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渠泗县段的历史沿革 了解身边的历史,传承古老的文明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唐〃皮日休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至今2500多年,(B.C.486吴王开邗沟)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共包括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大运河的申遗使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在中国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1.7亿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是中国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的其中之一,是安徽省除黄山和西递宏村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泗县,古称夏丘,汉时建制。唐武德四年称虹县,明朝属凤阳府,清属直隶泗州。泗州古城因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被洪水淹没,至今沉于洪泽湖底,成为东方的庞贝古城。后几经辗转,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州治迁往虹县,泗县从此称泗州,虹县降为虹乡,至民国元年复更名为
泗县。
隋朝,隋文帝时即“遣使”率领“水工”实地考察黄淮平原的水系。史载:“(开皇)十八年,天子遣使,将水工,巡行川源,相视高下,发随近丁以疏导之”(《隋书·卷42》)。这些精通水利的官员,调查河流位置、源流、高程、水量,为开发河流积累数据资料。当时以宇文恺为代表的一流朝廷水利官员,“有巧思”,为科学开发运河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宇文恺奉命主持修建“汴口堰”,这是通济渠运河的渠首工程,位于河阴县“西二十里”。隋文帝派遣大将
“梁睿增筑汉古堰,遏河入汴”,引黄河水入汴水,增加汴水流量。梁睿实施并且完成了“汴口堰”工程,后人为了表示纪念,把“汴口堰”称之为“梁公堰”。
隋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炀帝“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复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大业元年元年三月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广四十步(约67米),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隋记》《资治通鉴·隋纪》)蔚为壮观。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至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隋炀帝三次下江南巡幸
大业元年八月(605年8月),所乘龙舟宽13.65米、长54.6米、高12.29米。殿脚(纤夫)1080人,穿着杂锦彩妆;吴越间征选15-16岁少女称殿脚女,背纤挽舟。每船彩色缆绳10条,每条彩绳殿脚女10人,嫩羊10口,人羊共挽,相间而行。大小船只4700余艘,随从10万之中,挽船士8万余人,“舳舻相接二百余里---所过州县五百里皆献食”。是年十月抵达扬州。
大业六年(610年)三月和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又两次游幸江都,其奢华不亚首次。
通济渠泗县段至今北岸仍留有二级坡道,疑为仕女拉纤的遗迹。曹苗段十里井东南侧仍留有皇道弯船处遗迹,疑似隋炀帝临时休息的地方。几次清淤都有大量的古建筑遗存、生活用具遗存。
“女人穿着花肚兜,男人拉纤脸朝后”
——泗县运河〃民谣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玄宗问宣州刺史裴耀卿漕运事宜:“缘水陆遥远,转运艰辛,…本州正月二月上道,至扬州入斗门(堤堰的闸门),即逢水浅,已有阻碍,须停留一月以上。三月四月以后,始渡淮入汴,多属汴河干浅,又船运停留。至六月七月后,始至河口,即逢黄河水涨,不得入河。又须停一两月,待河水小,始得上河。…计从江南
至东都,停滞日多,得行日少,粮食既皆不足,折欠因此而生。
又江南百姓,不习河水,皆转雇河师水手,更为损费(重为劳费)。伏见国家旧法,往代成规,择制便宜,以垂长久。河口元(原来)置武牢仓,江南船不入黄河,即于仓内便贮。巩县置洛口仓,船从黄河不入洛水,即于仓内安置。爰(yuan 于是、何处)及河阳仓、柏崖仓、太原仓、永丰仓、渭南仓,节级取便(转运),例皆如此。水通则随近运转,不通则且纳在仓,不滞远船,不忧欠耗”。裴耀卿的建议为后来刘晏的分段漕运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到唐代开元二十七(公元739年),隋代通济渠路线投入使用已经134年,其河道安澜,体现了河道路线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历史文献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代河道专家曾因“江淮漕运经淮水,波涛有沉损”试图进一步改造通济渠
入淮口的泗县尾闾河段,朝廷派钦差大臣采访使齐澣hu àn 开凿18里新河道,“自泗州虹县至楚州淮阴北十八合于淮,不逾时,毕功”。但是这条新渠“水流浚急,行旅艰险,旋即停费,却由旧河”,漕运路线,不得不恢复原有通济渠路线。唐代泗县境内的“广济新渠”改造工程,在历史上留下了失败的记录,这一工程从反面检验了隋代“通济渠”路线的正确性。杜佑《通典·食货10漕运》。需要补充的是,当时没有泗洪县,虹县的舆图包括泗洪灵璧。
此段运河在今天泗县黑塘镇仍留有遗迹,当地有唐河和凄河,传说就是因开凿次段运河死的人太多,于是就叫凄河。原因很简单,此段途径泗县朱山、马场山、峰山山西东侧,地下岩石多为坚硬石英岩矿藏,开凿困难,代价太大,最后失败告终。现在的唐沟和凄河宽不过3米,已成为排水沟。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太子宾客通州刺史刘晏主漕政,实行“分段漕运法”,即“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岁转粟百一十万石,无升斗溺者”《新唐书·志·食货》。正常运转近六十年。由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唐王朝为加强汴河控制,于元和4年(公元809年)将符离县埇桥镇升格为宿州,强化大运河要冲地位。
杜佑说隋开大运河,“自是天下利于转输”有说通济渠开成后,“运遭商旅,往来不绝。”皮日休说隋开大运河“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今日九河外,复有淇、汁,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特别是中唐以后,由于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以致成为唐王朝的财斌中心。韩愈说,“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可见运河在繁荣江淮与江南经济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长庆三年七月十月日(820年),唐故和州县令李府君李彝逝于今天皖南含山县,因为家是陇西人,辗转于长江、从扬州经邗沟(南运河)到淮安,经通济渠到泗县地界“全
(权且)厝于虹县西原礼”,2007年7月2日,在泗县玉兰小区施工现场近2米深层发现唐代古墓,墓中出土开元通宝和墓志两块,方才让泗县的乡贤进士程罕为李彝写的撰文重见天日,墓志现藏于泗县博物馆。可见运河不仅是漕运带来经济上繁盛,也是唐朝南北方官场任免,官员进退之通道。
咸通9年(公元868年)戎守桂林的徐州兵马在庞勋带领下叛乱,沿途占领泗县、宿州、淮北,漕驿断绝。不久黄巢起义,大运河漕路阻断。先后有150年废弃时间。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唐〃李敬方《汴河直进船》五代时期,“汴水自唐末溃决,自埇桥东南,悉为污泽”,《资治通鉴292,,后周记3》。“运道久梗,葭苇埂塞”《十国春秋》。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上谋击唐,先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徳发民夫,因故堤疏导之,东至泗上,以通漕运。”“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发民夫,因汴水故堤疏导之,东至泗上(指泗州、今安徽泗县东南)”。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浚汴口,导河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资治通鉴·294·后周记5》。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二月庚辰,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旧五代史119,周世宗记6》。后周世宗柴荣在位5年,平定中原后,先后三征淮南、尽复江北大地,把晚唐及五代初即形成的中原与
诸侯在东部以江淮为界的版图,扩大到以长江为界,首开了向南统一国土的先河。五代十国的历史告诉我们:谋统一就要疏浚汴渠。
宋都大梁…(经汴水)“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内外仰给焉。故于诸水,莫此为重”。
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六月,汴渠在汴京附近的俊仪县决口,宋太宗亲自督工堵塞。朝廷重臣也跟着皇帝的后面,弄得泥泞沾衣。太宗不胜感慨地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张方平曾对汴渠的作用作了简要的概括:“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师,乃是建目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注:《长编》卷二六九]。
北宋张洎所言:“今天下甲卒数十万众,战马数十万匹,并萃京师,悉集七亡国之士民于辇下,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甸服时有水旱,不至艰歉者,有惠民、金水、五丈、汴水等四渠,派引脉分,咸会天邑,舳舻相接,赡给公私,所以无匮乏。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注:
《宋史·河渠志》卷九三]。
日本僧人成寻于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到中国交流佛教,沿汴旅行,停泊泗州时,看到泗州街道人流如涌,“买卖宝物食物,如杭州市”。驻泊宋州时看到“店家灯炉火千万,伎乐之声遥闻之”(注: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宋州(河南商丘))。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1079年),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道京师而来,水浮流浊,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怠。凡八百里,使得灵璧张氏园亭记于汴水之阳”汴水中“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院中“奇花异草,有京洛之态”。从开封到灵璧约800八百里,因为汴河是承受黄河的水,所以水浮流浊,直至今天,开封到泗县依然黄尘滚滚,平原千里,无运河则无张氏园亭记。
北宋晚期,宋徽宗(1101-1125)“花石纲”侵占河道,漕运减少。“靖康而后,汴河上流为盗所决者数处,决口有至百步者。塞久不合,干涸月余,纲运不通,南京(商丘)及京师皆乏粮。”《宋史·河渠志卷九四》。
“繁华梦断两桥空,为有悠悠汴水東”(虹桥、埇桥,《清明上河图》)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天,高宗赵构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命东京(今开封)守留杜充“掘开黄河,自泗入淮”(《金史·河渠志》),造成黄河改道,自济水、淮水入黄
海,从而揭开了历史上黄河长期南泛入淮的序幕。
宋室南渡四十多年后,孝宗赵眘派楼钥于乾道五年(公元一一六九年,即金世家大定九年)出使金国,途经汴渠时,从灵壁北行数里,汴水即已断流。“自离泗州继汴而行,至此,河益湮塞,几与岸平。车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注:楼钥:《北行日录》]
《宋史》记载宋金对峙时期两次北伐。孝宗赵昚(shen去声)隆兴元年(1163年)五月,派李忠、邵宏渊渡淮河北伐金国,克灵璧、虹县,乘胜攻下宿州,史称“隆兴北伐”或“符离之战”。理宗赵昀(yun去声)开禧二年(1206年)派陈孝庆先泗州后占虹县,史称“开禧北伐”,最后失败。宋两次北伐都是沿汴北上,这与南方士兵习水性,攻金渡淮假以舟楫,说明通济渠东段是通航的。
金元对峙时期,开长直沟(虹县和灵璧交界处)和搜箭沟(蟠龙山东),两沟北通濉河,南连汴水,形成环形水运网,即“南汴北河”体系(黄河夺淮入海、南犯濉河)。这与金朝(1214年—1234年)迁都汴京,地盘不断被元军挤压,不得不靠此网络转运军队和粮草。通济渠东段进入二十年的中兴阶段。
元朝,十三世纪,忽必烈入主中原,建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政治中心的转移,使漕运的路线也发生了变化。元世祖时“弃弓走弦”。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下令
开会通河,从山东(聊城)东平,中间经济宁,然后到临清,全长250余里,一举贯通了南北大运河,经直沽(今天津)到达通州,
为元代大运河的建成奠下基础。
《元史》河渠志记载,元二十九年(1292年)都水监郭守敬主持开凿通慧河,1293年秋告成,元世祖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不胜喜悦,遂赐名“通惠河”。积水潭也是繁荣景象,“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楼入画船”。漕船从杭州直达京师,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1794公里。比隋唐大运河缩短了约700多公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运输量也大大增加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从此逐渐湮没。
元1257年,南宋与元朝拉锯战,严忠济部利用“南汴北河”水运网,调兵转饷。
中国大运河由她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外交功能、漕运功能”到京杭运河全线贯通,只剩下漕运功能。
明朝:明初,“太祖都金陵,四方贡赋,由江以达京师,道近而易”。但为征扫残元,仍赖运河,“由开封运粟,溯河达渭,以给陕西”。明朝后期主要使用的是京杭运河。通济渠只有泗县到盱眙通淮河段依旧使用。
清朝:“泗旧州与虹县皆跨汴而城,其上游灵璧、宿州亦然。今旧州久沉于淮,汴河故道,不可复寻。灵璧以上,形迹湮没;惟虹城东西,河身尚存,而滚滚滔滔者,岂真汴
水耶?”实真汴河也。《泗虹合志卷三·汴河考》清·光绪。 通济渠:是隋唐大运河漕运最繁忙最重要的一段,肇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全长650公里。“渠广四十步、蕖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资治通鉴·卷180》),隋唐时期约80米—60米之间,宋真宗时期,由于河漫滩浅阔,不利于漕运,实行“木岸狭河”工程,河道变窄,水深流急,漕运畅通。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用梁公堰调节水量大小)。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共历现今三省十八县(市),顺序为:河南省的荥阳、郑州、中牟、开封市、开封县、杞县、睢县、宁陵、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壁、泗县;江苏省的泗洪、盱眙。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泰定年间(宋金对峙)通航720年。对当时和
以后唐、宋两代中原和江淮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条古运河,隋时名通济渠,唐改名广济渠,唐宋时通称为漕渠,和洛水东段改为汴河和汴渠。今泗县当地人称之为“古汴河”或“小汴河”。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其开凿时间早、规模大、是体现中国古代早期的规划思想和建造工艺技术的重要河段。
通济渠(泗县段)基本上保持着通济渠的原貌,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活态遗址之一。现河口宽度平均约40米,日常水位高程17米左右,水深2—3米。当地人称城西一段为西
汴河,约21公里;穿城长度约1公里,如今已成汴河路;城东一段为东汴河。东汴河并入新濉河后,经水口魏庄、枯河头、通海店至泗洪县马公店约20公里,东流至洪泽入淮河。
泗县隋唐运河故道城东段,民众自古滨水而居,村庄连成一线,至今仍叫“十里长庄(街)”。其村落古朴、民风醇厚,文化节点众多,如景观石出土处、十里井、东八桥、土地庙和龙王庙等。侍女拉纤、纳黍行舟等故事在当地广泛流传;汴河村、汴河路等乡村地名,祭拜土地、敬奉龙王等民风民俗均带有运河文化的印迹。如今曹苗村辖五里庙、曹庄、苗庄、崔庄、十里井五个自然庄,耕地面积4451亩,518户,2166人。沿河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和蔬菜种植为主。因运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农业生产稳定,蔬菜品质较好,尤以青萝卜美名远扬。
王老汉叙述,新濉河开挖于1950年秋天,河宽但水浅,因为朝鲜战争(1950年10月)爆发,青年人多去参军,其余人等支援抗美援朝,因而停工,水口魏处新濉河取代汴河已成定局。当时古汴河河口不但深而水口宽,老人形象的说“一猛子没扎到河边”。新濉河河岸宽但水少,现在的新濉河是后期机械参与挖掘的结果。
大运河(泗县段)现在漕运功能虽然丧失了,但当年运河沿岸的贩夫走卒的后代们依然滨水而居,世代繁衍生息。今天运河依然起到防洪、除涝、灌溉、休闲等作用。“四
时佳兴与人同”,欣赏“绝胜烟柳”,吟“汴河怀古”,品“曹
苗萝卜”。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