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
《牛和鹅》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仓皇逃跑,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也不怕鹅的故事。全文读来充满童趣,让人忍俊不禁。
课文第1至第4段,主要讲述了“我们”欺负牛,惧怕鹅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行为。课文首先引入了人们对牛和鹅眼睛的说法,然后叙述了“我”和伙伴们欺负牛,见到鹅躲避的行为。从第3段,我们可以读出,这些小孩子极尽所能去欺负牛。“拍它的背,摸它的肚,触它的屁股。甚至扳牛角,骑到牛背。”偌大的牛在我们面前就似一只小蚂蚁,任由我们折腾,欺负。
我们见到鹅的反应就不一样了,这是一种天壤之别。第4段中写道,我们“远远地”站,站的地方是“安全的”,这个安全的地方一定是鹅不能到达的,无法伤害我们的地方。否则,站的太近,要是与鹅有个对视,岂不是自找危险吗?“绕个大圈子”这是对危险最好的规避。第4段仅仅用了两句话,就让我们读者体会到了小伙伴们对鹅的害怕,恐惧。
课文第5至第12段,详细讲述了“我”被鹅追赶、袭击,金奎叔帮“我”赶走鹅的过程。课文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致刻画,将“我”的心情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第5段中我们“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贴”这个动词形象写出了几个孩子害怕鹅的样子:他们屏住呼吸,紧紧闭着嘴巴,生怕自己的呼吸声太大让鹅发现。他们“悄悄地”走过去,蹑手蹑脚,生怕脚步声太大让鹅发现。这些都写出了我们对鹅的恐惧与害怕。 如第6段,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了”。我逃跑时,“书包掉了”“鞋子弄脱了”。如果生活中有同学被狗追过,应该也是这样狼狈的场景。这种狼狈恰恰写出了“我”内心的恐惧,慌乱。我甚至已经吓得失去了意识,只能本能地“又哭又叫”,至于叫了什么,居然也只能大概觉得是这样叫的“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这里读来让读者忍俊不禁,可见当时的“我”已经被鹅吓得魂飞魄散,意识模糊。
第13段到第15段,讲述了金奎叔的话改变了“我”对牛和鹅看法及态度。 “我”在金奎叔的教导中,发现鹅并没有那么可怕。金奎叔的话,让我明白了不能被鹅仗势欺负,也不能平白无故欺负怕我们的牛,不能欺软怕硬。
本篇课文与其他课文在形式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出示了学习小伙伴的五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这是对课文内容的疑问;“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这是对写法的点评;“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感受;还有读了课文后获得的启发,如“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了”。这五处批注是一种很好的示范,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给文章做批注。 学情分析
《牛和鹅》是批注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只有学好了这篇课文,才能够运用批注策略去阅读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以及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那么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有哪些学习基础?又会有哪些难点呢?对于这篇课文中出现的批注,学生并不陌生。三年级上册的“预测”单元以及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问”策略单元,学生接触过批注,这些批注给予了学生一定的示范。但是,进行批注策略的学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他们不知道该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这将是教师进行指导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掐住、胳膊”等12个词语。 2.知道可以从疑问、感受的角度给文章做批注。 教学重点
知道可以从疑问、感受的角度给文章做批注。 教学难点
知道可以从疑问、感受的角度给文章做批注。 教学准备
1.关于牛和鹅的视频 2.课件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1.(出示视频,学生观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请欣赏。 2.视频很有趣吧!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也很有趣,它是——《牛和鹅》。(书写课题,生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12个词语,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4.同学们预习课文的时候,觉得课文哪里最有意思?请把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初识批注
1.请同学们再次快速看一下课文,你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最大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旁边有一些文字)
2.这些文字是学习小伙伴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写下的批注,前不久,我们学过的单元里也有一些批注,大家还记得吗?(出示第二单元课文的图片)提问,就是批注的一种。
3.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做过批注吗?什么时候呢?
4.教师总结:其实我们平常圈词语,划句子,也是批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用批注的方法来读书。
【设计意图:回顾第二单元的提问策略和自己接触过的批注,在旧知与新知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并消除学生畏难心理,建立学生学习批注的自信。】
三、自由批注,聚焦“疑问”“感受”两种批注角度 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试着做批注。 2.生自由批注。 3.教师指导: 1.
“疑问”的角度
①请生读第一处批注,想一想:学习小伙伴是怎么把这个批注写出来的吗? ②当你读到第一处段时,你相信这种说法吗?
③教师引导:我们的学习小伙伴读到这里时,他是不相信这句话的,他产生了(疑问),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在有疑问的地方作批注。(板书:有疑问)
④请同学们再试着批一批吧,相信刚才的学习小伙伴一定能帮到你! ⑤学生批注,教师巡视。 ⑥全班交流。 1.
“感受”的角度
①(白板上出示学生现场写的批注)请说说你的批注是怎么写出来的? ②我们的学习小伙伴也和你一样读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PPT)请生读一读学习小伙伴的批注,思考一下,他是怎么写出这处批注的呢?
预设:学生暂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文里哪里写了鹅之前很神气呢?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生找句子,读句子。
师:哪里又写了鹅的狼狈呢? 生找句子,读句子。
师:你发现了吗?他的感受是怎么来的呀?
生:他读到这里又看了前面的内容,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可以在哪里进行批注?(板书:有感受)我们还知道写感受的时候,也可以先看看前面的内容,再读读后面的内容,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
③请同学再次阅读课文,在书上批注下你的感受。 ④学生批注课文,教师巡视,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批注。 ⑤小组展示,全班交流补充。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由批注,经历最初的批注体验。在学生有了初步体验并遇到实际困难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处批注,使学生知道可以从“有疑问”“有感受”两个角度对课文进行批注,并不断实践运用,最终让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阅读中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两个角度进行批注。】
四、课堂总结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强化本节课学生所学的批注方法,为下节课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板 书设计: 18 牛 和 鹅
有疑问 有感受
批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