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2021-07-24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作者:徐俊

来源:《对外经贸》2015年第12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校外实习难和校内教学软件模拟实训存在一定局限性等方面。从建立实效型校企合作视角探索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校企共同参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计划的编制;校企合作为企业办培训班、学历班;到外贸企业挂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鼓励企业在学校设立国际市场推广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应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关键词]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跨境电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12-0146-02

一、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一)校外实习难

实习基地建设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有些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校外实习仅仅流于形式,学生难以学到实际技能,实习效果不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外贸公司一般规模较小,接纳实习生人数有限,所以学生实习场所较为分散,不利于指导与管理。

2.外贸工作有较强的专业性、保密性,一些外贸公司不愿让实习生接触到客户资料和企业核心业务。

3.外贸业务具有实践性、连续性、时效性、关联性及季节性,而学生一般实习期较短,很难跟踪到整个业务流程。

4.许多应届毕业生忙于考研、考公务员、出国深造,实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逃避实习,这类情况占实习学生总数的比例极高,对于学生而言,实习计划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二)校内教学软件模拟实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国贸专业普遍采用较为成熟的教学方式是利用教学软件模拟实训,但该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真实贸易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缺少风险带来的压力感,难以成为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另外,教学软件模拟实训适用于外贸业务流程中的履行环节,如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国际货代、报检报关和国际结算,但在国际市场开拓、客户开发、经营核算和外贸磋商等外贸业务能力的训练和体验方面,所能起到的实训作用非常有限。 (三)我国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

1.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基于目前的国贸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实践能力不强,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2.缺乏合作共赢的均衡机制,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包括设置专业计划、开发课程以及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但由于企业方面缺乏合作的长效利益机制,校企双方难以深层次合作对接,很难产生实质性的联系与合作成果。

二、国外实效型校企紧密合作成功模式的借鉴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必须基于校企紧密合作。 (一)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

在德国,国家立法支持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企业中的实践活动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教学及岗位培训,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适应今后工作需要。 (二)北美国家的CBE模式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即能力本位教育。在美国、加拿大,由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学校据此开设课程,组织教学活动。 (三)澳大利亚TAFE模式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学员80%的时间在工作场所实习,20%的时间在TAFE学校学习。

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政府推进,校企合作,职业培养,互利共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效型校企紧密合作的关键在于学校教师必须注重外贸企业的实际获利,向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通过建立校企双赢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将外贸业务的操作技能引入课堂教学,建立以产学研相结合、任务教学(项目教学)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国贸专业实效型校企紧密合作的有效途径

(一)校企共同参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计划的编制

为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制订或修订教学计划时,应多听取外贸公司的建议。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方面吸纳企业人员参与,将学校所讲授的专业理论与企业实践相接轨,提高学生外贸业务操作技能。

(二)校企合作为企业办培训班、学历班

通过校企合作办培训班,为企业打造量身定制的培训方案,使学校能更好地按照人才需求进行培训。同时能够收集企业第一手案例资料,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较好地解决在学校培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三)到外贸企业挂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是学生实践的领头人。高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学,缺乏实践经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应鼓励年轻教师每年到外贸公司挂职锻炼。如教师可以跟随企业参加各类外贸展会,在指导企业与外商谈判的准备中,以及代表企业与国外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能接触到大量实际业务的信息与案例,回校后应用这些案例组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帮助极大。

(四)鼓励企业在学校设立国际市场推广部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学校制定灵活的政策,让外贸公司直接入驻学校,或者在学校设立国际市场业务推广中心,在企业授权及指导下,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寻找客户、宣传产品、询盘发盘、签订外贸合同和填制单据等,承担一定的外贸公司工作岗位职能,既为合作的贸易公司带来一定的效益增长点,又使学生身临真实的外贸场景中,其专业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学校和外贸企业资源互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利用跨境电商平台

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具有时代特征,当前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主要手段,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发国外客户和开展外贸业务。具体分为循序渐进的六个步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外贸企业及其产品,熟悉其业务范围。选择特色产品,寻找出口企业,熟悉产品的工艺、规格、包装、成本等。

2.向外贸企业学习外贸函电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利用外贸企业的产品和人才优势,积极学习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流程。

3.协助外贸公司建立或完善企业网站,尽可能为外贸公司注册进口国域名的网站,发布企业和产品信息,更有效地接近目标市场。

4.教师可带领部分学生由企业授权,协助企业履行合同,如租船订舱、报检报关、办理保险、外贸制单、出口核销、退税等,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合同履行过程中。

5.与外贸企业合作,由企业授权校内工作室作为其市场推广中心。由教师带领一部分外语较好的学生,利用网络营销的策略开发国外客户,参与外贸实战。

6.利用网络为主的新型贸易运作方式寻找国外客户,应用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国内外电子商务平台,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手段与国外客户进行业务联系和洽谈,促进交易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王惠敏.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转型研究[J].世界经济与贸易,2014(10). [2]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

[3]李双.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 [4]杨奕.浅谈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引入真实外贸公司的教学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4(15).

[5]高小珺.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探析[J].职业教育,2013(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