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数学一模检测(带答案解析)

2020-11-09 来源:易榕旅网
数学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满分:13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3的相反数为( ) A.﹣3

B.−

13测试时间:120分钟

C. 3

1

D.3

2.(3分)下列关于防范“新冠肺炎”的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x3)4=x7

B.x2•x3=x5

C.x4÷x=x4

D.x+x2=x3

4.(3分)如图是一个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5.(3分)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AO=BO=CO=DO,AC⊥BD C.AO=BO,∠A=∠C

B.AB∥CD,AC=BD

D.AO=CO,BO=DO,AB=BC

6.(3分)期末考试后,办公室里有两位数学老师正在讨论他们班的数学考试成绩,林老师:“我班的学生考得还不错,有一半的学生考79分以上,一半的学生考不到79分.”王老师:“我班大部分的学生都考在80分到85分之间喔.”依照上面两位老师所叙述的话你认为林、王老师所说的话分别针对( ) A.平均数、众数 C.中位数、方差

B.平均数、极差 D.中位数、众数

7.(3分)如图为△ABC和一圆的重迭情形,此圆与直线BC相切于C点,且与AC交于另一点D.若∠A=70°,̂的度数为何( ) ∠B=60°,则𝐶𝐷

A.50°

B.60°

C.100°

D.120°

8.(3分)如图,一根长为5米的竹竿AB斜立于墙MN的右侧,底端B与墙角N的距离为3米,当竹竿顶端A下滑x米时,底端B便随着向右滑行y米,反映y与x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9.(3分)如图,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后再次折叠,使点A落在EF上的点A'处,得到折痕BM,且BM与EF相交于点N,若直线BA'交直线CD于点O,BC=5√3,EN=√3,则OD的长为( )

A.

23

B.1 C. 4

3

D. 5

3

10.(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3)、B(3,0),以点B为圆心、2为半径的⊙B上有一动点P.连接AP,若点C为AP的中点,连接OC,则OC的最小值为( )

A.1

B.2√2−1

C.√2

D.

32

√2−1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1.(2分)因式分解:a3﹣9a= . 12.(2分)函数y=

2𝑥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𝑥−113.(2分)2019年末,引发疫情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平均直径约是0.00000009米.数据0.00000009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4.(2分)如图,用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形无底纸帽,则这个纸帽的高是 cm.

15.(2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则关于x的不等式mx﹣1>n的解集是 .

16.(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DA,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交DC于点E,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设DA=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7.(2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顶点都在坐标轴上,若AB∥CD,△AOB与△COD面积分别为8和18,若双曲

线y=恰好经过BC的中点E,则k的值为 .

𝑘𝑥

18.(2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ABC=60°,将△ABD沿射线BD的方向平移得到△A'B'D',分别连接A'C,A'D,B'C,则A'C+B'C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84分) 19.(8分)计算:

(1)()0+√27−|﹣3|+tan45°;

3

𝑥

1

(2)(x+3)(x﹣3)﹣(x﹣2)2.

5𝑥−7<2(𝑥+1)

(2)解不等式组:{𝑥+10.

>2𝑥

31

20.(8分)(1)解方程:−1=;

𝑥𝑥−2

21.(8分)如图,已知E是▱ABCD中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A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C、BF,若EF=EC,试判断四边形ABFC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

22.(8分)某高中学校为使高一新生入校后及时穿上合身的校服,现提前对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即将所穿校服型号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如图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校服型号以身高作为标准,共分为6种号).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在条形统计图中,请把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在扇形统计图中,请计算185型校服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

(3)求该班学生所穿校服型号的众数和中位数.如果该高中学校准备招收2000名高一新生,则估计需要准备多少套180型号的校服?

23.(6分)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2个白球,1个黑球和若干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41

(1)布袋里红球有 个;

(2)先从布袋中摸出个球后不放回,再摸出1个球,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两次摸到的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24.(8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的周长为40cm,对角线AC,BD交于O,AO:BO=4:3. (1)求对角线AC,BD的长;

(2)作AB边上的高DE,菱形的面积和DE的长.

25.(8分)如图,以△ABC的边BC为直径的⊙O,交AB边于点D,D为AB的中点,DE⊥AC于点E. (1)求证:AC=BC. (2)求证:DE是⊙O的切线.

26.(8分)某商品市场销售抢手,其进价为每件80元,售价为每件130元,每个月可卖出500件;据市场调查,若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元,则每个月少卖2件(每件售价不能高于240元).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x元(x为正整数),每个月的销售利润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每件商品的涨价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

(3)每件商品的涨价多少元时,每个月的利润恰为40000元?根据以上结论,请你直接写出x在什么范围时,每个月的利润不低于40000元?

27.(11分)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D(0,﹣6),直线y=−3x+2交x轴于点B,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抛物线上点E位于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右侧,当△BCE的面积为32时,过点E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x轴于Q,交BC于点F,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K,使得以K、E、F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K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在线段OB上有一动点P,直接写出√10DP+BP的最小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

1

28.(11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为⊙O上一点,P是半径OB上一动点(不与O,B重合),过点P作射线l⊥̂于D,E两点,过点C的切线交射线l于点F. AB,分别交弦BC,𝐵𝐶(1)求证:FC=FD. ̂的中点时, (2)当E是𝐵𝐶

①若∠BAC=60°,判断以O,B,E,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②若

𝐴𝐶𝐵𝐶

=,且AB=30,则OP= .

4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3的相反数为( ) A.﹣3

B.−

13C. 3

1

D.3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解答. 【解答】解:﹣3的相反数是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3分)下列关于防范“新冠肺炎”的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x3)4=x7

B.x2•x3=x5

C.x4÷x=x4

D.x+x2=x3

【分析】利用幂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除法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逐个计算得结论. 【解答】解:∵(x3)4=x12≠x7,x2•x3=x5,x4÷x=x3≠x4, x+x3≠x4, ∴选项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等知识点,题目比较简单,掌握整式的相关运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3分)如图是一个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

【解答】解:该立体图形主视图的第1列有1个正方形、第2列有1个正方形、第3列有2个正方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 5.(3分)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AO=BO=CO=DO,AC⊥BD C.AO=BO,∠A=∠C

B.AB∥CD,AC=BD

D.AO=CO,BO=DO,AB=BC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后答案. 【解答】解:A,能,因为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B,不能,只能判定为等腰梯形; C,不能,不能判定为特殊的四边形; D,不能,只能判定为菱形;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考查正方形的判别方法,判别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主要根据正方形的概念,途经有两种:①先说明它是矩形,再说明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先说明它是菱形,再说明它有一个角为直角.

6.(3分)期末考试后,办公室里有两位数学老师正在讨论他们班的数学考试成绩,林老师:“我班的学生考得还不错,有一半的学生考79分以上,一半的学生考不到79分.”王老师:“我班大部分的学生都考在80分到85分之间喔.”依照上面两位老师所叙述的话你认为林、王老师所说的话分别针对( ) A.平均数、众数 C.中位数、方差

B.平均数、极差 D.中位数、众数

【分析】根据两位老师的说法中的有一半的学生考79分以上,一半的学生考不到79分,可以判断79分是

中位数,大部分的学生都考在80分到85分之间,可以判断众数. 【解答】解:∵有一半的学生考79分以上,一半的学生考不到79分, ∴79分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大部分的学生都考在80分到85分之间, ∴众数在此范围内.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量的选择,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7.(3分)如图为△ABC和一圆的重迭情形,此圆与直线BC相切于C点,且与AC交于另一点D.若∠A=70°,̂的度数为何( ) ∠B=60°,则𝐶𝐷

A.50°

B.60°

C.100°

D.120°

【分析】本题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C的度数,再根据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进行求解.

【解答】解:∵∠A=70°,∠B=60°, ∴∠C=50°.

∵此圆与直线BC相切于C点, ̂的度数=2∠C=100°. ∴𝐶𝐷故选:C.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弦切角定理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8.(3分)如图,一根长为5米的竹竿AB斜立于墙MN的右侧,底端B与墙角N的距离为3米,当竹竿顶端A下滑x米时,底端B便随着向右滑行y米,反映y与x变化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BN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N的长,进而表示出A点下滑时AN与NB的长,确定出y与x的关系式,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在Rt△ABN中,AB=5米,NB=3米, 根据勾股定理得:AN=√𝐴𝐵2−𝑁𝐵2=4米, 若A下滑x米,AN=(4﹣x)米,

根据勾股定理得:NB=√52−(4−𝑥)2=3+y, 整理得:y=√25−(4−𝑥)2−3,

当x=0时,y=0;当x=4时,y=2,且不是直线变化的,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意,列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 9.(3分)如图,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后再次折叠,使点A落在EF上的点A'处,得到折痕BM,且BM与EF相交于点N,若直线BA'交直线CD于点O,BC=5√3,EN=√3,则OD的长为( )

A.

23

B.1 C. 4

3

D. 5

3

【分析】连接AA'.根据折叠的性质,易得△ABA'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ABM=∠A'BM=∠A'BC=30°,进而求解.

【解答】解:连接AA'.∵EN=√3,

∴由中位线定理得AM=2√3,

∵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 ∴A'A=A'B,

∵把纸片展平后再次折叠,使点A落在EF上的点A′处,得到折痕BM, ∴A'B=AB,∠ABM=∠A'BM, ∴△ABA'为等边三角形,

∴∠ABA′=∠BA′A=∠A′AB=60°, 又∵∠ABC=∠BAM=90°, ∴∠ABM=∠A'BM=∠A'BC=30°, ∴BM=2AM=4√3,AB=√3AM=6=CD. 在直角△OBC中,∵∠C=90°,∠OBC=30°, ∴OC=BC•tan∠OBC=5√3×3=5, ∴OD=CD﹣OC=6﹣5=1. 故选:B.

【点评】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得到矩形的宽和A′E的长. 10.(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3)、B(3,0),以点B为圆心、2为半径的⊙B上有一动点P.连接AP,若点C为AP的中点,连接OC,则OC的最小值为( )

√3

A.1

B.2√2−1

C.√2

D.

32

√2−1

【分析】确定点C的运动路径是:以D为圆心,以DC1为半径的圆,当O、C、D共线时,OC的长最小,先

求⊙D的半径为1,说明D是AB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是斜边一半可得OD=小值是

3√2−1. 2

3√2,所以OC的最2【解答】解:当点P运动到AB的延长线上时,即如图中点P1,C1是AP1的中点, 当点P在线段AB上时,C2是中点,取C1C2的中点为D,

点C的运动路径是以D为圆心,以DC1为半径的圆(CA:PA=1:2,则点C轨迹和点P轨迹相似,所以点C的轨迹就是圆),当O、C、D共线时,OC的长最小, 设线段AB交⊙B于Q, Rt△AOB中,OA=3,OB=3, ∴AB=3√2, ∵⊙B的半径为2, ∴BP1=2,AP1=3√2+2, ∵C1是AP1的中点,

∴AC1=2+1,AQ=3√2−2, ∵C2是AQ的中点, ∴AC2=C2Q=C1C2=

3√2−1, 23√23√22√3+1﹣(−1)=2,即⊙D的半径为1, 223√21

3√21

∵AD=2−1+1=2=2AB, ∴OD=2AB=2, ∴OC=

3√2−1, 23√2方法二:如图,取A′(0,﹣3),连接PA′.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PA′=2OC,求出PA′的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与坐标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圆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出OC最小时点C的位置是解题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11.(2分)因式分解:a3﹣9a= a(a+3)(a﹣3) . 【分析】原式提取a,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a(a2﹣9) =a(a+3)(a﹣3),

故答案为:a(a+3)(a﹣3).

【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2.(2分)函数y=𝑥−1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x≠1 .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解可得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根据题意,有x﹣1≠0, 解可得x≠1;

故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 故答案为x≠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0.

13.(2分)2019年末,引发疫情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平均直径约是0.00000009米.数据0.00000009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9×108 .

2𝑥

【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负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

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n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解:0.00000009=9×108.

故答案为:9×10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

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14.(2分)如图,用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形无底纸帽,则这个纸帽的高是 4√2

cm.

【分析】先利用弧长公式得到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的弧长=4π,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则可计算出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2,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圆锥的高.

【解答】解:∵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的弧长=∴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为4π, ∴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2,

∴这个纸帽的高=√62−22=4√2(cm). 故答案为4√2.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也考查了弧长公式和勾股定理.

15.(2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则关于x的不等式mx﹣1>n的解集是 x>4 .

120⋅𝜋⋅6

=4π, 180

【分析】根据题意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可以写出不等式mx﹣1>n的解集. 【解答】解:当y=1时,1=mx﹣n,可得mx﹣1=n, 由图象可得,一次函数过点(4,1),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不等式mx﹣1>n的解集是x>4, 故答案为:x>4.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6.(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DA,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交DC于点E,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设DA=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83π﹣2√3 .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ED=30°,然后求出DE,再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AEF﹣S△ADE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B=2DA,AB=AE(扇形的半径), ∴AE=2DA=2×2=4, ∴∠AED=30°,

∴∠DAE=90°﹣30°=60°, DE=√𝐴𝐸2−𝐷𝐴2=√42−22=2√3, ∴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AEF﹣S△ADE,

60⋅𝜋⋅421

=360−2×2×2√3,

=3π﹣2√3. 故答案为:π﹣2√3.

38

8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计算,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并求出∠AED=30°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17.(2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顶点都在坐标轴上,若AB∥CD,△AOB与△COD面积分别为8和18,若双曲线y=恰好经过BC的中点E,则k的值为 6 .

𝑘𝑥

【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OAB=∠OCD,∠OBA=∠ODC,两个对应角相等证明△OAB∽△OCD,其性质得

𝑂𝐵𝑂𝐷

=

𝑂𝐴𝑂𝐶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式的性质求出m=3,线段的中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k的

2

值为6.

【解答】解:如图所示:

∵AB∥CD,

∴∠OAB=∠OCD,∠OBA=∠ODC, ∴△OAB∽△OCD, ∴若

𝑂𝐵𝑂𝐷𝑂𝐵𝑂𝐷

==

𝑂𝐴𝑂𝐶𝑂𝐴𝑂𝐶

, =m,

由OB=m•OD,OA=m•OC,

又∵𝑆△𝑂𝐴𝐵=2⋅𝑂𝐴⋅𝑂𝐵,𝑆△𝑂𝐶𝐷=2⋅𝑂𝐶⋅𝑂𝐷, ∴

𝑆△𝑂𝐴𝐵𝑆△𝑂𝐶𝐷

1

1

=

1

𝑂𝐴⋅𝑂𝐵21𝑂𝐶⋅𝑂𝐷2=

𝑂𝐴⋅𝑂𝐵𝑂𝐶⋅𝑂𝐷

=

𝑚2⋅𝑂𝐶⋅𝑂𝐷𝑂𝐶⋅𝑂𝐷

=𝑚2,

又∵S△OAB=8,S△OCD=18, ∴𝑚2=

8, 182323解得:m=或m=−(舍去),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0,a),(b,0),则•a•(﹣b)=8,即ab=﹣16,

21

𝑂𝐴𝑂𝐶

=

𝑂𝐵𝑂𝐷

=, 3

3

2

∴点C的坐标为(0,−2a), 又∵点E是线段BC的中点, ∴点E的坐标为(,−𝑎),

2

4𝑏

3

又∵点E在反比例函数𝑦=𝑥(𝑘>0)上, ∴𝑘=2⋅(−4𝑎)=−8𝑎𝑏=−8×(−16)=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线段的中点坐标,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三

𝑏

3

3

3

𝑘

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值. 18.(2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ABC=60°,将△ABD沿射线BD的方向平移得到△A'B'D',分别连接A'C,A'D,B'C,则A'C+B'C的最小值为 √3 .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B=1,∠ABD=30°,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B′=AB=1,A′B′∥AB,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D=B′C,于是得到A'C+B'C的最小值=A′C+A′D的最小值,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点A′在过点A且平行于BD的定直线上,作点D关于定直线的对称点E,连接CE交定直线于A′,则CE的长度即为A'C+B'C的最小值,求得DE=CD,得到∠E=∠DCE=30°,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解:∵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ABC=60°, ∴AB=CD=1,∠ABD=30°,

∵将△ABD沿射线BD的方向平移得到△A'B'D', ∴A′B′=AB=1,A′B′∥AB,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D,AB∥CD, ∴∠BAD=120°,

∴A′B′=CD,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A'C+B'C的最小值=A′C+A′D的最小值, ∵点A′在过点A且平行于BD的定直线上,

∴作点D关于定直线的对称点E,连接CE交定直线于A′, 则CE的长度即为A'C+B'C的最小值, ∵∠A′AD=∠ADB=30°,AD=1, ∴∠ADE=60°,DH=EH=2AD=2, ∴DE=1,

1

1

∴DE=CD,

∵∠CDE=∠EDB′+∠CDB=90°+30°=120°, ∴∠E=∠DCE=30°, ∴CE=2×2CD=√3. 故答案为:√3.

√3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菱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平移的性质,正确地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84分) 19.(8分)计算:

(1)()0+√27−|﹣3|+tan45°;

31

(2)(x+3)(x﹣3)﹣(x﹣2)2.

【分析】(1)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1)原式=1+3√3−3+1 =3√3−1.

(2)原式=x2﹣9﹣(x2﹣4x+4) =x2﹣9﹣x2+4x﹣4 =4x﹣13.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实数以及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0.(8分)(1)解方程:

𝑥𝑥−2

−1=𝑥;

1

5𝑥−7<2(𝑥+1)(2)解不等式组:{𝑥+10.

>2𝑥3【分析】(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

的解;

(2)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两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 【解答】解:(1)去分母得:x2﹣x2+2x=x﹣2, 解得:x=﹣2,

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 5𝑥−7<2(𝑥+1)①(2){𝑥+10,

>2𝑥②3由①得:x<3, 由②得:x<2,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

21.(8分)如图,已知E是▱ABCD中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A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C、BF,若EF=EC,试判断四边形ABFC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

【分析】由ABCD为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得到AB与DC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由E为BC的中点,得到两条线段相等,再由对应角相等,利用ASA可得出三角形ABE与三角形FCE全等;进而得出AB=FC,即可得出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再由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BFC是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平行四边形ABFC是矩形. 【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DC, ∴∠ABE=∠ECF, 又∵E为BC的中点, ∴BE=CE,

在△ABE和△FCE中,

∠𝐴𝐵𝐸=∠𝐸𝐶𝐹

∵{𝐵𝐸=𝐶𝐸, ∠𝐴𝐸𝐵=∠𝐹𝐸𝐶∴△ABE≌△FCE(ASA);

∴AB=CF,

∴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 ∵BE=EC,EF=EC, ∴BE=EF=EC, ∴△BFC是直角三角形, 则∠BFC=90°.

∴平行四边形ABFC是矩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AB=CF是解题关键.

22.(8分)某高中学校为使高一新生入校后及时穿上合身的校服,现提前对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即将所穿校服型号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如图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校服型号以身高作为标准,共分为6种号).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在条形统计图中,请把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在扇形统计图中,请计算185型校服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

(3)求该班学生所穿校服型号的众数和中位数.如果该高中学校准备招收2000名高一新生,则估计需要准备多少套180型号的校服?

【分析】(1)根据166型号的额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根据(1)中的结果和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175型号和185型号的学生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再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185型校服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写出众数和中位数,并计算出需要准备多少套180型号的校服. 【解答】解:(1)15÷30%=50(名), 即该班共有50名学生;

(2)穿175型校服的学生有50×20%=10(名), 185型的学生有:50﹣3﹣15﹣15﹣10﹣5=2(名), 补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

185型校服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60°×50=14.4°; (3)由统计图可知,

该班学生所穿校服型号的众数是165和170,中位数170, 2000×

5

=200(套) 502

答:需要准备200套180型号的校服.

【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众数、中位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3.(6分)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2个白球,1个黑球和若干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41

(1)布袋里红球有 1 个;

(2)先从布袋中摸出个球后不放回,再摸出1个球,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两次摸到的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分析】(1)设红球的个数为x个,根据概率公式得到

𝑥𝑥+2+1

=,然后解方程即可;

4

1

(2)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结果,再找出两次摸到的球都是白球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 【解答】解:(1)设红球的个数为x个, 根据题意得

𝑥𝑥+2+1

=, 4

1

解得x=1(检验合适),

所以布袋里红球有1个, 故答案为:1; (2)画树状图如下:

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次摸到的球都是白球结果数为2种, 所以两次摸到的球都是白球的概率=12=6.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事件A或B的概率.

24.(8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的周长为40cm,对角线AC,BD交于O,AO:BO=4:3. (1)求对角线AC,BD的长;

(2)作AB边上的高DE,菱形的面积和DE的长.

2

1

【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AB=BC=CD=AD=10,OA=OC,OB=OD,BD⊥AC,设AO=4x,OB=3x,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B=5x,从而得到x=2,然后计算AC、BD的长;

(2)如图,利用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可计算出菱形的面积,然后利用面积法计算DE的长. 【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10,OA=OC,OB=OD,BD⊥AC, ∵AO:BO=4:3. ∴设AO=4x,OB=3x,

在Rt△AOB中,AB=√(3𝑥)2+(4𝑥)2=5x, ∴5x=10,解得x=2,

∴AC=2OA=8x=16(cm),BD=2OB=6x=12(cm); (2)如图,

菱形ABCD的面积=

11

×AC×BD=×16×12=96(cm2), 22∵菱形的面积=DE×AB, ∴DE×AB=96, ∴DE=10=5(cm).

96

48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质.

25.(8分)如图,以△ABC的边BC为直径的⊙O,交AB边于点D,D为AB的中点,DE⊥AC于点E. (1)求证:AC=BC. (2)求证:DE是⊙O的切线.

【分析】(1)连接CD,由圆周角定理可得出∠BDC=90°,则CD⊥AB,由中垂线的性质得出结论; (2)连接OD,再证明OD⊥DE即可. 【解答】证明:(1)如图,连接CD,

∵BC是⊙O的直径. ∴∠BDC=90°, ∴CD⊥AB,

又∵D为AB的中点, ∴AD=BD, ∴AC=BC; (2)连接OD,

∵AD=BD,OC=OB, ∴OD是△ABC的中位线, ∴DO∥AC, ∵DE⊥AC, ∴DE⊥OD,

又∵点D在⊙O上. ∴DE是⊙O的切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26.(8分)某商品市场销售抢手,其进价为每件80元,售价为每件130元,每个月可卖出500件;据市场调查,若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元,则每个月少卖2件(每件售价不能高于240元).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x元(x为正整数),每个月的销售利润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每件商品的涨价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

(3)每件商品的涨价多少元时,每个月的利润恰为40000元?根据以上结论,请你直接写出x在什么范围时,每个月的利润不低于40000元?

【分析】(1)根据总利润等于每件的利润乘以销售量,可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每件售价不能高于240元,可得关于x的不等式,求解即可;

(2)将(1)中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写成顶点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3)令y=40000,可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得x值,并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作出取舍,再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x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x元(x为正整数),每个月的销售利润为y元,由题意得: y=(130﹣80+x)(500﹣2x) =﹣2x2+400x+25000 ∵每件售价不能高于240元 ∴130+x≤240 ∴x≤110

∴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x2+400x+25000,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0<x≤110,且x为正整数. (2)∵y=﹣2x2+400x+25000 =﹣2(x﹣100)2+45000

∴当x=100时,y有最大值45000元.

∴每件商品的涨价100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45000元. (3)令y=40000,得: ﹣2x2+400x+25000=40000 解得:x1=50,x2=150 ∵0<x≤110

∴x=50,即每件商品的涨价为50元时,每个月的利润恰为40000元;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及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当50≤x≤110,且x为正整数时,每个月的利润不低于40000元. ∴每件商品的涨价为50元时,每个月的利润恰为40000元;当50≤x≤110,且x为正整数时,每个月的利润不低于400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在成本利润问题中的应用,明确成本利润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并明确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及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27.(11分)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D(0,﹣6),直线y=−3x+2交x轴于点B,与y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抛物线上点E位于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右侧,当△BCE的面积为32时,过点E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x轴于Q,交BC于点F,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K,使得以K、E、F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K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在线段OB上有一动点P,直接写出√10DP+BP的最小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

1

【分析】(1)先求出点B,C坐标,再将点B,C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2)利用△BCE的面积为32,求出点E,F坐标,再分三种情况,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3)先作出PM=√10DP,再判断出点M在x轴上时,所求的式子的值最小,再判断出△DOP'∽△M'DP',得出DP'=√10m,再用勾股定理求出m,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直线y=−3x+2过点B,C, 令y=0,则−x+2=0, ∴x=6, 令x=0,则y=2, ∴B(6,0),C(0,2),

∵抛物线y=x2+bx+c经过点B(6,0)和D(0,﹣6), 36+6𝑏+𝑐=0∴{, 𝑐=−6𝑏=−5∴{, 𝑐=−6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5x﹣6;

(2)设点Q(m,0),则E(m,m2﹣5m+6),F(m,−3m+2), ∵△BCE的面积为32, ∴EF•(xB﹣xC)=32,

211

1

131

∴[−3m+2﹣(m2﹣5m+6)]•(6﹣0)=32, 2∴m=4或m=3(舍), ∴E(4,10),F(4,), 322

1

∵以K、E、F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当∠EFK=90°时, ∴FK∥x轴, ∴K(0,),

32

当∠FEK=90°时, ∴EK∥x轴, ∴K(0,﹣10),

当∠EKF=90°时,设K(k,0), ∴EK2+FK2=EF2,

∴42+(k+10)2+42+(−k)2=(+10)2,

3

3

2

2

∴k=

−14±4√7, 3−14+4√7−14−4√7∴K(0,)或(0,);

33

(3)如图,

以点D为直角顶点作Rt△PDM,使DM=3DP,

在Rt△PDM中,根据勾股定理,PM=√𝐷𝑀2+𝐷𝑃2=√10DP, 要使√10DP+BP最小,则有点B,P,M在同一条线上, 而点B,P在x轴上,

所以,点M在x轴上时,√10DP+BP最小,此时,点M记作M',点P记作P', 设P'(m,0),

∵∠DOP'=∠M'DP'=90°,∠OP'D=∠DP'M', ∴△DOP'∽△M'DP', ∴∴

𝐷𝑃′𝑃′𝑀′𝑚𝐷𝑃′

=

𝑂𝑃′𝐷𝑃′

, , =

𝐷𝑃′√10𝐷𝑃′∴DP'=√10m,

在Rt△DOP'中,OD=6,根据勾股定理得,(√10m)2﹣m2=36, ∴m=2或m=﹣2(舍), ∴P(2,0),

∴√10DP+BP=√10×2√10+(6﹣2)=24,

即√10DP+BP的最小值为24,此时点P的坐标为(2,0).

【点评】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构造出PM=√10DP是解本题的关键.

28.(11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为⊙O上一点,P是半径OB上一动点(不与O,B重合),过点P作射线l⊥̂于D,E两点,过点C的切线交射线l于点F. AB,分别交弦BC,𝐵𝐶(1)求证:FC=FD. ̂的中点时, (2)当E是𝐵𝐶

①若∠BAC=60°,判断以O,B,E,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②若

𝐴𝐶𝐵𝐶

=,且AB=30,则OP= 9 .

4

3

【分析】(1)连接OC,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出OC⊥CF以及∠OBC=∠OCB得∠FCD=∠FDC,可证得结论; (2)①如图2,连接OC,OE,BE,CE,可证△BOE,△OCE均为等边三角形,可得OB=BE=CE=OC,可得结论; ②设AC=3k,BC=4k(k>0),由勾股定理可求k=6,可得AC=18,BC=24,由面积法可求PE,由勾股定理可求OP的长.

【解答】证明:(1)连接OC,

(1)证明:连接OC ∵CF是⊙O的切线, ∴OC⊥CF, ∴∠OCF=90°, ∴∠OCB+∠DCF=90°, ∵OC=OB, ∴∠OCB=∠OBC, ∵PD⊥AB, ∴∠BPD=90°, ∴∠OBC+∠BDP=90°, ∴∠BDP=∠DCF, ∵∠BDP=∠CDF, ∴∠DCF=∠CDF, ∴FC=FD;

(2)如图2,连接OC,OE,BE,CE,

①以O,B,E,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 ∵AB是直径, ∴∠ACB=90°, ∵∠BAC=60°,

∴∠BOC=120°, ̂的中点, ∵点E是𝐵𝐶

∴∠BOE=∠COE=60°, ∵OB=OE=OC,

∴△BOE,△OCE均为等边三角形, ∴OB=BE=CE=OC ∴四边形BOCE是菱形; ②∵

𝐴𝐶𝐵𝐶

=,

4

3

∴设AC=3k,BC=4k(k>0),

由勾股定理得AC2+BC2=AB2,即(3k)2+(4k)2=302,解得k=6, ∴AC=18,BC=24, ̂的中点, ∵点E是𝐵𝐶

∴OE⊥BC,BH=CH=12,

∴S△OBE=2OE×BH=2OB×PE,即15×12=15PE,解得:PE=12, 由勾股定理得OP=√𝑂𝐸2−𝑃𝐸2=√152−122=9.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圆的有关知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是本题的关键.

1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