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太仓名人展观后感】
太仓名人展观后感
太仓名人校园巡回展终于来到我们学校了,活动课上,办主任带领我们进行了参观。 来到科技楼大厅,我一眼就看到了介绍太仓名人的资料牌,我穿梭在这些人物介绍之间,透过一张张薄薄的纸,看到了我们太仓名人背后的故事。通过这些资料牌的介绍,我认识了不少太仓的名人。有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明代名宦——王锡爵,明代文学家——张溥,太仓第一个世界冠军——顾薇,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吴健雄奶奶了,她是创办我们学校的人,而且她的骨灰就安放在我们学校的墓园里。每年清明节,我们都会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祭拜她。
从资料牌上,我了解到,吴健雄奶奶出生在江苏太仓浏河镇。她是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曾经获得过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在浩渺的星空,还有一颗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吴健雄星”。她最著名的一项研究是宇称不守恒定律,这项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使吴健雄奶奶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也为自己赢得了“东方居里夫人”的桂冠,并最终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永恒的星空。
作为这所学校的一名学子,我深深地为吴健雄奶奶感到骄傲,作为太仓人,我又深深地为所有太仓名人感到骄傲。同时我也意识到,应该向吴健雄奶奶以及所有的太仓名人学习,做一个勤奋努力、好学向上的太仓人,继承他们的优良品质,努力学习,实现梦想,为祖国做出贡献!
初二(6)班 李锶瑜
【篇二:作文 江苏名人】
[作文 江苏名人]要说到江苏名人,那不能漏了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作文 江苏名人。
上次,学校里举行了一个演讲比赛,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吴健雄的故事。
吴健雄,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1912 年 5 月 31 日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物理学界巨擘泡利的得意门生。其丈夫是华裔美国物理学家袁家骝,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儿子。
吴健雄出生在江南小镇:江苏太仓浏河镇。这方鱼米之乡地处长江出海口要冲,历史上的交通十分便利,是市集百货转贸中心。乃父吴仲裔先生是位思想开明有远见卓识的达观人士。他早年就读于著名的上海南洋大学,因不满校方禁止新思想的传播,参予闹学潮的行列。学潮之后,毅然退学,转入以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爱国学社。嗣后又入同盟会,并参加上海商团,学习军事技能。1913年袁世凯就座临时大总统,独揽大权,党同伐异,导致“二次革命”。年轻的吴仲裔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二次革命败北,他扫兴地回归故里。吴健雄此时出生,小名薇薇。她系健字辈,行二。族人依“英雄豪杰”命名,故得名健雄。虽为女儿身,吴仲裔倒希望她不让须眉,胸怀男儿志,积健为雄。
吴健雄从小就能与其兄弟一样读书识字。在家乡读完小学, 1923 年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1927 年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任这一所小学教师。两年后考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校前身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1934年,在施士元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 1934 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1940 年获博士学位, 1942 年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 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 1952 年任哥仑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8 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72 年起提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 1980 年退休, 1975 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 1978 年在以色列获得沃尔夫奖??
吴健雄还是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小学六年级作文《作文 江苏名人》。 ◆分享好文◆吴健雄以其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崇高的荣誉。1958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这是该大学首次把这个荣誉学位授予一位女性。她还获得其它15所大学的名誉学位。美国总统授予她1975年国家科学勋章。1978年她获得国际性的沃尔夫基金会首次颁发的奖金。她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生前多次探访母系南京大学物理系,并与导师施士元交流。
在浩渺的星空,有一颗小行星,它的名字叫“吴健雄星”,是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名字命名的。吴健雄女士以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也为自己赢得了“东方的居里夫人”《吴健雄院士为美国人)的桂冠,并最终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永恒的星空。
1997 年2月16日在纽约病逝,终年 85 岁。遵照她本人生前的愿望,吴健雄的骨灰安放在她的故乡中国江苏苏州太仓浏河镇,1992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创立了吴健雄图书馆,吴健雄逝世后,1999年东南大学在其校园建立了纪念馆。东南大学创建了吴健雄实验室和吴健雄学院以纪念这位杰出校友。
吴健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我们一定要学习吴健雄终身不渝的爱国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谦虚俭朴的律己精神
【篇三:写家乡名人的作文】
篇一:家乡名人作文
1 我家的“名人”——奶奶
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来岁,个子不算高。脸上布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皱纹就更深了。虽然奶奶长得并不出众,可她扎出的扫帚把却个个漂亮得很。 扫帚把在我们这儿几乎家家都在用,它可以用来扫面板上的面,也可以用来刷锅,也可以扫炕,或是打扫别的脏物。奶奶每年都要种几颗高粱,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吃高粱面,而是用高粱穗来扎扫帚把,反正这东西平时经常用,多扎几把放着也很好,也有一些人也想扎扫帚把,奶奶就会毫不吝啬地教她,直到教会为止。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你奶奶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其实,奶奶的这个手艺并不是跟谁学的,而是她年轻时看别人扎,自己也感到好奇,便慢慢自学,后来就学会了。
其实,做扫帚把也不是很难。先把高粱穗子晒干,去掉高粱籽,并打磨干净,然后用绳子把它扎成一连串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扎紧,否则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发奇想,问:“奶奶,你刚开始学扎扫帚把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呀?”奶奶说:“有啊。一天,我正在扎扫帚把,突然,右手的十指一下子被高粱杆刺破了一个口
子,鲜血顿时流了出来。但是,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跟本就没在乎。”我听了,真是佩服奶奶。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人”——奶奶。 2 单县好人——孟昭良
孟昭良是我们单县莱河镇刘饭棚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民,由于家境贫寒,人又憨厚老实,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所以连个媳妇也找不到。整日里在单县县城以蹬人力三轮拉客谋生。2001年12月一个寒冷的下午,他在单县县城遇到双腿高位截瘫被人弃之路边的苦命女田云。田云的老家在湖南张家界,当时有家难回。好心的老孟二话没说,将田云接回家,一住就是半年。可是,这样在自己家呆着也不是个办法呀,孟昭良思来想去,下决心要将其送回湖南老家。2002年5月6日至6月12日,孟昭良行程1700多公里,一路乞讨,脚蹬自己的人力三轮车将田云送回了湖南老家张家界,受到了湖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此事经众多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孟昭良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先是被湖南常德市科农公司聘为苗木管理员,后又通过好心人的介绍,找了个湖南媳妇。11月16日上午,孟昭良带着这位远方媳妇回到单县老家探亲,家乡数百名父老乡亲在单县湖西宾馆敲锣打鼓,举行了热烈的仪式,欢迎孟昭良荣归故里。
据说,已有多家影视单位,将孟昭良的故事改编成了电视剧、广播剧、戏曲等。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但愿我们的单县好人孟昭良以后的生活平平安安,但愿出现越来越多的像孟昭良一样的好心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3 羊城英雄——牛作涛
牛作涛,是土生土长的山东单县人。18岁那年,他怀着对军队生活的美好向往,报名参了军,在广州空军某部服役,并曾经在海南岛等最艰苦的地方守卫祖国的海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屈服,不退缩,部队锻炼了他的顽强的意志,增强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2011年10月19日晚,31岁的牛作涛和一位朋友在广州二沙岛南侧江边散步,突然听到“扑通”一声,有人喊道“快,有人跳江自杀了!”牛作涛听到喊声,立即把手机和钱包塞到那位朋友的手上,迅速脱下皮鞋,说了句“我去救人”,就一跃跳入水中。可是,牛作涛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的水性并不好,当时,由于救人心切,竟
没来得及想这些。此时周围大约有十几个人,他们也在想法救人。有市民脱下外套希望伸到江面将两人拉起,但距离太远。还有不少人试图向往来船只呼救,最终也没有效果。等附近餐厅服务员拿来长水管救人时,牛作涛和那名跳江自杀的女子都已沉入江中。
据目击者说,当时那名女子被江水向东冲了约10米远后,已经沉入江中。此时,牛作涛看到自己已无能为力救人了,便向岸边游动,他几次伸出手,想抓住岸边石壁,却无法抓稳,最后也沉入江中。 约20分钟后,搜救艇赶到。 晚11时许,又有两艘搜救艇先后赶到现场搜寻失踪的二人。 搜索行动持续了4个小时,却无进展。最终水警在凌晨1时许撤离。
20日中午,牛作涛的遗体在广州大桥东侧200米处水域被捞起。此时,已经得到消息的弟弟牛作东已从老家山东单县赶过来,他亲眼看见哥哥的遗体在水警的打捞下,浮出水面。出水时,牛作涛的手还保持着弯曲的姿势。牛作东痛不欲生,几乎跃入江中,被身边的人紧紧拽住。瘫坐在江边的他,抱头失声痛哭。此时,守候在江边的战友、老乡们早已哭成一片。牛作涛的妻子陈女士是湖北襄阳人,此时她正带着女儿从武汉驾车往广州赶。一路上,陈女士一直在抽泣,得知丈夫出事只感到天昏地暗,一夜未睡,对女儿什么都没敢说,陈女士只说小牛是个热心肠,乐于助人,敢做敢当。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真有个好歹,这个家可咋办呀!
此时,远在老家单县的牛作涛的母亲得知儿子去世的噩耗时,哭得几乎昏了过去。平时有说有笑的儿子突然间就从这个世界上永远的消失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过半百的母亲哪里能经得住这沉重的打击呀!
山东汉子牛作涛救人牺牲后,在广州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广州市民、牛作涛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还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敬意,近万人参加了牛作涛的追悼会。
2011年10月25日,牛作涛被追认为烈士,他的亲人也将享受烈属待遇,牛作涛的骨灰被安放在单县烈士陵园内。从此,这里又多了一位将受到后人世世代代敬仰的英灵。
牛作涛,你是咱单县人的骄傲,人们会永远记住你那毫不犹豫的一跳,会永远把你的英勇壮举铭刻在心。 我的“笔记本”叔叔
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泥人张”,“赖汤圆”,“张小泉剪刀”, 这些民间艺术能手,人人皆知。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的叔
叔,他是一位电脑维修工程师,在我的心目中,他可是一位“名人”了。
叔叔维修的是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笔记本电脑。说起来他搞这一行,还有一段经历呢:1995年,叔叔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应用,被分配到淄博的一家塑料厂,管理全厂的电力供应,这与他学的专业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更糟糕的是,他每月工资只有600元,刚刚能勉强维持生活。叔叔在这家工厂干了三年,终于耐不住了,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前途,他依然辞职,只身一人来到省城济南闯荡,当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笔记本电脑,但价格非常昂贵,平均每台2万元,如果笔记本出了毛病,都找不到维修的地方,叔叔看到了商机,他认为笔记本电脑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急需大量的维修工程师,他下决心要搞笔记本维修。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在整个济南几乎找不到一个真正会维修笔记本的,拜谁为师呢?求人不如求己,他自己在网上查阅资料,那些资料基本上都是从国外的一些网站上查到的,全部是英文,不会的单词还得查找意思,还好,他学过计算机应用,电子学方面的知识是难不住的。原理虽然懂了,没有机器实习怎能行呢?这时正好有一家维修公司招笔记本维修工程师,叔叔就去报了名。到了那里一看,才知道老板只是有几台机器等着修,可他自己一点也不会,招来的几位维修人员中,只有叔叔一人敢操作,因为那些机器的价格太贵,弄坏了一台谁也赔不起。从此叔叔就在这家公司出了名,他的维修技术也日益熟练了。
后来,叔叔离开了那家公司,自己也建起了一家笔记本维修公司,并命名为“先锋电子”,因为我的叔叔名字就叫“现锋”,取的是谐音。 如今,一年到头,他所收到的要维修的机器,根本修不完,房间里总是堆了厚厚的几排笔记本。他在技术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开机不加电,加电不显示,开机电流大,光凭这些表面现象他就能十有八九判断出机器的毛病在哪儿;拆装机器,他都是用电动螺丝刀,30秒内拆掉整台笔记本上的40多个螺丝,5分钟内能把拆分的笔记本重新装好,而且大小不同型号的螺丝一个也不会装错;有人惊叹他的速度这么快,他只是笑笑说:“没什么,熟能生巧。”的确,有的型号的机器他已经拆卸过几千遍,难怪即使有点细微差别的螺丝他也一眼就判断出该上到哪个位置,万一上错地方,有可能导致穿透主板,造成整台机器报废;他的焊接技术更是不可思议,在一个只有2平方厘米大小的正方形的显卡上有1000个左右的焊接
点,密密麻麻,一般人用肉眼都看不清,更别说拿着烙铁在上面焊接了,可是,他能不用放大镜一眼就看清哪个焊接点是虚焊了,有很多人拿着放大镜也不能判断出来。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叔叔高超的维修技术,有不少年轻人都慕名而来,跟着叔叔学习这门技术,叔叔就毫无保留的把技术传授给他们,他总是说:“现在找工作难,我也深深知道创业的艰苦,人不能总是光为了自己呀!”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也佩服我的叔叔了吧。是的,他的确是我心中的一位“名人”。篇二:写关于家乡名人的作文 写关于家乡名人的作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话说得好,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辛苦勤劳的农民。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村的一位农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他的皮肤很黑,短头发,经常戴一顶草帽,穿一件很旧的褂子,显得又瘦又矮。但他种起田来一点儿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里治农药、除草??干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业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种了几十亩田。从一开始一贫如洗到现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王大伯一开始不懂得种田的经验,所以吃了亏,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到处请教别人,自己也买了关于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种田有关的书。自己不识字,就让家里人读给他听,然后用心钻研,终于掌握了一些技术和经验。他经常说:“种田看起来简单,学问确实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买种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了同样的种子。只有王大伯和他们不同。有些人问他为什么买这种种子。他说:“凭我的经验,今年的天气适合这种种子。”果然,最后他收获的要比别人多很多。慢慢地他开始富裕了,最后用起了机械化。从此,他就成了我们村的名人。 家乡的“名人”
我们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们村的“养猪大户”——李大叔。 李大叔养的猪个个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来斤重,活像一个个大肉球。
李大叔养猪十分有经验。每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来把猪圈打扫打扫,给猪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干完后,他便为猪做“早餐”了,“早餐”十分丰盛,不仅有上好的猪饲料,还有一些青菜萝卜呢!李大叔
的猪也很乖,从不挑食,不管给他们什么食物,它们都会全部吃完,从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饭。每天中午,李大叔便会请来兽医,为他的猪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让兽医为它们打针,直到好了为止。晚上,李大叔便会搬来一些稻草,为那些猪铺上,让那些猪睡得暖和些。难怪,李大叔家的猪会养得这么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猪卖掉,留下小猪仔,让那些小猪仔长大后再卖。李大叔一年就因养猪就赚了七、八万元钱,没过几年,李大叔便发家致富了。
村里的人看到李大叔养猪能发家致富。便去请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犹豫地对大伙说:“只要对猪有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么猪也不会亏待我们的。”大伙听了,都知道了自己养猪不能发家致富的原因:没有给猪好吃的,没有为猪看病??现在,我们村里的人都改正了养猪的方法,
全都发财了,现在,大家都感谢李大叔的提醒,让我们村的人都发家致富了,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非常敬佩李大叔。篇三:家乡名人作文
【要求】写写家乡的名人
【提示】这次习作是在采访基础上进行的。家乡的名人,有些距离我们遥远,有些或许就在我们身边。对于不太熟悉的名人,我们在采访前需要做足准备,将想要了解的情况列好提纲,这样才会有的放矢。对于比较熟悉的名人,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接触,争取将名人事连具体清晰地记录下来。写时,还是要借助典型事例来突出家乡名人的优秀品质。因此,筛选事例是很重要的一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话说得好,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辛苦勤劳的农民。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村的一位农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他的皮肤很黑,短头发,经常戴一顶草帽,穿一件很旧的褂子,显得又瘦又矮。但他种起田来一点儿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里治农药、除草??干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业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种了几十亩田。从一开始一贫如洗到现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王大伯一开始不懂得种田的经验,所以吃了亏,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到处请教别人,自己也买了关于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种田有关的书。自己不识字,就让家里人
读给他听,然后用心钻研,终于掌握了一些技术和经验。他经常说:“种田看起来简单,学问确实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买种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了同样的种子。只有王大伯和他们不同。有些人问他为什么买这种种子。他说:“凭我的经验,今年的天气适合这种种子。”果然,最后他收获的要比别人多很多。慢慢地他开始富裕了,最后用起了机械化。从此,他就成了我们村的名人。
种田虽然让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真是苦也粮食,甜也粮食 2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张爷爷。
他一身陈旧的中山装,一顶老式的鸭舌帽,一张黝黑而又饱经风霜的脸。张爷爷经常坐在村子里的大柳树下,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摆着各色各样的泥人,什么“孙悟空”“机器猫”“樱桃小丸子”??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一天中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老人的摊前,只见老人正望着刚完成的“小画眉”出神呢,喜悦之情真是溢于言表。过了一会儿,他把这只“画眉”身着深褐色的晚理服,玲珑的面孔上,有一张纤长的嘴。眼睛虽是用彩泥捏的,但我却觉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韵。
在我观看“画眉”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个“猪八戒”的半成品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只见张爷爷一手举着“猪八戒”,一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老人拿出一些红色的泥和一些黑色的泥,左揉右捏,就变成了一瓣“西瓜”,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些黑色的泥,小心的给“西瓜”装上了瓜子,你别说,简直像极了。接着老人把精心设计的一瓣“西瓜”放在了“猪八戒”的手里,哈,“猪八戒吃西瓜”终于完成了,你瞧“猪八戒”那贪婪的馋样儿表现的淋沥尽致。围观的人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在无锡,这里是江南鱼米之乡,并且多人辈出《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它的作者华彦钧就是我们无锡东亭小四房人。 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又名阿炳,但由于35岁时双目先后失明,又被人称作“瞎子阿炳”。阿炳的生活经历十分坎坷。他自幼没有母亲,21岁时。父亲又患病去世。后来,阿炳得了眼病,因为没钱看病,终于不幸双目失明。阿炳只好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艰辛和苦难。 阿炳虽然生活得很艰难,但
这也阻拦不了阿炳对音乐的追求。 阿炳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她都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间乐作品,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更是他的不朽名作。《二泉映月》表面上似乎描绘无锡“天下第二泉”的月夜景色,其实抒发了作者对旧社会艰难生活的深沉感受,寄托了对美好的寻觅和向往。 那乐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旋律优美动人,充满着浓郁的江南韵味。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到《二泉映月》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说:“这首乐曲太感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如今,《二泉映月》已经被列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甚至被美国宇宙飞船带到太空播放,传递给太空中可能存在的外星人。 阿炳还有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抗战时期,日冠占领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汉奸。阿炳知道后,也编词骂他,又遭到一顿毒打。后来,这个汉奸被日本人杀了,阿炳拍手称快,并编了一首《汗奸的下场》沿街演唱,无锡人无不叫好。 在无锡惠山黄公涧旁,坐落着阿炳的墓。墓前有着一尊阿炳的铜像,只见阿炳头戴毡帽,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背上背着一只琵琶,手里还拉着二胡。他微闭双目,仿佛正沉醉在《二泉映月》哀婉动人的旋律中。 啊,阿炳,你是我们无锡永远的骄傲!作为一名无锡人我感到十分自豪,你的音乐使我感觉在梦幻之中,使我听到了你的倾诉,叹息,悲哀,辛酸和怒号从弦上流出的悲伤啊,成为了中华民族百年不朽的千古绝唱! 家乡的名人
曾经有人说,如果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为一天,那么30年只不过相当于8分钟,但是对一个人来说,30年的意义重大,他就是江苏省启动中学校长——王生。
王校长从一名普通教学教师,成为一名特级教师、奥赛高级教练。带出了许多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牌的学生。让众多 学生跨进理想的大学;从当上校长成为称职校长、成功校长、名校长,他让启东中学一步步成为驰名中外的著名中学。 人生没有守望,生命就会褪色。
“我是农民的儿子。”王校长说。1978年,王校长成为“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在南通专学习教学。三年后,由于全面的素质和出色的表现,她顺利地被分配到启东中学,成为一名“公办教师”。仅两年
时间,王校长的教学就取得显著成效:他获得全县好客比赛第一名,他所教的班级有5名学生夺得全国高中数学第一、二等奖。这次获奖开创了启东中学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先河,引起了轰动。1984年高考,数学全省平均分44.9分,而王生教的班平均分75分,列全省第一,这在启中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由于出色的表现,这一年,年仅26岁的王生被破格提拔为副校长。面对新的挑战,王生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1987年,王生以全省总分第三的优异成绩成为江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的一名本科进修生。1995年,王生被中国科技大学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成为全省100多所重点中学中第一位硕士校长。1996年,考取了南师大著名教授朱小蔓的博士生。读完博士课程后,当了14年副校长的王生,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启中的校长。
如果要总结王生成功的原因,积极进取和持之以恒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需要激励才能使它充分地挖掘出来。但凡启中人都知道,在启东中学有这样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年新生入学时,第一堂课都由王生校长亲自操刀,给学生洗脑,向学生灌输说你行你就行的坚定信念,造就学生不行也行的顽强意志。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建立在扎实的功底之上的信念。为此,王生校长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学生的基础培养。在学习上,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携优秀,在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拔尖;在生活上,鼓励学生学会面对挑战、学会抉择,不断的对自己的学习、发展、前途、人生作出规划。他还以奥赛金牌为着力点,倡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