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2024-04-16 来源:易榕旅网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知识点一 四则运算(背诵)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1)、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3)、 积=乘数×乘数 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4)、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知识点二 0的运算(默写)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 0 知识点三 运算定律(默写) (重要的算式:25×4=100 125×8=1000)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a+b) +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 再加起来。 (a+b)×c=a×c+b×c 拓展:(a-b)×c=a×c-b×c 6、连减: (1)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1

a—b—c=a—(b+c) (2)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b—c=a—c—b 7、连除: (1)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2)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b÷c=a÷c÷b 8、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 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如:99+99+99 102+103+104 =100+100+100-3 =100+100+100+(2+3+4) =300-3 =300+9 =297 =309 在减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减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再加几,少减几再减几。 如:400-99-298 400-102-103 =400-100-300+3 =400-100-100-(2+3) =0+3 =200-5 =3 =195 9、添上( ),去掉( ) (1)在﹢和×的后面添上括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 如:5+6+7=5+(6+7),7×6×5=7×(6×5) (2)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 -,- 变﹢。 如:15-7+3=15-(7-3),15-7-3=15-(7+3) (3)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 ÷,÷变×。 如:16÷8×2=16÷(8÷2),16÷8÷2=16÷(8 ×2) 10、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和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11、在减法中,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差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12、在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多少,差就减少多少;减数减少多少,差就增加多少。 13、在乘法中,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在乘法中,一个乘数扩大m倍,另一个乘数扩大n倍,积就扩大m乘n倍。 14、在除法中,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15、在除法中,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 除数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多少倍。 16、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一、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 =100×56 =99×1000 =5600 =99000 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 25×125×4×8 =(65+35)+(28+72) =(25×4)×(125×8) =100+100 =100×1000 =200 =100000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二(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一、分解式 二、合并式 三、特殊1 25×(40+4) 135×12—135×2 99×256+256 =25×40+25×4 =135×(12—2) =99×256+256×1 =1000+100 =135×10 =256×(99+1) =1100 =1350 =256×100 =25600 四、特殊2 五、特殊3 六、特殊4 45×102 99×26 35×8+35×6—4×35 =45×(100+2) =(100—1)×26 =35×(8+6—4) =45×100+45×2 =100×26—1×26 =35×10 =4500+90 =2600—26 =350 =4590 =2574 知识点四 简便计算三(默写或自己举例子) 一、 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 =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 =528—100 =400—89 =400—150 =428 =311 =250 3

二、 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3200÷25÷4 =3200÷(25×4) =3200÷100 =32 三、 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 250÷8×4 =256+44—58 =250×4÷8 =300—58 =1000÷8 =242 =125 知识点五 三角形(第1条到第13条要背诵)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3条边,3个顶点。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腰×2+底,腰=(周长-底)÷2; 等边三角形的周长=边×3,边=周长÷3。 1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2+∠3=180°)。 1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180°-顶角)÷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180°-(底角×2)。 15、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多边形内角和是:(边数-2)×180°。 如:5角形内角和=(5-2)×180° =3×180° =540° 16、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8、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 等腰直角的三角形。

4

知识点六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7、10条默写,其它要理解)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 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4、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数位整数部分 …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小数点 十分位小数部分 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 计数单位万 千 百 十 … 一(个)·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5、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6、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的大小比较: (1) 先比较整数部分; (2) 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3) 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1; 101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1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01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10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00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5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知识点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条背诵) 把0去掉。 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如:小鸡每分钟行12米(速度),小鸡家与图书馆相距60米(路程),小鸡要走多少分钟才到图书馆?

时间=路程÷速度 =60÷12=5(分钟)

2、工程问题: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时间=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时间 如:(1)小猪需要种200朵花(工程总量),种了8天(时间)种完,小猪每天种几朵花?

工效=工程总量 ÷时间 =200÷8=25(朵)

(2)小猪和小鸡需要种200多花,小猪每天种15朵,小鸡每天种10朵,需要几天才种完? 时间=工程总量÷工效= 200÷(15+10)=8(天)

3、价格问题: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如:王博要买5套运动服,上衣35元一件,裤子25元一件,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总价=单价×数量 =(35+25)×5 =60×5 =300(元)

4、产量问题: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如:一块玉米地60亩,是小麦地的2倍,已知小麦每亩产400千 克,问小麦共收多少千克?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400×(60÷2)=400×30 =12000(千克)

5、和差问题:(和+差)÷2=大的数 (和-差)÷2=小的数

6

如:小猪今年10岁,小马比小猪大29岁(差),当两人年龄和是61岁(和)时,两人年龄各是多少岁?

小马的年龄(大的数)=(和+差)÷2 =(61+29)÷2 =90÷2 =45(岁) 小猪的年龄(小的数)=(和-差)÷2 =(61-29)÷2 =32÷2 =16(岁)

6、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的数 小的数×倍数=大的数

如:哥哥和弟弟共有图书120本(和),哥哥的图书是弟弟的3倍(倍),哥哥有图书多少本?

弟弟的书(小的数)=和÷(倍数+1) =120÷(3+1) =120÷4 =30(本) 哥哥的书(大的数)=小的数×倍数 =30×3 =90(本)

7、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的数 小的数×倍数=大的数

如:三年级图书比四年级图书多50本(差),并且三年级图书数是四年级的3倍(倍),三年级和四年级各有图书多少本?

四年级的书(小的数)=差÷(倍数-1) =50÷(3-1) = 50÷2 =25(本) 三年级的书(大的数)=小的数×倍数 =25×3 =75(本)

8、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如: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6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A、B两地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75+66)×4 =141×4 =564(千米)

9、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公里

10、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1、质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图形周长、面积有关的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周长÷2-宽 宽=周长÷2-长 长+宽=周长÷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边长=周长÷4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 a×b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 a×a

7

知识点八 统计图(背诵) 1、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 知识点九 数学广角(默写) 1、“鸡兔同笼”问题 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方法一:列表法。 (先从鸡是8只,兔是0只开始,鸡的只数逐渐减少,兔的只数逐渐增加,直到出现答案为止) 鸡的只数 兔的只数 总脚数 通过列表,得出鸡有3只,兔有5只。 温馨提示:用列表法可以解决问题,但当数据较大时,过程就很繁琐。 方法二:假设法。(可以假设笼子里全是鸡,或者假设笼子里全是兔) 假设笼子里全是兔:4 × 8 = 32(只) 32 – 26 = 6(只)……少了6只脚 6 ÷ 2 = 3(只)……鸡的只数 8 – 3 = 5(只)……兔的只数 练习:小华买了2元和5元纪念邮票一共34张,用去98元钱。求小华买了2元和5元的纪念邮票各多少张? 8 0 16 7 1 18 6 2 20 5 3 22 4 4 24 3 5 26 2 6 28 1 7 30 0 8 32 2、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后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是比较几组数据的依据。 ★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