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音乐教学课例评析

2020-08-29 来源:易榕旅网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七课《小青蛙找家》教学案例评析

[案例背景]

新的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并昭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但在实践与摸索的过程中,有个现象我们却必须正视:在一些音乐课上,教师想出许多的花样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看似学得饶有兴趣、情绪亢奋,课堂气氛甚是热烈,但课后请学生演唱所学的歌曲时却唱得断断续续、错音连连。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音乐老师的深刻反思:难道我们的音乐课堂只需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气氛,有无明确的活动目的无关紧要?难道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无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无足轻重?

[教材分析]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学唱歌曲,歌曲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本课教学,我紧紧围绕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一、谈话导入;二、和小青蛙玩游戏以及开心列车游戏——旨在解决歌曲的节奏难点;三、故事导入,学唱《小青蛙找家》;四、歌曲表演;五、歌词创编)五个环节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情绪来演唱《小青蛙找家》,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2、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旋律及结构特点,大胆地创编歌词;3、体会创编的愉快和用心交往的快乐。

下面本人撷取本课试教(教例A)和在区第二届“课改论坛”研讨课上(教例B)的两个教学片段,以期通过比较,更好地说明音乐教学应追求实效性。 [片段一描述] (注:“●”表示教师的活动,“◆”表示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自然进入小动物话题,引出新课内容并为歌词创编奠定基础。 教例A(试教版) 教例B(开课版)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谁来说说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请你模仿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 ◆生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模仿其样子。 1、随乐律动 ●师:谁来说说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请你模仿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 ◆生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师: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让我们随模仿其样子。 着好听的音乐,模仿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呆回我会下来猜一猜,你模仿的是哪个小动物,如果我猜对了,说明你模仿的非常象。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起立,准备、●师:从你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开始。 放《小青蛙找家》的伴奏音乐2遍 ◆模仿小动物,学生一下子来劲了:有的模仿小白兔蹦蹦跳跳、有的模仿狮子吼叫、有的模仿小狗“汪汪”、有的模仿小青蛙在地上蹦跳„„ ●师参与到学生中,并猜学生模仿的是什么小动物。 课堂气氛一下子火暴了,学生们跳的跳、叫的叫、爬的爬、笑的笑,情绪极度高涨。教室里充斥着各种声音,唯独听不到《小青蛙找家》的音乐。 2、猜谜语引出青蛙 ●师:刚才你们可爱的样子吸引来了一位小客人,它 是谁呢?请你们来猜一个谜语„„ 中,我已经看出来了,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位动 物朋友,它是谁呢?我来出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 猜谜语引出青蛙: [片段二描述]

设计意图——体会创编的愉快,进而进行大胆地创编歌词。 教例A(试教版) 在学生已经掌握歌词创编方法的教例B(开课版) 在学生已经掌握歌词创编方法的基础基础上,我用玩开心列车的方式进行上,请学生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编歌进行创编拓展: 创编拓展: ●师:老师又要和大家玩开心列车的●师:请小朋友给你喜欢的小动物也编一游戏,这次的要求是,老师要唱着各首找家的歌,编好之后可以自己轻声地唱种小动物找家,你听听是谁找家,我一唱,也可以唱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 来到你的面前,你要模仿这个小动物的叫声。 我将《小青蛙找家》伴奏音乐设置为循环播放,戴着列车头饰先邀请个别学生参与创编活动(4个),再以小组为单位邀请学生参与创编活动(4组)。 ◆当我说到“老师又要和大家玩这个开心列车的游戏”时,学生中发出一声洪亮地“吔”,足以看出孩子们对●师:我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唱唱你编的小动物找家。 ◆对于刚入学两个多月的孩子来说,能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编歌是件幸福的事情。只见有的小朋友歪着脑袋、眨巴眼睛,在想给谁编歌好;有的孩子忙活开了,开始自演自唱;还有的在和同桌交换意见„„ ●学生创编时,我来到他们中间给予指导。 开心列车游戏有多喜爱。正当我沾沾◆有了前面听、齐唱的铺垫,再加上有充自喜,自认为这个环节设计得妙时,足的时间酝酿、练习,学生一上来就显得发现有的小朋友把手举得高高地甚至很自信,不用我帮忙,很顺利地就有了一还站了起来;有的拼命喊着“老师,首属于他的《小花猫找家》 我、我、我”;有的沉浸在没叫到他的沮丧中;有的在乐呵呵地看热闹„„学生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么好玩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啊?此时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关注音乐? 初尝创编成果的孩子们,各个跃跃欲试,而我也恰好为他们搭建了舞台,于是就又有了《小鸭子找家》、《小山羊找家》、◆全体齐唱《小花猫找家》 《小懒猪找家》„„ [比较分析]

一、活动目标明确,追求实效。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备课时先问问自己,为何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是为了达到怎样的目标?

在教例A片段一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随着好听的音乐模仿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学生倒是劲头十足:有的模仿小白兔蹦蹦跳跳、有的模仿狮子吼叫、有的模仿小狗“汪汪”、有的模仿小青蛙在地上蹦跳„„乍一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得开心。再一想,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学到了什么?我设计这个环节的初衷是想以《小青蛙找家》的伴奏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玩乐中对音乐旋律有所熟悉。但教室里充斥着各种吵杂的声音,情绪极度高涨的孩子根本听不到《小青蛙找家》的音乐,只是停留在模仿小动物的层面上,相对前面的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提升。同时,这样吵杂的环境破坏了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整体美感,真是适得其反。而教例B片段一的设计就显得相当简洁,直奔目标: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2、谁来说说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请

你模仿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3、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呢?我来出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

教例A片段一中,我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方式的多样,画蛇添足地使导入环节显得拖沓、无效,而教例B片段一中,由于教师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意识,不拐弯不绕道,提高了导入环节的实效性。

二、体现以生为本,追求实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口号,我们喊得轰轰烈烈,但在实施中往往还存在偏差、距离。在教例A片段二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的创编要求是:我开着开心列车,唱着各种小动物找家,你听听是谁找家,我来到你的面前,你要模仿这个小动物的叫声。整个创编活动下来学生玩得甚是开心,而我唱得也很尽兴,但细细一想,真正让学生自己创编的空间却少得可怜!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跟着我转,我唱什么,他模仿什么。这样做的后果是限制学生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难度偏低使学生只停留在游戏层面,未深入地进行创编,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原地踏步!而在教例B片段二中,教师则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扶”和“放”的有效结合中得到发展。师在创编《小花狗找家》时故意唱错,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就找到了创编的规律,使孩子们体会到创编并不难、创编是快乐的。接着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创编,正因为教师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才会有的小朋友歪着脑袋、眨巴眼睛,在想给谁编歌好;有的孩子开始自演自唱;才会有个别展示时那一首首属于他们自己的歌——《小鸭子找家》、《小山羊找家》、《小懒猪找家》„„

三、突出音乐本位,追求实效。

教例A片段二的歌词创编教学中,当我说到“老师又要和大家玩开心列车的游戏”时,底下传来一声洪亮地“吔”,足以看出孩子们对开心列车游戏有多喜爱。正当我沾沾自喜,自认为这个环节设计得妙时,发现有的小朋友把手举得高高地甚至还站了起来;有的拼命喊着“老师,我、我、我”;有的沉浸在没叫到他的沮丧中;有的在乐呵呵地看热闹„„学生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么好玩的“游戏”怎么还没轮到我啊?此时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关注音乐,进行有效创编?经过反思,我决心不开这辆“喧宾夺主”的开心列车,而是突出音乐的本位,于是就有了教例B片段二中:请小朋友给你喜欢的小动物也编一首找家的歌,编好之后可以自己轻声地唱一唱,也可以唱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在音乐课上,我们的

一切活动都是为更好的音乐教学服务,所以在教例B片段二中,我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接触音乐,尽量使创编更有效。

新课程实施开展以来,我们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同时也在不断地成长,我们也正从摇摆逐渐走向平衡:我们的音乐课堂不仅要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气氛,更应达到明确的活动目的;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更要在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只有这样,相信我们的音乐教学会更具实效,我们的新课程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