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学说史课后题

2023-05-26 来源:易榕旅网


第三章参考答案

1、“古典经济学”术语有哪些不同的界定?

古典政治经济学(也称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经济学家们对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含义以及其所包含的范围有不同的认识。概括来说对“古典经济学”包含的范围的不同界定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界定: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也即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

第二种意见是丹尼斯.奥布莱恩(Dens O'Bren)认为是从斯密到约翰.穆勒。

第三种意见是罗伯特.伊格利(Robert Eagly)认为是从18世纪50年代的重农学派到边际革命。

第四种意见是凯恩斯认为应该从李嘉图的前辈到20世纪30年代。(关于古典经济学的范围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一卷第474-475页,教材中有这四种意见。)

2、为什么说配第在近代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配第在政治经济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历史功绩在于,在近代,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第一,他提出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实际市场价格”这四个术语,他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第二,他用具体论证来阐述劳动价值论。他说:“假如一个人能在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斯从秘鲁银矿中采出来的白银并运到伦敦来,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

第三,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事实。

第四,他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

3、怎样理解“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配第在探讨商品价值时,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财富,认识到作为物质的财富,不仅需要人类劳动,还要依靠自然界及其自然力,或者说还要依靠土地。因此,配第说:“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对于物质产品,从使用价值角度这样考察是正确的,但如果用土地和劳动来共同说明价值就出现矛盾了,导致了价值二元论,和配第前面所主张的劳动价值论相矛盾。因为土地和劳动是不能加以比较的两种因素。

马克思说:“配第已经意识到他的发现的重要性及其在具体应用上的困难。因此,为了达到某些具体的目的,他也试走另一条道路”,即“必须找出土地和劳动之间的自然的等同关系,以便价值可以随意’在二者之一,或者更好是在这二者中表现出来”。配第为了找出这种等同关系,做了一个假设,但并没能清楚的解释这句话,并在价值的探讨中走入了迷途。所以,配第的这句话混淆了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违反了他自己关于价值是由耗费在生产商品时的劳动时间决定的正确结论。

4、到斯密100年间出现的主要经济学家及其思想。

到斯密之间大约相隔100年的时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经历了一个从最初萌芽到发展为完整体系的过程,其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包括

(1)约翰▪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其主要思想包括:①洛克关于利息的观点是以其国家与私有财产起源说为前提和基础的。②克认为,劳动几乎提供一切东西的全部价值。他以“自然法”来论证所有权的界限,认为由于土地和货币的分配不均所产生的地租和利息都导致了对“自然法”的破坏。实际上就是把地租和利息都归结为对劳动的剥削。

(2)达德利▪诺思。(1641—1691)是英国商人、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是《贸易论》。 其主要思想包括:①财富论。财富问题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批判,反映了强烈的自由贸易倾向,这种思想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尤其是斯密,发展为“国际分工”论。②利息论。他把利息资本的租金,并且指出,不是低利息促进了贸易,而是贸易发展增进了国民资本,从而使利息下降。他反对人为地、强制地降低利息。③利息率论。在利息率上,诺思比配第和洛克都更前进了一步,认为决定利息率的不是货币,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他明确指出,贷款利息应由市场自由决定,不应受法律约束。被马克思认为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

(3)约夫▪马西是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1750)、《赋税计算》和《国家关心的商业知识》。其主要思想包括:①马西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润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利息只不过是利润的一个部分。②他认为利息的降低是由资本积累及由此引起的利润下降造成的。

(4)大卫▪休(1711-1776)是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其主要经济思想包括:①休提出贸易差额平衡的学说,认为这种平衡是按着各国不同的经济情况而自然决定的,从而贸易不能始终有损或有利于某一国,为自由贸易论商主义的贸易控制论提供了理论依据。②休是货币数量论者,他认为商品价格的提高是金银增加的必然结果,但价格变动并不紧随着金银的增加而是需要一些时

间,这是所谓价格滞后现象,而这种货币贬值只在最后才提高劳动价格即提高工资,这是所谓工资滞后。正是在这滞后时期,货币贬值对于工商业起了鼓舞作用。

(5)斯图亚特被马克思称为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其代表著作是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这是第一本以“政治经济学”为名的英文著作。斯图亚特在价值理论上有特殊的贡献: ①提出了实际价值“的概念。指出价值决定于完成的劳动量,而且是决定于平均所需的劳动时间。②提出了内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将价格范畴同它的物质内容区分开。③区分了“特殊社会劳动”和“实在劳动”,意识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这一点上甚至超过斯密和李嘉图。他最早系统的研究了利润,提出三个概念:绝对利润、相对利润和混合利润。

第四章

1、评述布阿吉尔贝尔的财富观和“自然秩序”思想。

首先,布阿吉尔贝尔商主义的财富观,认为财富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货币并不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布阿吉尔贝尔商主义关于财富的看法,认为货币并不是财富的惟一形式。构成真正财富的,“包括人们全部的享受,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非必需品以及能够满足人们身体官能的快乐的一切物品。”在他看来,凡是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是财富。也就是说他把财富定义为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

他从货币是为了便利商品交换而产生,其自然职能是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观点出发,指出市场上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的总额。他还指出,金银并不是惟一充当货币的材料,历史上有各种物品充当过货币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货币也可以用纸币来代替。他认为,货币是充当流通手

段的,不应加以贮藏,应不断地投入流通发挥其作用,而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是不同的。

其次,布阿吉尔贝尔崇尚自然秩序,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具体来说,社会经济中有二百种以上的行业,它们形成“一条财富的链条”,各行业之间形成的经济关系构成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就是社会经济的“自然秩序”。而就各种行业来说,农业是最基本的,农产品价格是关键,如果农产品价格能补偿生产费用及经营者报酬,各行各业都会正常发展。如果农产品价格下降,以致不能补偿生产费用,必然造成混乱和不协调。

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的热烈拥护者。他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破坏了客观的自然规律,其结果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布阿吉尔贝尔是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奠基人之一。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价值’,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成这种正确比例的社会过程。

2、布阿吉尔贝尔为何主张自由贸易思想?

第一,布阿吉尔贝尔的自由贸易思想是建立在分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的。布阿吉尔贝尔与重商主义相反,主张自由贸易。他的自由贸易思想又是建立在对农产品价格的分析基础之上的。布阿吉尔贝尔指出,谷物具有两面性,同时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效能:一方面,它给人提供食物,养活没有这份口粮就要饿死的人们;另一方面,它供给地主将多余谷物出卖以提供豪华生活的一切物品。因此,谷物贸易具有自己的特点:农民不出售他的小麦不行,而吃粮的人又不能不买粮食。这就使谷物价格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常从极高转为极低,或从极低转为极高。

第二,布阿吉尔贝尔主张农产品的自由贸易。他根据对农产品价格及其变化的分析,主张实行农

产品自由贸易政策,即撤销谷物输出的禁令,允许谷物自由输出和输入。他认为,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和稳定谷物价格,从而使法国农业走向复兴,也会使法国其他各行业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实现繁荣。

第三,布阿吉尔贝尔实际上已认识到商品的需求或供给弹性不同的问题。他更强调农产品自由输出,反映着法国农业大国的特点,并与同样主张农产品自由贸易的英国经济学家形成鲜明对照(斯密、李嘉图,尤其是李嘉图更强调农产品的自由输入)。他的自由贸易思想以其重直接影响了后来的重农学派。

3、的思想对后来重农学派有哪些影响?

著作中已反映出浓厚的重农思想,后来重农学派的魁奈和米拉波都曾宣称他们的某些思想直接得益于。坎蒂隆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把土地耕种看做是一国所有阶级和居民生存与致富的源泉。他还指出,推动着整个经济使之向最有利的方向发展的是土地所有者阶级,其他阶级需靠土地所有者维持生活和致富。

坎蒂隆第一次系统地考察了农业年产品经过流通在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过程,初步阐述了土地所有者支出与国民生活的关系。坎蒂隆还认识到农业同人口数量的一定联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居民人数正是取决于分配给他们的用来维持生活的资料,一国人口的数量必然要以土地所有者提供的年产品数量为限度。

在坎蒂隆的思想中已可以看到后来魁奈的纯产品学说、《经济表》等的最初形式。并且,他在马尔萨斯之前已认识到人口增长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第五章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重农学派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其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要点上:第一,他们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存在并分解成的各个物质组成部分(工具、原料等);第二,他们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年预付、原预付),并且一般地确立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对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重农学派的学说的两个重要特点:①“自然秩序”观念的重要地位;②封建主义外貌和资本主义实质的矛盾。

2、分析财富的?

魁奈在对财富的分析中,初步探讨了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及价格等。

魁奈把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看做是“真正的财富”、“真实的财富”,但是,他还特别指出,只对人们有用而没有出卖的东西,或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出卖价值的东西,还不能称为财富。

魁奈还明确指出商品的价格同它的使用价值经常是无关的。他说:“使用价值经常是一成不变的,经常或多或少地取决于人的因素,取决于人们的需求,以及人们对拥有该物品的愿望。价格却相反,是不断改变的,它取决于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各种不固定的因素。它不受人们的需求的调节,但也不是任意决定的价格,也不是由商人之间的协商决定的。”

魁把货币财富的一部分或一种形态,认为作为商品的农产品(如小麦)才算是真正的财富。

3、什么是“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理论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他的社会阶级结构理论、资本及社会再生产与流通理论、赋税理论及其国家政策建议等都是以“纯产品”学说为基础的。

魁奈“纯产品”学说及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交换的等价性原则。

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量的增加。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即剩余价值)。

魁奈区别了财富的扩大和财富的增加,他认为,工业并没有使财富增加,只是把各种生产资料耗费和劳动耗费相加,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使财富扩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地,二者都是不生产的。只有农业才创造出新的财富。

4、评述魁奈的《经济表》?

《经济表》重要的经济著作,它集中扼要地表述了魁全部的重要经济思想。魁奈的《经济表》写于1758年,最初是以“曲折连接线式”的形式出现的。有人认为,在最初的这种形式下,经济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地主支出所引起的循环流程的例解,属于微观分析。1766年,魁了《经济表算学范式分析》,提出“算学范式”的经济表。这种模式成为后来魁奈《经济表》的基本模式,成为古典经济学早期宏观经济分析的典型。

根据《经济表》,生产阶级进行农业生产创造产品,当生产过程完成后开始进入流通过程:

①土地所有者以其所得的货币地租一方面向生产阶级换取农产品,另一方面向不生产阶级换取工业品;

②生产阶级除保留一部分粮食作为本阶级这一年的生活资料和种子外,将其余部分向其他两个阶级换取货币以备支付本年的货币地租,并向不生产阶级换取生产资料;

③不生产阶级则以其全部产品直接和间接地(通过先以部分产品换取土地所有者的货币)向生产阶级换取生活资料和生产原料。

交换的总结果:土地所有者得到了“纯产品”;生产阶级保留了供本阶级生活的粮食、必需的生产资料和足够支付地租的货币;不生产阶级则获得了足够的粮食和生产原料,于是在本年度经济运动的过程中,再生产就可以进行。

《经济表》的独特的天才性的见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运用抽象法,从前面所述的正确、合理的假定前提出发,对本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析研究。

②《经济表》以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为出发点,正确把握了再生产的基础,为科学分析再生产和流通提供了可能。

③把资本的生产过程表现为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再生产过程的形式,把货币流通表现为资本流通的要素。

④《经济表》所揭示的再生产过程,包括了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收入间的交换、生产消费

和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地分析社会资本和流通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但是,《经济表》中也有不少缺点和错误。

①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一形态。

②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类,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

③把工业部门不生产部门就难以对工业中的资本进行分析,同时也使得《经济表》直接出现了以下错误:第一,工业部门没有原预付资本;第三,年总产品是70亿,而不是50亿,除了生产阶级50亿以外,还有不生产阶级的20亿。

5、杜尔哥对重农主义有哪些发展?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阶级结构理论:他把魁奈所称的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的内部又再划分为资本家和工人。杜尔哥认为,资本家是通过垫支资本,使用别人的劳动而取得利润。他还认识到雇佣工人是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时候产生的。工人因失去生产资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谋生,工资只限于维持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二)工资理论和“纯产品”学说:杜尔哥进一步发展了工资理论。他认为,工人出卖劳动的代价是工资,但工资的高低又取决于买卖劳动双方自由竞争的结果。在出卖劳动的工人较多的情况下,工资自然只限于维持工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同时他对“纯产品”学说做出进一步说明。强调“纯产品”

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的赐予,认为只有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他的劳动工资,并为土地所有者所占有。

(三)关于收入的学说:杜尔完备地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说明了工资、利润、地租、利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主观价值理论:他提出主观价值论的概念,即商品出卖者对自己商品的估价,把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相区别。

第六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斯密理论的二重性?

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利润、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被称为斯密理论的二重性。斯密理论的这种二重性是斯密著作中反映出来的他的方法的二重性的结果。

斯密的二重方法是同他的二重研究任务相联系的。一方面,他试图深入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生理学,另一方面,他试图既要部分地第一次描写这个社会外部表现出来的生活形式,描述它外部表现出来的联系,又要部分地为这些现象寻找术语和相应的理性概念,也就是说,部分地第一次在语言和思维过程中把它们再现出来。因为这两个任务是各自独立进行的,所以在他的书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两种表述方法。

2、评析斯密的价值理论。

斯密在综合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最先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和发展。同时,和他的二重的研究方法相适应,他的价值理论也表现出相应的二重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斯密明确地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认为使用价值是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是因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斯密还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但他不了解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而错误地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较大的交换价值。(注:加注黑体字的部分为对斯密价值理论评价。以下同。)

第二,斯密价值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他关于价值决定的见解。他肯定“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斯密的上述论断表明,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克服了配第的只有开采金银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和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价值的错误观点。

第三,斯密还看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认为它们在同样单位的劳动量是不等的。

但是,斯密的价值理论是不彻底的。当他在进一步考察什么劳动决定价值时提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规定,即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和所能支配的或购买的劳动决定价值。他认为,在初期野蛮社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因为那时耗费的劳动和购买的劳动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产生以后,这两个劳动量就不相等了。价值不再由耗费的劳动所决定。由此,斯密还得出了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庸俗理论。

第四,斯密的价值论还讨论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问题。认为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可以调节资源的配置。关于自然价格,他用生产费用决定的自然价格来代替由劳动决定的价值,当然是错误的。但是他的目的是说明市场价格怎样围绕着自然价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也就是价值规

律及其作用。他把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变化看成是规律。提出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此见解是正确的。但他不了解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以及价值规律和生产价格规律的关系,使他不能正确地说明价值和价格的背离。

3、斯密是怎样论证自然价格及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的?

斯密认为,市场价格是在供求竞争中围绕自然价格而上下波动的。

首先,他说明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含义。根据斯密的论述,自然价格指与工资、利润、地租的自然率相符合的价格;市场价格指受供求影响的价格。

其次,他认为,商品的市场价格是以商品的自然价格为基础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变动的。

第三,斯密用商品价格在竞争中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的变动来说明市场机制及其作用。说明斯密已经看到价格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并认识到了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但他不了解价值和价格的内在关系,没有也不可能说明价格和价值的背离正是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常和必然的表现形式。

4、如何理解斯密关于“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的说法?

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地租,他的地租学说受他的价值论的二重性的影响,他对地租的提法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五种,其中第三种见解认为,“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这种提法从斯密把地租看成是土地所有权的单纯作用的结果来看是完全正确的,但斯密在进一步解释时却有许多错误。斯密认为地租与工资和利润有不同的特点:地租成为商品价格构成部分的方式与工资、利润不同。工资和利润的高低是价格高低的原因,而地租的高低是价格高低的结果。如果商品价格足以

补偿利润和工资,就可以称为“足够价格”,即能够进入市场交易的价格。如果实际市场价格超过足够价格,就可以提供地租,超过越多,地租部分也就越多。根据这种观点,地租是由于市场价格按高于足够价格的垄断价格出卖而得到的,所以可以是一种垄断价格。斯密所说的足够价格实际上是生产价格(工资加利润),但他不了解利润平均化与生产价格的形成,也未看到工农业有机构成的差别,所以,他的自然价格(工资加利润加地租)与足够价格产生了矛盾。同时,他也未能说明如何由于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垄断而形成地租。

5、什么是“斯密教条”?

亚当•斯密认为商品价值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或只由三种收入构成,即W=V+M,而把生产资料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C)漏掉了。斯密的W=V+M错误观点被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教条地遵循,因此被称为“斯密的教条”。

6、如何看待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

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以“”的假设为前提的,认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是出自人的利己本性或人类交换倾向的,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

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其财富自然发展的分析为基础。斯密认为财富有其自然发展的顺序或途径,他说:“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是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外贸易上。斯密认为应听任资本和劳动寻找自然的用途,只有这样,社会资本才会迅速地增加。因为,不论什么管制措施,其实都是在某种程度上指导私人运用其资本,而管制的目的不过是使资本和劳动投入到某个特定部门。但其结果是使资本和劳动由较有利的用途改到较不利的用途,从而使社会产品或其价值总量减少。

斯密主张经济自由,但他并不反对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国家干预。

第七章

1、评析李嘉图的经济研究方法。

第一,李嘉图的社会观是功利主义思想和经济自由主义。李嘉图受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影响,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并不与整个人类、整个社会的利益冲突。他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按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分配的重要条件。

第二,李嘉图的研究方法是抽象法。同其他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一样,李嘉图采用了抽象法。他指出了斯密方法上的二重性及其所带来的观点的二重性,追求前后一贯的理论,始终运用抽象法进行研究。具体说来,李嘉图在著作中运用的方法是:先抓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中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这一正确原理,并由此出发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其他经济范畴,看这些经济范畴同这个原理是否符合,或者在什么程度上需要加以修正。

但李嘉图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着缺陷和错误:第二,他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就看不到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经济范畴在资本主义条件以内,由于生产关系变化而引起的变形和复杂化。

2、比较斯密和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斯密在综合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最先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和发展。表现在:

第一,斯密明确地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认为使用价值是特定物品的效用,交换价值是因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斯密还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或没有。”但他不了解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而错误地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较大的交换价值。(注:加注黑体字的部分为对斯密价值理论评价。以下同。)

第二,斯密价值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他关于价值决定的见解。他肯定“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斯密的上述论断表明,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克服了配第的只有开采金银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和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价值的错误观点。

第三,斯密还看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认为它们在同样单位的劳动量是不等的。

但是,斯密的价值理论是不彻底的。当他在进一步考察什么劳动决定价值时提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规定,即耗费劳动决定价值和所能支配的或购买的劳动决定价值。他认为,在初期野蛮社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因为那时耗费的劳动和购买的劳动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产生以后,这两个劳动量就不相等了。价值不再由耗费的劳动所决定。由此,斯密还得出了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庸俗理论。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古典学派最成熟的理论。他批评斯密价值学说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正确思想,对劳动价值论作了最充分的表述和发挥。

第一,指出斯密认为没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的错误。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以没有交换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就一定不会有交换价值,事实上,他已经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第二,始终坚持劳动价值论,批判了斯密购买劳动决定价值和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观点。在批评斯密的前一种观点时,他指出购买的劳动和耗费的劳动是两个不同的量,不应树立两个价值标准,商品价值只能由耗费的劳动决定。在批评斯密的后一种观点时,李嘉图认为,价值是第一性的因素,分配是第二性的因素,商品价值不论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此以前都是由劳动决定的。

李嘉图对斯密的批评是正确的,但同时也暴露出他自己的局限性。首先,同斯密一样他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其次,把资本主义看成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对斯密已经观察到的简单再生产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渡中的变化视而不见。

第三,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作了深入第分析。首先,承认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但只停留在研究两者的数量关系上。其次,指出影响商品价值的不仅有直接劳动(活劳动)还有间接劳动(物化劳动),强调资本(生产资料)不创造新价值,只把自己的价值加到产品中去。但他没有劳动二重性理论,不能说明新价值的创造和的转移是如何同时进行的。最后,他已经认识到,决定价值的不是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但他错误地把农产品的价值决定套用到工业品上,认为工业上也是最差生的耗费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发展的最高峰,它蕴含许多科学的内容。但是由于他的阶级局限性和方法论上的缺陷,使得他的劳动价值论乃至整个理论体系遇上了两大不可克服的矛盾,即价值规律通剩余价值规律的矛盾和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这两大矛盾最终不仅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也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陷入了绝境。最后从这种绝境中找到出路的是马克思。

3、评析李嘉图体系的两大矛盾

李嘉图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把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资产阶级限度内能够达到的最大

高度。但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整个理论体系存在两大不可克服的矛盾,对于这两大矛盾,李嘉图及其后继者都无法解决,最终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李嘉图体系的第一大矛盾是, 价值规律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或利润规律)的矛盾。

李嘉图不能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他没有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没有建立劳动力商品及其价值决定的理论,错误地把劳动当作商品。李嘉图指责斯密把耗费掉的劳动与购买到的劳动混为一谈,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李嘉图不仅不知道斯密混同了劳动和劳动力,而且自己也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在他看来,劳动的价值、或劳动的报酬是由工人在一定社会内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但是,劳动的价值为什么是这样决定的呢?他的回答求助于供求关系,认为供求关系会使劳动的市场价格与工人生活必需品价值趋于一致。

第二大矛盾是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或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

对于第二个矛盾,李嘉图先是对他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必要修改,认为工资的变动也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一个因素,这实际上宣布价值规律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情况下失效了。为了坚持劳动价值论,他又说这种影响轻微的,他只好宣布价值和生产价格不相符只是一种例外。其实是李嘉图混同了价值和生产价格,不知道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改变,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是围绕市场价格上下波动的,因此资本家按价值出售商品是偶然的,而按生产价格出售商品则是经常地。在个别企业中生产价格与价值一致是偶然的,而按生产价格出售则是经常的。在个别企业中生产价格与价值往往是背离的,但就全社会来看,价值总额和生产价格总额却是相等的。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它恰恰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改变的必然结果。李嘉图由于没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也就无法解决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马克思建立了平均利润和市场价格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也就是价值转化为市场价格的过程。

4、李嘉图是如何说明工人和资本家、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的。

李嘉图在他的分配理论中,坚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分析工资和利润、地租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工人和资本家。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这是他对分配理论的主要贡献。

第一,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李嘉图始终撇开不变资本,只与工资相对应来分析利润。所以他实际上是在利润的名义下分析剩余价值的。李嘉图认为,商品的全部价值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他还研究了利润量的变化规律。他断定利润的变化取决于工资的变化,后者是原因,前者是结果,变化的方向相反。在他看来,由于商品价值分成工资和利润两部分,那么,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工资上涨,利润就下降,工资下降,利润就上升。工资的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所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生活资料价值下降,工资也下降,这会引起利润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时,生活资料上升,工资也上升,这会引起利润下降。根据李嘉图的观点,劳动生产率是利润变动的最终原因。在这里,李嘉图特别指出工资与利润按相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实际上揭示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与对立。

但李嘉图的分析也存在缺陷:他把工资和利润按相反方向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普遍的唯一规律,实际上之研究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忽略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另一方面,李嘉图始终没有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分析。

第二,地主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是其整个经济理论中十分出色的一部分,他坚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研究地租的起源。他把地租定义为使用土地原有的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他认为地租存在的原因是土地有限性和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位置差别。他以由优到劣的土地耕作顺序和土地收益递减规律说明地租的产生。他认为,在一个国家早期,人少地多,没有人会为使用土地而支付地租。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不得不去耕种质量和位置较差的土地,耕种较差土地花费较大的劳动量,农产品的价格也必然由劣等地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与劣等地相

比,较好的土地可以收获较多的农产品,其产品价格在补偿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以外,还有一个余额,这个余额可以转化为地租。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存在不少缺陷:一是他把地租产生的条件看成是地租产生的原因,不了解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垄断。其二是只承认级差地租,不承认绝对地租;其三是把从优等地到劣等地耕作的顺序和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作为地租的理论基础是不必要的。

但是,李嘉图的地租理论有重要的理论和历史意义。他认为,随着人口和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农产品价格必然上涨,地租会不断提高,同时,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工资提高,工资的提高意味着利润下降,所以,地租的增加也就是利润的减少。这样李嘉图通过工资这个环节揭示出了地租与利润的对立。他的地租理论在当时为工业资产阶级反对《谷物法》提供了理论武器。

5、评述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是李嘉图分配理论的中心。他坚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说明地租来源、性质和涨落。把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发展到顶点。

第一,地租的性质。他区分了地租、土地资本的利息和资本家的利润这三个概念。他认为在地主的名义地租收入中不全是地租,也可以存在土地资本的利息和资本家的利润。真正的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从劳动价值论出发,事实上地租是投入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地租是地主占有土地而取得的不劳而获的收入。这就说明了地租的性质。

第二,地租的产生。李嘉图并没有把地租看作是自然力的产物,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系统地阐明了级差地租。他认为,地租存在必须有两个前提:土地有限性;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位置差别。“使

用土地支付地租,只是因为土地的数量并非无限,质量也不是相同的。”,李嘉图已经认识到了地租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地租量取决于不同质量地块上劳动生产率的差额。这里,他所讲的地租实际上是级差地租。

第三,地租的变动趋势及其后果。李嘉图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租和货币工资必然上涨,实际工资和利润必然下降。,这是由于人口的自然繁殖、土地肥力和报酬递减这两种因素造成的。他通过工资这个环节,论述了地租和利润的对立。他以此来证明地主阶级的利益和劳动与资本的利益是对立的。

对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的评析。我们认为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包含三大贡献,五个不足,八个方面。(1)李嘉图有意把地租论和劳动价值论联系起来,纠正了魁奈、斯密等人所认为的地租“纯粹是自然的恩赐”,是“使用土地的自然报酬”等错误观点。(2)李嘉图研究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确认地租农业中超额利润的转化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地租的实质。(3)李嘉图从利润与工资的对立中引证出利润与地租的对立。这不仅揭露了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而且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资本家、地主三大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李嘉图的这些贡献没有被以后的西方经济学者所发展,这些经济学者只是吸收了他的地租理论中的边际分析方法。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也存在着缺点和错误。(1)李嘉图不了解地租的历史性和社会性;(2)李嘉图混淆了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和产生的原因;(3)李嘉图把级差地租土地收益递减规律联系起来是不恰当的。(4)李嘉图把级差地租的形成同耕作顺序由联系起来是片面地。(5)李嘉图否定绝对地租的存在是不科学的。

6、评述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为了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论,提出了比较成本说。

第一,比较成本说的基本内容是:在国际贸易中,每个国家应该根据国内各种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专门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商品来出口,而在生产中成本比较高的商品,即使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也应从国外进口为有利。这就是比较成本学说。

第二,比较成本说的合理的科学因素。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为当时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开拓国际市场作论证的,是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这一学说对于各国通过外贸来发展生产,特别是对于很少具有绝对优势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政策,建立出口基地,不能不说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第三,比较成本说的局限。其一,比较成本的可变性;各国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如果只按原有的国际分工,强调既有优势下的贸易秩序,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利于先进国家,而不利于落后或发展中国家。其二,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价值规律失效,这是由于他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

第八章

1、西斯蒙第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地位?

(1)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列宁称他的学说为经济浪漫主义。

(2)西斯蒙第的学说代表了处在产业革命和经济危机下,受到灭亡威胁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感情和经济要求。他从小生产者的破产和工人的贫困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必然性。

(3)西斯蒙第在价值、利润、工资和货币等观点上接受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做了一些补

充,但他又得出了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不同的结论,即否认资本主义是合理的和自然的制度。

(4)西斯蒙第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是生产力和财富的无限发展,另一方面劳动群众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必然发生。这在经济学说史上是一个重要贡献。

2、西斯蒙第提出的“新原理”与英国古典经济学有何不同?

西斯蒙第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认为英国古典学派只把国民财富作为研究对象是有缺陷的,人们用劳动创造财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而不是为财富而创造财富。英国古典学派单纯追求财富的增加,无视人们的享受,不了解“财富正是属于人而且为人所享受的”,结果在英国造成国家财富虽急剧增加了,但人民却更加贫困的状况。

西斯蒙第认为应该对英国古典学派理论进行“修正”或补充,不仅要研究财富,而且要研究人的享受。他认为:“财富既然是人的一切物质享受的标志,我们就应该使它给所有的人带来幸福;我们必须使财富的增长跟人口的增加相互一致;在这些人口之间进行财富分配时必须按照这样一个比例,即如果没有特大的天灾人祸,他们不会为生活所苦。”

西斯蒙第把物质福利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同时把国家作为研究政治经济及进行经济实践活动的主体。

3、怎样理解西斯蒙第提出的经济危机理论?

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经济危机:

(1)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小生产者遭到破产,丧失了收人,从而降低了消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生产者之间受自由竞争支配,资本家为了击败竞争者,占领市场,纷纷采用大量生产、低价售卖的政策,为此,必然力求降低生产成本、削减工人工资,工资的下降使工人消费日益萎缩。因此,一方面,在追求利润、采用机器和企业不断集中下,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使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占国民大多数的劳动生产者收人不足,这将使国内市场越来越狭窄,使生产和收人之间的比例遭到严重破坏,产品的实现受到严重的障碍,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结果。

西斯蒙第经济危机理论的贡献:第一,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是他在经济学说史上最主要的贡献,经济危机理论既是他全部经济理论的归结。第二,西斯蒙第的危机理论是消费不足危机论,是思想史上消费不足危机论的首倡人,也是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的第一人。第三,他力图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不平衡,以及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比前人更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缺陷和矛盾,从中分析出涉及资本主义本质的问题,否定了资本主义自然、合理、永恒的观念,丰富了古典经济学。

西斯蒙第的危机理论存在错误。第一,没能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就不能抓住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第二,把市场上的产品全部归结为个人生活消费品,忽略了生产消费品。

第九章

1、评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两种抑制。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从两个公理出发:(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由此马尔萨斯得出了两个级数的论断:即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技术增加;进一步的他提出了两种抑制的主张,即道德的抑制和积极的抑制。

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评价:第一,从方法论上来看,马尔萨斯撇开了生产关系,撇开了人的社会属性,谈论抽象的人口法则。第二,他的理论核心:“两个级数增加”的根据是不科学的。第三,从他提出的两种抑制人口的办法来看,他企图告诉人们,贫困和罪恶与社会制度无关而仅仅来源于生育太多,摆脱贫困与罪恶的出路不在于社会改革而在于穷人不能结婚或晚婚和不生育。第四,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最根本的错误是抹杀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规律所起的决定作用。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虽然在许多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错误,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其可供借鉴之处。

第一,他说明了社会再生产中人口的再生产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之间,客观地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赖关系,要求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第二,他关于从道德上限制人生殖的本能,以抑制人口增长的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他第一次倡导大众教育,认识到教育对抑制生育、增进就业的重大作用。第三,他第一次倡导大众教育,认识到教育对抑制生育、增进就业的重大作用。第四,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发表后,人口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促使了“人口学”的研究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怎样评价马尔萨斯的危机理论?

马尔萨斯批评李嘉图、伊否认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观点。马尔萨斯认为商品绝不是都和商品交换,很多商品还和生产性劳动或私人服务交换。而且是利用货币交换的。

首先,财富和价值的关系就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马尔萨斯认为,价值增加并不表示财富增加,财富增加依存于生产,而价值(指人们对物品的需求愿望和购买力)的增加则依存于分配,财富和价值的关系就是生产和分配(指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财富的增长和价值的增长保持一致,也就是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之间应保持一致。

其次,利润是在交换中生产的,是商品售价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是产品顺利实现的问题,或者说是利润实现的问题。利润是在交换中生产的,是商品售价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再次,“有效需求”相对缺乏,产生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为了顺利进行,必须维持足够的“有效需求”,也即必须使消费者有足够的购买力。如果资本积累过快,商品生产超过它们所必需的购买力的增加,就会导致“有效需求”相对缺乏,从而产生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他主张扩大和刺激地主等不生产阶级的消费。

在经济危机问题上,马尔萨斯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李嘉图相对立的。他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他支持《谷物法》,为地主阶级利益辩护的思想武器。不过,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最初探讨,涉及社会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与不平衡的基本关系分析,并在有效需求不足分析中受到后来经济学家的重视。

3、评析伊的“三分法”。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消费的政治经济学。相应地,他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消费三个部分,这就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并被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接受。

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三分法”可以看出:他把研究对象归结为财富,是与他把政治经济学实验科学的一部分相联系的。他在条理化、严格科学规律的名义下,把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研究改变成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抽象地、一般地谈论财富生产、分配、消费替代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的和历史的分析。

伊的“三分法”把生产、分配、消费看成一般形态,抽去了它们的特殊性和历史性,这样,就为用物质生产的一般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的研究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分析开辟了道路。

伊“三分法”也割裂了经济过程的内在联系,把分配、消费等是与生产有同等和并列的地位,抹煞了生产的决定作用,抹煞了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其他经济过程的社会特点。

4、说明萨伊效用价值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影响。

萨伊的价值理论是在“财富的生产”篇中说明的。伊认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 而效用又不过是服务,因此,生产不外是提供服务。任何有效劳动,任何提供服务的劳动都可以算作生产劳动。在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是三个要素,它们都提供了服务,共同创造了产品,创造了效用。

萨伊企图用使用价值来说明价值,但使用价值千差万别难以比较,无法测定,于是他转而求助于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他说物品价值是效用的尺度,价格又是测度价值的尺度,而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但市场供求只能说明价格和价值背离的程度,并不能说明价格与价值本身,伊又用工资、利润和

地租这三种收入来说明价值,回到生产费用价值论上来。

伊的效用价值论在说明价值上遇到了难以客服的困难,这使后来的经济学家抛弃了他的效用的使用价值的内涵,逐渐发展起一套主观效用价值理论,但他的生产三以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推崇和应用。

5、评析“三位一体公式”。

萨伊的分配理论以他的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在他看来,生产的三个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产品的效用,也即产品的价值,它们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地主就得到相应的报酬——工资、利息、地租。这样,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源泉。马克思把萨伊的这种观点归结为“三位一体公式”,即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劳动——工资。

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彻底庸俗化。它既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又抹杀了资本主义分配的历史性。这个分配公式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分析收入的根据。

6、什么是“萨伊定律”?

即伊的销售理论。其内容是:伊认为,一种商品总是用另一种商品来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出售就是另一种商品的购买,由此他提出了一个根本命题:供给自行制造需求,以此来否认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这一命题被其追随者称为“萨伊定律”。伊定律的根本错误在于混同了资本流通和简单商品流通,又把简单商品流通归于物交换。

7、李嘉图学派为何会解体?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后,获得广泛的支持,并以李嘉图为核心形成了李嘉图学派。站在李嘉图对立面的马尔萨斯1819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挑起了一场理论上的论战,在马尔萨斯一方也聚集了一批反李嘉图学说的经济学家。

19世纪2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也日益暴露,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不过,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仍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以马尔萨斯、贝利、托伦斯为代表的李嘉图学说的反对者,利用李嘉图理论中的矛盾,企图证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而李嘉图学派的代表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力图对李嘉图学说进行宣传和解释。但是,他们在对劳动价值论和利润理论的解释过程中,由于同李嘉图一样不能解决两大难题,所以,不仅没能克服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中的矛盾,反而丢失了李嘉图理论中的科学与合理因素,这被马克思称为对李嘉图经济学说的庸俗化,并表明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第十章

1、评述西尼尔的价值理论。

西尼尔反对劳动价值论,他认为价值是由效用、稀少或供给有限、可以转让三个要素构成的。西尼尔认为效用不是物品的客观效用,而是直接产生快乐或者避免痛苦的能力。一种物品随其供应量的增加,它的效用就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在他看来,价值生产三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供给是有限的。劳动者的劳动是对安乐与自由的牺牲,资本家的资本是对自己欲望的节制,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和资本家的两种牺牲生产出来的。劳动者牺牲的报酬是工资,资本家牺牲的报酬是利润,这二者构成生产成本,价值也就是由这种生产成本构成的。西尼尔的价值理论最终归结为生产成本论和供求论。不过,他对商品效用做出了主观心理的解释,从而成为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

2、 怎样理解巴师夏的和谐经济论?

(1)经济和谐论是19世纪中叶法国经济学家巴师夏所倡导的资本主义阶级之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一种理论。它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劳动者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能掩盖和缓和阶级矛盾新理论的产物。

(2)人性论是巴师夏经济和谐论的基础,巴师夏认为人一方面有利己的天性,另一方面又有利他的天性。神的力量把人的两种天性起来,善良最终战胜邪恶。无偿效用规律是巴师夏经济和谐的主要规律。经济在交换领域中的表现就是服务价值论。社会参与交换的各阶级是和谐的。巴师夏否认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巴师夏把地租、利息等都归结为提供服务的报酬。

(3)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掩盖阶级间的剥削关系。马克思把巴师夏称为职业的调和论者和辩护论者。

3、 为什么说约翰•穆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他把政治经济学看做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他在说明经济规律时,把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区分了开来。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自然规律,是不依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而分配规律则完全不同,财富的分配完全是人类的制度问题。

约翰•穆勒在综合各派经济学的基础上,特别总结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逻辑体系》和《政治经济学定义》在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他发挥西尼尔“纯经济学”的原则中以最少牺牲获取最大利益的思想,提出“经济人”的概念。

(2)他根据“经济人”概念,认为政治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它所采用的方法是演绎法。

(3)他提出了趋势法则的概念,即由于干扰因素的影响,或由于经济理论本身的不够完善,所做的判断和预测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精确性,而只能按照预测和判断的方向指出一个趋势。

约翰•穆勒在李嘉图的分类基础上,把商品分为三类:(1)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如古画、古玩等,它们的价值取决于供求。(2)供给数量可以无限增加,其单位生产费用不会提高的商品,如工业品。他认为,这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成本决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或几乎可以说是惟一的因素是劳动。所以,商品的生产成本对于它的生产者来说,就是该商品在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3)供给数量可以增加,但其单位生产费用会随之提高的商品,如农产品。其价值取决于最不利条件下的生产费用。

约翰•穆勒在说明需求和供给决定市场价值时,也分析了供求均衡问题。他认为,和购买力相结合的想要占有的愿望称为有效需求,而价格决定于有效需求与供给的比率。需求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价值的大小而变动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竞争会在买方发生,使价格上涨,只有需求等于供给,双方达到均衡,才能使价格停止上涨。

约翰•穆勒赞同李嘉图的自由贸易和比较成本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价值和国际价值规律的观点。他认为,在自由竞争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商品同另一个国家的商品相互交换的价值,不像国内商品的价值那样决定于生产费用,而是由为支付进口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费用来决定,即这个国家的出口总额恰好等于支付进口总额所需的价值。

他承认现有私有制存在问题,主张对私有制加以改良。他认为私有制就意味着可按契约自由取得财产,反对所有权的滥用,比如买卖人身的奴隶制和各种不合理的独占权和特权。

在所有制论述中,穆勒对劳动和资本的所有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所有制的根本原则是保证一切人能拥有靠他们的劳动生产和靠他们的节欲积蓄的物品。”在他的观念中,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资本则是过去已积累起来的劳动,所以,依靠它们建立的所有制是合理的。对于土地所有权,穆勒是持否定态度的。

在利润问题上,他吸收了西尼尔的“节制论”,并加以补充。他把总利润分为三个部分: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认为资本家在生产开始时,预付了工人的工资,进行了“节制”,因而利息是资本家节制的报酬。保险费是对资本家承担投资风险的报酬。管理工资则是资本家管理企业、组织领导生产所付出的劳动和技能的代价。

他的地租理论基本上沿袭了李嘉图的理论。不过,他提到了科技进步的作用。

第十一章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的经济思想

1、怎样评价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李斯特的经济学说有其自身的特点,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是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该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为历史,第二编为理论,第三编为学派,第四编为政策。与英法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他从讲述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展开他的论述。

李斯特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以世界主义的经济学来代替政治的或国家的经济学。而他的国家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李斯特认为要解释经济现象,除了价值理论以外,还必须考虑到一个独立的生产力理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是完全不同的。财富是交换价值,而财富的原因则是生产力,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

身要重要许多倍。他把“国民生产力”分成四种类型:(1)人的生产力,包括精神的生产力和肉体的生产力;(2)自然的生产力;(3)社会的生产力;(4)物的生产力。根据李斯特的观点,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的生产力是不可分离的,而二者在发挥作用时,又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秩序条件下,即“社会的、市民的、政治的状态和制度下”进行。而物的生产力主要指物质的农业、工业和商业资本的生产力。

李斯特认为,“个人主要依靠国家并在国家范围内获得文化、生产力、安全和繁荣,同样地,人类的文明只有依靠各个国家的文明和发展才能设想,才有可能”。为此,需要探讨国家的发展。

李斯特提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论。他把国家经济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他认为,一个国家从未开化时期转入畜牧时期、农业时期,进而转入工业与海运事业初期的阶段,实现转变的最迅速最有力的方法是与先进城市、国家进行自由贸易,但要使工业、海运等真正大规模发展,就要依靠国家的干预了。

2、 评述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方法。

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克尼斯等人。

威廉•罗雪尔(1817—1894)的主要著作有:《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1843)、《国民经济学与古典派之关系》(1849)、《国民经济体系》(五卷,1854—1894)、《16—17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851—1852)、《德国国民经济学史》(1874)。罗雪尔是历史学派方法论的奠基者,其五卷本的《国民经济体系》是历史学派的重要著作。

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1812—1878)的主要著作有:《现在和将来的国民经济学》(第一卷)(1848)、《国民经济学的当前任务》(1863)、《统计学的科学任务》(1866)。希尔德布兰德作为历

史学派主要代表,对统计学有较深入的研究。他强调统计学的重要性,认为它在国家学中的地位就像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一样。

卡尔•克尼斯(1821—1898)主要著作有:《历史方法的政治经济学》(1853)、《铁路及其影响》(1853)、《货币和信用论》(1873—1879)。他的《历史方法的政治经济学》对历史学派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做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阐述。

历史学派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一国经济的发展,罗雪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国民经济的科学,它是“论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诸规律的科学,或论述它的国民经济生活的科学”。

历史学派摒弃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抽象法,把他们的研究方法称为历史方法。他们把这种历史方法比喻为社会经济或国民经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罗雪尔第一次把萨维尼的历史方法引入经济学,为历史学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他把经济学中的历史方法归纳为四条基本原理或特征:(1)国民经济学的“目的在于论述各个国民在经济方面想了些什么,要求了些什么,发现了些什么;他们做了些什么努力,有了些什么成就;以及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又为什么获得成功。”。 (2)研究国民经济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现代经济关系的观察,对过去各文化阶段的研究同样重要。(3)为发现事物本质和规范性,可采用类比方法从过去的国民经济与新国民经济的比较中得到启示。(4)历史的方法对任何一种经济制度绝对不轻易地一律予以颂扬或一律予以否定。“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指出:为何以及如何逐渐发生从合理的变为不合理的'、从幸福的变为有害的'。”

由于历史学派强调对过去经济的考察,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划分标准,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了初步划分。

罗雪尔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要经历童年、青年、成年和老年等阶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自然、劳动、资本这三种主要的生产要素都起着作用,不过,这三种经济要

素在人类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大小有所不同。以三种要素起支配作用为标准,人类社会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在较低阶段,自然要素占支配地位;在中等阶段,劳动要素逐渐上升为支配地位,并促进了城市、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在第三个阶段,资本的作用突出了,开始占据支配地位。

希尔德布兰德把交换形式作为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准。他把社会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在第一阶段,人们之间采用的是物物交换形式;在第二阶段,交换的主要手段是货币,商品关系不断发展;在第三阶段,各种信用方式不断发展。

3、 “屠能圈”理论应用了什么分析方法?

屠能探讨和说明了选择农业耕作制的规律,他通过把农产品价格和农业耕作制联系起来,利用一套特殊的或崭新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证明轮栽农作制只具有相对的优越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各种农业耕作制都有着各自存在的优越性或合理性。

屠能运用抽象法,利用一系列假设条件,设计了一个孤立国,在孤立国中,城市谷物价格是孤立国的标准,城市周围农村的谷物价格随着与城市距离的扩大而逐渐下降,一直到可耕作的平原的边境地带,那里形成的白银和谷物的价值比例,是孤立国全境决定谷物价格的基础。城市谷物价格是边境地带谷物价格与从边境地带到城市市场谷物运费之。

屠能在孤立国中考察其他条件不变,农林田庄与城市距离逐渐扩大(也即农产品价格逐渐下降)时,农业耕作制度的变化。

他用欧洲的资料说明,孤立国以城市为中心,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会形成许多个同心圆,在不同层次内采取着不同的耕作制度,它们依次为:自由农作、林业、轮栽作物制、轮作休闲制、三区农作制、畜牧荒野。屠能的孤立研究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度和农业生产部门的位置配置,因而被农业区

位理论的创始人。

4、 说明屠能的地租理论与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的异同。

地租理论是屠能论述孤立国的重要理论基础。屠能认为在田庄收入项下,扣除房屋、树木、垣篱等一切可与土地分开的东西的价值所生的利息,剩余之数属于土地本身,即为地租。

屠能所研究的地租主要是级差地租,主要从土地位置角度论述了级差地租理论。认为一个田庄的地租是由于它的位置和土地比最劣的、但为了满足城市需要又不得不从事生产的田庄优越而产生的。

屠能强调地租是土地在位置上优越而产生的纯利润转化而来的。在屠能的孤立国中,距离城市越近的圈,而距离城市越远的圈,根据屠能的观点,当农产品价格等于生产和运费之和时地租为零。

另外,由于谷物价格会随需要变化而变化,所以,能提供地租的田庄与城市的距离也发生着变化。

第十二章 美国早期的经济思想

1、美国早期经济思想的产生背景和特点是什么?

(一)美国早期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

(1)17—18世纪,英国在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时的最初版图。

(2)美国独立之后,开始大规模向西部扩张。

(3)独立后的美国通过立法形式,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并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

(4)美国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到1894年,美国企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

(二)美国早期经济思想的特点:

(1)美国与德国类似,不具备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学对于美国来说,最初也是一门外来的科学。

(2)在美国建立之初,工业化问题、保护关税问题、货币问题、财政问题、土地问题等是非常现实而又急迫的问题,因此,它们成为美国早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评述凯里的阶级利益调和论。

凯里的阶级利益调和论是以他的价值论为基础的。他的价值论实际上是再生产费用论。他的阶级利益调和论的逻辑推理如下:“Ⅰ.一切价值是可以交换的。Ⅱ.劳动是价值的惟一原因。Ⅲ.在生产的时候,商品的价值由其所需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测度。Ⅳ.劳动的质量每有改进,生产一定量商品所需的劳动数量就会随之减少。Ⅴ.现存资本的价值不能超过其再生产所需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同时,随着劳动质量的每次改进,用以交换的劳动的数量将趋减少。”

根据凯里的观点,现存资本的价值是受再生产费用制约的,随着再生产费用的减少,资本的价值也将减少,而劳动的价值将逐渐增长。他认为,劳动得到资本的帮助后会有更高的生产率,从而提高劳动的质量,并使被分配的商品量随之增加,这将使工人有能力对生产出来的商品保持一个不断增长的比例,也即不断改进自己的状况。对于资本家来说,他所得的比例会不断减少,但他所得到的商品

绝对量仍会不断增加。所以,“资本家和工人的利益彼此是完全调和的,双方都从促使资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每种方法中获得好处,而导致相反效果的每种方法将使双方蒙受其害”。

凯里还以大量篇幅证明,随着人口和资本的增加,政府和资本家所得的比例不断减少,工人所得的比例不断扩大,其数量也迅速增多。

3、分析乔治经济学说的历史地位。

乔治的理论是以分配理论为核心的。他力图揭示财富分配的规律。他对财富分配规律的分析从生产的三个要素出发。认为在劳动能够被使用以前,必须要有土地;而在资本能够被生产出来以前,则必须使用劳动。因此,土地是个先决条件,是劳动的场所和劳动的原料。其自然秩序为:土地、劳动和资本,应该以土地为出发点。他的分配论首先论述地租和地租规律,进而推论出工资规律和利息规律。

他直接把财富分配不均同土地所有权的不平等联系起来,认为财富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土地所有权的不平等。他认为,地租、土地价值完全是土地私有权、土地垄断的结果,因此,只要把地租交给国家,一切贫困现象,一切社会上的不平等就都会消失。

他提出一个公式:因为总产品=地租+工资+利息,所以总产品-地租=工资+利息。每个社会中所生产出来的财富,可根据一条由“耕种的边际”所确定的“地租线”划分为两大部分,在这条线以下的部分,支付工资和利息,在这条线以上的部分,作为地租归土地所有者。地租同工资、利息成反比。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地租增加,工资和利息减少;地租减少,工资和利息增加。在他看来,劳动和资本之间不存在冲突,劳动和资本为一方,同土地所有权的另一方形成对立与冲突。他认为,地租规律,工资规律和利息规律都受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即人人都以最小劳力寻求其愿望满足的规律的支配。

第十三章边际效用学派(上)

1、说明17-19世纪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及其主要观点。

边际效用学派,简称边际学派,于19世纪70年代初同时出现于西欧几个国家,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是对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创建、发展、宣传边际效用价值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其他经济理论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和学派的统称。它们都主张边际效用价值论,但在资本理论、分配理论上不尽相同;在价值理论上,各自的理论结构、表述方式、具体论点、思想深度和矛头所向也有明显的差异。

其奠基者是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三位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两个大支派:

一个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是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维塞尔和庞巴维克等人;

另一个支派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以英国的杰文斯、洛桑学派的瓦尔拉斯和瓦尔拉斯的继承人帕累托为代表的数理学派。

较早使用边际效用说明价值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斯特•劳埃德。他用第一、第二、第三盎司……食物对一个饥饿的人的意义来具体说明人们对价值的估价。他说:“他的食物短缺时,他对现有食物的估价是很大的,换言之,他置于其上的价值是很大的;当食物供给增加时,他对它们的估价就减低了,换言之,他给予它们较小的价值。” 这实际已揭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

爱尔兰经济学家朗菲尔德几乎与埃德同时提出了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劳动价值论不同的价值观点。他把任一物品的效用下定义为它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而价值则被理解为某物品交换其他物品的能力。认为价值可以用劳动衡量的是那样一部分:它是在所谓最不利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在这种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商品需要花费最多的劳动。他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边际成本的概念,用来说明价值决定一个方面,即供给。同时,朗菲尔德还提出了边际需求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人对任一商品的需求强度的大小,即是他愿意并且能够为该商品支付的数额,或是他不愿意没有该商品,从而放弃该商品时他所提供的喜悦的数额。

朱尔•杜比特(1804—1866)是法国工程师。他在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和政策抉择中运用了边际效用原理与方法,他的论文《公共工程效用的测量》(1844)和《论通行税和运输费用》(1849)是这种运用的集中体现。

2、评述戈森定律。

在边际学派先驱中,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1810—1858)占有主要地位。

他在《论人类交换规律的发展及由此而引起的人类行为规范》(1854)中,重申了效用价值论,同时提出了人类满足需求的三条定理(后来被称为“戈森定理”),从而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三条定理是:

欲望或效用递减定理,即随着物品占有量的增加,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相等定理,即在物品有限条件下,为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务必将这些物品在各种欲望之间作适当分配,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

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条件下,要取得更多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3、评述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庞巴维克经济学说的基础。他对这一理论的论述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认为价值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

(2)价值由人们的主观评价决定。庞巴维克否定了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认为价值只是表示某种关系。他否定效用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认为产品的效用是它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它的大小决定于人们的主观判断。效用和价值是不相同的,为人们服务的一般能力的较低等级为效用,不仅满足人类需要,而且还是人类福利不可缺少的条件的为较高等级为价值。物品具有稀缺性时,才会引起人们的主观评价而具有价值。

(3)价值的尺度是边际效用。庞巴维克认为,商品价值由人们的主观评价决定,决定价值的主观评价是边际效用,满足边际需要的物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品的价值量。

(4)生产性物品价值论。庞巴维克应用门格尔补全物品概念,提出补全物品决定理论。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由消费品的边际效用来决定的。

(3)价格论。庞巴维克主观价值论的基础是价格理论。他认为买卖双方众多个人对物品有各自不同的主观评价,接近于供求平衡的两对买卖者称为边际对偶,市场上的价格是由边际对偶的主观评价所限制和决定的。认为市场上某一类商品越多,其价值越小。

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直接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是不科学的:(1)把价值归结为

人对财货的主观评价和相对稀缺性的结果,抹杀了价值的客观物质内容,歪曲了歪曲了价值的本质,起着否认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的作用;(2)认为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效用,无法真正解决价值的决定问题。因为欲望和效用都取决于心理因素,根本无法用数量来测量。把生产资料价值看做是由消费品边际效用来决定是倒因为果。把人们对物品的主观评价作为价格形成的基础也是倒因为果。事实上,不是人们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决定于价格,而是商品价格决定了谁是购买者。庞巴维克的价格论使用心理因素加以说明的供求论。

4、分析时差利息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庞巴维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用人的主观评价和时间因素相结合,提出所谓“时差利息论”。

他认为现在物品和将来物品价值之间有差别是由于人们对现在物品的主观评价更高一些:

第一,需要和供应之间的关系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差别。一些人目前困苦或有急需,对现在可以免其痛苦的一先令的评价自然会比对未来的一先令高。

第二,低估未来。人们一般对未来的需要缺乏健全的想像力并存在意志上的缺陷,再考虑到人的生命短促和境遇多变,因此常常低估未来物品而高估现在物品。

第三,现在物品技术上的优越性也会引起对现在物品的高估。现在物品一般是能优先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因此它比未来物品一般具有较大的边际效用。

他把资本雇佣工人、资本借贷和土地出租都归结为现在与未来两种物品的交换,从而把企业利润、借贷利息和租金都归结为“时差”带来的利息。

第十四章边际效用学派(下)

1、评述艾奇沃思的契约曲线。

埃奇沃思在《数学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契约曲线。该曲线是后来帕累托提出无差异曲线的先声。

根据埃奇沃思的思想,假定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A,B]和两种产品[X,Y];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生产X和Y] 和两种生产要素[L,K];资源(生产要素)的总量和产品与要素的价格既定;人们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埃奇沃思提出契约曲线是由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线,在交换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交换处于均衡状态。 若沿着契约线进行交换,一方效用的增加以另一方效用减少为代价; 若离开契约线进行交换,总效用将减少。

埃奇沃思的无差异概念经帕累托、希克斯等人的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契约曲线概念对帕累托提出福利最大化条件分析及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简评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体系要点: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路线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他首先撇开生产、资本积累和货币流通等复杂因素,集中考察所谓交换的一般均衡。在解决了交换的一般均衡之后,他加入更现实一些假定——商品是生产出来的,从而讨论了生产以及交换的一般均衡。但是,生产的一般均衡仍然不够“一般”,它只考虑了消费品的生产而忽略了资本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因此,瓦尔拉斯进一步提出其关于“资本积累”的第三个一般均衡。他的最后一个模型是“货币和流通理论”,考虑了货币交换和货币窖藏的作用,从而把一般均衡理论从实物经济推广到了货币经济。

缺陷: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价格论是不科学的,它抹杀了价值的真正起源和本质,曲解和掩盖了价格形成的真实过程。他的一般均衡价格论只不过是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供给和需求一般均衡这样一个条件。瓦尔拉斯虽然更强调了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一般均衡,但是无论是某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还是市场上所有各类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都不能说明价值的决定,只能说明市场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它实际上是用对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的描述来代替对经济范畴的本质的分析,把事物复杂的辩证关系归结为机械的函数关系。此外,它所要求用以解答一切商品价格的联立方程式所要的数据,也没有可能取得的现实基础,因此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完全是脱离现实的、纯粹形式主义的推理。

3、简析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是“生产三要素”论、“边际效用论”和“报酬递减规律”的混合物。

他首先采用伊的“生产三要素” 论,说明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生产力,都创造价值,都应从生产成果中取得相应的一份报酬。

他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扩展到劳动和资本,认为劳动生产力、资本生产力也是递减的,得出一个一般的“生产力递减规律”。

然后他又把边际递减规律结合起来,提出了边际生产力论。

在他看来,劳动和资本也和其它物品一样,它们的价值也是由它们的最后单位所提供的效用(边际效用)决定的,而它们的边际效用就是它们的边际产品量,也就是边际生产力。

概括起来说:劳动和资本的价值是由它们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即由它们的边际产品量,也就是边

际生产力决定的。这就是边际生产力论。

克拉克的理论错误是十分明显的:

(1)克拉克认为各生产要素都有生产力。他未加任何论证就推导出劳动和资本边际生产力及其决定劳动和资本产品价值的原理。而这种包含资本生产力论在内的各生产要素都有生产力的前提,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2)克拉克对分配范畴所赋予的特定含义,也是不确切甚至完全错误的。 他说的工资,除了雇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外,还包括企业家的平均利润。这是对剥削与被剥削的混同。

(3)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分配论是自相矛盾的。

第十五章德国新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

1、说明新历史学派的方法

与旧历史学派相比,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新历史学派否认古典的抽象演绎法,提出并论证历史归纳法,认为只有在搜集大量资料以后,运用历史归纳法才能得到某些正确的结论。(2)新历史学派根据统计学的发展,强调用历史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考察现实经济问题。(3)新历史学派已不像旧历史学派那样主要与古典经济学说相对立,新历史学派也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对立之中,主要用改良政策去对付工人运动。(4)新历史学派强调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经济问题只有和伦理道德相联系才能得到说明和解决。这种观点成为新历史学派改良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5)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关系。

这一点成为新历史学派主张利用立法手段进行社会改良的依据。(6)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宣传国家的“超阶级性”。新历史学派认为,人们之间有比个人间和阶级间更基本的一种道义结合,国家就是这种道义结合的具体机构。

2、制度学派的方法有哪些特点

制度学派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1)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制度学派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天然合理、尽善尽美的制度,而是承认它存在缺陷,因而他们对现存资本主义提出了各种批判。不过,他们的批判是改良的。

(2)制度学派吸收了德国历史学派的方法,以历史的、心理的和法律的因素来解释制度,力图探讨各种社会制度的存在特点、产生原因和演化进程。他们对制度的分析在本质上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3)制度学派以相对的和进化的观点解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演变,一般来说,是否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性飞跃的。

(4)与传统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不同,制度经济学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强调政府在调节和管理经济中的作用。

(5)制度经济学在以后长期的发展中,发展出各种制度分析方法,包括结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社会文化分析方法等。

第十六章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1、为什么说马歇尔实现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

马歇尔生活的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已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不平衡加剧,英国作为海外殖民帝国已经开始呈现衰落之势,美国和德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则开始走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前列。

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的《资本论》已于1867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成为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同时,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出现了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而且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边际革命”也逐渐改变着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整体面貌。各种新的学说、观点的出现和发展为马歇尔经济学说的建立准备了前提条件。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19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之大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理论和方法,被看做是完成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对经济学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评述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是马歇尔理论体系的中心与基础。他不再去研究价值本身,只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价格上,以价格为中心,研究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作用如何达到均衡,从而决定商品的价格。

马歇尔把均衡价格分为三类:(1)暂时的“市场价格”(即在几天内甚至更短时间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而变动的价格),需求起主要作用。(2)短期的“次正常价格”(即生产者来不及改变其固定资本比例时形成的价格),需求和供给起对等作用。(3)长期的“正常价格”(即生产者有足够时间改变其固定资本比例时形成的价格),供给起主要作用。上述每三种状况中,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但都是处于某种均衡状态。马歇尔认为,在短期内,一般来说,效用对商品价值决定起主要的作用,而在长期内,生产成本对商品价值决定就起着主要的作用了。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混淆了价值与价格,并把它们统一到生产费用上,不过,均衡价格对局部特定市场上价格由于供求作用而发生变动的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研究市场价格变动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有哪些特点?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是他的均衡价格论的延续,是他的均衡价格论在分配理论中的具体运用。

马歇尔宣称,分配问题就是国民收入如何分割为各生产要素的份额问题。

在马歇尔看来,国民收入是由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组织这四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国民收入也由与这四种生产要素相对应的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构成。所谓国民收入的分配,就是各个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是由它们各自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相一致时的均衡价格决定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