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教师健康教育培训资料

2022-03-11 来源:易榕旅网


什么是健康教育

一、健康(Health)的概念

自古至今,健康成为各朝各代人们谈论的永久话题,并被视为人生的第一需要。然而什么是健康?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健康的确切内涵?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该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事隔多年后,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种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_社会医学模式。这个现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 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3.社会适应良好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注重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

种困难和挑战,不怨天尤人,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当发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发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4.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的细则和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表现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

二、健康的标准

健康的标准包括: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体重适当,身材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按照以上的健康标准,只有15%的人能达到该标准,而15%的人有病。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状态,即没有疾病又不完全健康的状态,也就是说处于机体无明显疾病状态,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出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如乏力、头昏、头痛、耳鸣、气短、心悸、烦躁等。这种中间状态即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

人人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怎样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对此不太清楚,包括大学莘莘学子.过去人们都认为身体没有生病就是健康,这种认识是非常肤浅的.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的进步发展,现代人对健康有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确定的定义是:‘人的身体、精神与社会的最佳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没有生病”。

新的健康观认为,没有生病只是健康的一个基本方面,主要是机体的正常状态,同时还包括心理健康和对社会、自然环境适应上的合谐.也就是说人的机体、心理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处于协调和平衡的状态.这就是新的健康的完整而全面的观念.

那么,如何恒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其共同标准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对健康定了10条准则: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

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五、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六、体重适当,身材发育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睛不易发炎。

八、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十、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这10条准则亦即健康的标准,是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情况而言的,但对不同年龄的人还有不同的标准.

新的健康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任何集体的、个人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讲卫生的行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及他人的健康.这种健康观是“机体一心理一社会一自然一生态一健康’的一种整体观,是一种社会协调发展型的健康观.

我国传统医学中,也有一套健康的标准。

这一整套健康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年人而盲,因此也可以视为中年人的10大健康标准.这]0大标准是: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无呆滞的感觉,说明精气旺盛,脏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跃.

二、声息和:声如洪钟,呼吸从容不迫,心平气和,反映出肺脏功能良好,抵抗力强.

三、前门松:指小便通畅,说明泌尿,生殖系统大体无恙.

四、后门紧:大便每日一次,有规律,无腹痛、腹泻之虑,说明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丰:保持体型匀称,注意不宜过胖,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减l00)。

六、牙齿坚:注意口腔卫生,基本上无龋齿,反映肾精充足。

七、腰腿灵:表现肌肉、骨骼和四肢关节有力或灵活,中年知识分子因工作性质尤其要保持腰腿灵。

八、脉形小:指每分钟心跳次数保持在正常范围(60-80次/分),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九、饮食稳:饮食坚持定时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饱食滥饮,无烟酒嗜好,注意饮食养身法。

十、起居准: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什么是健康

一、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二、健康教育在创建卫生城市中的作用是什么?

1、进行社会动员,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创建卫生城市氛围;

2、传播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健康素质;

3、改变个体和群体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三、 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四、有害健康的八种行为是什么?

1、吸烟;

2、饮酒过量;

3、不恰当的服药;

4、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

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

6、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

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

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方式。

五、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几个因素

1、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青少年正处在各个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成型时期,许多文明卫生习惯的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的确立,都有赖于青少年期的培养和训练,而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害健康的个人嗜好的出现往往也是从青少年期开始的,所以青少年期是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危险期,也是形成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的关键时期。

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包括: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养成和发展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调整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公共卫生的良好品行。

2、合理营养与健康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有着特殊的营养要求。而营养素的功能就在于构成躯体,修补组织,供给热量,补偿消耗及调节生理功能。如果在青春发育期营养不足,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还会导致容易疲劳、消瘦、抵抗力降低,甚至形成某些疾病。营养不良也是患结核、肝炎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3、环境卫生与健康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环境息息相关。人们应合理地利用环境因素,消除污染,预防疾病,达到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

人们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在室内,对于青少年,家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空间,然而一些豪华、舒适的家庭装修却隐藏着各种危害,孩子的健康受到急、慢性损害,甚至引发各种疾病,如血液疾病、哮喘、智力降低等。空气、水、环境的其它污染都会损害孩子的健康。

学校要尽量改善学习环境,其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运动与健康

经常的体育锻炼对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健康有极大的好处。它能促使身体快速长高,增加食欲,提高抗病能力,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紧张,提高记忆力和学习兴趣。青少年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断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达到强健体魄,不断

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六、生活小常识

1、剩饭剩菜为什么要加热后再吃?

饭菜剩下后,易被病菌污染。回锅热透,杀灭病菌,可防止食物中毒。

2、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吃?

土豆发芽后,能产生一种叫龙葵素的有毒物质,并主要积存在土豆的芽上和芽眼部,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3、四季豆为什么能引起食物中毒?

四季豆在未熟透时,含有一种叫皂素的有毒物质,如果食用可引起食物中毒。皂素遇高热后可破坏,因此,吃四季豆一定要烧熟煮透。

4、为什么要少吃烟熏食品?

烟熏食品含有致癌物,而且通过加工很难除去。因此,应少吃烟熏食品。

5、怎样预防高血压?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

(2)避免参加或观看竞争性激烈的运动;

(3)低盐饮食,节制饮食,限制体重,不吸烟,不酗酒;

(4)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每周测1-2次血压;

6、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输液、母婴传播。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也易传播,如共餐,共用剃刀和牙刷等。

7、怎样预防乙肝?

(1)注射时一人一针一管;

(2)实行同桌分餐制;

(3)隔离患者,其生活用具和排泄物要严格消毒;

(4)注射乙肝疫苗;

(5)不要共用牙刷、剃刀等生活用具。

8、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处方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病人与带菌者,细菌或病毒通过大便排出后,可污染水源,还

可借助苍蝇、蟑螂污染食物和用具,当健康人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就可能发病,又可传给其他人。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1)搞好“三管一灭”(管理饮水、饮食和粪便,杀灭苍蝇),防止病从口入。灾区特别要保护好水源,不要随地大小便,厕所离饮用水源要有一定的距离。饮用水要消毒,不喝生水。不在苍蝇满天飞的地方进食。瓜果要洗净,生吃去皮。阻断“粪一口”感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家庭、棚区及环境卫生。

(2)提高人体抵抗力,根据需要可选用预防用疫苗,如伤寒、甲肝疫苗等。

(3)控制传染源,管理好患肠道传染病的病人。

教师培训资料

本期目标:

1、培训、健康促进专业人员;

2、交流少年儿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经验;

3、 编辑少年儿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刊物及其它健康教育材料;

季节性常见病预防及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

种急性传染病,冬春季节多见。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如果不注意预防,容易造成相互传染或流行。孩子还会有头疼、发热、食欲不振、呕吐、咽喉疼痛等症状。

“痄腮”流行期间不要到公共娱乐场所玩耍,也不要到病儿家中串门,以防接触感染。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限制其活动量;可经常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多喝开水;饮食上注意营养成分及易消化特点,避免酸性及刺激性食物。特别提醒:腮腺炎易并发脑炎、睾丸炎,不容忽视。若发现孩子伴有剧烈头疼、喷射性呕吐、睾丸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皮肤病及过敏症

阳春三月,有些人易发生单纯性糠疹或脂

溢性皮炎,又称桃花癣。发病原因可能与春季多风干燥或长时间日晒有关,也有部分人因消化不良、缺乏维生素而发病。对桃花癣的防治,首先应该针对病因,避免风吹日晒,禁食刺激性食物,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多食蔬菜水果,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若有过敏反应,应尽快到医院救治。

生活小常识:

促进生长的维生素及食物源

以钙、锌为代表的微量元素--钙、磷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长。

食物源:钙、磷--牛奶及奶制品、鱼类及水产品、紫菜等海菜、鸡肉、豆类及豆制品,锌--动物内脏、猪肉、牛肉、贝壳类。

特别提醒:豆苗、青椒、番茄、西兰花等蔬菜维生素c丰富,有促进钙、铁吸收的作用。

蛋白质--刺激长高的成长激素,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只有蛋白质被充分吸收,钙才能被完全吸收。另外,肌肉的发育也需要蛋白质。

多种维生素--维生素d对钙质的吸收有很大的影响,维生素b2是成长促进剂。维生素a、b、c、d可促进体内蛋白质进行再合成工作。维生素a提高免疫力,能促进骨骺软骨中细胞的活性,还可通过甲状腺激素来影响身高增长。

维生素d--奶类、蛋类等;维生素b2--鱼、肉、蛋、海菜、牛奶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维生素a--蛋、鱼类、动物肝脏;其他维生素--蔬菜、水果。

纤维素--纤维素可以清除肠道内对增高有阻碍的有害成分,促进养分的消化与收。

食物源:红薯、土豆等块茎蔬菜及韭菜、大葱等粗纤维蔬菜。但芹菜、笋等不利于孩子吸收,不易吃太多,可以放在包子、馄饨等里面做馅。

怎样通过训练提高孩子的智力

一、在运动方面:要训练孩子爬行、翻身、坐、站、走,以及跑、跳、上下楼、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能力。

二、训练孩子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三、要训练孩子的感知觉

四、要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

五、多和孩子说话和交流感情

六、训练孩子的交往能力

七、要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

八、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自制力、反应能力、协调性、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吃得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吃得过多,往往造成孩子消化功能紊乱,会加重胃、肠、肝、脾、胰等消化器官和大脑控制消化吸收的胃肠神经及食欲中枢的负担。如果大脑内负责消化吸收的神经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会使大脑皮质的语言、记忆、思维等中枢神经智能活动处于抑制状态。

若孩子长期处于过量饮食状态,就会造成孩子的食欲中枢过分发达,智能中枢神经受到抑制。

两种特种氨基酸(色氨酸、谷氨酸)、一种微量元素(铁元素)和一种维生素(维生素c),对大脑和智力发育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食物中缺少这四种物质,将影响大脑发育,引起记忆力下降、脑功能减退,甚至大脑发育不全。反之,若食物中这几种物质充足,就

会明显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提高儿童的智力和记忆力。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资料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 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具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施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人们穿鞋子选择合适的一样,心理活动课也是必须以活动的目标及内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有时可以一种教学方法贯彻始终,有时可以多种教学方法的交互运用。增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效果。

赞美的语言胜似美妙的音乐,永远在他人的记忆深处歌唱。所以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别人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一点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炬。

当然,我们在学习赞美术的时候不要忘记赞美一个你最好的朋友——你自己,因为它能使你变得更能悦纳自己,更自信。

在上面的课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故事法

课例的第一部分用故事《改变人生的批注》引入课题,让学生在故事《改变人生的批注》中,去体验达尔科夫的情感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活动,找出达尔科夫发生变化的原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验。

2讨论交流法

在课例第二部分活动体验、第三部分分析讨论、第四部分灵活运用中大量运用了分析讨论的方法,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参与讨论活动的过程中,对老师设计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对问题的处理意见,与同学互相交流,从而形成一种集体主流。

3创设情境法

在课例的第二部分活动体验中,同学表演小品就是老师针对本节课繁荣主题创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学生参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感悟,这就是创设情境法。

情境分为氛围式情境和情节式情境两种类型。情节式情境分为角色一体验式和游戏。

4行为训练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良的行为。分为示范、奖赏、惩罚、契约四种形式。

5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法是指教师通过活动、语言、动作、表情向学生做出暗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延伸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985年,在神户大学生运动会上,以2米41的高度打破世界记录的伯克林,每跳一个新高度,都要扎一次鞋带。他说扎鞋带后,脑子里什么也不想了,眼前只有横杆,

脑子里也只有跳过去这一个念头。这就是自我暗示的作用。

6实验操作法

案例:在《思维的革命》这课中,让同学动手操作用10根火材最多能摆出多少个三角形。

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训练了发散思维,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把它应用在技能心理活动课中会有独特的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学方法还很多,我们只是把常用的介绍给大家。

由于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教学方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根据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阶段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初中心理健康教学方法主要侧重活动和体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重点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有了教育内容、有了教学方法,那么我们以什么途径来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呢?

(二)心理健康途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

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并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这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这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性途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系统.根据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心理讲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1开好心理健康活动课、选修课、专题讲座

首先,要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目的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在小学和初中基本都是活动课,它面向广大心理正常的学生,在活动中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有健康的心态。我们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学校特色,建立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时代性的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设置课时,列入课表,纳入教务处统一管理。每个版本教材的重点内容都是一致的,例如:“适应中学的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了解自己”、“悦纳自己”、“调节和控制情绪”、“学会沟通”、等。在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课中,我们一直坚持“两性”原则,即科学性、实效性。事实证明,“两性”的教育模式,对坚持初中教育改革,保证基础教育的地位,促进学校全面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实效作用。

2个别心理咨询与指导

心理健康活动课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可以算是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但它有着自身的不足,即无法给个别学生的成长问题提供帮助,而个别咨询与指导可以补充不足。如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从未成熟儿童期向逐渐成熟化的青春期的过渡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很需要心理老师进行帮助和指导。开展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3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单停留在一个方面,它应多角度向其他方面渗透,如学校教学、德育、学校管理、和谐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我们要求所有的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断优化教学情境,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在愉快、有安全感、无心理压力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我们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真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案例:在教《乌鸦与狐狸》一课时,老师请同学们把狐狸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细读,,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读后的感受。一个学生说:我认为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恒心”。它善于观察,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由向乌鸦问好,到“关心”它的孩子,到赞美它的嗓子和羽毛,直到乌鸦开口。老师这样引导:“这位同学读的很深入,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说的有理有据,值得大家学习。但是,狐狸的聪明和恒心用错了地方——想不劳而获,想欺骗别人,这是心术不正的聪明、是心术不正的恒心,这种“聪明”和“恒心”越多,害处就越大。

我们要求每个教师要加强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修养,了解教育教学规律,了解中学

生年龄、心理和个性特点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加教育的实效性。全体教师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做学生的知心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陷入痛苦时,要及时予以慰藉,受到委屈时,要及时送去理解,感到迷茫时,要及时指明方向。

4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举行一些群众性实践活动,如报告和讲座,参观考察,调查访问,各种竞赛等,可使学生增长见识和才干,扩展阅历,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帮助孤寡老人和军烈属、宣传交通安全、维护公共秩序、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这些活动能使学生经历社会实践,感悟人间真情,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尽责、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尤其对独生子女有特殊意义。班主任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举行一些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使其学会自信、自立、自强、自律,要适当创设挫折情境,使其掌握应付挫折及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的基础。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指导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善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掌握和运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案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有一则广告:妈妈给孩子洗完脚,讲故事时去给老人端水洗脚,被孩子看到了,孩子学着妈妈的样子也端来了一盆水,给妈妈洗脚,然后又给妈妈

讲《小鸭子的故事》。

这个案例说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另外学校定期出板报,设立电子邮箱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个别咨询与辅导技巧

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

个别心理辅导的技巧很多,下面是我们在个别咨询中能够经常用到的辅导技巧:

1 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与辅导人员的态度和相应技术起着主导作用。基本条件是共情、尊重和真诚,除此之外,还有具体化、即时性、对峙等。

(1)共情(同理)

“共情”是辅导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辅导员借助于来访者的言谈举止,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二是辅导员借助于知识经验,把握来访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间的联系,以更好

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三是辅导员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案例:

来访者:“我觉得很难过、很难过,因为我从来没有担心过高考,就算想,也只是估计自己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哎!想不到居然名落孙山,真是越想越不服气,今年的高考其实并不难,班上成绩中等的人都考入了大学,没想到一向佼佼者的我……。我觉得考试根本就不能正确评估一个人的成绩,况且读书也不是为了考试,这样我也就想开了,决定工作算了,但我父母却骂了我一顿,坚持说上大学才有出息,一定要我参加补习班,然后再考。和他们争了几天,都没结果,我都烦死了”。

咨询者:“要是我也会这样的,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没想到高考会失败,因此你特别感到失望与难过,也有点气愤。与父母商量后,似乎非读书不可,但自己实在有点不甘心,因而内心很矛盾”。

这个案例中咨询者深入对方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并把自己的情感传给对方,这种咨询技巧就是共情。

(2)尊重和接纳

尊重和接纳是辅导关系中最关键的因素。尊重,就是要看到来访者的价值和潜能,相信他们是可塑的、可发展的。接纳,就是要对来访者抱接纳的态度(包括他的长处和短处),容忍他目前所持有的不同观点、习惯以及不良行为,从而给他以温暖、喜爱和关心。

案例:有一年 ,我班从农村转来一位女生小月(化名)。一段时间后

,我发现小月经常与其他班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一起。终于有一天,她和其他班的几名学生敲诈一名在校生。学校准备给她处分。一开始,我感到非常气愤

,但冷静下来后我想 ,她毕竟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 ,面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活

,不小心迷失了自我。我决定接纳她并引导她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于是,我找到校领导,恳求给她一次改正的机会。学校领导答应了我的请求。之后我又与她进行了促膝长谈。在这次真诚、信任的对话中,她受到了触动,在我面前掉下了眼泪……那一刻

,我感到我们的心相通了。融合了,最后化成了一股振作、进取的力量。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们纷纷反映:“小月像变了一个人。”

这个案例中正是恰当地运用了接纳和尊重的咨询技巧,接纳了小月优点、缺点,并尊重她,最终使她迷途知返,有了很大的改变。

(3)真诚

真诚

“真诚”是辅导关系中最基本的因素,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为辅导员要真实地对待自己,另一方面要真诚地对待学生。真诚对于辅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辅导员的真诚不仅给当事人一种安全感,而且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榜样。受辅导员真诚的感染和暗示,当事人也会逐渐诚实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袒露自己的内心。真诚与其说是一种咨询与

辅导技术或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人生态度。恰当地表达真诚,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因为那是真诚的一种自然流露。因此要注意:

①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与实话实说有联系,但不能相提并论。真诚应符合对来访者负责,有助于来访者成长的原则,所以真诚不是什么都可随意的、直接的说出来,有时实话未必要实说。

②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应适度,过多地宣泄自己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真诚应实事求是,不必在来访者面前过多表现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饰成分,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案例:高二的男孩对实习女老师说:“我知道有人很喜欢你,想约你出去。这个人就是我。”实习女老师说:“我对你那么重要,让我觉的很高兴,但是我们年龄上的差距让我觉得很不合适。”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女老师很恰当运用了真诚的咨询技巧,解决了问题。

(4)积极关注

也称之为正向关注,积极关怀,含义是以积极态度对待来访者。对来访者言语和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使来访者拥有正向的价值观。

案例: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

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主地又神游了。

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慢慢地我发现他可以在一节课中有半节课在听讲了,我很高兴,就鼓励他继续加油。在课堂中更多的关注他,后来他在上课时总是能认真听讲并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成为班里的积极小能手。

总之,在教育中遇到学生问题,要想一些措施,方法是他们能改变过来,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5)具体化

是指辅导员协助和引导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

案例:求助者诉说自己心里很难受。

我们就要问清楚他所说的难受是什么意思,是焦虑、抑郁、烦躁、恐惧,还是心慌、气促、胃痛、腰酸。然后再问这种难受是什么开始的,多长时间,是在哪里、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怎么演变的,最后还要了解求助者是怎样一个人,性格怎么样,

家庭情况怎么样,经济状况怎么样,等等。这种方法就叫“具体化”。

俗话说:

“当事者迷。”求助者往往没有认真、系统地思考过的自己的问题,所以理不清头绪,不知道如何下手。通过具体化,当咨询师弄清楚了他的问题时,求助者自己也明白了。知道了问题是什么,出在哪里,绝大多数求助者自己就能处理。

(6)即时性

又称直接性,即刻性,是指辅导员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不要过分注意过去和未来的事件,从而协助当事人明确自己现在的需要和感受。有些来访者只讲过去经历过的事件或未来的想法,对当前的问题采取回避和淡化的态度,此时辅导员应引导和影响当事人,使之表达出此时此地的感受和想法。即时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咨询辅导员时时注意自己和当事人的辅导关系,对当事人的反应及时给予回应和反馈。如\"你笑了,现在感觉好些了吧?\"\"你现在很难过,是吗?

案例:求助者:中学时,我是学校里的知名人士,大家都很喜欢我,·那时候真是辉煌啊!我真的很想再回到从前去,我很想念我的中学同学、老师,想念那种令人斗志昂扬、心情舒畅的日子··

这个案例中求助者沉浸在过去的经历中,所以要帮助他表达出此时的感受和想法。这就是运用了即使性。

(7)对峙

又称对立、对质、面质等,是指辅导员指出来访者在态度、思想、行为等方面或相互之间的矛盾。来访者在辅导过程中可能会表现为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表述不一致,感受与结果不一致等情况。对此,辅导员要通过询问技术,协助当事人面对自己的矛盾之处。对峙的意义在于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环境的深入了解,鼓励他们放下包袱,面对现实,实现协调统一。

案例:

来访学生:老师,最近几天感觉特别压抑。

心理教师:你是说这几天感觉很压抑,对吗?

来访学生:是啊,单元考考得很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心理教师:由此感觉心理上很失落,又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法?是吗?

来访学生:是啊,考试时,明明会的题目都做错了,并且做得很慢,如果不是这样,我想我不会考得 这么差的。

心理教师:你是说正是这两个原因造成你这次考得比较差,所以你感觉心里很不平衡。

来访学生:心里很不服气,凭什么初中时成绩比我差的现在比我考得好,都怪我太马虎了。

心理教师:你想没想过,或者你承认不承认:不管是马虎,还是速度比较慢,都说明你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对吗?

来访学生:是吧……

面质技术的效果和作用分析——

来访学生原来在学校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从初中升入重点高中,高手如云,成绩下降是在所难免的。但来访学生却不愿承认这是现实,尤其是初中成绩比自己差的现在都比自己好,给其带来巨大的心理威胁,这个时候他就开始逃避。

由此看来,该来访学生在认知上存在误区,他不愿承认现实,因此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愿承认自己的差距,这样做虽然免于他的自尊心受打击,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这场心理咨询如果不采用面质技术的话,将会给他造成一种假象,并且会强化他的逃避心理。而有效地发挥面质技术的作用,就能够使他直面现实,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2倾听的艺术

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听,它是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听。辅导人员对当事人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还要借助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巧和技术更重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愿意说不愿意听,习惯于说不习惯听。

案例:最近,一位美容顾问来和我讨论她的婚姻问题。她问我是否该和她先生离婚。由于我不认识她先生,甚至连她都不大认识,根本无法给她忠告。所以我只有倾听、点头,并问她:“你认为你该怎么做?”我问了几次,每次她总是告诉我她的想法。第二天,我收到一束漂亮的玫瑰花,上面附张卡片感谢我的绝佳建议。一年后,她写信告诉我,她的婚

姻美满极了——再一次谢谢我的建议。我听过许多根本不需要我提供解答的问题。我通常只是借着倾听,让那些受到委屈的人有机会申诉,就解决了一大半问题。只要听得够久,对方总会找出适当的解答。

倾听时应注意以下艺术:

第一 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

在倾听时,通常使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这就是开放性提问

案例:一位在一家大公司担任业务经理,但他对该行业的特性一窍不通。当业务员需要他的忠告时,他无法告诉他们什么——因为他什么都不懂!但尽管如此,这个人却了解如何倾听,所以不论别人问他什么,他总是回答:“你认为你该怎样做?”于是业务员会提出方法,他点头同意,最后业务员总是满意地离去,心里还想着这位经理真是了不起。

第二 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

这类提问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作“是”或“否”的简短回答。

第三 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

指直接重复或仅用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叙。重复来访者叙述中的某些话语或内容,是鼓励对方的一种主要方法。鼓励与重复除了促进会谈继续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的谈话朝着一

定方向深化。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然而正是这一简单的技巧,使辅导员得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对来访者的关注和理解。

第四 准确运用说明

说明又叫释义,就是辅导员把来访者谈话内容及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用自己的语言反馈给来访者。说明最好是引用来访者谈话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说明使得来访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谈话的内容,更清晰准确地作出决定。同时,也有助于辅导员确认一些关键的信息与线索,为会谈的深入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 有效运用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与说明十分接近,区别在于说明是对来访者谈话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是对来访者情绪情感的反馈。也就是辅导员把来访者的情感反应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来访者,如“你对此感到伤心”、“这事让你很不愉快”等等。情感反应的最有效方式是针对来访者现时的而不是过去的情感,如“你现在很痛苦”、“你此时的心情比较好”。另外,在运用这一技术时,要及时准确地捕捉来访者瞬间的情感体验,并及时进行反应,使来访者深切体验到被人理解的感觉,这时辅导就可能朝着更深入的境界迈进。

第六 避免倾听时容易犯的错误

初学心理辅导的人不愿意倾听,不重视倾听,喜欢自己不停地说,这是惯常的错误。除此之外易犯的错误还有:急于下结论;轻视来访者的问题,不认真听;干扰、转移、中断来访者的话题,对来访者话题作道德或是非的评判;不适当地运用参与技巧,如询问过

多、概述过多等等。

3 影响的技术

辅导人员如能积极投身于会谈过程,主动采用影响对方的技术,那么来访者的改变将会更快,更有效。辅导人员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来积极影响来访者并促其成熟,从辅导关系这一角度出发,这时的会谈就真正成为一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影响的技术有指导、解释、忠告、自我开放等。

(1)指导就是直接指示来访者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说如何做,它是最具影响力的辅导技术之一。

(2)解释是辅导员依据某一理论或个人经验,对来访者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说明和分析,使来访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问题。

案例:有一患者因为面容丑陋而丧失了生活信心,通过咨询者解释以后使他认识到外表美只是美感来源的一部分,阻断来访者非理性观念,揭示出思维上以偏概全、完美论的倾向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是这种效果。解释分两种,一种是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另一种是根据辅导者自身的经验、实践与观察。针对来访者不同的问题,辅导者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应该说,解释是影响来访者技术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也是最有创新性的一种。

(3)忠告和提供信息是指对来访者关心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忠告,给予指导性和参考性的信息,以帮助来访者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建议和忠告的话语要含蓄而委婉。例如“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

(4)自我开放也叫自我暴露,自我揭示等,是辅导员公开、开放、暴露自己的某些经历、经验、思想、情感等,与来访者共享。自我开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来访者树立好的榜样,从而增进来访者自我开放。自我开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来访者表明在会谈时对来访者言行问题的体验,如“我很高兴,你这么信任我”,“我和你一样,感到失望”。另一种形式则是告诉来访者自己过去的有关经历和情绪体验,如“你说的这种情况,我过去也遇到过……”。

(5)影响性概述指辅导员把自己所叙述的主题、观点、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给来访者。当会谈的一自然段落完成或一次会谈结束时,使用概述作为一个小结。影响性概述的作用之一是使会谈显得有结构,富有条理,避免会谈混乱。另一作用是使双方有机会对刚才的谈话作一番检查,强调某些重要内容,加深印象。第三个作用是为下一步会谈的主题做好准备。运用概述时,第一要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第二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4 非言语技术

会谈并非只是说和听、问和答,人们不仅用口头语言说话,还要通过非言语的表情、声调、姿态、手势等进行交流。心理辅导是言语内容和非言语行为交互作用而达成的,许多时候,非言语行为所表达的信息比言语表达的信息更多、更准确、更真实。

在辅导中常见的非言语行为有:目光、体态、声音、空间距离、环境等。

(1)目光注视

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案例:心理学家珍.登布列顿谈到推销员如何了解顾客的心理时说,假如一个顾客的眼睛向下看,而脸转向旁边,表示你被拒绝了。如果他的嘴是放松的,没有机械式笑容下颚向前,他可能会考虑你的提议。假如他注视你的

眼睛几秒钟,嘴巴乃至鼻子的部位带着浅浅的笑意,笑容轻松,目光而且看起来很热心,这个买卖就做成了。

(2)形体动作

人的姿态、手势是极为丰富的,是一种特殊的身体语言。作为辅导员在来访者面前,总的原则应是使自己的身体语言融入到辅导过程中,以有利于咨询与辅导。比如,会谈时,辅助一些手势能加强言语表达的含义。还有,在倾听来访者谈话时,使自己面对对方,身体略微倾向于来访者,并用点头示意等表示对对方的注意和肯定。另外,在来访者面前不必正襟危坐,但应注意姿态端正,不宜过于随便。总的原则是,在会谈中,身体既要真正表现出自在自如,又表现出对对方的真切关注。

案例:小孩在听父母的训斥时,嘴巴在说:“是的,是的,我知道了。”同时把身子转了过去,其实在发射另一种信号:“够了,够了,我要走了。”

(3)声音特征

声音特征指说话的音量、音调、语速、语气和节奏等等。这些特征的变化,对辅导关系的建立和辅导的效果均会产生影响。例如,当一个来访者进入辅导室的时候,辅导员语言表达的内容是欢迎和关心,但声音是淡漠和敷衍,来访者更相信声音的含义而不是语言的意义,因为语言比声音容易作假。只有对来访者真切的关心和尊重,辅导的语言中才有

了灵魂,说的话语才会激动人心。

(4)距离和角度

会谈时,与来访者的空间距离和相对角度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行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空间,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安全和隐私。侵入这一空间,就会产生不安、焦虑、不满和反抗。辅导中,双方相距太远会使对方产生冷漠、疏远、孤独的感觉;相距太近,又会使对方局促不安。双方距离的适宜性,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室内和室外、同性和异性等等,就有区别。一般来说,不宜太远,接近一些较好。当然,所谓远近的距离,应以来访者觉得合适为宜。关于双方位置的角度以互成直角较好。因为完全正面相对,有使人产生无法回避的感觉,易导致局促不安。直角相对既可以相向又可以侧身,能保持视线既不长久对视又可随时接触,使人感到轻松。

(5)沉默

会谈时出现沉默,并由此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会使双方不知所措,严重时会影响双方继续进行辅导的信心。对此,作为辅导员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惊慌失措,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率先打破沉默,引入辅导正题。出现沉默时,辅导员应迅速判断和分析沉默的形式:创造性沉默,自发性沉默和冲突性沉默。同时还要分析沉默是来自于辅导员还是来访者。在这些问题比较清楚时,应付沉默就会自如了。

例如,当辅导员看到来访者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时,可以适时地问\"能告诉我你在想什么吗\",如果来访者由于思考而沉默时,辅导员最好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以等待对方打破沉默,若沉默时间过久,可以以关切的询问提示对方。总之,沉默并不可怕,表面上看,它可能是辅导中出现的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巨大的转

折契机。辅导员对沉默现象应予以高度重视,仔细分析,把握机会,跟踪追击,往往就会有大的突破。

心理健康个别咨询的技巧很多,这里我们主要就介绍这些。

(四)情境创设

案例: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受佳肴时,就轻而易举的地全部吸收了,知识溶于情境之中,犹如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游戏、自叙、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讨论分析等,获得良好情绪、情感体验,掌握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教学情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情境,是心理辅导课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载体。华东师大杜殿坤教授认为,“情境带有教育者有意识地为儿童及心理全面发展创设一种最佳场合的意思。”情境包括“环境、信息、手段”三要素。

心理辅导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下面三点:

1是要充溢情感,以心造境,情境合一。

2是要具体生动,和谐平等,创设情境是一种暗示、渲染、陶冶,要大力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提高心理相容程度。教师参与其中,教师与学生共喜同悲,和谐平等。

3是要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内容的选择,程序的设计,载体的运用,手段的更新,

以至具体细节都力求严密有效,围绕主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在发展心理学上属学龄期。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大脑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与高级心理功能有关的额叶。在学龄期其认知功能有很大发展,表现在感知觉与观察力的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迅速增长。如视觉的颜色差别、听觉的音调辨别;手、脚运动的协调性、精确性、灵敏度等明显提高。在空间知觉、方位感、时间知觉都有很大进步。观察力的发展体现在精确性、目的性、判断力的进步。随着知识的学习,记忆力不断提高,有意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理解记忆日益增加。记忆策略不断丰富。思维发展在这个时期要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学龄期的认知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学龄期的语言能力发展,口头言语在一年级以对话言语为主;2-3年级时,独白语言开始发展,一般到5-6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书面语言在入学初是落后于口头言语,随着教育进程,书面语言能力得以发展(学校或家庭教育起决定性影响)。关于内部语言的发展是在入学后,学习任务需要独立思考(学会“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这样使学生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内部语言逐渐发展;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内部语言发展经历“出声思维、过渡时期、无声思维”三个阶段。

学龄儿童在智力上获得的最大进步是具备“心理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儿童可以用

抽象思维(是内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去认识和反映内、外部世界,这是使智力更为广泛、灵活和深刻。这个时期是皮阿杰理论的“具体运算期”,主要的表现是儿童学会了“守恒”(7岁左右出现,对某种事物不变的概念,如将量筒中的水倒入杯中,学龄前儿童会觉得水变少了,而学龄儿童就不受影响);“比较”(幼儿一般不会使用“比较”这个词汇来表示事物的关系,而是用绝对化的词汇);“排序”(学龄儿童会按大小、长短来为事物排序)。当然皮阿杰理论的年龄划分过分绝对化,实际上存在个体差异,也与教育有关。

个性发展方面,学龄期儿童的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与动机逐渐向高层次发展(普遍的是尊重的需要,也有自我实现需要的萌生);兴趣、爱好随学龄、学识的增长不断扩大(现在家庭为儿童设计成长线路,在某种程度上是妨碍儿童个性发展);价值观的形成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个性心理特征在当前教育制度下,在相当程度上受智力(具体说是学习成绩所影响)。

学龄期是儿童获得自我意识的重要时期,孩子从“以家庭、个人为中心”转入“以学校、集体为中心”的环境,学习新的社会角色行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学龄初期,自我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描述(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低年级学生是从姓名、年龄、性别、籍贯、体貌等特征叙述)。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概念逐渐复杂化,逐渐将自我分化为身体的自我、学业的自我、社会的自我;所以高年级学生则的回答会涉及个性品质、兴趣、特长、社会角色等来介绍自己。

学龄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方面,表现为独立性、稳定性开始发展;抽象概括的评价仍不多。有研究表明,自我评价与儿童交往有关,高自我评价的男孩较富创造性,能较快被社会团体接受;而低自我评价的男孩常较孤僻,有不良行为习惯。进入学校后,自我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自尊感。自尊感强的儿童自我评价较积极,自尊感弱者常易自暴自弃。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评价标准与方法会影响儿童的自尊感,值得关注。

研究表明,自我体验包括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绪体验,发生、发展并不同步,一般是愉快感、愤怒感发展早,羞耻感、自尊感、委屈感发展慢。

学习适应能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是小学生培养自己良好心理品质的主要途径。但小学生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必须在生活习惯、情感、意志、智力等方面能够适应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否则,将很容易出现学习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适应社会生活,处理人际关系,融入集体,遵纪守法,传承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由于孩子们在学前教育(家庭、社区、幼儿园)影响下的心身基础不同,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家长的期望、同学水平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差异。这种适应性的差异如果超过了心理可容度,即有可能引起小学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这一点,可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及不当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许许多多小学生心理障碍事件中得到说明。

智力的发展是构成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不仅指智力发展正常与否,智力发展本身即可用作评判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而且,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生都与其智力的发展低下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智力的发展既是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其他心理成分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的环境,智力(具体地说是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处于微弱状态。同情绪的不稳定性相联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品质尚在形成中,不能有效地作用于自我控制,这使得自我控制能力仍然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因此,小学生容易发生异常行为,并表现出某些心理障碍,如多动症、品德不良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