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城镇布局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原区的大都市、大都市群等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区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人工活动密集,已经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由此,山区未开发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等特有资源在当下的市场经济中被“重新定位”,使山区具有“后发优势”条件,社会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城镇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在区域的空间布局体现了生产力的分配方式与方向,必然会影响山区整体发展。本文以湖南郴州汝城为案例,总结分析了山区城镇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环境保护要求,提出山区城镇空间布局策略。
关键词:山区城镇空间布局特色
平原区的都市高密度开发建设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使山区没有得到开发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等资源重新进入市场经济体系,山区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形势中。城镇作为社会经济的主要载体,其在区域内的空间结构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研究湖南郴州汝城现有的城镇空间布局以及优化方向,以期为类似山区城镇空间布局模式提供拙见。
一、山区城镇现状特征分析
1、远离经济辐射中心,整体社会经济水平不高,城镇建设薄弱,城镇化水平低
由于山区的地形复杂以及交通不便,山区城镇在空间上距离大都市较远,处于核心经济辐射圈之外,使山区城镇具有了一定的“边缘性与封闭性”
如湖南郴州汝城县地处于广东、湖南、江西三省区的交界处,从区域位置上来说具有内引外联和东靠南延的技术流通、市场流通和资金流通的潜在优势,但汝城的区位优势并未转换为经济发展能力,由于地处偏远,远离经济辐射中心,整体社会经济水平不高,县城增长核功能不明显,同时县域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镇不突出,导致城镇建设薄弱,城镇化水平低。
2、各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功能单一
受建设用地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制约,山区城镇普遍规模偏小,功能较为单一。如汝城县23个乡镇的平均人口为1.63万人,不足1万人的乡镇有3个。在乡镇规模普遍偏低的基础上,城镇人口规模偏少,其中盈洞乡城镇人口
仅为1900人,一般集镇人口规模在3000以下人(占比例为45.8%),有自主产业或者县城近郊乡镇镇区(如土桥、三星等)才突破5000人。汝城县各城镇功能主要体现为行政管理、教育、医疗等基础性服务,产业、商贸等功能不明显。
3、城镇建设受用地限制较大
城镇建设以土地资源为基本前提,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山区城镇适宜建设用地较平原或者丘陵地区少,用地的制约已经成为各集镇建设的首要瓶颈。根据汝城各乡镇国土土地利用规划,各镇区现状建设区多被基本农田、高山等不可建设用地包围,少量适宜建设用地布局零散,非常不利于建设。山区适宜建设用地的分布直接影响山区城镇空间布局。
4、城镇服务半径大,城镇之间设施共享性差
类似于汝城,很多山区各城镇乃至县城由于经济能力以及产业基础较弱,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差,导致山区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村庄人口大量减少,大多村级基础设施(主要是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在市场作用下撤销,小学、中学、敬老院的设施大多集中在中心镇区,各城镇山路交通不便造成基础设施服务半径大,共享性差。
5、城镇空间布局关联性不高
相对山区,平原区域城镇空间布局的关联性较强,一个城镇可以与多个城镇利用各种方式以及渠道进行经济、社会等要素的流通,但山区城镇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各类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在各乡镇之间的流通性差,导致城镇辐射作用较差,集聚和扩散效应较弱。
6、山区城镇具有生态脆弱性以及多样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山区既是重要的江河发源区水资源安全的战略基地,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如汝城的瓯江、淇江都是东江湖水域的上游,暖水镇、南洞乡等城镇区都是临江而建,故山区的城镇具有很强的生态脆弱性。
同样的,山区也是现有少数民族的主要集聚点,多种民俗文化、民俗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都在山区汇聚,是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为富集、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文化多样性是山区尤为可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是山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1:试论中国山区城镇化方向选择及对策,邓伟、唐伟),城镇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上承担着此类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责任。
二、山区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分析
1、通过挖掘自身特色资源,找到经济发展突破口,通过城镇的合理布局来整合生产力,形成自我经济集聚中心
社会经济的发展本质就是通过各类经济活动使资源资本化,在发展初期,各类经济活动的集聚需要一定基础条件,如便利的交通对接、近距离的市场,故平原区成为经济活动高度集聚区。但是经过将近20 年的改革开放,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活动高度集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已经极大的破坏了其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山区的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将成为山区经济发展重要突破口,也是推动汝城城镇建设的新动力。
在此基础上,山区城镇的空间布局必须尊重市场规律,突破以往“统配、被扶贫、依靠大城市经济辐射”的依赖思想,结合山区特色资源的利用,整合各类经济发展要素,利用城镇有机组合形成区域性“增长极核”。如汝城热水汤河风景名胜区整合了热水温泉、南国天山自然保护区以及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在这个区域的城镇布局充分考虑生态资源保护、旅游服务以及产业链接之间的衔接。
2、山区城镇的布局应保护并合理利用特有的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资源,塑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优美宜人山区小城镇,避免一味追求“大规模、大效益”的都市模式
现代都市较多的集中在平原或者缓丘区,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动承载力以及规模经济的巨大能量,城市形态体现为现代繁华、宏伟大气,但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山区城镇由于地形地貌以及现状经济状态的独特性,经济活动承载力有限,产业类型有一定的选择性,在城镇布局与城镇规模、形态上应该尊重客观规律,体现出更好的生态、宜居宜业以及独特性。
有别于大都市热闹非凡的快速生活生产方式,山区小城镇的优雅逸致、青山绿水间透着一种的宁静致远以及神秘悠扬的民俗气息将越发独具魅力。故山区城镇的空间布局与城镇形态应该避免盲目追求“大规模、大效益”,而忽略了自身最宝贵的独特性。
3、山区城镇的布局应该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水源上游、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应该适当减少城镇布置或者严格控制城镇规模
类似于郴州汝城县域范围内70%的林地面积,大部分山区生是区域性的重要天然生态屏障与供水水源的源头。在此类生态高度敏感区,生态意义重大,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规模等级规划应该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原则,通过生态容量分析确定生态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分区要求实行差异化的城镇布局控制。位于生态高度敏感区的城镇 “数量宜少不宜多,规模宜小不宜大”,应该慎重科学处理城镇布局形态与生态格局之间的关系。
4、山区的城镇空间布局应该紧密结合主要交通干线,通过强化、优化交通通道建设,促进各城镇之间的经济要素流通,引导城镇社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
交通的不便利性直接导致山区各类经济活动集聚效应不强、经济要素流通缓慢,也使山区城镇具有封闭性,各自为政,系统整体性不强。
加强山区各城镇之间的关联性与整体性,基本前提是城镇之间交通运输、各类经济要素流通的通畅与优化,如汝城的城镇空间布局,县城、中心镇大多布局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道一厢,一般镇以及农村集镇大多布局在县道以及主要乡道一厢。类似于汝城此类的山区地域,各城镇之间的交通对接不同于平原城镇可以多方位多方式进行,提质优化现有的或者仅有的交通干线,这也是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5、山区的城镇空间布局要做严格的用地安全评估,防止山区城镇地质灾害的发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的各类地质灾害频发,如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现象山区的发生率要远远大于平原区域。山区城镇主要分布在临水或者山谷区域,城镇形态沿河或者沿山谷多呈线状,这类区域过多的或者不合理的人工活动,如边坡开挖切割、加载等,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故这些山区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人工活动较集中的城镇区。在山区城镇空间布局中要对区域范围内进行严格地质灾害等用地安全性评估,具体划定不可建设区,避免灾害地貌过程的发育和发生。如近年来,考虑山区土地资源的有限,云南省提出了“城镇用地上山”的建设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经验,但这种城镇建设方式前期的安全性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6、山区的城镇空间布局要体现土地利用的高效集约性
土地资源在山区的稀缺,就要求山区城镇空间布局必须做到土地利用的集约性、高效性与合理性。山区土地生产功能与人工活动的承载功能相对平原区域而言相对较弱,因此山区城镇空间布局要因地制宜的确定适宜建设区、不可建设区,对适宜建设区通过优化内部空间结构、集约利用资源等方式,将土地资源的贡献率达到最高。对不可建设区应该划定建设高压线,严格控制开发量。
结束语:受区位空间、地形地貌、社会经济以及生态脆弱性等要素的影响,山区的城镇规划建设面临许多的制约与挑战。我们应该客观科学的认识自身资源与发展形势,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问题,用改革创新的思维去改善问题,创建“生态优美、民俗共享、年轻富饶”的魅力城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