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量化对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的误码率性能分析
2022-12-21
来源:易榕旅网
第35卷第6期 2013年6月 电子与信息学报 Vo1.35NO.6 Journal of Electronics&Information Technology Jun.2013 ADC量化对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的误码率小]f止i—Ne分析 张志亮① 罗 龙② 邵士海 ① 潘文生① 沈 莹① 唐友喜①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摘518129) 要:同频全双工由于在同时工作的收发通道上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因此本地接收机需要进行白干扰消除。数 字域干扰消除方法在模数转换器(ADC)器件采样后进行,ADC位数、干信比、量化判决准则直接影响干扰消除效 果和系统误码性能。该文分析了ADC位数、干信比、QAM调制误码性能三者的内在关系;推导了误码率的闭合 表达式;仿真验证了数学推导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干信比的减小和ADC位数的增加,误码率 性能呈宏观改善趋势,但从特定的微观片段来看,会出现性能波动,甚至会接近无量化误差的误码率性能。 关键词:无线通信;干信比;模数转换器(ADC);数字干扰对消:全双工;误码率 中图分类号:TN92 DOI:10.3724/SP.J.1146.2012.01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5896(2013)06—1331—07 Analysis of AD C Quantizing Affection on SER Performance of Self-interference Canceling Common-frequency Full-duplex System Zhang Zhi—liang①Luo Long② ,Shao Shi—hai①Pan Wen—sheng① Shen Ying①Tang You—xi① ①(Nati0礼血l Ke nb of Co仃 仃 nic0tionUniversity ofElectronic Science nd TechnDlogy of Chinn,Chengdu 611731j hiCn0) ②(Hu0wei Technology CoLtd.,Shenzhen 518129,China) .Abstract:Common—frequency full—duplex systems send and receive signals simultaneously in the same frequency. Therefore.self-interference will exist in the loca1 receiver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s necessary.Digit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s applied af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sampling.ADC bit number, Interference—to—Signal Ratio(ISR),and quantizing judgment scheme affect bo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ymbol Error Ratio(SER).In this paper,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among ADC bit number,ISR,and SER of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is analyzed;A closed—form expression of SER is developed;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support the SER express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when ISR decreases or ADC bit number increases,SER of this kind of system decreases in large scale,and fluctuates in small scale;some fluctuations of SER are dramatic,which can approach to the SER of the system without quantization error. Key words:Wireless communication;Interference—to-Signal Ratio(ISR);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 Digit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Fu1l—duplex;Symbol Error Ratio(SER) 1 引言 同频全双工在同时工作的收发通道上使用相同 的频率资源,这使得移动通信中上下行可以使用同 样的频率,从而突破了固有的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 模式,在频率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具有显著的理 关注 。 同频全双工在理论与工程上存在着白干扰的问 题,即本地对外发送信号与远端同时发来的待接收 信号在频谱上有重叠,会对待接收信号形成大功率 论研究及应用价值,近两年来,得到了业界的广泛 的白干扰,因而需要进行白干扰消除。同频全双工 白干扰消除主要包括天线对消[3'4】、射频对消[5-7]、 数字对消3种技术。天线对消与射频对消在接收信 号进入ADC采样量化前实施,数字对消在ADC后 2012—10—10收到,2013一O1—18改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1164,60832007,60901018,60902027, 的数字域上实施。传统上,数字对消被接收机用于 在两个发射机发送冲突的时候从期望的那一个发射 机提取信息[S-10]。接收机需要先解出不期望的那个 发射机信息,然后按到达接收机ADC的链路系数 U1035002/L05,61001087,6110103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0ZX03003—002—01,2011ZX03001—006一O1,2010ZX03007—003)和 华为创新基金资助课题 通信作者:邵士海ssh@uestc.edu.cn 1332 电子与信息学报 第35卷 在数字域上进行重建,然后将其从接收的原始冲突 信号中减去,剩下的有用信号再解调得到期望发射 机的信息。在同频全双工系统进行数字对消白干扰 时,白干扰的信息为已知,因此相比传统的数字对 噪比相对无量化误差时分别增加2.1 dB和0.1 dB 的定量分析结果。 本文其余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2节给出了使 消省去了先解出不期望的那个发射机信息的第1 步。天线对消在20 MHz带宽能消除大约33 dB的 用ADC量化进行数字对消实现同频全双工的 M-QAM系统模型及ADC量化方案;第3节进行了 相应模型的误码率推导;第4节给出了仿真验证以 干扰 射频对消在20 MHz带宽能消除大约45 dB 的干扰[5]o当干信比小于ADC动态范围,并且未对 ADC造成前端阻塞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ADC采 用数字对消方法消除干扰,然后作进一步解调处理, 实现同频全双工通信[6]o ADC器件对解调性能的影 响评估是全双工系统急需解决的理论和工程问题,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11-13]。文献f11]与文献_121 分析了在ADC有限动态范围影响下全双工MIMO 点对点通信与中继通信的可达和速率fachievable slim—rate)。文献『13]对同频全双工MIMO—OFDM中 及误码率随干信比、ADC位数变化的关系曲线及结 果分析;最后是论文的总结。 2系统模型 2.1系统模型 待分析的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远端设备发送 ADC影响动态范围进行了分析。在ADC量化后作 数字对消时,ADC的位数、到达ADC的干信比、 量化判决准则直接影响干扰消除效果和系统的误码 性能,目前还没有文献对此作出研究。 本文针对使用数字对消实现同频全双工的场 景,分析了ADC位数、干信比对误码率作用的机 理;推导了ADC位数、干信比、信噪比对误码率 影响的闭合表达式;仿真验证了误码率公式的准确 性,给出了误码率随干信比、ADC位数变化的关系 曲线;得到了16一QAM调制在干信比30 dB、误码 率10 时,采用8位ADC和10位ADC所需的信 过来的信息s(佗)经过M-QAM调制之后形成s( ), 经远端设备上的发送天线Txs发射,经历路径h 后 到达本地设备的接收天线Rx;本地设备对外发送的 信息 (佗)经过M-QAM调制之后形成 (t),经本地 设备上的发送天线Txi发射,经历路径h 后也到达 本地设备的接收天线Rx,形成白干扰。接收天线 Rx接收到的信号为 r(t)=hs8(t)+hii(t)+n(t) (1) 其中n( 为加性高斯白噪声。模型中接收支路采用 的是零中频结构,零中频、低中频、超外差都是接 收机变频手段,从信号处理上看结果是等价的。零 中频接收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和易于单 片集成等优点,在手持无线设备面临体积、成本、 功耗压力的情况下,已经成为射频接收机发展的重 要方向【14]。 。。 婶一 零 本地设备 图1系统模型 第6期 张志亮等: ADC量化对同频全双工数字白干扰消除的误码率性能分析 1333 白干扰h ̄i(t)与有用信号hss(t)在频谱上有重叠, 为了从接收信号r( )得出有用信息s(n1,需要根据 已知的干扰信息 (礼),重建干扰信号hj(t),将其消 除,得到hss(t)+n(t),然后再根据一系列的门限值 进行判决,从而解调输出i(n)。因为白干扰发送天 线Txi与接收天线Rx往往固定在本地设备上,存 在直射路径,且影响主要为直射路径,可将 视为 固定值并测量得到,从而根据干扰信息 f他)及调制 方案即能重建干扰信号 ( )。消除干扰再进行判别 的整体效果,是根据干扰信息 几)建立了接收信号 )到输出信息§(佗)的一个映射,一定范围的接收值 对应到某个输出信息上。因此,消除干扰再进行判 别可以视为一个新的直接判决过程,消除干扰等效 于改变判决门限,新的判决门限为原判决门限作了 干扰值hii(t)对应的平移。在采用ADC量化再判决 的解调具体实现中,则是根据干扰信息建立了从 ADC量化值到输出信息的一个映射,一定范围的量 化值对应到某个输出信息上,实际判决门限为各量 化值区段左右两边的量化门限。均匀量化ADC的 量化门限为根据量化方案与ADC位数等间距设置, 实际判决门限只能从中选择,而最佳判决门限为任 意值,因此实际判决门限与最佳判决门限不能保证 全部一致,此误差即为量化带来的误差,从而会增 大误判率,恶化系统性能。论文将从干信比与ADC 位数对实际判决门限的影响去分析推导系统的误码 率表达式。 考虑采用方形星座的M-2 的 QAM系统, 星座图上相邻符号间距归一化为1,各符号发送概 率相等,干扰符号与信号符号相互独立,I通道与Q 通道相互独立,有 ri(t)= sI(t)+ (t)+nI(t) (2) rQ(t)=hssQ(t)+hiiQ(t)+nQ(t) (3) 设n(t)的噪声功率为No,则n (t)与n。(t)均为方差 =Ⅳn/2的高斯白噪声。I通道(或Q通道)上发 送的电平为一(2 一1)/2,一(2 一3)/2,…,一3/2, 1/2,1/2,3/2,…,(2 一3)/2,(2 一1)/2,将其记为 ∈(k)=一(2 一1)/2+k,其中,0 k<2 。 远端发来的待接收信号有可能经历变化的衰落 信道,但是有用信号衰落变化后的功率相对于白干 扰功率弱1~2个数量级,因此对ADC量化准则不 会产生本质影响,本文为了突出白干扰对ADC的 影响,只考虑了衰落固定时的情况,并假定 已通 过测量或估计的方法得知。在 与 信道系数已知 时,设iF(t)电平为 (i),则对ri(t)而言,sT(t)发送 (J)或 (J+1)的最佳判决门限为[15 JT(i, ): )+ (4) 将 i, 的最小值记为 I ,最大值记为 IAx, 有 TM,N:T(= ( 0,, 0):一!)=一 —— 二二 一!一 — 二二 +生f+詈 (5)5) Ax=T(2 一1,2 一2) :! 二二 +( :二 一 f61 2 2 2 、 以4一QAM为例,某一通道上接收电平概率密 度函数如图2所示,图中的曲线实际上均为对应噪 声方差Ⅳn/2的高斯曲线,相交在一起的每一簇曲线 代表了在某干扰电平下不同信号电平所对应的接收 电平概率密度函数,即从左到右分别为f干扰电平 一1/2、信号电平一1/21,f干扰电平一1/2、信号电 平1/2),(干扰电平1/2、信号电平一1/2),(干扰电 平1/2、信号电平1/2 1对应的叠加高斯噪声后被接收 的电平概率密度函数。图中标示的距离 与h ,即 是干扰与信号信道系数的影响。 hi・………・ ; ●__ __一 ht h .% 2 2 图2以4-QAM为例某一通道上的电平概率密度函数 2.2量化方案 工程上ADC器件通常为单极性均匀量化,设 其位数为b,其传递函数如图3所示,其最左边的 量化门限在(1/2¨ )FS处,最右边的量化门限在 fl一3/2Ⅲ)FS处,其中FS为满量程电压[16]。 ≮ 镣 口 h ●● 号| 镑 持 糕 o l/2 2/2 3/2 …坐墨 1(FS) 26 2 模拟输入: n( )或 m(£) 图3单极性b位ADC的传递函数 1334 电子与信息学报 第35卷 ADC前引入系数固定为 的放大器,并通过加 法器叠加一固定偏移量C,使得包含干扰的信号可 以映射到ADC的量化区间内,并使得判决门限 I I、Q两路√ 元的ASK信号同时接收正确,即 QAM符号正确接收的概率为 映射到量化门限(1/2¨ )FS处,判决门限 A 映射 :出 拙 /一 , 一、 一一 + 一一) 一一 2 Pc=(1一 ) 错误接收的概率为 =(11) 到量化门限f1~3/2¨ )FS处,则放大调整后的信号 2 一 一 为 A1一Pc=1一(1一 历) (12) F —(£)= ( )+c 一 (7) 其中P而为单路√ 元的ASK信号的错误概率。 并可 = (1/2¨ )Fs] 2 2一等1 l + 2 2 1l] l一 二 :: (2 一1) +(2 一1) 一 、 c= f_ 一 +等1 = Fs+丢[ 一 ]Fs= ]Fs (9) 如此量化方案设置,相当于将ADC的量化门 限逆映射到了放大器前接收信号电平的TM 与 A 之1'9,等效量化间隔为 2 二 +( 二二 一 1 = 可 :! :二 ±! :二 (10) 2“一2 从左到右对各个干扰对应的高斯函数簇使用0, 1,2,…,2 一1进行编号,共2 个;从左到右对某个 高斯函数簇内的各最佳判决门限使用0,L2,…, 2 一2进行编号,共2 一1个;如此, i, 即表示 了第i个函数簇中的第J个最佳判决门限。从左到右 对实际量化门限使用0,1,2,…,2 一2进行编号,共 2 —1个。如图4所示。 在本量化方案下,为使得误码率最小,每个实 际判决门限选择的是离对应的最佳判决门限最近的 量化门限。 3误码率推导 文献[17]手旨出, 元QAM符号接收正确等同于 图4编号方案 设接收天线处的平均白干扰功率为 ,平均信号 功率为 ,则平均白干扰与信号功率的比值(记作干 信比ISR)为 ISR= s=( / )‘ (13) 使用L(i,J)=T(i,J)一T(0,0)=哦+ 表示最 佳判决门限 i,力距离T(0,0)的距离,使用e()表示 四舍五入取整,则选用的距离最佳判决门限 i,力 最近的量化门限编号为 e(【 J] =e + 2 。一 2 }J =eI ( 一)+(2 2 2 一1 )√IsR J ‘ ADC在此引入的误差,即实际判决门限与最佳判决 门限的差值为 :ef ]LE—L(i (15) 每个最佳判决门限按照式(14)选择了一个量化 门限,该门限判决某个符号的错误概率可由高斯概 率密度函数积分所得的Q函数表示,如果这些量化 门限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对各Q函数累加求和得到 整体的错误概率。该条件可表示为,对于任意0 i 2 一1,0 J 2 一3,有 e[ 】<e[ ] 此条件下,单路√ 元的ASK信号的错误概率 为 ==专窆 击∑ i=O j E=o fL Q(\吾u +fL鲁+— ]△(幻)J【,]】 +Q 圳 (17) 对于所采用的方形星座方案,接收天线处单个 通道上的 元ASK信号的平均信号功率为 s = =鲁 (18) 信噪比与比特信噪比关系为[18] 第6期 张志亮等: ADC量化对同频全双工数字白干扰消除的误码率性能分析 1335 =[ ] ]=[番][ ] =(1og2 M) 一 一 (19) 由式(18)、式(19)以及 =go12,有 )] 一f 24m +一 斗一 一、/2 一1Ⅳ0 (一2m-2)+2。(2一m2- 1) ̄R 厩 ]\。 ~,l1l(、 20) 将式07)与式(20)代入式(12),即可得到由干信 比ISR,ADC位数b,比特信噪比 / 以及QAM 制式m确定的整个M-QAM系统的误码率PM。 上面所得结果是基于方形星座推导得到的,对 于非方形星座,同样可以按照文中方法,根据I,Q 通道实际电平概率密度与量化门限计算形如式(17) 的对应通道的错误概率B,尸O,原式(12)则需要变化 为 =1一(1一 )(1一 ) (21) 4仿真验证与分析 4.1正确性验证 为了验证上面误码率推导结果的正确性,以16一 QAM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仿真选择了8 位ADC,干信比30 dB;10位ADC,干信比30 dB; 12位ADC,干信比50 dB等3组情况进行理论曲 线与仿真曲线的对比,同时给出了无量化误差(即所 有实际判决门限都为最佳判决门限)的理论曲线,如 图5所示。图中结果表明,在特定的ADC位数和 干信比情况下,误码率随着比特信噪比的增加而减 小;上面分析所得的理论曲线与实际仿真曲线具有 一致性,从而验证了误码率推导结果的正确性。图 中还可以看出,在干信比为30 dB、误码率为10-3情 况下,采用8位ADC和10位ADC所需的信噪比 相对无量化误差时分别增加2.1 dB和0.1 dB,采用 10位ADC相对8位ADC约有2 dB的改善。图中 涉及ADC的仿真以及理论曲线,都是基于信道系 数为精确已知的假设得到的,此时为干扰重建没有 误差的理想情况。如果实际中得到的信道系数有误 差,干扰重建也会相应产生误差,此时的误码率将 高于干扰重建没有误差的理想情况的误码率。 4.2干信比的影响 为了考察干信比对误码率的影响,针对 /Ⅳn 为14 dB的16一QAM系统,对ADC分别为8位与 10位的两组误码率曲线进行了对比,如图6所示。 对8位ADC而言,式(16)的条件限定了本文误码率 公式的适用范围为干信比小于41.0 dB,对10位 ADC而言则为干信比小于53.1 dB。在干信比大于 这些适用界限的区域,因为超出了ADC动态范围, 等效于消除白干扰后能够区分的状态个数少于符号 个数,造成了判决模糊,误码率公式不再适用。图 中可以看出:随着干信比的减小和ADC位数的增 加,误码率性能呈宏观改善趋势,但从特定的微观 片段来看,会出现性能波动,甚至会接近无量化误 差的误码率性能,例如使用10位ADC时干信比50.7 dB处和使用8位ADC时干信比38.5 dB处。这是 因为判决解调的误码率恶化程度与式f15)表示的实 际判决门限与最佳判决门限的偏差相关,干信比减 小使得可选用的判决门限间距越来越小,导致各个 偏差的上限不断减小,因此误码率宏观上呈改善趋 势;另一方面,干信比作微小变化时,则会出现偏 差抖动的情况,导致误码率微观上存在波动。要达 到无量化误差误码率的要求是式(22)对任意 0 i 2 一1,0 J 2 一2成立。 A(i,歹):el【 Jl 一 ( ,‘7):0 兮ef I .( 二二 52 一2 二二 一“、 瓜+71:0 一f 2 21+f 一11√ISR 2 =z(、 为自然数) ’一…… (2。一2) j 雨 m (m为自然数) (条件1) (22) ,me(2 21 雨一 (佗为自然数) f条件21 在 QAM系统确定(即m确定)与ADC位数 b确定的情况下,某些干信比如果能使得式f22)对任 意0 i 2 一1,0 J 2 一2成立,即会出现图6 所示接近无量化误差误码率的奇异点,这给我们调 整系统干信比以降低误码率提供了依据。 4.3 ADC位数的影响 为了考察ADC位数对误码率的影响,针对比 1336 电子与信息学报 第35卷 特信噪比为14 dB的16一QAM系统,对干信比为40 改变解调判决门限的分析思路,推导了干信比、 l dB,35 dB以及30 dB的3组误码率曲线进行了对 ADC位数、信噪比对误码率影响的闭合表达式。按 比,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干信比的影 响情况类似,误码率并不总是随着ADC位数的增 照文中给出的在ADC采样前通过放大器和加法器 调整ADC量化方案,在远端设备发来信号对应的 。~。一。 比特信噪比经测定已知的情况下,因常用的ADC 6 加而单调减小,某些干信比在某些较小的ADC位 数处,例如干信比30 dB在ADC为9位时,因为 位数只有有限几种,可以根据文中误码率公式得到 各ADC位数对应的如图6所示的随干信比变化的 误码率曲线;然后根据干信比的可能区段内各ADC 位数对应的误码性能选择ADC位数;ADC位数确 定后,可以调整本地设备对外发送形成的白干扰的 满足或近似满足式(22)的条件,会提前出现接近无 量化误差误码率的奇异点;在ADC增加到一定的 位数后,已基本接近无量化误差的误码率,再增加 位数改进不大。 5 总结 幅度从而改变干信比的值,使其处于如图6所示的 本文针对使用数字对消实现同频全双工的场 误码率凹陷奇异点处,达到无量化误差的误码率, 景,分析了采用方形星座 QAM时,干信比、ADC 从而可以消除自干扰的影响以及有限ADC位数通 位数与误码率互作用的机理,根据消除干扰等效于 常带来的性能恶化。 10位ADC适用 界限=53.1 10 ̄ 10 ̄ 10 ̄ 10一 童 10- 鲁 界限 41 0 、、r 10- 10-2 10-2 立.ADc,、 Ⅷ 1【r2 懈 1;I{L 斟 留10-0 k・ 一, 留10-0 10 IADc - -憎 1. ^{1 留10-0 、 咄 、 10- 10-4 : ’ _I 。10-4 — 10-5 ? 10- I 10- > - 10-6 1旷6 每 略 … 10-6 8 10 l2 l4 1O 2O 30 40 50 6O 8 9 10 11 12 13 14 fNotdB、 干信比ISR(dB1 ADC位数 仿真曲线:8位ADC,干信LL3o dB ◆干信比ISR=40 dB 理论曲线:8位ADC,干信1 ̄30 dB +干信比ISR=30 dB 仿真曲线:12位ADC,干信比50 dB ◆干信比ISR=20 dB 理论曲线:12位ADc,干信比5O dB 一无量化误差 仿真曲线:10位ADc,干信LL30 dB 理论曲线:10位ADC,干信LL30 dB 理论曲线:无量化误差 图5以16一QAM为例的 图6 16一QAM在 /No=14 dB 图7 16一QAM在 /NO=14 dB 误码率理论值与仿真值对比 时不同干信比的误码率 时不同ADC位数的误码率 参考文献 communications[C】.10th ACM Workshop on Hot Topics in Sahai A,Patel G,and Sabharwal A.Pushing the limits of Networks(HOTNETS’11),Massachusetts,USA,2011:17. full—duplex:design and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The 51 Jain M,Choi J I,Kim T M,et a1..Practical,real—time,full Computing Research Repository(CoRR),2011. duplex wireless[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L6pez—Valcarce R,Antonio—Rodrfguez E,Mosquera C,et a1.. Networking(MobiCom’11),New York,2011:301—312. An adaptive feedback canceller for full—duplex relays based on 6】Hong S,Mehlman J,and Katti S Picasso:flexible RF and spectrum shaping[J].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spectrum slicing[C】ACM SIGCOMM Conference,Helsinki, Communications,2012,30(8):1566—1577. Finland,2012:37—48. Choi J I,Jain M,Srinivasan K,et a1..Achieving single 7] Knox M E Single antenna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s using channel,full duplex wireless comnmnieation[C].Proceedings a common carrier[C1.2012 IEEE 13th Annual Wireless and of the 1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Microwave Technology Conference(WAMICON),Florida,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MobiCom’10),New York,2010: 2012:1—6. 1—12 81 Gollakota S and Katabi D.ZigZag decoding:combating Khojastepour M A,Sundaresan K,Rangarajan S,et a1..The hidd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C1.Proceedings of the case for antenna cancellation for scalable full-duplex wireless ACM SIGCOMM 2008 Conference on Data Communication, 第6期 张志亮等: ADC量化对同频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消除的误码率性能分析 1337 New York.2008:159—170 Halperin D,Anderson T,and Wetherall D.Taking the sting out of carrier sense: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wireless LANs[C].Proceedings of the 14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MobiCom’08),New York,2008:339—350. Katti S,Gollakota S,and Katabi D.Embracing wireless interference:analog network coding[C].Proceedings of the 2007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s,Technologies,Architectures and Protocols fo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SIGCOMM’07),New York,2007:397—408. l1】 Day B P,Margetts A R,Bliss D W,et a1..Full-duplex bidirectional MIMO:achievable rates under limited dynamic range[J].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12, 60(7):3702—3713. [12】 Day B P,Margetts A R,Bliss D W,et a1..Full—duplex MIMO relaying:achievable rat副 es under limited dynami剀 c range[J]. 剐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2012, 30(8):1541—1553. 【13 Riihonen T and Wichman R.Analog and digital self-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full-.duplex MIMO--OFDM transceivers with limited resolution in A/D conversion[C] .46th Annual Asi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Systems,and Computers(ACSSC),Paciifc Grove,California,2012. Loke A and Ali F.Direct conversion radio for digital mobile phones—Design issues,status,and trends[J1,IEEE rT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02, 50(111:2422—2435. 张贤达,保铮.通信信号处理『M1l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0:144 145. Zhang Xian—da and Bao Zheng.Communication Signal Processing[M].Beijing: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00:144—145. Gray N.ABCs of ADCs—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basics [OL].http://www.nationa1.com/assets/en/other/ABCs—of— ADC8.pdf.2012.7. Proakis J G and Salehi M.Digital Communications[M].4th Ed.New York:McGraw—Hil1.2001:278—282. 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M1_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280—281. Cao Zhi—gang and Qian Ya-sheng.Modern Communication Theory[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2: 280—28】. 张志亮: 男,1981年生,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全双工通信. 邵士海: 男,1980年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空时编码. 唐友喜: 男,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无线通 信中的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