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我所关心的领域

2021-10-31 来源:易榕旅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我所关心的领域

一、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无产阶级政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探索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为了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江泽民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上,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还不平衡,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指导思想和本质内容的科学性和历史进步性,却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文化所难以比拟的,可以说在此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和政治比经济方面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越性。

人类社会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二大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先进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而且必须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只有在创造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能够产生多数人的共同理想和道德标准,从而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凝聚力。这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基本路线规定,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这个总目标下,精神文明是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理论指导、思想来源、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展示思想实质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1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化理论创新的基本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历来重视以先进的文化理论引领前进方向、凝聚社会力量。因而,在革命年代和建国初期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继续推进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期间有建树、有发展,有经验、有教训,呈献出一个阶段性发展的历程。

1、从十—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的文化理论发展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必须重视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要尊重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它的完整提出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提出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第二,提出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主要表现。第三,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正确路径。

2、从十四大到十六大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领导文化建设的重任。江泽民同志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识,把文化建设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来认识,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认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髙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建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就是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建设和管理”以后,我们党确立了 “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3、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的文化建设理论发展

这一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推动文化理论和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构建和谐文化是这一阶段文化理论的核心,和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全会明确提出,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而巩固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全社会“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引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

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依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与时俱进的态度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在全面把握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勇于探索一条符合基本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其中所蕴含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1、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作用,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前提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文化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前提。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2

来思考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党一贯的主张和做法,这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而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中不断统筹协调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发展关系,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先导、引领作用,吸收、借鉴全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这是我们党的文化自信;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凝聚了整个民族的力量,树立了中华民族团结共进的信心,实现了以文化建设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的目标,这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思想指导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结晶,也必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前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实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我们党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我国文化建设实践,在工作中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方向,以科学、先进的文化引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在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坚定地把握好文化发展的方向标。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前进的标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3、明确落实文化的服务对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立场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要求,我们党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着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的实际需要来推动文化建设方针的完善,以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把社会主义公民培育成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中国公民,突出了广泛性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强调广泛性要求的基础上重视教育先进性建设,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培育“四有”公民。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和不断进步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全国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应当加强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离不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4、自觉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文化的发展同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一样,有其独特的规律。一种文化只有在客观地反映人类对自然界、社会的真理性认识的时候,才具有先进性和引领作用。如果违反了文化的

3

发展规律,不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期待,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党在尊重规律、总结经验、把握和运用规律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求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将经验提升为文化理论,再运用到具体实践中的过程,就是自觉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过程。

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博采众长,在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发挥了自己的特有优势,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不仅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而且要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创新发展,走在时代前列,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离不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强大动力。

改革创新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的不断繁荣发展是改革创新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身就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因此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是坚持这条道路的必然要求。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提出的新挑战,是为了主动适应高新科技特别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为了切实解决多元多变环境下文化引领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历史的抉择,更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从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到提出先进文化、和谐文化,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实际和需要,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不断发展的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断实现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文化最需要创新,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学习借鉴国外有益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充分动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实现文化建设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四、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法制落后、政策法规不健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我国的文化立法工作虽然历经曲折,但也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国务院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文件,有力的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总体来说,我国的文化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法律法规也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现有文化法规的数量、层次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还不能更好地满足我国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来,我国当前的文化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1、法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立法工作明显滞后,文化法律法规的创制大大落后于文化社会活动和文化社会关系的实际,落后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2、立法层次低。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较少。3、立法复杂、散乱。现行有些文化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相互抵触、相互冲突的混乱现象。

2、文化体制改革不力、文化设施相对落后

相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是相当滞后的,甚至可以说,传统的文化体制改革尽管已经受到了严重冲击,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政府在文化艺术事业的计划、组织、管理、投资等上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体制改革的不力,给文化设施的建设也带来

4

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更是问题层出不穷。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网络媒体在知识经济时代扮演着重要的先头兵作用,而目前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等尚未被广泛引入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中去,文化设备的落后和不足使农村文化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设施是文化工作开展的硬件设备,在基础设施短缺和应用不合理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会有高水平的文化成果问世,更不要说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了。

总之,我国现行的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严重不相适应,一方面既不利于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培育文化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经营,另一方面也不能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的工作积极性,并造成管理弱化,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和文化商品短缺并存。文化体制上的问题和弊病,使得市场难以发挥资源调节的作用,造成文化资源分配十分不均,文化上的贫富分化差距不断拉大,严重阻碍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3、文化市场混乱、社会效益不高

文化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崛起,蓬勃发展,逐渐发育成为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项目、多种消费层次的市场领域,形成了包括娱乐市场、音像市场、书报刊市场、美术市场、电影市场等在内的门类比较齐全、文化消费群体众多的综合型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市场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解决劳动就业,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在我国文化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文化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文化市场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失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本应坚持社会效益是前提、经济效益是保障的原则,来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精品文化、高档文化欠缺,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却充斥着文化市场的各个领域。

2、文化市场混乱、膨胀无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再加上我国文化市场领域的法规、政策不健全,使得本不该进入市场的文化被推进市场,进入市场的文化又缺乏公平的市场规则,结果导致一些不良文化现象在文化市场滋生蔓延。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文化市场秩序,严重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4、城乡、地区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

文化上的复苏和繁荣,使得文化物种呈现多样化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文化市场上的失衡问题。面对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更严重的是代表国家和民族的高雅文化和传统文化形式被冷落,在文化市场领域显得举步维艰,这就造成了文化物种的失衡,与我党提出的“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极不相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因素的影响,我国文化建设也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现象,突出表现在偏远地区滞后于发达地区、农村滞后于城市、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如城市居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由于历史的以及人文、地理、生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长期存在着经济和文化的较大差距,表现在文化艺术市场上,则呈现为西部市场化水平的相对偏低。

5、文化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人们用于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服务性消费也不断

5

上升。同时人们不但追求艺术上的形式美,更加关注内容实质的现实意义。然而在我国当前的文化市场中,占主体的文化仍然是只能满足各族人民较低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文化服务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更高的精神文化需要。在我国广大农村,虽然基本上实现了村村有电视的建设工程,但不是几个节目在反复播放,就是县以下的一些所谓“文人”编制的广告、文艺搬上屏幕,而真正具有国情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节目很是短缺。同时我国的文化建设与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严重不相称。

6、意识形态多样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挑战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不可能只有一种,而是多种,不是单数,而是复数。但是,这是就人类历史长河和世界范围而言的,具体到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来说,尽管也可能存在多种意识形态,但各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在任何社会,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的地位。这既是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选择。然而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制度必然带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从而引起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多样化,思想领域出现指导思想多样化的现象。从根本意义上说,文化的多样性是由人的文化需要的多样性决定的,不仅人与人的需要不同,而且每一个人的需求也是多样的。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文化需求当然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各种各样的文化并不是平分秋色的,必然有主有次,必然是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发展文化生产力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之所以能赢得新的进步、开创新的局面,主要是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发展的活力时,我们必须遵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的原则。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特征,不能搞一刀切,要进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面上展开、向纵深发展。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社会”转变,尽快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管理方面的“四项基本职能”,即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资本为纽带,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总之,文化体制的改革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其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既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应细致稳妥、有序的推进。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确保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要始终不渝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对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研究解决文化创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文化创造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文化创造更加符合时代的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以

6

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既要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更要提倡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走进群众,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文化发展的源泉和材料,不断创造出为人民所喜闻乐道的作品。在坚持“双百”方针的前提下,努力促进文化的全面发展。既提倡雅文化,也发展俗文化;既繁荣文化事业,也发展文化产业;既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也提倡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统筹协调。争取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实现文化发展的均衡。

3、健全文化法制、完善文化政策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都必须依靠法律来规范和调整。具体到文化领域,国家的资金投入,人民的文化权利,文艺工作者创作与演出的权利,知识产权的保护,文化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等等,都要依靠法制的健全和完善,依靠法律的保护刁`能保障文化领域的健康有序进行。在文化法制中,文化法律则是中心环节。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要加强文化法制建设。立法是开展文化法制工作的基础。我们应坚持巩固宪法的根本地位,以宪法为依据,不断统筹宪法和具体法律、中央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部门之间的法律协调统一关系。同时不断加强政府的立法力度,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正确方针政策,根据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现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制定出适合我国文化领域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立法的层次和水平。有了法律还要严格执行,否则等于无法。我们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我们要克服困难,加快步伐,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相适应的文化法制体系,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真正做到依法治文,以法兴文,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4、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设施的改善等有关文化发展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投入。针对我国文化资金短缺,文化设施落后不健全的现状,我们要不断探索文化投入资金多元化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健全和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在我国文化市场上,根据价值目标、组织机构性质、资金来源渠道、管理机构的不同,我们一般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角度来谈论文化建设。但不管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效益永是第一位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在文化资金投入力度上,对于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行业,要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性文化项目建设,是拓宽文化资金的一项积极有效措施。对于营利性的国有文化单位在进行民营化改造中,要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混合经济结构和各类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我们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集体、个人、外资多元化文化投资渠道,还要积极进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试点,采取多种联合和多种经营方式,以激活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兴盛。

在我国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城乡资金投入不均,由此导致了城乡文化设施发展的不平衡。各级政府财政应逐年加大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打破城乡壁垒,以大中城市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为基础,促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农村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建设数字广播电视信息平台、数字电影放映网络系统、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和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络,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5、尊重文化建设规律、促进文化全面发展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联系。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要充分尊重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差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使文艺园地万紫千红,异彩纷呈;在学术

7

研究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同时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共产党的宗旨决定我国文化建设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化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文化工作者要表现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量奉献给人民,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正确区分民族传统文化中先进和落后、科学和腐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正确处理借鉴和结合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它不断的从其它民族、国家、地区的文化中借鉴其精华部分,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壮大,需要我们认真解决好文化上的借鉴和结合的关系。我们在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时,应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思想观念多样性的关系。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我国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中的指导地位,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同时,还要正视其他多种思想文化的存在,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下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今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文化经济效益的日益突出,使得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努力统筹协调好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身份象征的文化,其间有精华也有糟粕。而人类文明则是不同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相互交流、相互交融、取长补短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必须与世界其他民族异质文化进行交流,通过吸收与借鉴外国的进步文化,以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文化在与其他不同民族、地区、国家文化的冲撞、文流、渗透中得到发展,这是文化发展自身固有的规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包括文化上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方面。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我们要更加自觉、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努力探索、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方式、方法、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和力量,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添新的养分和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社会的发展是连续性和渐进性的统一,文化的建设也不能割断历史。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要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珍惜、保护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自觉的吸取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精神养料。当然,对待民族文化不是良莠不分、兼收并蓄、全盘继承,而要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足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国情和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用科学的态度去清理和扬弃,剥离传统文化中封建的和小农经济的杂质,提炼出与现代文明要求相适应的、体现人民性和民族优良思想道德传统的成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既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文化素质,又能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六、中国共产党创新文化理论的发展方向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在理论上始终保持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毛泽东较早的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确立了 “以

8

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这是我们做好文化理论创新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务必针对当前文化理论创新存在的问题,针对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先导”的实质就是具有前瞻性。科学理论能够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们把握住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就能对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前瞻。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创新工作,我们对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我国文化理论工作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有了清晰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1、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大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日益提高,表现为文化与其它领域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形成了专门从事文化生产、经营和服务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文化与数字电子产品、网络等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使文化载体、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更加现代化、多样化,形成了文化创新产业。三是文化与政治和外交的互动加深。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政治和外交目标往往借重文化形式得以实现,文化外交成为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文化与经济紧密的联系来看,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出现了文化经济化的大潮。“文化经济化”是指文化进入市场、走入产业,文化中融入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 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文化的产业属性得到认可,过去那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配角已发展成为今日的主角。

2、捍卫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其文化的传统、选择和发展必须得到尊重。有人说文化的争夺尽管没有直接的武力冲突,也没有直接的对峙与拼杀,但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国家安全的灵魂性内容。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防止自身文化价值体系及传统,特别是主流文化体系遭受外部和内部消极思想文化因素的影响、侵烛、破坏和颠覆,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持自己的文化价值,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吸收和借鉴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文明生活方式,其中,意识形态选择权、文化的立法和管理权、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独立自主权、文化的市场和制度等,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涉及国家根本利益。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置于突出地位,并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应对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创新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举措。文化创新是在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而对文化内容、形式做出的深刻变革,通过文化创新,能够使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积极融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洪流中去,从而引领时代发展,在完成这个十分艰巨、复杂任务的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理论创新的引领与支撑。

3、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综合力竞争、文化力竞争的趋势,它不再简单地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竞争。许多国家的现代化实践表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保证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进步,相反还会出现一系列负面效应,而且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的精神受到了空虚、孤独、紧张、焦虑、猜忌等病症的困扰,生活于不幸和挫折的漩涡里。这还只是文化建设对人类产生影响的一个方面,其实,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深

9

刻而又全面。

4、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文化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的全过程”文化没有创新就没有其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文化创新不到位,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与魅力。而当前我国文化创新能力还不强,离“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的全过程”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而,此时推动文化理论创新,对于文化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文化理论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动力。创新文化理论有利于带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文化理论创新能够引领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的创新。文化理论创新能够促进文化建设的手段创新。

总之,文化理论创新能够带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人们的创新动力、增强人们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文化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更新,最终促进社会文化走向繁荣发展。从文化的建设规律和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状态来看,加强文化理论创新,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的历史任务。

5、满足人民的需求与发展

文化发展依靠谁、为了谁、成果由谁享有,是文化建设理论需要回答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由文化需求决定的,文化发展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就要有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下大力气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激活文化创造主体的创造激情,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化建设理论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理论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理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理论建设重视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