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纳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人才危机
最近,纳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川公司)的总经理李夏为公司独立开发的金属交易网站能够按计划发展而感到欣慰,然而在网站高速发展的同时,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各部门都出现人员流失,让他大伤脑筋。如果仅靠现有人员昼夜不分,精力严重透支的干下去,网站下一个发展目标恐怕就难以完成。
纳川公司开发的是一家专业性金属交易网站,可以为全球任何一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特别是钢铁生产、贸易商提供全面的网上交易及信息服务。它改变了传统交易模式的局限性,交易者不受昼夜时间限制,通过简便的操作系统,获得大量的交易信息,以便达成交易。作为投资商,纳川(香港)集团公司承担了网站初期的启动资金,它是香港联交所的老牌上市公司,前身是一家英资背景的公司,历史悠久。纳川(香港)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全球金属贸易,营业额位居香港前列。
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为了改变公司单一传统型贸易企业现状,赶上科技浪潮的发展步伐,纳川(香港)集团公司先期投入了1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纳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创办初期一帆风顺。
2000年3月,纳川(香港)集团公司为筹建纳川公司派遣香港总部人力资源总监冯越来到深圳,在深圳某宾馆订了个房间,开始了招聘人员、搭建公司框架的工作。这时他找到一位在IT行业有一定策划能力的朋友刘谦,邀请他加盟,将公司创办思路、发展前景与之长谈,并许诺让他担任未来公司的策划部经理。刘谦是位30不到的年轻小伙子,有点文采,管理能力怎样就不得而知,他未做过多思考便决定过来一起干,一方面他觉得自己本来是干策划的,做起来应该轻车熟路,况且纳川(香港)集团公司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实力肯定也不错,最重要的一点是工资比原来公司高。
纳川公司另一个关键性的职务总经理的招募就显得更加具有戏剧性。纳川(香港)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中有一家世界知名的IT公司,
其中国区域经理李夏得知此次两家公司的合作意向后,马上有了“过江龙”的想法。他想:搞专业性全球金属“一站式”交易网站我是最有心得了,早在90年代初就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金属期货交易所的他深知这一行当的前景,如今全球性的网站热烧到中国,外部大环境非常好,只要保证投资方有大笔资金,网站一旦建起来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等着收取客户交易的手续费,公司效益就有保障。刚过40的他不能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身边溜走,于是他决意“跳槽”,去拿一份工资更高又相对轻松的工作。但他没有料到以后发生的事情会让自己大伤脑筋。
随着招聘工作进一步推进,人员逐步增加,必须找一个可以办公的地点了,于是冯总监在一个住宅小区租了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做临时办公地点,同时经香港总部一位董事介绍,请了一位他在大陆相识的朋友张媛来当招聘专员,负责寻找公司所需人员。
二、人员结构出现隐忧
应该说冯总监的安排是有效和得力的,然而随着人员逐步到位,冯总监和李总的主要精力逐步放在香港方面,由于这种转移,深圳方面的工作环境不知不觉产生了一些不明朗的东西。计算机科班出生的李总在管理上更注重技术,用人的定位都是以技术为主,因此他从原公司挖来了一位技术工程师戴维做IT部经理,负责整个网站的技术开发。之后基本上所有的技术工程师都是由李总来敲定,而策划、行政方面的人员则是冯总监招来的,不自觉地形成了两个阵营,各自都有效忠对象。这对刚刚筹建的公司来说不是件好事,这时更需要的是大家相互团结,齐心协力尽快度过磨合期。恰恰在这时有些员工开始关心冯总监日后的去向,“他到底在不在纳川公司兼职呢?”“公司组建完成后他在公司有没有发言权?”策划、行政方面的员工自然很关心这些问题。虽然公司领导层对此事有所察觉,并特意组织全体员工搞一些娱乐活动、聚餐,让大家彼此有更多机会沟通了解,增加信任,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
策划部经理刘谦想召集大家来开会,讨论网站主页设计问题,结果IT部的员工来得最少,以至于后来以工作忙为理由干脆不来了,心
想“你是谁,动不动就开会,我们手头的事情多着呢!”“谈网站技术,你懂得比我们多吗?”
三、问题接踵而来
这么一来,李总的指令在IT部是说一不二,执行得很彻底,但是到了策划等几个部门就大打“折扣”了,往往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拖延办事效率。随着冯总监的逐步退出,问题有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为了赶上网络业的发展步伐,香港总公司的网络联盟战略进步神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集团总裁带领一班人马东奔西走、马不停蹄,分别与中国五金矿产公司、韩国现代商社、俄罗斯基辅钢铁公司达成协议合作成立网络公司。
原本只是开发一个网站,现在忽然要建几个网站,而且技术开发的工作都落在深圳公司肩上,这让员工们感到巨大压力。但是,最严重的是技术人员招聘工作跟不上,时下正是网站热的时候,要么招不到,要么不满意。“往后的日子没法过了”,IT部的人抱怨道。随后发生的状况表明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目前IT部只有5个人,2人制作网页,3人写程序,原本只是刚刚够用,现在突然增加了几倍工作量,想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计划,几乎不可能。金属行业对大家来说都很陌生,这增加了工作难度,但是时间不等人,李总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亲自督战,陪着大家加班赶工,并动员策划部、ICP部的所有员工参与网站的测试工作,于是,连续几个星期每天干到晚上12点回家,就连“五一”节七天长假也不得休息。好在除个别员工外,大部分都还是未结婚的年轻小伙子,精力旺盛。但是,日前行政部按上面的意思出台了一项措施,给大家当头泼了盆冷水,公司规定所有加班都不算工资,只能算补休,这可把大家气坏了,“也太剥削人了”,可是抱怨归抱怨,事情还得做。
四、人员流失在所难免
纳川公司的工资水平按理来说也不低,在业界算是中上,但是公司除了向员工发放工资以外其他什么都不管,例如:社会保险、住房补贴、加班工资等等:时间来到6月,这时的网络行业外部大环境出现了逆转,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科技股大跌,波及香港创业板市场,
原来被大家私下谈到的公司可能给个人的股票期权问题,现在也因大环境的变化要无限期推迟上市,这个希望也泡汤了;在网络业知识、技术更新如此之快的情况下,公司在员工培训方面没有任何计划,IT部有两位女文员被招聘进来之前是想在工作之时能够学到一些网页制作的技能,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有些IT部员工已经感到以前的技术不够用了,但是公司网站的发展要求员工能够跟上世界一流水平,否则就要被淘汰。
事不凑巧,日前策划部经理刘谦为了改善系统测试工作的效率,精心设计了一份测试流程表,要求参与测试的各部门参照执行,但是,当这个东西一拿到IT部立即引发了反弹,“这种方法我们以前用过,现在早已被淘汰了”,“你们的意思是我设计的东西没用!是不是就不用干了”,双方因此大吵起来,最后行政部的张姐出来调停,事情才算平息。
经过这次公开事件,各部门凝聚力再次受到重创,士气低弱,提出辞职的人接二连三。
案例分析:
1、纳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为什么会出现人才流失? 1).出现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是公司人事结构上的问题,公司行政和技术两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以致出现公司人员上的小派别,公司内部已经逐渐背离了创办之初的设想,公司内部的团结,凝聚力升到严重的挫败,这也是之后公司内部出现一些摩擦和矛盾的症结所在。2).人才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司人力资源规划上的不足,公司在创建之初就没有设立专门的人事部门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虽然说冯越是总部派的人力资源主管,但是其在深圳招聘期间并没有给公司做出一个具体的长远的人力资源计划导致公司在步入正轨之后人力资源上出现的紧张状况。
3).第三个原因就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上面的缺陷,公司在招聘员工后,仅仅是让员工从事其分内的工作,在这里,员工唯一的价值在于工作,其他的一切都是虚的,员工本应该享受的基本福利如:社会保险、住房补贴、加班工资、职业培训、技术更新等等该公司却一
样都为帮员工考虑。举例说明。
4).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缺陷还存在于各个部门之间,技术部门和行政策划部门的分歧自始至终都存在,那么如何化解这些不利于公司发展的难题呢?公司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态度并不明确,迟迟拿不出办法,导致后面两个部门争锋相对。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公司章程来避免这样的矛盾,协调两部门的关系,促进公司各部门的合作。
5).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公司少一个能掌控全局,有威信,说话起作用的人,这样也就避免了指令传达上的断节。所以,有上面这么多的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员工在公司里上班始终是一种压抑的心情,无法讲个人的才智发挥出来,这也就使公司失去了留住优秀员工的魅力,谁都想在自己为公司付出的同时,公司能够重视自己的存在,而不仅仅是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工具。所以,人才流失是不可避免的。
2、纳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招聘工作有何问题?应如何改进? 有如下问题:
1).在招聘开始前没有制定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招聘计划,仅仅是个边走边看,公司创办对于哪些职位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这些都没有作出详细的考虑和说明,这样的招聘仅仅是边走边看,对于今后公司的正常运行的影响可想而知。
2).在招聘新员工时,主观因素占了重要地位,没有做到对新员工的实际能力和素质进行考察,在对于员工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就委任重要职位,这对公司的影响是深刻的,造成的后果也将是严重的。
3).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招聘总经理这个职位时,和具有重要作用的招聘专员都缺乏必要的考察,没有按照严格的招聘程序执行,都有着朋友或者合作者这一层关系在里面,是否有真实能力暂且不说,却有失公允。
4).公司在招聘职员时,没有考虑其员工因为什么原因而来到这,是仅仅是因为不菲的工资,还是具有满腔的热情投身到这番事业中,这对于在创办之初的公司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今后公司的发展速
度的发掘内在潜力。
5).公司在招聘员工后,并不能给员工提供一个自我提升,学习的机会,导致招聘的员工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
改进措施:
1).公司的招聘再起开始前应该做一个系统的、具体的、全面的人事招聘规划,明确公司招聘新员工的标准,考察内容和必要的招聘程序。
2).对新招聘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能力素质考察,做到对每一位新员工都了解。这样有利于对为一位员工进行量身定位,按能力委派职位,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优势而又不会浪费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也有利于为公司的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摸清了底子。3).把新员工的招聘工作延伸到后来的员工管理和培训,完善公司人事管理和争取员工能得到必要的技术培训,这样新招聘的员工在进入公司之后能够更有激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总之,招聘前做到详尽的规划,招聘时做到公允客观,招聘后关心员工的发展,这样的招聘才会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进来,促进公司的发展。
案例二飞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辞职风波
飞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是国家卫生部评审合格并准予在国内医院推广使用的HIS软件商之一。1995年该公司以西源市人民医院为试验基地,以西源大学信息学院为技术背景,以开发行业用户为市场切入点,几年的时间里,公司从10多个人的小公司,50万元的借款逐步发展为现在7250多万元总资产,170多名员工,年产值过2000万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己销售全国十多个省市,在同类HIS软件中名列第一,而且好评如潮。但1999年3月初,看着案头市场部李文达经理的辞职报告,飞马公司的总经理张元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与困惑。市场部李经理95年10月加入飞马公司,他为人直率,性格外向,尤其擅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络,这一点对做市场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李经理运用他个人的特长,带领市场部的人员雷厉风行,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近一段时间来
李经理的情绪很不稳定,有几次向公司提出要辞职,原因是李经理的工资自从他加入公司以来只增加了一次,现为3000元/月,外加0.2%的业务提成,差旅费实报实销。李经理私下认为,他从加入飞马到现在已经5年时间了,薪资只加一次,刚来公司时,公司正在创业时期,我不顾个人的利益得失,总希望先干出成绩来,待到公司壮大以后老板一定不会忘掉他。可是,公司到现在都没有提到加薪的事。3000元对李经理来说有些拮据,每月只能留很少一点钱自己节约着用,大部分寄回给湖南老家的父母和妻子。1999年3月李经理收到一份创新软件有限公司的聘书:尊敬的李先生:我公司衷心邀请您能加入创新软件公司,您的起步薪资为5000元加0.35%的业务提成,另给10%的股份,还可解决家属的户口及孩子的入学问题,详情请来面谈。商祺!创新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李经理知道该公司也是一家开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同行业竞争对手,该公司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市场份额占了同行业的20%,该公司的不断发展主要依靠了江南大学管理学院和医学院的有力支持,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企业。如果李经理改弦易辙的话,意味着飞马公司将失去许多客户。但是创新软件公司给他解决家属问题,这就等于解决他的后顾之忧,李经理的太太和孩子都在湖南山区老家,孩子要到4里以外的地方上学,想到这里,李经理终于呈交了他的辞职报告。飞马公司的薪资问题由来已久,1999年4月公司员工为了要求几年来的第二次加薪罢工半天。司的薪资制度的完善已是势在必行。
案例分析:
1、飞马公司现行薪酬制度存在哪些缺陷?为什么?
飞马公司薪酬制度的因素的缺陷主要有: 1)没有考虑个人绩效因素。业务提成虽然能部分反映员工的绩效,但未将薪酬与员工的综合绩效相联系。 2)没有考虑市场因素,对外没有竞争性。从创新公司提出的待遇来看,飞马公司的薪酬离人才市场的市场价格还有一定距离,不利于对外吸引人才,不利于对内留住人才。3)在工资调整方面不及时,僵化的工资制度使其激励功能大大钝化。
2、公司是否应该留住李经理?若是,该采取什么措施?若不应该,
为什么?
是。李经理地位重要,他拥有较多的客户,业务能力也较强,也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一旦离职将会使公司丧失许多客户,并使自己的竞争对手更加强大,同时对公司内的人心稳定,所以应该极力留住李经理。在措施方面,首先应与李经理面谈,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其需要和需求,找出影响其离职的因素。然后尽力满足其需要。如在薪酬方面,提供高于竞争对手的薪酬福利,在家属问题上尽力为其解决。
3、公司应如何改进薪酬制度?
(1)要考察行业薪酬状况尤其是主要竞争对手的薪酬, (2)完善考评体系,为薪酬管理提供依据
(3)在薪酬制度的改进上,实行激励性薪酬,将绩效与薪酬挂钩;并随着公司的发展、效益的提高等情况适时进行工资调整。(理论依据及分析根据ERG理论,存在需要关系到一个人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及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如报酬、福利、安全条件等。存在需要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激励对企业的职能包括激励职能、竞争职能等,薪酬是绩效激励的杠杆,薪酬激励作用的发挥,需要企业的薪酬分配具有合理差异性与外部竞争性。薪酬具有保障员工基本生活需要的职能,薪酬的提高,意味着员工的工作绩效得到了公司的认可,从而使员工产生成就感,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案例三仙袂时装公司
位于省城的飞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才5年,但掌握公司70%股权的董事长贾济富却早在15年前就毅然从原来工作的国营仪表厂停薪留职,下海干起个体户来了。他先凭手艺开个小修理店,后来就改行搞服装贩运,走南闯北,惨淡经营,渐渐发了起来。于是他开始涉足饮食业、娱乐业、物资运输,俨然成了省城知名民营企业家。这时他反而犯起愁来,发觉自己初中学历的底子,越来越不足应付这种大场面了。
一次偶然机会,他邂逅了如今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戴明旺。老戴并无从商经历,但因在大学教企业管理,有关理论造诣不浅。两人见面,
相见恨晚,老贾马上设坛拜相,请戴老师出任公司的总经理。两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业务越办越红火。他们甚至办起计算机公司,进入高科技产业。在组建了集团公司后,他们开始做起房地产生意来。四年多前,公司在省城市中心商业街买下一块黄金地段的地皮,并着手在那儿盖起一幢七层的大楼来。其间虽因宏观形势波动,筹资等方面屡遇波折,但如今大楼已建成,只等内部装修了。贾、戴个人商量很久,决定利用此楼,进军时装销售业。在做此战略决策前,他们曾组织过周密调查,发现不仅省城居民,就是邻近中小市、县的居民,如今都改变观念,追求起时髦来了,市场是确实存在的。
有好心的朋友提醒贾、戴两人要三思而行,因为这商业街上已有两三家大型国营百货商店,它们牌老店大,实力雄厚,都有服装部,实在是可怕对手。但贾、戴二人做了调查后认为并不足虑,因为近年来,这些大商场纷纷改用“联营”形式来经营,而联营的伙伴都是本地服装制造商所委托的独家代理商,他们尽量把手头产品售出脱手,于是便参与多家商场联营,卖的却是委托方所生产的同几种服装,这些服装靠规模经济创造优势,以大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因而式样较固定,品种也有限,它们根本不是时装,只是一般服装。至于大商场本身,如今实际上已不从事商业,而是靠实质上是租让店面的“联营”,坐地收租,成了“物业管理”专业户,并不太关心市场经营,过去的商业经验,或已忘却,或已过时,所以实质上并不是在时装业中的竞争者。
但竞争者是有的,那就是那些数量众多的服装个体散户。他们的时装摊散布大街小巷,选购方便,经营灵活,可讨价还价,又满脸堆笑,态度殷勤。可是据贾、戴二人的分析,自己也有巨大优势:位于中心区,店面大,装潢好,有气派,使顾客一见,信任感油然而生。但贾、戴二人认为,自己更大优势是在成本上。因为个体户总是坐飞机南下广、深采购一批新款时装后,马上飞回来,直到售完,又再度南下;来去匆匆,信息不全,加之飞来飞去,成本颇昂。而自己相对店大财粗,可派人长驻南方,易于得时装风气之先,又便于与最佳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一批新货购到,先用航空发回约四分之一,立即
上架抢占先机,余货改由铁路发运,待首批航运新装即将脱销,陆运货物接踵送到,由于免了飞机往返,成本就低了。但贾、戴二人认为最大优势应在本店的服务态度应是发自内心的热情诚恳、货真价实上。个体户虽也可做到笑脸相迎,但谁都知道他们实际上是盯住自己的钱包。我们虽是民营企业,但却处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我们难道不能培养出一种真心实意为顾客服务的精神来么?他俩认为别人或当认为这是不实际的空想,但我们偏要去尝试一下,在民营商场中倡导这种精神与企业文化,由此来指导相应的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的设计。
决策既定,企业被命名为“仙袂时装公司”,采取较精练的结构形式;按商场营业面积与班次需要,台面上设800名营业员,编入不同商品柜台小组,由27名“商品主任”分别直接领导1~2个小组。这些主任则分别由11名“部长助理”领导,他们各把一个口或负责一个层面。与这些“直线”系统的助理们同级的是11位“职能”助理,各掌管一定职
能部门。助理们的顶头上司是五位“部长”,分管经营、企管、计划、财务及工程与事业。部长们直接听命于公司领导班子,其中除贾董事长与戴总经理及一位总会计师外,还设三个副总经理职位,分别主持经营、行政与人事以及后勤、采购与公关三“大块”,后者由贾董事长兼任。
在公司的文化、战略与结构确定后,就剩下应实行怎样的人力资源战略,以保证所聘选的各级人员的德才能真正体现既定的文化与战略。800名营业员决定全部从应届职业高中毕业生中招考选出,他们虽无实践经验,但较单纯,反应快,学习认真。这批营业员很快招到,开始组织岗前培训,请来资深教师传授商业技能与规范,并由贾、戴二人亲自宣讲公司宗旨与文化。
但关键还在如何选出德才兼备的各级管理人员,他们是决定一切的。董事会研究决定,公开在本地报纸上招聘,应聘者可在申请表中填写所想担任的职务及期望的月薪值。代表公司一个投资合伙方的董事丁天锡提出,鉴于商业经验与知识的重要性,应聘条件中应注明至少要有五年从事商业工作的经验。他本人在国营商业系统担任过管理
人员多年,主动要求负责这次骨干选拔工作。董事会无异议,并议决应聘者先经一次面试,凡申请部长或以上职位者,口试由贾或戴亲自进行,其余由丁负责。
结果前来应聘者达264名,申请不同职位。经面试筛选,只留下83名,可进入笔试。申报副总职位者不多,但都学历偏高,两名为硕士,或曾在其他企业任过高层领导。这些人大都十分自信,口出大言,有的扬言面试考官非董事长免谈,有的说非副总不就。贾、戴在面试时发现有的确实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使人印象颇深。笔试题是由老丁拟定的。贾、戴二人阅后,觉得不放心,因为试题都是有关商业基本知识的,有点教条气,如“营业柜组的三项直接费用是什么?”之类死记硬背的知识,考不出真才实学。两人商定,由戴总去电话给他母校,请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授陈念欣来做顾问。
陈教授次日即偕其博士生励铧来到公司。在听贾、戴两位的情况介绍后,陈老对仙袂公司企业文化与战略的设计和分析给予很高评价,但对其管理人员聘选程序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指出,仙袂拟在民营商店中倡导顾客至上的价值观,是可贵的探索。因此,选拔的对象应当首先重“德”,即选具有能够接受此价值观的人,而商业知识与经验则较为次要,因为只要素质好,学好这些并非难事;从另一方面说,具有在传统老商业战线工作经历的人,受传统价值观与规范影响大,反而难于接受新文化。他指出,把招聘限在有五年商业经历范围内,就把省城大量下岗人员,其中不乏学历高,教养好,尽管专业可能多是理工者,拒于门外,是一重大损失。如今木已成舟,虽不能返工,但对这批经面试筛选的候选人的笔试,应把重点转向素质而不是商业知识。
贾、戴两人表示同意陈老的分析,请他重新制订复试方案。经过半天酝酿,陈老拿出了一个三段式计划。
首先,组织一次笔试,从现有的83名被测者中再精选出56名可充任那2名副总、5名部长、22名助理与27名主任的人来。然后,对拟担任副总与部长的人,也许再配上若干笔试成绩优良,具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助理,甚至少量年青的主任,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测
试。条件允许时,那7名高层经理还可组织“公文处理模拟测试”。最后,对这7人还可进行较正规的心理测试。
关于笔试试题,陈老认为主要可由三项内容构成:第一项内容为两三篇问题型案例,测试各被测者的一般管理能力,主要是分析与决策能力,着重考核其分析的逻辑性、决策的充足理由性及思维的独创性等素质。第二项内容为一大型综合作业,如让被测者编制某项活动的筹备方案,从而测试他们的行政管理能力及对某一(些)职能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第三项内容则是用来测试被测者价值观与道德观的。
戴总忙问,难道人们的“德”也能凭一次笔试就能测定的么。陈老笑答,道德方面,当
然需经长期观察与考验,才能有定论,但他说不妨也用笔试来探索一下。他说初步设想了两种方式,它们彼此间有一定相似处。第一种可称为“价值观问卷”,就某种价值观,如服务与效益、进取与稳重等,列出若干条陈述句,分别表示从一种极端经中间状态过渡到另一极端的认识或态度,请被测者就这些不同认识发表评论而不是自选其一,从而分析其真实的价值取向。另一方式是设计一种模拟情景,内含一项道德性考验,附有若干备选应对态度,要求被测者给予评论。
贾、戴两人对陈老的方案极感兴趣,他们请陈老尽快把这方案具体化,再送交董事会讨论后决定。陈老欣然同意,并答应次晨就设计好这些试卷与程序。他还说,不妨在笔试试卷中加上那些商业知识的考题。
案例分析:
1.仙袂公司原来的招聘方案是否能选拔适合该公司的人才?为什么?
原来的招聘方案中,对基层营业员的招聘方案是合理的,对各级管理者的招聘方案不合理。原因如下:第一渠道较狭窄,仅在本地报纸发布招聘信息,受众有限(可?通过网络等发布信息),自愿填写职务和薪酬可能会降低招聘的针对性,出现因人设职情况。第二程序不完善,对主管、助理和副总的招聘方式雷同,应该根据职业的重要性和特征来进行不同的招聘方式和程序。(在认同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对不同的职业角色进行个性心理测评)。第三没有根据职位的特点来分别招聘,对主管、助理、副总等管理人员的招聘应该考虑各职位所需要的人才特征来进行招聘。而现有的招聘方案更注重于招聘者的商业经验和知识积累,应该着重考虑其是否认同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否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
2. 陈教授的方案运用了哪些测评方法?
陈教授运用了如下方法:1.传统笔试:两三篇问题性案例,编制一大型综合作业,价值观与道德观测试。2.“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公文处理模拟测试”。3.对7人进行正规心理测试——可以采用个性心理测评和心理素质和潜质测评相结合的测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测试。
3.如果公司按此经营模式经营下去,企业能否取得经营上的成功? 我觉得不能成功,原因如下:1.并非利好的外部环境。周围有几大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商场,服装经营成本低,经销商与供应商就近,联系较为密切。另外服装个体户经营时装,态度积极,且购买过程中与消费者接触多,更容易与顾客拉近距离,能够快速了解顾客的真实需求并做出调整。除此之外,随着时代发展,对采购和销售的要求日益提高,独占经营而拒绝经销商的帮助,销售业绩难有大的提升。2.企业经营模式的缺点。企业自身要同时兼顾建楼、维护、采购、运营、销售等诸多方面,资金周转比较困难。产品也比较单一,优势不明显,容易受到其他企业经营策略调整的冲击。只从一方进货,将货源压在抢占潮流先机上造成企业风险成本增大。紧俏时装的货源紧张,一旦供货不足,即会错过销售档期,资金链容易中断。采购部与销售市场分属两地,采购方难以了解销售市场需求(无法详细了解及把握消费者的真实购买意愿和本地流行趋势)。3.企业机构设置的不足。公司五位“部长”的职能中并未考虑到设置市场部门,因而对服装流行趋势和款式难以把握判断。贾、戴、丁三人均未真正从事过时装行业,应聘的管理人员中有些有管理经验,但也对时装业知之甚少,短期投入大量资金开展规模化经营,比较冒险。
参考文献
[1] 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国玉.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集:第一届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竞赛优秀作品精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岩松, 李健.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精析[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