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葫芦丝知识

2021-01-20 来源:易榕旅网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

1、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

①站姿。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驰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②坐姿。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2、关于手型:

双手持葫芦丝,左手上右手下,手腕平直,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状。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最下面为一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约第三、四音孔之间)。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左右手的小指分别负责开闭两侧副管的音孔。正确的手型,应是放松手臂和手腕,手指自然适度地向里弯曲,如果手指过于勾曲或过于平直都会造成手指肌肉和手心紧张,影响其动作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开放音孔时,手指抬得不宜过高,也不要太低,一般两个手指的高度即可。过高影响演奏速度,太低则影响音准和音量。关闭音孔时,用指肚将其按住,严密不漏气即可,若按的太紧会造成手过度紧张。 3、关于口型:

上下嘴唇自然合拢,含住 “吹嘴”于口唇中央处,双唇肌和两边嘴角适当收缩。注意吹奏时两腮不可鼓起,否则将会阻碍肌肉的控制。

三、葫芦丝的调及指法:

葫芦丝的定调是以第三孔所发音乐的音高为准,受其乐器构造本身的限制,常用有以下几种调: 1.开第三孔为“do”即筒音作“ 5” C 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 5 ) 低音 5 低音 6 低音 7 1 2 3 4 5 6 第七孔 ● ● ● ● ● ● ● ● ○ 第六孔 ● ● ● ● ● ● ⊙

○ ○ 第五孔 ● ● ● ● ● ○ ○ ○ ○ 第四孔 ● ● ● ● ○ ○ ○ ○ ○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 ⊙ 表示“开半孔” 2 . 开第三孔为“fa”即筒音作“1” F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1) 1 2 3 4 5 6 7 高音1 高音2 第七孔 ● ● ● ● ● ● ● ● ○ 第六孔

● ● ● ● ● ● ○ ○ ○ 第五孔 ● ● ● ● ● ○ ● ○ ○ 第四孔 ● ● ● ● ○ ○ ● ○ ○ 第三孔 ● ● ● ○ ○ ○ ● ○ ○ 第二孔 ● ● ○ ○ ○ ○ ● ○ ○ 第一孔

● ○ ○ ○ ○ ○ ○ ○ ○

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 ⊙ 表示“开半孔” 3 .开第三孔为“so”即筒音作“2” G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2) 2 3 4 5 6 7 高音1 高音2 高音3 第七孔 ● ● ● ● ● ● ● ● ○ 第六孔 ● ● ● ● ● ● ○ ○ ○ 第五孔 ● ● ● ● ● ○ ● ○

○ 第四孔 ● ● ● ● ○ ○ ● ○ ○ 第三孔 ● ● ● ○ ○ ○ ● ○ ○ 第二孔 ● ● ⊙ ○ ○ ○ ● ○ ○ 第一孔 ● ○ ○ ○ ○ ○ ○ ○ ○

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 ⊙ 表示“开半孔” 4 .开第三孔为“la”即筒音作“3” A 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 3 ) 3 4 5 6 7 高音1

高音 2 高音 3 升高音 4 第七孔 ● ● ● ● ● ● ● ● ○ 第六孔 ● ● ● ● ● ● ⊙ ○ ○ 第五孔 ● ● ● ● ● ⊙ ○ ○ ○ 第四孔 ● ● ● ● ○ ○ ○ ○ ○ 第三孔 ● ● ● ○ ○ ○

○ ○ ○ 第二孔 ● ● ⊙ ○ ○ ○ ○ ○ ○ 第一孔 ● ⊙ ○ ○ ○ ○ ○ ○ ○

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 ⊙ 表示“开半孔” 四、葫芦丝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气息较深,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于下:所谓呼吸即包括 “吸气”与“呼气”这两个方面。吸气时,身体各部位放松,口鼻同时吸气,注意不可提肩和带出任何声响。混合式呼吸是把气吸到小腹、胸腹之间以及胸腔。提肩会阻碍气息的下沉,将气息存储到了胸腔中,那就成了胸式呼吸了。要避免。

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扩张肺叶,胸腔中、下部和腹腔自然向外扩张使横隔膜下降。气后,气息下沉。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充满气息的感觉,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松。正确的气体贮藏部位应是胸腔下部和腹腔。因此,吸气时,腹部不仅不能往里收缩,而且要微微向外隆起,腰部也随之向周围扩张。

吸气方法的练习,非常重要,管乐用的最多的就是气,若用气不对,不但不能演奏好,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里提供几种方法:第一,先将胸腹内的气息全部吹出,然后在全身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吸气。如果这时胸、腹腔内有一种冷气进入的感觉,就说明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部位基本正确。其次,还可以自己体会你在闻花香以及剧烈运动(如长跑、登山等)后的深吸气的吸气动作。吹奏时的吸气,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因此,一般是口与鼻同时吸气,放松喉头。

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始终要有控制(即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均匀地向外呼出。随着气息地呼出,腹肌、腰肌等有关肌肉群随之逐渐收缩,横隔膜也随之复位。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点:刚呼气时,切不可立即收腹(应略向外“顶”)。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迫使本来下降的横隔膜提前复位,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增加胸部的负担。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的速度,而且时间长了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当气息吹出约二分之一时,腹部分自然而然地往里收,这样的呼气过程是比较正确的。还有不要等到气息全部用完了才去吸。

总之,吹奏中的呼气始终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来。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吹长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习。通过练习,学习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压力、稳定程度等,从而增强有意识控制气息的能力。 说明两点: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吸气量。

吹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五、葫芦丝的演奏技法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吐音。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① 单吐。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② 双吐。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

③ 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4. 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 颤音。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 “tr ~~~~ ”

6.叠音、打音。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 又 ”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除了上述一些常用技法另外还有“倚音”等,在此不作一一叙述。

内容提要: 文章以总提分述的结构形式,详细介绍并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构造、演奏姿势、手型、口型、演奏技法,葫芦丝的定调与几种转调方法,以及葫芦丝演奏的呼吸方法,演变及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构造 演奏姿势 技法 调与转调 呼吸方法

近几年我国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可谓风靡全国。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葫芦丝的优美音色。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着迷于它的音色,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它。本人也对葫芦丝的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供广大爱好者参考。

文章着重介绍葫芦丝的使用地域、群体,它的构造,以及它的演奏中的一些技巧方法,演奏的姿势,它的调及几种转调,呼吸方法,并对葫芦丝的起源历史及演变发展做了一定的介绍。

音乐都是相通的,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更是有很多技法上的相似。很多民族音乐家都有关于葫芦丝的文章,本人也是取其长补其短,对葫芦丝作更为详尽的介绍。 一、葫芦丝的介绍、构造

葫芦丝,主要流传于德宏州傣族、阿昌、德昂等民族中。是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共有高、中、低音 3种类型,常用有C、D、F、G等调。各民族之间风土人情、地域环境的不同使得葫芦丝这种乐器在构造上也不尽相同。

葫芦丝,傣语叫 “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当地汉语又称为葫芦箫。这种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 ,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通体长约 30厘米 。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 7个音孔,前六后一,传统的葫芦丝副管上方不开孔,只在管身底部开通,用塞子堵住,塞子与管身之间有线连接,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现在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发a音,一管发e音,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阿昌族的葫芦丝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 6厘米 ,主管长 50厘米 ,副管分别长 33和 17厘米 ,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枝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丝为“拜洪廖”,3根竹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仅长 两厘米 。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 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葫芦丝音域不像大家熟悉的竹笛那样能达到三个八度以上,通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为民族调式音阶。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深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乐,还是专业舞台

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情深意长》等成为其代表性的经典曲目。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 “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其动听的声音。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二、葫芦丝的演奏姿势 1、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 ①站姿。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驰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②坐姿。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2、关于手型: 双手持葫芦丝,左手上右手下,手腕平直,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状。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最下面为一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约第三、四音孔之间)。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左右手的小指分别负责开闭两侧副管的音孔。正确的手型,应是放松手臂和手腕,手指自然适度地向里弯曲,如果手指过于勾曲或过于平直都会造成手指肌肉和手心紧张,影响其动作的灵活性和持久性。开放音孔时,手指抬得不宜过高,也不要太低,一般两个手指的高度即可。过高影响演奏速度,太低则影响音准和音量。关闭音孔时,用指肚将其按住,严密不漏气即可,若按的太紧会造成手过度紧张。 3、关于口型: 上下嘴唇自然合拢,含住 “吹嘴”于口唇中央处,双唇肌和两边嘴角适当收缩。注意吹奏时两腮不可鼓起,否则将会阻碍肌肉的控制。 三、葫芦丝的调及指法: 葫芦丝的定调是以第三孔所发音乐的音高为准,受其乐器构造本身的限制,常用有以下几种调: 1.开第三孔为“do”即筒音作“ 5” C 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 5 )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低音 5 低音 6 低音 7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第二孔 第一孔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 ⊙ 表示“开半孔” 2 . 开第三孔为“fa”即筒音作“1” F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1)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高音1 高音2 ● ○ ○ ○ ○ ○ ○ ○ ○ ○ ○ ○ ○ ○ 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 ⊙ 表示“开半孔” 3 .开第三孔为“so”即筒音作“2” G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2)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高音1 高音2 高音3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 ⊙ 表示“开半孔” 4 .开第三孔为“la”即筒音作“3” A 大调指法表 (筒音做 3 )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高音1 高音 2 高音 3 升高音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 表示“闭” ○ 表示“开” ⊙ 表示“开半孔” 四、葫芦丝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气息较深,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于下:所谓呼吸即包括 “吸气”与“呼气”这两个方面。吸气时,身体各部位放松,口鼻同时吸气,注意不可提肩和带出任何声响。混合式呼吸是把气吸到小腹、胸腹之间以及胸腔。提肩会阻碍气息的下沉,将气息存储到了胸腔中,那就成了胸式呼吸了。要避免。

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扩张肺叶,胸腔中、下部和腹腔自然向外扩张使横隔膜下降。气后,气息下沉。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充满气息的感觉,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松。正确的气体贮藏部位应是胸腔下部和腹腔。因此,吸气时,腹部不仅不能往里收缩,而且要微微向外隆起,腰部也随之向周围扩张。

吸气方法的练习,非常重要,管乐用的最多的就是气,若用气不对,不但不能演奏好,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里提供几种方法:第一,先将胸腹内的气息全部吹出,然后在全身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吸气。如果这时胸、腹腔内有一种冷气进入的感觉,就说明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部位基本正确。其次,还可以自己体会你在闻花香以及剧烈运动(如长跑、登山等)后的深吸气的吸气动作。吹奏时的吸气,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因此,一般是口与鼻同时吸气,放松喉头。

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始终要有控制(即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均匀地向外呼出。随着气息地呼出,腹肌、腰肌等有关肌肉群随之逐渐收缩,横隔膜也随之复位。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点:刚呼气时,切不可立即收腹(应略向外“顶”)。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迫使本来下降的横隔膜提前复位,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增加胸部的负担。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的速度,而且时间长了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当气息吹出约二分之一时,腹部分自然而然地往里收,这样的呼气过程是比较正确的。还有不要等到气息全部用完了才去吸。

总之,吹奏中的呼气始终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来。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吹长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习。通过练习,学习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压力、稳定程度等,从而增强有意识控制气息的能力。 说明两点: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吸气量。

吹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五、葫芦丝的演奏技法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吐音。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① 单吐。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② 双吐。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

③ 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4. 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 颤音。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 “tr ~~~~ ”

6.叠音、打音。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 又 ”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除了上述一些常用技法另外还有“倚音”等,在此不作一一叙述。 六、葫芦丝的历史及发展

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 “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丝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它的音域扩展到14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丝。其中的六管葫芦丝,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已有人试验改革,或两根主旋律管加4根副管、或两根同调管加高音、低音旋律管,

其目的都在于扩大音域并能演奏和弦。这些改革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云南的恩德 全 老师就是在让葫芦丝走出云南走向世界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演奏家。现在很多人在演奏上将葫芦丝与民乐、西洋、电声等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相信在人们的学习和研究中,葫芦丝也会得以更全面更成熟的发展。

(2)筒音作1的指法表(包括低音6)

(3)筒音作2的指法表(包括低音7)

(4)筒音作4的指法表(包括低音2)

■ 葫芦丝的日常保养 返回顶部

众所周知葫芦丝的是单簧乐器,簧片类乐器相对唇振管乐器而言可就娇嫩得多了,葫芦丝如保养得不当,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葫芦内外发霉、主附管破裂、高音不可发音、筒音偏高等,下面我就这些情况简单地和大家讨论一下一些葫芦丝的保养常识。

一、葫芦丝是簧片乐器,所以是不适宜长时间不间段地吹奏的,比如几个小时不间段地吹奏可能就会使簧片发热过高,造成簧片变形而产生沙音或者高音部吹不出音阶。

二、葫芦丝吹奏过后我们不赞成把它放进盒子里保存而是倒悬挂在某相对通风的地方,特别是在冬天,如果葫芦丝常放在盒子里的话很容易使葫芦内部发霉,一些朋友曾打电话来反映,倒悬也发生了葫芦内部发霉的现象,那是因为你所购买的葫芦丝厂家的葫芦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只是做了一些风干处理,而且葫芦喷漆太厚,严重影响了葫芦本身的透气性,所以我们不赞成喷太厚的漆(尽管那样可能要好看一些)。

三、刚吃完饭不可以马上吹葫芦丝,生理上的我就不说了,一定要嗽过口以后再吹,以免脏物进入葫芦内部,时间长了迟早会卡住簧舌,出现沙音或使葫芦丝发不出任何音阶,时间一长也一定会使簧舌上粘上很厚的一层脏物,严重影响葫芦丝的音质!

四、葫芦丝声音变得发闷以及筒音偏高或低,也是由于簧舌上和脏物太多,严重时整个葫芦丝的调都出现了变化,如果原来买时筒音是正常的,簧片质量又不错的话,应该就是脏物造成的,如果筒音低高了,那么十有八九是簧片根部巴有厚一层脏东西了,反之如果筒音偏低的话那么,就很可能是簧舌尖有一层脏物了,完了后还要注意看一下簧舌和簧片框的则面,看簧舌和框是否有地方相碰,否则会出现金属相碰壁的声音,当然你刮时小心一点这种情况是不会有的。拆葫芦丝总是下策,如果在不拆主管的情况下能调好,又没有人给你指导的话那么最好不要拆开去动簧片,它正如一个人的心脏,犯一点小错都是至命的!

五、专物专用,自己的葫芦丝最好不要给别人乱吹。一方面出于卫生的原因,避免传染疾病;再一个就乐器本身来说也是不妥当的。学过葫芦丝的人都知道,葫芦丝的高音要轻吹,低音反而要吹得重一些,但一般人都以为葫芦丝的用气方法和笛子一样的,也就是相当然地高音吹得重一些,而低音吹得轻一些,那么如果你让他吹的话就要小心了。很可能会把簧片吹坏,以至于葫芦丝的高音区发音出现困难,甚至消失。

水平有限想到的就这么多了,也不一定全和你葫芦丝出现的情况百分之百的相符,如果哪位朋友有什么新问题那么欢迎大拿出来一些讨论,共同解决!共同提高!不当之处请朋友们指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