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52▲2018年第27期(总第303期)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的实证研究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 丁立仲 陶安娜
【摘要】文章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浙江大学在校学生作为分析对象,开展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的实证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从价值认知、价值选择、价值实践的路径出发,研究新媒体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完善的影响维度、影响方式和影响力度,力图为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提供思路。【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实证分析
一、引言
新时代,新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大学生青年,成为他们获取海量知识、实现人际交往、表达个人意志的重要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25.4%。大学阶段是青年价值观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关键性阶段,习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大学阶段加强对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新形势下,想要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平台进一步做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加强和巩固大学生群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在把握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新媒体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的实际内涵。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浙江大学在校学生作为分析对象,开展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的实证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具体情况,从价值认知、价值选择、价值实践的路径出发,研究新媒体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完善过程中的影响维度、影响方式和影响力度,力图为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提供思路,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在大学生青年研究方面做一点有益的尝试。
士高年级学生14人,占3%;理工科类学生346人,约占80%,人文社科类学生87人,约占20%;学生党员82人,占19%,入党积极分子52人,约占12%,共青团员290人,约占67%,群众9人,约占2%。在调查抽样的同时,我们还对其中一部分学生(以本科低年级学生为主)进行了随机采访,以便更多地收集信息以补充相关问题的研究。
三、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普遍依赖程度高,但群体内部有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于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16%的学生“很依赖新媒体,没有媒体就没有安全感”,69%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只有13%的学生认为“新媒体只是工具,可有可无”,另有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新媒体”。在每天使用新媒体的时间上,“每天2-3小时”的学生占53%,“4小时以上”的学生占21%,“小于1小时”的学生仅占26%。在对于新媒体重要性的主观认知问题上,79%的学生表示“新媒体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仅有6%的调查对象不同意这个观点。
可见,在互联网蓬勃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尽管在具体的使用时间和主观认知方面存在内部差异,但是新媒体已然成为他们绝大部分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以及与大学生生活的紧密交融,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本身所具有的“去中心化”的特点,也在信息生产和传递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实践。这从根本上表明了在新形势下利用好新媒体开展大学生青年的价值观引导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现实性。
二、研究设计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设计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浙江大学全日制在读学生。问卷调查环节以大一至研究生为总样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兼顾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以此提高调查结果的信度。本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8份,有效问卷433份,有效回收率96.2%。在有效问卷中,女生156人,约占36%,男生277人,约占64%;大一、大二的本科低年级学生251人,约占58%,大三、大四的本科高年级学生82人,约占19%,硕士、博士低年级学生86人,约占20%,博
(二)大学生呈现出“去中心化”的多元价值选择基础
大学生所接收到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发现大学生在使
2018年第27期(总第303期)理论研究
用新媒体进行信息采集和检索时,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点。在有关“微信公众号关注类型”的提问中,学生的关注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官方公众号”“一般自由撰稿人公众号”“著名公众人物公众号”。虽然代表权威的“官方公众号”依旧是最多人关注的重要信息采集点,但是以“自由撰稿人”为代表的“草根”阶级,以及以“著名公众人物”为代表的“意见领袖”也拥有众多的关注量,且两者的总和远超过“官方公众号”。
不难看出,新媒体时代,虽然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依旧居于核心的位置,支撑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根基,但同时,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于生理和心理尚处于成熟和完善期间的大学生依旧产生影响。学生已经不再只围绕一个中心,逐渐呈现出“去中心化”的多元价值选择基础。而一旦这些“自由撰稿人”或者“著名公众人物”传播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有失偏颇,喜欢新鲜、刺激但认知和辨别能力尚未健全的大学生极易盲目追随,导致价值观的偏离和行为的失范。
(四)大学生能理性化应对新媒体带来的价值判断“冲突性”
在问卷中,当被问及“在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时,是否会有意识地辨析信息的真实性”时,48%的学生选择“会有意识地去分析”,42%的学生选择“会稍微想一想,不会深究”,5%的学生选择“很少分析,觉得基本上都是真实客观的”,但也存在5%的学生认为“完全不会去分析,觉得都是真实的”。而“当在新媒体上看到的信息与自己的价值观有冲突时”,34%的学生认为“必须弄清楚,不能受错误信息引导”,20%的学生认为“不会去辨析,真与假都无所谓”,39%的学生选择“在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时才去追根问底”,7%的学生认为“没有真正的真相”。进一步提问,“当在新媒体上看到与主流官方媒体相违背的消息或者观点时,更相信哪一方”,51%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39%的学生选择“相信官方媒体”,10%的学生选择“相信自媒体”。
调查问卷所呈现的结果与现实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新媒体的发展,在带来便捷而海量的知识、宽阔而多元的社交平台的同时,也冲击着人的主体性,个人固有的价值认知、价值判断、价值选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认知核心也逐渐由上一代人的社会主位向个体本位出发,在做很多价值选择的时候,都带有“个人主义”的烙印,正如很多学生在被访时表达的“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同时,大学生价值判断的标准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迁,在遴选和接受信息时,都带有不同的价值标准,极少会完全相信“权威”;在价值选择上,大学生的价值目标由理想化向功利化变迁,在遇到与自己的兴趣点、志向等个体化因素关联较大时,才会去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但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媒体所持的态度,都能保持一个相对理性的精神状态。可以说,新媒体发展所带来有关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变革,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而价值观的嬗变又反过来影响他们对新媒体所传播信息的处理,两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三)大学生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双刃性”价值认知影响
新媒体的极大发展使得媒体舆论对于大学生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双刃性”问题不断被探讨。在问卷调查中,对于新媒体上的时事热点问题的讨论,51%的学生认为“新媒体上的评论偶尔会给自己带来新思想、新角度”,23%的学生认为“新媒体上的评论经常会带给自己思考,并且在自己的行动中有所体现”,10%的学生认为“新媒体上的评论会极大地影响自己的看法,有时甚至发生根本性转变”,16%的学生认为“新媒体上的评论并不能影响自己的看法”。关于“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对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有影响,其中,23%的学生认为“明显有很大影响”,61%的学生认为“有影响但并不大”,仅有11%、5%的学生认为“很少影响”或“没有影响”。
在被问及“是否认为新媒体上不良信息的传播会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时,76%的学生表示认同,24%的学生表示不认同。进一步提问,“新媒体上消极、负面的内容对于价值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问题时,13%的学生认为“会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3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5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受影响,会有意识地甄别信息”。
在实际的访谈过程中,当被问及“新媒体对于自身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否有影响时”,大部分同学更侧重积极影响方面,例如“扩大了知识圈”“多样化了知识结构”“提高了解答疑惑的可操作性”等,也有部分访谈对象谈及消极影响,例如,“增加了自己决定形成的变数”“实践行为更容易被误导”“个人的观点容易因为社交群体意见随大流”等,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在访谈时表达“对自己生活没有影响”的观点。
(五)大学生基于新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实践有待提升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青年群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一问题,52%的学生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培育效果”,37%的学生认为“新媒体的价值和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1%的学生认为“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被问及“是否关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53理论研究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一刀切”所带来的枯燥、呆板、沉闷的局面,根据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个性特点等差异,实施分层次、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思政教育,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通过个性化、时尚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传播开去,真正在以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做好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工作。
54▲2018年第27期(总第303期)
注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时,14%的学生“关注过许多”,63%的学生“关注过少”,23%的学生“没有关注过”。而对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是否对自己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帮助”这一问题,24%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56%的学生认为“帮助一般”,13%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少”,7%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帮助”。而涉及“具体哪一种新媒体的形式更有帮助”这一问题时,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主流官方微博或公众号”和“网络公益广告”。
进一步涉及价值实践时,65%的学生认为“自己会受到新媒体信息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做出改变”,1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思想上会受到影响,但不会去实践”,12%的学生认为“自己非常容易跟着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去做”,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相信新媒体上的信息”。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得到了有效传播,但同时在传播形式、传播力度、传播效果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仅有小部分同学会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明显的交集。而在学生关注较多的“主流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公益广告”等媒介渠道,如何优化传播内容,降低与大学生群体的距离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嵌入度有效提升,以至于引导大学生自觉、自愿、自发地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地改革与思考。
(二)探索课堂式与浸润式相统一的新模式观
在课堂上,将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与实际生活案例相结合,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生价值认知、价值判断的有力支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鲜活力和生动性;利用新媒体技术,凭借“媒体联动”“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思政课程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在课堂外,仔细观察、辨别大学生的二三四课堂活动,理解学生的精神诉求、思想困惑和利益需求,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的二三四课堂体系,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淡化理论宣传,加强浸润式价值引导。
(三)实践教与学相统一的新育人观
改变教师作为思政工作单一主体的局面,选拔和培养一批价值观正、是非感强的学生骨干,有意识地在学生群体中培养“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在现实生活与新媒体网络环境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强大的“文化反哺”作用。此外,在新媒体知识和使用方面,思政工作者要和大学生保持“同频共振”,在不断地学习的过程中,加深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认知影响的认识深度,提高对大学生价值判断的预判能力;在新媒体的行为规范方面,思政工作者要走在大学生的前面,用正能量占领网络舆论的高地,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以互联网蓬勃发展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思政工作者只有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深刻理解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认知、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实践的切实影响,树立新型任务观,创新育人模式,才能有效关照大学生的现实和虚拟双重精神家园,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从本次实证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大学生受到来自新媒体在价值认知、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上的多重影响,同时新媒体也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实践。其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实践尚处于碎片化的认识阶段,缺乏系统性的把握和现实性的实践。再者,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与以往代际不同的特点,对于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2018-03-05.
[2]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06):39-41.[3]郑萌萌.基于新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6:71.
[4]林岳新.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引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11.
[5]段佳丽,罗怀青.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129.
[6]冯刚.着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2(09):4-8.
(一)树立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新任务观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型大学生,个体性、主观性、多元性较往代都有了明显不同。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坚持思政主课堂统一传授教育内容的同时,应有效利用新媒体的手段,充分了解、把握学生的价值动向和价值追求,打破思政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