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模式的探索

2022-08-07 来源:易榕旅网
■ 课程思考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模式的探索□ 李元福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十四中初一、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探索以“活动”和“体验”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模式,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摸索,认真按照各阶段部署进行,初步探索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模式,经过实践验证,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效果突出。

〔关键词〕课程模式;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2-0028-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应激状态的持续,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出现了失衡。以上各方面因素给在校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比如由考试压力引发的焦虑烦躁;不良情绪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无理想、无目标状态导致的终日不思进取;学业失败、孤独诱发早恋、迷恋网络……这些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除了社会、家庭等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最近几年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利用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如今全国上下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操作等和新课程标准完全吻合。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活动课“活动”和“体验”两个核心要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一定会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1]。为此,我申请了本次课题研究。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初步探索出初中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模式。2012年,在山东省烟台市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上,课程模式的初步探索得到专家和与会代表的认可。2013年,在烟台市芝罘区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上展示了科研成果。课程模式的各个环节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目的、方法、内容(一)研究目的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出心理健康活动课模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心理环境,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发挥潜能,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

比较法:学生和学生之间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个案法:收集案例,运用案例分析研究。综合评定法:多角度分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三)研究内容

1.宗旨:让学生在实践和创新活动中感受情绪、情感,从中获得知、情、意、行的内涵,激发满足生命的各种需要的内驱力。

2.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应联系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3.活动的实施和调整: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抓住学生分享的环节;把握体验、分享的契机;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允许学生的差异性存在。

三、研究成果

经过几年来调查研究,确立了“主动参与、快乐体验;认识自我,健康成长”的课堂理念,创建

2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2期(总第385期)

课程思考 ■

了以活动体验为主要形式的五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模式。即以团队为基本单位,通过才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感悟、升华,辅之以课外实践,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团队,制定心灵契约

为确保全员参与,首先建立团队。每届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让学生做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进行分组,建立团队(6~8人)。团队可以通过“刮大风”“看谁建得快”“自由组合”等形式建立。

为确保团队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学生责任感,采取自荐、推荐等方式选出主持人、观察员、记录员、发言人、裁判员、联络员等,有职务的学生明确在活动中各自应该担当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之后共同签订“心灵契约”。

(二)确立理念,进行有效教学

为充分发挥课堂心育功能,我深刻反思课堂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说教模式让学“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学生只有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的参与和体验,才能感受到心理课的生机活力,才会去发现问题所在,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健康成长”的课堂理念,采用以活动体验为主的五段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五段课堂模式”主要采用以下五个环节完成整堂活动课。

课前暖身,预热主题(小环节,大作用,是课堂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创设情境,引发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顺利进入主题做好铺垫);

敞开心扉,重现主题(轻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活动体验,深化主题(唤醒学生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体验分享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课后拓展,升华主题(强化主题内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1.课前暖身,预热主题

暖身这一环节利用得成功与否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在正式上课前,学生尚未有足够的情绪、精神准备,对本节课要探索的主

题和达成的目标茫然无知,团体内开展互动、交流、分享的氛围也尚未形成。因此,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做好“情绪接纳”工作。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游戏或活动,如“拍七令”“青蛙跳水”“花瓣雨”“相克令”等进行热身,营造一种轻松、温暖的氛围,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帮助团体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实体,这一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暖身”或“破冰”。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既能打消自己的防卫心理,感到轻松愉快,又能集中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辅导活动的情绪,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2]。

2.创设情境,引发主题

学习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从外部信息的输入开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注意与预期开始的。注意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问题的有意注意,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结果产生预期。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课的每一个主题开始,我们都会给学生创设一个参与活动或体验以团队为单位体验盲人、聋哑人、肢残人、智障人等生活中的艰难,通过他们的心理渴望导入课题。在讲“时间管理”时,创设的时间剪纸环节,让学生在一张100厘米长的纸条上剪去已经过去的、将学生看到手中剩下的可以利用的短短纸条时,亲身体会到时间流失的可怕,激发学生珍惜时间和学会管理时间的欲望。在讲“换位思考”时,创设的看图解意情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初步体验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看待问题,带着求知欲走进课堂。

实践证明,在课题引出之前,开展这些与课题有关的活动,不仅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与思考,而且能激活他们原有认知理论,造成新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的“不协调”,产生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惑,把学生引入一种与主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从而形成心理预期,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为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敞开心扉,重现主题

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根据活动内容,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要求学生对情境中

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的情境。例如,在讲“靠近我温暖你”时,让学生

于是确定了“主动参与,快乐体验;认识自我,来退休后的以及每天吃饭、睡觉、娱乐的时间,当

2019年第2期(总第385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9

■ 课程思考

的事物、现象进行质疑时,学生往往不愿意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或困惑表达出来。本环节旨在通过创设安全、温馨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呈现问题提供条件。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联系自身实际对在主题方面做得比较好或者有待改进或者是存在困惑的地方进行交流,总结归类, 确定发言顺序教师适时点拨,提出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靠近我温暖你”一课时,通过前面情景的创设,学生体验了盲人、聋哑人、肢残人、智障人等生活中的艰难,联系自身实际说说自己以前对待此类人群的态度和做法,面对自己以前的做法,很多学生感到惭愧,从而激发了学生从内心想为他们做点事情的情感,为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4.活动体验,深化主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力图在最接近、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情景学习过程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新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会为学生提供一些深化主题的活动,再次设定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带着在敞开心扉环节中呈现的问题进入活动,重新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升华,寻找发现打开心结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活动课应该是一种以体验为主的教育,要求教师能及时抓住学生分享的环节。这一环节最好要体现全体参与的原则。例如,在讲“靠近我温暖你”一课时创设的“你是我的眼睛”环节,通过盲人与“拐杖”的角色互换,学生们都体验了一个黑暗无声的世界,在同伴用心的指引下,绕过障碍,勇敢地相信自己的每一次迈步。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用换位思考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紧张与需要,然后用自己满满的坚定感化了同伴,增加了彼

[3]

采用的“心有千千结”活动,让全体学生在愉快

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通常整堂课下来学生确实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能掌握一些调整的方法,但是要真正做到内化,还需要课后的不断巩固、强化。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心理活动课中的感悟、体会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开设心理活动课的目的也就初步达实际行动上,放在醒目的位置随时提醒自己或者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主题有关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回去阅读体会。

例如,在讲“学会合作”时,除了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整理归类,随时提醒自己外,还给学生推荐了《狼图腾》,让学生细心体会狼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汲取其中对自己成长有利的精华;在讲“登上记忆的快车”课后拓展环节通过“申请专利”这一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进行回顾总结,寻找既适合学科特点又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总结并运用高效记忆技巧来提高记忆水平,进一步把本节活动课所学习到的记忆方法内化为个人感悟,从而达到了升华主题的目的。

四、思考

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可在当今考试制度体系下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如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还是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强调全体参与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尤其要注意的地方,如何通过学生的分享进行引导,把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对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省画报出版社,2012.

[2]吴发科主编.心理健康教案集锦[M].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

[3]田国秀.团体心理游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第十四中学,烟台,264002)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和班级交流的人员,组织全班交流;结合具体事例,到了。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把本节课的收获落实在

此的信任与接纳。在讲“学会合作”深化主题环节,参考文献和谐的氛围中,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使团队充满活力,培养了团队精神。

5.课后拓展,升华主题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强化原理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行

3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2期(总第38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