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二年级美术教案第一课】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第一课纸片插接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硬纸片插接的作品,引 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 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硬纸片 剪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 制作完成的硬纸片插接组合成小 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街头雕塑,培养学 生对立体造型艺术设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学生多准备一些彩色卡纸,扑克牌,鞋盒盖,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
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剪、卷……)。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
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
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 这
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学生回答、发现。) 3、观察范作: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
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刚才我们经
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教师示范很重要,但不是禁锢学生思想,演示基本方法而已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鼓励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 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 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互交流插接经验。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 五,板书: 教学反思:
第二课 点、线、面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以点、线、面这三种基本造型要素为表现媒介,徒手绘制自由图案。由于抛开具体形象的束缚,这种相对简单的作业更易
于训练学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创造。 点:不可过大,否则就有面的感觉。点与面的对比关系,是相对的,同时点的形态以单纯为好。
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曲线应画的有弹性、光滑感。
面:可分为独立的面;有线条分割、交叉形成的块面。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对点、线、面构成的认知和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自由创造的能力;
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感受力(色彩问题本节不另作要求)。 [教学重点]
对点线面的认知及其画法。 [教学难点]
画面组织的均衡和多样统一。 [教学构想及方法]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教师的讲授启发、感染,使学生能感受到点、线、面的美感和作用,认识到它们是绘画的语言。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教材、范图。收集各种点、线、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三个好朋友”,这三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经常见面的“点、线、面”。
1、板书点、线、面并用课件进行展示。
2、欣赏书中范画。作者运用点、线、面的自由组合,以略带具象的装饰形象构成一幅有抽象意味的画,造型单纯、自然,色彩干净、明亮。欣赏时,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点线面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二:
鼓励学生用多种材料的点、线、面完成一幅作品。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独立创作一幅点、线、面构成作业。主要应注意避免画得琐细、平均。
图色可采用“一色多处分步”的方法—即每用一色,应在画面不同部位分配,形成呼应,所绘形面应有大小、间隔、形态差异。 课堂小结:
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作业做讲评,分析优劣得失,布置学生课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篇二:让美术教学“各宜其所宜,各适其所适”】
让美术教学“各宜其所宜,各适其所适” ——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到美术课教学
摘要:本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中的音乐—节奏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的四种智力特点,再联系到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特点,把这些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美术教育教学中,形成相应的教学策略,学习风格和学习评价,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的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智力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评价;因材施教
加德纳认为,我们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逻辑两种智力以外,还有其他7种智力,他们是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而目前我国美术教育为了适应素质教育,进行美术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转变我们的观念,要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笔者结合美术课堂实践,谈谈多元智力理论如何有效地结合于美术课堂教学。
一、音乐—节奏智力的教学策略运用于美术课教学
音乐不仅是音乐专业教育工作者所教授的正规课程,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借助音乐智力来学习美术。首先,音乐可以作为美术课程的背景音乐,让悦耳的音乐渗透于整个教学中,因为音乐一方面能加强优势兴奋中心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音乐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在这种状态下最适合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教师利用音乐能够让学生在充分乐趣,没有心理压力下画画,其次音乐也可以作为美术课教学的辅助手段,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3课《美
术的节奏》这课教学,为了更好的说明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的引导阶段,在教师让学生听华尔兹,波尔卡等节奏感明显的舞曲,并且出示一幅与舞曲节奏相匹配的二方连续图案,一幅风景图片,让学生找到最能够表达所欣赏舞曲节奏的那幅画,体会造型艺术中的节奏感的含义。最后,在美术课堂中引入音乐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美术欣赏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欣赏中国传统流水墨画时,教师播放中国古典乐趣,如《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为艺术而陶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自然观察者智力的教学策略运用于美术课教学
在今天社会,多数儿童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待在了由钢筋与混凝土建造的房子里,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这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其实,儿童
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自然观察者智力,如有些儿童希望了解动物或自然现象,有些热爱大自然,为了适应儿童热爱自然的天性,在美术课上,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在自然中观察世界,深化对美术课本的认识。如美术教材中涉及色彩与自然风景的章节,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教师知道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各种植物建筑的色彩。在大自然中区分冷色,暖色,对风景进行写生,对有特色的建造进行写生,在自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绘画技能,其次,可以在教室建立博物馆。社会上的博物馆禁止人们接触,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学习欲望,因为儿童通常都喜欢东摸摸,西碰碰,喜欢把东西拿出来把玩,因而有可能损坏那些无法取代的物品,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师里建立一个“博物馆”来取而代之,更好地发挥学生与自然界的互动。如上,《中国的瓷器》那一课可让学生把家里的瓷器带过来,或者把自己制作的雕塑,手工或者把自己的贝壳,绘画等个人藏品带到教室里来,建立“教室博物馆”,“教室博物馆”的实质在于鼓励学生制作个人收藏品,可以运用美术课上教授的内容进行制作手工艺品,也可以对现成的工艺品进行主观改造,也可以仿制古代的艺术品。如,古代陶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虽然接近大自然,进行野外考察,艺术品收集对自然观察者来说至关重要,但由于学生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都与大自然产生互动,获得直接经验。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虚拟世界。如学生上网欣赏世界名画,了解艺术概念。如学生上关于脸谱的造型美术内容时,可以让
学生上网浏览关于脸谱的文化知识,欣赏脸谱的色彩所代表的含义,而且可让学生上网观看戏剧表演,让学生更能立体的,动态的欣赏戏剧的表演之美。而且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在网上绘画技能教室学习技法步骤。这些网络学习项目技术和现实生活经验融为一体,不仅使学生充满了活力,而且还促使学生对自然及其生活环境有了
新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网上学习美术对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人际交往智力的教学策略运用于美术课教学
人际交往智力指的是对他人的表情、说话、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个人察觉,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做出适应反应能力。他可以使我们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并关注他们在情绪、气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在美术课堂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采用了人际交往智力的教学策略。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已越来越紧密,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的交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已变得不可避免,未来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一个人是否合群,是否能与他人协作办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是否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等,因此,学会交往,在交往中接受差异,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增强团结协作,合群共事的精神,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已显得越发重要。在美术课堂中,鼓励学生彼此协作,
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队目标,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同组的学生彼此相互依赖,有一个或若干个共同的目标。例如,一起完成一组群雕,或合画一幅画等。当小组中一个同学受到奖励,同组所有组员的奖励也受到影响。例如,代表小组交流的同学获得好成绩,那么该组可获得一面小红旗。在美术工具方面也可以相互依赖,如每个组员带不同的美术工具,每个组员只需要完成任务中的一部分。在评价美术作业方面,也可以以合作小组为评价单位,每个小组一种风格,每个小组用自己所带的特殊的材料工具,这样有小组成员讨论出的结果属于集体的成果,每个学生拥有分享权。受到肯定的是整个小组学习的成功,而非某一名成员。合作学习策略是人际交往智力应用在学习中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旨在强化学生合作意识,自己努力学习并帮助他人学习双重责任感,以及锻炼学生对评价的心理承受力。
四、自我内省法智力的教学策略运用于美术课教学
自我内省法智力指的是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较好地意识和评价自己的动机、情绪和个性等,并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在美术课堂中,该教学策略表现的方式是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在传统教学中,知识是由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的,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自主学习则相反,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学习获得的。中小学的美术课,尤其是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如书法、绘画、雕塑、篆刻等,都可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经验、需要、情感、兴趣等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辅导和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随着学生的逐渐成熟,教师要帮助学生向自我指导学习转移,使之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自我思考者。学生的美术自主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美术实践活动实现的。其美术活动具体表现为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我感悟,自我质疑自我控制评价,自我总结反思,自我调整完善教学环节。离开了这些具体环节,自主发展就没有了凭借。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美术需要,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来越愿意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提炼,升华认识,形成美术自主意识能力与良好习惯,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锤炼悟性,培养反思功力和监控调整的能力,是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富有灵性和独创精神。
除了多元智力理论运用到美术课作为教学策略外,多元智力理论与学习风格很重要的联系,每个学生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智力优势,在教学中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智力优势的方法就能很好地去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的途径就是学习风格。在美术课上,主要有这几种学习风格:掌握
型学习风格、人际交往型学习风格、理解型学习风格、自我表现型学习风格。掌握型学习风格是准确地认识和表现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如画画,摄影;人际交往型学习风格是在美术作业上安排颜色,线条,形状,形式和空间来满足他人需要的能力,如写生风景画,设计服装,装饰物品。理解型学习风格是指解说和用图画的方式表现视觉和空间观念的能力,如有的学生偏好有电脑来制作美术
作业,在电脑上进行设计。自我表现型学习风格是指把视觉和空间观念转变成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如设计模型。
当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美术教育教学策略,影响或者说决定学生学习风格,而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还可以从多角度对学习美术课的成绩进行评价,改变单调、单一的评价方式,以往的美术课评价方式都是根据学生的一幅画,或者一副作品。当采用多元智能理论后,我们可以把美术课评价分为: 美术课评价表
个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促使教师不用刻板的印象或命中注定的方式去看待学生,确定采用学生自身最新的学习框架去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育决定,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教育方式。我们的美术课堂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导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在艺术方面的潜力,无论是绘画,雕塑,设计,收藏等方面均能得到教师的开发,发展其专项,也能丰富学生的艺术素质,加大加宽对美术评价的尺寸与标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现代社会,图像作为一种传达与交流的语言,其作用越发突显“读图时代”的到来,更让我们要让美术课充分开发学生,在美术语言上的潜能,在多元智能论的指导下,因材施教,为学生,为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夏惠贤著.《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9
2、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篇三:连续图案】
一、 前课复习 (5分钟) 1、对学生的创作图案进行分析点评(两幅,一幅为较好作品,一副为较差作品) 2、知识点复习(提问方式) (1)适合纹样和单独纹样的区别是什么?
(2)适合纹样当中的辐射式和多层式有什么区别? 二、 新课引入(3分钟)
服饰图案的组织形式是根据题材的特点和各种具体条件而定的。常见的各种平面图案,其组织形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1)独立图案,(2)连续图案。
今天我们就来讲授第4章第2节的内容:连续图案 三、新课讲授
第四章第二节 连续图案 学习目的:
掌握连续图案的特点,运用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形式进行图案设计。
学具的准备:
学具:铅笔、橡皮、直尺、课本、作业本、水粉颜料(6色、12色均可)、黑色中性笔、调色盘、盛水瓶、课本、作业本。 教学安排:
第一堂课:①(3分钟)点评上一次作业
②(2分钟)复习上一堂课的知识点 ③(3分钟)导入新课 ④(37分钟)组织教学,教师示范操作
第二堂课:①(5分钟)进行上一节课的小结; ②(8分钟)讲解作业要求及学生灵感启发;
③(24分钟)学生绘画练习,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 ④(8分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的点评; 教学过程
四、课后小结 (8分钟)
1、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的点评(将作品放置在地上),主要看学生绘画的构图、含义、美观三方面来看。
2、本课主要学习服饰图案的组织形式第二节的内容连续图案。从中我们要学会运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去设计服饰纹样,并掌握图案结合服装额特点的一些方法。 五、课后作业
以课堂练习作品为基础,继续完成绘画。(交作业时间:下星期三晚自习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