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生成课程教案

2021-03-08 来源:易榕旅网
幼儿园生成课程教案

幼儿园生成课程教案 【篇一:幼儿园课程教案】 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

主要介绍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

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词源

(1)我国古代:课业及其进程

(2)1861年斯宾塞提出课程,curriculum,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

(3)curriculum:跑道或奔跑

跑道即学程,为儿童设计的轨道;奔跑即学习的过程,儿童对学习

经验的认识。 2、课程的定义 (1)课程即学科 (2)课程即经验 (3)课程即目标 (4)课程即计划 二、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1、幼儿园课程定义 (1)20世纪20-40年代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经验。 代表性定义:

张雪门:给3-6岁孩子所能够做的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张宗麟:幼稚生在幼稚园的一切活动。

陈鹤琴:幼儿园课程就是健康、语文、科学、艺术和社会五类活

动。(2)20世纪50-70年代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所设科目。 (3)20世纪80年代后

幼儿园课程是每门科目的教材结构、教学规律和各门之间的关系。 较多重视课程的过程价值。代表性定义:

赵寄石:反映幼儿园某一科目的客观规律的整体教育结构。 虞永平: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获得学习经验的多种活动的总和。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一、课程理念 1、浪漫主义理念 2、文化传递理念 3、进步主义理念 二、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层次

(1)课程目标:三年幼儿园教育应达到的目标

(2)年龄目标:幼儿园某一特定的教育阶段所期望实现的成果(3)单元目标:幼儿园某一特定教育阶段的某一特定时程所期望实现的成果

(4)教育目标(即时目标):幼儿园某一特定教育阶段的某一特定时程所期望实现的成果

2、课程目标的取向及表述 (1)行为目标 定义:

以儿童具体、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指向课程实施后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如美术欣赏:

儿童能说出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

儿童能对观看和讨论他们认识的艺术家的作品表现出兴趣 儿童能认识和比较不同艺术家的风格等等 (2)表现性目标

定义:

指儿童在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系,目标指向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如high/scope课程中的认知目标:

让儿童提出种种想法和问题 让儿童把事物防在关系中去考虑 (3)生成性目标 定义:

教育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关注过程,指向儿童生长的内在要求。如:参观幼儿园并讨论那里有趣的事情

三、课程内容 1、三种取向 (1)课程内容是教材 (2)课程内容是学习活动 (3)课程内容是经验 2、综合性观点

(1)课程内容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2)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分为:生活活动内容、游戏活动内容、学习活动内容。

(3)幼儿学习活动内容分为:自然(科学)、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领域。

(4)课程内容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 四、课程组织 1、课程内容的组织 2、课程过程的组织 五、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作用 (1)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 (2)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3)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2、课程评价的指标

(1)教师对儿童活动的安排 (2)教师行为 (3)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结构 一、幼儿园整体课程的结构 1、教育目标/幼儿发展目标 2、领域课程目标和内容 3、课程模式 4、课程评价

二、幼儿园领域课程的结构 1、总目标/分类目标/阶段目标 2、课程内容 3、活动组织 4、教育评价

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指对幼儿园课程组成要素的选择和组合。 1、指定课程目标 2、选择课程内容 3、确定课程组织 4、进行课程评价 二、课程实施

指将课程设计的蓝图转化为幼儿发展的过程。 【篇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__授课教案】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案

学分:2+1(2为讲授课学分,1为实践课学分)讲授课时:51 第一章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活动的概念 [教学要求]

1、掌握活动的概念,了解活动的基本特征。

2、理解幼儿活动的特征。 [重点、难点] 1、 1、活动的哲学基础

2、 2、幼儿的主导活动 [教学时量] 2学时 一、活动

讨论:当你看到“活动”这一词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说说与活动有关的东西。

(一)什么是活动? 1、自然主义的传统

人的活动,无论是生理活动,还是心理活动(如自然的情感),都遵循个体内在的、自然的法则,活动的驱动力来自人的内心冲动,活动是自发性的。

特点:将自由视为前提,将活动本身视为第一位的——活动主义。批判焦点:生物主义,忽视社会因素的作用。

卢梭的自然教育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福禄培尔的自动活动的理论、杜威的“从做中学”、弗洛姆的自由理论都是基于这种传统。

2、机械论

活动是依靠外部的力量来驱动的:活动是由外部的环境的刺激下产生的反应(行为主义)。a=s r性。

3、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

在客体的作用(s)和主体现状改变(r)之间,加一个中介环节——活动(a)。

s a r

人的活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和对象性;分析活动的基

本单位是动作;

批判:将活动范畴绝对化(活动本身作为方法论,活动成为唯一范畴),使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教育过程简单化;将活动的对象性视为

活动最基本的决定性。

建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用“社会行动”代替“动作”作为分析活

动的基本单位;活动尽管都有对象,但活动的实现最终不是由于掌

握了需要的对象,而是由于主体的需要借助这些对象得到了满足。(李臣:《活动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91)

4、辩证唯物主义

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人的活动的发展、人的发展,发展着的人就是活动的人——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

本形式;

人的活动是能动(改造物质、对象世界)与受动(受物质、对象世

界的制约)的统一;人的活动具有现实客观性、社会历史性、自觉

能动性(马克思)。 质疑:

认为事物是对立与统一的,相互制约的(矛盾论、调和论),现代

主义认为世界是复杂化的,解构的,多样性的,不确定的,反对宏

大叙事。

物质世界只是提供了一个简单、原始的材料库(包括人类自身), 而人的意识则是使物质世界变得丰富、发达与充满想象。人的意识

有时是依赖物质的,但有时是超出物质的限制

的,物质是永恒的,也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想象、创造潜力则是无

限的。 二、幼儿的活动

1.幼儿活动的分类: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幼儿的内部活动是指幼 儿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幼儿的外部活动是指具有外显行为的幼儿实践活动,即幼儿与周围

环境直接作用的活动。

幼儿外部活动的分类:按活动对象的特征来分,可分为以物为对象

的实物操作活动和以人为对象的人际交往活动。但二者常常是交织

在一起的。

2.幼儿的主导活动,基本活动

(1)指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除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动(吃、喝、睡、排泄)外,发生频率最高的和所占时间最多的活动;

(2)指活动的发生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与儿童一定的年龄发展阶

段相适应的必然发生的活动。

(3)指适合并决定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的活动(倪敏,2000,28): 0-1岁,交往(情绪交往,满足生命、安全和机体生长发育等基本需要,婴儿虽不理解成人的语词和行为,却很高兴地长时间地看着成人,对成人的微笑和言语作出应答);

1-3岁,实物活动(实物操作,通过操作、摆弄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探究,满足理解、影响周围环境的需要,儿童的兴趣从成人转向

物体);

3-6岁,游戏(满足儿童社会模仿、角色参与的需要) 3.幼儿活动

的特点

(1)对象性,同其他活动相似。(2)幼儿主体性(3)过程性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 [教学要求]

1、 1、理解教育活动的含义

2、 2、掌握幼儿教育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3、 3、领会幼儿教育活动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关系 [重点、难点]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涵及特点 一、教育活动 讨论:

1、你所理解的教育是什么?

2、教育和教育活动是不是一回事?(一)教育作为活动目的或功 能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

(二)教育作为活动本身(在这一意义上“教育活动”的说法才能成立)

从现象学出发,教育是主体之间意义的赋予、分享和创造的过程。 这一解释将教育视为活动本身,更贴近我们的追求。

活动主义:最重要的是活动本身,而不是含着活动外的目的的对象,将教育看成是活动本身,从而重视教育过程本身。代表人物如卢梭、杜威等。

二、幼儿教育活动

讨论:幼儿教育活动有什么独特性?(一)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1、非机构性教育活动

以家庭教育活动为主,主要特征是:由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他亲属承担、具有非定时性、个别性、随意性和无规定性等特点。

2、机构性教育活动

以幼儿园教育活动为主,主要特征是:由幼儿园进行,由专职幼教工作者承担,具有社会目的性、计划性、集体性(相对于家庭个别教育而言,但也不排除个别教育)、定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二)幼儿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复合主客体论 (三)幼儿教育活动与活动的关系 幼儿活动成人活动 幼儿教育活动(交往活动) 可以看出:

1、不是所有的幼儿活动都是幼儿教育活动。

2、非教育性活动和教育活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幼儿教育活动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 4、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为什么?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

讨论:幼儿园教育活动与中小学相比,有什么不同?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概念 1.《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质疑1:重心在引导——强调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单边影响; 质疑2:有目的的引导——强调教师的目的,教的目的,而幼儿自己的目标呢?幼儿无目标、无需确定自己的目标、无权确定目标,主体性内容被抽空。

质疑1 :将作为整体的教育活动一分为二,造成“教”与“学”的人为分割、对立,“教”与“学”之间难以取得一致性。

质疑2: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视幼儿的“学”,幼儿的自我指导与自我教育。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以幼儿教育机构或设施为基础的,有一定意向性与目的性的,师幼相互影响的,并以一定的方式实现意义的赋予分享与创造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有二层含义:

1.活动(action)作为不可数名词时,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幼儿园教

育是同义语; 2.活动(action)作为可数名词时,幼儿园教育活动

指具体的某个教育活动。(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1.社会目

的性 2.计划性

3.幼儿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 4.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5.多样化 6.游戏化 7.综合性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划分方法:

1.按内容领域划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2.按组织方

式划分:集体、小组、个别、自选

3.按计划性划分:正规性教育活动、非正规性教育活动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结构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 [教学要求]

1、 1、领会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建构方式。 2、 2、运用理论

列出教育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1、 1、行为目标的表述

2、 2、表现性目标的适用情况 [教学时量] 2学时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意义

(一)教育活动目标的界定 1、什么是教育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即是一种对于教育活动效果的预期。 2.幼儿园教育

活动目标的必要性

目标是活动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它可以防止活动的盲目性、随

意性。(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体系建构方式

1、预成式:根据国家教育规划中的总目标,将之层层分解,形成具体的活动目标。每一层次的目标都是对上一层目标的具体化,并实

现着上一层次的目标。 2、生成式

最具体层次的教育活动目标并不一定都是事先经过层层分解得来的,而有些是在教育活动中随机生成的。这通常表现为教育者不给眼前

的活动预定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而在儿童的即兴的兴趣与需要

的激发下,经过与幼儿讨论来产生的;或者活动计划时有具体的目标,但教育者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拘泥于这一目标,它要求教师心目

中有大目标。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构成 (1)情感、态度,如: 喜欢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2)能力、习惯,如:

与“老鹰”的运动方向相反,反应灵活; (3)知识、技能,如:

能说出“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规则。(四)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表

述方式 1、表述的角度

(1)从教师的角度表述(2)从幼儿的角度表述(五)表述的性 质 1.行为目标(1)含义

指的是用一种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

的预期。每一行为目标包括三个构成要素:

a)核心的行为,用一个操作性的动词表示,如“说出”、“分辨”、“指出”、“区分”、“唱”;

b)行为产生的条件,即核心行为发生的特定情境或方式,也称行为所发生的领域,c)行为表现标准,即学习的结果或幼儿行为的变化。通常用“会”、“能”等词表示。

能说出三种颜色的石头。(标准)(核心行为)(行为产生的条件) 2.表现性目标(1)含义

表现性目标描述的是幼儿一般性的学习结果,是一种非特定的目标,不注重具体的、可观测的行为变化。

参观动物园,说说你在那里看到的有趣的几件事情。

侧重的是幼儿去“看”和抓住有趣的事物去积极探究,至于具体是什

么事,我们无法事先知道也没有必要预先规定,它实质侧重的是幼

儿情感及对活动的态度。这种目标的不确定性(弹性)恰恰为生

性教学活动留下了空间。

(六)当前具体的幼儿教育活动目标存在的问题:

1.把目标当成教师要完成的任务,把教育仅仅当作是教师的要做的事。例:增加幼儿对兔子的认识。(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没有幼儿

的行为) 2.过于笼统,不具备操作性例: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虽从幼儿的角度表述,但行为不具体,缺乏行为表现标准,怎样

才算“了解”了?)

3.只关注具体的目标,缺乏弹性,局限于眼前的目标本身,缺乏大

目标意识

应将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有机结合,实现互补。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篇三:生成活动教案】 幼儿园生成活动教案班级: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