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雎》两种英译的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

2021-12-17 来源:易榕旅网
总第244期2013年6月(上)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Total.244June2013(A)

叶关雎曳两种英译的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

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窑广州510540冤

银河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要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翻译文本是近年翻译理论

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笔者通过总结研究

《关雎》的两首英译作品发现,外国译者在处理文化相关的原著时都选择了去文化的归化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本不带任何翻译痕迹。这种

对文化差异性的隐藏正是后殖民主义理论所批判的。笔者认为,在处理重大文化差异时,译者应选择宁信而不顺。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诗歌归化异化

InterpretationoftheTwoEnglishVersionsof\"GuanJu\"fromthePerspectiveofPost-colonialism//YinHe

AbstractTointerprettranslationtextsfromtheperspectiveofpost-colonialismisanewdirectionoftranslationtheorystudiesinrecentyears.ThroughsummarizingandstudyingthetwoEnglishversionsof\"GuanJuhewriterfoundthatforeigntranslatorsbothadoptdomesticationstrategywhendealingwithculture-re-latedoriginalworks,soastoeliminatetranslationtraces.The

hidingofculturaldifferencesisjustcriticizedbythetheoryofpost-colonialism.Thewriterholdsthat,whenhandlingbigcul-turaldifferences,thetranslatorshouldtranslatetheoriginalmeaningasitis,andnottempttosacrificecredibilityfortextualfluency.

Keywordspost-colonialism;poetry;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后殖民研究是近年来在我国人文科学领域所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丰富多彩的后殖民研究文献相比,后殖民翻译才刚开启了冰山一角。其中诗歌翻译的后殖民研究也被涵盖其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诗歌是语言的浓缩和艺术。因此,文化因素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意味着译者不能孤立地去翻译词语,必须根据词语载有的文化来翻译。1915年,庞德的汉诗英译《神州集》问世时,美国各界很快掀起了一股中国热。这种通过翻译而雄居美国诗歌坛的中国诗使美国人惊呼“我的灵魂吻到了不朽的中国之魂……”《关雎》

是《诗经》三百篇之首,其文学地位非同一般。译者之一Leege曾用散文体和韵体两种方法译过《诗经》。西方评论家认为“《诗经》的英译本的学术水平远胜前代译者,是诗经西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至今,它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标准的译本”。而Bynner在美国诗歌界被推为汉诗英译的泰斗。从以上两位著名的外国译者对《关雎》的翻译中大概可以窥探出我们的诗歌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被介绍到国外的。然后,笔者将拟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探索译者处理文本时候考虑,希望能

文章编号:1672-7894(2013)16-0139-02

抛砖引玉。

关雎

Version1(byJamesLegge)Ode

Hark!FromtheisletinthestreamthevoiceOfthefishhawksthato’ertheirnestrejoice!Fromthemourthoughtstothatyoungladygo,Modestandvirtuous,lothshareourprince’sstateSofair,sovirtuous,andsofitamate?

Seehowtheduckweek’sstalks,orshortorlong,Swayleftandright,asmovesthecurrentstrong!

Soharditwasforhimthemaidtofind!Byday,bynight,ourprincewithconstantmindSoughtforherlong,butallhissearchwasvain.Awake,asleep,heeverfeltthepainOflongingthought,aswhenonrestlessbed,Tossingabout,oneturnshisfeveredhead.Herelong,thereshort,afloattheduckweedlies;Butcaughtatlast,weseizethelong-forprize.Themaidenmodest,virtuous,coy,isfound;.................

Version2(byWitterBynner)ThePure-heartedGirlOntheriver-island—TheospreysareechoingusWhereisthepure-heartedgirlTobeourprincess?Longlotus,shortlotus,Leaningwiththecurrent,Turnslikeourprinceinhisquest.............................

从形式上看,二者都打破了原诗的格律体形式分别采用了散体和自由体的形式。

从内容上看,在V1中:

第1行:原文此处重在“关关”

为雌鸟向雄鸟求爱时的欢叫以及雌鸟的相应之声。作者因是用散文体译,所以省去了原文中“关关”二字的雎鸠叫声,而只单单以局外人的身

份来了一个hark,使原文失色不少。

第17行:coy用词错误。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

139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外语翻译

(第四版本):Coy:adj(usuderog通常作贬义);pretendingtobe形成排偶的形式,但同时在内容上又具有摹拟的关系。诗中shyormodest假装害羞的;忸怩作态的;故作谦虚的。显然在首章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起兴,说一对雎鸠在这样一首情诗里,coy是不符合原文风格的。

河洲上“关关”鸣叫,互相唱和。写雎鸠是为了营造氛围引出在V2中:

下两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一对雎鸠情深挚厚的样子第3行:用“pure-heartedgirl”来译原文中的“窈窕淑女”和君子与淑女两情相悦的情形相似。而这一点没有在两首一词,处理稍显简单。辜鸿铭在

《中国人的精神》中认为《关译作中体现出来,也没有给出注释。译者用改编的翻译策略雎》一诗中描绘了中国理想女性的三个本质特征,即“有悠补偿了目标语文化中的空白,也不做任何介绍说明,对两种闲静之爱,羞涩或腼腆以及一种无法言状的优雅和妩媚,

最文化间的交流没有起到应有的桥梁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一后是纯洁或贞洁”。可见,“窈窕淑女”承载的信息远不是种遗憾。

“pure-heartedgirl”所负荷得了的。

纵观我国的翻译史,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就围绕着鲁迅第5行:“荇菜”译作“lotus”(荷花),误译。

的“硬译”展开过热烈的讨论,但在一轮又一轮的归化/异化后殖民主义主要关注反映在语言、文化、政治等方面与的交锋中,却大部分是归化占上风。如今,西方译界里多倡集体身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尤其关注所有种族类别的差导采用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达到文化间平等交流异性。后殖民主义理论则主要强调宗主国对殖民地文化,知的目的。笔者认为,归化和异化的根本分歧在于对原文文本识及意识形态方面的控制。宗主国大多集中在欧洲,所以,中的差异性的取舍,而对同一性的批判以及对差异性的张西方普遍认为欧洲是全球的中心,世界其他各地都是它的扬正是后殖民理论的中心所在。著名的后殖民学者巴巴曾边缘。在这种概念下,他们以欧洲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为标将一个称为杂合(hybridization)的概念引入了后殖民研究准,力图消除文化差异,同时认为欧洲民族的文化优越于所中。他指出,当异域文化的“他性”与本土文化的“同性”之间有非欧民族的文化。因此,在此信念指导下的异域文本翻译实践活动中,译者大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对那些和欧进行交流时,双方如果不是在一个“第三空间”进行“谈判和洲意识形态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不相容的“他质”文化成分则翻译”的话,是不可能获得相互理解的。这个“第三空间”的多采取改编和纂写的方法。

语言和文化产品就是经过杂合化的产物。不可否认,只要异如上述《关雎》英译JamesLeage的译本,“窈窕”一词采域文本进入本土文化,无论译者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用了“coy”。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第四版本)解释:策略,其译文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度的杂合。归化Coy作为形容词,通常作贬义(pretendingtobeshyormodest)

和异化的差别只是杂合程度的不同而已。但是,在处理异域意为假装害羞的;忸怩作态的;故做谦虚的。显然在这样一文化中的重大或者标志性的文化现象时,笔者建议译者还首质朴的情歌里,coy的出现不仅不合原文风格,而且有改是应该选择保留其原貌,宁信而不顺。写,扭曲原文意味之嫌。再如,从诗歌意象上来看,两个译者均把诗中的男子译成了prince。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阶级参考文献

群落的称呼也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而prince[1](美)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的出现也许会让西方读者想当然地理解这只是发生在欧洲[2]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古老宫廷的一剧,全然缺乏原诗想要表现中国古代民间人[3]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C].北京:中华书局,2002.们的淳朴自然之态。再例如,我们知道,“赋”“比”“兴”这三[4]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4).

种艺术手法在《诗经》中被纯熟使用。“赋”为直陈,“比”为譬[5]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喻,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文学中均有运用,唯独“兴”是社,1999.

最具汉民族特色的国粹。所谓“兴”是指两组意象在语言上

编辑王恒平

(上接第132页)

(10)结构格式在英语中不存在。英语中由(8)结构格式构成学与研究出版社,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65.

的复合动词非常罕见;而汉语中的(4)结构格式能产性较[2]Richards,JackC.,JohnPlatt,HeidiPlatt.LongmanDictionaryofLan-弱。

guageTeaching&AppliedLinguistics[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5结语

版社,2000:89.

综上所述,英汉复合词在形态、

语音和结构格式等方面[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都存在异同。对其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从词汇角度看,可以语,增补本)[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781.

帮助我们加深对英汉复合词的理解,增加词汇量并提高应[4]万惠洲.汉英构词法比较[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用的准确度;从翻译角度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既忠于原文1989.

[5]张维友.英语词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3.又符合译入语特点的表达方式;从教学角度看,可以帮助我[6]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们减少英汉复合词教与学中的相互负迁移影响。1997.

[7]乐金声.现代英语中的逆生构词和拼缀构词现象[J].解放军外语参考文献

学院学报,1996(3):24-28.

[1]Yule,George.TheStudyofLanguage[M].SecondEdition.北京:外语教

编辑王恒平

140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