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努力提升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2020-11-19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建设新农村 阂袁拮:孝3唷 j礤 碗国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努力提升教育且艮务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 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依巍巍秦岭,北接古都西安, 教育工作制度。区人大、政协定期听取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工作 全区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耕地87万亩,辖15个乡镇.】0个 汇报。2oo5年10月,区人大组织区内的市、区、乡人大代表.对 街道办事处,671个行政村,94万人口 2oo5年,全区实现生产 全区《职业教育法》执行情况进行了集中视察评议,有效促进 总值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亿元,地方财政收 了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 推动了全区职业教育的健康快 人完成3.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3331元。 2oo2年以来.我区根据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创建 速发展。 二、建设重点职校,发挥带动作用。为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 教育强县活动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 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的决定》精神,结合长安城市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大 加强职业学校建设,夯实办学基础,是职业教育服务新农 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努力构建 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三年来,我区共多渠道筹集资金50()o多万 普、职、成“三教”沟通、农科教结合共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元,为职业学校建设减免各种规费436万元,解决了困扰职业 服务的长安现代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发展的资金问题。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改革中等职业教育 我区在创建教育强区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升教 结构,坚持以职教中心建设为重点,公办与民办职业教育共同 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要做法是: 一发展,努力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一、强化领导,超前决策,全力创建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 是着力创建重点职校。2oo5年,区政府拨付专款3oo万 设的良好氛围 元.为职教中心续征土地l1.8亩.解决了学校建设用地不足问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列为全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 题;融资20()o多万元,建成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共1.8万平 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上形成共识.发展 方米,新建了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实习 上明确目标,资金上优先安排,考核上列为重点,在全区营造了 操作室、家电实习操作室,建立了.校外实习培训基地2个,基本 各方重视职业教育,上下支持职业教育,全力创建职业教育服 满足了职业班实际训练操作需要:减免学校建设相关费用120 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万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 是强化领导。区政府成立丁以区长任组长,教育、财政、 见》,支持职教中心自主选聘专业课教师l1名,选派25名专业 人事、农牧、林业、科技、文化、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领导为成 教师外出培训,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制定了《关于区职业教育 员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 中心统筹全区各类培训工作的通知》,将劳动力培训中心、电 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统筹协调全区职业教育工 大、教师进修学校和其他职业学校统一纳人职教中心范畴。健 作。区政府还建立了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区级领导联 全了职教中心办学体系。2oo5年,职教中心顺利通过了“省级 系包抓学校制度,以制度促规范,推动全区职业教育全面持续 重点职业学校”验收,幼教专业被命名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 发展。 与此同时.职业二中在区政府支持下,也多方筹资10()0万元, 二是超前决策。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适应长安城市化 建起了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公寓楼。充实了内部设施,晋升为 进程加快的形势要求,区委、区政府超前考虑,将职业教育列为 “市级重点职校”。十一中、十二中两所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也 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制定了《长安区2oo4——201O年高 得到根本改善。重点职校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优化了区域职 职中发展规划》、《关于区职教中心统筹全区各类培训工作的安 业教育布局结构,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排意见》.《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农 性文件,为全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优化职教专业设置。在加快重点职校建设的同时,我 村劳动力培训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 区将2所普通高中改制为职业高中,扩大了职业教育规模。围 绕服务经济建设.结合布局调整,合理设置专业,解决了专业重 强化了服务功能: 三是形成合力。建立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年度视察职业 叠问题,发挥r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皿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I}阂龛坩 主 零 咖’硒 建设新农村囊 三是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近年来.我区按照“积极鼓 开足了劳动技能课.在应厢初、高中毕业生中开展r“三后”培 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十六字方针,积极探索民 训(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后培训),为职业教育搭建平台。在职 办、民办公助及股份制办学、合作办学等办学形式,对民办职业 业学校创办综合高中,搭建职教与普教沟通桥梁,学生毕业后 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厚此薄彼,充分调动了 既可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又可直接就业。 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全区民办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 二是创新思路接轨市场。全区各职校均能根据市场需求, 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全区现有民办职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近 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合理设置专业,一些专业已形成规模,毕 2000人,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多元办学并存的职业教育发展 业生供不应求。职教中心的幼教专业,多年来安置率保持在 格局。 100%。长安十一中、十二中的电子电器专业毕业生在沿海城市 三、跟进需求。深化改革,增强职业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 就业普遍受到欢迎。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实现职业教育与市 自我发展力 场的接轨 2005年,区职教中 12"共为长安高校和农家乐经营户 我区结合市场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引导职业学校改 培训服务人员300余人,为餐饮企业培训服务员500多人,现 革招生制度,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增强职校自 已全部上岗:实现了同山东淄博市职教中心的联合办学,学生 我发展力。 毕业后由淄博职教中 12"负责安置;职业二中同深圳假日酒店等 一是坚持“四允许”.扩大职校招生自主权。即:由学校根据 三家四星级酒店及省明珠幼儿园、交大幼儿园达成了常年就业 办学条件自主确定招生规模,取消指令性招生计划。放宽入学 安置协议.解决了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 年龄,允许职校在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的同时,招收同等学历 三是积极实施职教兴区计划.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农民群 的人员(包括下岗工人、复转军人或农民);允许普通高中学生 众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又是直接受益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 在接受1—2年普通高中教育后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允许职业 农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们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学校在规定时间内补充生源;允许职校跨学区、跨地区招生。 紧密结合长安高校后勤服务、沿山旅游开发和科教兴农基地建 二是拓宽专业面向。鼓励各职业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按照 设需求,统筹指导区教育、农牧、科技、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 专业大类招生。允许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再根据个人愿 广泛开展种植、养殖、多种经营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开展 望确定专业,为学生提供宽松择业环境。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失地农民、下岗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 三是调整课程设置。鼓励各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在保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长安电视台开设“致富金桥”栏目,广 证课时总量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调整课程设置,使毕业生 泛宣传科技兴农信息和长安农民致富经验。区政府及时制定了 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教育有基础。 鼓励职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凡当年被录取并参加职业教育的农 四是加强教学实践。根据政府要求.各职校加强了生产、实 村残疾人或特困学生,每人每年补贴300元,以后每年可享受 习基地建设,引进先进设备,与行业、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了 连续补贴,资金来源于城镇教育费附加的20%:凡是我区参加 较好的生产实习场所。 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技能考核合格,并获得由劳动部门当年 五是灵活教学制度。实行全日制与学分制并举的弹性选课 核发的首科首证的人员,每人补贴100元。2004年全区职业学 制度,允许学生分段完成学业,工学交替。 校各类短期培训1121人,“三后”培训11000人,2005年培训 六是推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学能并举。目前.我区职 在册人数达4270人,经过不懈努力,全区已形成了“一个中心、 业学校毕业生基本都取得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三个分校、二十五个辐射点、五个农业专家协会”的大职教网 七是更新教学手段。重视网络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加 络,发挥了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积极作用。 强了职业学校校园网络建设,全区有8所职校实现了“校校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区职业教育得到r长足发展,职 通”。 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作用日益凸现。200o年以来.全区通过 这些改革措施,有力地增强了全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力。 职成教网络体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 2004年全区职校招生1723人,2005年全区职校招生2300多 的实用人才。开展行业培训年5万余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 人,招生人数均居西安市前茅。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令人欣喜,数 移培训年2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O万人次,提高了农民 以万计的长安农家子弟活跃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上海等 整体素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新农 沿海发达地区乃至日本、韩国、新加坡.拓宽了就业渠道,扩大 村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 了长安在外影响。良好的就业形势又促进了职教招生,为培养 进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化格局的形成.2005年,全区 大量的具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劳动者奠定了稳定的生源基础。 实现农村劳动力从一产到二、三产业转移近10万人,完成劳务 四、构建大网络。实施新计划,积极服务并推动区域经济建设 输出51198人;新增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花卉种植面积3万亩, 几年来.我区始终坚持走“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充 水产、畜禽养殖基地规模迅速扩大。以农家乐、建筑、运输、加工 分发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作用、积极构建大职教网络,形成 业和劳务输出为特色的乡镇达到1O个,专业村超过6o个;以 了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职成教育网络体系,为提高我区人口素 蔬菜、水果、花卉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为特色的乡镇、街道达 质,促进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15个,专业村超过8O个,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 一是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我区中小学均开齐 增收,有力地推进了长安新农村建设步伐。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