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分析及解决方案

2023-12-04 来源:易榕旅网


对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分析及解决方案

对当代农民工面临的困难分析及解决方案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一、 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并提出了\"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 好服务\"的方针。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特别是针对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进城务工遭歧视,正当权利受损害,以及就业技能低,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开展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专项治理,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增加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投入,积极解决农民工同住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这些方面的工作,在社会上和农民工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有所好转。但总的看,农民工

外出就业和权益保障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关于农民工的许多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农民工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存在的问题严重:

一是工资水平普遍低下,欠薪现象依然存在。这已成为中国分配领域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且标准调整缓慢,一些企业主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当作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标准。农民工工资水平与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不断扩大。 尽管国家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克扣或变相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也较为突出。二是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较差,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农民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却干着最重,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他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尤其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施工作业,井下采掘,有毒有害,餐饮服务,环卫清洁等工作。而且,许多企业使用缺乏防护措施的旧机器,噪音,粉尘,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又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对农民工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

故的比例高。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近70万。其中农民工占大多数。农民工从业人数较高的煤炭生产企业, 每年因事故死亡6000多人。工伤和职业病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三是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非常普遍,休息权利没有保证。76%的农民工在节假日加班未享受过加班工资。有些企业甚至通过扣留部分工资做押金,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四是农民工不能平等地获得就业权利和公共就业服务。一些城市以优先保障市民就业为理由,仍在招工程序,招工比例, 务工领域,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门槛和壁垒,使农民工遭受就业歧视。一些企业主为降低人工成本,恶意逃避责任,滥用试用期,把农民工作为廉价的临时工使用, 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缺乏劳动就业培训的机会,技能素质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现行\"阳光工程\"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尚未外出的农民,城市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对象主要是城镇下岗失业人 员,企业也不愿意对农民工进行在岗和转岗技能培训。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既反映农民工对低收入状况的不满,又折射出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短缺问题。 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

由于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以及城市政府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享受 不到基本

的社会保障。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伤残医治赔偿困难。工伤保险是目前惟一对农民工没有制度和政策障碍的保障项目。农民工面临巨大劳动安全风险,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赔偿,拖着伤残的身体回到原籍,成为农村新的贫困户。二是医疗,养老保险空缺,后顾之忧难以解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表明,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0%左右,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15%左右.而基本养老保险由于不能跨地区转移,一些地方已参保的农民工也纷纷退保。农民工虽然眼下吃\"青春饭\养老问题不尖锐,但却把沉重的包袱留给了几十年后的政府,社会和家庭。农民工生病时,由于无法承担城市高额的医疗费用,只能硬挺,或者到游医和其他私人诊所看病,因病重新返贫问题突出。

3.农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一是子女义务教育困难。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是农民工面临的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很多地方没有将进城农民工 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但一些地方公立学校仍然向农民工子女收取借读费,小学每学期收取借读费600~800元,初中每学期收取借 读费1000元左右。农民工子弟学校基本得不到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只有依靠高收费维持运转,加重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负担。另外,农民工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农村的孩子

缺乏良好教育,辍学,失学人数增多。二是居住条件比较恶劣,生活质量低下,很多农民工处于居无定所的状况。根据部分城市调查,在制造业和工矿企业中,虽然不少企业有集体宿舍,但居住拥挤不堪,经常是几十人拥挤在同一个棚屋中,卫生安全条件脏乱差;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一般居住在建筑工地的简易工棚,地下室和未竣工的房屋中;大量自找住房的农民工住在相对廉价的\"城中村\"和郊区农民搭建的棚屋中,环境卫生和食物安全条件很差。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处于\"孤岛化\"状态,他们穿最廉价的衣服,用最廉价的商品,吃最廉价的食物,住最廉价的房子,业余文化生活贫乏单调。很多农民工长期夫妻分居,有的虽同地打工,但因居住限制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三是未能完全纳入城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不到位。目前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针对本地城镇居民。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一个难点和盲区。农民工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很低。 4.农民工维权工作困难重重:

一是维权法制不健全。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侵权案件,

主要是工伤和劳资纠纷。按照《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仲裁,才能向法院起诉。但现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60日的规定太短,使得众多农民工延误维权的时机。此外,仲裁,诉讼环节过多,必要程序全部走完一般需要1~2年,有的到案件终

结时用人单位已不存在或相关责任人已无从查找,迫使农民工到处申诉告状。二是很难正常行使民主权利。农民工在企业里缺少主人翁的地位,劳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没有得到执行。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很多农民工在企业工作多年,成为技术骨干,但职位很难升迁。一些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把农民工划入另册,与原有的城镇职工待遇差别大,有的还不能参加职工(代表)大会,不能行使正常的民主管理权利。农民工作为城镇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也难以实现,很多农民工虽然已经成为当地常住人口,但不能参加社区民主选举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三是侵犯人身权利的事时有发生。有些企业对农民工实行\"封闭式\"管理,限制人身自由,有的采取扣留身份证,搜身检查等非法手段,有的甚至随意体罚,打骂农民工。 5.农民工身份转换难:

一是由于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多数企业都还

没有把农民工当作稳定的产业工人,农民工自身也缺乏这个意识。农民工大多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建筑业就业,这些行业的很多就业岗位会随着产业更替和市场周期而频繁流动和变化。另外一些就业岗位,如某些服务业本身就是非固定,非正规的,需求大时农民工就要迅速增加,而需求急剧下降时他们又不得不返乡。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农民工面临随时被解雇的风险。二是依附于现行户籍制度上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合理安排,使得进城农民工只能作为城

市的临时暂住人口,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权利,难以成为在城镇中安居乐业的市民。

二、新生代农民工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将80后、90后出生的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有近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在广东约2600万农民工中,比例更高达75%,这个群体目前已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事实说明,新生代农民工跟传统农民工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中,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 甚至有人认为: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将决定中国的未来,这些人的长期出路将是一件决定国家未来的大事,如果这些人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将拥有一个庞大的现代产业工人群,国家的竞争力也将大大加强。而最终,新生代农民工终将替代传统农民工,他们的发展将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温家宝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1. 新生代农民工,他们许多生在城市,在农村没有土地,也就是说没有生产资料;

2. 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对农村生产不熟悉;

3. 他们许多的人都没有解决户籍问题,因此他们的恋爱、结婚、以致将来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妥善加以解决。

三、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提议

1.坚持统筹城乡就业,把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是统筹城乡就

业,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 过多,农民就业不充分的问题。

2.坚持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目前,中国近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务工,实现了职业的转变,这在发展中国家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坚持就 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多渠道并举,广开就业门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经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成功 道路。 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仍是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

3.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4.坚持推进城乡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和居住的体制性障碍。世界各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基本的人口变动特征,就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5.坚持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创造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正常交往,融洽相处的社会氛围。

6.坚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对解决农民工问题至关重要。农民工素质不高源于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7.坚持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减轻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毫无疑

问,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拔苗助长。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一定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四、解决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服务问题提议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府投入不足,各地很少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服务,农民很难从公共信息渠道获得准确的就业信息。二是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农民工极易上当受骗。特别是每年春节后农民集中进城求职的高峰时期,成为不法分子以职业介绍为名从事诈骗活动最猖獗的时期。三是对农民工的培训多数时间短,质量差,许多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迫切需要。

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服务,事关中国产业工人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战略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一是立足于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农民工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与城镇劳动者一样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和培训补贴政策。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和培训。农民工数量巨大,满足他们的培训和服务需求靠政府包下来是不可能的。要强化企业责任,发挥市场作用,更要调动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老乡推荐介绍,师傅传授等仍是他们获得就业信息和提高技能的重要渠道.三是要立足于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潜力。目前能够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机构很多,县乡闲置的教学资源也不少,问题在于力量分散,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政府要

统筹规划,加强组织,协调各部门力量,这样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建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1.强化公益服务与规范市场服务的结合,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工需要的就业服务。一是劳动力流出地政府主导,各类服务组织参与,围绕准备外出就业农民的需求,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二是劳动力流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普遍向外地农民工开放,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三是劳动力流入较多的城市要建设政府监督管理的零工交易场所,免费为农民工提供供求直接见面的平台。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

2.制定实施农民工国家培训计划,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一是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责任,形成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合力。二是国家要制定农民工培训计划,分层次搞好农民工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三是要强化企业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四是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五是依托社会力量,大力加强重点培训机构的实训设施建设,各级政府也要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为各类培训机构服务,从整体上提高培训的质量。六是实行积极的财税金融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要把农民工培训列入预算,加大支持力度,对承担公益性培训的民营培训机构实行减免税。

3.以农村初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一是要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9+1\"义务教育,对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根据就业意向自愿选择专业,免费参加半年至1年的短期职业教育,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要通过设立奖学金,发放助学贷款等方式,鼓励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三是要大力发展以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对民办职业院校一视同仁,鼓励民间力量投资农村职业教育。四是要加大对劳动预备制度的宣传,组织引导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后再外出务工,并在全社会转变重学历,轻技能的错误倾向。

五、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提议

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工作地上学接受义务教育,是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权利,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议采取政策措施如下:

1.流入地政府要转变观念,明确责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对于多数城市政府来说,主要不是财力问题,而是认识问题和责任问题。 要继续坚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的原则,坚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与当地人口一视同仁。流入地政府要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当地政府的教育经费预算,并根据区域人口变化情况,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保障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2.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流入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能力。改进学校的预算管理,实行按实际在校生人数拨付经费的办法,这不仅可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还可以鼓励公办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增强接收能力。对经批准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当地政府应

当按学生人数拨付义务教育经费,并对教师工资给予补贴。

3.改革学籍管理方式,方便农民工子女入学转学。建立健全

农民工子女在居住地所在学区入学的管理和保障措施。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和接纳学生入学的办法。加快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现中小学校学生课业,学籍等基本信息共享,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管理和入学转学提供便利。 4.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外出后,大量孩子留在农村,有的与单亲一起生活,有的隔代抚养或委托他人抚养,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这从总体上说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据人口专家调查,这些儿童小学阶段入学率很高,而到了初中阶段在校率便有所下降。农民工流出地政府要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与农村寄宿学校建设结合起来,在乡镇改建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满足\"留守儿童\"和其他农民子女寄宿学习的需求。中西部省区寄宿学校建设,中央财政也应给予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