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与传统中国宗教建筑空间研究Parallelism·Symbiosis·Blending: European and Chinese Architectural Space Interpret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in Middle Ages
洪 帆 | Hong Fan王海波 | Wang Haibo
中图分类号 TU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9)01-0103-03 收稿日期 2017-11-30摘 要 中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处在宗教文化盛行的时期,欧洲的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的儒教—道教—佛教文化并行发展,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下发展出不同的建筑形式。该文从巴西利卡式、罗马风和哥特式建筑三个典型的中世纪建筑风格为主线叙述了欧洲宗教建筑空间的演变过程。并以明堂建筑及佛教建筑为代表阐释了中国建筑的空间序列。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宏观比较,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内涵与表达,并通过这一时期建筑元素的分析,对当今中西方建筑及其文化领域的交融有所启示。
关键词 中世纪 中国 欧洲 宗教文化 建筑空间 Abstract In the Middle Ages, Europe and China were in the period of the prevalence of religious culture. European Christian culture and Chinese Confucianism - Taoism - Buddhism culture were developed concurrently, and formed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forms i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evolution of European religious architectural space from three typical medieval architectural styles of Basile, Roman and Gothic architecture. And we also explain the spatial sequence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by analyzing Mingtang architecture and Buddhist architecture. we deeply realize the connotation and expres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by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spaces, and have an inspiration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by the analysis of architectural elements.
Keywords Middle Ages, China, Europe, Religious culture, Architectural spaces宗教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以一种独特而又普遍的意识形态存在。欧洲代表着古代西方的主流文化,在基督教神学占主导地位的中世纪时期发展出宗教文化本身驱动的建筑风格;与之对应的中国正处于文化璀璨的发展阶段,从隋唐到明清都深受儒教的影响,并辅以道教和佛教的从属支配。这两种截然异趣却又平行发展的文化,衍生出各具形制的宗教建筑,各自独立发展并相互影响渗透。1 并行发展的中西方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东西方文化存在着令人惊异的并行性发展:公元之初,罗马和中国都选择了自己的宗教文化主导;而后蛮族入侵,形成东西罗马及南北朝相近的对立局面;8世纪,隋唐帝国的统一与西欧罗马帝国的表面统一;11世纪后,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与中国的大一统。历史与文
化总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1.1 非理性的建筑文化
西方历史上,建筑是一种强烈的理性存在,从结构到空间充满了理性因素。但中世纪的建筑受基督教神学的主导,这一时期的建筑很大程度上不是建筑理论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一系列文化象征符号的表达。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西方唯一幸存下来的建筑全书,“但在漫长的中世纪,他被束
[1]
直到文艺复兴之高阁,保存在遗忘的角落”
由此可见,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与中国的宗教建筑,都是由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积淀雕琢而成。“将建筑空间与某种超自然力的观念相联属,从而使建筑空间存在文化中具有
[2]
了某种天启的意义。”
1.2 不同的建筑空间意境
中世纪的欧洲和传统中国建筑都表现了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但是它们对于建筑意境的表达又有所差别。
基督教信奉的是上帝的至高无上,代表着永恒、完美、至善和绝对,这种理念使得欧洲的建筑追求一种向上的永恒感和“真光”的宗教象征性。追求永恒的建筑理念与欧洲建筑以砖石为主体的特征密不可分。“一方面,石制建筑可以满足宗教建筑神秘、幽暗而又指向上苍的要求。另一方面,石制建筑可以满
[3]足宗教建筑不求急用、惟求永恒的理念。”
时期才被重提。
与之相对应的中古时代的中国建筑,虽然兼顾使用与舒适的功能性,却被限定在宗法礼教的思维框架内,用以表达对皇权的尊崇。《易·系辞》有云:“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国传统建筑借助这种宇宙基本物质的符号密码与风水意义上的“气”营造建筑空间,充满了感性的人文色彩。
拜占庭、罗马及哥特式建筑等都旨在形成密
文化·历史Culture·History丨 103
3124图1 圣戈尔修道院教堂图2 圣米迦勒教堂图3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左)与正华佛塔(右)平面简图图4 五台山佛光寺平面图
闭幽暗与神进行心灵对话的空间,体现一种“上帝之城”的精神空间。
传统古代中国深受儒教—道教—佛教文化的支配影响,形成以儒教为背景的明堂及其衍生建筑和以佛教为主的宗教建筑这两支主要脉络。在一直处于朝代更迭的古代中国,建筑作为一种服务皇权的文化元素存在,在“权灭城没”的中国历史的真实缩影下,“破旧立新”的建筑理念由此产生。人本式及短暂式的建筑理念促成中国式延展宽敞的空间,木质结构正好与这种横向伸展、踞于大地的建筑姿态不谋而合,体现了“人间之城”的实体空间。2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建筑空间基督教尊崇垂直的向度及时间的直线性序列,由此来体现空间的格局。与传统中国“坐北向南”的南北方位轴线不同,基督教堂的建筑轴线是向东向西伸展的。2.1 巴西利卡式基督教堂
早期的巴西利卡式教堂是在君士坦丁时代通过改造适应其宗教礼仪而形成的。它的基本平面是一个纵长的矩形,在矩形方向的尽端设置一个半圆形的空间。矩形的中心区域为中殿,设置高侧窗将光线引入大殿,中殿两侧为单排或双排的侧廊,
104HA 01/2019用柱列进行分隔,形成圣徒们的会众空间。加洛林时代,人们将建筑的西侧空间进行了加强,在东西轴线上相对东半圆室的西侧布置一个西半圆室。从820年僧侣们绘制的圣戈尔修道院的教堂建筑可以看出这种做法(图1)。
教堂建筑西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对于中世纪教堂建筑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正如乔治·扎内奇所说:“正是与巨塔相结合的对立面的强调使得中世纪的教堂外观从根本上与
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相区别。”
[4]2.2 罗马风基督教堂
罗马风基督建筑多呈拉丁十字形空间布局,这与象征耶稣受难的十字相吻合,主入口一般西向,由拱廊、横殿和长方形教堂组成,长方形教堂与巴西利卡式相似又分为中廊和侧廊,木质屋顶。十字空间如有四臂向四周伸展围合,我们可将每一臂视为巴西利卡式的单元空间。
从垂直的纵向维度上看,在十字形交叉口上一般为需要强调超凡出世的圣墓及圣坛空间,将其以塔楼及穹顶的形式高高耸起。如德国的圣米迦勒教堂,方形塔楼(图2)。建筑以拱形柱廊、中央塔楼及丰富的东西部结构为特征形成完备的空间体系,为后续哥特式教堂的发展提供了文化积淀与实践基础。2.3 哥特式基督教堂
哥特式基督建筑由罗马风建筑风格发展而来,虽然延续了罗马风的拉丁十字平面结构,但在空间图式及形态上又独树一帜,增添了更多人性化的色彩。
相对于罗马风教堂的拉伸式的“力”,哥特式教堂在竖向空间中则表现出空前的腾飞式的伸张感。与之相对应,哥特式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将东西向的空间延长,增加空间的整体张力。并在西端门的两侧增加对称的塔楼,将多个大小不一的空间进行整合,形成多个整体而单一的空间。相对应的立面空间则呈现多个大小不一的尖顶塔楼依附在一个大的整体的建筑主体之上的形态,层次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序列化。
3 中国中古时代佛与天子的殿堂融合了道教与佛教的中国儒教思想具有复杂的空间序列,由于儒学的主导性,垂直化的空间序列逐渐弱化,从而使横向延展性的平面空间序列更加强化。这种横向的延展性序列以及中国正统的南北方向的轴线序列,形成了中国建筑平面主要的空间范式。
3.1 佛教建筑空间阐释
佛教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既强调垂直的空间序列,又强调平面上四方及八方的水平性扩展。从垂直序列的佛塔、到水平序列的佛寺、佛窟,各具趣意的建筑形式展现了不同的空间序列。
佛塔虽然受印度“窣堵坡”的影响,但在形体上,融合了古代的传统建筑文化,仅在雕饰细节上体现外来的装饰元素。正如《后汉书·陶谦传》所叙述的“下为重楼,上叠金盘”。唐代佛塔布局基本为方形,上部结构中通,地面为本制。宋元时期佛塔多样,八边形成为主要平面式样。明清时期仍延续宋元时期的平面空间,以八角形和六角形为主。唐代的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平面呈方形,中间呈十字与方形的交叉形式;金代的正华佛塔,在其八角形主塔的四面又有四个六角形的小塔依附,是一种“五塔样式”(图3)。
寺院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衍生,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格局。汉代时期,以舍宅为寺,如洛阳的白马寺。魏晋时期,形成以佛塔为中心的平面布局。隋唐时期,寺院以回廊院为基本的构成单元,在梁思成先生所描绘的五台山佛光寺平面图中,能够感受到晚唐时期的寺庙空间(图4)。宋元时期,寺院形成了较为确定的空间格局形式:寺院主要建筑沿南北轴线排布,附属建筑在轴线的东西两侧,中轴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为明清时期“伽蓝七堂”的制度奠定了基础。佛教寺院历经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成定式,主张禅净律兼修的汉地寺院,形成一种相互认同的包容趋势。
佛窟为现存最早的佛教建筑,起初为佛僧躲避世俗、磨炼修持而建,而后在北魏隋唐达到高潮。石窟的平面在北魏时为中心柱式的洞窟形式,即在方形的洞窟中央设置石柱,体现出印度“支提窟”的变体形式。到唐代时期,渐渐被洞窟后壁凿出佛龛式的布局所代替,彩色的佛像置于佛龛内,形成一种幽密的佛殿空间。
3.2 以儒教为背景的明堂及其衍生建筑
在中国文化中,儒教不能算是一个准确意义上的宗教,最初形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随着中国皇权的干涉及外教的传入,儒教便具有了某种宗教色彩。
明堂起源于周朝,主要是为天子所设,借神权以布政,古文有云:“王者造明堂辟雍,所
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名曰明堂。”秦汉时代明堂为天子通天交流之所,通天屋,设灵台,平面以五为基本量度单位;魏晋南北朝时期,空间趋于简单化,出现了直排十二间的布局;隋唐时期造就了一种突出中心主体建筑空间的建筑单元回廊空间;宋代的政和明堂带有一种仿古意味,将明堂置于围墙之中,寝殿以南;明清故宫作为明堂衍生建筑仍遵循“五门三朝”的制度,总体空间呈轴线对称,三大殿及台座形成“土字形”踞于故宫的中央,象征古明堂的太庙建筑,三大殿前有五重门阙,形制严谨。结语不同的历史发展,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宗教影响,发展出不同的建筑形制,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欧洲与中国,在相同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绽放异彩的建筑文化,影响着未来的中西方的建筑发展方向。纵观历史,建筑体现了太多文化的烙印,他们或在宗教伦理的斗争中起起伏伏,或在短暂辉煌后束之高阁,然而优秀的建筑往往都是以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取胜。中西方文化血脉相承,蓬勃发展,到如今,我们继承的是一份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正确认识这些伟大光辉的建筑传统,将它们在建筑艺术中获得再生是十分必要的。
资料来源:图1:《东西方建筑空间》P129;图2:《东西方建筑空间》P138;图3:作者自绘;
图4:《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P32。
参考文献[1] 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64.
[2] 王贵祥. 东西方建筑空间.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社,2006:231.
[3] 陈炎. 东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天
津社会科学,2003(3):110-116.
[4] 乔治·扎内奇. 西方中世纪艺术史. 杭州:
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92.
作者信息:洪 帆,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hfdesigner001@163.com王海波,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化·历史丨Culture ·History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