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心亭看雪复习资料

2023-10-21 来源:易榕旅网


《湖心亭看雪》文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更有痴似相公者!

1、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工,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人。有著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 。 2、字音

(1)崇祯(zhēn) (4)拥毳(cuì)衣 (7)余舟一芥(jiè) (2)更(gēng)定余 (5)雾凇(sōng) (8)铺毡(zhān)对坐 (3)拏(ráo)一小舟 (6)沆砀(hàng)(dàng) 3、词语解释

(1)余住 余:我 (7)拥毳衣炉火 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2)人鸟声俱绝 俱:全,都 (8)雾凇沆砀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3)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 (9)雾凇沆砀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是日更定 是:这 (10)雾凇沆砀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5)是日更定 更定:至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11)一白 一:全 (6)余挐 挐:通“桡”,撑(船) (12)一白 一白:全白(13)惟长堤一痕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18)三大白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杯子,这里指杯子 露出一道痕迹 (19)客此 客此:在此地客居 (14)余舟一芥 芥:小草,这里指一叶 (20)及下船 及:到 (15)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 (21)舟子喃喃曰 舟子:船夫 (16)焉得更有此人 更:还 (22)莫说相公痴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17)强饮 强:尽力 (23)莫说相公痴 痴:痴迷 4、语句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5、理解性填空

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6、简答题 1、“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10、“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雪景烘托而出,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不过是沧海一粟。 2、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 “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①拏、拥、往、看 ②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③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3、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①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②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4、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白描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5、这篇写景散文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6、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试问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独”字,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7、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8、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9、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11、“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1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13、“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14、“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15、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6、分析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的妙处 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17、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不多余。这是辟出另一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的感觉。属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18、说说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举例说明。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主要运用了白描的写法。 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种写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19、第一二段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0、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21、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

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

一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