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2021-05-16 来源:易榕旅网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词语

旅游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蝙蝠 清朗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推进 障碍物 荧光屏 争先恐后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横七竖八 欲出又止 多灾多难 随心所欲 不折不扣 枯枝烂叶 异想天开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 ABAC 不折不扣 多灾多难 多姿多彩 人山人海 ABCC 气喘吁吁 红尘滚滚 人才济济 生机勃勃

有两个数字的成语:横七竖八 三心二意 一心一意 一清二楚 颠三倒四 乱七八糟 不三不四 七上八下 十全十美

不×不×: 不折不扣 不知不觉 不伦不类 不见不散 不依不饶 二、字音

yòu chóuchú yú pì qīnshí kěn zhǒu yì yāng biān 幼龟 踌躇 愚蠢 媲美 侵蚀 开垦 扫帚 机翼 遭殃 蝙蝠 三、多音字

xū(气喘吁吁) jīn(不禁) zhē(折腾) mó(模仿) 吁 禁 折 zhé(折断) 模

yù(呼吁) jìn(禁止) shé(枝折花落) mú(模样) 四、形近字

幼(幼小) 企(企图) 愚(愚蠢) 返(返回) 鸥(海鸥) 彻(彻底) 幻(幻想) 止(停止) 遇(遇见) 反(反正) 欧(欧洲) 砌(砌墙) 捕(捕捉) 蚊(蚊子) 避(躲避) 锐(锐利) 揭(揭开) 荧(荧光) 铺(铺路) 纹(花纹) 辟(开辟) 悦(悦耳) 喝(喝水) 莹(晶莹) 五、填空:

①(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下)命令 (孵化)小龟(爬向)大海 (探出)巢穴 (设计)方案 (造成)惨祸 (研制)飞机 (揭开)秘密 (改变)方向 (装上)雷达 (除尽)杂草 (砍光)灌木 (返回)龟巢 (放进)帽中 (发出)悲叹 (打扫)森林 (提高)速度 (增强)肥力 (制服)害虫 (捕食)害虫 (摘下)棒球帽 (发出)无线电波 (修筑)水利工程 (保持)生态平衡 (捕捉)飞蛾和蚊子 ②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土地(肥沃) 结构(松散) (深重)的苦难 (绿色)的植被 (可怕)的水灾 (宝贵)的土壤 (清朗)的夜空 (漆黑)的夜里 (极细)的电线 (严重)的水土流失 (愚不可及)的蠢事 (异想天开)的命令 (多灾多难)的祸河

(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 (成群、成百上千)的幼龟(宽敞、洁净)的林子 ③(颓丧)地飞走 (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 (灵巧)地避开 (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若无其事)地答道 (极不情愿)地抱起 (轻而易举)地超过 (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④量词:一(盏)灯 一(只)幼龟 一(只)嘲鸫 一(条)祸河 一(块)斑点 一(架)飞机 一(根)电线 一(次)试验 一(间)屋子 一(道)命令 一(把)扫帚 一(只)食肉鸟 六、近义词

侦察—察看 焦急—着急 震惊—吃惊 颓丧—颓废 灾难—灾患

保持—维持 媲美—比美 繁衍—繁殖 忧患—祸患 沉积—堆积

频繁—屡次 迅速—快速 反复—多次 模仿—仿照 启示—启发 改观—改变 统统—全部 宽敞—宽广(宽阔) 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踌躇不前—犹豫不前 七、反义词

紧张—轻松 明白—模糊 伤害—保护 颓丧—振作 宽敞—狭窄 害虫—益虫 自然—人工 肥沃—贫瘠 凶猛—温和 破坏—保护 梦想—现实 秘密—公开 安全—危险 踌躇不前—勇往直前 八、理解词语

1、自然之道:自然的规律。

2、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3、欲出又止:打算出去,又停止了。 4、踌躇:犹豫。

5、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

6、鱼贯而出:贯,连接、连续。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7、愚不可及: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 8、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9、叫苦不迭:不迭,不停止。不停地诉说苦处。 10、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怎样就怎样。 11、异想天开:形容想法非常奇怪。 12、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九、课外积累

1、关于诚信的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2、农时谚语:①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②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3、气象谚语:①有雨山戴帽 无雨山没腰 ②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③泥鳅跳,风雨到 十、农业谚语(日积月累)

1、农时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气象谚语:

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②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③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④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⑤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十一、造句: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纪晶晶平时数学考试基本上都是不及格,怎么这次考试能考 96分呢?原来是她改掉了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和马虎的毛病。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仿写)

游击队员们在地道里像穿山甲样和敌人周旋,遇到强大的敌人就躲藏起来。 3、“一边、一边”造句。

吃过晚饭,妈妈和奶奶一边看电视,一边议论着电视节目里的情节。 4、“即使、也”造句。 即使你成功了,也不能骄傲。

即使明天下雨,我也要出去玩。 5、“虽然、但是”造句:

小明虽然考了100分,但是他一点也不骄傲。 6、幼龟争先恐后秩序井然地结伴而出。(修改病句)

幼龟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7、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改为感叹句)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竟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摇篮! 8、科学家揭开了秘密。(扩句 )

9、护林工人把灌木统统砍光。(改为被字句)

灌木被护林工人统统砍光。 10、 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

①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不得不自己做饭吃。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②下雨了,黑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

③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小动物的。

④你不能不知道这件事。

⑤你敢说这件事不是你做的吗?

⑥人不可能不喝水。 11、①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不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②山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山坡下没有一块地不被大水淹没了。 ③这意想不到的错误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 这意想不到的错误,没有一个观众不惊呆了。 ④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⑤为了学业,李平必须边打工挣钱边学习。 为了学业,李平不得不边打工挣钱边学习。 ⑥每一个孩子都爱自己的母亲。 没有一个孩子不爱自己的母亲。 7、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语法:

⑴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⑵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词语(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⑶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①我们怎么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②我第一次单独睡,心里怎么能不害怕呢? ③这么难的题,我怎么能学会呢?

⑦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8、设问句:并没疑问而自问自答。 如: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这人是谁,这么爱哭?是我纪晶晶。 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9、反问句:设问与反问的区别:反问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表面看是疑问形式,实际上表达肯定的意思。 如:有这样的可能吗?

难道你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吗? 你觉得有问题吗?

十二、课文内容

1、《自然之道》 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2、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言下之意是说,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幼龟防备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3、“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极不情愿”说明向导对同伴们善良的呼喊予以理解但又感到无可奈何。

4、我们干了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说明同伴们后悔的心情。 5、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悲叹”突出了向导伤心难过的心情。

6、自然之道就是指大自然的规律,它告诉我们不能破坏大自然的规律。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7、自然之道: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虽然“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仍然感到十分震惊和悔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8、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明白了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黄河石怎样变化的》课文通过描写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由好变坏得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告诉我们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句话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9、可是一查黄河最近2000年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表现“这里含有贬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拟人句。

10、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气温转寒,暴雨集中。二、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11、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保护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12、蝙蝠和雷达:

1)、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蝙蝠的嘴相当于雷达的天线、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相当于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蝙蝠的耳朵相当于雷达的荧光屏。 2)、中心: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蝙蝠和雷达》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设问句 :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终于”一词说明了结论不是轻易得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试验,反复研究得出来的。

4)、人们由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从鲸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流线型船体,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这样的科学就叫仿生学。 14、大自然的启示:

1)、《“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学习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提高环保意识,爱护环境。

2)、《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学习了《人类的老师》,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3)、《大自然的启示》“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平衡。”—--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揭示了大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4)、《人类的“老师”》人类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解决了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