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教学模块 美术鉴赏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课业类型 鉴赏与绘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①.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美术家创作的影响。
②.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③.了解美术家观看、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学会从形式入手深
入领会美术作品的意义;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探索、创造精神。
④.正确理解和分析美术家是怎样用美术语言来表现情感,展现个人的艺术个性、风格和流派,以及对人生炎凉的态度。
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对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表现形式,以及这种差异的文化含义。
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图片之间的比较仅仅是手段,最终需要落实到“美术家的视线”这个基点上来。
教学策略
直观演示、比较、讨论与课堂讲解相结合
教学对象分析
我校高一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中学,基础比较薄弱,对中西方传统美术作品的了解不是很深,对视觉艺术作品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也不一定有深入把握,所以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品,尽可能获得多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读解美术作品的习惯和形式感悟能力,并能够
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理解用较为专业的美术术语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一)、请同学们欣赏画家的作品:《月华图》和《星空》并对这两件作品进行比较。(播放课件)
1.讨论
2.画面的形式分析
两幅作品在形式语言上各自有什么特点?
相同点:表现夜晚的景象,透露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
不同点:材质 :水墨; 油画
构图 :空虚; 饱满
笔触 :轻松; 急促、运动感
色彩 :单纯; 丰富
意境 :孤寂、冷漠; 狂躁不安 ……
3.师总结
4.从音乐中感受
5.从文学中感受
(二)、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阿诺芬尼夫妇像》和《高士图》;(播放课件)
1.提问:这两幅以婚姻家庭生活为话题的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的呢?他们的视线在哪里呢?
这组作品反映的是文化、社会方面的差异,也即对婚姻的不同看法。从构图上看,阿诺芬尼夫妇是画面的绝对主体,而梁鸿、孟光只是山水环境的一部分;后者在表现婚姻和谐的同时,也反映了一种隐逸山林的理想。
在卫贤的眼里,看到的是和谐,而在扬·凡·爱克眼里,看到的则是神圣。这种差别,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实也正是基督教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差别。
2.分组讨论
3.师总结
三、鉴赏
四、朗诵
五、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