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原封不动 B.与尔三矢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家祭无忘告乃翁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负隅顽抗 3、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抑本其成败之迹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B.举天下之豪杰 / 举国欢庆 C.抑本其成败之迹/其孰能讥之乎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5、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②此三者,吾遗恨也 ③梁,吾仇也 ④请其矢,盛以锦囊⑤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智勇多困于所溺
A.①④⑤/②③/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6、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表达)诚 / 曷(何)其有极 B.不省所怙(依靠) / 敛不凭(临)其棺
C.遽(急、突然)去吾而殁 / 其信然(真实、确实)邪 D.比(等到)得软脚病 / 抱无涯之戚(欢乐)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省所怙 / 吾往河阳省坟墓 B.衔哀致诚 / 将成家而致汝 C.始速祸焉 / 吾之子始五岁 D.克敌制胜 / 不克蒙其泽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所谓天者诚难测”中的“诚”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诚 B.诚知其如此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帝感其诚 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 的确知道已这样,虽然有拥有万乘车辆的公卿宰相的高位,我也不愿和你离开一天而去就任这个职务
B.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 唉!这些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呢?
C.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 / 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 D.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 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 幸呢?
10、与“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中的“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C.沛公然其计,从之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祸患常积于忽微 B.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②岂独伶人哉 C.①入于太庙 / ②而皆自于人欤 D.①自然之理也 / ②莫能与之争
二、文段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每题3分)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③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2、下列句中“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与可以书遗余 B.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D.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1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第二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选文通过记述文与可与作者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
C.苏轼详写了自己和文与可的诗画交往,尤其对于当时二人开玩笑的诗句记述得完整有趣,表明了对文与可的怀念
D.选文第二段在叙写写作情景的同时,含蓄的表达了和文与可有着深厚的情谊 14、下列对选文写作手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B.本文语言平实自然,极富生活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
C.选文第一段记述文与可“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是为了与下文苏轼“废卷而哭失声”形成映衬,这是以喜写悲﹑以乐衬哀的写法
D.选文第二段借用曹操和桥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和文与可情谊的深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