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2024-02-11 来源:易榕旅网
 施工作业指导书

涵洞、小中桥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涵洞、小中桥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涵洞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郑徐客运专线涵洞施工。

4、施工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桩位放样、标高控制、基坑开挖、人工整理基坑、垫层施工、基础施工、基础混凝土浇注、涵身钢筋绑扎、模板拼装、加固、浇注混凝土、拆模、养生。

5、基础开挖

基底处理采用CFG桩、管桩及换填级配碎石垫层进行加固处理 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倒运弃土,人工清底,抽水机排水。

框架底部地基必须平整并夯填密实,密实度不小于90%,地基土不得渗水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开裂,要求地基承载力不低于设计180KPa。

6、垫层施工

按照路基施工标准对基底进行处理。

框架底层采用10cm厚C20砼垫层,人工立木模,小木桩外支撑,集中供应砼,吊车吊料斗灌注砼,人工捣固密实,洒水养护。

7、框架模板

采用竹胶板拼装木模,槽钢做横支撑,方木做竖向支撑。外模顶部采用横向拉杆搭接。板缝的处理采用在接缝处夹海绵条或缝外补平等方法,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外观平滑顺直。

8、钢筋制作与绑扎

钢筋在钢筋棚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图纸现场绑扎。钢筋与模板间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cm,标号C35,垫块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不得少于4个/m2。

- 1 -

施工作业指导书

9、砼灌注

①涵身混凝土浇筑次序

框架涵涵身断面按二次进行混凝土浇筑,第一次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含下梗肋),第二次浇筑边墙及顶板混凝土。

②模板及支撑

施工用模板,其内模采用定制大块钢模板,且模板内侧密贴PVC板,内模支撑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外模采用大块钢模拼装而成,并通过水平、竖向工字钢、对拉钢筋及底板预埋钢筋构成支撑体系。在模板支立时,对上下梗肋的模板要加固牢靠,模板接缝处要紧塞较厚的双面胶带,慎防漏浆影响混凝土内实外美效果。

③框架涵涵身混凝土浇筑

当承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重新对涵位涵身进行测量放样,进行框构底板及下梗肋高度范围内边墙混凝土的浇筑,同时,预留与边墙连接钢筋。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支立加固边墙内模和顶板底模、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再支立加固边墙外模,最后进行边墙及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底板与边墙施工缝处理,应预埋接缝钢筋,同时在接茬表面凿毛,将浮浆、浮砟清除,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浇筑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混凝土捣固过程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密实。

10、拆摸养生

混凝土浇筑后,应根据气候条件,最迟不超过12h即对所浇筑混凝土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75%后进行顶板模板拆除,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失时,方可拆除。11、防水层、沉落缝施工 防水层施工

(1)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节省防水层材料,涵顶面基层必须平整。

- 2 -

施工作业指导书

涵顶M20水泥砂浆与涵身同时浇注形成2%的坡度。

(2)平整度的要求,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于5mm,孔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得超过一处。 (3)如不符合第(2)条要求,用凿除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砂浆进行整平,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基底必须清洁、湿润。用水泥砂浆局部找平时,在砂浆中添加适量雷斯107胶的水溶性胶粘剂(也可采用其他性能相同的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连接。

(4)涵顶面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必须清洁、无蜂窝、麻面、浮碴、浮灰、油污等。

(5)对蜂窝、麻面做填补前,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碴、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

(6)蜂窝麻面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在水泥砂浆、水泥浆中添加适量107胶的水溶性胶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基底的连接。

(7)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干燥。基层干燥的鉴别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1-3小时厚(或用吹风机加热的方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

(8)备好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圆形防水涂料拌合桶、220V电源、手枪式搅拌器、量具、刮板等。

(9)防水涂料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为3-5分钟,或根据产品说明确定。 (10)防水涂料的涂刷从涵顶向另一端涂刷,涂刷宽度与防水卷材宽度相对应。涂刷均匀,涂刷厚度不得小于1.5mm,并不得漏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

(11)防水卷材纵向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纵向搭接,允许一次纵向搭接,且先行纵向搭接,再进行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错开。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cm,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cm。

(12)较低的一幅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铺贴另一幅,涂刷防水涂料时与前次涂层衔接好,铺贴时用刮板将防水卷材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边,其他部分无空鼓。

(13)防水层铺设完毕后,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2、保护层

(1)纤维混凝土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搅拌均匀。

- 3 -

施工作业指导书

(2)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网混凝土均匀铺在涵洞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尽量缓慢,使纤维网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3)混凝土接近初凝时进行抹面,抹刀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能过多。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冬季施工加入防冻剂。自然养护时,涵身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涵身混凝土洒水次数以保持表面充分潮湿为准。当环境相对湿度不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少于14d。

(5)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指标要求下见表。

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指标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检验项目 抗压强度 劈拉强度 抗冻融循环 抗渗性 抗氯离子渗透性 抗碱-骨料反应 指标要求 ≥40MPa ≥3.5Pa ≥300次 ≥P20 ≤1000C 骨料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 混凝土的碱含量≤3Kg/m3 3、质量检查

(1)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验收满足《客运专线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要求。

(2)防水涂料搅拌均匀,涂刷均匀并无漏刷现象。

(3)防水卷材的铺贴平整、无损伤、搭接处周边无翘边,其他部分无空鼓。

(4)接缝涂刷防水涂料的部分无漏刷,各处封边保证封边宽度,且厚度不小于1.5mm。

(5)上述各项检查,除可用肉眼观察的项目外,用衡器检查涂料配比,用橡胶测厚仪检查涂层切片样品的厚度。

4、防水层施工注意事项

(1)防水涂料在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严禁遇水、严禁接近火源。 (2)四级以上强风天气不得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 4 -

施工作业指导书

(3)环境温度低于5℃不得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5、沉落缝施工

(1)沉落缝用沥青木板留作防水之用,在施工期间当作模板使用。 (2)沉落缝外侧涂刷聚氨脂防水材料并粘贴防水卷材,相邻涵节不均匀沉降差≤5mm。

(3)沉落缝内侧待涵洞施工完成后,再嵌入硫化型橡胶止水条。 (4)硫化型橡胶止水条使用寿命为30年。

(5)出入口翼墙与洞身间沉落缝内塞M20水泥砂浆深15cm,中间如有空隙可填塞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

12、模板加固方案

涵洞模板加固是保证涵洞质量、外观的一项重要措施。涵洞加固方案拟采用脚手架两侧加固方案,内模采用脚手架满堂支架支撑。外模采用10-15cm厚竹胶板施工,内模均采用10-15mm厚竹胶板。

13、质量控制措施

明挖基础在开挖后检查基坑平面尺寸、标高及基底地质情况与设计是否相符,检查后尽快进行基础混凝土或浆砌片石施工,以防基底被水浸泡。

框架涵洞采用现场浇筑,在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沉降缝的位置及其封塞符合设计要求,无错牙、咬接、暗缝、空缝,防水层密贴,符合设计要求。涵前无积水,洞身排水坡度顺直畅通。

护锥及其他支挡结构选用无山皮、水锈,厚度>150mm的石料。砌筑要牢固,坡面圆顺平整,干砌错缝紧密,无凹凸变形、无下沉开裂现象。浆砌勾凹缝,线条流畅自然。

涵洞与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时,除了从控制压实度和填料上严格要求,还要在涵洞处设置沉降观测设备,通过沉降观测加强工后沉降监控,满足规范要求的工后沉降。

出入口铺砌施工尽量避开雨季,按实际地形进行处理。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