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私谥靖节。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生平大体上可分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以前为居家读书时期;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为时仕时隐时期;四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为归隐时期。有《陶渊明集》。
2、思想:东晋末年的思想学术是以老庄思想为主体的玄学盛行,佛教、道教亦广泛流播,传统的儒家思想虽受到冲击,但并未完全泯灭。陶渊明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济世救民的入世精神、道德人格修养、安贫乐道的心态,在他的思想中均有所体现。而道家的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朴归真的思想,又深深地嵌入了他的灵魂之中。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陶渊明。
一、陶渊明的诗歌
1、思想内容:
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咏怀诗和咏史诗: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内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诗的主要内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其它: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此外陶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如《形影神》等。
2、艺术成就: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
作品赏析
1、《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一组著名的田园诗,共五首,约写于诗人辞去彭泽令归田的第二年(406)。本篇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抒发了辞官归隐的志向,并通过对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归田后恬淡闲适的愉悦心情。
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八句为第一层,叙写自己的禀性志向及误落尘世的懊悔和最终归隐田园。以下八句为第二层,描写了宁静恬美的田园风光与田园生活的乐趣。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写了清净闲适的生活情趣和脱离尘俗、返归自然的欣喜心情。
本诗典型地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恬静优美、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作品采用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景物的描写则采用了白描手法,精练传神地勾勒出生动如画的艺术形象,创造了恬淡宁静、淳朴自然、闲适安乐的艺术境界,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情趣和人生理想。并且把平淡自然的田园生活与“尘网”、“樊笼”的官场生活相比衬,突出了他的爱憎情感,同时“尘网”、“樊笼”也是象征手法的使用。此外“羁鸟”、“池鱼”句也是比兴的运用。此诗语言平淡自然,不假雕饰,但却以平淡的“田家语”创造出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拔俗的艺术境界,正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
2、《饮酒》(结庐在人境)
本篇是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之五,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篇,描写了诗人归隐后悠闲恬静的隐居生活和心境。
本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前四句,写“心远地自偏”的道理。此四句可谓平中见奇,貌似实写,却是虚写,由虚处见意,实是写自己的心里感受和处世的哲理。第二层为中间四句,描写了幽静雅致的自然景物及悠然自得的心神情态,并以比兴的手法寄托了深厚的意蕴,创造了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第三层为最后两句,以含而不露的手法,提示“真意”,点题作结。
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写景、抒情、言理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譬如前四句,先写景后言理;中间四句写景的同时抒发了悠然自得的情怀,也寓托着倦而知还的道理;最后两句则是观照万物而体悟人生的哲理。诗歌创造了主客浑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妙融无痕,浑然天成。此诗的构思看似自然随意,实亦颇见匠心,吴淇《六朝选诗定论》言:“‘意’字从上文‘心’字生出,又加一‘真’字,更跨近一层。则‘心远’为一篇之骨,而‘真意’为一篇之髓。”诗歌语言看似朴素自然、平淡无奇,实则达到了精练传神、含蓄蕴藉的境地。
二、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是其艺术成就和风格却能在当时独树一帜,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散文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如《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其散文语言简省洁净,叙述描写形象生动,在骈文盛行的时代能别具一格。其辞赋主以抒情,感情坦率真挚,语言流畅自然。
《桃花源记》赏析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这是一篇历来为广大读者传诵的名篇。《桃花源记》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的理想国,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在作品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君主统治,没有战争动乱,人们共同劳动,相互平等,过着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自由自在、和平安乐生活的社会图景。
作品所描写的桃花源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空想社会。这种空想的社会,是作为现实社会的对立物出现的,与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下和军阀混战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恰相对照。这种描写是作者对现实社会政治黑暗的尖锐批判,也是对秦、汉、魏、晋以来君权统治的大胆否定。
作品所描写的理想世界,虽然是幻想的产物,却有现实的依据。汉末以来,国内战乱不止,人们往往集结起来筑坞壁(一种构筑在村落外围作为屏障的土堡)以自保,在小小的地域中维持着安定的生活。这可能给作者以启发,作品中的桃花源也许是坞壁生活理想化的产物。但是作者理想的产生主要还是建立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是对于现实社会认识深化的结果。东晋末年和晋宋之交,社会动乱,战争频繁,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极端残酷,作者对现实社会黑暗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归隐以后又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对农村生活和农民有一定的了解,于是产生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记》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剥
削压迫,渴望过着自食其力和平安定生活的思想愿望。此外,儒家的“大同”和老子的“小国寡民”以及鲍敬言的“无君”的思想都可能给作者以影响。但是,这种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里只不过是一种理想,一种幻想而已,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具有引导人们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桃花源记》全篇以渔人发现桃源的始末为线索,在结构上自然分成如下几层:
第一层(开头至“豁然开朗”)写渔人无意中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文章首先交代了时间、人物及其职业,从捕鱼活动中自然地把人物引进桃花林,桃花林奇异的景色又引起渔人的探求,从而把人物引入桃花源。文章铺叙委曲婉转,水到渠成。桃花林景色的描写宛如仙境,为后文描写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作了铺垫,暗中点明了桃花源名目的由来,同时也交代了桃花源与世隔绝的自然条件。
第二层(至“怡然自乐”)写桃花源中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文章先是从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桃花源的自然景色: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田野,优美的池塘,纵横的道路,邻近的村落,茂密的桑竹……;然后写人们的生活情景:往来交游、耕种劳作、衣服穿戴和生活乐趣。淡淡的几笔勾画出一幅恬静快乐的与世隔绝的田园风光。
第三层(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往。从渔人和桃花源人的交谈往来中,表现了桃源民风的古朴淳厚,桃源人的知礼好客;说明了桃源人的来历及其与世隔绝的原因。他们的先世是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的,这里既没有帝王,也没有王朝的更迭,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汉、魏、晋三朝的更替,所引起的只是叹惋而已。从而表现了对暴政战乱的厌弃憎恶和对君权王朝的大胆否定。
最后一层写渔人离开桃源及桃源再次与世隔绝的过程。这一层描写进一步加强了世外桃源神秘气氛的渲染。尽管渔人去时“处处志之”,却“遂迷不复得路”,就连好游山泽的高士刘子骥也无缘一睹胜境,虽欲游而终未果,以至“后遂无问津者”,桃源遂又与世隔绝。末尾一段文字与开头寻得桃源的描写是相互照应的。开始是“忘路之远近”,结尾是“不复得路”。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不得而知。不仅读者不知,就连发现它的渔人也无从知道。文章气氛的渲染更突出了桃花源虚幻的乌托邦色彩,也流露出作
者苦闷迷惘的心情。
在艺术手法上,《桃花源记》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章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是作者理想的反映,是幻想的产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在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了这一理想的世界。文章所描写的景象既有现实的影子,又是理想化了的。它既不同于神话传说,又具有一定的神话传说的色彩。其次,作者善于叙事写景状物。全文仅三、四百字就能把发现桃源的始末,桃源中的景物、环境、风土、民情、来历、交往描写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既有生活的对话,又有曲折的情节,写景明丽如画,叙事委婉得体,有较高的艺术技巧。最后,语言简洁洗练,朴素自然,流畅易懂,明白如话,没有典故的堆砌和字句的雕琢,形成一种新颖明快的风格。
三、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对后代有多方面的影响。在南朝,他还主要被当作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士来看待,对于他的文学创作,评价并不很高。而由于当时社会普遍推崇华丽的文风,陶渊明诗文那种朴素平淡的风格,也难以为一般作者所接受。入唐以后,情况有了改变。李白、杜甫等人,由于审美趣味不同,他们特别表示尊敬的文学前辈中,并不包括陶渊明。但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一派诗人,虽也不是经常提到陶渊明,他们的艺术风格,却明显受了陶诗的影响。在唐诗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流派。应该说,唐诗的主导风格,是修辞之美与激情的结合,这和陶诗的精神显然不同。所以,陶诗影响所及,范围不是很大。到了宋代,陶渊明开始受到普遍一致的推崇。这是因为宋代的社会气氛比起唐代有很大变化,诗歌的激情和浪漫精神开始减退,而转向对于理性意蕴的重视。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评陶渊明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特点抓得相当准,评价也格外的高。其他一些著名诗人和批评家对陶渊明也同样备加称扬。至此完全确立了陶渊明作为诗史上第一流诗人的地位。
应该指出,虽然,陶渊明个人的人格无疑是高尚的,他对社会也绝非无所关心,但是,其文学创作的
主导方面,却是渴望回避矛盾,力求超然物外而忘怀现实的痛苦。建安文学的进取精神,正始文学的悲剧意识,都是要求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的意志自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单方面地说不失为一种深刻的哲学,但藉此他恰恰躲开了人在社会中的自由这个根本性问题。可以说,这同样是个体意识减弱的表现。所以,后代文人越是在受到社会的压迫而难以反抗时,就越容易想到陶渊明,用他的人生观来化解而不是冲破社会的压迫。这样,既满足了精神上、道德上的自我安慰,也避免了在冲突中容易遭到的危险。陶渊明在宋代比在唐代更受到文人的推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唐、宋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两代文人精神状态的不同,至少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附】
陶渊明《饮酒》赏析 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点评
【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主持人】陶渊明幽居于田园之中,不问世事的隐士,竟然能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成为后世士大夫的精神归宿,您能谈一谈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吗?
【程郁缀】陶渊明在我们中国文学史上地位是非常突出的,他的120多首诗歌可以说每一首诗歌都
是非常非常好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是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我们说唐代有很多田园诗人,比如说王维、孟浩然,宋代有些田园诗人,像范成大、杨万里。唐宋这么多的田园诗人应该说他们所创作的田园诗都是在陶渊明田园诗的浓荫笼盖之下,可以说是没有超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所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他生在公元365年去世在427年。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主要是读书的时期,从29岁到41岁他是一会儿出来做官、一会儿又要归隐,是仕隐反复的时期。他在彭泽当县令时有一次上级来检查工作,他的这些下级的书吏们就说,你赶紧把衣服穿好了帽子戴好了再去迎接吧。他喟然长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就挂冠而去。这种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傲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
像李白,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那么他挂冠归隐以后就隐居到田园中去,他的晚年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他跟乡亲们的关系非常好,自己有酒的时候就让隔壁邻居的老人们一起来喝酒,他自己没酒喝的时候就去敲人家的门说你家有没有酒,所以这个是非常率真的。而且他还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他有首诗歌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个“愿”一般人理解为回归自然之愿,但是我觉得除了这个以外还可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愿望就是丰收的愿望。我认为只要能够丰收,那么衣服打湿了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理解可能更接近于普通的老百姓,而且这一点也不影响陶渊明形象的伟大。
陶渊明性格方面是非常率真的,他自己说“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他很喜欢自然、很喜欢率真,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这个人不会弹琴,可是他自己家里老是放着一把无弦琴,就是没有琴弦的那个琴,高兴起来的时候就把琴拿着拨喇拨喇,没有琴弦肯定没有声音的,没有声音不要这个声音。“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就是说只要有琴动的意趣就不需要有子弦的声音,这是非常有趣的。他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这两点都非常突出,这两点在《饮酒》其五中都有生动的体现。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评析一下陶渊明这首《饮酒》。
【程郁缀】这首诗是非常好的一首诗,他开头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把自己的房子建筑在人世间,可是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那么“在人境”一定会有“车马喧”,为什么没有“车马喧”呢?他自己自问,说“问君何能尔”,就是我问你是什么原因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呢?下面他答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下面他就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说山里面自然的景观早晨和晚上都非常好,在傍晚时分飞鸟呼朋唤侣结伴而归,大自然是在这个很自然的气氛中飞鸟就回到鸟巢中去了。然后从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中,陶渊明感受到人生的某一种境地。但是这样一种非常微妙的境地,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欲辩已忘言”了。
【主持人】这首诗对我们今天的意义何在?
【程郁缀】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赏析
【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归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
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是作者辞官回乡后的次年写下的。诗的开篇说,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误落尘网中”,很有些自责追悔的意味。以“尘网”比官场,见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鄙夷和厌恶。“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那么生计如何维持呢?
“开荒南野际”就可以弥补以前的过失,得以“守拙归园田”了。接下来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虽然陶渊明从小生活在庐山脚下,这里的丘山、村落原本十分熟悉,但这次是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永远回到自由天地,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之情和清新之感。他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暖暖”,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结尾四句由写景而写心,“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指诗人悠然常闲的心境。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应了诗的开头。这里显示的人格,即非别墅隐士,又非田野农夫。罢官归隐的士大夫有优越的物质生活,锄禾田间的农夫缺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所以陶渊明是真正能领略自然之趣、真正能从躬耕劳作中获得心灵安适的诗人和哲人。“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它是诗人人生理想,也是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
陶渊明诗的自然真趣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天地宇宙万物之“道”的核心,又是天地万物的一种生存方式。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任真自然的本性流露,使陶诗的意境语言蕴涵着前所未有的天然真趣,使他成为诗歌史上最具魅力、最难仿效诗人。
1、任真率性,质性自然
任真性格:陶渊明自少好学,既专注老庄学说,也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心猛志,但在他思想性格中欣豫自适、委心事外的态度一直占主导地位,为人处事皆表现出任真率性的特点。《五柳先生传》是理解陶渊明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一篇奇文,“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一切从任情适性出发,我行我素,萧统评其性格为“任真自得”(《陶渊明传》),颇得其要。
出仕归隐:从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这十三年间,陶渊明曾几度出仕归隐,曲折复杂,充满矛盾。社会的黑暗混乱,官场的险恶污浊,激起他对仕宦生涯的厌恶不满。四十一岁彭泽令弃官一事,是其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对此他曾在《归去来兮辞》及序中表明心迹:“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由此可见,在他“质性自然”的本性与官场“矫厉”生活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这既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性格的矛盾,必然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二句正是渊明之出仕及弃官的最切合形象的譬喻。
人生态度:超尘脱俗、顺从自然、委运任化,是魏晋名士的普遍作风,这对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思想观念影响很大,他视世俗“人事”为“网”为“羁”:“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是对人之本性的束缚,故而他决不肯“适俗”。陶渊明的这种鄙薄世俗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固然是继承了魏晋名士的清高之风,同时还含有不甘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更是出于对精神放旷的自由境界的追求。朱熹曰“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澍《陶靖节集》引)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是以“自然”为依归的,向往和平安乐、躬耕自资的社会,追求淳朴真诚、淡泊高远的人生,喜爱恬静幽美、充满自然意趣的乡居,在田园生活中体味自然之\"道\",寻求自然之“真意”,获得无限的乐趣快慰,他的冲淡平和的田园诗正是其人生境界和美学趣味的最好体现。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一个分裂混乱的黑暗年代。毕生经历三个时期:闲居、出仕、隐居。终以隐居闻,《宋书》、《晋书》、《南史》
皆入《隐逸传》。
2、物我合一,意境自然
物我交融:陶渊明的田园诗,大部分作于弃官归里之后,抒发乡居田园生活及内心的感受,这类作品自成一体,独具个性,最能代表陶诗的风格。《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和郭主簿》二首、《杂诗》八首等是其代表作。崇尚自然的精神,决定了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是构成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因素。在陶诗中,自然景物不再是单纯的比兴素材,而是诗人体悟自然之道的感性形式。诗人笔下的田园风物,既是其相生相守的生活环境,又是诗人愉悦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澄怀观道的媒介。《归园田居》五首,是诗人弃官后田园生活初期的自我写照,黄文焕《陶诗析义》曰:“'返自然'三字,是归园田大本领,诸首之总纲。‘绝尘想'、‘无杂言',是返自然气象;‘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是返自然方法。至于生死者,天地自然之运,非一毫人力所得与。曰‘终当归空无',一一以自然听之。”诗人在田园山水中找到了自己精神的真正归宿,物我合一,真正悟得了自然的真髓。
情景理合一:自然之景与人文之景融为一体,又寓以深刻的哲理,景即情,情即理,情、景、理三者合而为一,“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潘得舆《养一斋诗话》)。“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其二),“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这些诗句既有理趣,又有情趣,以深厚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言浅意深,意味隽永,远远超越了东晋“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独树一帜,为诗歌创作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
浑融的意境:陶渊明诗在晋宋出现的特殊意义,还在于比他同代乃至以后几代文人更早地发现和创造了浑融完整的诗歌意境,这种意境是在诗人淳真恬淡的生活和心情意趣中自然形成的,随诗人对自然的体悟而深化。不以一字一句,某一片断眩人眼目,而着重于整体意境的清新自然、浑融完整,往往臻于妙境。《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正因此而广受称颂。“渊明诗类多高旷,此首尤为兴会独绝,境在寰中,神游象外,远矣!”(温汝能《陶诗汇评》)“起四句言地非偏僻,而吾心既远则地随之。境既闲寂,景物
复佳,然非心远则不能领其真意味。既心领岂待言。”(方东树《昭昧詹言》)心既远,方感地偏,方能无意见山而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方能于飞鸟日出而出,日夕而返中悟出委运顺化之真意;真意既得,又何仿忘象忘言。诗之玄理,妙融于自然景象之中,“其闲远自得之意,直若超然邈出宇宙之外。”(蔡启《蔡宽夫诗话》)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天地,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在他的笔下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得到艺术的再现。其归化自然、物我合一的理念,更赋予他的田园诗浑融和谐的独特意境。
3、平淡醇美,奇趣天然
自然本色: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美在朴实无华,是其“抱朴含真”理念的体现。在陶诗中,绝少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深涩的语汇、华丽的词藻,一切从心胸中自然流出,高度精练、明净单纯。“发真趣于偶然,寄至味于淡然”(谢榛《四溟诗话》)“晋人诗,能以真朴自立门户者,唯陶元亮一人。”(贺诒孙《诗筏》)《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拟古》“仲春遘时雨”,《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移居》二首,平淡质实,略无雕琢,自然天成。
奇趣盎然:陶诗的好处还在于能在平淡的外表下,蕴涵深厚的情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能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平实流畅的笔法,构筑极富天然真趣的艺术境界。苏轼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惠洪《冷斋夜话》引),“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诗人似乎漫不经心随意点染的景物,却饱含着真情深意和丰富内涵,充满了奇趣盎然的诗意,自有其精妙谨严之处,“似大斧运斤,不见斧凿痕”(惠洪《冷斋夜话》)。即如“悠然见南山”之“见”,便是经过高度提炼的点睛之词,写出了诗人“偶尔见山,初不用意”的神情。又如“中夏贮清荫”(《和郭主薄》)之“贮”,写夏日树荫的清凉可掬,高度神似。再如“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白”(《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写雪之轻虚,如历在目。朴素与华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在陶诗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酿就了陶诗独特的魅力。
流风遗响:陶渊明自然真趣的诗风,将文人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直至唐代,孟浩然、王维、韦应物、柳宗元,无不祖述,“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沈德潜《说诗睟语》)宋代以后,更是声誉大增,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无不倾心赞美,“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自是厥后,说诗者几于万口同声,翕然无间。”(钱仲书《谈艺录》)陶渊明的人品诗风,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诗坛风尚和审美观念。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的《论诗绝句》道出了陶诗的美感特质。平淡自然,醇美有味,使陶诗在华缛绮靡、贵尚巧似的六朝诗坛独标一体,深刻地启迪了后代的诗风。
陶渊明与酒、菊
重阳节在季秋九月九日正是“秋菊盈园”,家家户户登山喝菊花酒,渊明一生酷爱菊与酒,这与他的生日重九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考证他在五十四岁时作了一首止酒,决意要戒酒:“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可是到了生日那天却又说:“酒能袪百虑,菊解制颓龄”,真是“世短意常多”呀!
“九日闲居一首”─序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诗说:“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喧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流留岂无成?”这首诗就在他五十四岁生日(文帝元嘉二年乙丑年)重阳节那天所作的。“菊为重阳冒雨开”。
菊花盛开的九月,俗称“菊月”,古时候,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也称为“菊花节”。人们在这一天要开菊花宴,喝菊花酒,据说是菊花酒令人长寿与消灾,而重阳登高,喝菊花酒,也成为中国人自古以来,一个很独特又富诗意色彩的习俗。
属于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的菊花,传说在神农氏尝百草时,已把它列为药物。依照本草、山海经、尔雅等古书的说法,它还有节华、女节、女华、金蕊、延年、帝女花、苦薏‥等别名。而据说,菊本来就是“鞠”字,鞠者穷也,也就是说,一年的花事,到这个时候已经穷尽了。九月秋凉的时候,百花落尽,春已远去,只有菊花迎秋风秋雨而盛开,“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菊花是秋天萧瑟风雨中的唯一点缀。菊花自开到谢,始终花蒂不落于地,所以,没有落红满地的狼藉景象。
苏东坡也写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句,说菊花的花朵枯萎了,依然还挺立于枝头,花瓣绝不飘落,高傲无比。古人因此把菊花比喻为不趋炎奉承的节士和不屑与凡俗同流的隐士,与梅、兰、竹合称“四君子”。其实,菊花瓣的飘落与否,和生长环境及品种也有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传王安石执政时,曾写一首咏菊诗,诗里有“黄昏风雨过园林,吹得黄花满地金”的句子。苏东坡以为菊花瓣不会飘落满地,便倜侃的续和王诗:“秋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大怒,便把他贬谪到黄州。谁知黄州的菊花真的会落瓣,苏东坡才深为佩服的又写了“落英唯有黄州菊,博得荆公服子瞻”诗句,以表歉意。千古以来,菊花的真正知己,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陶渊明了。看到秋天的菊花,总让人想到陶渊明以及他的酒,菊与酒与陶渊明,似乎为以后的诗人们组成了一个诗意而美好的秋天,于是,后来的人就以陶渊明做为九月的菊花神。
“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是杜牧的酒;“携壶酌流觞,菊搴泛寒荣”是李白的酒;“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是韩愈的酒;“明日万条尽醉醒,残花烂漫开何益”是杜甫的酒;“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是白居易的酒,如此多的诗人如此多的酒,这些诗人又都喜欢在九月菊花盛开时喝酒,秋天的菊花,果然醇美似酒,让人沉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