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析如何利用媒体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22-05-06 来源:易榕旅网
传媒观察 第2卷第3期

探析如何利用媒体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陈亚利

(上海市松江区新闻传媒中心,上海 200000)

摘 要: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但问题和矛盾也伴随着机遇而生,社会管理领域各种矛盾问题日益纷繁复杂、变化多样。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我们需要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媒体作为思想舆论的引导者,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我国当前社会问题凸显和公民意识变化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什么需要善用媒体,如何善用媒体的问题。关键词:社会管理;善用媒体;社会治理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3-0082-02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但同时社会问题日益纷繁复杂,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管理领域面临着各种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强调,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可见,在社会矛盾日益纷繁复杂、不断激化的发展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政策、决策的主要宣传者,作为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是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互动联系最重要的桥梁,在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维护群众权益等方面无疑承担着重要职责,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和公民意识变化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善用媒体。

一、从社会矛盾凸显看公民意识变化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现代化过程中滋生着动乱和不稳定,一个处在社会急剧变动、社会体制转轨的现代化中的社会,往往充满着各种冲突和动荡。而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这样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特定时期,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利益多样,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和现象增多。

社会矛盾凸显的背后蕴藏着当前公民思想意识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公民行使自己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自我需求和自我维权意识进一步提高。而随着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所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在为公民表达自我意识提供更为快捷畅通的渠道的同时,也使社会治理环境发展了重要改变,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正确认识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媒体作用

(一)发挥舆论引导能力,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目前我国媒体,尤其是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为主的传统新闻媒体,在舆论宣传和监督上,基本上还是以宣传为主。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各类媒体通过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宣传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与战略目标,宣传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社会治理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推广科学的社会治理方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这是媒体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以上海媒体为例,近年来,上海媒体开设各种各样的专

作者简介:陈亚利,女,汉族,浙江上虞人。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栏,加大了对社会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从市级媒体《解

放日报》《新民晚报》到各区县报刊,都开设了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的专栏,大篇幅、长时间地宣传报道各地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经验和典型,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效应”。正确的舆论导向犹如润滑剂,缓解社会矛盾,疏解群众情绪。

(二)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推动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新闻媒体要做党和政府的“喉舌”,更要当好公众的“代言人”,敢于传达公众的意见和呼声,为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尽自己应尽的职责,推动有关部门解决各类民生问题,加强社会治理,加强群众工作。

浙江日报2011年7月起设立的“佳友民情快车”栏目,聚焦报道群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推进问题的解决。山区孩子营养餐问题,洪水后居民家中的自来水变色问题等等,该栏目记者都经过深入调查求证,及时发声,推动政府部分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缓解了社会矛盾。

近年来,上海的广播电视也纷纷通过书记面对面、区长热线等节目形式,架起一座党委、政府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一方式,党和政府部门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跨前一步主动对接。

监督其实是对工作的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对媒体监督应该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媒体畅通公众诉求表达渠道,搭建政府部门与公众的沟通平台,关注群众需求,对于疏解群众情绪、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三、善用媒体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新闻媒体是架在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座信息传递桥梁,这座桥梁信息传递畅通,是党和政府与民对话沟通、增进理解、加强感情的重要保障。因此,党和政府必须用好媒体,充分发挥媒体的这一社会功能,借助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树立和巩固党和政府形象,使媒体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助力”而非“阻力”,实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为民谋利、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因此,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公民意识发生变化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学会善用媒体。

(一)掌握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不同特点,分别加以引导和管理

在目前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时代,与其让一些不完整的、非规范性的信息通过“自媒体”渠道四处传播,不如各地政府以更加积极的、信任的态度用好当地主流新闻媒体,对事实进行客观的报道,借助其新闻媒体宣传效应,加大舆论

82

第2卷第3期

引导力度,积极回应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及时疏导群众情绪,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而对日益发展的新媒体,各地政府对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应该进一步加强认识,建立健全应对机制。积极运用新媒体这一手段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如构建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构建公众表达和政府回应机制,构建信息化政民互动沟通机制,要使舆情回应从“应急救火”向“有序引导”“整 体防控”转变。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就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手段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利用好互联网和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转变应对媒体的态度,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面对媒体的采访,尤其是媒体监督,我们一些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明显地表现出抵触情绪,暴露出了应对媒体能力的缺乏。*总书记2009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上接第80页)合广大群众所需,搭建好信息服务平台,及时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在充分考虑现有资金和技术水平的情况下,如何统筹协调,建设性价比最强、社会效果最好的县级融媒体服务。在内容的推广上,要形成统一的、有引导性的内容,同时要将信息推广形成一定的规律,确保最新发生的事件能够第一时间通过融媒体被广大群众所知晓,也为文化的传播创建一定的结构。其次,要注重新闻内容的原创性,县级融媒体一部分社会形象代表着国家、代表着政府,因此,在内容上和表达方式上要专业、要有领导性,及时关注社会导向,确立好“新闻风向标杆”。

(3) 加强融媒体队伍建设。针对我国县级融媒体发展人才现状,切实引进一批专业化素质高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队伍建设上,要严格把关。县级融媒体在人才引进时,可以对即将上岗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对相关专业问题要进行技术培训,对服务态度等问题也要进行培训等。这样能够为搭建专业化融媒体队伍创造更好的人才条件,另外,着重要对融媒体与群众沟通交流方面做好建设,要

传媒观察

要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首先在于转变对媒体记者的态

度,善待媒体。在面对媒体记者时,要清楚认识到记者进行采访是其职责所在,你面对的不仅仅是记者,更是记者背后的民众。其次,要注重培养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使其清楚认识应对媒体的一些误区,如封锁消息、保持沉默,一味辟谣、坚决否认,口径不一、相互推诿,仓促上阵、匆忙回应等,在应对媒体时要学会知己知彼、心中有底,及时回应、争取主动,处变不惊、稳健行事,思路清晰、言辞分明,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在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群众工作,务必善用媒体。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较之过去,有更重要的群众工作意义。各地区、部门要积极应对、善于应用,把善用媒体作为自己的一门必修功课、一项必备能力,把媒体作为自己赢得群众信任、理解和支持的一个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强.党报解决民生难题的新尝试[J].中国记者,2012.2.[2]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3]齐冬梅.运用新媒体创新社会治理[J].今传媒,2015.9.14.

让广大群众感受到融媒体的服务和态度,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多听群众的建议,用心搞好县级融媒体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讲究服务,服务的质量能够体现出一个团体的总体水平,在服务的过程中进行沟通,能够获得群众提供的第一手信息,同时服务式沟通也是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三、总结

县级融媒体发展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工作,县级融媒体将拉近基层群众与国家、政府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进行信息普及与共享,切实做好基层人民的工作,做人民的服务者,促进社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倩,覃信刚.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思考[J].中国广播,2018

(12):26-28.

[2]张伍生.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策略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8(23):198-199.

[3]栾轶玫.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建[J].青年记者,2018(31):4-5.

(上接第81页)十足。事与主题才能为公众所认知、所接受。当然,如果一味迎合观

众,便容易在商业化运营中迷失,甚至可能使作品媚俗化,如(三)配音解说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解说,一般给人的感觉都是稳重正何把握这个“度”,是每一个传媒工作者应该去思考的。不管经的,《历史那些事》的解说则另有一番味道。解说的声音在怎么拍,用什么手法,纪录片所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制作者音色上是低沉浑厚的男声,与一些纪录片解说的“隔离感”不的良知和真诚是必须坚持到底的原则追求,“书写历史”的意同,其在解说上代入感强,既亲切又不失沉稳,当其一本正经识和“记录文献”的精神是纪录片人必备的素养。地解说“死宅”“呵呵一笑” 时,便有了“正经”与“诙谐”相结在纪录片的大潮中,需要《台北故宫》的大气庄严,需要合的幽默风趣。《风味人间》的万千风味,需要《人间世》对社会的审视与思考,

同时,也需要《历史那些事》的诙谐有趣,如此才能使纪录片百四、结语

任何媒体形式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纪录片也是如花齐放。纪录片最重要的是其“记录真实”的特性,而在“真实此。正如《历史那些事》总编审朱贤亮所说“历史的故事都一性”之上进行适当创新,有利于推动纪录片创作的不断发展。样,但讲述的方法却各有各的不同”《。历史那些事》作为实验参考文献:性纪录片,从另一个视角解读历史,打破了许多传统纪录片[1]王晓明.当前纪录片情景再现手法研究[J].电视研究,2015(08):

47-49.的形式,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事实证明,这些创新虽然有些

[2]蔡之国.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分析[J].当代传媒,2009(2):99-101.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它开创了新的纪录片的探索方向。

[3]郜扬.纪录片《话说长江》和《在说长江》创作理念与风格之比较[J].

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它在内容表现的丰富性和真实性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6(2):104-107.

上不及传统纪录片,但是在趣味性和创新性上又超过传统

[4]张思梦.从《如果国宝会说话》看文化类纪录片的“萌”传播[J].新

纪录片。艺术品如果不经过传播,就会“养在深闺人不识”,纪闻世界,2018(7):78-80.录片如果能获得观众的喜欢,并得到广泛传播,那其中的故[5]樊永强.纪录片创新三要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8):47-48.

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