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个单元主要是为了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并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栽)的解题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让学生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探究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通过探索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初步体会化复杂为简单和一一对应的数学
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悟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帮助学生建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通过“植树规律”的探究,自主建构数学模型,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有条理的去探究。在学生获取规律后,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植树规律”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其它类似的问题。所以、就安排了诸如设计公交车站等问题让学生解决。本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后,能明白解决类似植树问题的题目时,较好的方法是先画图,然后根据图来发现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五、说学情
本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是要向学生渗透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都经历过植树活动、上楼梯等“植树问题”的原型,只是对于很好的理解这个数学模型还需很多的练习。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探究并掌握最基本的植树规律——“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两端都栽”和“封闭图形植树”等不同情形的“植树问题”打基础。
六、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采用激趣导入法、直观演示法、分析归纳法等,引导学生数形结合,从中发现规律;借助“一一对应”思想理解间隔数和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悟“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实验验证法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六、说教学过程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生活引入,认识间隔。
1、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1)猜谜语。
(2)找手上的数学知识,引出“间隔”。
(3)观察柱子,对“间隔”进行再认识。
(4)发现并小结规律。
2、引入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
(课伊始,趣已生。此环节我以猜谜语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分析手指数和空隙之间、柱子和间隔的数量关系中蕴藏着“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向学生初步渗透了植树问题的思想,通过动态演示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引出问题,提出设计要求。
学生动手尝试,汇报“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不栽”的植树方案。
2、根据植树方案,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1)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各种方案。
(2)小组合作,探究棵树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3)强调一边植树,两端都栽的含义,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课件出示引例: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提出问题。
(2)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
(3)列式解答。
(4)利用线段图,探究规律。
(5)验证结论。
4、总结规律。
5、应用规律自主解决例1。
(本环节以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了猜想、实验、验证的数学探索过程,向学生渗透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策略。通过直观演示栽树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植树问题中存在的规律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联系生活,建构模型。
提问:在“植树问题”中,一定要是“树”吗?除了“树”,还能换成别的事物吗?谁
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学生自由说生活中的例子。
(课继续,意更浓。本环节学生经历了探究 “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关系的过程,他们的自我探究意识和求知欲得到了激发,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构建了初步的数学模型,体验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提高了思维的素质。我们知道植树问题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手指的个数、楼层数、队伍中的人数,教室的灯和课桌、马路边的路灯、花盆等就相当于我们上面提到的树的棵数,而手指的间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等就相当于间隔数,所以,类似于两端都种的这种植树问题的数量间的关系问题都可以用“棵数=间隔数+1”这个关系式来计算,从而建构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
四、应用模型,解决实际。
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学习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要栽的情况,谈谈你有哪些收获?
(课已完,意未尽。通过让学生谈谈收获,使学生在感情上升华了对植树问题的再认识,让学生感悟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