如“半面之交”这个成语曾遭到了质疑,理由是:既然“交往”过,至少得见“一面”,怎么能见半面呢?“半面”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成语被好多人改为“一面之交”来用,还说“半面之交”不可能,这就与成语的本源有抵触了。此语出自《后汉书应奉传》,应奉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官员,他的特点是“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有一次他坐车上街走到中途他让车夫停车,自己跳下车来走到路边正在修车的一个老者跟前说:“老先生您还记得我吗?”老者赶紧站起身来说:“先生我并不认识您!”应奉说:“我叫应奉,三十几年以前您到我们家修过车呀!当时是管家接待的您。但是您修完车找不到管家就到我的书房,‘开半户出半面视我’呀!(也就是把门开一个缝露出您的半张脸看我,我一抬头您就走了)所以我和您可以称得上有半面之交啊!”成语“半面之交”就是从这件事提炼出来的,后来用来表示“彼此见过面但交情不深”。所以这“半面之交”确有史实作根据,不是“不可能”。此外要是表

现“交情不深”,那么“半面”比“一面”应该说是更有表现力,所以改为“一面”也不好。

③二是语出“经典”,语语皆典型。每一个成语都有丰富的内容,与同类词语比较,成语的意思最具代表性。下面通过一个成语故事说明这一特点。成语“至理名言”是从《明史后妃列传》中提取出来的,讲的是朱元璋拿到元朝的传国玉玺后,听了妻子马皇后的一番劝告,很受感动,叹息着说“至言也”(真是至理名言啊!)。后来人们就把朱元璋概括马皇后那番话的“至言也”,从《明史》中提取出来扩展为“至理名言”作为成语,用来指“最有道理,最有价值的话”。而成语“至理名言”的丰富内容主要体现在把“如何巩固政权”的几个重要方面都包括了。要巩固政权,首先“皇上要做得正”,皇上要有“守成不易”的认识。马皇后见到元朝的传国玉玺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元有是而不能守”,实际上这就是让朱元璋认识夺取政权后把政权守住并不是易事。如果是易事,那么元朝的政权不应该丢,传国玉玺不应该被我们拿到手!要警惕自身的骄傲放纵奢侈和不谨慎从事。其次,巩固政权要有贤能之士的辅佐。再次,巩固政权要得民心,“不屡更法律,不扰民”,这都是得民心的重要举措。成语“至理名言”在表示“有道理有价值的话”中也最有代表性。理由是“至理名言”所讲的

理是如何使政权巩固的理,如何使国泰民安的理,对一个国家来说,再没有哪种道理比这更重要的道理了。因为“至理名言”是位居一切正理之上的理,是位居一切有价值话之上的话,所以它可以代表一切正理,一切有价值的话。

④了解以上成语的特点,一是能使我们体会到成语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二是便于今后运用这类成语时少出错或者不出错,为净化语言、减少语言污染尽一份责任。 15.阅读第①段中的划曲线句,结合文章说明作者把成语比作“活化石”的理由有哪些。(2分)

16.阅读下面几幅图画,写出源自这些图画内容的一个成语,解释成语意思,并指出此成语可以说明上文中的什么内容。(4分)

17.有人理解成语“滥竽充数”,因故事中那个吹竽人的技术烂,即水平很差,此成语应写作“烂竽充数”。请结合下面材料,说说你对此观点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8—20题。(10分)

容忍 季羡林

人处在家庭和社会中,有时候恐怕需要讲点容忍。 唐朝有一个名字叫张公艺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远扬,一直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赞美他治家有道,问他道在何处,他一气写了一百个“忍”字。这说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这个故事非常有名。在旧社会,新年贴春联,只要门楣上写着“百忍家声”就知道这一家一定姓张。中国姓张的全以祖先的容忍为荣了。

①容忍也并不容易。1935年,我乘西伯利亚铁路的火车经苏联赴德国,车过中苏边界上的满洲里,停车四小时,由苏联海关检查行李。这是无可厚非的,入国必须检查,这是世界公例。但是,当时的苏联大概认为,我们这一帮人,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到另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恐怕没有好人,必须严查,以防万一。检查其他行李,我决无意见。但是,在哈尔滨买的一把最粗糙的铁皮壶,却成了被检查的首要对象。这里敲敲,那里敲敲,薄薄的一层铁皮决藏不下一颗炸弹的,然而他们却敲打不止。我真有点无法容忍,想要发火。我身旁有一位年老的老外,是与我们同车的,看到我的神态,在我耳旁悄悄地说了句:Patienceisagreatvirtue(容忍是很大的美德)。

我对他微笑,表示谢意。我立即心平气和,天下太平。 看来容忍确是一件好事,②是一种美德。但是,我认为,也必须有一个界限。我们到了德国以后,就碰到这个问题。旧时欧洲流行决斗之风,谁污辱了谁,特别是谁的女情人,被污辱者一定要提出决斗,或用手枪,或用剑。普希金就是在决斗中被枪打死的。我们到了的时候,此风已息,但仍发生。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相约:③外国人污辱了我们自身,我们要揣度形势,主要要容忍,以东方的恕道克制自己。但是,如果他们污辱我们的国家,则无论如何要同他们玩儿命,决不容忍。这就是我们容忍的界限。幸亏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否则我就活不到今天在这里舞笔弄墨了。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认人气短。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④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成了这个样子!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愿:容忍兮,归来!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

18.作者围绕“容忍”这个论题,提出了怎样的论点?请把答案用规范的正楷字写在方格内。(4分)

19.对文中加点词句的理解,下列各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百忍家声——所谓“百忍”,即“百个忍”,极言能忍,而“家声”,意思是“家庭的名声”,也就是“家风”之意。百忍家声,即是指一个家族有着宽容能忍的优良传统。

B.这是无可厚非的,入国必须检查,这是世界公例。——公例:指一般的规律。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可带厚重的非法物品,因为入境检查是世界各国都有的工作。 C.化干戈为玉帛——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玉帛:玉即宝玉,帛为丝织品;二者皆为进贡之上品。此句引申为使战争转变为和平,重修于好,相互礼尚往来的意思。用在文章中强调了容忍所形成的效果。 D.容忍兮,归来!——“容忍”啊,快回来!表达了作者对世人拥有“容忍”品格的真切呼唤。其中“兮”是加强感情的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例如:《伯牙善鼓琴》“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0.结合文意,在文中划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四、写作(5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0分)

⑴下面一段文字是“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说明书中的一些内容,有一位老奶奶视力不好,医生给开了此滴眼液,老奶奶想请你告诉她怎么使用此药,请你根据说明书上的内容设计一段话,对老奶奶做合理解释。(字数在150-200之间)

【用法用量】滴眼,一次1~2滴,一日4~6次。 【注意事项】

①本品仅供眼用,切忌口服。

②滴眼时,瓶口勿接触手和眼睛,避免污染。 ③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眼红、疼痛等情况,应停药就医。

④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⑤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⑥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⑵班长王小明发现,学校升旗时很多同学唱国歌的声音很小,有气无力的,有的只是“哼国歌”,甚至只张嘴不出声。他觉得这样做很不好,为了让大家能够大声唱国歌,他决定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请你设想这份倡议书的内容,用有说服力的语言将主要目的表达出来。(要求:内容正确,语言有感染力,字数在150—200之间)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40分) ⑴经历了多次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你对自然风景、人

文社会等一定会有很多种感受。请选择一次大课堂实践内容,以“靠近你,我”为题目,横线上可选择“温暖”、“感动”、“激励”、“充实”等一个词语,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⑵阅读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对这些诗句你有何感想,请从中任选一句,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顺义区2015届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28分) 1.

⑴(2分)①qǐ(绮)丽②纯cuì(粹)⑵(2分)B⑶(2分)D 2.(2分)A 3.(2分)D 4.(2分)C

5.(2分,每空0.5分)①a,b!②c。d…… 6.(6分,每句1分)

①家祭无忘告乃翁②恨别鸟惊心③断肠人在天涯④留取丹心照汗青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

7.(4分,每空1分)①施恩三入死囚牢②刘玄德三顾茅庐③孙行者三调芭蕉扇④祥子买车三起三落

8.(4分,每空1分)参考示例:①凶狠粗暴②泼辣蛮横③坚强勇敢④凛然无畏(有勇有谋)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9.(2分)B

10.(4分,每小题2分)①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②我是醉酒后和近侍开玩笑

11.(4分)参考示例:这两则故事人主公都不重视诚信,随意说出戏言,即玩笑话,从而说明了做人要讲诚信,诚信对个人、对国家都有重要意义,不讲诚信会导致不良结果。(2分)(结合自己认识,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12分)

12.(4分)参考示例:①酒楼请喝酒②送机票去旅行③高兴④惧怕

13.(4分)参考示例:文中“沈洋一听这话,眼圈随即红了。自从老婆死后,这些年,他既当爹又当妈,真是挺辛苦的。”这句话使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从内容上表现出沈洋复杂的心理。他多年为孩子辛劳付出,多么渴望有人理解呀,如今儿子的话道出了他的辛酸,所以他很感动,他觉得这是儿子懂事、孝顺的表现。同时这

句话在结构上也为下文做了铺垫。父亲这样辛劳,做儿子的就更应该发自内心的服从、奉养长辈,而下文情节恰与此形成反差、对照,这样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14.(4分)参考示例:二者不一致。“孝”字的本义是儿孙搀扶老人,服从和奉养父母、长辈。小说中儿子理解的“孝”,只是表面上的“孝”,每次儿子在对父亲有所求时就会想方设法先讨好父亲,在父亲兴奋、满意之后提出真正用意,在他的内心,父亲始终是相当提款机一般的依靠。文中“有一天,已经半年没回来的儿子突然回家了”,这一句表现儿子平时并没有把父亲的生活放在心上,在儿子内心并没有对父亲的关心体贴,没有真正的孝心。 (二)(10分)

15.(2分)中国成语:①时间久远:历经千年,源远流长。②使用价值高:博大精深,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长期广泛使用。

16.(4分)参考示例:①四面楚歌②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③从楚军四面传来的乐声,瓦解了军心,暗示了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已孤立无援,处境凄惨。这个典型事实可以说明上文所介绍的中国成语是字有“出身”,字字皆有本;语出“经典”,语语皆典型等特点。

17.(4分)参考示例:成语“滥竽充数”中的“滥”字是不切合实际的意思,不能写成“烂”。材料中的南郭处士根本就不会吹竽,所以他才能混在中间充数;而当湣王立,他不会吹竽的事实就会暴露,所以他才逃跑。这个典故正说明成语字字皆有本,所以不需要使用的人随便改动它。 (三)(10分)

18.(4分,含正确书写2分)参考示例:人在生活中,要讲究容忍,也必须明确容忍的界限。 19(2分)B

20.(4分)①但是②甚至③如果④然而 四、写作(50分) 21.按题目要求。 22.按中考阅卷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