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著名不等式公式

2021-05-05 来源:易榕旅网
 Go the distance 三角形内角的嵌入不等式 三角形内角的嵌入不等式,在不至于引起歧义的情况下简称嵌入不等式。该不等式指出,若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则对任意实数 x、y、z,有:

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

在数学中,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是一个常见而基本的不等式,表现了两类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之间恒定的不

等关系。设为 n 个正实数,它们的算术平均数是

。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表明,对任意的正实数

,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是

,总有: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

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仅适用于正实数,是对数函数之凹性的体现,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经济学等其它学科都有应用。

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经常被简称为平均值不等式(或均值不等式),尽管后者是一组包括它的不等式的合称。

例子 在 n = 4 的情况,设:

, 那么

.

Go the distance

可见

历史上的证明

历史上,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拥有众多证明。n = 2的情况很早就为人所知,但对于一般的 n,不等式并不容易证明。1729年,英国数学家麦克劳林最早给出了一般情况的证明,用的是调整法,然而这个证明并不严谨,是错误的。

柯西的证明

1821年,法国数学家柯西在他的著作《分析教程》中给出了一个使用逆向归纳法的证明[1]:

命题Pn:对任意的 n 个正实数, 1. 当 n=2 时,P2 显然成立。

2. 假设 Pn 成立,那么 P2n 成立。证明:对于2n 个正实数

3. 假设Pn成立,那么Pn − 1成立。证明:对于n - 1 个正实数

,设于

Pn成立,

但是

,因此上式正好变成

综合以上三点,就可以得到结论:对任意的自然数

,命题 Pn 都成立。这是因为由前两条可以得到:对任意的自然

Go the distance

数 k,命题 归纳法的证明

使用常规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则有乔治·克里斯托(George Chrystal)在其著作《代数论》(algebra)的第二卷中给出的[2]:

都成立。因此对任意的

,可以先找 k 使得

,再结合第三条就可以得到命题 Pn 成立了。

由对称性不妨设 xn + 1 是 中最大的,由于 ,设 ,则

,并且有

根据二项式定理,

于是完成了从 n 到 n + 1 的证明。 此外还有更简洁的归纳法证明[3]:

在 n 的情况下有不等式 和 成立,于是:

所以

基于琴生不等式的证明

,从而有

注意到几何平均数 实际上等于 ,因此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等价于:

Go the distance

由于对数函数是一个凹函数,由琴生不等式可知上式成立。

此外还有基于排序不等式、伯努利不等式或借助调整法、辅助函数求导和加强命题的证明。

推广

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推广。

加权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不仅“均匀”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之间有不等式,加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之间也有不等式。设 和

为正实数,并且

加权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可以由琴生不等式得到。

,那么:

矩阵形式

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可以看成是一维向量的系数的平均数不等式。对于二维的矩阵,一样有类似的不等式: 对于系数都是正实数的矩阵

,,那么有:

Go the distance 也就是说:对 k 个纵列取算术平均数,它们的几何平均大于等于对 n 个横行取的 n 个几何平均数的算术平均。

极限形式

也称为积分形式:对任意在区间[0,1]上可积的正值函数 f,都有

这实际上是在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取成 两边的黎曼和中的 n 趋于无穷大后得到的形式。

后,将

伯努利不等式

数学中的伯努利不等式是说:对任意整数

如果

是偶数,则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成立。

和任意实数

,有严格不等式:

,和任意实数

可以看到在n = 0,1,或x = 0时等号成立,而对任意正整数

伯努利不等式经常用作证明其他不等式的关键步骤。

[编辑] 证明和推广

伯努利不等式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 0,1,不等式明显成立。假设不等式对正整数n,实数

时成立,那么

Go the distance

下面是推广到实数幂的版本:如果x > − 1,那么:

若若

,有,有

这不等式可以用导数比较来证明: 当r = 0,1时,等式显然成立。 在

上定义f(x) = (1 + x)r − (1 + rx),其中

, 对x微分得f'(x) = r(1 + x)r − 1 − r, 则f'(x) = 0当且仅

当x = 0。分情况讨论:

 0 < r < 1,则对x > 0,f'(x) < 0;对 − 1 < x < 0,f'(x) > 0。因此f(x)在x = 0时取最大值0,故得

 r < 0或r > 1,则对x > 0,f'(x) > 0;对 − 1 < x < 0,f'(x) < 0。因此f(x)在x = 0时取最小值0,故得

在这两种情况,等号成立当且仅当x = 0。

[编辑] 相关不等式

下述不等式从另一边估计(1 + x)r:对任意x, r > 0,都有

佩多不等式

几何学的佩多不等式,是关连两个三角形的不等式,以唐·佩多(Don Pedoe)命名。这不等式指出:如果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为a,b,c,面积为f,第二个三角形的边长为A,B,C,面积为F,那么:

Go the distance

等式成立当且仅当两个三角形为一对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也就是a / A = b / B = c / C。

[编辑] 证明

 由海伦公式,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可用边长表示为

16f2 = (a + b + c)(a + b − c)(a − b + c)(b + c − a) = (a2 + b2 + c2)2 − 2(a4 + b4 + c4) 16F2 = (A + B + C)(A + B − C)(A − B + C)(B + C − A) = (A2 + B2 + C2)2 − 2(A4 + B4 + C4), 再由柯西不等式,

16Ff + 2a2A2 + 2b2B2 + 2c2C2

= (a2 + b2 + c2)(A2 + B2 + C2) 于是,

= A2(b2 + c2 − a2) + B2(a2 + c2 − b2) + C2(a2 + b2 − c2) ,命题得证。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也就是说两个三角形相似。

Go the distance ABC是第一个三角形,A'B'C'是取相似后的第二个三角形,BC与B'C'重合

 几何证法

三角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要证的式子两边同乘一个系数λ2,使得λA = a,几何意义是将第二个三角形取相似(如右图)。

设这时A、B、C变成x、y、z,F变成F'。 考虑 AA' 的长度。由余弦公式,

将,代入就变成:

两边化简后同时乘以,并注意到a=x,就可得到原不等式。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与A'重合,即两个三角形相似。

内斯比特不等式

Go the distance

内斯比特不等式是数学的一条不等式,它说对任何正实数a,b,c,都有:

[编辑] 证明

此不等式证明方法很多,例如从平均数不等式我们有:

移项得出:

整理左式:

因而不等式得证。

埃尔德什-莫德尔不等式

Go the distance

如图,埃尔德什-莫德尔不等式说明点O到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绿色线段)大于到三边距离之和(蓝色线段)的两倍

在几何学中,埃尔德什-莫德尔不等式是一个二十世纪初期发现的不等式。埃尔德什-莫德尔不等式说明了:对于任何三角形ABC和其内部的一点O,点O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之和总是小于或等于点O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的一半。 埃尔德什-莫德尔不等式可以认为是几何学中的欧拉定理的一个推广。欧拉定理声称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总是大于等于内切圆半径的两倍。

[编辑] 历史

该不等式最早由埃尔德什在1935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提出,作为第3740号问题。两年之后,由路易斯·莫德尔和D.F.巴罗证明。1957年,卡扎里诺夫提出了一个更简捷的证明[1]。之后不断有更简洁、更基本的证明出现。1958年班考夫(Bankoff)给出了运用正交投影和相似三角形的证明,1997年和2004年出现了使用面积不等式的证明,1993年和2001年发现了根据托勒密定理的证明。

[编辑] 证明

如右图,O为三角形ABC中的一个点。O到三角形三边的垂线分别交三条边于D、E、F。设线段OA、OB、OC的长度分别是x、y、z,线段OD、OE、OF的长度分别是p、q、r,那么埃尔德什-莫德尔不等式为:

Go the distance

一个初等的证明方式是使用三角函数以及均值不等式。

首先,由于OF垂直于AF,OE垂直于AE,A、F、O、E四点共圆且OA为直径,因此线段(角A为顶点A对应的内角)。

过点F、E作关于BC的垂线交BC于X、Y。过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FX、EY于U、V。由于OF垂直于AF,OE垂直于

AE,,。于是:

另一方面,注意到在直角梯形中FUVE中,斜腰EF的长度大于等于直角腰UV。因此:

类似地,还有:

三式相加,得到:

Go the distance 根据均值不等式,

这就是埃尔德什-莫德尔不等式。

,等等,于是最终得到:

外森比克不等式

设三角形的边长为a,b,c,面积为A,则外森比克不等式(Weitzenböck's inequality)当且仅当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等号成立。佩多不等式是外森比克不等式的推广。

成立。

[编辑] 证明一

除了“所有平方数非负”以外,这个证明不用到其它任何不等式。

两边取平方根,即得证。

舒尔不等式

舒尔不等式说明,对于所有的非负实数x、y、z和正数t,都有:

Go the distance

当且仅当x = y = z,或其中两个数相等而另外一个为零时,等号“=”成立。当t是正的偶数时,不等式对所有的实数x、y和z都成立。

[编辑] 证明

由于不等式是对称的,我们不妨设

。则不等式

显然成立,这是因为左边的每一项都是非负的。把它整理,即得舒尔不等式。

[编辑] 推广

舒尔不等式有一个推广:

假设a、b、c是正的实数。如果(a,b,c)和(x,y,z)是顺序的,则以下的不等式成立:

2007年,罗马尼亚数学家Valentin Vornicu证明了一个更一般的形式: 考虑

,其中

,而且要么

,要么

。设

,并设

要么是凸函数,要么是单调函数。那么:

当x = a、y = b、z = c、k = 1、ƒ(m) = mr时,即化为舒尔不等式。[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