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3课 百日维新》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

2021-03-10 来源:易榕旅网
教学设计

课 题

作 者:

单 位:

1

百日维新

课 题 百日维新

(一)教学内容分析

《百日维新》是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的第3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走到历史前台,在中国资产阶级远未成熟的时候,发动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是整个戊戌变法的高潮,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选考历史的班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能够掌握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对于简单的史料能够提取信息,但对史料的阐释能力上有所欠缺。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分析改革的一般方法与套路,加之必修模块已涉及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有利于本课的内容的教学。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时间为轴、三次抉择体现逐步推移的逻辑体系安排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利用日记、文件奏折等各种历史资料,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通过多次阅读《应诏统筹全局折》等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体会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百日维新的史实,理解变法与救亡之间的关系认识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2、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百日维新。

3、通过探究问题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4、通过对百日维新内容和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分析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百日维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基本内容。 2、难点:分析百日维新内容及其作用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

展示两份记于1898戊戌年大年初一的日记:

余诣庙拈香,时里人亦有拈香者,且遇几个讨账商人由东往西行,询之,晋祠生意也,言账难讨之至,到处皆言银钱缺乏,无人不叹困穷。

——刘大鹏(山西太原一读书人)

筠丈以借英款为亟……余访赫德商借款事。

——张荫恒 (总理衙门大臣) 学生读史料,感受曾经富甲全国的山西的衰败, 以及清政府国家财政的窘

迫。

【设计意图】

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由于日记记录的是当天发生的事情,而不是时候的追忆,故比较准确。用私人日记引入话题,贴近学生现实,让学生能很快从心理上进入到1898年。

一、千古未有之变局

1、 出示材料: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即上清帝第六书)。

《应诏统筹全局折》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诸国环伺,岌岌待亡。……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覩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与诸臣诚审知其病之根源,则救病之方,即在是矣。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能概括出康有为的主张:认为当时的中国,必须要变法才是救兵良方。

“变”亦或“不变”是1898年的中国在困顿中面临的首要抉择,康有为认为必须要变法,那么,其他人呢?

(光绪)谓以前所攻读的历代经理之书皆无用之物,命左右焚之而“大购西人政书览之,遂决变政”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张之洞《劝学篇》

3

“变法乃素志……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

——《慈禧太后传信录》

总结得出第一个抉择:要“变”。 【设计意图】

很多学生因为对慈禧及保守派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从头至尾都是反对变法。通过史料的展示解读让学生了解甲午战争以后,由于马关条约的签定,德国对胶州湾的强占,使中国统治精英与士绅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他们同样都认为,通过更大幅度、更为迅速的进一步的变革以拯救民族,是必要的。这一点上形成过去所没有的新的共识。

2、戊戌变法是1898年开始,实际上往前推,要推比较远的背景: 今天回头看清代中晚期所面临的一些挑战,从戊戌变法上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间差不多60年……现在来看,“欧风美雨”的深层意义在于现代性在中国的登场,对中国文明来说,这至少意味着三项新的事物:一个是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或译国民国家),清王朝在变法之前还是传统的王朝国家……第二,资本主义,或者用我们当代的语言说是市场经济。第三是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工业体系。但是对于现代性所包孕的新事物,在戊戌变法前夜,朝野上下还没有那么清晰的认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开启的是古老的华夏文明在面临现代性的挑战之际,寻求新的社会政治模式和思想文化模式的历史。

——王焱《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合作探究1】

用史实说明“在戊戌变法前夜”华夏文明“面临现代性的挑战” 列表(让学生填表) 经济 政治 思想 欧美 两次工业革命先后发生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完善 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中国 民族资本产生初步发展但自然经济占主体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但君主专制制度落后腐朽 维新思想产生发展但儒家思想占正统地位 【设计意图】 该问题是全面理解整个维新运动的基础,在这个环节,着重从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形势分析变法的背景,要先和学生回顾近代社会的特征为经济工业化、

4

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再引导学生回忆和建构知识,进行填表,从世界近代化的潮流和中国面临的困顿的比较中顺势导出:在世界近代化的背景下,在民族危亡加深的时刻,时人的民族危机感甚为强烈,迫切希望清政府能通过变革走上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二、维新变法

1、要“变法”,但怎么“变”?谁来主导?采用何种方式? 这时将面对第二个抉择:怎么“变”?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考其(日本)维新之始,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封策所以徵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学西艺西史(如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谓之西政;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谓之西艺)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劝学篇》

学生阅读两则史料,分析两种变法的方案区别在哪里? 【设计意图】

1898年的争论并不是集中在要不要改革的问题上,而是集中在是推行康有为的激进主义还是继续坚持温和的“自强”路线的问题上。希望通过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变革方案的解读让学生能够理解历史并非是单行道,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各种必然偶然因素而做出了当时的抉择。

2、1898年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宣布推行变法,相继颁布一百多道除旧布新的改革诏令,推动国家向现代体制全面转型。先后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专折奏事;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四品卿衔军机处章京,参与新政。

让学生根据教材总结维新变法的内容 改革内容 政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治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经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济 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军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设兵船。

5

事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 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合作探究】2从除旧、布新、作用三个方面列表总结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 追问:(1)“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民\"指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所以,政治方面的改革就是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2)回顾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和百日维新的内容,两者有什

么区别?(光绪帝没有采纳维新派“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激进主张)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充分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决不是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这也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变法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

【设计意图】对维新变法内容和作用的分析是本课的重难点。在学生掌握史实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维新内容的作用时,教师给予一定指导,减轻问题的难度。

【探究】3请你们推测一下,变法中哪些措施会引起很大的反对? 引出抉择三:“变”?“不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废除新法。 提问:是否至此真的“不变”了? 三、历史的回响

1、通过北京大学、黄兴、清末新政说明维新变法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化的脚步仍在继续。

2、改革开放40年,将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仍在继续。

【设计意图】

了解以往的史事,认识历史中的因果关系,都是为了明白现在社会的由来,了解社会的现状,以观察未来,指导行动。所以,最后的环节定位在“历史的回响”。

(七)教学反思

1、戊戌变法时期,中国逐渐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学生较难理解百日维新虽然没有成功,但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到了重要作用。

2、课前准备的资料引用和问题设计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历史学素养的影响。

6

整个课题紧紧围绕“抉择”这一中心内容展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教师分析讲解预设太多,学生学法指导还需加强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