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理念: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9.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的思想是唯物主义的,他运用“实体”概念来概括一切特殊具体事物的共同本质是客观独立的存在,这表明他在寻求物质的一般概念。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把“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区分开来,认为“种”“属”等东西是一种共相,是不能离开个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第二实体”是后于“第一实体”的。在这里,他是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一般的东西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不能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柏拉图理念论唯物主义的克服。 11.《理想国》柏拉图的对话录之一,其中阐述了其政治观点希望以哲学家为统治者来统治从而实现一个乌托邦国家。
12.《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其后面给牛顿等人很大的启发。
13.《工具论》亚里士多德主要论述了演绎法,该书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4.《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它是西方思想传统中的最重要的经典文本,或者说是奠定西方思想传统的重要着作,它展示了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的面相和终极的原因的探索。本书最终考察了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而提出关于普遍知识的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
15.悬搁判断:批驳可知论,提倡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逻辑论据之一、古希腊梅特罗多洛、克吕西普、埃奈西德穆、阿格利巴、美诺多托斯等提出。就认识对象作出直接的或间接的判断都是不可能的.这些判断是建立在其他判断上的,势必导致“无穷倒退”.对认识对象作出的正反两个判断.都能同等地得到证明。因而导致“二律背反”.即“既是又不是”.“既不是又不是不是”。这样.既不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又不能作出否定的判断.只能“悬搁判断”。存而不论、放弃一切认识活动。他们宣称.怀疑论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每一个判断都有一个相反的判断;相信这个原则的结果、就要中止判断、对呈现在面前的对象不能有所言说,由此达到“心灵平静无忧”的目的。
23.实在论: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提出的意见,只有“理式”或者理念才具有充分的存在和实在,个别的东西是没有充分的实在和存在的。
24.唯名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
25.《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 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27.论物体:霍布斯指出,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就是物体,关于物体,他是这样定义的:“就是这个东西,由于它有广袤,我们一般称它为物体;由于它不依赖我们的思想,我们说它是一个自己存在的东西;……可以说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所以,物体的定义可以这样下: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霍布斯的物体定义概括了当时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成果,克服了培根物质观的朴素性,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的、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霍布斯认为,物质是永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世界统一于物质,除了物质实体以外,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任何非物质的实体。所谓世界,就是无数的物质实体的总和。?
1
28.天赋观念:17世纪的法国唯理论哲学家R.笛卡尔是典型代表;这种学说又为现代西方哲学所继承和发展。 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源于柏拉图的《斐多篇》中灵魂里就已经分有各种各样永恒的普遍形式“理念”,只是在灵魂与肉体结合而降生为人的时候把它们暂时忘记了;后来受到经验的刺激,引起回忆,才重新恢复他原有的精确知识。(笛卡尔) 30.白板说: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的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洛克)
32.内省经验:洛克把一切知识归根于观念,一切观念又可被分析为简单观念。洛克断言,简单观念是不可再分的,是构成知识的固定不变的、最单纯的要素。所有的简单观众念,都来自外部感官或内省,也就是说,都来自外部经验或内部经验。(洛克)
33.单子:单子是孤立的、封闭的、互不影响、互不作用的。1.由于单子没有部分,是不可分的,因此,它不能以自然的方式,通过各个部分的结合而产生,或通过分解而消灭。单子的开始和终结只能一下子发生,它只能通过被创造而获得开始,只能通过被消灭而终结。2.单子是非物质的精神性的东西。精神实体不具有形体,因而是单纯的、不可分的。3.单子的数目是无限的,单子有质的区别。(莱布尼茨)
34.预定和谐论:\"预定和谐说\"是莱布尼兹关于身心关系的理论。他反对笛十儿的交感论,提出了\"预定和谐说\"的平行论的主张。他认为,单子是孤立的、封闭的、互不影响、互不作用的,但由于上帝率先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子在发展过程中,是协调一致的。(莱布尼茨) 35.印象和观念:强调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实际上为经验论基本原则。(休谟)
36.知性:知性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认知能力。(康德) 37.理性:建立在先验认知能力之上的认识能力。(康德)
38.感性:通过我们被对象刺激的方式来接受观念的能力。感性=感觉素材+直观形式也即时空。(康德)
39.先天综合性判断:指谓项不是从主项分析出来的﹑但又必然地和主项联结著的判断。既具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同时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如7+5=12。单纯联结7和5的概念﹐根本分析不出12这个谓项﹐只有藉助于直观﹐例如藉助手指的逐一相加﹐然后才得出12这个概念。所以算术命题永远是综合的﹐然而它又是先天的﹐因为7+5=12这个命题具有不是来自经验的普遍必然性。(康德)
40.先验统觉:先验统觉是自发的活动,它把直观带给主体,使它们能被结合为判断。统觉的先验统一具有“我思”的形式。“我思”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而起作用,并以综合作为它的主要功能。在统一现象时,它必须按照范畴而进行。然而,它自身先于范畴,并且确实是范畴的源泉。先验统觉自身不能被进一步地规定,它是人类知识范围的最高原理。(康德) 41.统觉:意识,或表象外部事物的内部状态的反思知识。(莱布尼茨) 42.自由: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康德)
43.现象:现象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否认现象之外的本体存在,或认为人类认识的范围只限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自身或事物的本体非人所能认知。(康德) 44.物自体:指认识之外(现象之外)的,又绝对不可认识的存在之物。(康德)
45.意志自由:意志是心灵的一种活动,当康德用“意志”的时候专指心灵活动自由的一面,与理性和感性想区别。理性与感性严格来说都是不自由的,因为理性要遵守理性的规律,例如逻辑;而感性要遵守感官的认识形式。但康德又认为人的心灵是自由的,虽然认识活动必须遵守认识的规律,但有一个自由,那就是能够进行选择。例如看到有人落水,我可以选择救也可以不救,这不受任何规律的限制。因此康德用意志代表心灵三种活动中自由的一面,称自由意志。(康德)
46.表象:凡意识到的、想到的一切都可以叫做表象。(康德)
2
47.绝对命令:表达普遍道德规律和最高行为原则的术语。(康德)
48.善良意志:以普遍的立法形式——道德律为其根据或动机。是先天的、纯粹的意识;他决定影响并体现在人的个体意志之中,使个体意识在方向上和自己保持一致。(康德) 49.实践理性:指与我们的行动和选择有关的理性。所以,实践理性首先与我们对行动的理由和动机的理解相关。人类理性有两种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一是意志功能,康德称前者为理论理性,称后者为实践理性。(康德)
50.《实践理性批判》康德三大批判之一。康德扮演的是基督教真理的维护者,是他首次确定了精神的永存和上帝的存在。书中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康德认为人在绝对服从道德律令的情况下,不应该只是去寻找快乐,而应该去寻找上帝赐予我们的幸福。
51.《判断力批判》康德三大批判之一。康德寻求两个分割的世界的沟通,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反思判断力。既带知性性质,又带理性性质,从特殊去寻求普遍的反思判断力按照“自然合目的性”来沟通认识与道德两大领域,实现自然界的必然王国与道德界的自由王国的和谐,康德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之间建构一反思判断,最终完成了其先验论哲学体系,此书分《审美判断力批判》与《目的的判断力批判》两部分。 52.《纯粹理性批判》康德三大批判之一。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54.《利维坦》霍布斯的“利维坦”原为《旧约圣经》中记载的一种怪兽,在本书中用来比喻强势的国家。该书系统阐述了国家学说,探讨了社会的结构,其中的人性论、社会契约论,以及国家的本质和作用等思想在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是西方最著名和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
55.《人类理解论》这部大约30万字的论著,花费了作者17年的时间。洛克解释这部著作的构思是为了“探究缘起、规律和扩展人类的知识,同时探究信仰、观点和共识的依据和程度”。洛克对真理的执着、以事实为据、对情感持疑以及他的忍耐力都在这部著作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人性理解论》是英国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作。洛克在本书的一开头就批判了笛卡儿的“天赋观念”和莱布尼兹的“天赋实践原则”,提出“人心就像一张白纸,上面什么字迹也没有”,“人类一切知识的泉源就是经验”。在书中,洛克提出了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的学说,论述了知识的本性、形成、等级和范围等问题。洛克把广延性、运动、不可入性等称作物的第一性的质,把颜色、声音等称作第二性的质,它们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相应的简单感觉和简单观念,然後再由这些简单观念形成复杂观念,由此产生知识。
56.《人类知识原理》认为只要否定了物质的客观存在,就可以驳倒唯物主义,“移掉”无神论的基石。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事物只是观念的集合,观念存在于感知者心中,提出“存在即被感知”的唯心主义基本原则,宣称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而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了避免唯我论,他肯定观念来自上帝,并认为观念的存在就证明上帝存在。
57.《人性论》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大卫·休谟)
58.《人类理解研究》是一本由大卫·休谟编写的有关人类理解能力的书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各派哲学、观念的起源、观念的联络、关于理解作用的一些怀疑、关于这些怀疑的一种怀疑主义的解决法、可然性、“必然联系”的观念、自由和必然、动物的理性、神迹、特殊的大意和来世的状况、怀疑哲学等。
59.《方法论》是笛卡尔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影响,有人曾说:欧洲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笛卡儿主义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论的影响,而不是指笛卡儿的二元论哲学。
3
60.《形而上学的沉思》书的内容是在宗教的外衣下为科学思想探寻根据。(笛卡尔)
61.形而上学:既指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指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的生成和演化,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自然界的规律法则,灵魂是否存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自由意志等。总之,存在,虚无,宇宙,灵魂,自由意志……所有玄之又玄的问题,都属于古老的形而上学话题之一。
64.《人类理智新论》德国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这是他针对J.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进行论战的作品,其章节标题都依洛克的原书,并用代表洛克和他本人的两个人对话的形式写成。
65.《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全部理性知识,或者是质料的,与某一对象相关;或者是形式的,仅仅涉及知性的形式和理性自身,涉及思维的普遍规则,而与对象之间的差别无关。形式的哲学称为逻辑学,而质料的哲学按照其所研究的特定对象及对象所服从的规律,本身又划分为两个部分。这是因为这些规律或者是自然的规律,或者是自由的规律。关于自然的规律的科学称为物理学,关于自由的规律的科学称为伦理学。物理学也叫做自然论,伦理学也叫做道德论。(康德)
66.《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本书包含了康德哲学体系最主要的观点,而且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本书可以说是康德此前一部巨著《纯粹理性批判》的“通俗本”。在书中,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理性)作了一个批判性的研究,要为人类未来建立一种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做好头脑上的准备。
68.《逻辑哲学论》本书的结尾有些令人惊讶,达成了关于哲学的有点激烈的结论。它明确的建议任何形而上学的讨论都位于意义领域之外,而唯一正确的哲学方法是为自然科学而舍弃哲学。
69.自因:是西方哲学史中标明自身是自身存在原因的。
70.范式: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
4
8、简述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基本特征。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指的是一种由基督徒自觉地以基督教信仰为指导,但又通过人的自然理性论证其原理而建构的哲学形态。基督教哲学与希腊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基督教哲学始终处在理性与信仰的矛盾之中。诉诸于信仰的宗教神学具有绝对的权威,然而哲学的思辨却需要理性的力量。基督教哲学试图调和两者,用理性来证明信仰。但是由于两者在根本上是矛盾的,因此最终不仅损害了信仰,也失落了理性。
2、超验性。基督教哲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无限的超验世界,开拓并丰富了人类精神世界。 3、内在性。墓督教使无限的精神(实体)具体化在个人的心灵之中,它诉诸于个人的内心信仰,主张灵魂的得救必需每个人的灵魂在场。
4、自由的问题。自由意志问题始终是基督教思想中的难题。
5、超自然主义的观念。基督教思想中自然不但没有神性,而且是上帝为人类所创造的可供其任意利用的死东西。基督教的观念使后人在认识世界之外亦树立了改造世界的观念。 教会虽然伴随着世俗化对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良影响,但是对于保存文明火种起到了积极作用。
9、简述经院哲学中唯实论与唯名论之间的争论。
中世纪经院哲学在利用希腊哲学为神学服务的同时,也继承了它的问题。一些哲学家主张普遍的共相是真正的实在,殊相或个别的东西不过是现象,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共相不过是概念、语词而己,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前者被称为“唯实论”,后者被称为“唯名论”。
人们通带将唯实论与唯名论之间的争论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唯实论和唯名论都具有比较极端的倾向。例如11世纪时的唯实论者安瑟尔谟就认为共相是先于和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经院哲学中期是它的繁荣时期,托马斯•阿奎那主张一种温和的唯实论。在他看来,从认识论来说,感性认识先于理性认识,因而殊相在先,共相在后:从本体论上看,共相在先,殊相在后。经院哲学晚期是唯名论成就卓著的时期,主要代表是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脱和威廉•奥卡姆。唯名论者强调个体的实在性和独立性,认为个体是真实的存在,共相没有单独的存在,共相不过是存在于理智中的概念或符号,现实中没有与这种符号相应的实在的对象。
经院哲学试图调和理性与信仰,但是在唯实论与唯名论的争论下,不仅动摇了信仰的支柱,亦对理性产生了怀疑,经院哲学由此一蹶不振。
14、简述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近代哲学是一种不同于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哲学的崭新的哲学形态。
首先,希腊哲学以朴素直观为其基本特征,而近代哲学则是“反思的”,它以主体性原则为其基本特征。其次,近代哲学则是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所以它的科学精神有坚实的基础。希腊人只要求认识自然而没有改造自然,而近代哲学则增加了改造自然的任务,结果人从自然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的主人。
与基督教哲学相比,近代哲学试图以理性取代神学的权威。当近代哲学并没有彻底抛弃基督教哲学的传统,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代哲学具有一定的神学不彻底性,另一方面近代哲学也在不同程度上受惠于基督教的某些观念,例如基督教视自然为可供人类任意支配的低级存在的自然观,就构成了近代科学机械自然观的基本前提。
因此,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通过主体与客体的分离而树立起主体性原则,在思想的深入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亦使它始终难以摆脱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
5
启蒙主义是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人们通常将18世纪法国哲学称为启蒙主义。启蒙主义以理性为最高权威,以自由为至上的理想,反对宗教迷信、封建专制和愚昧落后,推崇理性,提倡科学,传播知识,教化大众,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主义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哲学家们在自然科学伟大成就的鼓舞下,试图将科学的精神、理论和方法推广到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全部领域的时候,便形成了一种机械决定论的世界观,不仅否定了自由,也否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15、经验论、唯理论关于认识论问题的争论述评。 近代哲学之初,知识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哲学家们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别,亦即经验论和唯理论,前者主张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后者则主张知识必须是从理性固有的天赋观念推演而来的理论体系。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和休谟;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争论首先集中在知识的来源问题上。经验论者强调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离开经验就没有知识,因而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它的相对性和偶然性使它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的基础。知识只能是以理性中固有的天赋观念为原则,合乎逻辑地推演出来的理论体系。其次在知识确定性的标准问题上,经验论者认为感觉经验是判定知识是否有意义的唯一标准,而唯理论者则主张用清楚明白为标准来判定知识的真理性。最后是方法论问题。经验论者从实验科学出发,试图建立一种经验归纳法,以经验归纳的方式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唯理论者则以几何学方法为榜样,试图建立一种理性演绎法,将人类知识建立成为严密精确的科学体系。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各执一端,各自都有合理的成分,在长期的论争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共同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但是由于理论上的片面性,使得他们都不可能最终解决认识问题。
16、试论笛卡尔关于“我思故我在”思想的哲学意义。
笛卡尔认为,在所有的知识真假难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的唯一妥当的方法就是来一次普遍的和彻底的怀疑,将一切稍有疑窦的意见清除出去,寻找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知识作为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当我们发现所有一切都是可疑的时候,这个怀疑本身却表明了一条无可置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本身是无可置疑的。换言之,怀疑必然有一个怀疑者在怀疑,思维必然有一个思维者在思维。因此,“我思故我在”乃是一条真实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之动摇的真理。
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以主体性原则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方向。然而,他将“我”看作思想的实体却是不合法的。不仅如此,当他为近代哲学确立主体性原则的同时也留下了一道二元论的难题,使后来的哲学家们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时始终难以摆脱困境。
18、简述莱布尼茨“预定的和谐”的学说。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实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质,一方面必须是不可分的单纯性的实体因而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必须在其自身之内就具有能动性的原则,这样的实体就是“单子”。所谓“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它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内在目的。单子作为单纯的精神实体具有“知觉”和“表象”的能力,由于“知觉”的清晰程度不同而存在着质的差别,形成了一个等级系列。单子之间的等级是无限的,从上帝到最低
6
级的单子,其间存在着无限多的等级,这些等级之间没有分离的间隔,因而整体是连续的。然而,这一连续性的宇宙图景毕竟只是静态的结构,由于每个单子都是自因的自动机,而且单子与单子之间没有相互的物理影响,所以任何单子的发展变化都有可能破坏这个连续性的整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莱布尼茨提出了“预定的和谐”的理论。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一切单子的全部发展情况,在安排好了每个单子各自独立的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使其余的单子各自作相应的变化,因而全部单子的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和谐一致,始终保持着整体的连续性。因此,整个宇宙就好像是一支庞大无比的交响乐队,每件乐器各自按照预先谱写的乐谱演奏不同的旋律,而整个乐队所奏出来的是一首完整和谐的乐曲。 在莱布尼茨哲学中,“预定的和谐”既是宇宙整体的连续性秩序的基础,也是心身关系协调一致的保证,构成了其哲学的最大特点。他以“预定的和谐”这个最大的奇迹排除了其他所有的奇迹,也排除了上帝对自然过程的任意干预。
19、洛克的认识论思想述评。
在近代哲学中,洛克是第一个将经验论构造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他假定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由经验在上面印上了印痕,从而形成了观念和知识。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感觉,一是反省,即“外感觉”与“内感觉”。感觉的对象是外界事物,反省的对象则是内在的心理作用,这两种经验在心灵这张白纸上写下了观念的文字,因而一切观念都来源于经验。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的。观念可以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所谓简单观念就是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简单观念有两个基本特点:被动性和单纯性。所谓“复杂观念”就是由几个简单观念所组成的观念。心灵利用简单观念来构成复杂观念的作用主要有三种:(1)组合作用;(2)比较作用;(3)抽象作用。
所谓知识就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亦即对于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我们的知识只与我们的观念有关,观念是知识的对象。知识有三个等级,它们从高到低排列为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其中直观知识具有最高的确定性和可靠性,是全部知识的基础,感觉的知识则是单纯或然性的知识。
我们的知识只是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因而它的范围是非常狭窄的。首先,知识的源泉即感觉和反省这两个经验的“入口”太小太狭窄了。其次,我们的观念比经验的范围更狭窄。最后,我们的知识的范围比观念的范围更狭窄。洛克一方面承认心外有物,另一方面又主张认识只局限在观念范围,因而不仅无法证明心与物的一致性,而且走向了不可知论。
20、简述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 物体的性质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所谓第一性的质就是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这是物体所固有的根本性质或“原始性质”、基本性质。所谓第二性的质则是物体中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组织和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这种性质依赖于第一性的质的变化,又叫做“附属性质”。 与物体的两种性质相对应,在我们心中也存在着两种性质的观念。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尽管也是由物体中的运动刺激感官而产生的,然而在物体中却不存在它们的“原型”,所以只是心灵对物体性质的主观反映。洛克关于物体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代表了当时机械论物质观的典型立场,即只承认物体的机械性质,如大小、形状、运动等等,力图用数学和力学的观点解释自然,将物体的本质仅仅理解为量的规定。
21、简述巴克莱关于“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的学说。
巴克莱是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了洛克的经验论思想,认识到其哲学中所蕴
7
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如果坚持心外有物的唯物论立场,必将导致怀疑主义和无神论的后果,因此他着重发挥了洛克哲学的主观主义因素,试图从经验论的立场证明上帝的存在。他的论证过程是将可感事物与事物本身看作是一回事,从观念的存在即被感知推及到存在就是被感知,继而区分被感知的观念与感知观念的心灵,从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
认识的对象是观念,观念不可能离开心灵而独立存在,因此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既然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那就意味着一切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对象和感觉是一回事,所以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也可以说,存在即被感知。当然,巴克莱的目标是证明上帝的存在。宇宙中有三种存在:第一种只是存在于感知者心中的观念;第二种是可以感知观念的被创造的精神,即我的心灵和其他所有人的心灵;第三种是永恒无限的精神,亦即上帝。任何事物都具有可感性质,所以它们能够被我们所感知,在于这些可感性质是上帝的作品。巴克莱试图从经验论出发证明上帝的存在,我们可以称之为感觉论的唯心主义。
22、休谟的怀疑论思想述评。
休谟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底,得出了怀疑论的结论。在他看来,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但是在感觉经验自身的来源问题上,经验也只好沉默了,因为超出经验之外不可能产生任何知识。洛克和巴克莱由于没有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底,所以才主张感觉来源与外部事物或是来源于作为精神实体的上帝。在感觉的来源问题上,休谟的回答既不同于唯物主义,也不同于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而是采取了存疑的立场。
首先,休谟在感觉经验的来源问题上的确持存疑的态度,认为我们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他从经验论的立场出发退守常识,认为我们只要不去追问感觉的来源问题,能够合理地解释感觉经验就足够了。所以,休谟的怀疑论是“温和的怀疑论”。他认为这种温和的怀疑论不象彻底怀疑论那样有害,相反是有益于人类的,因为他将我们的研究限制在了最适合于人类理智这个狭窄官能的那些题目。
23、休谟的因果观述评。
休谟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从洛克哲学出发,将经验主义原则贯彻到底,得出了怀疑主义的结论,他的因果观就是这种怀疑主义的集中体现。
休谟从经验主义立场出发,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过感觉经验究竟从何而来,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感觉经验虽然是我们被动地接受的,但是心灵可以自由地组合分解由经验而产生的观念。休谟把我们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观念的知识,一类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关于观念的知识”只关系到观念自身的关系而与外部事物无关,所以只要它们与自身相符就是真理,因而是“必然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历史学等在内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就不同了,它们是“或然的知识”,因为这类知识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而经验归根结底是或然的。
休谟通过对因果关系的深入考查,认为因果关系的发现不可能通过理性而只能通过经验,但是经验同样也不可能告诉我们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因为相对、个别和偶然的经验重复一万次仍然是相对、个别和偶然的经验,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必然地推论出明天的结果。尽管多次重复的经验并不比单一例证提供更多的东西,但是它们却能够以一定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心灵。当我们经常性地经验到事件A之后总有事件B相随时,这就使我们对事件A的经验与对事件B的经验之间产生了某种习惯性的联想。于是休谟得出了结论:“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8
25、简述卢梭关于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学说。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揭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的矛盾。他使用抽象的分析方法,把社会人与自然人加以比较,将剔除人的社会性之后所剩下的东西看作人的自然本质,由此来研究决定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
在人类中有两类不平等,一种是自然不平等即生理不平等,一种是社会不平等即精神或政治上的不平等。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差异在自然状态下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社会状态下,不仅社会不平等,即使是自然不平等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开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的结果就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生和深化。社会不平等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利则是第三也是最后阶段。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是不平等的深化和普遍的道德堕落。物极必反,极端的不平等终将为平等所取代。卢梭关于社会不平等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渗透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受到了恩格斯的高度评价。
26、简述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哲学意义。
在康德看来,经验论与唯理论虽然未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是它们的争论却达到了一个共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不可能来源于后天的经验,而只能来源于先天的东西。他既同意经验论的原则,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但是亦坚持唯理论的主张,普遍必然性只能来源于先天的东西。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正是通过对这个难题的反复思考,康德在哲学领域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认为,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知识,亦即符合理性的认识形式,由于这些认识形式先于经验而为理性自身所固有,因而由这些先天的认识形式加工整理而形成的知识就具有了先天性亦即普遍必然性。因此,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来源与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
康德虽然由此而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是却立刻引出了新的问题。如果对象必须符合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那就意味着对象实际上具有两重性:其一是事物对我们的“表现”,其一是事物的“物自体”。由于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既是知识普遍必然性的保证,同时也是对事物的限制,所以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而不可能认识物自体。这也意味着事物还有不被我们的认识形式所限制的一面。所谓不受限制的东西也就是无限的东西,亦即自由的东西,尽管我们不可能认识自由,但是却可以思想自由而不至于陷入矛盾。于是,不可知论在限制理性的认识能力即“理论理性”的同时,就为理性的实践能力即“实践理性”开辟了道路,因为实践理性或道德乃是以自由为前提的。 “哥白尼式的革命”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通过先验论的方式为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作证明,一是通过限制知识的方式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提供根据。
27、康德是怎样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的?
在康德看来,知识是由判断构成的,判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析判断,一类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虽然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判断,但是由于其宾词是从主词中抽出来的,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新知识,因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综合判断中的宾词是后来通过经验而加在主词上的,它能够带给我们新的知识,不过科学知识不仅需要有新的内容而且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性即先天性,因而综合判断又可分为“后天综合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是科学知识。在康德看来,知识的内容是由经验给予我们的,而知识的形式则是由主体之先天的认识形式提供给知识的,因此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证明理性自身具有先天的认识形式。于是,康德就把哲学研究的重心集中在对理性的分析和考察上,他称之为对
9
理性的“批判”。
康德把理性的认识能力称之为理论理性,理论理性由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环节构成。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理性的先天形式是理念。就知识的构成而言,感性提供经验材料,知性对之进行综合统一,从而形成了知识。至于理性,其作用是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综合统一,以便调整成为体系,因而与感觉经验无关,不具备认识论的作用。所以“先天综合判断”的“综合”来自感觉经验,而其先天性则来自知性范畴。 因此,康德以先验论的方式证明了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主张知性为自然立法,现象是可以认识并且能够形成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物自体则是不可知的领域。
28、简述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批判。他以“哥白尼式的革命”将事物划分为显象和物自体两个方面,认为我们关于现象可以形成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但是对物自体却不可能有任何有效的知识,因为我们对之无法形成任何经验。所以就知识而言,自然科学是可能的,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的认识从感觉经验开始,通过知性范畴的综合统一而形成了知识,但是人类理性并不就此而满足,它还要使知识成为体系,追求知识的完满性。理性的作用是“调整性”的,它与经验无关而只与知识相关,其作用只是引导知识进一步完善,将知识调整成为体系,所以理念的统一性只是“理想的统一性”而不是“现实的统一性”。然而,由于人类理性总是穷根究底,非要去追问经验背后的根据是什么,这就使它错误地把理念的“理想的统一性”当作了“现实的统一性”,从而陷入了“先验幻相”。在康德看来,任何表象都是可以经验的,但是表象之全体却是不可能经验的,而且我们只有一种认识工具,那就是只能在经验中使用的知性范畴。因此,当理性要求认识现象背后的统一根据的时候,它就不可避免地迫使范畴作超验的使用,由于我们对此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知识。
康德通过对理性的批判证明了科学知识是可能的而以往的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形而上学本身没有意义。我们对理性的批判虽然证明超验的对象是不可知的,但是也因此而证明了它们是可能存在的:我们的认识对象是现象,而现象并非终极之物,在它背后一定还有东西存在,虽然我们无法认识它们,但是却可以将它们思想为自由的东西。
29、简述康德关于“二律背反”的理论。
我们的认识能力只在经验范围内是有效的。当理性要求认识世界之整体从而迫使范畴作超验使用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的依据,所以对于世界之整体便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而它们各自却又是能够自圆其说的,康德称这种理性的辩证法为“二律背反”。 康德关于二律背反的思想揭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同时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30、简述康德关于“定言命令”的学说。
按照康德,自然法则体现为以“是”为系词的叙述式,理性法则乃是由“应该”连结起来的命令式,因而对人表现为命令他“应该做什么”的道德法则。道德法则是一种命令式,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命令式都是道德法则。我们有两类命令式,一类是假言命令,一类是定言命令。所谓“定言命令”则是一种无条件的命令式,在这种命令式中,目的与手段是统一的。定言命令是道德法则的形式。道德法则作为定言命令是一种纯粹的形式规定,具有这样一些形式上的特征:
第一,“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个“普遍性公式”是定言命令最重要的公式,康德有时甚至称之为“唯一的定言命令”。
10
第二,“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的人格中的人性和其他人格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仅仅看作是手段”。康德所谓的“人是目的”也就是说“理性是目的”。 第三,“每个有理性者的意志的观念都是普遍立法意志的观念”,从而“每个有理性的存在,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由于意志自由而可能的目的王国中的立法者”。当我们按照定言命令而行动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按照自己制定的法则而行动,我们既是守法者也是立法者。
这三个公式实际上是定言命令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应该是对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有效的“普遍法则”;应该是能够成为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的“自在目的”;应该是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作为理性存在而自己为自己确立的法则。通常人们说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发生了主体能动性,实际上真正体现主体能动性的是理性为自身立法,因为它体现的是人类理性的自由。
31、简述康德关于“实践理性的公设”的学说。
当康德把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从功能上划分清楚之后,他立刻就面临着理性的统一问题。理性是统一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是它的两种功能。康德确立了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我们不可能让理论理性统治实践理性,因为那样一来就势必毁灭了自由,因此只能由实践理性来统治理论理性。
康德通过使意志的动机与行为的效果“划清界限”的方式来维护道德的纯洁性,但是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可以遵从理性自身的法则行事,这种道德法则与经验无关亦与行为的结果无关,它属于纯粹理性的理想世界,而行为则不可避免地要落入由必然的自然法则所统治的现象世界,这就意味着动机与效果是完全分离的,这一问题要求康德说明理智世界与感觉世界之间的关系,为此他提出了实践理性的“公设”。人类理性由于敬重道德法则而向往一个无条件的对象即“至善”,“公设”就是这个由道德法则而成立的“至善”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假设。实践理性有三个“公设”,这就是“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仅就道德法则而论,它是无条件的,并不需要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为其基础和前提,但是一涉及到道德法则的实现,那就不是道德法则力所能及的范围了。显然,这是康德哲学二元论性质的必然结果。
32、简述费希特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费希特最初是康德哲学的追随者,但逐渐对康德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不满。在费希特看来,康德的批判哲学是不彻底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为认识设定了两个不可缺少但却又是不可知的逻辑根据:一是在主体之外有一个不可知的自在之物(物自体),作为感觉经验的根据;一是在主体之中有一个同样不可知的先验自我,作为一切先天综合知识的逻辑根据,而实际上这个先验自我也就是《实践理性批判》中道德的意志本体。在费希特看来,康德承认物自体的存在,这等于非批判地将因果范畴运用到了经验范围之外,所以与其哲学的基本原则是矛盾的。当康德把物自体看作是感觉表象的原因的时候,他的确将因果范畴非法地使用到了经验之外。另外,康德哲学虽然以先验性为特征,但是经验主义因素太浓厚了,而且他的二元论使其哲学无法成为一个一以贯之的哲学体系。
34、黑格尔关于“实体即主体”的思想述评。
黑格尔认为,我们不仅应该将宇宙之最真实的存在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宇宙万物之统一的根据既是客观的亦具有能动性,而且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己完成自己的过程。我们之所以必须将实体理解为主体,是因为只有将实体看作是主体,看作是在其自身内就具有能动性,因而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得实体”,它才是
11
一个真正现实的存在。实体的主体性表现在它是纯粹的否定性,它是单一的东西分裂为二亦即自己把自己树立为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中的差别,从而回到自身而成为真正的现实的过程。换言之,实体由于自身中的否定性因素而展开自身,从潜在成为了现实。因此,宇宙万物的统一根据亦即“绝对”是一个自我运动、自己完成自己、自己成为自己,从潜在到现实的“圆圈”,它以终点为起点,以终点为目的,只有到了终点才成为现实的。
黑格尔关于实体即主体的思想体现了古代哲学的客观性原则与近代哲学之主观性原则的统一。在黑格尔看来,认识克服自身的局限而达到与对象的同一性的过程,也就是实体与其自身达到统一性的过程,因而认识活动参与了实体的本体论运动,或者说,认识活动就是实体的本体论运动。于是,黑格尔把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统一了起来。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学说虽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是亦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主张真理是过程、真理是全体、真理是圆圈,从而从哲学史的高度将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统一在一起,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
35、简述黑格尔关于“思想的客观性”的理论。
按照黑格尔的观点,真正的客观性是为思想所把握的事物的本质。黑格尔通过思想的四个特点阐述了他的有关思想。
首先,思想是能动的普遍性。思想是贯穿于整个认识之中的本质性因素。其次,思想是对事物的“反思”。事物的本质并不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要想认识它就必须深入到事物的背后,对它进行反思。再次,只有借助于“反思”去改造直接的东西,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最后,思想“反思”的产物不仅是客观的,而且作为思想的能动性的体现,也是自由的产物:从形式上说,思想是我们的思想,而我是独立自由的;从内容上看,思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从而摆脱了一切个别偶然的东西的限制,是无条件的普遍的东西。
在黑格尔看来,具有上述这四个特点的思想,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的思想,就不仅仅是我们的主观思想,而且就是事物的本质,因而可以称之为“客观思想”。于是思想就统摄一切而成为思想和存在的共同基础了。由此黑格尔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原则。
36、简述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理论。
黑格尔从“实体即主体”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思想不仅是思想的实体,也是存在的实体,这种思想就是“客观思想”。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首先,黑格尔所说的“思维”主要指的是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外的“客观思想”。所谓“存在”指事物的本质。因此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有两重含义:一方面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指的是事物与其自身的概念相一致,事物只有符合蕴含于自身之中的概念才具有实在性,因而事物生成的过程也就是实现自身本质的过程。另一方面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指的是我们的思想能够把握存在于事物之中的本质,而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的思想就不仅仅是我们的主观思想,而且就是事物的本质,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思想”。于是,思想就统摄一切而成为思想和存在的共同基础了。由此可见,本体论与认识论这两个方面在黑格尔哲学中是统一的,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学的一致性是黑格尔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黑格尔试图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同一的基础上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由于在他看来只有思想能够认识思想,只有精神能够把握精神,因而如果思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那么事物的本质就是思想,所以他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
37、简述黑格尔关于“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思想。
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精神对绝对的认识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亦是一个由浅入
12
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哲学史恰恰就是这一过程的最高体现。在哲学史中,每个哲学体系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哲学原则,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一个阶段。因而看似相互对立、杂乱无章的哲学史实际上乃是“一个”哲学的发展过程。换言之,不同的哲学体系不过是一种哲学在不同阶段上的表现,它们独特的哲学原则就凝结为范畴,构成了范畴体系上的诸多环节。所以黑格尔主张历史与逻辑是一致的,他所作的工作无非是将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哲学史纯化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的范畴体系。
38、概述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通常我们所说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哲学全书》的体系。黑格尔对于哲学体系的思考由来已久,因为这乃是康德、费希特和谢林试图解决而没能最终解决的难题。在他看来,哲学是科学,而唯有当它是一个体系的时候才真正称得上是科学。《哲学全书》分三大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逻辑学”是研究理念的自在自为的科学,它讨论的是纯粹的本质性因素亦即纯思想规定或范畴;“自然科学”是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它讨论的是理念外化自身而成为自然亦即理念的外在表现;“精神哲学”研究的是理念由它的异在返回它自身的科学,它讨论的是通过人类精神理念重新获得自己的形式,从而成为真正的现实的过程。
39、简述黑格尔关于“辩证的否定”的思想。
辩证的否定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在黑格尔看来,事物之中的差别是“对立面的统一”。因此,否定性构成了推动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事物之中存在着差别,所以事物之中包含着否定性的因素。黑格尔认为“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者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抽象的虚无,而是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这就是说,否定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否定,所以否定的结果也有规定性。因此,否定的结果其实是从否定之中而产生的有内容的东西,这就使事物发展为更高更新更丰富的阶段。黑格尔将这种辩证的否定称为“扬弃”。
扬弃或辩证的否定包含着三个环节:一是否定,二是在否定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保留,三是向更高的阶段的过渡。列宁十分恰当地把它概括为“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因此,“辩证的否定”乃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前一阶段中的差别和矛盾的运动产生了后一阶段,在后的阶段是在先阶段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亦是对在先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前一阶段中的合理因素就保留在后一阶段之中,成为它的构成因素或环节。于是,整个事物过程就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着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有机整体。
40、简述黑格尔关于哲学是一个“圆圈”的思想。
黑格尔辩证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把宇宙万物看作是一个由于其内在矛盾而自我运动的过程,从而把真理理解为过程、结果和全体,理解为一个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是一个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是在后的阶段越具有现实性和真理性,因为它们是前阶段“扬弃”自身的结果,因而克服了自身的缺陷并且保留了合理的因素,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把此前一切阶段都包容于自身之内的整体。于是哲学之整体就是一个圆圈,在它之中,起点与终点乃是目的与目的的实现这样一个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关系。
黑格尔的辩证法以“三一式”为其形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题、反题与合题。一般说来,正题是肯定的环节,它表明矛盾此时还处于潜在的阶段;反题是否定的环节,此时矛盾双方得到了展开;合题则是“否定之否定”的环节,它是正题与反题的对立统一。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正题、反题与合题的“圆圈”所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圆圈”。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