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SOUTHERNVOCATIONALEDUCATION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Vol9No4
Jul2019
产教融合中的校企双主体“目标—行为”
差异与对策研究
杨 结1ꎬ饶 勇2
(1广州南沙大酒店ꎬ广东广州511458ꎻ2中山大学ꎬ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产教融合是我国当前应用型本科和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ꎬ但基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校企双主体“目标—行为”差异正逐渐成为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主要因素ꎮ文章以广州南沙大酒店为案例ꎬ发现校企双方的认知与行动分歧主要体现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等不同层面ꎬ而通过科学认识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结构化企业培训体系、拓展学生自主知识获取场景、建立全记录和能力导向型的实践学习评估体系以及开展“学研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ꎬ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目标与行为差异ꎮ关键词:产教融合ꎻ目标—行为差异ꎻ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73X(2019)04-0019-06更关乎学校、企业、学生、政府和社会等各利益相关主体在互动关系结构与行为上的深刻变革ꎮ由于“产教融合”本质上是对人力资源供给侧的主动性和结构性变革ꎬ旨在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等多维度的有机衔接ꎬ因此势必会引发对校企“双主体”的角色、功能与实现路径等要素的实践反思和理论重构ꎬ并具体表现为对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动机和行为方式上的固有差异的认知与应对[2]ꎮ现有研究大多主张借鉴德国和日本等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来应对校企间的目标与行为冲突ꎬ如建立类似于德国“双元制”实训教育模式或日本“企业内教育”模式的新型校企关系等[3]ꎮ但值得注意的是ꎬ我国当前的“产教融合”改革发生于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全球性产业升级的特定时代
一、问题提出与理论背景
自2016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人社部等多部委联合启动«“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以来ꎬ我国多所应用型本科和中高职院校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为指引ꎬ在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合作企业的支持下ꎬ相继开展了面向多个应用型专业的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ꎬ以期解决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之间长期存在的供需错位“两张皮”问题[1]ꎮ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试错和理论探索ꎬ社会各
界逐渐意识到由“校企合作”向深度“产教融合”的转变不仅仅是校企结合形式和内容的简单升级ꎬ
收稿日期:2019-02-25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与考核管理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杨结(1957—)ꎬ男ꎬ广州人ꎬ广州南沙大酒店总经理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ꎮ
贫与旅游教育ꎮ(1201534394)
饶勇(1971—)ꎬ男ꎬ湖南岳阳人ꎬ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旅游业知识管理、旅游扶
20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第9卷
背景ꎬ而且面临地区间、城乡间和各经济部类间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现实挑战ꎬ因此不宜简单套用欧美国家形成于二战后经济复苏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ꎬ而更应该立足于鲜活的本土化实践ꎬ结合当前时代的经济技术条件来促进校企双方的“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ꎬ进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4]ꎮ
一ꎮ自2003年以来ꎬ酒店累计接纳了来自41所本科和中高职院校的2346名顶岗实习生ꎮ
从学校视角来看ꎬ学生顶岗实践被定位为学校教学活动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ꎬ因为企业可以提供学校教育资源体系所不具备的实践场景和职场氛围ꎬ在塑造和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上有校内模拟实训教学难以替代的系统性优势ꎮ正如某职鉴于此ꎬ本文以广州南沙大酒店的产教深度
融合成功实践为案例ꎬ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间目标行为差异的特征、内涵与有效对策ꎮ从西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ꎬ识别、总结和推广来自企业一线的最佳实践是加快产教融合和优化政策设计的有效途径[5]作为产教融合改革的先行先试者ꎬꎬ而南沙大酒店其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学界与业界同行的高度认可ꎬ案例本身具备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ꎬ对南沙大酒店的个案剖析可以为产教融合改革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支持ꎮ
二、校企双主体的“目标—行为差异”:表象与内涵
广州南沙大酒店是由著名爱国商人霍英东先生投资建立的五星级酒店ꎮ霍英东先生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教育资助力度最大的企业家之一ꎬ在数十年前便已成立多个教育基金会ꎬ先后捐助港币数十亿元ꎬ受益学校数百间ꎬ数以万计的学子因霍先生的专项资助而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ꎮ秉承霍先生的教育强国理念ꎬ南沙大酒店成立十五年以来ꎬ始终以培育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己任ꎬ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和多面向的校企合作活动ꎬ在产教深度融合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反复试错ꎬ对校企双主体的目标、动机与行为差异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认知ꎮ
标与行为差异
(一)宏观层面:人才培养定位上的目
作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ꎬ南沙大酒店参与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成建制的顶岗实践学习ꎬ顶岗实习也是最常见的校企合作形式之
业学校的专业实习带队老师所言ꎬ“学校教育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ꎬ但学生的实践技能最终还是要通过企业里面更具体的师徒制传帮带来获取”ꎮ基于此ꎬ大多数学校都希望南沙大酒店能尽量结合学校既有的人才培养方案ꎬ对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进行相应的结构化安排ꎬ如某学校专业负责人表示ꎬ“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能在几个主要的业务部门都轮换学习足够的时间ꎬ然后还有机会参与管理性岗位的实践和学习”ꎮ但从企业视角来看ꎬ由于大部分顶岗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会离开该企业ꎬ因此在没有足够经济激励或政策性补偿的前提下ꎬ企业更倾向于将顶岗实践学习当作一种替代性的短期用工策略ꎬ而校方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则是缺乏实质性效力的软约束ꎬ例如企业经理们大多反映ꎬ“我们培训学生实操技能是有成本的ꎬ刚学会就马上换岗ꎬ不但刚付出的培训成本还没收回ꎬ又得为新岗位培训支付新的成本”ꎮ
很显然ꎬ校企双方作为承担不同社会职能和拥有不同所有权隶属的社会实体ꎬ对实习生培养的收益和成本有截然迥异的价值判断ꎮ例如ꎬ在南沙大酒店开业初期ꎬ部分管理者曾表示“现在酒店招募年轻且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劳动力比较难ꎬ学生顶岗实习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矛盾ꎬ而且学生的人工成本一般只是正式员工的70%左右”ꎬ这表明“替代性短期用工”的确是企业愿意接纳院校实习生的主要初衷ꎬ而学校则只能利用实习生批量派遣的主导权来间接约束企业的过度自利性行为ꎮ
标与行为差异
(二)中观层面:课程体系建设上的目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跟踪调查ꎬ南沙大酒店逐
第4期杨 结ꎬ饶 勇:产教融合中的校企双主体“目标—行为”差异与对策研究
21
渐意识到ꎬ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多主体长期交互作用影响的自然结果ꎬ学校和企业应在课程科目设置与内容建设上进行分工与合作ꎬ逐步建立与“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ꎮ
然而ꎬ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中ꎬ各级管理者明显感受到校企双方都存在较显著的本位主义局限ꎬ这使得面向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置1/2左右ꎬ如此长的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为校企双方的实践教学组织、运行和质量管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ꎮ南沙大酒店对此高度重视ꎬ为此对校企双方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差异进行了大量专题调查与研讨ꎮ
调研结果显示ꎬ当前大多数应用型院校仍在延续以往“学校为主、企业协助”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ꎮ具体来说ꎬ在教学活动组织上ꎬ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重复和空白ꎮ例如ꎬ2018年酒店人力资源部对某省属中职学校的全体现代学徒制学员进行问卷调查ꎬ结果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分别是心理学(53%)、饭店专业英语(33%最缺乏的科目分别是管理类课程)和语文国学(14%)ꎬ普遍认为在校期间(42%)、形体礼仪类课程(29%)以及艺术修养类课程(13%)ꎮ
从企业视角来看ꎬ上述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应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ꎬ也是企业难以通过实训教学来履行的基础性教学任务ꎬ但在当前的应用型学科建设实践中ꎬ大多数院校往往会忽视这些基础或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ꎬ转而开设大量主要建立在调研结果上的所谓应用型课程ꎮ从学校视角来看ꎬ教学管理者普遍认为企业缺乏将工作领域知识转换为学习领域知识的能力ꎬ尤其缺乏按照学校专业课程格式和规范来整理和重构岗位培训知识体系的能力ꎬ因此在潜意识里存在着将专业实践知识的系统化传授提前到学校教育环节的主观意愿ꎬ从而导致了基础理论性课程被过度压缩和专业实践性课程被越俎代庖等错位的结果ꎮ正如某些实习生所感言ꎬ“在这里(酒店)一周就能学会的很多服务技能ꎬ我们在学校实训室里模拟训练了大半个学期ꎬ而经理们还在吐槽说我们的专业英语学得不扎实ꎬ好多同学面对外国客人还开不了口”ꎮ
的目标与行为差异
(三)微观层面: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上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教指委对产教融合和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指导意见ꎬ应用型专业学生在企业实践教学的时长将达到总学时的1/3甚至
仍然以在校课堂讲授和模拟实训为主ꎬ企业实训课程往往被视为综合性的实践适应性训练或配套于课堂讲授的补充性课程ꎬ并未被赋予与其实际时长相匹配的课程比重ꎬ从而客观上导致了校企双方对实训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的研究不足ꎮ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上ꎬ仍然遵循传统的实习评估方法ꎬ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记录和对技能水平提升的结构性考核ꎬ企业最终给出的实习评定结果更多地基于中基层管理者的主观印象ꎮ在实践教学经费管理上ꎬ很多学校仍然习惯性向企业收取一定比例的实习管理费ꎬ并主要由企业来承担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生活和学习成本ꎬ客观上打击了企业走出“替代性用工”模式并向新型教学主体转型的想法ꎮ在双师型师资培育方面ꎬ仍然以学校自有师资为主体ꎬ对企业“双师型”师资的教学参与和合作培养却重视不足ꎬ校企双方的师资队伍之间并未建立制度化的合作机制ꎬ对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的内在逻辑联系的认识也仍然停留于“单主体”教学时期的惯性思维ꎮ
就企业视角而言ꎬ管理者普遍没有认识到由“现实意义校企合作ꎬ”从而习惯性将向“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转变的内在逻辑及其”理解为“差的形成更长时间ꎬ、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于企业管理者对自更多要求的顶岗实习”ꎮ这种行为偏身教育主体地位的认知不足、提升自身教学参与能力的主动性不足以及承担更多人才培育社会责任的责任心不足等原因ꎬ而正是这些不足与行为偏差ꎬ导致低融合度的传统顶岗实习模式仍然在实践中表现出巨大的系统惯性ꎬ进而阻碍了“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的发展ꎮ
22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第9卷
三、校企双主体“目标—行为差异”的应对策略
部以及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广州南沙大酒店召开“产教融合”专题研讨会ꎬ在会议上南沙大酒店、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云南2019年3月29日ꎬ国家教育部、文化和旅游
“见习主管”ꎬ具体做法是实习三个月后进行选拔ꎬ内容包括理论考核、操作实践、面试、部门评价等ꎮ五年来ꎬ共有70名学生成为见习主管ꎬ占一年期实习生的25%ꎮ这些见习主管一方面继续接受管理知识培训ꎬ同时又担任相应管理工作ꎮ经过以上各种系统强化训练ꎬ大大缩短了实习生的成长培育时间ꎬ使实习生迅速形成企业急需的新32014年开始从一年期顶岗实习生中选拔
旅游职业学院、湖南商学院和华侨大学等多所参与产教融合改革试点的企业和院校对南沙大酒店案例进行了多视角和多维度的探讨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ꎬ南沙大酒店通过十多年的卓越努力ꎬ已经探索出了针对校企间目标与行为差异的一系列有效应对策略ꎬ具体内容如下ꎮ
用ꎬ找到产教融合的共同目标和发展方向
(一)重新认识学生在实践岗位中的作
酒店管理层通过对历届实习生的调查ꎬ发现实习期间的学生普遍表现为有活力、思维敏捷和愿意接受新事物等ꎬ但因为缺乏实际工作经历ꎬ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方法ꎬ容易急于求成ꎬ抗压力能力弱ꎮ因此如何科学认识学生在实践岗位中的作用ꎬ将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ꎬ这是产教融合的共同目标和发展方向ꎮ
通过十多年的实践ꎬ南沙大酒店针对学生的实践需求ꎬ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ꎮ
所谓1“广引入”ꎬ是针对较容易观察到的知识“广深并重”的新型岗位学习方法ꎬ主要通ꎮ
过轮岗跨部门的方法来组织学习ꎮ所谓“深”ꎬ是对实践岗位垂直向上管理岗位内容的观察和学习ꎬ即要求管理人员将所拥有的管理技能与知识转换成文字、图片和各种显性形式供学生研究和实践ꎮ究兴趣2ꎮ通过项目研究来激发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研研究项目通常是各部门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者是服务创新计划ꎮ实践证明ꎬ项目研究对学生深入钻研实践工作很有帮助ꎬ近年来已陆续完成涉及客房、前厅、餐饮、厨房等部门的大小课题65项ꎬ学生反映很有收获ꎮ
生产力ꎬ从而帮助企业更快创造培训效益ꎮ
系统ꎬ(二推动校企一体化课程建设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结构化培训
酒店以美国学者罗纳德雅各布斯提出的结构化在岗培训(S-OJT)理论为基础ꎬ根据实践工作任务来开发培训要点ꎬ逐步形成与实践场景相对应的工作知识体系ꎬ并以此为基础对实习生进行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培训ꎮ具体操作思路如下ꎮ罗列ꎮ
1首先进行岗位分析ꎬ即将现存的岗位进行察和调查分析2然后逐一分析各岗位的基本任务ꎬ统计一段时间具体岗位需完成工ꎬ通过观
作任务的类型和出现频率ꎬ梳理该岗位任务的同行做法与经验ꎬ结合本企业情况进行补充完善ꎮ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最后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ꎬ划分出知识类ꎬ逐一识别相对
、标准类、操作类、程序类、管理程序类、案例类等多种培训要点ꎮ
此外ꎬ酒店还主动将上述培训要点的整理与合作院校的课程知识体系建设结合起来ꎮ一般来说ꎬ对与特定任务直接关联的操作型知识ꎬ直接总结为相应课程中的附录资料性知识ꎻ对与某类型任务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技能型知识ꎬ可通过适度归纳后总结为相应课程中的应知应会型知识ꎻ而对于与多项任务均有关联ꎬ且涉及到行业通用性需求的基础性知识ꎬ则直接编入企业自用培训教材或与院校合作新编的公开版教材中ꎮ考虑到课程内容设置和教材编撰可能存在时滞效应ꎬ更多新近总结和归纳得到的知识点则编入酒店在线知识系统ꎬ以备实习生及时查询和自学ꎮ为便于
第4期杨 结ꎬ饶 勇:产教融合中的校企双主体“目标—行为”差异与对策研究
23
实习生快速学习和获取以上所有类型的培训自学和堂授知识ꎬ酒店与多所中职院校于2018年合作编写了学生实践学习指南ꎮ
理成长ꎻ第五ꎬ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工作参与ꎬ评价其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ꎮ这些评价方法和标准的提出ꎬ反映了南沙大酒店对学生能力成长过程的认知ꎬ即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与终极目标ꎬ重点考核其在不同职业阶段能否胜任具体岗位(或群)的相应工作ꎬ以及考核其面向未来职业生涯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决策能力等ꎮ
动互联网自学平台
(三)丰富学生知识获取场景ꎬ打造移
一般而言ꎬ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场景主要包括学校教育与企业成建制培训ꎮ其中ꎬ学校教育模式主要有课堂集中教学、模拟实训教学与训练以及有组织的企业参访等形式ꎬ而企业则以组织集中培训与师带徒等教学模式为基本形式ꎮ
除上述常规路径外ꎬ南沙大酒店发现学生在工作中通过实践、观察、模仿、研究等方式来自主获取知识ꎬ不但可以事半功倍ꎬ使学习更有主动性和趣味性ꎬ而且还可以举一反三ꎬ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ꎮ为了能充分激发实习生的自主学习热情ꎬ进一步丰富其知识获取场景ꎬ南沙大酒店采用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自主学习平台ꎮ具体做法是ꎬ将专业课程和培训课程内容录入到移动平台的数据库ꎬ让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端登录ꎬ随时搜索和学习其所需内容ꎮ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可以形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痕迹记录ꎬ还有助于校企双方将相关的专业教学与培训内容整合成模块ꎬ构建一体化课程ꎮ在平台上ꎬ校企双方人员均可浏览ꎬ相互了解对方场景、情况、教学内容、培训方法等ꎬ从而有利于知识的相互融通ꎮ相比传统的知识获取途径ꎬ互联网平台上的教学与培训资源内容更丰富ꎬ知识展示形式更多样ꎬ而且可以随时更新ꎬ有效整合校企双方的既有资源ꎮ
型评估技术的实践学习成效管理体系
(四)基于全记录、全方位和能力导向
南沙大酒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第一ꎬ通过学生的学习记录ꎬ评价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内容ꎻ第二ꎬ通过岗位专项考核ꎬ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ꎻ第三ꎬ通过学生的实际工作记录ꎬ评价学生的实际工作表现ꎻ第四ꎬ通过学生的工作日记和周记分析ꎬ评价其心
考虑到传统的实习评估标准通常是局部的、片面的ꎬ尤其是缺乏完整的实习过程记录ꎬ因此全记录、全过程和全方位式的评估更适合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ꎬ例如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痕迹技术ꎬ系统性存留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学习记录、工作记录、考核记录、研究成果与思想动态等等ꎬ这可以为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更多便利ꎬ同时也为学校评估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效提供更全面的数据资料ꎮ
师型人才培育
(五)学研结合、研究型实习与企业双
实习ꎬ2010南沙大酒店开始尝试年开始ꎬ为接纳部分研究型大学的短期
“学研结合”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ꎮ具体做法是先安排学生用1/3左右时间到特定岗位进行服务实习ꎬ初步熟悉相关业务流程后ꎬ根据校企双方协商确定的课题进行数据收集、调研和整理ꎬ最后形成针对特定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ꎮ这种“研究型实习”不一定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实用性成果ꎬ但可以帮助企业收集相关资料或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思路ꎬ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研究工作的乐趣ꎬ增进对行业和企业实务的理解ꎮ此后ꎬ这种“研究型实习”项目也逐渐开始向应用型本科和中高职院校实习生开放ꎬ迄今已资助完成应用型研究课题65项ꎬ累计参与学生133人次ꎬ其中多数成果业已转化成为“研以致用”的现实生产力ꎮ
积极开展研究型实习项目同时也为南沙大酒店培养了一批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企业“双师型人才”ꎮ由于频繁参与研究型实习互动讨论以及引领研究课题进行ꎬ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思维模式开始
24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第9卷
从纯经验型向理性思辨型转变ꎬ他们开始尝试以条理化和结构化的方式来梳理个人经验ꎬ从而使之成为可系统化传授的显性知识ꎬ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实习生和带队教师的长期互动交流ꎬ他们对知识传授、课题指导和作业评估等教学活动的规律与技巧越来越熟悉ꎬ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经理因此走上了大中专院校的讲台ꎬ从而实现了“引企入校”ꎮ
化企业培训体系、拓展学生自主知识获取场景、建立全记录和能力导向型的实践学习评估体系以及开展“学研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ꎬ可以有效地整合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与行为机制ꎬ从而加快产教融合进程ꎮ参考文献:
[1]刘晶晶ꎬ杨斌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现状及发
展趋势[J].当代职业教育ꎬ2018(6):32-39[2]柳友荣ꎬ项桂娥ꎬ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
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ꎬ2015(5):64-68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产教融合进程中校企双主体在目标与行为等方面的差异ꎬ并结合南沙大酒店案例提出了较具操作性的对策ꎮ研究发现ꎬ校企双主体在多个层面上存在较显著的目标差异ꎬ从而导致了双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行为差异ꎮ虽然这些差异主要来自于学校和企业这两类不同社会实体在社会分工上的固有差异ꎬ但在产教融合政策背景下ꎬ双方之间的差异并非不可弥合的结构性差异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ꎬ通过科学认识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结构
[3]王振洪ꎬ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4]成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判
断、困境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ꎬ2012(2):89-92
[J].中国高教研究ꎬ2012(8):93-96
[5]刘春生ꎬ柴彦辉德国与日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态度
的变迁及对我国产教结合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ꎬ2005(7):73-78
ResearchontheDifferencesandCountermeasuresof“Goal ̄Behavior”betweenCollegesandEnterprisesintheIntegrationofIndustryandEducation
YANGJie1ꎬRAOYong2
(1.GrandNanshaHotelꎬGuangzhou511458ꎬChinaꎻ2.SunYat ̄senUniversityꎬGuangzhou510275ꎬChina)Abstract:Asanimportanttrendofteachingreforminapplication ̄orientedmiddleand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Chinaꎬtheintegrationofindustryandeducationhasbeensignificantlyimpededbythedifferencesof“goal ̄behavior”betweencollegesandenterprisesbecauseofhistoricalfactors.ThroughanalyzingthecaseofGrandNanshaHotelꎬthisstudyfiguresoutthatthedifferencesof“goal ̄behavior”aremainlyreflectedonmultipleaspectsinvolvingtheorientationoftalenttrainingꎬtheconstructionofcurriculumsystemandthemanagementmechanismofevaluatingtherolethatstudentsplayinpracticeꎬbuildingawork ̄floworientedtrainingsystemꎬcreatingdevelopinganewtrainingmodelcharacterizedwith“learningbyresearching”.andenterprises
practicalteachingꎬetc.Thefindingsfurthersuggestseveralwaystodealwiththesedifferencesꎬsuchasre ̄opportunitiesofself ̄learningforstudentsꎬestablishingafullyrecordedandability ̄orientedevaluationsystemandKeywords:integrationofindustryandeducationꎻdifferencesof“Goal ̄Behavior”ꎻcooperationofcolleg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